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_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合集下载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数学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数学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的第12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中的第2节课,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之一——HL判定法。

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回顾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

2.引入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3.学习HL判定法的原理、条件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HL判定法的原理和条件。

–能够应用HL判定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示例演示和学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HL判定法的原理和条件。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HL判定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HL判定法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与热身(5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

2. 引入新知(10分钟)•出示一组两个三角形的图形,并与学生一起观察和比较它们。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之前学过的SSS、SAS、ASA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有没有什么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引入HL判定法的概念,并解释其原理: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运用三个已知的条件(H、L、其中一个角),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定义,就能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3. 讲解与示范(20分钟)•依次讲解HL判定法的三个条件:直角、斜边、锐角。

•出示一些示例,并结合条件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强调关键词和注意事项:直角、斜边、锐角是HL判定法的关键词,需要特别注意它们在判断中的作用。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拆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按照给定的条件判断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HL)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HL)
B'
N
C'
A'
N
C'
A'
N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
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解决问题
1. Rt△ABC与Rt△DEF的各边如图所示,那Rt△ABC 与Rt△DEF全等吗?为什么?
A
6cm
4cm
E C
4cm 6cm
F
B 注意:字母的对应位置。
D
2.如图,C是路段AB的中点,两人从C点同时出发,以相 同的速度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 DA⊥AB,EB⊥AB ,D 、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 为什么?
E
D
如图,AB ⊥ BE于B,DE⊥BE于E,
(1)若 A= D,AB=DE,
全等”)根据 ASA (用简写法).
A
B
C
F
E
则△ABC与△ DEF 全等 (填“全等”或“不 D
(2)若 A= D,BC=EF,则△ABC与△DEF 全等 (填“全等”
或“不全等”)根据
AAS
(用简写法).
(3)若AB=DE,BC=EF,则△ABC与△DEF 全等 (填“全 等”或“不全等”)根据 SAS (用简写法).
∴ Rt△ABC≌Rt△DEF (HL).
∴∠ABC=∠D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EF+∠DFE=90°, ∴∠ABC+∠DFE=90°.
2.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 于E, DF⊥AC于F,且BE=CF. 求证:AD平分∠BAC。
A
E B D
F
C
3.已知:如图,已知AE是△ABC的高,D 为AC 上一点,AE交BD于点F,且FE=CE,BF=AC。 求证:BD⊥AC。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比较中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过程,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合情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几何推理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感悟几何思维的内涵。

教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教学准备全等三角形纸片、三角板、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复习旧知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斜边是3、如图,AB⊥BE于C,DE⊥BE于E,(1)若∠A=∠D,AB=DE,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2)若∠A=∠D,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3)若AB=DE,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用简写法)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两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播放课件)(1)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1)[生]能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用直尺量出斜边的长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一个锐角的大小,若它们对应相等,根据“AAS”可以证明两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第二种方法:用直尺量出不被遮住的直角边长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一个锐角的大小,若它们对应相等,根据“ASA”或“AAS”,可以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是,没有量角器,只有卷尺,那么他只能量出斜边长度和不被遮住的直角边边长,可是它们又不是“两边夹一角的关系”,所以我没法判定它们全等.[师]这位师傅量了斜边长和没遮住的直角边边长,发现它们对应相等,于是他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你相信吗?三、探究做一做:已知线段AB=5cm,BC=4cm和一个直角,利用尺规做一个直角三角形,使∠C=•90°,AB作为斜边.做好后,将△ABC剪下与同伴比较,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自主完成后,与同伴交流作图心得,然后由一名同学口述作图方法.老师做多媒体课件演示,激发学习兴趣).作法:第一步:作∠MCN=90°.第二步:在射线CM 上截取CB=4cm .第三步:以B 为圆心,5cm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 于点A .第四步:连结AB .就可以得到所想要的Rt △ABC .(如下图所示)将Rt △ABC 剪下,同一组的同学做的三角形叠在一起,发现这些三角形全等. 可以验证,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样的规律.探究结果总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和“HL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呢?[生]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一般来说,可以用“定义、SSS 、SAS 、•ASA•、•AAS ”这五种方法,但它又具有特殊性,还可以用“HL ”的方法判定.[师]很好,两直角三角形中由于有直角相等的条件,所以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只须找两个条件,但这两个条件中至少要有一个条件是一对对应边才行.四、例题:[例1]如图,AC ⊥BC ,BD ⊥AD ,AC=BD . 求证:BC=AD .分析:BC 和AD 分别在△ABC 和△ABD 中,所以只须证明△ABC ≌△BAD ,•就可以证明BC=AD 了.证明:∵AC ⊥BC ,BD ⊥AD∴∠D=∠C=90°在Rt △ABC 和Rt △BAD 中AB AB AC BD =⎧⎨=⎩∴Rt △ABC ≌Rt △BAD (HL )∴BC=AD .[例2]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两滑梯倾斜角∠ABC 和∠DFE 有什么关系?[师生共析]∠ABC 和∠DFE 分别在Rt △ABC 和Rt △DEF 中,•已知条件中这两个三角形又有一些对应的等量关系,所以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显然,可以看出这两个角不相等,它们又是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是不是互余呢?我们试试看.证明:在Rt △ABC 和Rt △DEF 中 又∵∠DEF+∠DFE=90°BC EF AC DF =⎧⎨=⎩∴∠ABC+∠DFE=90° 所以Rt △ABC ≌Rt △DEF (HL ) ∴∠ABC=∠DEF即两滑梯的倾斜角∠ABC 与∠DFE 互余.五、课时小结至此,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 5.角角边(A A S ) 6.HL (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六、布置作业课本P44页习题12.2中的第7,8七、板书设计12.2.4 三角形全等判定(4)一、复习导入二、尝试活动 探索新知三、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四、总结提高教学反思:。

12.2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2.2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证明:∵AD⊥BC 于点 D, ∴∠ADB=∠ADC=90°. 在 Rt△ABD 和 Rt△ACD
AB =AC, 中, AD=AD,
∴Rt△ABD≌Rt△ACD(HL).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归纳总结] 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析]
由图形特点凭直觉似乎有△ABD≌△ACD,
△AED≌△AFD,△BED≌△CFD,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方法进行逐一验证.
∵AB=AC,BD=CD,AD=AD,∴△ABD≌△ACD( SSS).∴∠B=∠C. 又∵∠DEB=∠DFC=90°,BD=CD, ∴△BED≌△CFD(AAS),∴DE=DF. 在Rt△AED和Rt△AFD中,∵AD=AD,DE=DF, ∴Rt△AED≌Rt△AFD(HL).
பைடு நூலகம்
故图中有3对全等三角形,选B.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点评] 求全等三角形的个数问题首先要看清图中有哪些
三角形.
[归纳总结]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注意对应边、 角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按照以下思路寻求解题方法: 找夹角→SAS 1.已知两边找直角→HL 找第三边→SSS
∵∠ACB=90°,∴∠BCE+∠ACE=90°,
∴∠BCE=∠CAD. 又∵AC=BC,∴△ACD≌△CBE(AAS).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3)AD=BE+DE或BE=AD-DE. 理由:∵△ACD≌△CBE,
∴AD=CE,CD=BE.
∵CE=CD+DE,∴AD=BE+DE或BE=AD-DE.

12.2第4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2.2第4课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2.如图 12-2-45 所示,P 是∠BAC 内一点,且点 P 到 AB,AC 的距离 PE,PF 相等,则直接得到 Rt△PEA≌Rt△PFA 的依据是( C )
A.AAS C.HL
B.ASA D.SSS
图 12-2-45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求证:Rt△ABE≌Rt△CBF; (2)若∠CAE=30°,求∠ACF 的度数.
图 12-2-56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解:(1)证明:∵∠ABC=90°,∴∠CBF=∠ABE=90°. 在 Rt△ABE 和 Rt△CBF 中,AAEB= =CCFB, , ∴Rt△ABE≌Rt△CBF(HL). (2)∵∠ABC=90°,AB=CB,∴∠BAC=45° ∵∠CAE=30°,∴∠BAE=∠BAC-∠CAE=45°-30°=15°. 由(1)知 Rt△ABE≌Rt△CBF, ∴∠BCF=∠BAE=15°, ∴∠ACF=∠BCF+∠ACB=15°+45°=60°.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4.如图 12-2-57,已知 AD,AF 分别是两个钝角三角形 ABC 和 ABE 的高,如果 AD=AF,AC=AE.求证:BC=BE.
图 12-2-57
第4课时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证明:∵AD,AF 分别是两个钝角三角形 ABC 和 ABE 的高, ∴∠ADC=∠AFE=90°. 在 Rt△ADC 和 Rt△AFE 中,AACD= =AAEF, , ∴Rt△ADC≌Rt△AFE(HL),∴CD=EF. 在 Rt△ABD 和 Rt△ABF 中,AABD= =AABF, ,∴Rt△ABD≌Rt△ABF(HL), ∴BD=BF,∴BD-CD=BF-EF, 即 BC=BE.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
3.做好作业的复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HL判定法的条件和运用。
教学过程:
-详细讲解HL判定法的条件: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相等,且这两个三角形还有一个角相等。
-结合图形,演示HL判定法的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形成过程。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HL判定法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并强调注意事项。
(2)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全等三角形的HL判定法。
(3)讲解:详细讲解HL判定法的条件和运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练习:设计梯度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HL判定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策略: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梯度性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HL判定法解决问题和拓展题,涵盖不同难度层次。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批改练习,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设计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12.2.4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2.会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HL.难点:熟练选择判定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三、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B⊥BE于B,DE⊥BE于E.(1)若∠A=∠D,AB=DE.则与△DEF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用简写法).(2)若∠A=∠D,BC=EF.则△ABC与△DEF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用简写法).(3)若AB=DE,BC=EF.则△ABC与△DEF_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根据______(用简写法).若AB=DE,AC=DF,此时△ABC与△DEF还会全等吗?知识精讲探究: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得∠C′=90°,B′C′=BC,A′B′=A 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注意:(1)“HL”定理是仅适用于Rt△的特殊方法.因此,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除了可以使用“SSS”、“SAS”、“ASA”、“AAS”外还可以使用“HL”.(2)应用HL定理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先有两个Rt△.书写格式为:在Rt△ABC和Rt△A′B′C′中,==AB A B BC B C′′′′∴Rt△ABC≌Rt△A′B′C′(HL)典例解析例1.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为C,D,AC=B D.求证BC=AD.证明:∵AC ⊥BC ,BD ⊥AD ,∴∠C 与∠D 都是直角,在Rt △ABC 和Rt △BA D 中,BDAC BA AB ∴Rt △ABC ≌Rt △BAD (HL),∴BC =AD.【针对练习】如图,C 是路段AB 的中点,两人从C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 、E 两地.DA ⊥AB ,EB ⊥A B.D ,E 与路段AB 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解:AD =BE ,理由如下:依题意可得,AC =BC ,CD =CE .∵DA ⊥AB ,EB ⊥AB ,∴∠A =∠B =90°,在Rt △ACD 和Rt △BCE 中,BCAC CE CD ∴Rt △ACD ≌Rt △BCE (HL),∴AD =BE.例2.如图,AC ⊥AD ,BC ⊥BD ,AC=BD ,求证:AD=BC .证明:连接D C.∵AC ⊥AD ,BC ⊥BD ,∴∠A =∠B =90°,在Rt △ADC 和Rt △BC D 中,AB BA AC BD∴Rt △ADC ≌Rt △BCD (HL),∴AD =BC.【针对练习】已知:如图,AB ,AD DC ,AB AD ,求证:BC DC .证明:连接AC,如下图,∵AB ⊥BC,AD ⊥DC,∴∠B =∠D =90°,在Rt △ABC 和Rt △AD C 中,AC AC AD AB∴Rt △ABC ≌Rt △ADC (HL),∴BC =BD.例3.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且BD =CD ,DE 、DF 分别垂直于AB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E =CF.证明:AD 平分∠BAC ,∴∠BAD =∠CAD ,∵DE 、DF 分别垂直于AB 、AC ,∴∠AED =∠AFD =90°,在△AED 和△AFD 中,AED AFD EAD FAD AD AD∴△AED ≌△AFD (AAS),∴DE =DF ,在Rt △BDE 和Rt △CDF 中,BD CD DE DF∴Rt △BDE ≌Rt △CDF (HL ),∴BE =CF .【针对练习】已知:如图,点A 、E 、C 同一条直线上,AB ⊥BC ,AD ⊥DC ,AB =A D .求证:BE =DE.证明:∵AB ⊥BC ,AD ⊥DC ,∴在Rt ABC 与Rt ADC 中,AB AD AC AC,∴Rt ABC ADC ≌R t (HL ),∴∠BAE =∠DAE ,在ABE △与ADE 中,AB AD BAE DAE AE AE,∴ABE ADE ≌(SAS ),∴BE =DE .例4.如图,在△AB C 中,∠C =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E ,点F 在边AC 上,连接DF .(1)求证:AC =AE ;(2)若DF =DB ,试说明∠B 与∠AFD 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若AB =m ,AF =n ,求BE 的长(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1)证明:∵∠C =90°,DE ⊥AB ,∴∠C =∠AED =90°,在△ACD 和△AE D 中,C AED CAD EAD AD AD,∴△ACD ≌△AED (AAS ),∴AC =AE ;(2)解:∠B +∠AFD =180°,理由如下:由(1)得:△ACD ≌△AED ,∴DC =DE ,在Rt △CDF 和Rt △ED B 中,DC DE DF DB,∴Rt△CDF≌Rt△EDB(HL),∴∠CFD=∠B,∵∠CFD+∠AFD=180°,∴∠B+∠AFD=180°;(3)解:由(2)知,Rt△CDF≌Rt△EDB,∴CF=BE,由(1)知AC=AE,∵AB=AE+BE,∴AB=AC+BE,∵AC=AF+CF,∴AB=AF+2BE,∵AB=m,AF=n,∴BE=12(m﹣n).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12.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12.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灵台三中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集体备课(教)学案DCB A课题 12.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 第 6 课时 总第 16 课时 主备人杜小艳 授课人授课班级目标(教学/学习)1、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2、熟练运用“HL ”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3、熟练运用“HL ”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HL ”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或思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启发式教学教具准备 三角板 圆规导学设计导学流程知识(技能)及教法、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修订知 识 回 顾合 作 探 究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方法,SSS ,ASA ,AAS ,SAS 。

2、如图,Rt ABC 中,直角边BC 、AC ,斜边AB 。

做一做:用尺规作图法,做一个Rt △ABC,使∠C= 90°斜边AB=10cm,一直角边CB=6cm.剪下这个三角形,和其他同学所作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能重合吗? 方法归纳:⑴ 作∠MCN=90°;⑵ 在射线CM 上截取线段CB=6cm;⑶ 以点B 为圆心,以10cm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 于点A; ⑷ 连接AB.总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想一想:你能够用几种方法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老师:出示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回答。

老师:引导、分析、强调、总结 学生:板演尺规作图法的画法。

学生:小组内相互讨论讲解,思考归纳结论。

导学设计导学流程知识(技能)及教法、学法设计二次备课修订新 知 应用例1、 o b 已知如图,在△ABC 和△ABD 中,AC ⊥BC ,AD ⊥BD,垂足分别为C,D,AD=AC 求证:BC=BD.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当 堂 达 标1、 如图,在△ABC 中,AB=AC ,AD 是BC 边上的高,求证:BD=CD,∠BAD=∠CAD2.如图已知CE ⊥AB ,DF ⊥AB ,AC=BD ,AF=BE ,则CE=DF 。

12.2_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_第(4)课时_HL

12.2_三角形全等的判定__第(4)课时_HL
∴B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例题变式:

如图:AC⊥BC,BD⊥AD,AC=BD. (1)图中还有哪些成立的结论? (2)过AC、BD的交点O作OE ⊥AB于点E. AE与BE相等吗
D O C
A
E
B
练习1:如图,AB=CD,AE ⊥BC,DF ⊥BC,
CE=BF.
求证AE=DF.
C B
E
求证:DA=EB。
证明: ∵DA⊥AB,EB⊥AB, ∴∠A和∠B都是直角。
又∵C是AB的中点, ∴AC=BC
D A E B
∵C到D、E的速度、时间相同, C ∴DC=EC 在Rt△ACD和Rt△BCE中, AC=BC DC=EC ∴Rt△ACD≌ Rt △BCE(HL) ∴ DA=E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小测试:
1.已知∠ACB =∠BDA=90,要证明 △ABC≌ △BAD,还需一个什么条件? 写出这些条件,并写出判定全等的理由。
AD=BC BD=AC ∠ DAB= ∠ CBA ( HL ( HL ( AAS ( AAS
D C
( 1)

( 2)
( 3)

) )
(4) ∠ DBA= ∠ CAB
A
B
E
D
C
F
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B 角形全等。(简写成 “角边角”或“ASA”)
E
D
C
F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 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成 B “角角边”或“AAS”)
A
D
C
E
F
思考
一般的三角形适用,特 殊的三角形呢?
A
A′

12.2.4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HL)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12.2.4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HL)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BC,BD⊥AD,垂
足分别为C、D,AD=BC.求证:AC=BD.
D
C
HL
P
Rt△ABD≌Rt△BAC A
B
AC=BD
变式3 如图:AB⊥AD,CD⊥BC,AB=CD,判断AD和BC
的位置关系.
A
HL
Rt△ABD≌Rt△CDB
B
∠ADB=∠CBD
AD∥BC
D C
B
C
A'
B'
C'
课堂练习
1.下列条件:
①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②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
解:全等,依据是SAS.
利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 等
问题4: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
Rt△A ′B ′C ′,使∠C′=90 °,B′C′=BC,A ′B ′=AB,
把画好的Rt△A′B′ C′ 剪下来,放到Rt△ABC上,它们
能重合吗?
A
B
C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掌握用一般方法及特殊方法证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能够将证明一组角相等或线段相等转化证全等.善于 利用图中隐含的公共边或角.
课前预习
1.布置学生的课前预习任务; 2.进行预习方法指导; 3.对学生预习任务进行检查与评定。
回顾引入
想一想,填一填:
图形
A
B
C
A'
B'
C'
条件
是否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三边相等(SSS)
N A
A'
B
C
M
B'
C'
作法:(1)先画∠MCN=9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HL)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HL)教学设计
5.总结反思题: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短文,内容包括对“HL”判定全等三角形定理的理解、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收获、对几何学习的感悟等。通过反思,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对于基础巩固题和提高拓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注重解题过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4.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工具辅助解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善于观察、思考、总结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表达、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HL)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学习并掌握“HL”(斜边和直角边)判定全等的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和运用HL判定全等三角形。
3.能够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求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几何基础,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对全等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HL”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定理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能力。然而,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对判定方法的运用和证明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3.实践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身边的直角三角形图形,如墙角、桌面等,并运用“HL”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其中未知边长或角度。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几何应用能力。

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案)

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案)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将围绕这些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HL(斜边和直角边)判定法的条件:两个直角三角形,当斜边和直角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这一章节。通过引导学生们从日常生活出发,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应用,我发现他们对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HL判定法的原理,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判定法的实际运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实验,我注意到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对HL判定法的理解得到了加深。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用HL判定法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容易混淆斜边和直角边的概念,或者在复杂图形中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关键信息。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运用HL判定法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解决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在运用HL判定法解题时,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提高解题效率。
举例:在非直角三角形的情况下,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尝试使用HL判定法。
(4)熟练运用HL判定法进行证明和计算。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逻辑不严谨、步骤不完整等问题。
举例:在证明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表述判定条件,并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进行证明。
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练习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练习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姓名:得分:日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1、如图,若要用“HL”证明Rt△ABC≌Rt△ABD,则还需补充条件()A.∠BAC=∠BADB.AC=AD或BC=BDC.AC=AD且BC=BDD.以上都不正确2、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3、如图,AC=BC,AE=CD,AE⊥CE于点E,BD⊥CD于点D,AE=7,BD=2,则DE的长是()A.7B.5C.3D.24、如图,在Rt△ABC和Rt△DEF中,∠C=∠F=90∘,不能判断定Rt△ABC≌Rt△DEF的条件是( )A.AC=DF BC=EFB.∠A=∠D ,AB=DEC.AC=DF,AB=DED.∠A=∠D,∠B=∠E5、如图,在△ABC中,P为BC上一点,PR⊥AB,垂足为R,PS⊥AC,垂足为S,∠CAP=∠APQ,PR=PS.下列结论: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①AS=AR;②QP∥AR;③△BRP≌△CSP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如图,△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和CE交于O,AO的延长线交BC于F,则图中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有( )A.3对B.4对C.对D.6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7、如图所示,在△ABC中,∠C=90∘,DE⊥AB于D,BC=BD,如果AC=3cm,那么AE+DE等于_________.8、如图,在Rt△ABC与Rt△DEF中,∠B=∠E=90°,AC=DF,AB=DE,∠A=50°,则∠DFE=______.9、如图,在△ABC中,∠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DE⊥AC于点E.F为BC上一点,若DF=AD,△ACD与△CDF的面积分别为10和4,则△AED的面积为.10、如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 ______ ”.11、如图,点D在BC上,DE⊥AB于点E,DF⊥BC交AC于点F,BD=CF,BE=CD.若∠AFD=145°,则∠EDF=______.12、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点,DE⊥AB于点E,BF⊥AC于点F,DE=3cm,则BF=______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13、如图,∠A=∠D=90°,AC=DB,AC、DB相交于点O.求证:OB=OC.14、如图,已知∠A=∠D=90°,E、F在线段BC上,DE与AF交于点O,且AB=CD,BE=CF.求证:Rt△ABF≌Rt△DCE.15、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E为AC上一点,连结BE交AD于F,且AC=BF,DC=DF.求证:BE⊥AC.16、如图,已知AC⊥AB,DB⊥A B,AC=BE,CE=DE,(1)证明:△ACE≌△BED;(2)试猜想线段CE与DE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7、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D=BE,∠1=∠2,求证:Rt△ADE≌Rt△BEC.。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1007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1007

B
变式1 如图,AC⊥BC,BD⊥AD,要证 △ABC ≌△BAD,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说 明理由. (1) AD = BC ( HL );
(2)
AC = BD
( HL);
D C
∠DAB = ∠CBA (AAS (3) );
(4)∠DBA = ∠CAB(AAS ).
A
B
P43页 练习1 如图,C 是路段AB 的中点,两人从 C 同时出发,以 相同的速度 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 并 D,E 同时到达 两地.DA⊥AB,EB⊥AB. D, E 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2.2第7题.(写在作业本上)
课后独立完成P44页6,8题
D A
C
E B
P43页 练习2 如图,AB =CD,AE⊥BC,DF⊥BC, 垂足分别为E ,F,CE =BF.求证:AE =DF.
C D
F
E
A
B
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SSS ; (2):SAS ; (3):ASA ; (4):AAS ; (5):HL ;
课堂小结
(1)“HL”判定方法应满足什么条件?与之前所学 的四种判定方法有什么不同?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
例5:如图,AC⊥BC,BD⊥AD,垂足分别 为C , D, AC =BD. 求证:BC =AD.
C 证明:∵ AC⊥BC,BD⊥AD, D ∴ ∠C =∠D =90°. 在Rt△ABC 和 Rt△BAD 中, A AB =BA, AC =BD, ∴ Rt△ABC ≌ Rt△BAD(HL). ∴ BC =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B
C
思考:
A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4)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4)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HL”判定方法.2.会用“HL”判定方法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HL”判定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HL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SSS、SAS、ASA、AAS”四种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基础,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一种特殊判定方法“HL”.二、探究新知探索“HL”判定方法任意画一个Rt△ABC,使∠C =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A'B'=AB,然后把画好的Rt△A'B'C'剪下来放到Rt△ABC上,你发现了什么?AB C画法:(1)画∠MC'N =90°;(2)在射线C'M上取B'C'=BC;(3)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4)连接A'B'.现象:两个直角三角形能重合.说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几何语言:∵在Rt△ABC 和Rt△A'B'C'中,AB =A'B',BC =B'C',∴Rt△ABC ≌Rt△A'B'C'(HL).三、巩固练习例1 如图,AC ⊥BC ,BD ⊥AD ,AC =BD .求证:BC =AD .证明:∵ AC ⊥BC ,BD ⊥AD ,∴ ∠C 和∠D 都是直角.在Rt △ABC 和 Rt △BAD 中,AB =BA ,AC =BD ,∴ Rt △ABC ≌ Rt △BAD (HL ).∴ BC =A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BC A 'B 'C '变式1 如图,AC ⊥BC ,BD ⊥AD ,要证△ABC ≌△BAD ,需要添加一个什么条件?请说明理由.(1) ( );(2) ( );(3) ( );(4) ( ). 例2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两个滑梯 的倾斜角∠ABC 和∠DFE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B C D A B CD四、能力提高练习1 如图,C 是路段AB 的中点,两人从C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 ,E 两地.DA ⊥AB ,EB ⊥AB . D ,E 与路段AB 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AB C DE练习2 如图,AB =CD ,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CE =BF .求证:AE =DF .五、课堂小结 (1)“HL ”判定方法应满足什么条件?与之前所学的四种判定方法有什么不同?(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六、作业教科书习题12.2第6、7、8题. AB C DEF。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 2. 掌握使用HL判定法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3. 运用HL判定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示例题目; 3. 实物三角板、剪纸等视觉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探究(15分钟)1.教师出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A和B,让学生分析它们是否全等,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在何种条件下,两个三角形可以被认为是全等的。

讲解(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HL判定法的概念,并详细解释HL分别表示的含义。

2.教师通过示例将HL判定法的应用过程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比较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否相等;–比较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边是否相等;–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是否满足HL全等判定条件。

拓展(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综合性的全等判定题目,供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

2.引导学生运用HL判定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测量确定两个航标塔是否全等。

练习(15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课后作业1.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完成课后习题;2.准备下节课所需的教材和学习用品。

以上是一份针对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相关教学。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知。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增强空间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分析,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认识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3.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HL定理应用于生活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数学抽象和模型构建能力:让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并用其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HL定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HL定理的应用。
4.结合生活实例,运用HL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HL定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通过HL定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增强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表达和交流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 HL定理的表述及其在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中的应用。
-掌握运用HL定理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明的过程。
-将HL定理应用于解决际问题时,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问题转化。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HL定理的内容,即当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动画、教具或实例,直观展示这一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HL定理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在Rt△ABC和Rt△DEF中
BC=EF, AC=DF . ∴ Rt△ABC≌Rt△DEF (HL). ∴∠ABC=∠DEF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EF+∠DFE=90°, ∴∠ABC+∠DFE=90°
1.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 般三角形的判定全等的方法,而且还有直角三 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HL”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由于有直角相等的隐含 条件,所以只须找两个条件即可(两个条件中 至少有一个条件是一对对应边相等)
思考:
B
A 如图,△ABC中,∠C =90°,
C
BC 、_____ AB 。 直角边是_____ AC ,斜边是______
我们把直角△ABC记作 Rt△ABC。
前面学过的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对 直角三角形是否适用?
A
A′
口答:
B
C
B′
C′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答:全等,根据AAS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 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答:全等,根据ASA
D
B
C
E
F
请你动手画一画
任意画出一个Rt△ABC,∠C=90°。再画 一个Rt△A´B´C´,使得∠C´= 90°, B´C´=BC,A´B´= AB。
按照下面的步骤画一画 ⑴ 作∠MC´N=90°; B
A
⑵ 在射线C´M上取段B´C´=BC;
⑶ 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 射线C´N于点A´; ⑷ 连接A´B´. 现象: 两个直角三角形能重合。 说明:
A B
Rt Rt ∴Rt△ABE≌Rt△DCF(HL) ∴AE=DF
练习2:如图,C是路段AB的中点,两人从 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 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DA⊥AB, EB⊥AB,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 为什么? D 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CD 与CE 相等吗? A
①AC=BC ②CD=CE
练习1:如图,AB=CD,AE ⊥BC,DF ⊥BC,
CE=BF.求证AE=DF.
C ∵CE=BF ∴CE-EF=BF-EF 即CF=BE。
D
F
A
E
B
课本14页练习2题
练习1 如图,AB=CD,AE ⊥BC,DF ⊥BC,
CE=BF. 求证:AE=DF.
证明:∵ AE⊥BC,DF⊥BC ∴△ABE和△DCF都是直角三角形。 又∵CE=BF D C ∴CE-EF=BF-EF 即CF=BE。 F E 在Rt△ABE和Rt△DCF中 CE=BF AB=DC
C N A A ´´
∟ ∟
´ M BB ´
C´ ´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 或“HL”
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5
A A´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B
C


几何语言: ∵在Rt △ABC和Rt△A´B´C´中 AB=A´B´ BC=B´C´ ´ HL) ∴ Rt△ABC≌ Rt△A´B´C(
情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2:
A D
B
C
E
F
工作人员只带了一条尺,能完成 这项任务吗?
情境问题2:
工作人员是这样做的,他分别测量了没有 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 发现它们对应相等,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若满足 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 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时, 你相信他的结论吗?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A
C B
E
求证:DA=EB。
课本14页练习1题
证明: ∵DA⊥AB,EB⊥AB, ∴∠A和∠B都是直角。
又∵C是AB的中点, ∴AC=BC
D A E B
∵C到D、E的速度、时间相同, C ∴DC=EC 在Rt△ACD和Rt△BCE中, DC=EC AC=BC ∴Rt△ACD≌ Rt △BCE(HL) ∴ DA=E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旧知回顾
我们学过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SSS SAS
ASA AAS
A
B
D
C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简写成
“边边边”或“SSS”)
E F
A
两边和它们夹角对 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B 形全等。(简写成 “边角边”或“SAS”)
E
D
C
F
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B 角形全等。(简写成 “角边角”或“ASA”)
通过刚才的探索,发现工作人员 的做法 是完全正确的。
例:如图:AC⊥BC,BD⊥AD,AC=BD. D 求证:BC=AD.
(课本)
C
证明: ∵AC⊥BC,BD⊥AD, ∴∠C和∠D都是直角。
在Rt△ABC和Rt△BAD中,
A
B
AB=BA AC=BD ∴Rt△ABC≌ Rt △BAD (HL)
∴B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SSS ; (2): SAS ;
(3): ASA ; (4): AAS ;
(5): HL ;
已知∠ACB =∠ADB=90,要证明 △ABC≌ △BAD,还需一个什么条件? 写出这些条件,并写出判定全等的理由。
( 1) AD=BC BD=AC (
( 2)
E
D
C
F
A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 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简写成 B “角角边”或“AAS”)
E
D
C
F
• • • • • • • • • • • • • • • •
学习准备: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____. 2、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是 、 , 斜边是____. 3、如图,AB⊥BE于B,DE⊥BE于E, (1)若∠A=∠D,AB=DE,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2)若∠A=∠D,BC=E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3)若AB=DE,BC=E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4)若AB=DE, AC=D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 3) ( 4)

HL ) HL ) AAS ) AAS )
D C
∠ DAB= ∠ CBA ( ∠ DBA= ∠ CAB (
A
B
巩固练习
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求证:BF=DE
B
A
E
F
C
D
变式训练1
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求证:BD平分EF
B
A
E
F G
C
D
变式训练2
如图,AB=CD, BF⊥AC,DE⊥AC,AE=CF
想想:BD平分EF吗?
B
E
A F G
C
D
联系实际 综合应用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 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 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 梯的倾斜角∠ABC和∠DFE的大 小有什么关系?
议一议
∠ABC+∠DFE=90°
情境问题1:
A
∠B=∠F=Rt ∠
D
B
C
E
F
①若测得AB=DF,∠A=∠D, 则利用 A SA 可判定全等; 则利用 A AS 可判定全等; ②若测得AB=DF,∠C=∠E, 则利用 A AS 可判定全等; ③若测得AC=DE,∠C=∠E, ④若测得AC=DE,∠A=∠D, 则利用 A AS 可判定全等; ⑤若测得AC=DE,∠A=∠D,AB=DE, 则利用 S AS 可判定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