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地面工程能耗设备管理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e3971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9.png)
能耗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1. 简介能源管理系统是指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而设计的一种系统。
它通过监控、控制和优化能源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能源管理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应用场景。
2. 原理能源管理系统基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和收集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电力、燃气、水等多种能源。
这些数据会被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生成能源消耗报告,以帮助用户了解和评估能源使用情况。
3. 功能能源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功能:3.1 能源监测与计量:实时获取能源消耗数据,并对其进行计量和记录。
3.2 数据分析与报告:对能源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以揭示能源浪费和潜在的节能机会。
3.3 能源优化:通过调整能源使用策略和设备控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3.4 警报与提醒:根据设定的能源消耗阈值,发出警报和提醒,及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3.5 用户参与:为用户提供能源使用信息和建议,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节能活动。
4. 应用场景4.1 工业领域:能源管理系统可对工厂和机械设备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管理,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4.2 商业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可监控办公楼、商场等建筑的能耗情况,节约能源,提升建筑能效。
4.3 住宅区域:能源管理系统可以为住户提供实时能源消耗情况,提供节能建议,促进居民节能减排。
4.4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系统可监测市政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节能政策提供依据。
5.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绿色能源的发展和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能源管理系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能源管理系统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更智能化和精细化的节能管理,为建筑、工厂和城市提供更可持续的发展解决方案。
总结:能源管理系统作为一种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的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能源优化,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
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0db2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0.png)
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介绍能耗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对建筑物或设备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能耗的优化管理的一种系统。
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能源的节约与效益的提升,减少能耗,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方案1. 方案制定根据客户需求和现有建筑或设备的能耗情况,制定能耗管理系统的施工方案。
包括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环节。
2. 设备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用适合的仪器设备,例如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等,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3. 数据采集通过合适的仪器设备,对建筑物或设备的能耗进行数据采集,包括电能、水能、气能等各种能源的消耗情况。
4.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能耗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的方式上传到能耗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监测。
5. 数据分析对上传到服务器的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能耗的趋势分析、能耗的占比分析等,在系统中生成能耗分析报表,帮助企业了解能耗情况。
6. 报警机制在能耗管理系统中设置报警机制,当能耗超过预设的警戒值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以提醒企业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能耗。
7. 能耗控制根据能耗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能耗控制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措施,例如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改进能源利用效率等,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维护与优化定期对能耗管理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跟踪能耗控制的效果,不断优化系统的性能。
三、施工流程1. 筹备期:了解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制定施工方案。
2. 设计期:进行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
3. 采购期:购买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4. 安装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包括传感器的布置和数据采集器的安装等。
5. 调试期:对安装完毕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6. 上线期:将系统正式启用并投入使用。
7. 维护期:定期巡检和维护系统,保持系统的稳定和性能的持续优化。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82042a63169a4517623a308.png)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规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定(2010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治理,提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工期、质量、投资和安全环保目标的有效操纵,习惯现代化企业治理需要,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要紧包括项目的前期治理、组织治理、施工治理、投资治理、投产试运行治理、竣工验收治理、HSE治理等内容。
第三条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认真做好前期治理、工程实施、试运投产、竣工验收等各时期的治理工作。
第四条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治理方法》(试行)(中油计[2010]10号)文件规定,依据项目性质和规模,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项目。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股份公司所属的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股份公司授权治理的其它建设工程项目也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项目前期治理第六条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按类别分为产能建设地面工程项目、老油气田改造工程项目、系统工程项目等。
项目前期工作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治理方法》(试行)(中油计[2010]10号)实行分类与分级治理。
第七条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分级治理:一类项目由所属油气田分(子)公司组织预审,上报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初审,集团公司规划打算部组织审查,审查通过后,报集团公司常务会审批。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批后,如无重大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直截了当报集团公司领导审批。
二类项目由所属油气田分(子)公司组织预审,上报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和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由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初审,集团公司规划打算部或有关部门组织审查,审查通过后,报集团公司领导批准。
三类项目由所属油气田分(子)公司组织初审,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组织审批,审批文件报集团公司规划打算部备案。
油田集输管网及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油田集输管网及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2a29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2.png)
油田集输管网及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11-09T10:32:38.65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3期作者:雷永刚李亚斌杨韬[导读] 油田集输管网是油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输管网的安全高效运行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雷永刚李亚斌杨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甘肃庆阳 745709摘要:油田集输管网是油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输管网的安全高效运行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油田对于集输管网的运行管理大都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大量的资料、数据需要人工记录、查询,这使得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无法进行合理规范的保存。
随着油田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集输管网进行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建设数字油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油田集输管网;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油田地面集输是把分散的各个油井采出的原油通过管网输送到各个计量站集中计量、再输送到集中处理站进行油气分离、脱水、除砂处理,得到国家标准合格产品——原油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地面集输工艺流程,它是由管网与设备组成。
由于生产运行、滚动开发及改扩建,呈现在油田采油厂油区地面及埋藏于地下的各类新建、改建、报废的管线犹如被打破的“蜘蛛网”般错综复杂,使得地面集输系统的管理滞后于原油产量不断增加的被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
再则,地面工艺流程是通过管线连接的各种设备(集输的移动设备、静设备、辅助性的电力设备设施等)来实现、完成的,设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十分重要的。
一、油田地面集输管网及设备数字化系统的设计1、管网探测技术方案的制定。
制定油田采油厂地下管网探测技术方案,由测绘技术人员对油田地下管网进行探测、测绘,对各种设备确定坐标位置,以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作为项目开发的技术路线,以及管网探测、测绘,数据采集,软件系统实现功能的技术要求、实施的目标以及针对该目标的实现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方法。
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建设规定
![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建设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a5ff6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d.png)
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建设规定前言为加强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建设管理,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一、规定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确立数字化建设目标,统一标准和规范,提高工程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规定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数字化建设,包括数字工场、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巡检、数字化调度、数字化监控等。
三、数字化建设目标1.提高数字建设水平,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的生产模式。
2.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工作效率。
3.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中石油油气田地面工程的智能化。
四、数字化建设标准1.采用国家现有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
2.在数字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标准化工作,确保各项指标稳步优化。
3.各油气田应根据矿山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油气田数字化建设标准。
五、数字化建设规范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建设规范:1.采用模块化建设方式,模块之间可独立使用。
2.建设方案应考虑设备的升级和替换,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3.应考虑设备的预警和故障排查机制,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4.在设备调试、系统集成、数据计量等方面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六、数字化工程管理数字化工程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差异化管理。
2.数据保护。
3.项目进度管理。
4.风险管理。
5.质量管理。
6.智能化运维管理。
七、数字化建设实施步骤数字化建设包括以下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2.设备选型和采购。
3.系统集成和调试。
4.功能运行和检验。
5.数据采集与应用。
6.运维保障。
八、数字化建设风险管理1.成本风险。
2.技术风险。
3.管理风险。
4.安全风险。
九、数字化建设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数字化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责任制度。
2.开展数字化建设培训。
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数字化建设培训,提升工程技能和数字化水平。
能耗管理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15494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2.png)
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管理系统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长,能耗管理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合理、科学地管理能源成为了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使用现代化、智能化、前沿化的能耗管理系统,企事业单位可以最优化能源使用,减少企业的影响力和成本。
以下是能耗管理系统的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企事业单位用于管理和优化能源使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该系统使用传感器、仪表、智能电表等设备,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技术将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实现能源增效和节能降耗的目标。
EMS通过实现能源使用的监测、管理、优化和控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效率,减轻企业能耗压力,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二、EMS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功能:1.能源消耗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仪表等设备,实时监测企事业单位的能源消耗情况,如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等,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能耗数据分析: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利用潜力,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节能改进和优化。
3.能源效率评估:通过对能源使用情况的分析和处理,评估企事业单位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使用成本,确定能源使用的合理标准和控制策略。
4.能源计划制定:制定能源供应计划、能源管理计划和能源检查计划,确保能源供应、能源管理和能源使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能源控制和优化:对企业的能源使用进行控制和优化,实现能源的合理使用和成本降低。
三、EMS的优点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EMS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小化浪费。
2.降低能源成本:通过EMS的控制和优化,降低企业的能源开销,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效益。
3.优化生产方式:通过EMS的能源计划制定和能源控制和优化,对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
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综合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综合平台的开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08377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f.png)
油田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综合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田庆荣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摘要:以油田“数字化建设”为技术背景,以“统一标准、统一平台”为指导思想,与基础数据库紧密结合,利用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开发了地面工程技术管理综合平台。
平台以大场景航拍影像图(土地、村屯、水系、高程)为核心,通过对物理油田所包含的专题信息数据(井场、站场、道路、电力线路等)进行数字化虚拟建设。
建立油田数字化环境,将三维模型和地理信息数据与生产过程中的动态数据智能采集相结合,对油田生产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油田基础信息在线查询、统计、应用分析、辅助决策等综合信息服务。
关键词:技术管理综合平台;数字化建设;三维建模;集中监控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il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tegrated PlatformTIAN Qingrong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No.5Oil Production Plant,Daqing Oilfield Co.,Ltd.Abstract:With the"digital construction"of oilfield as the technical background,the"unified stan-dard,unified platform"as the guiding ideology,and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database,the in-tegrated platform of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developed by using mature GIS soft-ware products.The platform takes the large scene aerial image map(land,village,water system,eleva-tion)as the core.Through the digital vir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thematic information data(well site,station,road,power line,etc.)contained in the physical oilfield,the platform establishes the oilfield digital environment,and combines the3D mode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with the intelligent acquisition of dynamic data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Various schemes of fiel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simulated,analyzed,and studied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reduce production costs,and realiz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services such as on-line query,statistics,application analysis,and auxiliary decision-making of oilfield basic information.Keywords:technology management integrated platform;digital construction;3D modeling;central-ized monitoring油田的生产环节是石油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油田的基础设施地理分布性较广,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
能耗管理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b9502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7.png)
能耗管理系统简介能耗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指通过监控、分析和控制能源使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管理的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家庭、商业建筑、工业设施等,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的使用,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功能特性1. 实时能耗监测能耗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电表等设备,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包括电力、水、气等能源。
系统可以提供可视化的能源使用图表,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能耗情况,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能源消耗模式,及时发现异常和变化。
2. 能耗分析与报告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能耗报告和趋势分析图表。
用户可以根据报告和分析结果,了解能源使用的趋势和模式,识别潜在的节能机会。
系统还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生成能耗异常报警,提醒用户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3. 能耗控制与优化能耗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和智能调度功能,实现能源的调整和优化。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设置能源的开关时间、温度和亮度等参数,实现能源的灵活调控。
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优化算法,自动调整能源的使用模式,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
4. 能耗统计与管理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对不同设备和区域的能耗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各个设备和区域的能耗情况,找出高耗能的设备和区域,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改进措施。
系统还可以提供能源预算和能源对比分析,帮助用户控制和管理能源消耗。
应用场景1. 居民能耗管理对于居民来说,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庭能源使用情况,提供节能建议和优化方案。
比如,系统可以根据居民的作息时间和习惯,自动调整家庭电器的使用时间和功率,避免能源的浪费。
居民还可以通过系统远程监控和控制家庭能源使用,实现家庭能源的合理管理和控制。
2. 商业建筑能耗管理商业建筑通常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商业建筑来说,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能源的监测、控制和优化。
精细官一联合站地面能耗系统管控
![精细官一联合站地面能耗系统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8aa7357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0.png)
精细官一联合站地面能耗系统管控摘要:官一联合站为了实现节能管控措施的有效挖掘,精细分析各个系统节点的能耗运行情况,总结出了单耗变化、电量运行、错峰就谷等措施,同时为了保障系统低耗运行,推动了“四精”管理的工作方法。
通过措施方法的实施,最终实现控能耗创效,提升了联合站管理水平。
关键字:节能精细管理电量消耗单耗变化近年来,国际油价的大幅度下滑,给石油石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直接的表现为利润水平下降、成本压力上升。
大港油田官一联合站做为中石油企业最基层的单位也受到了成本不断压缩的影响,就今年而言,成本指标与两年前相比压缩了200万,为了实现“保生产、保工资” 这一主线,官一联合站全体干部员工立足自我、主动作为,树立了“挖潜无止境,创效无盲区”的管理理念,认真查找增效潜力,精细成本运行管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前言官一联合站始建于1975年10月,主要担负着王官屯、沈家铺、小集地区的油气集输处理任务,是一个集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原油外输、污水处理、污水回注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单位。
年设计原油处理能力15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300万方,原油外输能力200万吨,注水能力为36万方,共管理着机泵77台、压力容器25台、油罐6具、水罐5具、加热炉9具、消防系统1套、仪器仪表700余台。
二、节能管控措施为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官一联合站以开源节流为目标,以系统低耗运行为主线,把良好的节能措施用制度的形式贯彻执行,将能耗管控工作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形成人人共管、人人共担能耗管控局面。
1、单耗变化管理。
针对有流量计量仪表系统,采取三种手段实现单耗变化管控,当单耗变化≥0.04度/方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压力调整、水量控制、机泵维修等),确保系统低耗运行。
(1)实时监控:设定高低限报警值监控机泵运行;(2)时段跟踪:四小时数据对比跟踪系统变化;(3)阶段分析:日、月、季数据对比阶段查找节能潜力。
2、电量运行管理。
浅议某老油田地面工程系统改造
![浅议某老油田地面工程系统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180dc5e771fe910ef12df8ce.png)
摘要在分析某老油田地面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面系统的技术改造应围绕油田增储上产、挖潜增效和节能降耗为目标,按照布局总体化、工艺简约化、地理优势化、生产数字化、建设标准化、地方资源化的原则,在充分利用已建系统的剩余能力和确保油田开发生产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加强地面系统和总体技术经济评价工作,采用先进实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实现成本效益双赢。
论文关键词:地面系统,技术改造,工艺,安全环保,节能降耗1 、现状1.1 产量总体递减,各系统间的矛盾凸显按照水驱油田的理论统计规律,当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超过40%时,产量将会出现大幅度递减,在低渗透油田尤其严重。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产量出现大幅度递减,导致地面已建主体工程负荷率大幅度下降。
老油田在产油量下降的同时,油田产液量、产水量、综合体积含水率及注水量继续呈上升趋势。
因此与产液量、产水量、注水量有关的地面系统将持续存在着负荷增长的趋势,再加上系统及区域负荷的不平衡,使得系统负担将更大。
1.2 工艺技术与开发形势不匹配,改造工程量逐年增加地面工程主体工艺技术已在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初期确立,工程适应期一般为5~15年。
某老油田已经历了近20年的开发,综合含水超过79%,油田投入开发建设时期的地面配套工艺技术已远不能适应目前的开发形势。
由于资金及战略思维等现实问题的局限,以往对老油田改造的投入力度不够。
当前面临“十二五”规划中节能降耗严峻形势、降低运行成本等长远需求,地面配套改造势在必行,改造工程量逐年增加将不可避免[1]。
1.3待改造和维护工程量逐年增加老油田如今的各类地面设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老化和“高耗低效”现象。
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某老油田在今后的3~5年内将有大部分的加热炉、容器、各类机泵的使用年限超过10~15年,有的甚至达到15年以上;油田水电系统设备老化,故障率高,输电线路失修损耗大;在役管道的腐蚀情况严重,穿孔、漏油事故等频繁发生,待改造和维护工程量逐年增加[1]。
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cd2b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7.png)
第1篇
能耗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对企事业单位提出了能耗管理要求,促使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为响应国家政策,保障能源安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本项目将针对某企事业单位开展能耗管理系统施工。
(3)系统调试:对自动控制与优化子系统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按预定策略运行。
五、施工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进行项目立项、招投标、合同签订等工作。
2.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施工:预计用时2个月。
3.能耗管理平台部署与调试:预计用时3个月。
4.自动控制与优化子系统施工:预计用时2个月。
5.系统整体调试与验收:预计用时1个月。
3.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三、系统组成
能耗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负责实时采集能源消耗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能耗管理平台。
2.能耗管理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展示,为决策提供依据。
3.自动控制与优化子系统:根据能耗管理平台指令,对能源消耗设备进行智能调控。
(1)平台搭建:根据企事业单位需求,搭建能耗管理平台,包括数据展示、分析、报表等功能。
(2)数据接入:将数据采集系统传输的能耗数据接入能耗管理平台。
(3)平台调试:对能耗管理平台进行调试,确保平台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4.自动控制系统施工
(1)设备接入:将企事业单位的能源消耗设备接入自动控制系统。
(2)控制策略制定:根据能耗管理平台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3)设备调试:对安装的能耗监测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数据传输系统施工
地面采油设备的节能管理及优化分析
![地面采油设备的节能管理及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03726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0.png)
地面采油设备的节能管理及优化分析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地面采油设备的节能管理和优化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节能管理和优化分析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石油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节能管理和优化分析两个方面,对地面采油设备进行探讨。
一、节能管理1. 采油设备节能意识的培养在石油生产企业中,应当培养全员的节能意识,引导员工从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角度出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节能知识培训、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增强员工的节能意识。
2. 能源审计管理地面采油设备的节能管理应当进行能源审计,对设备的能源消耗进行全面评估,找出能源浪费的地方并加以改进。
能源审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科学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3. 设备升级与改造对老化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可以利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替代原有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可以对采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自动控制和优化调度,实现节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4. 节能技术的应用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泵设备、使用能源回收技术、优化供能结构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优化分析1. 设备运行优化通过对地面采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对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的优化调整,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对设备进行动态调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2. 节能维护优化地面采油设备的维护管理应当结合节能要求,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计划,采用智能维修技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能耗数据分析对地面采油设备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基于能耗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节能目标和措施,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4. 优化调度管理通过合理的设备调度和生产计划,避免设备因空转、停机等原因造成的能源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能耗管理系统介绍
![能耗管理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1f1b0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保障能源安全
推动绿色发展
有效的能耗管理可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 性,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保障国家能 源安全。
能耗管理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耗管理系统的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重点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 等高耗能行业进行能耗管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领域
通过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监测 、分析和调控,实现建筑节能 。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和调整,能耗管理系统能够提高 设备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 源浪费。
降低能源成本
01
02
03
节约电费支出
通过有效的能耗管理,企 业可以显著降低电费支出, 提高经济效益。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合理的能耗管理可以延长 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 和更换成本。
降低运营成本
用户友好性
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便于用户操作和管理。
系统集成与接口
数据集成
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整 合。
硬件接口
确保系统与各类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 性和通信。
软件接口
与其他软件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 共享和功能互补。
API接口
提供应用程序接口,便于第三方开发 和应用。
系统部署与测试
01
环境准备
对能源使用成本进行详细分析,识别 成本构成和变化趋势。
控制策略
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降低能源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4
能耗管理系统的实施与部署
系统架构与设计
模块化设计
将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便于开 发和维护。
安全性
确保系统架构能够抵御潜在的安全威胁,保 护数据和隐私。
关于油田系统能耗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
![关于油田系统能耗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e1a1df80eb6294dc886c05.png)
关于油田系统能耗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戴金花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051概述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抽油机的保有量在10万台以上,电动机装机总容量在3500MW,每年耗电逾100亿千瓦时。
抽油机的运行效率特别低,在我国平均效率为25.96%,而国外平均水平为30.05%,年节能潜力可达几十亿千瓦时;注水泵也是油田生产的重要设备,节能潜力十分巨大,它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效率同样关系到整个油田的经济效益。
基于油田生产系统的用电现状,必须利用能效监测系统进行用电精细化管理,实时动态的能效管理系统将是油田生产企业进行节能改造、节能评测、优化管理、能源审计的实施基础,本文介绍了我国胜利油田改造项目中利用的一套安科瑞能耗管理系统,实施证明能耗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将长期对油田生产设备用电质量、能源消耗、设备安全运行等核心用电数据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决策,最终实现节能管理,可持续生产的目的2油田生产系统的能耗现状分析据统计资料:油田企业每年10%以上能源损耗源于没有能源监测及维护计划,每年12%的能源损耗源于没有能源管理及控制系统。
欧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除了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DCS,SCADA)外,能源数据的在线监测、分析和优化系统占有重要的位置。
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分布式控制技术,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管理体系,实现能源消耗动态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可控化,对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结构、过程及要素进行管理、控制和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油田生产单位的主要能耗集中在机采、注水、集输三大用能系统,包括油、气、水、电四大类耗能。
本能耗分析管理系统主要围绕电量计量和重点能耗设备(注水泵、输油泵、热洗泵、掺水泵)这两部分展开。
其中电量计量主要包括对各单位主变电量、注水电量、注气电量、机采电量以及各变电所计量设备电量、线路电量数据进行动态监测3能耗管理分析系统在在胜利油田改造项目中的应用3.1项目概况:胜利油田物探院配电室于1992年建成投产,已安全运行16年,配电系统分为高、低压两大部分,高压部分有聊城甲线和淄博甲线两条10KV进线,有6台1250KVA有载调压变压器。
油田开发地面工程方案
![油田开发地面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9b6d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b.png)
油田开发地面工程方案一、引言油田开发是指对油田进行资源开发和开采过程。
地面工程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将直接影响到油田的开发效率和运营成本。
本文将以某油田开发项目为例,对地面工程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设计。
二、项目概况该油田位于中国西部地区,是典型的中小型油田,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储量估计为5000万吨。
目前已开采了30%的储量,剩余储量较为分散,需要进行综合开发。
地质条件属于复杂的断块构造,存在丰富的富集区和非富集区。
气候属于干旱气候,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日照充足。
三、地面工程设计1. 管道输油系统管道输油系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油田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项目中,由于油田储量分散,需要考虑建设一条综合输油管道,连接各个注采区,以便实现统一输送和集中处理。
管道设计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合理布置,考虑到富矿区和非富矿区的差异,采用合适的输油管道材质和直径,以保证输油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 地面采油设备本项目中的地面采油设备主要包括抽油机、油气分离器、油罐等。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油田的油气成分复杂,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设备型号和规格,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同时,还应考虑到设备的布置位置和管道连接,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方便日常维护。
3. 水处理设施油田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水产液,因此需要建设合适的水处理设施,以处理并回收产液中的水分和其他有害物质。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产液水性质和水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输气系统除了输送油品外,油田开发还需要建设输气系统,以输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天然气。
在本项目中,应采用合适的管道材质和管径,合理布置输气设备,确保天然气的顺利输送和安全运营。
5. 环境保护措施油田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地面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数据标准规范的建设与应用
![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数据标准规范的建设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69f1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9.png)
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数据标准规范的建设与应用杜树彬【摘要】信息化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数据标准是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内容,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A5)是中国石油\"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数据标准规范.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数据标准规范已在系统建设中初步应用,据此建立了采油采气与地面工程数据库,已覆盖中国石油各类井、间、站、库、主要管道、设施设备,实现采油采气与地面工程领域全系列全要素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与A1、A2、A4、A11等系统接口,实现信息无障碍流动,形成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发布、分析与应用的信息系统.随着A5项目数据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将会更好地促进业务的发展、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8(037)010【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A5);信息化;标准化;数据标准;数据模型【作者】杜树彬【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国际国内石油企业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举措[1]。
信息化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谓的信息资源,归根结底就是各类相关数据,即有一定格式、代表某些特殊意义的数据或数据集合。
信息化就是对各类数据集合进行数字化设计、实施、应用及管理,如何保证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1 现状在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领域,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面工程构成了原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全部业务。
中国石油要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就要在这三个业务领域中挖潜。
中国石油在“十二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将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列为勘探开发与管道项目(A系列)第五个工作包,简称A5。
油田地面工程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油田地面工程节能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6211f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6e.png)
油田地面工程节能技术及其应用摘要:目前油田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地面工程建设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了油田工程的基本体系。
提高节能效率一直是当前油田工程需要改进的主要方向。
目前国内已经开发的一些节能技术,主要倾向于提高油田油井和注水管网的利用效率。
其中有大量的注水罐和储油罐,在油田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节能技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油田作为基础资源,国家一直关注于其开采过程中的能耗损失问题。
如何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保障其具有稳定的工作效率,并发挥节能技术的作用,是所有石油企业所要思考的问题。
一、油田地面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原则1.油田工程资源合理开采。
当前油田工程主要以采集石油为主要运营方向。
其中采集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在采集过程中,应遵循合理节约的采集原则,不能一次性全部开采,否则会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其重要战略价值显眼可见。
当前我国油田由于缺乏系统性管理,大部分油田已经处于一个较为干涸的状态,极大程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因此,国家应加强对于油田开采方面的管理,出台相应的油田开采管理政策。
保障油田工程作业过程中能够合理开采石油资源,保证油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降低油田工程注水能耗。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所消耗的能耗资源主要包括供电所需要的电能和提供压力的注水能量。
由于采集石油过程中需要加大注水压力,从而使注水水泵电压升高,进一步提高了电动机的运行效率。
而整个水泵系统电流保持不变,从而使当时运行过程中的额定电压值变高,进一步增加了离心式注水泵的能耗占比。
同时,由于离心式注水泵与油田地面工程存在不匹配现象,注水泵的功率大小无法与油田地表结构相匹配,这样会导致回流现象的出现。
回流现象会使注水泵的电能损失增加,出现注水泵作无用功的情况,同时地质组成结构的不同,使得油田产油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当前油田工程节能理念的实施。
工程能耗系统方案(3篇)
![工程能耗系统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4b8a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9.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工程能耗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针对工程能耗系统,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为我国工程领域提供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能耗系统概述1. 定义工程能耗系统是指针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运营、维护等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实现节能降耗的系统。
2. 分类(1)按能源类型分类:电力能耗系统、热能能耗系统、燃气能耗系统等。
(2)按应用领域分类:建筑能耗系统、交通能耗系统、工业能耗系统等。
(3)按系统组成分类:监测系统、分析系统、控制系统等。
三、工程能耗系统方案设计1. 监测系统设计(1)传感器选型:根据工程能耗类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
(2)数据采集: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器。
(3)数据传输:采用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2. 分析系统设计(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噪、补缺等预处理。
(2)数据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对能耗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找出能耗规律和节能潜力。
(3)能耗预测:根据历史能耗数据,采用时间序列预测、回归分析等方法,预测未来能耗趋势。
3. 控制系统设计(1)节能策略制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节能策略,如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优化设备运行模式等。
(2)设备控制:采用PLC、DCS等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设备运行参数的自动调整。
(3)能源管理: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情况,确保节能策略的有效实施。
四、工程能耗系统实施步骤1. 项目调研:了解工程项目的能源消耗情况,确定节能目标。
2. 系统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监测、分析、控制系统。
3.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器等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专 业人 员实现 设 备 相 关信 息的 在 线 查 询 ,
对设 备 的 录入 信 息 进 行 修 改 , 方便 、迅 速 、 精 确 地 提 供 油 田 能耗 设 备 技 术 信 息 。 该 系统
实施 更换 高耗 能 变压 器 ,重新 匹 配变 压器 容量 。依 据数 据库 中变压 器型 号 的统计 ,可 以了解 已更 换 的 变压 器数 量 ,更换 后 的运 行效 率 ,以及 剩余 高 耗能
理 ,设 备运 行情 况 只能通 过 现场 或知情 人 进行 调查 了解 ,给设 备运 行管 理带 来很 大 不便 。因此 ,急需
对 这些 信息 进行 系统 管理 ,建 立 能耗设 备 管理 数据
库 ,为设 备 安 全 低 耗 运 行 和 科 学 管 理 提 供 技 术 保 障 ,实 现能 耗设 备 的动态 管理 。该 管理 系 统具备 对
油气 田 地 面 工 程 第 2 9卷 第 8期 ( 0 0 8 2 1. )
6 1
d i1 . 9 9 j i n 1 0 -8 6 2 1 . 8 0 9 o:0 3 6 /.s . 0 66 9 . 0 0 0 . 3 s
油 田地 面工程 能耗设备 管理 系统
侯 磊 大庆油田采油六厂
摘 要 : 大 庆 油 田采 油 六 厂 喇 嘛 甸 油 田 地 面 工 程 能 耗 设 备 管 理 系统 的 建 立 , 可 以 方 便
・
s1 1 ,根据 数据 库 中 3种 变 压 器 平 均 效 率 的 比对 可
知 ,S 7为 高耗 能 变 压 器 。在 节 能 项 目改 造 中主 要
大也 是机 泵效 率低 的主要 原 因 ,可 以通 过 改变泵 结
构 或 者 调 速 来 改 善 。 节 能 技 术 应 用 反 映 机 泵 的 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级 、泵 涂膜 等 节能 措施 ,在 系 统 中可 以反 映出通 过
应 用节 能技 术后 的机泵 效率 。
2 3 加 热 炉 信 息 模 块 .
该模 块 录入 机泵 基 础信 息 ,包括 矿 、小 队 、站
别 、站 号 、 用 途 、投 产 日期 、大 修 日期 、 节 能 技 术
应用 、容 量 、C 含 量 、C 含 量 、O。 量 、排 烟 O O。 含
温 度 、环 境 温 度 、 出 口 温 度 、 进 口 温 度 、 空 气 系
参数 ( 电机型 号 、容量 、负载率 、补偿 电容 、安 装
时间 、生产 厂 家 ) 、测 温孔 、测 试 时间 、有 功功率 、 无 功功 率 、进 口压力 、出 口压 力 、进 口温 度 、 出 口
温 度 、耗 电量 和流量 。
由于对各 机 泵 运 行 效 率 等 信 息 没 有 进 行 统 一 的 管
能 耗设备 动 态管 理 、设 备 查询 、数 据分 析 、问题 报
告 、能耗 设 备增减 和 调整 等实 用功 能 。 地 面工程 能耗 设备 管理 系 统实 现 了厂 、矿 、 队 多 级用户 管理 ,可 对各 种 能耗设 备 的基 础信 息 、能
耗数 据 、测试 纪 录 进 行 维 护 分 析 ,达 到 服务 生 产 、
2 地 面 工 程 能 耗 设 备 管 理 系 统 模 块
2 1 变 压 器 信 息 模 块 .
数 、排 烟 热损 失 、未完 全燃 烧 损失 、散 热损 失和 反
平 衡效 率 。
该 模 块 录入 机 泵基 础信 息 ,包括 矿 、小 队 、站
通 过分 析认 为 ,加 热炉 能耗 高 的原 因主要 有 以 下 几个 方 面 :一 是 加热 炉排 烟温 度过 高 ;二是 过 剩 空 气系数 没 有控 制 在合理 的范 围之 内 ;三 是加 热 炉 超 负荷运 行 。用 系统 中排 烟 温度 指标 可 以筛选 出排 烟温 度 高 的 加 热 炉 ,通 过 对 C 含 量 、CO。 量 、 O 含 Oz 量 、空 气系 数分 析 可 以得 出空 燃 比是 否 合 理 , 含 燃料 燃 烧 是 否 充 分 。节 能 技 术 应 用 包 括 安 装 自 动 熄火保 护装置 、 板调节装置 、 防垢装 置 , 挡 除 查
便捷 管理 的 目的 。
系统 包括 用 户信 息 、变 压 器 信 息 、机 泵 信 息 、 加热 炉信 息 、静 态 数据 维护 5个模 块 ,具 备对 能耗
设 备 动态 管理 、设 备 查 询 、数 据 分 析 、 问题 报 告 、 能耗设 备增 减和 调整 等实 用 功能 。
关键词 :能耗设 备 管理 ;能 耗数 据 ;辅
助 规 划
该模 块 录入机 泵基 础 信息 ,包 括矿 、小 队、站
1 前 言
目前 大庆 油 田采 油 六 厂 共 有 能 耗 设 备 9 4台 , 5
别 、泵号 、泵 参数 ( 型号 、扬程 、功率 、效 率 、排 量 、安装 时 间 、生 产 厂 家 ) 、节 能技 术 应 用 、 电机
变压 器 的数量 。通过 数据 比对 ,更 有针 对 性地 为节
为地 面 工程 规 划 、设计 、油 田生产及 节 能 管
理 提 供 了技 术 支 持 ,并 最 终 实现 方 案 优 选 。
能项 目规 划 提 供 依 据 ,确 定 更 换 高 耗 能 变 压 器 的
数量 。
2 2 机 泵 信 息 模 块 .
别 、安 装 位 置 、型 号 、 功 率 、额 定 容 量 、 空 载 损
耗 、安 装方 式 、厂 家 、投 产 日期 和使 用情 况等 。 通 过 该 模 块 可 以查 找 到各 种 变 压 器 的 能 耗 节 点 、运 行效 率 以及影 响能 耗 的 因素 ,确定相 关 的节 能 措施 ,并依 据 能耗 管理 平 台 中的数据进 一 步 优化
通 过查 询机 泵效 率 ,检测 出高能 耗泵 ,为 节能
项 目规划 提 供 依 据 。泵 参 数 反 映 出泵 排 量 的 不 匹
配 ,通过 实施 设 备变 容升 级改 造 或者更 换 小排 量机
泵 ,保证 更换 后 的泵 始终 在高 效状 态下 运 行 。进 口
压 力 、 出 口压 力 反 映 出 管 网 的 运 行 状 况 ,泵 管 压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