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一、地租概念1、地租:直接生产者在农业(或其他产业)中所创造的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2、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和经济地租:契约地租(商业地租):土地所有者将土地租给土地使用者,土地承租人和出租人签订租赁契约所确定的租金。

经济地租(理论地租):土地产品收入除去成本的剩余部分,即利用土地所的超过成本的纯收入。

3、近代西方经济学把地租的概念扩充为广义地租和狭义地租。

广义地租:超额的工资、利息、利润及利用任何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超额报酬。

狭义地租:利用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1、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的,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不劳而获的收入,其特点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2、社会主义条件下仍存在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等多种地租形式,马克思地租理论仍是城镇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3、马克思地租理论主要涉及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

(1)级差地租:租用较优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上的垄断。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超额利润)。

按形成基础的不同把级差地租分为两种:①级差地租I: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高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

②级差地租II:对同一地块上的连续增加投资,使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

(2)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所垄断所取得的地租,不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是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

绝对地租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形成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实质和根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垄断地租: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不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来自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产业论坛】住宅与房地产6 2019年8月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夏 渝(四川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四川省地政地籍事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摘要:马克思对地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地租体系,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城市地租的学习和研究越发重要。

文章首先从城市绝对地租、城市极差地租和垄断地租方面阐述了城市地租理论,然后对比农业地租总结了城市地租的特点,最后指出城市地租是调节城市土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经济杠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地租;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特点;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F3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8-006-02城市是国家范围内具有一定区域位置的地域空间,经济和人口的集中使土地城市化,形成了城市土地。

而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载体,是城市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

地租是“土地所有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即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它是土地价格体系的基础,是有效配置土地资源的核心和政府调控土地供求关系的手段。

城市地租是调节城市土地合理配置,使其能够有效利用的经济杠杆。

关于地租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农业地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而限于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对城市地租进行系统研究。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土地关系日趋活跃起来,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也越发重要,对城市地租的研究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 城市地租理论1.1 城市绝对地租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的恰当表现,是绝对地租”“无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人对于地块的所有权为前提。

”由此可见,绝对地租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土地所有权的存在。

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使用土地就需要向土地所有者支付费用,这就为绝对地租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2

地租理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2
A.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业中已占统治地位, B. 资本在国民经济各部之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可以自由转移, C.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已经形成, D. 农产品像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按照自然条件的差别(即土地等级的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 自然条件. 土地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土地经营的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
地租就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代价,它有三种表现形态: 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
3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一) 级差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 1.定义:级差地租是指租用较优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 所占有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在等量投入的情况下,土
地等级不同,土地收益便不同,因此地租额不同。马克 思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以下列假定为前提条件:
2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特别是李嘉图的 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以及科学的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地租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地租 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的,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 所有权不劳而获的收入,其特点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 分离。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形成方式上虽有区别,但 实质相同,都是由投入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的不 同生产率而产生的结果,都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 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
6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二)绝对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 定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对租种任何土地都 必须收取的地租,叫绝对地租。
第二章 房地产价格评估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租理论 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地租理论
1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赫德的地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赫德(R·M·Huzd),于1963年出版了《城市土地价值原理》一书,书中论述了区位地租理论。

他认为,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地域向四周扩张,远离城市因而是更劣等的土地必将投入使用。

由于两个级别的土地在满足人们欲望程度上的差别,会对第一级土地产生经济地租,但第二级的区位不会产生经济地租;随着城市地域的继续扩展,更遥远因而也是更劣等的土地被投入利用,第一级土地的地面租金会更高,同时第二级土地的经济地租出现,但第三级土地没有经济地租。

如此这般,城市地域的任何一级土地都具有租金,任何具有效用的用途,都可以对城市内任一区位进行竞争,而所有的土地都愿意租给付出最高地租的人。

既然价值依赖于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又依赖于区位;区位依赖于方便性;方便性依赖于接近性。

我们可以省略中间环节,而直截地认为,价值依赖于接近性。

很显然,只有在说明排除农业之外的城市边缘土地无价值才能成立。

实际上城市边缘土地的价值,即为农地的利用的价值。

(二)阿隆索的地租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隆索(William·Alonso),在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厂商对城市土地的投标曲线,然后根据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原理,在土地市场的均衡中创造包括农业、工商业和居住性用地在内的土地价值模式。

阿隆索假定经济活动是在一个完全均质的大平原上进行的,城市坐落在这个大平原上,它的中心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土地经过自由接触而买卖,没有任何制度限制地面上建筑物的固定特征。

税率在这个城市处处划一,并且地主和土地使用者对市场都有完备的知识和了解。

使用土地的目的各不相同,厂商和农场主选择土地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住户是为满足最大的效用,而地主则是谋取最大的收益来出租他们的土地。

阿隆索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创立了他的地租理论,其理论要点和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利用数学模型揭示了各行业的地租成因,把地租的研究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浅析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王权堂四川文理学院【摘要】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租不仅存在资本社会也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地租理论在我国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地租理论现实意义一、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特点与资本主义地租。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垄断。

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土地所有权同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分离,又同土地的经营分离。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

资本主义地租依据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级差地租。

依据土地等级不同而交纳的地租成为级差地租。

土地质量优劣的差别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根本原因。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级差地租的内容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有两种具体形式: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雇佣工人在肥沃程度较高或位置较好的土地上创造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的地租,这就表现为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连续追加投资于同一块土地,而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

级差地租I与级差地租II的本质是相同的,二者都是来源于农业超额利润,都是农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投资方式与经营方式的不同,级差地租I是一种粗放式经营,而级差地租II是一种集约式经营;而且,级差地租I可以事先确定,而级差地租II则会因为租约期限的长短引起土地所有者与租地农场主之间的矛盾。

但级差地租II的基础与出发点是级差地租I,况且级差地租II能否形成及数量确定归根到底取决于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与劣等土地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从而取决于追加投资的农产品的平均个别生产价格与劣等地的农产品的起调节作用的生产价格之间的差别。

《资本论》中地租理论及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资本论》中地租理论及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资本论》中地租理论及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地论述了地租问题,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当前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标签:地租理论;农地制度改革1.《资本论》中的地租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六篇中用了十一章的篇幅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地租理论,他在导论一开始便先交代了他是在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土地所有人,研究土地所有制范围内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因此,他把地租看成是由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他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地租的性质和几种形式的地租。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1地租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由于土地的工作条件与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土地所有者只代表一种货币税,这是他由他的垄断,从工业资本家那里的租客那里来收集的”。

1“无论是如何的特殊形式的租金,它都有一个共同点:占有土地租金是土地所有权,以实现经济形式,租金是对土地所有权和所有权的一些土地的个人作为前提”,2的基础上的土地租金是分离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土地租金是存在的前提,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以实现经济形态。

1.2地租的几种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等,分析了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变动的一般规律。

下面主要论述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1.2.1级差地租据马克思思想,差分地租是一个农业资本主义优越的土地获得,并最终返回到土地所有者分享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个人之间的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异。

马克思指出,超额利润可以按不同的途径形成3。

他把差分地租分为两种形式:差地租的第一种形式(差租一)和差地租,第二种形式(差租二)。

16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其应用剖析.

16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其应用剖析.

• (3)批判极差地租产生于土地自然差异的错误 观点,指出极差地租产生的根源是土地经营的 垄断,土地质量差异只是其产生的自然基础。
• (4)批判否认绝对地租的错误观点,指出产生 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 学习研究地租应注意的问题: • 1、不同地租所有权下地租性质的
区别; • 2、土地资本利息与地租的区别; • 3、土地租金与地租的区别; • 4、地租与一般剩余物的不同。
剩余 价值
商品 价值
个别利 润率
平均 利润

生产 价格
绝对 地租
工 食品 70C+30V 30 130
30
业 纺织 80C+20V 20 120
20
机械 90C+10V 10 110 10
20 120 —— 20 120 —— 20 120 ——
农业 60C+40V 40 140 40
20 120 20
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
• 2、其实体不再是剩余价值的转化,而是社会
主义经济中由土地条件优越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
利润。
(二)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分配
• 在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

由自然条件产生的级差地租Ⅰ归土地所有者,
级差地租Ⅱ归土地经营者。另外,国家给予了农业
投资,如:水利工程、土壤改良、植树造林、修建
位置、投资程度的差异仍然存在。

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作为使用土地的
单位、个人使用,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利 益,因此在经营上对土地实施了垄断。

因此,社会主义存在极差地租。
(一)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
特点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形成条件与资本主义级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当代应用斌容摘要: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容。

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和分离地租等,但其实质都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地租理论对于当前土地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一、地租理论的基本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1、绝对地租及其实质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绝对地租既不是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其个别生产价格之差,也不是各级土地与劣等土地之间社会生产价格之差,而是个别农业部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差。

因此,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

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级差地租及其产生的条件与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

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马克思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将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即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为地租(即由前两个条件产生)。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理论及其当代应用李斌内容摘要: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地租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和分离地租等,但其实质都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地租理论对于当前土地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地租理论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土地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对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一、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1、绝对地租及其实质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绝对地租既不是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其个别生产价格之差,也不是各级土地与劣等土地之间社会生产价格之差,而是个别农业部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差。

因此,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而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才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根本原因。

绝对地租的实质和来源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级差地租及其产生的条件与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它不过是由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到地所有者手中了.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有三种:①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马克思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将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即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即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Ⅰ,是指农业工人因利用肥沃程度和位置较好的土地所创造的超额利润而转化为地租(即由前两个条件产生)。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课程论文)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课程论文)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内容摘要】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租不仅存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地租理论在我国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形成背景,论述了马克思地租理论主要思想,最后从我国农业农村及土地实际分析了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地租理论现实意义一、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形成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在西欧多个国家蓬勃发展。

英国已完成产业革命,法国则正迅猛发展,德国也已经开始。

产业革命的发展带来经济的极大繁荣,但是同时又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

资本大量积累的背后,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贫富分化日渐严重。

无产阶级开始站出来反对资产阶级,并从经济斗争逐渐转为政治斗争。

但是,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依据来在经济理论上证明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统治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马克思在批判性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建立了一整套经济理论。

马克思吸收借鉴了威廉·配第、詹姆斯·安德森、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地租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尤其是批判吸收了大卫·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其中,他通过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比较完备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同时以这些理论为依托,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初期,就把地租看成是私有制经济中的一个范畴。

到五十年代,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获得了重大进展,创造了劳动价值论和许多其他理论。

其中,对地租理论的研究也获得了重大收获。

六十年代,马克思完成了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批判吸收,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地租理论,并完全创造性地提出了绝对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研究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研究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的地租和地价理论,旨在全面理解这一经典理论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

马克思的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中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和流转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原著出发,结合现代经济实践,对地租和地价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观点,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地租的形成与分配、地价的决定因素等。

随后,本文将回顾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铺垫。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内涵和精髓,揭示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马克思地租理论概述卡尔·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作为其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土地经济关系的独特视角。

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剩余产品,它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这种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之间的阶级关系,而在其他社会形态中则可能呈现为不同的形式。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地租被划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源于土地的自然肥力、地理位置和投资额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不同的土地在同样的劳动投入下产生不同的产量。

而绝对地租则是指无论土地质量如何,土地所有者都会因其对土地的所有权而获得的地租。

这是因为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所有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价值。

地租的基本理论

地租的基本理论

地租的基本理论关于地租的基本理论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农业(或其他产业)中所创造的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地租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地租地价理论1、概念和特点资本主义地租以土地私有制为前提,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不劳而获的收入,其特点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2、级差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1)级差地租的概念。

指租用较优土地所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

它和土地等级相联系。

分析级差地租的前提假设。

级差地租形成的自然条件、原因和源泉。

(2)级差地租的形式及产生条件。

按形成基础不同,马克思把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3、绝对地租理论的基本内容(联系级差地租复习)绝对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获得的地租。

产生原因是土地所有权垄断。

它的实质和来源同样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垄断地租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它来自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5、矿山地租指工业资本家为取得采掘地下矿藏财富的权利而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

同样含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6、建筑地段地租指工商业资本家和房地产业资本家为获得建造各种建筑物所需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它以农业地租为基础,又与农业地租有区别。

西方地租地价理论1、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地租地价理论(1)威廉配第的观点:《赋税论》的地租概念,关于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对土地使用权总价值的独到见解。

(2)弗朗斯瓦魁奈的观点:重农学派的地租观表现为“纯产品”学说,“纯产品”的概念及存在条件。

(3)亚当斯密的观点:《国富论》中的地租概念,谷物地租决定其他耕地地租的思想,关于级差地租的观点。

(4)大卫李嘉图的观点:《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的地租概念,租金与地租的区分,李嘉图的'地租实际上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决定,不同条件形成的三种级差地租(丰度地租、位置地租、资本地租)。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维普资讯
商 遴 铆
二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下 的城 市 地 租 理 论 概 述
地价格的基础。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应该存在
城 市地 租 .学术 界一 直 存 有争 议 。 然 而 ,经 济 建 设 的 实 践 证 明
在的必要性。
其 次 ,在 毕 宝 德 观 点 的 基 础 之上 本 人 认 为 城 市 土 地 作 为 国 家所 有 的财 产 ,地 租 资本 化可 以使 土 地 的 具体 使 用 者 在 规 划 和
社 会 主义 社 会 城 市 地 租 ,无论 是 绝 对 地 租 还是 级 差地 租 都 有 其 存 再投资的时候 ,将使用土地的成本和收益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










人 保 和 亨 薹 . !为 机 整 益亨制 群 了护 体 长干 了 篓 葶
, ,
耋 竺, 苎 堇 璺 登 荨 皇 低 保 差 雯 磊 苎 手 率 妻 鍪登 妻 妻 墓 :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杜绝土地资源 的低效利用。具体来讲 .假如城 市土地的使用是无偿的 ,那么获得长期使 用权限的使用者 在利
1社会主义社会 的城市绝对地租
关 于 这 一 点 可 以从 城 市绝 对地 租 的形 成 原 因和 条 件 方 面 来 用 土地 资 源 时有 可 能 忽 视掉 城 市 土 地 的稀 缺 性这 一 重 要 特 点 . 粗 阐述 。中 国 的农 业 生 产 力 水平 仍 然 大 大 地 低 于 工业 ,农 业 的 资本 糙地 投 资 和 规 划 在 土 地 之上 .很 容 易产 生 环 境 污 染 ,土地 面 积 浪 有 机构 成 也 大 大 低于 工业 。虽 然 .从 统 计 学 的 角度 讲 ,由于 中 国 费 等 外部 效 应 。而 一 旦 出现 另外 的优 良地 段 时就 很 有 可 能促 使 土 的 工农 产 品 剪 刀 差价 格 偏 大 计 划 经 济 时期 农 业 是 不 存 在 超 额 利 地 使 用者 迁 移 出已 开 发 土地 , 部 性 就 会给 政 府 的重 新规 划和 治 外 润 的 。但是 从 经 济 学 的 理 论 来 讲 农 业 的 超额 利润 是 存 在 的 ,而 理带 来 不 / 的 支 出 。 J 、 只是 会 通 过 再分 配形 式 转 移 到 工 业部 门 ( 要 工 农 产 品 剪 刀 差价 主 再 次 城 市地 租在 经 济 上 的 实 现 带 给政 府 和 居 民 的正 外 部 效 格 ) 并 且 主 要 归 国 家 占有 。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的 城 市 绝 对 地 租 便 来 益 。既 然城 市 土 地 归 国 家 所 有 .国 家 委 托地 方政 府 管 理不 同地 区 源 于 此 。并 且 根 据 马 克 思 的观 点 城 市 地 租 的收 取 要 遵 循 同 农业 的城 市 土 地 土 地 的有 偿 使 用 为 政府 增加 了财 政 收入 。如 果按 照 地租 相 同的 规律 一 切 非 农 用 地 的地 租 都 是 由真 正 的 农 业地 租 所 级 差地 租 的理 论 点 来分 析 政 府 完 全 可 以根 据 经 济 学 家 关于 城 市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摘要】马克思地租理论是研究土地租金产生和分配的理论,对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土地流转的启示、理论基础、促进合理性、助力规划管理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总结了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探讨了地租理论指导下我国土地流转的前景以及持续发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运用,可以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地租理论、农村土地流转、启示、理论基础、合理性、规划和管理、经济发展、总结、前景、持续发展、影响。

1. 引言1.1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地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土地所有权与地租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土地流转背后的经济规律和社会关系,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土地流转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

地租理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租理论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了土地流转的本质。

马克思地租理论揭示了地主剥削农民的经济本质,指出地租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不同分配形式,地租是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通过对地租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土地流转中不同主体的矛盾和利益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农村土地流转的规律和趋势。

地租理论对于指导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地租理论提出了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流转之间的联系,指导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地租理论的指导,在推动土地流转过程中注重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地租理论也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

1.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通过各种方式流转到农民之间,是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城市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经济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应当存在地租一直存有争议,实际上,无论是绝对地租还是级差地租,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这一点不仅符合马克思的科学地租理论也同时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本文接下来将从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入手,探讨其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标签:建筑地段地租垄断性所有权城市绝对地租城市级差地租现实意义“一定的人们对土地、矿山和水域等的私有权,使他们能够攫取和扣留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即这个特殊投资领域的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超过利润(平均利润,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的余额,并且阻止这个余额进入形成一般利润率的总过程。

这部分剩余价值,甚至在一切工业企业中也被拦截,因为不论什么地方,都要为使用地皮(工厂建筑物和作坊等所占地皮)付地租,因为即使在可以完全自由占用土地的地方,也只有在多少是人口稠密和交通发达的地点才建立工厂。

”按照马克思对于建筑地租(即后来的城市地租)的描述,可见他批判地认同了西方经济学家城市地租的理论。

这种作为所有权使然而存在的地租,不仅具有垄断性,而且会随着城市土地的日益稀缺而不断增强其垄断性。

一、建筑地段地租理论概述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地将城市地租列出来研究,但是却提到了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这与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而在现在,我们认为建筑地段地租即是马克思对于城市地租的研究开始。

马克思认为,在建筑业中,土地是建筑的空间条件,缴纳建筑地段地租是为了获得建筑场所。

所谓的建筑地段地租,是指工商业资本家和房地产资本家为建造工厂、商店和居民住宅等使用土地面积而支付的地租。

城市土地主要便是用来作为建设用地,因为可以说建筑地租理论与城市地租理论基本是等同的,都包含着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首先,工商企业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被拦截的绝对地租,是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余额,也就是企业提供的总剩余价值产品的一部分,是企业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二、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二)土地产品与地租
1、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2、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3、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的各自价 值的比例变动。
(二)土地产品与地租
1、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1)人类食物是始终能提供地租的唯一土地产品。 土地生产食物的数量总是大于进入市场所必须的食物 数量,剩余部分总是大于补偿劳动的资本及利润的数量, 所以总能提供地租。 (2)在所有大国,大部分耕地用于生产人类的食物或牲 畜的食物,这些耕地的地租和利润调节所有的其他耕地的 地租和利润。
(二)土地产品与地租
2、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1)衣服和住宅是否能提供地租: 第一种情况:原料过于丰富,没有价值,则不提供地租 第二种情况:缺少原料,提高了价值,可能提供地租。
(2)矿产资源能否提供地租 煤矿:是否能提供地租部分取决于富饶程度,部分在于地理位置 金属矿:是否能提供地租部分主要取决于富饶程度,较少取决于地 理位置。
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一、地租理论及其发展 二、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三、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评价
一、地租理论及其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2、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
二、亚当斯密的地租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地租定义 地租 :作为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自然是佃户在土地实际情 况下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 特点:地租作为为了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自然是一种垄断价 格。不完全与地主为改良土地而投入的资本成比例也不与地主所能 收取的金额成比例,而是与农民所能支付的成比例。
二、亚当· 斯密的地租理论
(一)亚当· 斯密的地租定义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核心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核心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核心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钮晓艳
【期刊名称】《河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8)6
【摘要】地租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地租理论运用世界历史的研究方式,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特别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借助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批驳了以往地租学说的错误观点,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产生根源以及变动规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地租理论为我国土地改革、城市空间建设等发展现状提供了学理依据。

【总页数】8页(P1-8)
【作者】钮晓艳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1
【相关文献】
1.社会主义地租问题探讨——兼谈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
2.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
3.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
4.论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
5.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一、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土地所有者凭其所有权向使用土地者获取的收入,称为地租。

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马克思按照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前两类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普遍形式,后一类地租(垄断地租)仅是个别条件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地租的特殊形式。

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一切形式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值自己的形式。

马克思指出:“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就是农业资本家为获取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实际的耕作者是雇佣工人,他们受雇于一个只是把农业作为资本的特殊使用场所,作为把自己的资本投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来经营的资本家即农场主。

这个作为租地农场主的资本家,为了得到在这个特殊生产厂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要在一定期限内按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一个货币额,这个货币额就是地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的,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不劳而获的收入,其特点在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权的分离。

马克思从土地所有制入手,对地租进行了分析,指出,无论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有何不同,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马克思还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马克思把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指出这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此外,还有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等形式。

二、地租理论的现实实践意义
1、地租理论为正视和研究社会主义地租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租理论表明,只要土地所有权存在,就必然存在地租。

因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就决定了地租的存在。

土地所有权就是获取地租的权利。

在我国虽然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实行了土地公有制,但依然存在土地所有权。

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定属国家外,都属农民
集体所有。

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和土地的有偿使用,决定了社会主义地租的存在,并且土地有优劣不同的等级,相应地就存在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地租理论为有偿使用土地和有效管理土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租理论表明,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经营权相分离,土地必然有偿使用。

这就为有效管理土地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手段。

占用土地者就要支付土地使用费即地租,占用土地越多,支付地租越多,促使多占用土地者,或者减少多占用的土地,或者有效地使用土地,从而达到合理地节约使用土地,提高土
地使用的经济效益。

3、地租理论为研究我国发展地产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租理论表明,地租资本化使土地具有价格,可以买卖土地的所有权和
使用权。

在我国,土地是公有的,虽然土地所有权一般不能进入市场买卖,但土地的使用权依法转让是普遍存在的。

这就需要发展地产市场。

例如外商、民营企业家办企业;房地产商进行房地产开发等,都需要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和买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