阳明病篇:血热证(4)

合集下载

阳明病

阳明病

胃热津亏,腑气不通
滋液润肠,缓通大便
麻子仁丸
津液内竭,肠道干燥
清热润燥,导下通便
蜜煎外导或猪胆汁灌肠灌 肠
【病因病机】胃热津亏,腑气不通。 【诊断要点】大便硬、大便难,腹微满。
40
【鉴别诊断】
承气汤证 肠中糟粕内 停致不大便
脾约证
病理
热与燥屎结于肠
津伤肠燥,糟粕内停
证状
腹胀满疼痛拒按,发热濈濈然汗出 不更衣六七日,无所苦
缓,则会急转直下,危象丛生,故在正阳 阳明证候中,有三急下之说。
33
一是从目中不了了,睛不知,推知为燥热劫烁真 阴,不能上注于目,虽然腑实证并不典型,只伴 有大便难,身微热,也应急下以救阴;
二是发热汗多,因肠腑燥实,蒸迫津液外泄,汗 出势急而量多,如不急下以去里实,则汗必不止, 随之而来的必是阴竭阳亡;
31
【重证临床表现】:若热灼神明,谵语如 见鬼状,不识人事,循衣摸床,惕而不安, 直视微喘,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里邪 壅实,正气阴液俱伤,危在顷刻,用大承 气汤急下实邪,以存阴液。
若四肢厥逆,而面赤溲赤,脉沉有力,腹 满坚痛,这是腑实重证,火极似水,热极 而厥,亦宜大承气汤攻下。
32
【急下证临床表现】: 正阳阳明,邪气最盛,病情最重,治疗稍
12
【鉴别诊断】
栀子豉汤证
热实结胸证
心中结痛 心下痞硬
病机 症状 治法
无形邪热留扰胸膈 热邪与痰水相结于胸膈胃脘
心烦懊憹,不疼痛,或虽微 痛而不硬满,按之疼痛则减
膈内拒痛,或心下痛,按之石硬,甚 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清宣郁热 泻热散结,攻逐水饮或清热涤痰开结
13
【辨证思路】 首辨病因: 次辨病性: 再辨病位: 最后明确审证要点:

中医学 “气血辨证”——血热证

中医学 “气血辨证”——血热证

中医学“气血辨证”——血热证
血热证是指火热炽盛,热迫血分,以出血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一、证候表现
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女子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

二、证候分析
1.多因外感热邪,或因情志过极、过食辛辣燥热之品等因素,化热生火,侵扰血分所致。

热邪灼伤血络,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由于火热所伤脏不同,其出血的部位各异。

肺络伤则咳血;胃络伤则吐血;肾及膀胱络脉伤则尿血;肠络伤则便血;衄血又有鼻衄、齿衄、舌衄、肌衄之分,皆与所属脏腑火热炽盛,络破血溢有关;胞络受损,则见崩漏,女子月经量多或月经先期;邪热煎熬,使血液浓缩塞聚,故血色鲜红,质地黏稠;舌红绛,脉弦数,为血热炽盛,血流涌盛之象
2.血热证在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中皆可见之,这里主要论述的是内伤杂病的血热证,外感热病的血热证,可参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血分证。

三、辨证要点
出血与实热症状共见。

4阳明病辨证

4阳明病辨证

❖237条: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 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 挡汤下之。
❖治则方药:
泄热逐瘀 抵当汤
相同 太阳蓄血
阳明蓄血 不同
邪热与瘀血搏结 泻热逐瘀破结 抵当汤
症状
发狂, 少腹硬小便自利,脉沉结
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 色必黑
部位
下焦 胃肠
身黄晦暗,食少,纳差,腹满, 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腻等。
❖治则: “于寒湿中求之。”
第四部分 阳明血热证
❖学习要求:
熟悉阳明血热证的病因病机、临床 表现、证候类型,掌握阳明蓄血证的 辨治。
❖一、病因病机
热邪深入血分
❖二、临床表现
以发热、心烦、出血、健忘、 黑便等为特征。
❖三、证候类型
阳明衄血证
❖(七)兼证
❖ 76、……若少气者,栀子 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 生姜豉汤主之。
❖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 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八)禁例:
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 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旧微溏”——平素大便溏— —脾胃虚寒
二、白虎汤证
条文
临床 应用
病因 病机
治则
临床
方药 辩证 表现
要点
❖(二)临床表现
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 热,烦渴,口不仁,面垢,腹 满,身重难以转侧,甚则神昏、 谵语,脉洪大。重证亦可见手 足厥冷。
诊断要点
身热,汗出,不恶 寒,反恶热,脉大。
大热
大渴



大汗
❖(三)病因病机
胃热炽盛,充斥内 外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四)治则方药 辛寒清热---白虎汤

伤寒精品课件:阳明病

伤寒精品课件:阳明病

转折连词, 强调此汗出 与前证不同
2020/7/14
《伤寒论选读》—阳明病
14
第一段:
原文解析
第二段: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 其汗,汗先出不徹,因 转属阳明也。” 表 病之初,治疗不力汗出 不彻,病邪稽留郁阳化 热,病转阳明。
汗出不彻——乍出乍收, 或汗出过少,或为时过短, 或微汗出而未至全身。
“伤寒发热,无汗,呕 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直入阳明
胃家实
少阳阳明
2020/7/14
少阳病误治伤津 邪入阳明
胃中燥热 邪气充实
《伤寒论选读》—阳明病
大便难
12
原文: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
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
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1)
P11
2
进一步解释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原文解析
若吐若下——或吐或下
热结在里——指阳明里热炽盛
表里俱热——表热,肌肤大热;里热,病机为里
热炽盛。总属邪热充斥内外。
2020/7/14
《伤寒论选读》—阳明病
37
时时恶风——热蒸汗多,损伤气阴,腠理疏松
﹡注意与表证恶风鉴别:
表证恶风 —主证,与发热、头项强痛同见,无口 渴心烦。
阳明热证恶风——兼证,发生在大汗后,随汗出多 少而时作时止。
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
之。 (228)
P114
阳明病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
原文解析
其外有热——有发热之阳明病外证。
不结胸——无心下满而硬痛之结胸主证。
饥不能食——形容病人自觉脘腹嘈杂,为心中懊憹

阳明病篇:血热证(3)

阳明病篇:血热证(3)

阳明病篇:血热证(3)(接上篇)所以给他用完汤药之后,有时候怕辩证不准确,结果吃完吴茱萸汤之后,症状反而加重了,这说明你辩证没有太准确,他可能也是上焦有热,结果当你用上这吴茱萸汤这样的温热的药,他反而症状加重了。

对“食谷欲呕”的这个症状,它不是典型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寒,他也不是典型的“随吃随吐谓之热”的胃热。

你在判断的时候,应当综合全身的证候,综合脉象、舌苔来辩证准确。

所以,这一条为什么要和胃热相鉴别呢?就是因为他有食谷欲呕的这个表现,也可能是上焦有热。

关于吴茱萸汤,我们在少阴病篇还会提到,在厥阴病篇也会提到,到时候我们会与阳明篇的第243条联系起来学习。

下面辨虚证和实证:“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这里是讲,实证容易见到谵语,或者说,谵语多见于实证。

而郑声呢,多见于虚证。

“郑声者,重语也”,是它的自注句。

郑重(chong)郑重(chong)我们今天念郑重(zhong)郑重(zhong),意思是一样的。

所谓“郑声”,就是指这个人说话的“语言重复,声音低微,反反复复”就是那么一句话。

这是一个正气虚衰,心神失养的一种表现。

所以,郑声属于虚证。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直视”,是肝肾阴伤、目睛失养的表现,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一个症状;“谵语”,是阳明燥热内盛;“喘满”,是肺气上脱,这样的一些证候,可见正衰邪实。

所以,预后不良。

如果出现了下利,这是中气衰败,当然预后也不良,“下利者亦死”。

这一条告诉我们,或者说我们应当注意的是,郑声见于虚证,谵语见于实证。

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这里所说的谵语,有的注家认为是个虚证,看原文的释义,阳明病属里热实证,证见谵语,多由邪热炽盛、扰乱心神所致。

本条里的“谵语”,则属于虚证。

由于汗为心之液,必得阳气蒸腾施化而始出,故发汗过多,阴液走泄,阳气外亡,导致心气散乱,神明无主,故发谵语。

17阳明病本证热证72时精品PPT课件

17阳明病本证热证72时精品PPT课件
误治变证: 误汗则谵语甚 ——津更伤,热愈炽。 误下 额上生汗 阴竭于下,阳无所附而上越。
手足逆冷 (一说:邪陷阳郁。)
【原文】(350)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 主之。
【提要】 里热炽盛致厥的证治。
【释义】 脉滑 ——主里热(真热) 厥 ——热邪郁遏于里,阳气不达四末(假寒)
当见胸腹灼热、口干舌燥、烦渴引饮、舌红 苔黄、小便黄赤等里热证。
【提要】 论阳明病表里俱热的证治。
【释义】
浮 ——热盛于表
脉 滑 ——热炽于里
表里俱热,气血浮盛。
其证当有身大热、汗大出、不恶寒、反恶热、 心烦、口渴、脉洪大等证。
身大热 ——里热蒸达于外。 汗大出 ——热蒸津泄。 主证 不恶寒、反恶热 ——外无表邪,里热炽盛。 心烦 ——热扰神明。 口渴 ——热盛伤津。 脉洪大 ——正盛邪实,热蒸气腾。
【提要】 论三阳合病,邪热偏重阳明的证治及禁例。
【释义】
主证: 腹满 ——热壅气滞。
身重
热盛伤津耗气,经气壅滞。
难以转侧
三阳合病 口不仁 ——胃热灼津耗气。
面垢 ——热蒸汗浊。
谵语 ——邪热上扰神明。
遗尿 ——热盛神昏,膀胱失约。
自汗出 ——热迫津泄。
病机:里热炽盛,充斥上下内外。
【治法】清解里热——白虎汤
【提要】 论阳明热证误治后的各种变证及下 后热扰胸膈的证治。
【释义】 1、原有脉证
阳明病
脉浮紧 ——邪热亢盛。
咽燥口苦 ——里热上攻,灼伤津液。
腹满而喘 ——热壅气逆。
发热汗出
邪热炽盛,蒸达于外。
不恶寒反恶热
身重 ——热壅气滞。
2、误治变证及热扰胸膈的证治
烦躁 误汗 心愦愦 伤津胃燥,邪热上扰。

二、血热证

二、血热证

二、血热证二、血热证:(一)、衄血证:原文202、阳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提要:阳明热在血分的证、辩。

成因:阳明邪热入于血分。

病位:血分。

病性:热证。

症状: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阳明热邪在血分,热蒸营阴,尚能敷布。

衄——热入血分,损伤阳络,阳络伤则血上溢。

也可出现吐血、便血、发斑、月经妄行等证。

治法:清热凉血。

可选犀角地黄汤类。

(二)、下血证:原文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提要:热入血室的一种表现。

分析:热入血室——血室即胞宫。

热入血室为热邪侵犯血分的证侯。

下血(包括便血或阴道出血)——热邪侵犯血分,热迫血行。

谵语——热邪侵犯血分,上扰神明。

但头汗出——气机不通,血热不能外透而熏蒸于上。

本证常伴见:月经适来或适断,或伴胸胁满或少腹急结。

治法:刺期门——期门为肝之募穴,刺之可利肝气,泄肝热,使气机通,血脉和,则汗出达邪而病愈。

郝万山教授说:笔者临床所用的刺期门法,是在期门穴附近寻找可看得见的,瘀滞的静脉血管团,局部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瘀滞的静脉血管团放血,要达到血流成行的效果。

血流停止后,在局部拔一个火罐,将渗入皮下的瘀血尽可能拔出,这样就不会遗留下瘀血留滞的疼痛。

此法在病证发作时使用,效果尤佳。

(三)、蓄血证:原文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

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解词:喜忘——即健忘。

提要:阳明蓄血的证治。

成因:素有瘀血,阳明热盛。

病位:大肠。

病性:实热。

症状:喜忘——心主血脉、主神志,邪热与瘀血相博,有碍心神,故喜忘。

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阳明燥热与瘀血互结,因血性濡润,故大便虽硬而反易,颜色必黑,是瘀血的特征。

辩证要点:发热,消谷善饥,健忘,黑便,脉数。

病机:阳明邪热与蓄瘀相结。

治法:泻热逐瘀。

方用抵当汤。

太阳蓄血-瘀热相博,扰乱心神-外邪深入下焦,与血相博——如狂,发狂-辩太阳蓄血,在小便利与不利阳明蓄血-瘀热相博,扰乱心神-久有瘀血,与阳明热邪相博—健忘。

21 阳明病变证-血热证

21 阳明病变证-血热证

有久瘀血, 有久瘀血,
有蓄血---瘀血 有蓄血 瘀血 ---血 瘀
辨阳明腑实与有瘀血的证治
(原文 原文257/P254) 原文
脉证: 无表里证:无恶寒、 脉证: 无表里证:无恶寒、头痛等太阳表证
病 人
脉 证 治: 治: :
亦无腹满谵语等阳明里证 发热七八日:邪已入里 发热七八日: 热 ----里热 里热 已 ( ) --脉 实 血热 脉
病 人

辨阳明热邪深入血分致衄
(原文 原文202/P253) 原文
阳 明 病
口燥---阳明热盛, 口燥 阳明热盛,口燥渴饮 阳明热盛 但欲漱水---口中燥热 口中燥热, 但欲漱水 口中燥热,漱水即解 不欲咽---热入血分 热入血分, 不欲咽 热入血分,营气上潮 衄----血热 衄 血热 , 阳
(续前 续前) 续前
下后变证: 脉数不解----气分热去 气分热去, 下后变证: 脉数不解 气分热去,血热未除 合热----血热胃燥, 合热 血热胃燥,合邪化热 血热胃燥 消谷善饥-- 热能消谷, 消谷善饥 -- 热能消谷,谷消则饥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 血分之热 血分之热, 至六七日不大便者 --血分之热,侵入肠胃 有瘀血---邪热入肠, 有瘀血 邪热入肠,血瘀凝滞 邪热入肠 治 疗:宜抵当汤----逐瘀通便 宜抵当汤 逐瘀通便
承上条论下后便脓血的变证
(原文 原文258/P254) 原文
阳明血热证 (小结)
伤阳络---衄血(202/227) 伤阳络 衄血( 衄血 ) 伤阴络----便脓血 便脓血( 伤阴络 便脓血(258) ) 入血室---下血 谵语( 下血、 入血室 下血、谵语(216) ) 蓄血----屎硬易出 色黑,其人喜忘(237) 屎硬易出, 蓄血 屎硬易出,色黑,其人喜忘 发热,消谷喜饥,不大便( 发热,消谷喜饥,不大便(257) )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辩证篇

辩证篇

八纲辨证【阴证】面色晄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蜷卧,畏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阳证】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阴证】【阳证】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阴虚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等。

【阳虚证】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数)无力。

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

【亡阴证】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无力等。

【亡阳证】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阴盛证】→【寒证】、【寒淫证】【阳盛证】→【热证】、【火热证】【表证】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里证】非表即里【半里半表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寒证】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热证】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虚证】病程长,久病,体质多虚弱,精神萎靡,声息低微,疼痛喜按,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胀满时减,五心烦热,午后微弱,畏寒,得衣近火则减,舌象质嫩,苔少或无苔,脉象无力。

【实证】病程短,新病,体质多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疼痛拒按,胸腹胀满,按之疼痛,胀满不减,蒸蒸壮热,恶寒,添衣加被不减,舌象质老,苔厚腻,脉象有力证候间的关系:相兼、错杂、真假、转化。

阳明病篇:血热证(1)

阳明病篇:血热证(1)

阳明病篇:血热证(1)接上篇:湿热发黄证(11)“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是阳明经脉血分有热。

阳明气分有热的话,热迫使津液外越,就可以出现渴而能饮,我们在讲白虎加人参汤适应证的时候,提到“大烦渴不解”,“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那是气分有热,伤津耗液特别明显,热迫津液,有大汗出,所以他口渴而能饮。

可是,现在热在血分,热在阴分。

热一旦入血分,一旦入阴分,这个热邪就是内收内敛,它伤津就不重了。

所以他仅仅是口干燥,并不想喝水,“但欲漱水不欲咽”,仅仅是口干燥,更何况热在阴分,热在血分,热蒸血分的津液,他甚至根本就一点也不想喝水。

因为热在血分,则热迫血妄行,就可能出现鼻衄。

为什么出现鼻衄呢?因为阳明经起于鼻子的两旁,所以阳明经热,迫血妄行的话,可能也会出现鼻衄。

227条:“脉浮,发热”,是邪在表,口干鼻燥,是邪在阳明经。

把“脉浮和发热”、“口干和鼻燥”联合起来看,这是邪在阳明经脉。

当然,邪在阳明经表同样有脉浮,同样有发热,这就是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的、那个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一、阳明经表受邪。

“能食”,提示了阳明之腑没有燥结。

这是阳明经脉有热,热迫血妄行,那就可能出现鼻衄。

太阳有表邪,可以通过鼻衄作解。

阳明有热,它不是鼻衄作解,而是热迫血妄行的一个症状表现,这点我们应当区别。

太阳有表邪,出现鼻衄,这很有可能是自衄作解的一种变化,随着衄血,头痛身痛减轻了,发烧退了,然后这个衄血会自然解除。

而阳明经有热出现的这个鼻衄,是热迫血妄行的一种病理表现,它不是自衄作解。

216条的热入血室证,我们放到少阳病篇,最后那个附中热入血室证的时候,一起来讨论。

237条的阳明蓄血证,我们已经在阳明实证那一篇里头讨论过了。

257、258条是两个自学的条文,这样的话,关于阳明病辨证的这部分内容,我们就谈完了。

下面,我们看阳明病的辩证论治的辩证,看阳明病的辩证,辨中风,辨中寒。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

不能食,名中寒。

血热证条文

血热证条文

阳郁出血: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

阳明衄血: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少阴: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

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厥阴: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不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

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

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56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误治: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变证: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

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

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

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

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3、阳明热证

3、阳明热证

3、阳明热证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表未罢而下者,应邪热内陷也。

热内陷者,则外热而无手足寒;今外有热而手足温者,热虽内陷,然而不深,故不作结胸也。

心中懊憹,饥不能食者,热客胸中为虚烦也。

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

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虚烦。

手足温,邪在阳明或太阴,手足温伴外有热、口渴为阳明。

胃有热则消谷善饥,邪热不能消化饮食。

头汗出有湿热发黄证、大陷胸汤证、火逆证。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下后,邪热客于上焦者为虚烦;此下后,邪热不客于上焦而客于中焦者,是为干燥烦渴,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润燥。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错简)郝:白虎汤为辛寒折热之方,浮为主热而不主表,因热未与邪气相结合,弥散的,鼓动气血。

重按滑数有力,滑表里热。

提示热弥漫周身。

没有提到白虎汤的脉象为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

粳米,旱稻子,产量低。

大米,水稻,有利尿作用。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甚),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成无己:腹满身重,难以反侧,口不仁谵语者,阳明也。

《针经》曰∶少阳病甚则面微尘。

此面垢者,少阳也;遗尿者,太阳也。

三者以阳明证多。

三阳合病,为表里有邪,若发汗攻表,则燥热益甚,必愈谵语;若下之攻里,表热乘虚内陷,必额上汗出,手足逆冷;其自汗出者,三阳经热甚也。

《内经》曰∶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热。

郝万山:腹满不一定为里实,此为阳明有热,热壅气机。

身重为热邪壅滞经脉的气机。

口不仁,口中麻木,食不知味。

面垢,没有光泽。

二者均为阳明之热循经上扰。

遗尿为热盛神昏。

三阳合病,阳明热盛。

阴竭于下,阳脱于上。

汗出如油,凝而不流。

白虎加人参汤证为胃热弥漫,津气两伤,共5条1、热:热结在里,表里具热。

无大热,心烦。

2、汗:大汗出,热迫津液外越3、渴:大烦,渴不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口燥渴渴欲饮水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明病篇:血热证(4)
(接上篇)出汗本身是为了散热。

现在没有汗,这个热就散不出去,热就郁在肌肤,就出现了“其身如虫行皮中状”,实际上皮下有蚁走感,蚂蚁的蚁。

这是由于热郁肌肤所造成的一种异常感觉。

遇到这种的没有汗,你千万不要再发汗,你应当用养阴、生津、清热的方法来治疗。

这给我们提供了在临床上遇到皮肤有蚁走感的时候,我们看一看他是不是阴虚,是不是热郁肌肤而不得外达。

阳明病是应当多汗的,那么阳明无汗见于什么证候呢?一个是见于寒邪闭于阳明经表,还高记得吗?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所以对于阳明病来说,阳明经脉被寒邪所伤,阳明经的阳气被郁,可以见到无汗;阳明无汗,还可以见于阳明的湿热发黄证,那是湿热互结,热不得外越。

是阳明病,但湿热互结,热不得外越,可以无汗,有的可以见到但头汗出,有的呢,连头上也没有汗。

阳明无汗的第三个症状,就是热盛津伤,汗出无源,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196条,所以,这热郁于肌肤,可见到身上痒,或者说“如虫行皮中状”,这是阳明无汗的三种情况,我们在临床在应当注意。

这样的话阳明病篇的内容,我们就都谈完了。

我们学习阳明病,主要学它热证和实证。

热证热在上焦的,我们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热在中焦的,我们用白虎汤来辛寒折热,或者用白虎加人参汤,来辛寒折热,兼以益气生津;热在下焦和水相结,又伴有下焦阴伤的,我们用猪苓汤,来清热、育阴、利水。

当阳明热盛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而出现阳明腑实证的时候,以热盛为主,我们用调胃承气;以腑气不通为主的,我们用小承气;热盛又腑气不通的,我们用大承气;当阳明胃热盛而脾阴虚的,脾不能够把津液还入胃肠道的,出现了小便数多,大便硬结,我们把它叫做脾约证,治疗用麻子仁丸,滋津润燥,润下通便。

如果是在一个外感病的病程中,在治疗的过程中,伤了人体的津
液,津枯便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全身的毒热症状,只是大便到肛门,想解而解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蜜煎方来导便,来通便,也可以用猪胆汁来灌肠。

当阳明之热,和阳明久有的瘀血相合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阳明蓄血证,这也属于阳明实证的范畴,它的临床特征是,其人喜忘,屎虽硬,反易解,其色必黑,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伤寒论》中用到抵当丸,我们根据以上情况,也可用抵当汤。

阳明实证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阳明变证,我们主要重点学的是湿热发黄。

阳明之热和太阴之阴相合,湿热郁阻体内,不得外越,不得下泄,阻遏肝胆疏泄,导致了发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茵陈蒿汤。

如果在治疗湿热发黄的过程中,湿热不退而中气已经不足的的时候,我们改用栀子柏皮汤。

如果在湿热发黄的过程中,兼有表证,我们又要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当然,表证解除了以后,湿热发黄还没有完全好,我们再改回来用茵陈蒿汤,或者栀子柏皮汤。

这样的话,阳明病篇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么多,似乎又是那句话:“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好了,阳明病我们就谈完了!转少阳病篇:概说(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