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

合集下载

内环境稳态定义

内环境稳态定义

内环境稳态定义
内环境稳态是指一个系统中关于电子、物理或者其他因素的可预测性稳定状态,这种内环境可以较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正常体系的内环境稳态可以使机构、组织及公司在系统运行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内环境稳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它可以指某个具有持续性的内环境状态,也可以是可持续的系统运行方式。

通常情况下,内环境稳态是一个系统的可预测性和持续性,因此,有些机构和企业重视及建立持续的内环境状态,以提高系统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建立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则:1)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以保证系统的可预测性;2)可持续性,以保证外界环境的可变性;3)协调性,以保证不同系统组件的兼容性;4)有效性,以保证内环境状态的可控性。

内环境稳态的实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实时驱动控制、短程信号处理、高精度检测以及数据分析等,它们可以通过实时分析的方法,从传感器和记录仪中读取数据,以此来实现可靠的内环境状态。

同时,需要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以维持内环境稳态。

其中包括对系统内部特征进行管理和维护,例如进行定期的技术审查,以及实施有效的备份系统,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另外,还需要开展组织激励、调整计划、分配资源等活动,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总而言之,内环境稳态是一个系统可预测性和持续性的关键。


立内部稳态要求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结合运用,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只有这样,机构、组织及公司才能顺利完成其预定目标。

生理简答题

生理简答题

生理简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

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的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的。

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疾病就会随之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简述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答: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通过反射开完成。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准确、短暂的特点。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是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具有调节范围局限、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的特点。

3.什么是易化扩散?其特点是什么?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可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各种离子。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性抑制。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通道具有开放和关闭的闸门特性4.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答: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需要泵蛋白的帮助;②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③需要消耗能量。

生理意义:①建立细胞膜内外Na+、K+的不均匀分布,形成浓度差;②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6.血浆渗透压有几种?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生理意义?答:血浆渗透压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种。

①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NaCl、葡萄糖、尿素等,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和概述,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内容:概述内环境和稳态是生物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特征,包括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它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内环境的定义和作用内环境的定义是指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的生物体内部环境,其特点是变化幅度较小,而变化方向与外部环境变化方向相反。

这种相对恒定的内环境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保证生物体能够正常生存和运动。

内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机制来实现,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稳态的重要性和机制稳态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相对恒定的状态。

维持稳态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生物体在不同的内外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稳态,这得益于一个复杂的调节机制。

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即当内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反向调节,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总结内环境和稳态在生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稳态的维持是靠生物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这些调节机制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对于生理学研究和医学应用而言,深入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有助于探索更多关于生物体内部调节机制的奥秘,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对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内环境和稳态的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内环境的定义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同时解释稳态在维持内环境平衡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重点讨论内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内环境稳态与生理学名词解释

内环境稳态与生理学名词解释

内环境稳态与生理学名词解释本文是一篇关于内环境的文章,旨在介绍一些生理学中常用的概念和术语,以及它们在机体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绪论:介绍了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以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主要的调节方式。

细胞跨膜转运:介绍了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四种细胞跨膜转运的形式和特点。

反馈控制:介绍了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三种反馈控制的原理和例子。

内分泌系统:介绍了内分泌腺、激素、靶细胞和受体四个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内分泌四种内分泌调节方式。

一、绪论1.1 内环境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液体环境,也就是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是血液中除去血细胞后剩余的液体部分,占血液总量的55%左右。

组织液是从血管壁渗出到组织间隙中的液体部分,占体重的15%左右。

血浆和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壁间隙进行交换,使得它们之间的成分保持相对一致。

内环境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之一,因为它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氧气、水分、电解质等,并带走了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等废物。

因此,内环境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和各种成分。

1.2 稳态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

稳态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而是各种理化因素在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下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相对恒定状态。

稳态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生物体保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

稳态的维持主要依靠两种调节方式,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3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机体内许多生理活动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活动的指挥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各部分的通道。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使细胞和组织能正常运转。

这种稳态与外界环境的波动无关,通过不断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理参数来维持。

然而,当机体内部发生异常变化时,就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下面将介绍一些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温度调节失调:内环境稳态中,温度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当机体过热或过冷时,都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例如,高热症和低体温症就是温度调节失调的例子。

高热症指体温升高过快或过高,可能是由于感染、中暑、代谢紊乱等原因导致。

低体温症是指体温过低,可能是由于寒冷环境、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参考内容:- Stephen Power,John A. Ryan. High Fever, No Sourc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13; 87(4): 254-5.- Celsus WN, Walton E, Wilson RF. Accidental hypothermia. Ann Emerg Med. 1986; 15(10): 1219-25.2. 钠离子浓度失调:钠离子是体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对维持细胞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当钠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导致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例如,高血钠症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腹泻、过度出汗、尿液排出异常等原因导致。

低血钠症则是指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可能是由于水中毒、肾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等引起。

参考内容:- Adrogue HJ, Madias NE. Hyponatremia. N Engl J Med. 2000;342(21): 1581-9.- Chatterjee N, Goswami B, Das C, Kabiraj A.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yponatremia in medical ICU: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ndian J Crit Care Med. 2015; 19(8): 436-9.3. 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是指体内酸碱水平的调节,一般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维持。

《生理学》背诵重点

《生理学》背诵重点

《生理学》背诵重点(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的环境,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3、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4、继发性主动转运:许多物质主动转运时所需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在这些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5、受体(receptor):是指细胞中具有接受和传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分布于细胞膜中的受体称为膜受体,位于胞质内和核内的受体则分别称为胞质受体和膜受体。

6、第二信使(secondmessenger):是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DG、cGMP、Ca2+。

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较重要的第二信使有cAMP、IP37、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相对平稳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8、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9、兴奋-收缩耦联: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成为兴奋-收缩耦联。

10、极化(polarization):生理学中,通常将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1、超射(overshoot):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12、血液凝固(bloodcogulation):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生理名词解释答案

生理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得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兴奋性:有机体或活组织受刺激时能够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阈强度/阈值:是指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

兴奋:是指生物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多少呈突发的、明显的由静息状态向活动状态转移。

兴奋-收缩耦联:将以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行为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是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心指数:是将由心脏泵出的血容量(升/分钟)除以体表面积(平方米)得出的数值。

射血分数:每一次心跳,心室内血液并没有全部射出。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肺活量: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引起吸气被抑制和肺缩小引起吸气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口、食管等外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的紧张性降低和舒张.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们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虽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也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肾糖阈:指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一定的限度.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这种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为牵张反射.腱反射:又称深反射,其实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不自主的肌肉收缩,其实是肌牵张反射的一种.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传递细胞之间信息功能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它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即对另一激素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

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以 H2CO3/NaHCO3 缓 冲对为例)。
过多的碳酸氢钠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升高
2. 乳酸 + NaHCO3
乳酸钠 + H2CO3
乳酸钠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H2CO3
H2O+ C02
CO2经呼吸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内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稳态
血浆pH稳定的机制(7.35--7.45)
5.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_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当 _外__界__环_境__的__变__化__过于剧烈,或_人__体__自__身__的__调__节__功__能__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6.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必要条件。
外界温差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 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心悸、头疼、病
死率较高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稳态失调的原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外因)
任务驱动
活动一:
明确化验单上各类检测项目的具体含义,为什么能够通过
各类指标来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分析化验单上的参考值为什么是一个范围而不
是恒定的数值,说明什么问题?
活动二:通过
推测机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
的;建构模型解释人体各系统是如何协调维持机体PH稳定的,
分析各个
器官系统是如何保持协调一致的?
活动三:列举2-3个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并解释。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大工厂,每一个细胞、每一种组织和器官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而在这看似复杂的运作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呢?简单来说,内环境就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而稳态,则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内环境失去了稳态,会发生什么呢?那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比如,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再比如,血液中的酸碱度失衡,可能会使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呼吸作用,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

那么,内环境的稳态到底具有怎样重要的生理意义呢?首先,稳态为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的代谢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只有当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时,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例如,细胞呼吸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如果内环境的这些条件发生剧烈变化,细胞呼吸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为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细胞的功能就会受损甚至死亡。

其次,稳态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其所处的内环境密切相关。

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时,细胞可能会因为渗透压的改变而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分而又不能及时排出时,血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导致细胞失水,可能会影响到肾脏、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再者,稳态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部队”,它能够识别和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内环境的稳态为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如果内环境失衡,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人体容易感染疾病。

例如,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使免疫系统无法合成足够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从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此外,稳态还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生理学的内环境名词解释

生理学的内环境名词解释

生理学的内环境名词解释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科学领域,而内环境则是生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解释一些与内环境相关的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理学中的这一概念。

一、内环境内环境指的是生物体体内的稳定、恒定的环境,它包括细胞内液体和体液,如血液和淋巴液,以及细胞外液体,如组织液和间质液。

内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合适的内环境下,细胞和器官才能正常运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体液体液是指生物体内的各种液体,如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

它们通过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在身体内流动,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体液起着平衡、调节内环境的重要作用,保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三、恒定与稳态在生理学中,恒定和稳态是非常关键的概念。

恒定是指生物体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使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则是指生物体在恒定状态下,各系统和器官之间的动态平衡。

恒定和稳态是生物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基础。

四、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保持内环境恒定的重要机制之一。

当某一指标偏离其正常范围时,负反馈调节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使指标回归到正常范围。

比如,当体温升高时,机体会通过出汗和扩张血管等方式降低体温,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五、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指生物体体内酸碱度的稳定。

血液的pH值是一个关键的指标,正常范围是7.35-7.45。

我们的身体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等机制来调节酸碱平衡,确保血液的pH值处于正常范围内。

酸碱平衡的紊乱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酸中毒和碱中毒。

六、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浓度造成的压力。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之间的渗透压差异影响水分进出细胞。

细胞通过渗透调节机制,保持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七、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水中能够分解成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在细胞内外液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传导,调节水平衡等。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知识点大全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知识点大全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知识点大全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知识点一、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化学成分(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和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免疫系统(免疫调节)三、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神经调节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神经—体液调节3、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

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原理: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HCO3-====H2CO3H2CO3====H2O+CO2↑(从肺部排出)例如: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内环境稳态是指机体内部各种生理参数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保持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机体各种调节机制来维持的。

然而,当机体遭受到不良刺激或发生疾病时,内环境稳态可能会失调。

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例子。

1. 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参数之一。

血液中的酸碱平衡主要由血液中的碳酸氢盐(HCO3-/CO2)和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pH)来维持。

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失调时,如酸中毒或碱中毒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例如,酸中毒可导致呼吸深快、心跳加快、乏力和昏迷等症状;碱中毒则会导致呼吸缓慢、肌肉痉挛和抽搐等。

2. 水盐平衡失调:水盐平衡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机体需要通过饮食和排尿等渠道来平衡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

当水盐平衡失调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

例如,脱水会导致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和体重下降等;而过水会导致尿量增多、口渴减少和体重增加等。

3. 血糖调节失调:血糖是机体内最主要的燃料之一,机体需要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来维持能量供应和内环境稳态。

当血糖调节失调时,可能会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例如,高血糖可以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导致口渴、尿频、疲劳、体重减轻和视力模糊等;低血糖则可导致头晕、出汗、心悸、恶心和疲劳等。

4. 温度调节失调: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参数之一。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血管扩张或收缩和排汗来调节体温。

当体内温度调节失调时,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低体温等症状。

例如,发热是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等刺激的一种正常反应;而低体温则可能是机体患上低温病或严重感染等的表现。

综上所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可以发生在许多方面,包括酸碱平衡、水盐平衡、血糖调节和温度调节等。

当这些失调发生时,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了解这些例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以及评估和处理内环境稳态失调相关疾病的方法。

因此,研究和保护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题型一内环境稳态及意义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答案 C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B、D的叙述都不全面,A、B、D错误,C正确。

2.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 D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A、B、C错误,D正确。

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X畴的是( )A.血糖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呼吸酶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值相对稳定答案 C解析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A错误;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错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X畴,C正确;血浆pH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①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③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①符合题意;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③符合题意,A正确。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与稳态.tmp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案二十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1.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特性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知识梳理: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概念:溶液中对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90%)1%)7%~9%)体液:、内环境:由来源: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pH为,维持稳定的缓冲对为和左右。

进行的媒介细胞外界环境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状态叫做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2.调节机制: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保持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思考: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有哪些?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哪些?1☆预习自测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2.当人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降低还是升高?pH的这种变化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需何种缓冲物质进行调节?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 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5.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G糖浓度升高6.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液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7.剧烈运动使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加,但血浆pH变化很小,此时最直接起到稳定pH作用的是A.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B.泌尿系统对酸的排泄作用C.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D.血液中的缓冲物质8.人体血浆的水来自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A.血糖进入肾小囊腔内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10.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预习反馈:答案一、细胞内液1/3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代谢废物蛋白质思考:补充:溶质微粒水数目无机盐蛋白质Na+Cl-—37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环境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37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二、1.调节器官、系统相对稳定 2. 神经—体液—免疫 3.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4.必要条件思考: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预习自测】1—5:C C A C C6—10:A D D D D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探究点一.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的内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___;淋巴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绪论1.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净输入信号减弱。

2.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3.内环境稳态: 指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4.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活动参与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功能。

5.体液调节: 体内某些cell分泌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组织cell,通过作用于相应受体对机体活动调节。

6.神经分泌: 神经cell合成的激素或因子从神经末梢释放人血,并作用于靶cell的分泌方式。

7.兴奋性: 指可兴奋cell接受刺激发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8.神经调节: 反应迅速、准确、作用短暂;体液调节: 反应速度慢,作用广泛而持久;自身调节: 比较局限,不灵敏,但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作用。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 在静息的情况下cell膜内测的电位较外侧为负。

cell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 神经或肌肉兴奋时发生的可传播的电变化。

3.阈电位: 当刺激达到阈值时,说明cell膜电位去极化已达到一个临界的值,这个电位称为阈电位。

4.阈刺激: 以刚能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为阈刺激。

5.绝对不应期: 当兴奋发生时及兴奋后很短时间内,兴奋部位对继之而来的刺激,不论刺激多强,都不发生兴奋。

这一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

6.兴奋-收缩藕联: 从肌肉受刺激引起兴奋的膜电变化到肌肉收缩的肌纤维内部收缩蛋白变化的过程。

7.钠泵: 指它可把流入cell内的Na+逆着浓度差泵出cell 外,同时把留出的K+带进cell内的过程。

8.神经递质:一般指具有明确突触结构的部位,其本身即能引起传递过程的化学物质。

1.神经-肌肉传递的特点: a.单向传递 b.时间延搁 c.易受环境和药物的影响 d.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关系。

影响因素: a.Ca2+,Ca2+浓度增高,ACh释放增多,Mg2+可以对抗Ca2+作用,使ACh释放减少;b.箭毒,和ACh争夺受体,引起竞争性阻滞;c.抗胆碱酯酶药物,可与AChE相结合,使之失去作用而不能分解ACh.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a.cell内外K+分布不均(胞内>胞外),促使K+外流b.静息膜对K+有选择的通透性c.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留着胞内,对抗K+的净流动,最终膜两侧电位差稳定某一数值,即静息电位。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及其组织与细胞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维持是人体能够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细胞、器官和系统三个层面探讨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重要性及其调节机制。

一、细胞层面的稳态调节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和内质网的调控来实现。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屏障,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通过这些通道和运输蛋白,细胞可以调节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浓度差,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个复杂的膜系统,它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折叠等过程。

内质网还参与细胞内钙离子的调节,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稳定。

细胞膜和内质网的相互作用,使细胞能够调节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并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器官层面的稳态调节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稳态调节对于整个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以下以肾脏和肺脏为例,介绍器官层面的稳态调节。

肾脏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器官之一。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出,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肾脏能够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浓度,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肺脏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也参与了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

肺脏通过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肺泡是肺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周围血管紧密联系,通过肺泡膜的通透性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活动,肺脏能够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系统层面的稳态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不仅仅局限于细胞和器官层面,各个系统之间也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稳态。

以下以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例,介绍系统层面的稳态调节。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

(一)诸论1.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2.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3.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5.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6.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7.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8.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9.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0.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1.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3.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跨膜电位:当膜上的的离子通道开放而引起带电离子跨膜流动时,从而在膜两侧形成电位,称为跨膜电位。

2.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4.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5.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6.终板电位:在神经-肌接头处,由于ACH与受体接合,使终板膜上钠离子内流大于钾离子外流尔形成的去极化电位。

7.局部电流: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分邻近部产生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什么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什么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什么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什么
由于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着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温度等,但内环境通过机体的调节活动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什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什么?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的范围内发⽣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状态,⽽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介绍
细胞外液是细胞⽣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分布在全⾝的各种组织间隙中,是⾎液与细胞进⾏物质交换的场所。

细胞外液的1/4为⾎浆,分布于⼼⾎管系统,⾎浆与⾎细胞共同构成⾎液,在全⾝循环流动在正常⽣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作⽤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液的纽带作⽤。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5

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5

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模拟试卷5(总分:1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B>(总题数:60,分数:120.00)1.内环境稳态是指( )(分数:2.00)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B.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D.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解析:解析: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的是( )(分数:2.00)A.中枢B.突触√C.传入神经D.传出神经解析:解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3.当组织兴奋性降低时,组织发生( )(分数:2.00)A.静息电位减小B.动作电位减小C.阈强度减小D.阈强度增加√解析:解析: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

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越大,其兴奋性越低;相反,阈值愈小,该组织的兴奋性愈高。

4.骨骼肌细胞收缩时,胞质中增加的Ca 2+来自( )(分数:2.00)A.细胞外B.横管C.终池√D.细胞内解析:解析:终池释放的Ca 2+是引起肌细胞收缩的直接动因。

5.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分数:2.00)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解析:解析:极化指在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

6.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分数:2.00)A.5%~6%B.6%~7%C.7%~8%√D.8%~9%解析:解析:正常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约有70~80ml血量。

7.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分数:2.00)A.变形运动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D.凝血作用解析:解析:中性粒细胞主要功能:吞噬与消化细菌和衰老的红细胞。

8.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压落差最大的部位是( )(分数:2.00)A.主动脉和大动脉B.小动脉和微动脉√C.毛细血管网D.微静脉和小静脉解析:解析: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径小,血流速度快,血压下降的幅度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与稳态.tmp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案二十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1.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特性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知识梳理:一、细胞生活的环境概念:溶液中对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90%)1%)7%~9%)体液:、内环境:由来源: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pH为,维持稳定的缓冲对为和左右。

进行的媒介细胞外界环境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状态叫做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2.调节机制: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保持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思考: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有哪些?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哪些?1☆预习自测1.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2.当人体肌肉细胞缺氧时,pH降低还是升高?pH的这种变化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需何种缓冲物质进行调节?A.降低、CO2、NaHCO3 B.升高、CO2、H2CO3 C.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D.糖尿病5.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G糖浓度升高6.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液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7.剧烈运动使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加,但血浆pH变化很小,此时最直接起到稳定pH作用的是A.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B.泌尿系统对酸的排泄作用C.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D.血液中的缓冲物质8.人体血浆的水来自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属于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A.血糖进入肾小囊腔内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10.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预习反馈:答案一、细胞内液1/3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水无机盐蛋白质各种代谢废物蛋白质思考:补充:溶质微粒水数目无机盐蛋白质Na+Cl-—37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内环境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37 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二、1.调节器官、系统相对稳定 2. 神经—体液—免疫 3.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4.必要条件思考: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免疫【☆预习自测】1—5:C C A C C6—10:A D D D D内环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探究点一.对内环境概念的理解1.写出下列人体细胞的内环境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___;淋巴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2.下列液体属于内环境的组成的有。

①血液②消化液③泪液④汗液⑤尿液⑥乳汁⑦细胞间隙液⑧血浆⑨淋巴3.图示中A、B、C、D四种液体之间关系,分析推断。

A、B、C、D各代表什么成分?思考1: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是否属于内环境?血浆蛋白是否属于内环境?泪液、尿液是否属于内环境?思考2: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有哪些?【跟踪训练1】: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l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跟踪训练2】: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探究点二.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包括:、、、等。

思考3:人发高烧时,为何食欲不振?思考4:人体剧烈运动产生较多乳酸时,血浆pH还能维持平衡,请分析原因。

2.“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探究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pH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其含有物质有关。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的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相似而不同于,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实验对比分析①表示用对自来水的处理。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的处理。

③表示用盐酸对的处理。

【跟踪训练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 NaHCO3 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探究点三.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交换的媒介【例题】: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问题:a表示系统,b表示系统,c表示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系统。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的调节下进行。

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层生物膜。

2.经过的膜层数的计算: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经过几层膜?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几层膜排出?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需经过几层膜?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经过几层膜?思考5:C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哪里?CO2、O2浓度最低部位分别是哪里?【跟踪训练4】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探究点四.稳态的生理意义:☆随堂检测1.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5.下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液体的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 有关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③中的低6.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7.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8.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的局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若花粉等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会使图中[]的通透性增大,[]增多导致水肿。

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中。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此病主要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阶段。

☆课后案1.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调节⑤蛋白质平衡⑥CO2-O2平衡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4.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其水的来源为通过结构转移。

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①④⑥合称为,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

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图乙中④与⑥相比,⑥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

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内存在着物质。

课堂案答案探究点一.1.血浆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淋巴、组织液组织液 2.⑦⑧⑨ 3.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思考1:不属于属于不属于思考2: 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

淋巴回流受阻过敏反应及炎症C D探究点二、 1.渗透压、酸碱度、体温思考3: 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