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古汉语虚词之四连词和语气词

合集下载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古代汉语语气词的总结归纳

古代汉语语气词的总结归纳

古代汉语语气词的总结归纳古代汉语语气词是指用于表示说话者语气、情感或态度的词语。

这些语气词在古代汉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背后的含义。

本文将对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气词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

1. 肯定语气肯定语气在古代汉语中主要通过以下语气词来表达:是、亦、诚、誓、然、尔等。

这些语气词可以用于强调说话者的肯定态度,表达坚定、肯定的语气。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经常使用“是”字来表示自己对某个观点的肯定态度。

2. 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在古代汉语中主要通过以下语气词来表达:乎、焉、哉、耶等。

这些语气词可以用于构成疑问句或表示疑问的语气。

比如在《诗经》中,“哉”字常常用于构成反问句,表达疑问的语气。

3. 命令语气命令语气在古代汉语中主要通过以下语气词来表达:使、以、可、敢等。

这些语气词可以用于表示命令、要求或者强制的语气。

在《史记》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些语气词的运用。

4. 禁止语气禁止语气在古代汉语中主要通过以下语气词来表达:弗、毋、勿等。

这些语气词可以用于表示禁止、劝阻或者否定的语气。

在《论语》中,孔子经常使用“毋”字来表示禁止的态度。

5. 推测语气推测语气在古代汉语中主要通过以下语气词来表达:得、莫、可、何等。

这些语气词可以用于表示推测、猜测或者假设的语气。

在《孟子》中,孟子经常使用“莫”字来表示推测的态度。

6. 表示感叹的语气表示感叹的语气在古代汉语中主要通过以下语气词来表达:咎、夫、乎、矣等。

这些语气词可以用于表示惊叹、感叹或者赞叹的语气。

在《楚辞》中,屈原经常使用“咎”字来表达他对时事变迁的感叹。

总结归纳古代汉语语气词的使用规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含义和情感色彩。

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丰富多样,每个词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语气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文之美,感受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虚词常见知识点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理解和掌握虚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归纳一下常见的文言文虚词知识点。

一、“之”1、作代词(1)代人、事、物。

例如:“渔人甚异之”中的“之”代指渔人所见到的景象。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

如“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

2、作助词(1)结构助词,“的”。

比如“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4)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3、作动词,“到……去”。

例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

4、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地”“着”,或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

三、“以”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以刀劈狼首”。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作动词,“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四、“于”1、作介词(1)在,从,到。

如“乃设九宾礼于庭”。

(2)“在……方面”“在……中”。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定义: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

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

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

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

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

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

《国语·句践减吴》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鸿门宴》“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

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远矣,全德之君子。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定义: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

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

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

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

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

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

《国语·句践减吴》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鸿门宴》“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

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远矣,全德之君子。

古代汉语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气词古代汉语语气词可分为四类:(1)肯定语气词,(2)疑问语气词,(3)祈使语气词,(4)感叹语气词。

一、肯定语气词肯定语气词有“也”“矣”“已”“而已”“耳”“尔”“而”“焉(然)”“旃”“夫”“者”“云”。

1、也“也”字作为语气词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尚书》,最早见于《诗经》。

“也”有两个,一个出现在句中,一个出现在句末。

出现在句末的“也”最初并不是语气词,而是一个判断词,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也”与表示判断的动词“为”分布互补,即用“也”的判断句不用“为”,用“为”的判断句不用“也”。

由于句末的“也”原本是判断词,所以它变成语气词之后就表示确认论断语气,带“也”字的句子都是表示静态的确认论断或说明。

出现在句中的“也”标记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语用上的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

句末的“也”由于是从判断词演变而来,所以当“也”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的时候,它总是分布在最前边。

2、矣“矣”祗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倒装句例外),表示肯定语气,同时还是实现体的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成为事实或推定将成为事实,一般情况下都可翻译成“了”(现代汉语出现在句子末尾的“了”)。

“矣”与“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及感叹句中,但是它仍表示本身固有的意义。

“矣”与其它语气词连用,也仍表示它固有的意义,位置在“也”“已”之后,在其它语气词之前。

3、已“已”本是动词,“完毕”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时期就虚化成语气词,《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比较常见。

表示确信无疑的肯定语气,同时也是实现体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经成为事实,可以翻译成“了”。

“已”与“矣”相比较,有三点差异:其一,“已”表示确信的语气比“矣”要强,而“矣”表示实现的意义更为显著。

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现在人物话语当中,“矣”则没有这种倾向。

其三,“已”不能用于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

由于“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所以它常与“也”连用,它的后面还可以再加“矣”。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虚词,是语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语言中没有具体意义,但在语句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或者用来表达语句的语气、情感、关系等功能的词。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相对较多,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用法。

本文将对古代虚词的种类、用法及例句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古代虚词的种类1. 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者情感的词,可以在句子中起到调整语气或者表达感情的作用。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气词有“吗、呢、罢、乎、矣、哉、耳、也、兮、矣”等。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微草堂笔记》)“而心中徘徊矣!”(《庄子·逍遥游》)2. 关联词关联词是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者句子的词,用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折、对比等。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关联词有“之、于、乃、者、所以、其、而、以、乎、则”等。

例如:“李白作诗,善庆‘天门中断楚江开’,伯量‘宝剑霍霍向湖心’,……”(《文心雕龙·后序》)“一言而不合,懭然而归。

”(《庄子·齐物论》)3. 助词助词是用来表示句子的语法成分、功能和作用的词,用来帮助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助词有“的、之、乎、者、所、所以、以、以及、尔、也、啻”等。

例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卷耳》)“我且偷生,生发不禁。

”(《后赤壁赋》)4. 离合词离合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来表示句子疑问、否定、感叹等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离合词有“未、仍、故、却、邈、荏、恶、庶、麋、亦”等。

例如:“我视其人,未有不喜者。

”(《韩非子·解老》)“将登华屋,故暂盘桓。

”(《吕氏春秋》)以上就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虚词种类,这些虚词在古文阅读中经常出现,了解这些虚词的种类及用法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和赏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虚词的用法古代虚词的用法多种多样,不仅有语气词用来表示语气,还有关联词用来连接句子成分,助词用来表示句子的功能和作用,离合词用来表示语气的疑问、否定、感叹等。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古汉语虚词

古汉语虚词

古汉语虚词第四单元:古汉语虚词一、古汉语虚词特点二、代词三、副词四、介词五、连词六、语气词代词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人一般都把代词归在虚词裹,但它很接近实词,除辅助性代词“者”、“所”外,都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

代词都有指代作用,被指代的不仅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谓词性成分;不仅可以是单个的词,也可以是复杂的词组,甚至是句子。

在古代汉语的代词系统里,除了和现代汉语一样有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以外,还多一类无定代词和一类辅助性代词。

一、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可以分成三类:指人、指事物、指处所。

其中存在着交叉的现象。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和“孰”一般只指人。

“谁”的用法基本上舆现代汉语相同,主要用於一般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裹,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

例如:①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郭隗说燕昭王求士》)③敢间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④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冯谖盂尝》)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主要指事物,——般不指代人。

"何",的出现率最高,语法功能也比较广泛。

例如:①何贵何贱?(《左传〃昭公三年》) ②大王来何*?(《史记〃项羽本纪》)③余何面目以视於天下乎?(《国语〃越语上》)④曰:是何也?(《荀子〃天论》) 四个例句中的“何”都指具体事物,可以译成“甚麽”,分别作主语、宾语、定语和判断句的谓语。

“何”用作宾语最多。

何”还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原因和方法是相联系的,有时难以区分。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这类疑问代词主要有“安”、“恶”、“焉”,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於现代汉语的“在哪裹”。

例如:①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

问曰:“安得此?”(《史记〃大宛列传》)②王攻楚将恶出兵?(《史记〃春申君列传》)③且焉臵土石?(《列子〃汤问》)④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⑤道恶乎往而不存?(《庄子〃齐物论》)⑥夫子将焉适?(《吕氏春秋〃士节》)!"安”“恶”“焉”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

文言虚词整理【而】1. 连词①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成“又”。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②表递进,可翻译为“并且”过“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③表承接,可翻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

例1: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例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

(《师说》)④表转折,“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⑤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假如”。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⑥表修饰,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⑦表因果,“因而”。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⑧表目的。

例1: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例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2. 代词①第二人称,你,你的。

例:余知而无罪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3. 助词①相当于“以”,表范围。

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

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③用于句末,相当于“耳”。

如: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论语·微子》)4. 动词①如,好像。

例: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吕氏春秋》)【何】1. 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例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例1: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例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1: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例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 副词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岂”“怎”。

古代文言虚词及词组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文言虚词及词组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文言虚词及词组解析知识点总结大全文言虚词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词语,它们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虚词,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化以及提高古代汉语阅读能力都十分重要。

本文将总结并解析古代文言虚词及常见词组的功能和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

一、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没有独立的实际意义,而起到标志句子成分、衔接句子、表示语言情感等作用的词语。

根据功能和用法的不同,可以将文言虚词分为以下几类:1. 助词:表示方位、时态、状态等语法关系,如“之”、“乎”、“焉”等;2. 体词:用于构成名词、代词、副词、连词等,如“者”、“之”、“以”等;3. 感叹词:用于表达情感、感叹等,如“噫”、“哀哉”等;4. 语气词:用于表示语气、语调,如“耶”、“令”等。

二、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及例句1. 助词的用法(1)“之”的用法:- 表示宾语,如“见之”、“问之”;- 表示动宾结构中的动作对象,如“嘲之”、“念之”;- 表示领属关系,如“吾之物”、“弟子之言”;(2)“乎”的用法:-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如“何乎?”、“安乎?”;- 用于感叹句中,表示感叹、惋惜,如“哀乎!”、“噫乎!”;(3)“焉”的用法:-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如“安焉”、“何焉”;- 用于陈述句中,表示存在、状态,如“所以然焉”、“焉有”。

2. 体词的用法(1)“者”的用法:- 用于名词前,表示指代,如“吾者”、“子者”;- 用于动词短语后,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如“行者”、“言者”;-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强调,如“且者”、“耳者”。

(2)“以”的用法:- 表示手段、方法,如“以书写”、“以言传”;- 表示原因、理由,如“以为”、“以故”;- 表示条件、前提,如“以若”、“以免”。

3. 感叹词的用法(1)“噫”的用法:- 表示悲伤、失望等情感,如“噫嚱!”、“噫嘻!”;(2)“哀哉”的用法:- 表示悲伤、哀悼等情感,如“哀哉!”、“哀哉丧乱之事!”;4. 语气词的用法(1)“耶”的用法:- 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询问,如“何耶?”、“安耶?”;(2)“令”的用法:- 表示命令、请求,如“请令”、“令行禁止”。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高中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高中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高中虚词是语言中的一类词类,它在句子中没有实际的名词或动词功能,但它在句子结构中有特殊的作用,比如表示关系、连接句子成分、表示语气等。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语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虚词包括了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本文将从介词、连词、助词这三个方面对古代虚词进行总结,并对其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介词介词是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汇之间关系的虚词。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主要用于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原因、目的等方面的关系。

下面我们分别以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介词。

1、表示处所古代汉语中表示处所关系的介词有“在、于、中、内、外、前、后、东、西、南、北”等。

比如,“在”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发生的处所,“于”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发生的处所或时间,“中”表示某个事物所在的位置,“内”、“外”表示某个事物的内部或外部,“前”、“后”表示某个事物或时间的前后顺序,“东”、“西”、“南”、“北”表示某个方向。

2、表示方向古代汉语中表示方向关系的介词有“向、往、至、至于、于、对、对于、朝、向着、往来”等。

比如,“向”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的方向,“往”表示向某个地方走去,“至”表示到达某个地方,“至于”表示到某个地方或到某个时间,“于”表示在某个地方,“对”表示朝向某个方向,“对于”表示关于某个事物,“朝”、“向着”表示朝向某个方向,“往来”表示去来往往。

3、表示时间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关系的介词有“在、内、中、于、以、于、当、周、经、随、为、为着、践、自、至、自从、自朝”等。

比如,“在”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内”表示某个时间段的内部,“中”表示某个时间段,“于”表示在某个时间,“以”表示某个动作的时间,“当”表示某个时间,“周”表示周围时间,“经”表示经过某个时间,“随”表示随着某个时间变化,“为”表示为了某个时间,“为着”表示为了某个时间,“践”表示某个时间,“自”表示从某个时间开始,“至”表示到某个时间,“自从”表示从某个时间开始,“自朝”表示从某个时间开始朝着某个方向。

古代虚词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虚词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代虚词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虚词的概念虚词是一种语法上的词类,它通常没有实际的意义,不具备实际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主要用来构建句子的结构、表示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辅助性作用,能够明确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虚词的分类1.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方位、时间、方式、原因、目的等关系。

例如,"在"、"从"、"向"等。

2.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

例如,"和"、"而"、"但是"、"因为"等。

3. 助词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关系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时态、语气、语法等关系。

例如,"了"、"着"、"过"、"的"、"地"等。

4. 叹词叹词是用来表示情感或感叹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喜怒哀乐、惊讶、祝福等情感。

例如,"哎呀"、"嗯"、"哈哈"、"诶"等。

5. 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语气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肯定、否定、疑问、命令等语气。

例如,"啊"、"呢"、"吧"、"呀"等。

6.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人、事、物的指代或代替作用。

例如,"他"、"她"、"它"、"这"、"那"等。

7.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的一种词语,主要用来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古代汉语语气词(共8张PPT)

古代汉语语气词(共8张PPT)

都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
议论
其 句首或 委婉 句中 (主语、 谓语前)
1、用于揣度句中,有推测商量的意思, 相当于“大概、恐怕”
2、用于祈使句中,表示一种委婉的要求, 相当于“还是、希望……”
3、用于反问句中,表示一种委婉的反问
岂 句中
反问和 1、反问句中,相当于“难道”
揣度
2、揣度问句中,相当于“莫非”
夫 句首 感叹、提顿 本身无疑问意味,最常见用于感叹句结尾表感叹;
3、后世多用于祭文开头或仿古
1、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
或句 “啊、吧” 目前最早的语气词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西周时期句首语气词较多,春秋战国句末语气词增多
1、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
末 2、用于句首表示提出问题,引人 3、“且夫、故夫、若夫、今夫”都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
作用是提顿,提示和停顿,
是使语气舒缓 这两个词古音相近,只是在先秦古书里出现的场合略有不同。
目前最早的语气词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西周时期句首语气词较多,春秋战国句末语气词增多
句首或句中(主语、谓语前) 2、用于句首表示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又称发语词
3、可不译如果出现在问句末尾,
也是表示判断或判断的加强, 不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表示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只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即对所说的话的态度和方式

疑问、反 问、感叹
这两个词古音相近,只是在先秦古书里出 现的场合略有不同。“与(欤)”“邪 (耶)”的疑问语气,较之“乎”要轻得 多,它们更多的是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 即对自己说的话或想法不太确定,需要询 问别人得到确认。

句末 疑问
指示代词之兼疑问语气词乎

句末 感叹(最常 本身无疑问意味,最常见用于感叹

《古代汉语》第5讲:虚词-介词连词

《古代汉语》第5讲:虚词-介词连词

介詞“以”是由動詞“以”衍化而來。介詞“以”的主 要用法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所使用的工具,憑藉的條 件或身份,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用”、“拿”、“憑” 等。 例如: ①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 ②我實不德,而以隸人之垣以贏諸侯,是吾罪也。 ③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 ④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 第二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相當於現代 漢語的“用”或“把”。例如: ①伯楚以呂郗之謀告公。 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介詞“為”
3、引介原因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③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 子不為小人之洶洶(氣勢兇猛)也輟行。 4、引介主動者(陽平) ①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後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 於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 ②身死國亡,為天下笑。
並、且、而、則、況、矧 連詞“與”、“且”、“以”、 (shen3)、抑、雖、然、 “而”、“則”、“然”、雖” 即令、、使藉、 、設如、、故若”、等苟。、倘、和特殊的連詞“之”加以介紹。
連詞“之”
連詞“之”有的語法著作中稱為助詞或介詞。但介詞 限於帶賓語者,故把“之”處理成連詞。連詞“之”的 主要作用有兩種,一種是加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使前 後兩項之間形成偏正關係;另一種用法是加在主語和謂 語之間使前後兩項之間形成主謂關係。 一、偏正結構 用“之”來連接的偏正結構,細分起來,“偏”和“正” 兩部分之間實際上有三種關係,即領有關係,同一關係、 修飾關係。
第二種用法,是介紹動作行為的對象。例如: ①寡君不忍,使群臣請於大國。《鞍之戰》 ②告紂之罪於天及殷民。《史記·魯周公世家》 第三種用法,是介紹出比較的對象。這種用法的 “于”(於)用在形容詞謂語之後。例如: ①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於諸侯。 ②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③師少於我,鬥士倍我。 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第五节古汉语虚词之四连词和语气词

第五节古汉语虚词之四连词和语气词

(二)句中语气词
• 句中语气词“也”常用在主语或状语之后, 表示顿宕,即句子在此稍作停顿,以舒缓 语气。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
•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 • 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三)句末语气词
• 1、也 • “也”表示确认语气,用在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果、假如)
(二)“而”的用法
• 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 1、表示并列关系 • 师速而疾,略也。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2、表示递进关系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 3、表示承接关系 • 温故而知新。 •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 4、表示因果关系 •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五、语气词
• 语气词是用在句子中表示某种语气的词。 •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分布,我们把古代汉语
的语气词分为三类:句首语气词、句中语 气词、句末语气词。 • 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语气词在不同的句子 中常常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学习时需要 注意。
(一)句首语气词
• 句首语气词:夫、盖、其、唯 • 1、“夫”和“盖”用在句首可以提示下文,引发议论或
乎?” • 日食饮得无衰乎?
• 6、邪(耶)、与(欤) • 它们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的,但不如“乎”强烈。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 是鲁孔丘与? • 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7、哉 • “哉”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 • 子曰:“贤哉,回也!”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8、耳、尔、而已 • 它们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限制性语气,即表示句子所述内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

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
用在特指问句末尾,表示疑问。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齐桓晋文之事》)
用在选择问句末尾,表示疑问。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 门宴》)
用在反问句的末尾,表示反问。
猜度语气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用在句尾,常有表猜度的语气副词与之呼应。可译为“吧”。
疑问语气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用在句尾,与疑问代词“何”呼应。
感叹语气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为学》)
用在句尾,表达感叹语气。

陈述语气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扁鹊见蔡桓公》)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用于句尾,表示已然,即事情已经过 去,动作已经完成。
孽根,死期至矣!(《促织》)

所表语气
例 句
用法说明

提顿语气有蒋氏者,专Fra bibliotek利三世矣。(《捕 蛇者说》)
用在主语后,表示提示和停顿。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 讽齐王纳谏》)
用在分句后面,表示解释原因。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用在分句后面,表示假设的条件,翻译应在分句前加“如果”。
顿缓语气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译为“啊”。
欤 与
疑问语气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用在句尾,表示特定的语气。作为语气词,先秦多写作“与”,“欤”是“与”的后起字。
反问语气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猜度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连词
(一)连词的分类
• • • • • • • • • • • • • • 1、并列关系连词 与、及、暨、并、而(译为:和、跟) 2、承接关系连词 乃、则、而、斯、即(译为:就、便、这就) 3、选择关系连词 且、若、将、如、抑、其(译为:或者、是……还是) 4、递进关系连词 且、而、尚、犹、况、而况、况乎(译为:并且、况且) 5、转折关系连词 而、然、则、抑、顾(译为:可是、只不过) 6、因果关系连词 而、因、以、故、是以、是故(译为:因此、所以、因而) 7、假设关系连词 而、若、倘、令、苟、即、诚、必、则、设、向(译为:如 果、假如)
(二)句中语气词
• 句中语气词“也”常用在主语或状语之后, 表示顿宕,即句子在此稍作停顿,以舒缓 语气。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 •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 • 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三)句末语气词
• 1、也 • “也”表示确认语气,用在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也可以用在疑问句末尾。 •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人尽夫也,父一而矣,胡可比也? • 2、矣 • “矣”表示报道性的陈述语气,即把事情发展的最新阶段 作为新情况告诉他人。 •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子来几日矣? • 诺,先生休矣。 • 甚矣,汝之不惠! • “也”表示静态,是对静态事情是判断;“矣”表示动态, 是把事情的变化告诉别人。
五、语气词
• 语气词是用在句子中表示某种语气的词。 •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分布,我们把古代汉语 的语气词分为三类:句首语气词、句中语 气词、句末语气词。 • 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语气词在不同的句子 中常常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学习时需要 注意。
(一)句首语气词
• 句首语气词:夫、盖、其、唯 • 1、“夫”和“盖”用在句首可以提示下文,引发议论或 阐明事实与道理。 • 夫战,勇气也。 •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霸者莫高于齐桓。 • “夫”还可以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猜度语气。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吾歌,可夫? • 2、“其”可以表示推测或反诘语气。 •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 •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 3、“唯”用在句首,表示一种希望的语气。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唯”也可以提示引出主语或时间。 •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盟津。
(二)“而”的用法
• • • • • • • • • • • • • 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 1、表示并列关系 师速而疾,略也。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表示递进关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3、表示承接关系 温故而知新。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4、表示因果关系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 • • • • • • • • • • • •
3、焉 “焉”表示直陈语气,并微有咏叹之情。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君何患焉? 4、已 “已”表示限制性的陈述语气。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5、乎 “乎”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呢”;也可以表示 猜度语气,译为“吧”。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 乎?” 日食饮得无衰乎?
思考与练习五
• 标点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 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 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 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 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 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 归之 •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 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 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左传· 成公十年) • 注:①晋侯,晋景公,名獳nò u。 • ②秦伯,秦桓公。
• • • • • • • • • • • • • • •
5、表示假设关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6、表示转折关系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偏正关系 子路率尔而对。 太后盛气而揖之。 老妇恃辇而行。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坐而待毙、侃侃而谈、缓步而归、呱呱而啼
•们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的,但不如“乎”强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是鲁孔丘与? 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7、哉 “哉”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 子曰:“贤哉,回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耳、尔、而已 它们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限制性语气,即表示句子所述内 容不过如此,译为“而已、罢了”。 •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 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