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
3.表颜色的词 一般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1.叠韵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者 起强调作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2.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第三联两பைடு நூலகம்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确定字
解释字义
描绘景象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
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
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注意:联系全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 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 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 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样写答案
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 ……修辞手法,化……为……(释 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 , (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 想感情, 或烘托了……的意境(点 情境/表感情/谈效果)。

B(新人教)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和语言篇

B(新人教)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和语言篇

高考链接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 交情” 交情得似山溪渡” 答案:“交情”或“交情得似山溪渡”
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纷纷过墙去
叠词 “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 纷纷” 纷纷 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 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令人动情 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抒发了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 天的喜爱之情。
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 了樱桃, 了芭蕉。
表颜色的形容词、 表颜色的形容词、使动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 红 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 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 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 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 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 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语言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词和句的鉴赏。 语言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词和句的鉴赏。 分为炼字和炼句两种。 分为炼字和炼句两种。 一、炼字 即对“诗眼” 即对“诗眼”赏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 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 生动性、 概括性、 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 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 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能笼罩全篇、 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 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 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 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 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 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 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 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 藏在标题 标题中 藏在标题中。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趣味思考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 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 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 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 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 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 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 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
• 15、答案:B • 细解:社祭的活动有春秋两季,因此,“社坛烟 淡散林鸦”并不能暗示出季节,只能看出是社祭的 场面。这里是秋社,秋社是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所 进行的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的喜庆活动。能够看出 是秋社的是“把酒观多稼”,暗示季节的应该是这 一句。 • 其它选项正确:A项与14题有重叠;C项对景色的 特点及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恰当;D项所谓“用词清 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指的 是使用了若干典故(“壤歌亭”、“西山爽气”、 “不羡日夕佳”)而显得“高雅”,但字面意思通 俗易懂,自然流畅,真情流露,故称“清新,朴 茂”。
明快简洁—— 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 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 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 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 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 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明白晓畅——
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

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特色

同意就得对 其作出解释! 写出透露出 抒情主人公 什么样的形 象。
六(06江西)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诗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 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 键词、关键句。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依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关于“诗眼” (题型:某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
要分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 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 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 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 五字。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 而隐藏在标题中。 具体阐释如下: 1、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这类词一般具有 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 “空”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 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
• 2、具有概括性、准确性、生动性、形 象性或情趣性
• 这一般指动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王安石《泊 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 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 回京的喜悦,,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 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 “十许字,始定为绿”。 • 又如宋祁《木兰花》中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杏怒放,生 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 眼前,王国维赞之“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思考:“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 故事引申出来的,请你说说看,颔联中,不用“推” 字 而用“敲”字的妙处。
参照答案:
(释义)敲,轻轻扣击的意思。 (表达技巧)用“敲”字,衬托(以动衬静) (阐释作用)“僧敲月下门”,能让人联想到 皓月之下,一位僧人轻轻敲响了友人的门扉, 清脆的声响回荡在空间……暗藏了衬托的作 用,以动衬静,使得环境愈发显得清幽,同 时又照应了诗的标题:幽居。 (总结)这些都是“推”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 所以,选用“敲”字好。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 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 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 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手 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 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 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 主旨)。(2分)
二、反馈练习
1、2008年【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 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 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 地方。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习目标:
2、2006年 (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 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很多人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之炼字

“丁丁”为拟声词,为 漏壶滴水之声,“漫漫” 形容轻云的无边无际和 移动的缓慢。(解释词 义)在这个秋夜,女主 人公怕丈夫受冻向天祈 愿莫飞霜,从这两个词 中可体会思妇独守空房 的寂寞。(表达情感上 的作用)同时叠词的运 用读来有韵律,富有音 乐性。 (音韵、节奏方面的效果)
炼 “ 颜 色 词 ”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 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 了怎样的情景?
• 答:(1)“葱葱” 指葱茏茂盛,“靡 靡”指草伏地的样 子,写出春雨后水 边草木之貌;富有 韵律感,增强表达 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 重,扑面而来,以 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 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 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 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 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 的气息。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
边城何萧杀,白日黄云昏。(高适)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在一些边塞、征戍诗中,多以黄 白两色相对使用,表现出一种悲怆、 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意 境。
* 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这首诗中,“一”原作“数”,郑谷将“数”改 为“一”,与题目“早梅”契合。
不桃 及花 汪潭 伦水 送深 我千 情尺
炼“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 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写她内心空虚,如有 所失;“冷冷清清”, 写处境的孤独,形单 影只,无人相伴; “凄凄惨惨戚戚”, 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问题:试分析“忽”字 的表达效果。
“忽”字, 取漫不经心而 恰好看到之意。 (字义)登翠 楼时兴冲冲, 而闯入眼帘的 柳色却使她想 起了当年与丈 夫折柳送别的 场景,想起了 丈夫,不禁伤 感。(意境) 一个“忽”字 将这种情绪上 的变化写得淋 漓尽致。(感 情)

诗歌鉴赏讲义-语言炼字(师)

诗歌鉴赏讲义-语言炼字(师)

诗歌鉴赏———语言炼字类一、考查方向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二、课堂讲练(一)炼字1.问题的设置方式:(1)直接鉴赏型:诗中的某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分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2)找出关键词并鉴赏: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或“词眼”是哪一个?为什么?哪个字可以统摄全篇?(3)比较鉴赏型:这个词与另一个词相比较哪一个更好?为什么?2.答题规律:(1)先说出这个词的意义。

(指明手法)(2)展开联想,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描绘景象(景物特点或事物状态)。

(可结合手法分析) (3)分析表达效果,如“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具体操作:例1. 南浦别李白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提问】诗中的”看”字用的很好,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案:“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忍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炼字1、炼动词。

例2: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化静为动,拍,不用击打,有面积,更有气势;卷,不用激或者掀,形态比较美,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例3: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例4: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2、炼形容词。

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例7、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3、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4、炼虚词。

(三)炼字题的语言表述: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赏析诗歌的语言炼字

赏析诗歌的语言炼字

流光容易把人抛, 色彩词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修辞
炼字需关注的七大词类: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叠音词、拟声词、色彩词、含有修辞的词
同桌讨论,为什么要炼这些字呢?(记)
闹 孤 几点 时时 恰恰 红绿 感恨溅
炼动词 化静为动 形容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数量词 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叠音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 拟声词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色彩词 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修辞词 拟人、双关、比喻、夸张
课后检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 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释含义
描景象
答:同意看。,在诗中Hale Waihona Puke 离回人望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
鉴赏诗歌的语言 ——炼字
一字之师
【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 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 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郑谷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苏轼: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二)基本表述: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规范答题,熟悉步骤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个字用得好?试简要 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分析。
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
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 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 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
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声声慢(寻寻 觅觅),联系词的内 容,分析上阕中叠词
的妙处。
类型 数词
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
一、考情概览
二、炼字
•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 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 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 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三、赏析“诗眼”
•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 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 眼”和“篇中眼”。
• 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 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 内容的。
• 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 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
3、答题步骤
•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 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 角度。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诗歌鉴赏之语言一、炼字(词)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

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1.炼动词《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问:你认为这首诗后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解析:这首诗后两句的“诗眼”分别是“侵”和“拂”。

“侵”指云光追逐诗人的足迹,不仅写出了夕阳下诗人一步一步下行的情景,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过程。

“拂”字增强了动感,写山色好似轻拂诗人衣衫,描写出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释字义,描景象)这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云光山色获得了生命,表现了他们对诗人眷恋不舍的深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表感情)2.连形容词《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问:对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解析:绿活用为动词,是“使……变绿”的意思。

这使很抽象的色彩顿时化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释字义)“绿”字表现了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

仿佛春风一过,江南大地便万物复苏一般。

(描景象)“绿”字更好地写出江南春天时节家乡的美丽景色,诗人借以此景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感情)3.炼副词《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解析:“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释字义)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

(描景象)“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表感情)4.炼形容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叠用的形容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①叠词之妙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②从感情 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 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 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 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 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 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 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1)“绿”指变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
拟声词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īn] 不耐五更 寒. (《浪淘沙》李煜)
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 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 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 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 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 参考答案: “净”纯净之意, 巧妙展现 绿色纯粹,春天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水波荡漾,白鸥飞舞 了绿色纯粹,春意浓郁的景象。暮春时节 ,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 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无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老去,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 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

思的原因: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 在
思念 惆怅
人 落寞
非 凄清
寻 找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潭水之深
友谊之深
例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规范参考答案】 ①“斗”为“相争,相斗”之意,写了江流曲折回转, 两岸石崖对峙相斗, ②“攒”为“聚集,聚拢,集中”之意。写了太阳尚 未出山,群峰聚集在一起。(释含义、结合诗句释义) ③“斗”和“攒”两字,都运用了化静为动(拟人) 的手法,“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两岸崖石耸立对峙 相斗的形态,体现了江崖陡峭之势;“攒”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群峰集聚一起的姿态,使画面生动鲜活。 (手法+效果)

旨的字词句。(表情、达意)


③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 口。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赵嘏(jiǎ)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歌鉴赏 之语言
炼 字
考点阐释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诗眼题)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什么是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 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 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 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 的立体节奏感。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 “ 着色的思绪” .
三、炼数量词
古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有时是用虚数,不可当真,但可使 诗歌借助夸张增强表现力。有时是确数,使诗词精炼有力 ,含意丰富。数词或具有虚拟意义侧重夸张渲染;或具有 动词意义,凸显动态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并结合具体诗(词)句进行分析,或描述该句的景象。 第三步,点作用。点出该字在诗(词)中准确地写出对象怎样的特点,烘托
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微记 简要概括为:某字在这首诗(词)中的意思是( ),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当堂训练(10分钟)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 宋·吕本中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五、拟声词 • 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 要凋残。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萧”状落叶之声,已写出秋声之肃杀,再着“无边”二 字,更见落木飒飒、一望无垠的浩大声势;“滚滚”状江波之 势,已写出长江之雄迈,再着“不尽”二字,更见长江源远 流长、江涛滚滚扑面而来的磅礴气势。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 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
2、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亮观点并比较比较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诗歌的炼字(句)和语言讲义考点一炼字(句)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要炼的字是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通常是一些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我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有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有的“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自诩为“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杜荀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有的则“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

炼句,属于诗歌句意题型,选的句子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

这类句子或者是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者是描写生动形象有趣,或者是揭示作者情感,或者是含意深刻。

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

[典例剖析]1.(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炼字”的四个角度1.修辞角度“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因拟人而使满篇生辉。

“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声韵角度古诗词讲究平仄声韵,优美的诗词平平仄仄起来就是和谐的旋律。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冻”字比“饿”响亮,更具铿锵气势,更见冲天悲情。

叠词最具声韵效果,它不仅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更有强化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谓千古名句,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的叠加。

3.活用角度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动词,且一用就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一“肥”字,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再有“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破山寺后禅院》)、“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冷、悦、空、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语境角度无论是“捻断数茎须”,还是“两句三年得”,其目的都是使语言最契合语境,最富表现力,把意思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精巧。

因此,是否契合语境也是判断炼字优劣的重要依据。

韩愈据“笃笃笃,清脆的敲门声,衬托得山里的夜晚更加寂静”替贾岛选择了敲字,传为佳话,而近人大胆质疑:如果是主人,进自家大门何需敲?轻轻推门而入,岂不更见宁谧和谐温馨?以语境为据,也不无道理。

巧抓句式“炼句”1.联象句联象句,即全用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句子,生动形象,意境优美。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的颔联形象地表现了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起来看见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而板桥霜上的人迹更突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倒装句倒装句,即为平仄、押韵而词语错置,有特殊优美意趣的句子。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颈联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倒装之后,说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归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对应训练1.(2013·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考点二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的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陶渊明的诗冲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韩愈的诗深奥险怪,白居易的诗通俗鲜明。

了解诗人的语言风格有利于把握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典例剖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鉴赏语言风格类题目答题方法1.了解相关知识不同的诗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要了解相关的语言风格。

常用来概括风格特点的词语,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绚丽飘逸、简洁明快、雄浑壮丽等。

2.关注遣词造句从命题形式上看,此类题目一般会指出某个被后人称道的句子,要求考生分析其妙处。

鉴赏关键语句,包括语句的含意、色彩、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要结合语句中的词语,尤其要注意语句中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语句中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

3.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语言风格,命题形式多为要求考生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或指出诗歌的语言特色并加以评析。

这类试题不是要求考生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之处,而是要求考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品味整首诗歌呈现出的语言特点。

4.联系诗歌主旨[对型训练]1.(2013·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考点三诗眼诗词语句中的“诗眼”,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生动活泼的形态,最耐人寻味,往往使人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王维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仅是一“余”一“上”两字,便使全诗景物情神毕透;“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一“疾”一“轻”两字,鹰、马的精神如见。

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潜”一“细”两字,生动的传出了春夜和风徐徐,细雨绵绵的状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一“低”一“舞”两字,形象地描摹出冬晚乱云弥漫,风雪交加的神情。

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悦”一“空”两字,便达到了情景交融、形景神会的境地。

王国维评论宋祁词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这些例子说明,恰到好处的“点眼”能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为诗歌创造美的韵味。

[典例剖析]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对应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hù)·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氳。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