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分层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12课)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12课)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

背记手册 (三)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12课)--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 【背课标+背线索+背考点+图片解读+易错点+分类速查】1.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2.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单元时空】(时空定位把握脉络)时间事件作用/地位/重要史实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区别秦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焚书坑儒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 207 年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景帝继续推行,出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梳理考点夯实基础)考点1、秦灭六国考点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考点3、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措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单位)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交通措施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影响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军事措施设郡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筑长城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影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考点4、秦的暴政秦始皇评价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4.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
的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 是 (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答案
4.C 秦朝时,御史大夫掌管监察事务。故选C。
知识点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5. [2020淮北杜集区期末]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数郡。任嚣 为南海郡首任郡尉,赵佗初任龙川县县令,后接任南海郡郡尉,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 分行政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B.赵佗掌管国家军事事务 C.任嚣由朝廷直接任免 D.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答案
1.B 根据材料“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及所学知识可知,秦的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B正确。A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通过材 料“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可知,材料肯定了秦军事力量在统一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排 除C;D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知识点1 秦灭六国
2. 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据下图,秦最终完成这一大 业是在 ( )
答案
8.C 材料“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必等”体现的是统一度量衡。由所 学知识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各地区经济交流。故选C。
知识点3 巩固统一的措施
9. [2022珠海期末]唐代诗人汪遵作有“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的诗句。由此 可知秦长城 ( ) A.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B.阻断民族交往与交流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固若金汤,绵延万里
答案
5.B 根据“赵佗初任龙川县县令,后接任南海郡郡尉”可知A说法正确。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秦朝时,太尉掌管国家军事事务,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故B说法错误,C说 法正确。由材料“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 次划分行政区”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管辖范围大为拓展,D说法正确。故选B。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新人教版

【问题2】 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探究(1)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 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 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其专 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 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长城和灵渠等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 的象征。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机构: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 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1)郡县制的设立: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 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2)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掌管监察;地方上则推行

(3()3这)皇种帝政把治全建国制各地有的什权么力作牢用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关闭
。 ,
答案 答案
1234567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秦朝 B.汉朝C.宋朝 D.元朝
关闭
A
答案
1234567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 A.夏启 B.商纣C.嬴政 D.胡亥
关闭
C
答案
1234567
3.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那么你的职 务应该是( ) A.丞相 B.太尉C.郡守 D.县令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3新人教版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3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向学生传授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朝的暴政和灭亡的原因。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共同探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以及秦朝的暴政和民众起义的背景。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秦朝的历史,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暴政的实质。
题型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建万里长城,统一法律,加强中央集权等。
题型四:秦始皇暴政的表现。
答案:秦始皇暴政的表现有焚书坑儒、重税徭役、严刑峻法等。
题型五:秦朝的灭亡。
答案:秦朝灭亡的原因有秦始皇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等。秦朝于公元前206年灭亡。
-思考题:评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对于回答不准确的学生,要指出他们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
-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是否与题目相关,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观点是否合理。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要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等。
在作业反馈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和过程。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题型二:秦朝建立的时间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答案: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尽力确保课堂秩序的稳定,但仍有待改进。在课堂讨论中,我应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确保讨论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此外,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和鼓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测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张家口市区西部群山之中,有一座山峰叫赐儿山。

在山腰深处建有古云泉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它是佛、道建在一处的寺庙。

上部为道,下部为佛。

我国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始于历史上的什么时期A.西周B.战国时期C.秦朝D.汉朝2.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是因为他A.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B.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C.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D.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3.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进造纸工艺,降低纸的成本,提高纸的质量的东汉科学家是A.华佗B.张仲景C.祖冲之D.蔡伦4.下列人物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是A.商纣王B.夏桀C.汉文帝D.周幽王5.如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作为历史文物,它①表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③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④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A.编年体通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古代史通史7.东汉中后期,朝政黑暗,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游离失所,生活困苦,阶级矛盾导常尖锐。

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昏庸B.天灾人祸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外族入侵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国人暴动B.牧野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9.“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咸阳B.长安C.洛阳D.成都10.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

下面关于汉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①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最远可到达欧洲②汉朝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③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④沿着丝绸之路,葡萄、石榴等水果和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中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新人教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黑板,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以便教师展示多媒体资源和进行讲解。
6.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使用的网络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学术论文等,确保在教学中能够顺利使用。
3. Result presentation: Each group will present their discuss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the whole class.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 Discussion topic: Students will discuss the topic of "the application of xxxx in daily life". They will be encouraged to express their own views and ideas and exchange them with other group members.
5.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运用历史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秦国如何统一六国,以及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教师需要强调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Content: Today's study, we have learned the basic concept, impor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xxxx.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lso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xxxx through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group discussions. I hope that everyone can master these knowledge points and apply them flexibly in daily life. Finall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uncertainties, please feel free to ask me.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 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课标解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标描述
课题
课标分解(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 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
通过阅读教材,知道 汉武帝的大一统及汉 匈的关系发展。进一 步认识到到我国自商古鞅变法 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祖国的历史是由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 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强化家国情怀。
尝试阅读古代的文献 材料、图像材料,观 察实物材料,并加以 分析,概括并提取其 中的历史信息。尝试 运用可靠的、典型的 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 论证,有根据地说明 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 法。在此基础上形成 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
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 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是针对皇权和相权而言的,中央集权是针对中央和地方来讲的。
大一统
《春秋公羊传》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大,重视、推崇;一统,统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解读
课标解读
中国古代史
秦汉时期
课程内容
课标解读







文景之治

华 佗
丝绸之路
独尊
儒术
秦始皇


大泽乡 起义
汉武帝
佛教
休养 生息
内容要求
了解 与 知道 了解: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能够厘清事件的 来龙去脉,要“说得清”; 知道:识记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如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标志、意义等,要“记得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测试(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九课秦统一中国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其主要目的是()A.沿袭历史传统B.开创一代帝号C.加强思想控制D.宣扬个人功业2.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夏朝实行的王位世袭制B.西周实行的分封制C.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3.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这得益于()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4.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5. 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统一()①文字②货币③度量衡④车辆和道路的宽窄⑤语言⑥服饰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6.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是()A.公元前589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21年D.公元589年7. 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中说,他的姓和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A.夏B.唐C.秦D.周8. 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下列哪一项不能反映他的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统一文字C.开疆拓土D.焚书坑儒9.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10.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

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锦衣卫11. 古代皇帝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在()A.夏朝B.春秋期C.秦朝D.西汉1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统一中国设计说明战国后期,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秦国用10年的时间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理解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从秦朝开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学习目标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史记》(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所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人民渴望和平、统一,最终是哪个诸侯国实现了统一大业,以及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它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二、预习检查1.说说秦灭六国的时间、顺序。

2.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了哪些措施?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秦惠文王的什么愿景。

材料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学生回答:秦国能够一统天下。

教师提问:预习了本课后,你认为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学生回答:实现了。

教师过渡:秦是如何统一中国的?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学习《秦统一中国》一课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以电视剧台词为导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了解并思考本课主要内容。

四、学习任务二秦灭六国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4)根据材料思考,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 应该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与沿线各国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 共蠃,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 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 力增强,国库丰盈。
汉 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1、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①、政治上,“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②、经济上,将地方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 ③文化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维护北部边境的安 定。
丝路
绸 4、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 之 5、西域都护
路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新
“ 疆地区 )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丝绸 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 y u a n d u)
(4)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提到“秦皇汉武” 两 个人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两个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形成秦亡汉兴内种不同的结局?
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宫室、造陵墓,使大批 农民离开土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是滥用民力;而汉武 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 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东汉衰亡原因 宦官和外戚专政
4、黄巾起义
打击了东汉统治
1、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
沟 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二、自主预习1.公元前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公元前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3.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4.秦朝的疆域,东至,西到陇西,北至,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三、合作探究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意义?四、随堂演练1. 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12.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A.河南安阳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3.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A.周武王 B.嬴政 C.大禹 D.商汤4.“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5.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6.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

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7.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铲形币B.刀形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D.蚁鼻钱8.秦始皇为开发岭南地区,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兴修了()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灵渠 D.白渠9.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学案 新人教版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重点难点】1、重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秦灭六国的原因及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自主学习】1.秦灭六国(1)秦国经过________,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________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掌控。

(2)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

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______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3)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4)车同轨:统一________和__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5)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______和______,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稳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1.(2021马鞍山花山区)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秦完成这一大业是在( B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嬴政( A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3.(2021潍坊高密)人们这样赞颂秦始皇功绩:“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一家天下〞的意义不包括( D )4.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

主持人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他是对中国历史开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

〞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 B )A.禹B.嬴政C.周武王5.(2021深圳南山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B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6.(2021连云港东海)?全球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假设干个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反映了秦始皇实行( B )A.分封制C.宗法制D.统一文字、度量衡7.(2021龙岩上杭)秦朝咸阳的一位商人要购进一批木材,结账时,这位商人应该用如下图哪种货币来支付货款( A )8.“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

以下“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A )9.(2021辽阳)秦朝的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以下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C )A.北至长城一带C.西到临洮10.读“秦朝疆域图〞,答复以下问题:(1)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写秦长城的起止地点,再把秦始皇像同秦朝都城用直线连接起来。

(2)在图中适当位置的长方框中填上灵渠。

请写出修建灵渠所起的作用。

(3)秦朝疆域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达。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素养评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正确或符合题意)1.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

其中起“监督”作用的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2.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郡,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货币B.开凿灵渠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3.中国历史上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秦朝快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项羽歼灭了秦军主力B.刘邦攻占了咸阳C.秦朝统治的残酷暴虐D.秦末农民大起义4.小华在网页搜索框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字眼,搜出的信息最有可能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王莽篡权D.刘秀起义5.时间轴有助于我们建立时空观念。

下面时间轴中①处应选择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建立西汉C.张骞出使西域D.刘秀建立东汉6.“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材料体现的治国理念是( )A.以农为本B.减轻刑罚C.重视人才D.以德化民7.著名学者金克木在《风流汉武两千年》中写道:“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加上了软件。

”对材料中“硬件”和“软件”解读正确的是( )A.分封制、“推恩令”B.郡县制、尊崇儒术C.行省制、盐铁专卖D.丞相制度、军机处8.“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

”材料称赞的是( )A.文景之治B.卫青打败匈奴C.光武中兴D.汉武帝大一统9.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最突出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周10.(史事判断)某导演在拍摄电影《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拜别汉武帝”,该场景中最不适合摆放的道具是( )A.瓷器B.核桃C.丝绸D.铁剑11.(2022山东东营中考)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往西域的海上交通要道B.连接亚非之间的陆上通道C.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D.贯穿南北地区的水上通道12.(2023四川眉山中考)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

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知识管理知识点1:秦灭六国秦国通过战争,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XXX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知识点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XXX自称“XXX”,史称XXX。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知识点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命丞相XXX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轮和车轨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XXX派大将XXX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黄海,西到崑崙山,北至戈壁沙漠一带,南达交趾半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基础过关知识点1:秦灭六国1.XXX:“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C)公元前221年。

2.XXX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C)陕西咸阳。

3.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XXX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B)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
A.夏启
B.商纣
C.嬴政
D.胡亥
2.假如你穿越到秦朝,在中央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那么你的职务应该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3.秦朝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

这种文字是(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5.识读右面的示意图,请回答:
(1)这是朝的政治体制示意图,该政治体制的创立者是。

(2)在这种体制中,中央的掌管行政,太尉掌管,掌管监察;地方上则推行。

(3)这种政治体制有什么作用?
1.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④实行分封制⑤焚书坑儒⑥修建灵渠
A.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
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3.柳宗元评价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朝
(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允许土地买卖
D.建立丞相制
4.秦朝时,蜀郡(现今四川地区一带)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A.世袭继承
B.皇帝任命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
5.“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
行的统治政策( )
A.秦始皇
B.秦穆公
C.秦孝公
D.齐桓公
★6.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
役,作为奖励。

禁止弃农经商。

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

全国设31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颁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两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这两项措施对秦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7.同学们,你们一定想象过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的情景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秦朝,秦始皇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1)记者问:“尊敬的始皇帝,据说您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请问在中央主要是由哪些官员负责呢?”
秦始皇答:
(2)记者问:“陛下,您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那您会采取什么新的措施加强管理呢?”
秦始皇答:
(3)记者又问:“请问您为巩固统一,在其他方面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秦始皇答: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C
2.A
3.C
4.B
5.参考答案 (1)秦秦始皇
(2)丞相军事御史大夫郡县制
(3)皇帝把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培优促能
1.B
2.B 本题主要考查秦国以及秦朝的都城,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重要朝代的都城所在位置。

秦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

3.A
4.B
5.A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了焚书坑儒。

6.参考答案 (1)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2)公元前221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混战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图1反映了统一文字,图2反映了统一货币。

秦朝统一文字和货币,对秦朝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7.参考答案 (1)我在中央设立了三个主要官职,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协助我处理国家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我负责。

(2)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都由我任免,并绝对服从我的命令。

这样,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3)我还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些措施能够促进各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还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向南统一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灵渠,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