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5课 《色彩的明与暗》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使画面产生明暗的变化。
教学难点: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并加以利用表达感受。
在一种颜色中加入黑色会使色彩明度变暗;在一种颜色中加入白色会使色彩明度变亮。将这些颜色排列起来会有一种色彩渐变的效果,叫作明度推移。同一种颜色加黑或者加白会产生色彩明暗的变化,那不同的色彩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活动一:观察色相环
师:请观察图片,这是色相环,色相环上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生:这两幅图片中有很多颜色,他们排列很整齐,这些色彩在一起也有渐变的效果有颜色深浅的变化···
师:这两幅图片中有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同时不同颜色之间也有一种渐变的效果。
师总结:红、橙、黄或蓝、绿、紫的排列也会产生色彩明暗的变化和色彩渐变效果,叫色相推移。
活动三:动手做一做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欣赏第二组《星空》《麦田里的守望者》:它们以什么色调为主?那里体现出色彩的明暗变化?色彩的明暗变化给你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大师作品的鉴赏,提升学生对色彩明暗的认识,学习大师对色彩明暗的处理方法,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吹塑纸版画》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流程、方法以及创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吹塑纸版画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吹塑纸、颜料、画笔、剪刀等制作材料。
2.收集相关的优秀吹塑纸版画作品。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吹塑纸版画吗?吹塑纸版画是什么样子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收集到的优秀吹塑纸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吹塑纸版画。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完成吹塑纸版画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吹塑纸版画。
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6.小结(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电脑美术-笔刷画画》人教版2023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脑笔刷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笔刷画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未来的美术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教授学生如何调整笔刷参数,创作出渐变、叠加等效果。
(3)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笔刷画画表现自我想象力和创意。
举例:提供主题或场景,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笔刷进行创作,展现个性化风格。
2.教学难点
(1)笔刷工具的熟练运用:学生可能对笔刷参数的调整不够熟练,影响绘画效果。
突破方法:通过示范、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笔刷工具的使用。
(2)创意思维的激发:学生可能在创作过程中缺乏想象力,导致画作单一、缺乏新意。
突破方法:提供丰富的素材、案例和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创意。
(3)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时,可能缺乏审美标准,难以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突破方法:教授审美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作品,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
2.在讲授重点难点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
3.对于实践活动,要提前设计好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
4.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讨论主题偏离教学目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电脑笔刷的基本概念。电脑笔刷是电脑绘画软件中用于模拟传统绘画笔触的工具,它可以模拟各种笔触效果,如油画、水彩、铅笔等。它在电脑美术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艺术家实现丰富的视觉效果。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针对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 第一单元:立体造型艺术2. 第二单元:水墨画3. 第三单元:版画4. 第四单元:色彩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欣赏能力,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学设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理解立体造型艺术的基本概念并进行实践操作。
2. 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认识和创作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解释立体造型艺术的抽象概念。
2. 教学如何运用水墨画技巧进行创作。
3. 引导学生理解版画的概念和创作过程。
4. 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色彩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示范教学: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各种艺术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互动探究: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各种艺术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并提供及时反馈,采用以下评估方法和反馈方式: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反馈,鼓励优点并指出问题。
2. 学生表现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测验和问答:通过作业、测验和课堂问答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和器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准备以下教学资源和器材:1. 教材: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全册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教学目标: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一周聚聚散散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黑与白第三周主体与背景第四周冰川与晚霞第五周画嗅觉第六周卡通画第七周双胞胎第八周藏书票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第十周那一刻的我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第十五周迷宫电脑美术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第十七周光的`魅力第十八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聚聚散散教材分析: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5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
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精选篇1)一、学生分析本班有学生31人,绘画、美术制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心理因素、个性发展方面各有差异,而且工艺制作上、绘画上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在新学期中要继续发扬他们的个性,注意扬长避短。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册教材的基本体系是以各种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有深入浅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型,使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立体选择空间。
本册教材共20课,教材从多方面考虑设立素描、油画、做模型、绘画的基本技法的掌握;美术创作、临摹、写生、欣赏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科学的设计知识结构,将审美、创造等方面深入教材,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材特点教材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顺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造型、表现、巩固、形色、心理等美术语言,使用各种工具体验媒体效果,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对称与均衡等美术语言与组合原理,进行稍复杂的设计和装饰。
欣赏、评书、观赏自然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绘画或制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采用造型、游戏设计等方式进行制作与展示,表达创作意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自然和美术作品之美,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思维导图
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思维导图教材概述- 教材名称: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适用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主要涵盖了美术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和雕塑等方面。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绘画第一课了解绘画- 概述:介绍绘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 研究内容:- 绘画的定义;- 绘画的分类(风景画、人物画等);- 绘画的材料和工具。
第二课掌握绘画基本技巧- 概述: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画画能力。
- 研究内容:- 线条的运用;- 色彩的运用;- 涂抹的技巧。
第三课强化绘画技巧- 概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使其能够绘制更为复杂的图画。
- 研究内容:- 线条的变化;- 色彩的混合与运用;- 透视的基本原理。
第二单元手工制作第四课剪纸艺术- 概述: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研究内容:- 剪纸艺术的起源;- 剪纸的基本工具;- 剪纸的基本方法。
第五课折纸艺术- 概述:教授折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 研究内容:- 折纸艺术的历史背景;- 常见的折纸基本形状;- 折纸的基本折法。
第六课制作手工卡片- 概述:通过制作手工卡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感。
- 研究内容:- 制作手工卡片的材料;- 手工卡片的基本结构;- 手工卡片的装饰和填充。
第三单元雕塑欣赏第七课雕塑的基本知识- 概述:介绍雕塑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研究内容:- 雕塑的定义和分类;- 雕塑的材料和工具;- 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八课雕塑名作欣赏- 概述:通过欣赏雕塑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 研究内容:- 欣赏古代雕塑名作;- 欣赏现代雕塑名作;- 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
小结本册教材全面涵盖了绘画、手工制作和雕塑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多样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美感。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6课千姿百态的帽子》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了解帽子的各种形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帽子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还介绍了绘画帽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于绘画也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对于新鲜的、有趣的物体容易产生好奇心,因此,通过展示各种千姿百态的帽子,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是,学生在绘画时,对于形态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欣赏各种帽子的形态特征,学会绘画帽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个性的帽子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欣赏各种帽子的形态特征,学会绘画帽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个性的帽子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形态的把握、色彩的搭配等方面的处理,以及如何将帽子与人物形象相结合,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同时,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帽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千姿百态的帽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绘画帽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四年级下册美术课件-7色彩的情感-人教版(24张PPT)
黄
黄绿
黄橙
对照色(色环中 180度正对的颜
绿
色,互为对照 橙 色。)
蓝绿
橙红
蓝 蓝紫
红
红紫 紫
带有红色、橙色、黄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带有红色、橙色色调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一般称为暖色。
理解色彩间的关系(视察与体验)
黄
黄绿
黄橙
绿 蓝绿
橙
暖
色
橙红
蓝 蓝紫
红
红紫 紫
带有蓝色调或青色调的色彩,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理解色彩间的关系(视察与体验)
冷 色
理解色彩间的关系(视察与体验)
色调:色彩总偏向,
暖
表达一定的情感或 营造某种特定的氛
色
围。
冷 色
体验色彩情感(体验与感悟)
教师示范
体验色彩情感(体验与感悟)
体验色彩情感(体验与感悟)
体验色彩情感(体验与感悟)
体验色彩情感(体验与感悟)
2 1
3
4
体验色彩情感(创作与实践)
用色彩表现自己喜欢的季节
体验色彩情感(评价与总结)
学生作品展示
认识色彩三要素(知识回顾)
色彩的明暗程度 明度
色彩的相貌特征 色相
明度变低
明度变高
认识色彩三要素(知识回顾)
纯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
黄
黄+红(桔黄)
红 +黄 +蓝(灰色)
越多的颜色相混合,颜色的纯度越低。
认识色彩三要素(知识回顾)
明度 纯度
色相
理解色彩间的关系(视察与体验)
类似色(有相同色相元素)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色彩- 了解色彩的基本分类:红、黄、蓝、绿、橙、紫、黑、白等。
- 掌握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描述天空、草地、花朵等。
- 研究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例如冷暖色搭配、对比色搭配等。
第二单元:线条画- 掌握直线和弯曲线的画法。
- 研究利用线条描绘不同的物体,如房屋、树木、动物等。
- 培养观察细节,并在绘画作品中准确地表达出来。
第三单元:立体造型- 了解常见的几何立体形状,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 研究利用基本几何体描绘日常生活物品,如硬币、杯子、玩具等。
- 培养观察物体形状和轮廓的能力,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第四单元:拼贴画- 研究拼贴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了解拼贴画的应用领域,如艺术作品、手工制品等。
- 培养创意思维,将不同材料拼贴在一起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第五单元:剪纸艺术-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纸、剪纸等。
- 研究常见的剪纸艺术图案,如花朵、动物、人物等。
- 发散思维,创作个人风格的剪纸作品。
第六单元:水彩画- 了解水彩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画笔等。
- 研究简单的水彩画技法,如湿润法、干画法等。
- 培养观察和表达的能力,用水彩画创作出美丽的图像。
第七单元:素描- 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画线、打阴影等。
- 研究用素描描绘不同物体的外形和质感,如水果、人物、风景等。
- 培养造型感和形象思维,用素描表达创作主题。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享受艺术的乐趣,用画笔描绘美丽的世界。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7课色彩的情感》人教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在讨论中碰撞出不少创意火花,这也让我看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然而,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7课色彩的情感》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提高色彩运用与情感表达的创造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感知并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2.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发挥创意,表达个人情感与心情;3.增强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培养艺术创造力;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创作过程中与他人分享与交流。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色彩情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非主讲者。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创作一幅表达情感的色彩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将情感融入作品中。
举例:指导学生按照构思、草图、上色等步骤进行创作,注重色彩搭配,使作品具有情感表现力。
2.教学难点
(1)色彩搭配:如何运用互补色和间色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藏书票》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4课藏书票》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14课藏书票》,属于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
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以及设计制作方法,培养他们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藏书票的定义、用途和特点,掌握藏书票的基本设计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独立设计一枚具有个人特色的藏书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尊重和爱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藏书票的创意设计,需要引导他们结合个人喜好和书籍内容进行创作。
2. 在技术操作上,学生可能会遇到绘画和剪贴的技巧问题,需要个别指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藏书票示例。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藏书票,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藏书票的定义、历史和设计要素,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3. 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设计一枚藏书票,强调创意和技术要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藏书票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藏书票的文化价值。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包括藏书票的定义、设计要素和制作流程。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独立设计一枚藏书票,要求创意独特,体现个人风格,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藏书票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展现,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6课色彩的渐变》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6课色彩的渐变》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色彩渐变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色彩渐变。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 通过创作和实践,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1. 色彩渐变的概念:介绍什么是色彩渐变,色彩渐变的类型和特点。
2. 色彩渐变的创作方法:讲解如何运用色彩渐变进行美术创作,包括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3. 色彩渐变的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身体验色彩渐变的创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渐变的概念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以及如何运用色彩渐变进行美术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色彩渐变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色彩的渐变》。
2. 讲解:讲解色彩渐变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色彩渐变的创作方法。
3. 示范: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渐变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作方法。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运用色彩渐变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课题:《色彩的渐变》2. 教学目标:理解色彩渐变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创造色彩渐变。
3. 教学内容:色彩渐变的概念、类型和特点,色彩渐变的创作方法。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色彩渐变的概念和创作方法,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色彩渐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
2. 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出色彩渐变的特点,色彩搭配合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感。
课后反思2. 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色彩渐变作品:通过PPT展示一些色彩渐变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渐变现象(如日出日落、海洋渐变等),也可以是艺术家的色彩渐变画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春天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自然景物的特点,学会观察和描绘春天的景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景物特点2. 彩泥造型表现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点。
2. 讲解:讲解春天的自然景物特点,如花草树木、气候变化等。
3. 示范:教师用彩泥示范制作春天的景象。
4. 学生创作:学生运用彩泥制作春天的景象。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二课:我和祖国共成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祖国的发展变化2. 绘画表现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祖国的发展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
2. 讲解:讲解祖国的发展历程,强调祖国的伟大。
3. 示范:教师用绘画示范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4. 学生创作:学生运用绘画表现祖国的发展变化。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三课:美丽的服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手工制作服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服饰特点2. 手工制作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不同民族、地域的服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服饰特点。
2. 讲解:讲解各种服饰的特点,如款式、颜色、材质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服饰的方法。
4. 学生制作:学生运用手工制作自己喜欢的服饰。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四课:色彩的搭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的搭配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2. 色彩的搭配技巧3. 绘画创作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色彩搭配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总结基本知识点1、(点)、(线)、(面)是绘画的基本造型元素。
点的聚散产生(疏密)关系,使画面更(生动)。
2、在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有不同的感觉。
中间(稳定感)、最上面(下落感)、最下面(上升感)、两个黑点相邻(相互吸引感)、一排相同的黑点(线的感觉)、从大到小(远近感)。
3、一幅作品,总有主次之分。
一般以一个形象作为主体,其他形象就成了陪衬(背景)。
4、当我们听音乐时,音乐的节拍由强而逐渐变弱,或由弱而逐渐变强,这就是(渐变)。
绘画中,色彩由淡而逐渐变浓,或由浓而逐渐变淡,这也是(渐变)。
5、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色彩的渐变(明度渐变);红、橙、黄或蓝、绿、紫等颜色的排列,也会产生色彩的渐变(色相渐变)。
6 生活中的色彩赋予我们(联想),产生喜悦、愤怒、悲伤、焦虑等情感。
色彩的情感表达与色彩的(冷暖)、(明暗)以及(色快的形状)有直接的关系。
7、动漫形象造型(夸张)而(有趣),将人或动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夸张),是画动漫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8、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对称可用(剪纸)的形式表现。
9、版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
10、藏书票是用于藏书的一种标志。
它通常采用(木刻)、(石刻)等版画形式,署上“xx藏书”“xx 之书”“xx珍藏”等字样,并刻有国际通用的拉丁文藏书标志。
藏书票起源自西方(15世纪的德国),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刺猬(世界上第一枚藏书票)11、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剪贴制版;木棍拓印;用蜡笔拓印。
12、光有自然光,如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的制作也要依靠光,在光的映衬下,你的作品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13、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五公里处。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吹塑纸版画》说课稿4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吹塑纸版画》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吹塑纸版画》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并通过实践创作一幅吹塑纸版画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制作技巧和创意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对版画这一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可能对吹塑纸版画这种制作方法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
同时,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吹塑纸版画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有创意的吹塑纸版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学生实践和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创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吹塑纸版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2.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内容包括:吹塑纸的选材、绘制设计图、剪切、拼贴等步骤。
3.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幅吹塑纸版画作品。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创作心得,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吹塑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和创作要点。
通过板书,让学生对吹塑纸版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作品的评价和过程评价。
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从创意、技巧、审美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第一课童心童趣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第一课童心童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一课《童心童趣》。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童心和童趣,通过观察和分析儿童的绘画作品,了解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和特点;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创作一幅充满童心童趣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心童趣的含义,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美好事物的情感。
2. 学会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童心童趣的表现方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创作一幅画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现出童心童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画作品、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充满童心童趣的儿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画作有什么特点?它们给你什么感受?2. 讲解分析(1)介绍童心童趣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分析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和特点,如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形象夸张等。
(3)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创作一幅童心童趣的画作,边示范边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充满童心童趣的画作。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从线条、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童心童趣2. 线条、形状、色彩3. 创作方法:观察、想象、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创作一幅充满童心童趣的画作。
2. 答案要点:线条流畅、形象夸张、色彩丰富、充满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童心童趣的表现方法,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技能。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3课吹塑纸版画》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3课吹塑纸版画》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创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吹塑纸版画的定义和特点;2. 学会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3. 能够运用吹塑纸版画的技巧进行创作;4. 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1. 吹塑纸版画的定义和特点;2.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3. 吹塑纸版画的创作技巧;4. 吹塑纸版画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创作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吹塑纸版画的技巧进行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塑纸、画笔、颜料、版画机。
学具:吹塑纸、画笔、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吹塑纸版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讲解:讲解吹塑纸版画的定义、特点和制作方法。
3. 演示:演示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板书设计1. 吹塑纸版画的定义和特点;2.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3. 吹塑纸版画的创作技巧;4. 吹塑纸版画的欣赏和评价。
作业设计1. 制作一幅吹塑纸版画作品;2. 写一篇关于吹塑纸版画的欣赏和评价的文章。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并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创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吹塑纸版画的技巧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详细补充材料准备吹塑纸:选择适当的吹塑纸,厚度适中,便于刻画。
画笔:准备一些不同型号的画笔,用于涂抹颜料。
颜料:使用适合版画的油性或水性颜料。
版画机:用于印刷吹塑纸版画的机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聚聚散散执教时间: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教具准备: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出示课题1、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发现作品中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1、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2、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
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3、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
(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
”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三、游戏体验1、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师生讨论交流。
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
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
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
第二节执教时间:一、师生交流: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二、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札记:在用喷洒的方法进行作业时,很容易溅在身上,一定要提前嘱咐好学生避让,喷洒时动作幅度小一些,尽量保持好卫生。
板书设计:第2课小圆点的魅力执教时间: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小圆点的魅力》二、讲授新课: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 (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 3.安定感 (没有地方可以掉了)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相互吸引感相互排斥感。
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
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
(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2.移动的感觉: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三)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
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四、作业欣赏、评价五、总结、拓展教学反思: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第3课黑与白执教时间: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四、作业要求: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六、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札记: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业过程中,许多孩子惊奇的发现:从黑纸上剪下花纹后,剩下的纸铺在白纸上居然也有着奇妙的效果!我适时引导他们: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只要带着艺术的眼光看世界,没有废弃物,只看你肯不肯动脑筋加工。
第4课主体与背景执教时间: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二、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
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1、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2、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3、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4、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
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
5、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
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
)E、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
三、学生创作、师辅导四、作业展示、评价五、学生收拾与整理札记:在制作本节课的范作时,我把一张画着维尼熊的旧贺年卡的背景镂空掉,背面又贴上了一个封套,然后画了好几张风景画的背景插进去。
这样就变成了“维尼熊去雪山”,“维尼熊去林海”等等有趣的画面。
上课演示时引起了学生们很大的兴趣,也很容易明白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第9课对称的美课型:造型表现执教时间: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