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良手术方式结果与评价
大鼠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
![大鼠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b4d6a0e6c85ec3a87c2c585.png)
V o l 16 N o 14 CK4301±251u l, CK 2M B 2288±328u l, LDH 2329±216u l, A ST 371±57u l (N = 5)。
断 3、4、5共 3条肋骨,以使心脏暴露良好)。
破心包, 左手用眼科镊夹一小棉球,用棉球将胸腺及左心耳 文献记载的方法[ 2~ 4 ] ,并根据本实验室条件,对该模 冠状静脉。
注意左手推胸腺时一定要轻,太重心脏反 1 材料与方法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 N iHon Konden 型心 电图机 (上海 KOND EN 医用电子仪器厂) ;小动物2mm 的中央有圆孔的软垫,再将线穿过直径 银,管旁边附有直尺做刻度组成) ;红四氮唑 (T TC ) 一起压向冠状动脉。
夹紧丝线阻断冠脉血流,放松丝 插管接呼吸机,按 1~ 1. 5m l 100g 潮气量, 70~ 80次分的频率给予呼气末持续正压呼吸,呼∶吸比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15m in,左, ,1第 6卷 第 4期解剖科学进展2000年 PRO GR ESS O F ANA TOM ICAL SC IEN CES 2000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价王淑侠 兰小莉1 王吉文2 裴著果(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核医学科 沈阳 110003)摘要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模拟人类心梗及溶栓再通治疗,研究缺血预适应机制,评价抗心律失 常药物疗效常用的动物模型。
本文在传统造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采用在压管下加一小垫片的 方法,减少了传统推管法对心表面的机械损伤,方法简便,冠脉阻断确实。
结果: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缺血30′再灌 120′危险区左室重量比为 55%± 5% ,坏死区危险区为 58%± 6% (N = 10)。
心肌酶谱结果: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 T TC 染色法阻断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并在预定时间 2∶1,压力在 5~ 15cm H 2O 之间。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066ba3843323968011c929c.png)
C NE EJ HI S OURNAL0F ANAT OMY 13 . 0 2 V0. 5No 42 1
期
大 鼠 肾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对 肝 微 细 结 构 的 影 响
邵姝 元 刘 玉玲 邵佑 之。 包翠 芬 △
( 宁医学院 , 病理生理 学教 研室 , 辽 1 2科学实验 中心 , 锦州 1 10 ) 2 0 0 摘要 目的: 观察大 鼠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 的影响 。方法 : 采用光 镜 、 电镜和 免疫组织 化学 显色对 实验性 大 鼠 肾缺血 4 n再灌注 2 5mi 4h后的肝进行观察 。结果 : 内出现 了灶状性 坏死 , 肝 有两种坏死 细胞出现 , 即肿胀 式坏死 和固缩式 坏死 。多聚 A DP核糖聚合 酶一1 P P一1 阳性 细胞多分布在坏死灶周边 。肝组织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结论 : ( AR ) 肾缺血再 灌注损伤导致肝 出现灶状 性细胞坏死 。P R - A P 1介导细胞损伤构成 了肝 细胞坏死 的一个形式 。中性粒 细胞可 能参与 了肝 对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反 应 。 关键词 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 ; 肝 微细结构 ; 聚 A 多 DP核糖 聚合酶一1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判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判](https://img.taocdn.com/s3/m/03406ca70c22590102029da0.png)
2018年6月第26卷㊀第3期中国实验动物学报ACTALABORATORIUMANIMALISSCIENTIASINICAJune2018Vol.26㊀No.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81660730)㊂Funded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81660730).[作者简介]张卫强(1991 ),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科疾病(急诊方向)的研究㊂E⁃mail:2863546454@qq.com[通信作者]张志明(1964 ),主任医师㊁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内科疾病(急诊方向)㊂E⁃mail:zhangzhimingys@163.com研究报告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与评判张卫强1,王涛1,张志明2∗,雍文兴2,刘永琦1,李娟2,梁艳1(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㊀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兰州㊀730000)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改进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的制备方法,并进行综合评判,为后续开展MI/RI研究奠定良好的模型基础㊂方法㊀将36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ormal组),不干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假手术组(Sham组),仅穿线,不结扎LAD;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结扎LAD30min,再灌注120min㊂大鼠于麻醉后连续记录心电图,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开胸对大鼠LAD分别进行干预后从心电图㊁心肌酶含量测定㊁心梗面积及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面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综合评判㊂结果㊀MI/RI组心电图有明显ST-T动态变化;MI/RI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于2h后显著升高;与Sham组比较,MI/RI组梗死面积明显增大;MI/RI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炎性细胞广泛浸润㊂结论㊀改进后的造模方法不但降低了手术难度,而且成功建立了大鼠MI/RI模型,为后续开展MI/RI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模型基础㊂ʌ关键词ɔ㊀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ʌ中图分类号ɔQ95⁃33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1005⁃4847(2018)03⁃0311⁃06Doi:10 3969/j.issn.1005-4847 2018 03 007Improvementandevaluationoftheratmodelof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ZHANGWeiqiang1,WANGTao1,ZHANGZhiming2∗,YONGWenxing2,LIUYongqi1,LIJuan2,LIANGYan1(1.Gans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00,China.2.AffiliatedHospitalofGans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zhou730000)Correspondingauthor:ZHANGZhiming.E⁃mail:zhangzhimingys@163.com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improvethepreparationmethodofratmodelofacute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MI/RI),tomakeacomprehensiveevaluationandtolayagoodmodelfoundationforfollowingMI/RIresearch.Methods㊀Thirty⁃sixcleangradeWistar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3groups:normalgroupwithoutinterventionoftheleftanteriordescendingcoronaryartery(LAD),shamoperationgroupwithonlywearingthreadbutnoligationofthecoronaryartery,andischemiareperfusiongroup,withligationoftheLADfor30minandreperfusionfor120min.RatsafteranesthesiahadcontinuousECGrecording,andtracheostomyformechanicalauxiliaryventilation.ThoracotomyandLADinterventionwerecarriedoutontherats,andthentheratmodelswerecomprehensivelyevaluatedbyelectrocardiography,detectionofmyocardialenzymecontent,determinationoftheinfarctsize,andpathologicalexaminationofthemyocardium.Results㊀TheelectrocardiogramoftheMI/RIgroupshowedobviousST⁃Tdynamicchanges.ThelevelofCK⁃MBintheMI/RIgroupwassignificantlyincreasedat2haftersurgery.Comparedwiththeshamgroup,theinfarctsizeoftheMI/RIgroupwassignificantlyincreased,withevidentdegenerationandnecrosisofcardiomyocytesandextensiveinflammatorycellinfiltrationinthemyocardium.Conclusions㊀Theimprovedmodelingmethodnotonlyreducedthedifficultiesofoperation,buthasalsosuccessfullyestablishedtheratmodelofMI/RI,providingagoodfoundationforfurtherMI/RIresearch.ʌKeywordsɔ㊀rats;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animalmodelsConflictofintereststatement:Wedeclarethatwehavenoconflictofintereststatement.㊀㊀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㊂经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20年间中国将新增2100万例急性冠脉事件,发生700万例心源性死亡[1]㊂当前以溶栓治疗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为代表的方法,虽能开通闭塞血管,挽救濒死心肌,但在减少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同时,由于冠状动脉的骤然开通与血流恢复引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MI/RI),诱发病死率依然居高不下㊂因此,模拟人类MI/RI模型并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成为基础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㊂大鼠一方面在进化关系上比较接近人类,另一方面便于饲养繁殖且造模成本低廉,从而成为制备MI/RI模型的首选㊂传统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使用人工辅助通气的心脏原位结扎和不使用人工辅助通气的胸腔外结扎[2]㊂本实验在前人原位结扎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但降低了手术难度,而且成功建立了MI/RI模型㊂1㊀材料与方法1 1㊀材料1 1 1㊀实验动物与分组㊀7 8周龄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36只,雌雄比为1ʒ1,体重230 260g,购自甘肃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ʌSCXK(甘)2015-0002ɔ,饲养于甘肃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环境中ʌSYXK(甘)2015-0002ɔ㊂饲养期间给予大鼠标准饲料及洁净饮用水(均由甘肃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㊂饲养环境:昼夜各半交替,湿度恒定,温度20 25ħ㊂所有操作均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学要求(伦理审批号:IACUC2016-039)㊂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ormal组);假手术组(Sham组),仅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结扎LAD30min,再灌注120min㊂1 1 2㊀试剂与仪器小动物呼吸机HX⁃100E(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埃德仪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结扎材料及各种手术器械,如手术刀㊁止血钳㊁持针器㊁小镊子㊁眼科剪㊁缝合针,医用缝合线等㊂水合氯醛㊁注射用青霉素钠㊁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液㊁碘伏等㊂1 2㊀方法1 2 1㊀MI/RI模型的建立根据参考文献[3]的方法进行改进,大鼠术前禁食㊁不禁水12h,称重标记㊂10%的水合氯醛(0 3mL/100g)ip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㊁胸前手术野备皮,碘伏消毒,铺无菌孔巾㊂连接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标准Ⅱ导联心电图,有异常者剔除㊂切开颈部气管接人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潮气量5mL/100g,频率60 80次/min,呼吸比为2ʒ1,予呼气末持续正压呼吸)㊂胸骨左侧0 5cm处以第3㊁4肋骨作为上下边界纵行剪开皮肤约3cm,用镊子及手术刀钝性分离皮下组织㊁胸大肌直至肋间肌,用弯止血钳将皮肤和肌肉夹起固定于两侧,于心肌搏动明显处纵行剪开3㊁4肋骨,用撑开器撑开胸腔,用眼科镊夹破心包膜,暴露心脏,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间找到左冠状静脉主干,LAD与之伴行,在棉签的协助下挤出心脏,用眼科缝合线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间距主动脉根部约2mm处进针,进针宽度及深度均在2mm左右,穿线后于左冠状静脉主干上置一自制小塑料管(管中间剪一小孔,方便固定)结扎㊂结扎成功后肉眼见左心室前壁变青紫或苍白,搏动减弱,心电图呈示ST段抬高(ȡ0 25mV)为心肌缺血标志㊂结扎30min后用剪刀将结扎线剪断形成再灌注,心电图显示ST段逐渐下降50%左右㊂造模结束后,按层次依次缝合胸腔㊁肌肉㊁皮肤,再次碘伏消毒,术后腹腔注射少量青霉素注射液预防感染㊂1 2 2㊀外周血中心梗三项的含量测定再灌注2h后右心房取血4mL,离心,取血清,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㊁乳酸脱氢酶(LDH)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㊂1 2 3㊀心梗面积测定抽血完毕后取出心脏,去除非心脏组织,用生理盐水把残血洗净,用滤纸吸去水分后置于-20ħ冷冻25min㊂然后沿着垂直于心脏长轴将其切成2 0mm厚的薄片,立即转到预温37ħ的1%TTC磷酸盐缓冲液中染15min,肉眼可观察到:梗死区心肌为白色,非缺血区为红色,然后将切片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h,拍照,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计算梗死区面积(IA)占左心室面积(LV)百分比(IA/LV%)㊂1 2 4㊀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㊀每组取3只大鼠开胸切取心脏,生理盐水漂洗,滤纸吸干,取结扎线以下心肌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进行固定,酒精梯度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苏木素一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㊂1 3㊀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 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㊂成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㊂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 1㊀大鼠成活情况采用LAD上垫一带凹槽塑料管的方法,一方面方便结扎时把握力度和充分固定,另一方面方便再灌注时剪短缝线而不造成撕裂伤,成功地建立了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如图1)㊂Sham组㊁MI/RI组造模成功数分别为11只㊁11只㊂各组间大鼠成活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㊂2 2㊀大鼠心电图的表现同Normal组和sham组比较,MI/RI组心电图有明显ST⁃T动态改变,MI/RI组结扎后ST段显著抬高伴或不伴有T波低平或倒置,再灌注后ST段逐渐回落50%左右伴T波高耸,这是建立模型成功的标志(如图2-4)㊂2 3㊀心肌酶含量变化(如表1)2 4㊀心肌梗死面积如图所示,TTC染色将心肌非缺血区染成红色,梗死区染成苍白色㊂用IA/LV评价心肌梗死面积㊂本实验心肌梗死面积(IA/LV%):Sham组为(0 00ʃ0 00)%;MI/RI组为(26 80ʃ1 60)%㊂与Sham组比较,MI/RI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5)(如图5)㊂图1㊀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手术方法及结扎后表现Fig.1㊀Surgicaloperationtogeneratetheratmodelof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andtheviewafterligation注:A.正常心电图;B.开胸穿线未结扎;C.LAD结扎后;D.再灌注㊂图2㊀大鼠心电图表现Note.A.NormalECG.B.Openchestandputtingthreadwithoutligation.C.AfterligationoftheLAD.D.Reperfusion.Fig.2㊀ECGchangesintherats注:A.正常波形;B.开胸穿线后ST段轻度抬高;C.LAD结扎后ST段显著抬高(ȡ0 25mV);D.再灌注后ST段回落,T波高耸㊂图3㊀大鼠心电图分析Note.A.Normalwaveform.B.SlightelevationofSTsegmentafterthoracotomy.C.SignificantelevationofSTsegmentafterligationoftheLAD(ȡ0 25mV).D.STsegmentfallafterreperfusionandahigherTwave.Fig.3㊀ECGanalysisoftherats注:A.正常波形;B.开胸穿线后ST段轻度抬高;C.LAD结扎后ST段显著抬高;D.再灌注后ST段回落,高耸T波㊂图4㊀大鼠心电图动态演变情况Note.A.Normalwaveform.B.SlightelevationofSTsegmentafterthoracotomy.C.SignificantelevationofSTsegmentafterligationofLAD.D.STsegmentfallsafterreperfusion,andahigherTwave.Fig.4㊀DynamicevolutionofECGintherats表1㊀血浆指标检测结果( xʃs,n=8)Tab.1㊀Thelevelsofplasmaindexes( xʃs,n=8)组别Groups㊀LDH(U/L)CK⁃MB(U/L)AST(U/L)正常组Normalgroup476ʃ262㊀437ʃ217㊀91ʃ30㊀假手术组Shamgroup2421ʃ1307∗1059ʃ595∗㊀749ʃ512∗缺血再灌注组MI/RIgroup3021ʃ1238∗∗1887ʃ449∗∗Δ782ʃ522∗注:与Normal组比较∗P<0 05,∗∗P<0 01;与Sham组比较ΔP<0 01㊂Note.Comparedwiththenormalgroup,∗P<0 05,∗∗P<0 01;ComparedwiththeShamoperationgroup,ΔP<0 01.2 5㊀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Sham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间质无水肿,未见明显心肌结构破坏;MI/RI组:部分肌纤维溶解液化,心外膜下见带状梗死灶,广泛炎性细胞浸润(如图6)㊂3㊀讨论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在欧美发达国家有 头号杀手 之称㊂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㊂当前通过溶栓㊁介入及搭桥术虽然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但恢复血供后往往出现 再灌注损伤 ,诱发病死率居高不下㊂由此MI/RI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㊂目前国内外基础研究中模拟人类MI/RI模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使其供应区血流阻断,造成心肌缺血㊂心肌因缺血㊁缺氧而发生代谢紊乱以致发生凝固性坏死㊂然而在大鼠MI/RI图5㊀TTC染色结果Fig.5㊀Appearanceoftheratheartcutsurfaces(TTCstaining)注.A.为假手术组;B.为MI/RI组㊂(从左到右放大倍数依次为ˑ100,ˑ200,ˑ400)图6㊀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Note.A.Shamoperationgroup.B.MI/RIgroup.Fromlefttoright,ˑ100,ˑ200,ˑ400,respectively.Fig.6㊀Histopathologicalchangesoftheratmyocardialtissues模型制造中所采用人工辅助呼吸的心脏原位结扎法存在诸多问题:如邓宇珺等[4]认为既往利用垫片法实施缺血再灌注实验时,结扎线有可能划破垫片表面陷入垫片,加之实验过程中血液沾染垫片导致松解活结时出现松解障碍而影响再灌注的顺利开始㊂成玲俐等[5]则认为传统方法在阻断冠状动脉造成缺血后实现再通时,结扎线不易剪断,常导致左心耳破裂,引起心脏撕脱伤,造成大出血;冠状动脉定位不一,会造成模型缺血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不一致等㊂我们在前人造模的基础上,利用大鼠撑开器扩大胸腔术野,然后在肺动脉圆锥与左心耳之间下2mm处在结扎线下垫一凹槽型塑料软圆管,不但避免了垫片较软且容易沾染血液的弊端,且可以利用凹槽形成的高度有效控制结扎的力度,防止结扎太紧或太松导致模型失败,再灌注时,利用凹槽释放的空间易于剪短结扎线而不造成牵拉,避免了结扎线不易剪断的问题,很好地实现了再灌注㊂造模成功率达90%以上,较好满足了实验需要㊂在模型鉴定过程中大鼠的心电图显示LAD在结扎后ST段显著抬高伴或不伴有T波低平或倒置,再灌注后ST段逐渐回落50%左右并伴有T波高耸,符合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的缺血再灌注的心电图表现形式,由此说明此改进方法是成功的㊂另外,心肌酶是衡量大鼠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指标㊂心肌细胞坏死时可引起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和心肌标志酶的外漏,CK⁃MB具有心肌组织特异性而被认为是诊断心肌坏死的 金标准 之一,再灌注后CK⁃MB释放增多与心肌组织微灌注不良有关;LDH增加的程度可间接反映心肌细胞膜的损伤程度,对MI/RI具有诊断价值[6];AST则主要分布在心肌,在细胞受损时大量溢出㊂我们在再灌注后检测了AST㊁LDH㊁CK⁃MB变化,与Normal组和Sham组比较,MI/RI组指标CK⁃MB变化最为显著[(1887ʃ449)vs(437ʃ217)U/L㊁(1887ʃ449)vs(1059ʃ595)U/L],差异有显著性㊂与Normal组比较,MI/RI组LDH差异有显著性[(3021ʃ1238)vs(476ʃ262)U/L],由此可见MI/RI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㊂尽管有报道[4]认为Sham组较Normal组心肌损伤标准物无差异,但我们发现,差异是存在的,由于LAD存在于心脏内,穿线及结扎过程必然会对心肌造成机械损伤,造成心肌标志酶的外漏㊂实验动物心肌梗死面积最常见的检测方法是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7]㊂本实验用TTC染色显示MI/RI组梗死面积明显大于Sham组,说明血流再通可以加剧心肌损伤,另外我们从病理形态学上观察到Sham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未见细胞结构明显破坏;而MI/RI组肌纤维溶解液化,心外膜下可见一条很明显的带状梗死灶,说明血流再通后明显加剧了心肌坏死程度和范围㊂综上所述,改进的造模方法成功提高了造模的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难度,准确地复制心肌MI/RI的实验模型,为后续开展MI/RI研究奠定良好的模型基础㊂参㊀考㊀文㊀献(References)[1]㊀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4):389-395.Expertconsensuso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bycombinationofTCMandWesternMedicine[J].ChinJIntegratedTradWesternMed,2014,34(4):389-395.(NoauthorsislistedandnoEnglishabstractisincluded)[2]㊀李晶,邹小华,徐向辉,等.大鼠心肌缺血后处理模型的改良及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155.LiJ,ZhouXH,XuXH,etal.Effectivemethodtoestablishratmodelsofmyocardialischemiapostconditioninganditsevaluation[J].JClinRes,2008,25(12):2155-2158.[3]㊀唐丹丽,崔海峰,隋宇,等.痰瘀同治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核因⁃KB通路及心肌自噬㊁凋亡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2):38-42.TangDL,CuiHF,SuiY,etal.EffectsofTanyuTongzhiFormulaonNF-κBpathway,autophageandantiapoptosisofratswith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J].ChinJInformatTCM,2015,22(12):38-42.[4]㊀邓宇珺,符永恒,谭宁,等.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估[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2):412-416.DengYJ,FuYH,TanN,etal.Establishmentandevaluationofratheart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modelinvivo[J].ChinJPathophysiol,2011,27(2):412-416.[5]㊀成玲俐,吴素华,李志梁,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8):1163-1165.ChengLL,WuSH,LiZL,etal.Improvingandevaluatingthemethodofestablishingratmodelsofacute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J].ChinJLabDiagn,2010,14(8):1163-1165.[6]㊀崔新明,曹霞,谷欣权,等.在体大鼠心肌缺血时间对再灌注损伤形成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3):340-342.CuiXM,CaoX,GuXQ,etal.Theinfluenceofischemiatimeontheformationofmyocardialreperfusioninjuryinratsinvivo[J].ChinJLabDiagn,2010,14(3):340-342.[7]㊀KakimotoY,TsuruyamaT,MiyaoM,etal.Theeffectivenessandlimitationsof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odetect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tforensicautopsy[J].AmJForensicMedPathol,2013,34(3):242-247.[收稿日期]㊀2018-01-09。
不同方式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方式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的影响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7547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4.png)
不同方式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背景介绍:
缺血再灌注(IR)是指组织或器官在缺血后恢复血流。
这种情况常见于临床上重大手术、心脏血管手术等情况下。
IR评价的标准方法是通过检测血浆肌酐的浓度来评
估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然而,肾脏的损害不仅仅体现在肌酐表现上,而且还包括水肿、细胞死亡、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多的指标来评价肾脏IR的损伤程度。
此外,各种后处理方法也对IR损伤的恢复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的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问题:
不同方式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的影响是什么?
研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三个组别:对照组、IR组和后处理组。
IR组和后处理组的大鼠
均将进行缺血再灌注肾脏操作。
后处理组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例如药物
治疗、热刺激等方法。
在术后一定时间后,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等指标来评估和比较
各组大鼠的损害程度和损伤恢复情况。
预期结果:
后处理组相对于IR组,肾脏IR损伤程度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例如细胞死亡率、组织水肿情况得到改善。
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可能会对肾脏恢复产生不同的影响,
热刺激也许能够缓解损伤程度,而有些治疗方法则有助于加快损伤恢复。
结论:
后处理对大鼠IR肾脏的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可
以为IR相关的肾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鼠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大鼠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db91f3164a7302768e993984.png)
大鼠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方法:30只大鼠快速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40 mmHg,慢速放血维持20 min,室温放置1 h,全部失血回输。
3 h后将大鼠处死,期间监测大鼠MAP、心率、肛温、心电图,并检测大鼠放血前及再灌注后3 h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值。
取心、肾、脑、肺标本作组织病理检测。
结果:放血结束时及再灌注前MAP、心率、肛温符合正态分布。
再灌注后3 h血浆AST、ALT、LDH活性均显著高于放血前(P<0.01)。
大鼠失血后心电图发生缺血样改变。
再灌注后3 h 心电图显示损伤加重。
心、肾、脑、肺组织均显示明显再灌注损伤样病理学改变。
结论:成功建立了重复性较好的大鼠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大鼠;疾病模型,动物[Key words]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hock;rats;disease models, animal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失血性休克后血容量复苏的并发症。
单个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有大量相关文献报道[1-2],但单个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往往不能反映临床失血性休克后血容量复苏造成的全身多系统器官损伤,尤其是不适合于评价全身给药对多系统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本实验中我们选用费用低廉、易于饲养的Wistar大鼠,建立了全身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试验动物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00~250 g,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2 试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生生物工程技术公司。
1.1.3 仪器美国Biopac公司MP100多道生理记录仪;法国Secoman公司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良及实验观察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良及实验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220143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9.png)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良及实验观察杨简;杨俊;丁家望;李松;席祖洋;李稳慧【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08(28)10【摘要】目的改良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探讨I/R对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组和I/R组,对传统造模方法进行改进,建立MI/RI模型.记录手术过程心电图改变;术后左心室心肌TTC 染色,分析心肌梗死面积;所有心肌标本均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缺血组及IR 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心电图ST段显著抬高(≥0.1 mV),IR组恢复血液灌注后ST段回落并可伴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Sham组手术前后无变化;IR组心肌梗死面积高于Sham组(P<0.01)及缺血组(P<0.05);IR组病理改变明显,成功改进了心肌MI/RI动物模型.结论制备大鼠MI/RI模型简便易行,结果稳定,为研究I/R机制提供了理想的造模方式.【总页数】3页(P961-963)【作者】杨简;杨俊;丁家望;李松;席祖洋;李稳慧【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IMM-9126改良剂型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徐少锋;何令帅;王晓良2.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的改良方法 [J], 王平安; 杨珂伟; 王静; 焦成3.葱白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J], 杨剑锋;柯于鹤;雷杰;田立群4.浅低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合并脓毒症大鼠模型的心肌保护作用 [J], 秦竹韵;申世轩;曲开勇;曹芳芳;张海涛5.异丙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Toll样受体4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的影响 [J], 黎真真;陈飞任;吴红发;钟有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ce136f3576eeaeaad0f330d1.png)
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摘要】目的:建立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 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3个缺血后处理组(IPO1,IPO2,IPO3组),分别制作动物模型. IR组在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后恢复血供,IPO1,IPO2和IPO3组在肾缺血45 min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其中IPO3组采用反复10次再灌注20 s-缺血20 s的后处理方法. 恢复血供24 h后留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标本及肾组织,检测肾功能指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IPO3组血尿素氮为(27.9±3.2) mmol/L,血肌酐为(232±49)μmol/L,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为382±48. 和IR组相比,IPO3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其余两个缺血后处理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肾脏缺血后,采用IPO3组的方法可以减轻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关键词】缺血后处理0引言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多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动脉阻断以及肾脏移植等情况,可以造成急性肾衰竭或使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因急性肾脏IRI而导致的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0年,陶凌等[1]在国内首先证实了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此后,更多研究者[2-4]把研究对象拓宽到不同物种和不同器官,建立了IPO动物模型,并对IPO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但是,肾脏IPO是否同样具有对急性肾脏IRI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我们在大鼠急性肾脏IRI模型基础上,探讨建立肾脏IPO大鼠模型的方法.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36±10)g(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军2002��005),标准饲料喂养,正常饮水,普通光照. 血尿素氮、血肌酐试剂盒(化学法)(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1.2方法1.2.1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 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考Basile等[5]的方法进行双侧肾脏缺血再灌注,建立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动物模型. 将大鼠用30g/L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去毛、固定,沿上腹部正中线逐层切开皮肤、腹直肌及腹膜,先后在结肠脾区及结肠肝区位置暴露左、右肾,游离左、右肾蒂,用玻璃分针小心分离出左、右肾动脉,然后用血管夹同时将双侧肾动脉夹闭,45 min后同时松开双侧血管夹,恢复双侧肾脏血供. ②缺血后处理1组(IPO1组):各缺血后处理组的手术方法基本同IR组. 在缺血45 min后用血管夹同时给予双侧肾脏反复5次的恢复血供3 min-阻断血供3 min处理(即缺血后处理),再恢复血供. ③缺血后处理2组(IPO2组):在缺血45 min后用血管夹同时给予双侧肾脏反复5次的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处理,再恢复血供. ④缺血后处理3组(IPO3组):在缺血45 min后用血管夹同时给予双侧肾脏反复10次的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处理,再恢复血供. ⑤对照组(S组):手术方法基本同IR组,但仅分离出大鼠双侧肾动脉,不进行夹闭.1.2.2标本留取在末次恢复肾脏血供24 h后将大鼠用30 g/L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分离下腔静脉,用注射器采血2~3 mL,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然后用冰生理盐水经肾动脉对肾脏进行灌注直至肾脏发白,取下双肾,留取部分组织做光镜检查.1.2.3指标观察①肾功能: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 ②肾脏组织形态学:部分肾组织用100 mL/L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后,行HE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参考Paller等[6]的方法进行评分,每只大鼠肾组织随机选择10个无重叠视野(×200),每个视野下随机选择10处肾小管,共按100个肾小管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肾小管损伤程度越严重.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组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血尿素氮及肌酐与S组相比, IR, IPO1, IPO2, IPO3组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显著增高(P<0.01). 与IR组相比,IPO1组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略有增高、IPO2组略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O3组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表1各组SD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的比较(略)2.2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2.2.1肾小管损伤程度的评分与S组相比,IR,IPO1,IPO2,IPO3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IR组相比,IPO1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更重(P<0.05),IPO2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略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PO3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表1).2.2.2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在光镜下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肾小管、肾间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图1A). 经过再灌注24 h后,IR组大鼠肾组织中可见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消失,大量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基底膜裸露,管腔明显扩张,管腔内可见大量管型(图1B). IPO3组大鼠肾组织中可见间质轻度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部分刷状缘脱落消失,部分管腔扩张,可见少量管型,相对IR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图1C).图1各组SD大鼠肾脏形态学改变PAS ×200略3讨论1986年,Murry等[7]发现在急性缺血再灌注出现之前对心脏进行反复多次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即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脏的IRI,此后,Islam等[8]证实了预处理对肾脏急性IRI同样有保护作用. 然而在临床中,如果一旦发生IRI,则预处理难以实施,因此,研究在缺血后对再灌注进行处理更具有实用价值. 2000年,我国学者[1]首先证实了IPO对急性心肌IRI具有保护作用,此后,Zhao等[2]和Kin等[9]的研究分别证明了IPO可以减轻犬和大鼠心脏IRI. 不仅在心脏,随后的一些研究针对肝脏[3]、脑[4]等组织进行IPO,证实对其相应器官的IRI也可产生保护作用,并对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但是,以往的国内外众多研究并未涉及到肾脏器官,而且针对大鼠心脏等器官的研究中,单次后处理的时间和后处理的循环次数也不尽相同[10],因此,在开展针对肾脏IPO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之前,首先需要建立成功的大鼠肾脏IPO模型.在国外许多大鼠缺血再灌注的急性肾衰模型研究[5, 11]中,都将肾脏缺血时间限定在45 min,我们在本研究中同样将缺血时间限定在45 min,通过预实验成功复制了大鼠急性肾脏IRI模型. Yang等[12]通过对研究发现,如果在开始再灌注10 min后再进行后处理将丧失对IRI的保护作用,更多的研究[9,13]发现,如果在开始再灌注1 min之后再进行后处理,同样会使其对心肌IRI的保护作用丧失. 最近,Tang等[10]的研究显示,不同的后处理循环次数和心肌梗死面积有关,单次后处理时间过长、后处理循环次数过少都有可能限制其心肌保护作用的发挥. 因此,我们在成功复制了大鼠急性肾脏IRI模型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单次后处理的时间和后处理的循环次数进行了研究,以期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我们在实验中对大鼠肾脏缺血后采用了3种不同的后处理方式,从功能学和形态学角度对后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 结果显示,相对于IR组,采用反复5次恢复血供3 min-阻断血供3 min的后处理(IPO1组)并不能减轻急性肾脏IRI,反而可能加重损伤;采用反复5次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的后处理(IPO2组)能使肾功能指标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采用反复10次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的后处理组(IPO3组)和IR组相比,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肾组织中未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和基底膜裸露,间质水肿、刷状缘消失、管腔扩张、管型等改变也较IR组轻,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的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果.综上所述,在急性肾脏缺血后及时采取反复10次的短暂(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后处理,可以减轻急性肾脏IRI,从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PO对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陶凌,李源,高峰,等.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的保护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21(6): S116-S118.[2] Zhao ZQ, Corvera JS, Halkos ME, et al. Inhibi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 by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during reperfusion: comparison with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3, 285(2):H579-H588.[3] Sun K, Liu ZS, Sun Q. Role of mitochondria in cell apoptosis during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 10(13): 1934-1938.[4] Danielisova V, Nemethova M, Gottlieb M, et al. The Changes in Endogenou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fter Postconditioning[J]. Cell Mol Neurobiol, 2006, 26(7��8):1179-1189.[5] Basile DP, Donohoe D, Cao X, et al. Resistance to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Brown Norway rat: a new model to study cytoprotection[J]. Kidney Int, 2004, 65(6):2201-2211.[6] Paller MS, Hoidal JR, Ferris TF.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rat[J]. J Clin Invest, 1984,74(4): 1156-1164.[7] Murry CE, Jennings RB, Reimer KA. 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 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 Circulation, 1986, 74(5):1124-1136.[8] Islam CF, Mathie RT, Dinneen MD, et al.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rat kidney: the effect of preconditioning[J]. Br J Urol, 1997, 79(6):842-847.[9] Kin H, Zhao ZQ, Sun HY, et al. Postconditioning attenuate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 events in the early minutes of reperfusion[J]. Cardiovasc Res, 2004, 62(1):74-85.[10] Tang XL, Sato H, Tiwari S, et al. Cardioprotection by postconditioning in conscious rats is limited to coronary occlusions <45 minutes[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6, 291(5): H2308-H2317.[11] Spandou E, Tsouchnikas I, Karkavelas G, et al. Erythropoietin attenuates renal injury in experimental acute renal failure ischaemic/reperfusion model[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6, 21(2): 330-336.[12] Yang XM, Proctor JB, Cui L, et al. Multiple, brief coronary occlusions during early reperfusion protect rabbit hearts by targeting cell signaling pathways[J]. J Am Coll Cardiol, 2004,44(5):1103-1110.[13] Philipp S, Downey JM, Cohen MV. Postconditioning must be initiated in less than 1 minute following reperfusion and is dependent on adenosine receptors and PI3��kinase[J]. Circulation, 2004,110(Suppl III):804.。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种术式比较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种术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90b767902768e9951e73815.png)
广 西 医 科 报 J URN F GUAN O AL O GX D C T 2 0 t 5( ) I ME I AL UN VE I Y 0 8 Oc 2 5
I DI C ERSI TY
大 鼠 肾脏缺 血再 灌 注模 型 两 种术 式 比较
霍冬梅 廖 蕴华△ 冯 伟 凌 宇 王 明军
提 供 实 验 依据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实 验 分组 : 验 选 用 健 康 雄 性 W i a . 实 s r大 鼠 6 t O只 , 重 体 20 20g 随 机 分 成 2组 : 腹 正 中 切 口手 术 组 、 背 部 双 0  ̄ 5 , 经 经
管 型 ( ) 肾 小 管 腔 内有 脱 落 、 死 的 细 胞 , 未 成 管 型 或 2分 ; 坏 但
论 : 背 部 双侧 肋 弓 下缘 切 口比较 经腹 正 中切 口手 术 方式 切 口小 、 作 简 单 、 术 视 野 清 晰 、 净 , 前 无 需 禁 食 , 活 率 较 高 。 经 操 手 干 术 存
关 键词 大 鼠 ; 脏 ; 血 / 灌 注 损 伤 ; 口方 式 肾 缺 再 切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0 5 9 O 2 0 ) 5 0 4 — 2 1 0 — 3 X( ( 8 O — 7 30 ) 中 图分 类号 : 3 4 1 R 6.2
3 O只 , 后 2 术 4h取 肾 脏 行 病理 组织 学检 查 , 测 定 血 B n S r 生 化 指 标 。结 果 : 大 鼠 2 并 u 、c 等 ① 4h后 取 肾脏 行 病 理 组 织 学 检 查 , 两
组 肾小 管 坏 死评 分无 显 著 差 异 ( >0 0 )② 两 组 大 鼠 B n S r 平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u (3 6 ±3 8 ) P .5 ; u 、c 水 差 B n 4 . 5 . 0 mmo/ v lL s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及指标设计与分析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及指标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f412e419e8b8f67c1cb987.png)
缺血心肌的损伤机制
1.能量缺乏 2.钙超载 3.自由基生成增多 4.酸中毒引起的心肌损害 5.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常见心肌缺血模型
药物引起的心肌缺血: 1.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2.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 手术冠脉结扎引起的: 1.人工进行冠脉结扎引起的心肌缺血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以及 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设计与分析
心肌缺血的概念
冠心病基本的生理过程是心肌缺血,故又 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冠脉血流量减少, 供给组织的氧量也减少,缺血必定存在缺氧, 表明缺血缺氧两者在概念上并不完全等同,在 后果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心肌缺血比单纯性心 肌缺氧(无血流障碍)要严重,因为前者除了 缺氧的影响之外,缺血组织也不能获得的有害影响。
心脏表面血管示意图
心肌缺血示意图
Establishment
结扎左侧冠状动脉
Suitable Animal
大鼠、猪、狗、 家兔
分组及剂量
正常对照组(NS)
模型对照组(NS)
肠炎合剂低剂量组(1.5g生药/kg)
肠炎合剂中剂量组(3g生药/kg)
肠炎合剂高剂量组(6g生药/kg) 复方黄连素组(0.14g /kg)
指标设计3
5、心肌梗死面积:缺血再灌注一定时间后处死 大鼠,摘取心脏,放-20℃冰箱中冷冻20分钟, 横向切成5片、放红四氮唑(TTC)液中37℃ 水浴保温10~20分钟,将各片心肌非红染区 (梗塞区)切下,称湿重,计算与总心脏重之比 为心肌梗塞范围(梗死区/心脏重×100%), 或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梗死面积。原理:正常心 肌细胞有脱氢酶,在NADP存在的条件下,能 将无色的氧化型燃料红四氮唑(TTC)还原成还 原型的红色的TTC,使活体心肌染色心肌梗死一 定时间后,细胞中脱氢酶因细胞膜损伤而释放丢 失,不能使TTC还原染色,故心肌不被染色。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方法综述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c943bc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7a.png)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方法综述摘要:基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综述了成功制作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大鼠肝脏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简要归纳分析了血清学评价、病理形态学观察等模型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适宜方法,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指肝脏缺血一段时间,重新灌注血液后,肝组织功能和结构损伤反而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肝切除、肝移植、休克后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1]。
目前研究集中在大鼠实验,因此制作一种稳定可靠的HIRI动物模型以研究其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实验模型的成功制作是实验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对动物模型制作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大鼠HIRI模型制作的评价方法做一综述。
1.血清学评价1.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细胞中的酶在肝细胞损伤时可释放入血,测定其血清活性或含量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
其中,ALT、AST为国外内学者采用最多的血清学指标[3-20],分别存在于肝细胞质和线粒体中,肝细胞膜受损时ALT、AST释放入血,血清水平升高,以反映肝组织损伤。
班跃松等[5]在进行HIRI造模时于大鼠肝缺血30min再灌注6h后,右颈总动脉抽血测定ALT活性。
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H/I组大鼠血清ALT活性显著升高,提示造模成功。
尚有学者[6]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ALT、AST活性并评价模型制作成功。
同样以ALT、AST作为判断指标,也有学者经静脉取血[9、10]提示造模成功。
ALT、AST的活性间接反映肝脏病理状态,说明HIRI造模是否成功。
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构建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5c8e1da58da0116d17493f.png)
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构建及分析摘要】目的:对腹部切口构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予以优化,构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新途径。
方法:大鼠取俯卧位予以固定,将腹部垫起,在背部正中偏右一厘米处切开皮肤,开口为三厘米,切开腰背筋膜肾周脂肪组织暴漏在外,因此已进入腹膜后间隙。
通过拉钩支撑切口,通过钝性游离脂肪组织右肾与肾蒂漏出,在此基础上分离右肾动脉直到腹主动脉,通过棉签向腹主动脉底端游离,方可发现左肾动脉。
隔绝举措:无损伤动脉夹隔绝双肾动脉,滞留四十五min,松开无损伤动脉夹,查看肾灌注无异常后缝合切口。
结果:实验组一只Sprague-Dawley由于术中出血而死亡,其他十五只术后存活,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超过九十三个百分点,伪手术组及对照组Sprague-Dawley术后均存活。
实验组serum creatinine 与BUN显著超过伪手术组及对照组,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Sprague-Dawley第一天、第四天与第七天的serum creatinine与BUN逐渐降低,且P<0.05,即术后肾功能慢慢得到恢复。
结论:此次研究我们所构建的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匹配于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关键词】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分析【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49-02分析细胞及其因子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功能,同时分析药物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过程所需构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目前的建模模式包括腹部切口与侧腹部切口。
腹部切口对胃肠道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能造成腹腔感染;侧腹部切口要破坏侧腹部肌群,同时肾蒂的暴漏不完全。
此次研究通过背部切口,切开腰背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隔绝双侧肾动脉,成功构建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此举措相对便捷,其特点为手术创伤小、不会对胃肠道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不易出现并发症。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0b3ad65a8102d277a22f57.png)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MR)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肾脏I/R组,每组8只。
采用双侧肾蒂夹闭60 min后再灌注建立I/R肾脏损伤动物模型。
术后24 h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
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含量。
结果以U6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显示正常情况下大鼠肾脏组织中MR1和MR2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75±0.16)和(0.64±0.10),I/R处理24 h后肾脏组织中MR1和MR2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37±0.08)和(0.28±0.05),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 0.05),见表2。
2.2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光镜下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肾脏可见近曲小管出现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和管腔扩张,其中可见管型和脱落细胞,间质水肿。
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管基底膜完整,小管上皮细胞结构清晰,未见明显损伤。
采用Paller法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每高倍镜视野随机选择10个肾小管计分,肾小管明显扩张、细胞扁平1分;刷状缘损伤1分,脱落2分;管型2分,肾小管管腔内有脱落的、坏死的细胞(未成管型或细胞碎片)计1分。
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肾脏Paller评分结果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 0.01),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肾功能水平和肾组织Paller评分(x±s)注:★与正常组比较,t = 5.878,P < 0.01;▲与正常组比较,t = 13.469,P < 0.01;※与正常组比较,t = 10.074,P < 0.012.3 MR1和MR2各实验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U6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显示正常情况下大鼠肾脏组织中MR1和MR2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75±0.16)和(0.64±0.10),I/R处理24 h后肾脏组织中MR1和MR2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37±0.08)和(0.28±0.05),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 < 0.01)(图1)。
PrxI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内的表达变化中期报告
![PrxI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内的表达变化中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c290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0.png)
PrxI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内的表达变化中期报告这是一项关于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肝脏内PrxI表达变化的中期报告。
研究背景: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许多临床情况下发生的常见事件,如肝脏移植或腹腔手术。
IR损伤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而且对生存率和健康影响巨大。
因此,研究IR损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IR损伤的机制中,氧化应激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Peroxiredoxins(Prxs)是一类抗氧化物质,其中PrxI在肝脏中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对PrxI在IR损伤中的作用的理解还存在很多争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肝脏内PrxI在IR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研究PrxI可能对IR损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未来开发治疗IR损伤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使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在缺血期间,将肝脏取样以检测PrxI的表达变化。
在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收集肝脏样本以检测组织学损伤程度,以及PrxI的表达变化和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完成了肝脏样本的收集和初步分析工作。
初步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IR模型中,PrxI的表达受到了显著的调节。
经过分析,PrxI表达与组织学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
此外,PrxI的表达与其他抗氧化物质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研究结论:当前研究展示了PrxI在IR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发现PrxI 可能在IR损伤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PrxI在IR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为治疗IR损伤提供理论基础。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41575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4.png)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李郭锦;张路;穆长征;宋小峰;郭敏【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及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缺血60min再灌注24h的大鼠肾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α(TNFRα]表达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内出现RIPK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光镜下皮质和髓质外带的肾小管出现了程序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肿胀,着色苍白,细胞核固缩.电镜下程序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质肿胀,细胞器肿胀、破碎,含有一个凋亡样细胞核.结论大鼠肾脏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部分肾小管细胞发生了程序性坏死,肾组织中RIPK3表达增强.【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39)010【总页数】4页(P792-795)【关键词】肾;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大鼠【作者】李郭锦;张路;穆长征;宋小峰;郭敏【作者单位】121001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影像科;124010 辽宁盘锦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临床护理系;121001 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121001 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121001 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0.2345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是诱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主要原因,如肾移植、肾血管手术后都可发生RIRI,从而诱发AKI[1]。
大鼠常用于建立RIRI引起的AKI动物模型,虽然有关大鼠RIRI 引起肾脏细胞损伤的报道很多,但多集中在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等[2-3]。
近年来随着对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从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变化角度分类和命名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a0c2a3ccfc789eb172dc826.png)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器官移植、休克、动脉搭桥术后等普遍存在的问题。
肾脏是发生IRI极为常见的器官之一,尤其肾移植,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定程度的IRI,肾脏缺血再灌损伤是急性肾衰的常见原因。
对麻醉动物的肾动脉进行阻断和再通后,可引起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钙超载、线粒体能量合成障碍、氧自由基的增多等因素导致肾小管内皮细胞脱落,肾脏组织结构的破坏进而使肾脏功能发生障碍。
1.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为220g~250g。
2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3. 模型周期24h、72h4.建模方法1 选取250g左右大鼠,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
2 15%水合氯醛(35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背部去毛,消毒备皮。
3 在背部脊椎旁1cm、肋骨下缘1cm处剪开皮肤及肌肉,可见到肾脏,小心分离出两侧肾脏的肾动脉,迅速用动脉夹夹闭两侧肾动脉。
4 缺血60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观察肾脏恢复情况。
5 分两层缝合开口,待大鼠清醒后,将其放回洁净笼具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定期观察大鼠状态及死亡情况并做好记录。
6 对照组不做缺血处理,其他操作相同。
7 分别取再灌注0h、3h、6h、12h、24h、72h六个时间点取材。
麻醉大鼠,下腔静脉取血,室温静置2h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
同时取左肾组织留作病理标本,右肾组织分生标本。
5.模型的评价1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取各时间点(0h、1h、3h、6h、12h、24h、72h)血清,检测血清BUN(尿素氮)和Scr(血肌酐)水平,评估肾功能。
2 肾系数检测摘取双侧肾脏后,生理盐水冲洗,称重计算肾系数。
肾系数=双侧肾重(mg)/体重(g)3 病理组织学检测: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48h。
常规组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
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
![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0097cb60a6c30c2259019eee.png)
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摘要】目的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的病理机制。
方法对20只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血和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测定,并结合病理改变,探讨其病理机制。
结果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升高(P<0.01),同时肾组织均浆内脂质过氧化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提示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细胞确有明显损伤,其中氧自由基对肾组织的破坏可能是肾脏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过氧化脂质;肾脏小肠缺血再灌注后发生全身多器官功能改变,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本研究以大鼠为实验动物,测定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血中和肾组织内脂质过氧化物浓度,结合肾脏病理变化,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改变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及分组雄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均分两组:A组(对照组),进行相同麻醉和手术操作,不进行肠系膜血管的缺血再灌注;B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50mg/kg)麻醉,取腹中线切口进腹,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以微血管阻断钳阻断动脉1h为缺血模型,去除阻断2h为再灌注模型。
操作过程中所有动物腹腔内均注射37℃生理盐水10ml,以保证血液动力学稳定。
1.2标本采集对照组于操作后3h,实验组于小肠缺血1h及再灌注后2h,抽取下腔静脉血1ml,离心(2500r/min)10min后取血清以六本木法(TBABS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随后以10%KCL静脉注射处死动物,取肾组织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光镜观察。
同时取0.1g肾组织加1ml重蒸馏水,在Potter-Elverjoin玻璃均质化器中碾碎,超声粉碎15s,以TBABS法测定肾组织内脂质过氧化物。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指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血清脂质过氧化物对照组为(6.32±2.82)nmol/L,实验小组肠缺血1h为(7.03±0.82)nmol/L,在灌注后2h为(10.55±1.90)nmol/L,后者明显高过对照组及小肠缺血1h之值(P<0.01);肾组织内脂质过氧化物对照组为(15.26±1.03)nmol/L,实验组为(19.44±0.80)nmol/L,两组比较P<0.05。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ntermedin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ntermedin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a9416a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4.png)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ntermedin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寇敏;李荣山;周芸;乔晞;于桂花;邵珊;白波【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09(38)2【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中,血管活性肽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在肾组织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IRI组,双侧肾动脉夹闭45min、再灌注12h制备IRI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肾组织IMD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IMD、ADM、CRLR、RAMPs的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1组大鼠SCr和BUN明显升高(P<0.05);血浆和肾组织的IMD含量增加(分别升高了53.76%、36.85%),血浆ADM含量升高了143.22%(均P<0.05);IRI组大鼠肾组织IMD、ADM、CRLR、RAMP1、2、3的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均上调(分别升高了22.1%、41.1%、32.8%、33.7%、35.9%、29.4%,均P<0.05).结论肾脏IRI过程中IMD及其受体系统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肾脏IRI的病理生理过程.【总页数】4页(P25-28)【作者】寇敏;李荣山;周芸;乔晞;于桂花;邵珊;白波【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Intermedin及其受体系统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J], 陈斌;石洪波;张雪军;余志运;任永生;郑涛2.肿瘤坏死因子α、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及血清中的表达变化 [J], 闫程程;景三辉;张茜;吴歌3.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NR2A及NR2B受体表达变化 [J], 杨一萍;骆媛;王永安;范礼斌4.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中Intermedin含量的变化 [J], 梁颖;黎济荣;闫琳;芦宁清;贾月霞5.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 [J], 张飞达;童金;周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 目的 : 通过 改 良手 术方式阻断 肾动脉 , 观察 肾缺血 再灌 注损 伤 ( r e n a l i s c h e m i a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 I R I ) 成模 情
况, 为I R I 模型建立提供新方法。方法 : 雄性 s D大鼠 4 2只 , 随机分 为正常组( n 5 ) 、 假手术组 ( s h a m g r o u p ,S G) ( n= 5 ) 和模
c o n t a i n 8 a n i ma ls . S u c a l P oc r e d u r e : Af t e r t h e r a t s w e r e a n e s t h e i t z e d, mi d l i n e l a p a r o t o my , b o t h r e n l a we r e e x os p e d, b i l a t e r a l r e n l a b l o o d l f o w we r e i n t e r r u p t e d f o r 4 5 mi n b y a p p l y i n g r u b b e r s t i r p s t h a t w r a p p e d i n t h e v e s s e l s o u t s i d e a n d l i g a t i o n . R u b b e r s t i r p s w e r e r e -
阻断 肾血 流 , 观察 肾脏颜 色的变化 。阻断 肾血 流 4 5 m i n后 , 剪 断手术 线 , 恢复 肾脏供 血 , 观察 肾脏颜 色变化。逐层 关腹 , 复 苏。观察 I R I 后 尿量 变化 、 肾功 能和 肾组 织病理 改变。结果 : 与正常 对照组和 S G组相 比, I R I 组尿 量明显减 少; I R I各组血肌 酐( S c r ) 和尿 素氮( B U N) 升 高明显( P< 0 . 0 5 ) ; 病理改 变明显( P< 0 . 0 5 ) 。结论 : 通过 简易手术结扎 双侧 肾动脉可 以成功建 立
AI Na, XI E Xi s h e n g, F AN J u n mi n g, e t a l
L u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L u z h o u ( 6 4 6 0 0 0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P r o v i d i n g a n o v e l me t h o d t o c o n s t r u c t t h e m o d e l o f r e n a l i s c h e m 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y( r I R I ) , T h ou r g h i m p ov r e t h e s u r ic g a l a p p oa r c h o f b l o c k t h e b i l a t e r l a r e n a l a r t e i r e s o f r a t , t h e m o d e l o f r e n l a i s c h e m i a—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y( r I R I )i n t o a m o l d r a t e w e r e e x mi a n e d . Me t h o d s : A t o t l a o f 4 2 m a l e S p r a g u e —D a w l e y r a t s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 n o r m l a g r o u p ( = 5 ) , s h m a g r o u p ( n= 5 )a n d I R I g r o u p ( n= 3 2 ) . I R I g r o u p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t i me p o i n t s : 1 h o u r 、 6 h o u r 、 1 2 h o u r 、 2 4 h o u r , e a c h t i m e p o i n t
中 国 中西 医结 合 肾病 杂 志 2 0 1 3年 2月第 1 4卷 第 2期
C J I T WN.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4。 N o . 2
大 鼠肾缺血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损 伤模 型改 良手术 方式结果 与评 价
艾
[ 摘
娜① ② 谢 席胜② 樊均 明③ 龙 琼 先④ 王 宝福② 王彦 江②
型组 ( r t =3 2 ) , 模型组下设 I R I 后 1 h 、 6 h 、 1 2 h 、 2 4 h 4个时 间点 , 每 个时间点 8只大 鼠。手术 方式 : 将 大鼠麻醉后 , 逐层 开腹
暴露双 肾, 用玻璃分针分 离双侧 肾动脉 , 将 已经消毒 的压脉带片段 包裹在 肾动脉 外层 , 将手术 线 系在压脉 带片段 外迅 速打 结
大鼠 I R I 损 伤模 型 , 成模 率高, 简单 易行 , 成本 效益高。 [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 改 良手术方式
T h e I mp r o v e d Mo d e l o f t h e Op e r a t i o n Mo d e o f R e n a l I s c h e mi a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i n Ra t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