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4.1简单机械—4滑轮 教案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4.1简单机械—4滑轮 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4.1 简单机械——滑轮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简单机械中的滑轮。
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机械的组成部分都包含滑轮,学习本节内容以力学和杠杆的知识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学生分组实验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2、过程与方法(1)在将定滑轮、动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和省力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在比较各种杠杆的使用特点中,感受分类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等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难点: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线、滑轮、学习活动卡等。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由“升旗、起重机”的录像引入滑轮,通过学生活动:组装滑轮提升重物,归纳出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钩码,归纳得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通过将滑轮演化为杠杆的课件展示,理解滑轮工作的原理。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组装滑轮提升钩码,分别归纳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探究得到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后,引导学生将滑轮的使用特点与杠杆联系在一起,引发思考:定滑轮能否看做等臂杠杆?动滑轮能否看做省力杠杆?通过课件分别演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定滑轮能否看做等臂杠杆、将动滑轮能否看做省力杠杆。
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1《简单机械》word教案
第四章 4.1 简单机械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杠杆、滑轮、*轮轴、*机械传动、*斜面等简单机械。
生产生活中的任何复杂机械都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力的概念为基础。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小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进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杠杆和杠杆平衡的条件。
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能运用杠杆平衡的条件进行有关的运算;知道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学会在同侧力、异侧力、力的方向不同等情况下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技能,记录、处理数据,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2)理解滑轮。
知道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理;知道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理解动滑轮能省力的原理;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轮轴和斜面。
知道轮轴、斜面可以省力,知道轮轴、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
*(4)知道机械传动。
知道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能识别不同的机械传动方式。
2.过程与方法(1)在将常见工具抽象成平直杠杆、滑轮与轮轴等简单机械抽象成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在比较各种杠杆的使用特点中,感受分类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杠杆、滑轮、轮轴、斜面、机械传动等简单机械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等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3)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墨经》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论述,了解《天工开物》中关于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简单机械的情况等,激发民族自豪感。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第四课时《滑轮》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简单机械》第四课时滑轮是继杠杆和杠杆平衡条件之后的学习内容。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是:知道杠杆,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的分类已有初步认识。
初步具备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什么是省力杠杆,什么是等臂杠杆的能力;在初二上的学习过程中,曾经历过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等探究实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自主实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充分运用所给的实验器材来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的特点,从而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合理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初步归纳实验结论。
在分组实验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间形成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
同时,在组内或组间的交流探讨过程中,学生学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擅于倾听他人的发言,体验分享成果的喜悦。
预设的学习难点有: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认识滑轮的结构。
(2)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3)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探究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领悟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
(2)学生观察多媒体软件FLASH的展示,体会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2)学生通过定滑轮抽象为等臂杠杆,定滑轮抽象为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立模型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理解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教学难点:定滑轮是等臂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3、关键点:实验探究过程、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和建立模型。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实行相关的计算。
3.能对杠杆实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通过对杠杆的研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理解事物本质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水平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水平。
培养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从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杠杆模型的过程,了解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科学探究,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3.通过杠杆分类及应用的学习,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领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于一些属于杠杆的简单机械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性理解,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工具的水平。
通过相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另外,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
这些对杠杆的理解是感性的,但这些理解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杠杆知识是前面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
本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三部分构成。
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在设计实验、实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加深体验。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
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的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重点的教学。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三、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很多属于杠杆的工具入手,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从而抽象出杠杆概念。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的机械 第四课时 滑轮 教案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机械和功第1节简单机械-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屏幕展示图片(四幅图片),边指着图上的滑轮,边讲述:升国旗时,要用到滑轮;起重机上有滑轮;晾衣架上有滑轮;升降机上要用到滑轮;滑轮有哪几种呢?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知识。
(二)进行新课1.定滑轮和动滑轮:(1)认识滑轮。
由于多数学生不认识滑轮,因此可先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认识滑轮是一个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可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实物组装提升重物的装置,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征。
也可配合观看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区别。
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还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会整体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滑轮》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滑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轮的结构(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和实质。
(3)知道它们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作用(1)通过对滑轮实物的观察,理解滑轮的结构,通过应用滑轮实例分辨出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获取信息,再通过信息数据的处理,得出定滑轮、动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用一根杠杆和一个圆盘演示,让学生理解滑轮实质是变形的杠杆,使所学知识由感性理解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两人协作完成滑轮使用效果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协作精神,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索滑轮的作用2、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三、教学资源: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学生实验20组、演示实验)圆盘、杠杆、弹簧秤、刻度尺、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观看动画新课教学:先请同学们观看动画片,建筑工地的工人如何将重物提起,使学生对简单机械—滑轮有感性理解。
再通过观察实物,(学习支架一)了解其构造,给出滑轮定义。
PPt板书1:滑轮定义。
根据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情况不同,让学生分辨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
然后,提出问题:工人师傅要把货物提升到同一高度,使用哪种滑轮好?或使用这两种滑轮各有什么好处?将猜测可能出现结果写在黑板上:①省力②省距离③或﹍结合学生讨论结果,确立研究课题。
(提供学习支架二)实验探究:首先按图(a)或(b)组装器材,用弹簧秤和刻度尺分别测出力和距离,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
再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得出准确结论。
课题:使用定(动)滑轮是否省力?或省距离?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验实行探究。
表格:提供实验需要参考的表格,让学生任选,也可自己设计。
定(动)滑轮实验记录表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可得结论是。
交流展示:(实物投影)得出结论,用PPt板书2:滑轮的作用同样用滑轮提升重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演示。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二学期第四章 《机械和功 》第一节简单机械 第四课时 轮轴 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如果既要改变力的方向,又改变力的大小,该如何办呢?利用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用较小的力提升较重的物体。
两个同学利用提供的两个滑轮完成任务; 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作图。
总结:使用滑轮组合,定滑轮改变方向,动滑轮省力。
(二) 新课教学: 1、情景引入: 活动1:四两拨千斤 取一个啤酒瓶,让一位力气大同学握住瓶颈,另一位力气小同学握住瓶身。
同时按相反方向用力,使酒瓶转动起来,你猜想谁会取胜?为什么? 活动2:四两拨千斤 拧紧的水龙头,如图所示,你能用手直接拧开水龙头吗?用什么办法更好?为什么? 思考:为什么两次活动中都是力气小的获胜呢?请力气相差较大的两名同学上来活动请几名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谁能拧开水龙头;请力气小的同学利用轮轴拧开水龙头。
丙图甲图 A BC乙图2、新课教学:(1)展示辘轳、纺纱车、卷笔刀、汽车方向盘的图片,并播放flash展示辘轳的工作过程。
学生讨论:几种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的共同之处。
得出轮轴的概念:由轮和轴组成的能绕着共同的轴心转动的简单机械。
(2)设问:你认为使用轮轴有何好处?为什么?你能利用杠杆示意图分析轮轴是属于于哪种杠杆吗?分析的步骤:A.找到杠杆的五要素;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力臂间的关系找到力之间的关系C.要想用100N的力提升500N的物体,轮轴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总结: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F1就是作用在轴上的阻力F2的几分之一。
解释活动1、活动2,分析力气小的同学获胜的原因。
阐述:省力或省距离的理由。
画出轮轴的示意图,找到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分析要点:1、啤酒瓶相当于一个轮轴,瓶身半径大于瓶颈半径,因此作用在瓶身上的力小于作用在瓶颈上的力。
2、加上横杆后,水龙头就相当于一个省力轮轴。
(3)讨论生活中的轮轴:起子上安装木把的好处是什么?自行车的组成中,哪些是轮轴?这些轮轴均属于同一类轮轴吗?(4)费力轮轴:轴带动轮转动。
4.1简单机械-滑轮-学生 教案
B.F1=300牛,F2=300牛
C. F1=400牛,F2=300牛
D.F1=600牛,F2=400牛。
14.如图12所示,用力F将滑轮匀速上提,若物重G=20牛,并匀速跟随滑轮上升1米,则关于F的大小及滑轮上升的高度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滑轮重及摩擦均不计)().
5.如图3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它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倍的变形杠杆,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若物体重力为10牛(不计滑轮重力和绳子摩擦),则竖直方向的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牛。
6.如图4所示,A、B是两个弹簧秤。物体重为10牛。先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弹簧秤A时,整个装置静止不动,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____牛,弹簧秤B的示数为____牛
学习提要
1、定滑轮
特点:实质:
2、动滑轮
特点:
实质:是为两倍的杠杆。滑轮滑轮
课堂练习
1.在使用滑轮时,________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的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省____力,但不能改变____。
2.如图1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3.下列几种简单机械中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有____;只能改变施力方向而不省力的有____(填写字母)。
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斜面
4.如图2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它是一个变形的________杠杆,它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物体的重力为50牛,要是物体匀速上升,则拉力F等于____牛。
图19图20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第一节简单机械---滑轮课程教学设计
《滑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领域:(1)知道滑轮的结构;能识别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3)根据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会进行滑轮的简单设计。
2.方法和过程领域: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2.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⑴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⑵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
【教具】(单滑轮1个、弹簧秤、钩码、细绳、铁架台)×19组,多媒体、滑轮CAI、【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观察多媒体展示情景]:工人们将重物拉起(CAI)。
[提问]:在上述的情景中,是利用什么将重物提起?[观察]:请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滑轮。
然后指出滑轮的构造是怎样?[学生活动]:如何利用滑轮和铁架台(包括鉄夹),通过拉动细线提起两只钩码?试一试,看一看有几种方法。
[展示] :展示学生的滑轮组装,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能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二、实验研究、拓展能力[学生活动]:1.定滑轮(l)在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上两只质量均为 100 克的钩码,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牛图(a)。
(2)将一根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挂两只质量均为100克的钩码,另一端用测力计向下拉住,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牛图(b);使钩码匀速上升,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牛。
(3)改变拉测力计的方向,其示数为牛。
图(C)关于定滑轮的结论是: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2.动滑轮(1)在轻质动滑轮下端挂两只质量均为100克的钩码,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住细绳的一端,测力计的示数为牛;使钩码匀速上升,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2)拉住测力计缓慢上移,记下测力计上升的距离和钩码上升的距离。
看一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关于定滑轮的结论是: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滑轮》优质课教学设计_3
课题:滑轮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滑轮,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组装滑轮并实行实验。
2、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分析综合水平。
3、使学生知道利用滑轮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会参加升国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当时的情景。
师: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部的呢?生:升国旗时,学生向下拉绳子,国旗向上升。
生:向下拉绳子,国旗向上升师:旗杆顶部有什么装置呢?(升国旗,滑轮特写)生:滑轮师:是啊,因为使用滑轮,我们站在地上就能够把国旗拉到旗杆的顶部。
滑轮太神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相关滑轮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研究滑轮:1、理解滑轮及分类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个滑轮。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滑轮,看看滑轮是什么样子的?生:……师:像这种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称为滑轮。
你知道边缘的凹槽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为了挂绳子用的。
(演示)像这样把绳子绕在一个轮子边缘的槽里,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机械——滑轮。
现在,老师给同学们组装两种滑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滑轮的组装方法和它们的不同。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把滑轮固定在这个支架的横梁上,把绳子绕进滑轮的凹槽内。
绳子的一端挂上一个钩码代表重物,用手拉绳子的另一端。
这个滑轮我们把它叫做1号滑轮。
老师再来组装第2种滑轮。
把绳子的一端系在支架上,用钩码代表重物挂在滑轮的下面,把绳子的另一端绕进凹槽内,用手拉绳子的另一端,我们把这个滑轮叫做2号滑轮。
通过老师的演示,你们能发现1号滑轮和2号滑轮有什么不同吗?生:……师:像1号滑轮这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板书);像2号滑轮这样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板书)2、猜想使用滑轮是否省力师:关于这两种滑轮,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了解使用它们提升重物是否省力?师:先来猜想一下吧,猜想也是一种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4.1.3滑轮复习课 课程教学设计
4.1.3滑轮复习课 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为滑轮复习课,在第一课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结构、原理引发因素的基础上,本课时通过思考滑轮的实质,进而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深化对定滑轮、动滑轮的认识,感受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问题分析、推导运算、处理信息等方法,促进对滑轮自由端受力分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变化等的深入理解。
教学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感受思考、分析的方法,感悟合作学习的重要。
【教学目标】1.理解滑轮。
知道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理解定滑轮不省力的原理;2.知道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理解动滑轮省力的原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将定滑轮抽象为等臂杠杆,初步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4.通过学习简单机械-滑轮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5.通过复习回忆滑轮的相关知识点,提高实际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原理。
【教学难点】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1.观察图片:世博工地上的起重机。
二、复习:1、滑轮的定义问题1:滑轮有什么结构特点呢?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归纳结论:(板书)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问题3: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呢?归纳结论:(板书)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问题4: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呢?(板书)定滑轮的本质:定滑轮可以看作一个等臂杠杆。
问题5:为什么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呢? (板书)动滑轮的本质:动滑轮可以看作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三、巩固练习(课内)--见附纸。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例题 分析情景 问题活动I 想一想滑轮特点活动II 试一试1活动III 试一试2 活动IV 图片 情景题。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滑轮》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使用定滑轮时不能省力,但能够改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时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若忽略摩擦与轮重,使用动滑轮时能省一半的力。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杠杆能够是直的也能够是弯的,那么杠杆能不能是圆的?这个滑轮能够看作杠杆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五要素。并得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质。
1.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杠杆的分类
学生回答
温故知新
导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
提出杠杆使用中的缺陷:杠杆运动范围有限,重物无法提升到我们想要的高度;
多媒体展示图片:升国旗时旗杆上的滑轮和吊车上的滑轮。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
用生活实例激学习欲望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1.定滑轮与动滑轮
教师提出问题:
1)同学面前有下列器材:滑轮、铁架台、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等,如何利用一个滑轮将重物提起?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水平
作业
P1741,2
板书设计
一、 滑轮:一个周边有槽,并可绕轴转动的轮子
二、定滑轮
1.定义:固定不动的滑轮
2.实质:等臂杠杆
3.特点:a.能够改便利的方向;b.不省力
三、动滑轮
1.定义:跟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特点:a.能够省力;b.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1.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度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第四章第一节简单机械滑轮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机械优势的计算。
2.掌握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组合方式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滑轮的工作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其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呈现,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机械优势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方面的问题。
2.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观点,补充遗漏的知识点。
3.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1.注重基础知识巩固:通过复习导入,帮助学生回忆力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适当引导:针对滑轮工作原理和机械优势等难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实验操作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6.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设计意图: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提高教学效果。
7.总结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质量。
8.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4.1简单机械-杠杆的应用 教案
初中物理电子教案执教:课件内容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教后记分目标:知道惯性的条件。
(A)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帮助大家巩固!生: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师:大家说,他回答得对吗?复习巩固,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生:对。
师:很好。
杠杆的要保持平衡,必须满足这个条件,用公式来表达就是:F1×L1=F2×L2,或者F1÷F2=L2÷L1。
板书:F1×L1=F2×L2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各种不同的杠杆,在第一节课上,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中不同的杠杆。
下面,请大家把活动卡打开,翻到第6页,大家人不认识这两件工具?生:认识。
师:他们分别是什么工具呢?生:是老虎钳和剪刀。
师:对,更加确切地说,是钢丝钳和理发剪刀。
请问,钢丝钳和理发剪刀的区别在哪里?生:钢丝钳的刀口短,而手柄长;但是理发剪刀刀口长,手柄短。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和一张薄纸,我要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分别选用一件工具,来割断电线、剪开薄纸。
生:(上台选择了合适的工具,并且完成了试验的操作。
)师:很好,两位同学都选择了合适的工具,并且顺利地完成了试验。
请问,割电线的同学选用的是哪种工具?生:是钢丝钳。
师:那么剪开薄纸的同学选用的是哪种工具呢?生:是理发剪刀。
师:那么,现在,我请两位同学交换一下工具,再来完成刚才的工作。
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任然没办法完成。
)研究生活中的各种工具,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不同点。
创设情景,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师:两种工具都是我们熟悉的杠杆,那么为什么一种杠杆可以轻易完成的工作,而另一种杠杆却很难办到呢?它们之间究竟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学习!师:请一位同学先上台来,根据老师给出的作用在切纸机上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分别用规范的格式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生:(上台用三角尺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下册-4.1.4 简单机械 教案
滑轮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针对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制造出的滑轮知识。
在学习了杠杆知识的基础上,本节研究滑轮的使用特点,并把滑轮抽象成杠杆模型,起到知识延伸的作用。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从而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实验合作、交流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将滑轮抽象的过程中,感受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3、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通过合作实验,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归纳滑轮的使用特点难点:建立滑轮的杠杆模型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铁架台、滑轮、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演示实验器材:滑轮、大石头、木棒、绳子、水桶3、课件:ppt幻灯片、flash课件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由“怎样将物体提高?”引入到滑轮的结构,再通过学生实验能利用滑轮提起物体,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滑轮用力方向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尽心探究用力大小的特点,并通过flash 动画建立滑轮的杠杆模型。
最后利用滑轮解决简单的提高物体的问题。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归纳滑轮的使用特点。
方法是:通过学生合作实验,交流归纳得出。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建立滑轮的杠杆模型,从而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方法是:通过flash 课件和演示。
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2、教学流程说明情景1:演示杠杆撬动重物。
活动1:学生实验利用滑轮提升重物。
活动2:学生实验研究滑轮的用力大小特点。
情景2:flash 课件演示滑轮的杠杆模型。
3、教学的主要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介绍滑轮的构造。
滑轮的工作原理活动2 学生实验2 滑轮的用力大小 情景2 课件演示 情景1演示实验 活动1 学生实验1 滑轮分类、用力方向 滑轮第二环节,通过学生实验和交流得出滑轮的分类和用力方向特点。
沪教课标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 4.1 简单机械 杠杆的应用》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滑轮一、教学目标1.识与技能(1)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相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实行评价的意识。
(5)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问题。
会组装滑轮组难点根据安装情况分析出拉力的大小和物重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杠杆的平衡条件二人温故互查2、理解滑轮并分析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什么是滑轮组?观察它们的特点。
老师演示,学生观察,3、分小组讨论,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动滑轮的特点以及滑轮组的特点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论证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实验中存有的问题,如何解决的。
小组展示交流试验成果4总结一.定滑轮:滑轮的轴固定不动。
性质: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二.动滑轮:滑轮的轴随重物一起移动性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三.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例如:方向盘,自行车把手。
斜面:省力。
并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练习作业见PPT。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滑轮课程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理解定滑轮不能省力的原理;知道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理解动滑轮能省力的原理;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将滑轮抽象成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经历“探究滑轮使用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3、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教材分析本节学习内容是滑轮。
它是简单机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力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以力的概念以及杠杆的知识为基础。
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不同使用方法及其使用特点,进而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学生经过2周杠杆的学习,对杠杆知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知道使用杠杆能够省力或省距离。
本节课是在杠杆这一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对滑轮的分类及作用进行研究分析。
由于本节课是借班上课,学生的情况不是非常了解。
本人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考虑,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定的图形、图片用以帮助学生理解。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滑轮使用特点。
难点:不同滑轮使用特点的认知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引入1.情景展示漫画,引入滑轮。
(二)新课2.滑轮设问1:观察滑轮的结构,说说滑轮的结构特点?学生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实物,通过交流观察情况,归纳得出结论:滑轮是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3.滑轮的分类设问2:尝试利用滑轮提起钩码,你有几种方法?学生利用一个滑轮和一根绳子把钩码提到高处。
设问3:观察提起钩码时,滑轮的轴的运动情况,说明两种方法间的差异?交流实验情况,并归纳得出:有两种方法可将钩码提到高处——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4.1 简单机械——滑轮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简单机械中的滑轮。
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机械的组成部分都包含滑轮,学习本节内容以力学和杠杆的知识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学生分组实验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方法与工作原理。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实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2、过程与方法
(1)在将定滑轮、动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和省力杠杆的过程中,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在比较各种杠杆的使用特点中,感受分类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等活动,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难点: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线、滑轮、学习活动卡等。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由“升旗、起重机”的录像引入滑轮,通过学生活动:组装滑轮提升重物,归纳出滑轮的两种使用方法;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钩码,归纳得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通过将滑轮演化为杠杆的课件展示,理解滑轮工作的原理。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组装滑轮提升钩码,分别归纳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学生在探究得到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后,引导学生将滑轮的使用特点与杠杆联系在一起,引发思考:定滑轮能否看做等臂杠杆?动滑轮能否看做省力杠杆?通过课件分别演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定滑轮能否看做等臂杠杆、将动滑轮能否看做省力杠杆。
本设计力图多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感受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
通过将滑轮抽象成杠杆,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 教学流程图
活动Ⅰ 学生活动
1 滑轮的
使用特点
活动Ⅲ
学生活动
3、4
情景Ⅱ 课件演示
1
滑轮的 工作原理
活动Ⅱ 学生活动
2
情景Ⅰ 录像1
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录像1
播放起重机、升旗的情景,引入滑轮。
活动Ⅰ学生实验1
观察滑轮,得出滑轮的概念。
活动Ⅱ学生实验2
使用铁架台、细线和一只滑轮提升钩码,学生交流后归纳出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和动滑轮。
活动Ⅲ学生实验3、4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钩码,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用刻度尺测量钩码和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学生交流后归纳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情景Ⅱ课件演示1
播放定滑轮演变为等臂杠杆、动滑轮演变为省力杠杆的课件,引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七、教案示例
础。
清除页眉横线的步骤:点击--插入--页眉页脚--页眉页脚选项,把显示奇数页页眉横线(B)的勾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