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图形(1)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一)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一)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一)丨北师大版前言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在总复习阶段对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几何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结合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我们将对这一部分的核心概念、重要公式、解题技巧进行梳理和讲解,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一、核心概念回顾1.1 直线、射线和线段- 直线:无限延伸,无端点。

- 射线:一个端点,无限延伸。

- 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

1.2 角- 锐角、直角、钝角:根据角度大小分类。

- 周角:等于360度。

- 对顶角、邻补角:特定位置关系。

1.3 平面图形- 三角形:三边、三角度量关系。

- 四边形:四边、四角度量关系。

- 圆:半径、直径、圆周率。

1.4 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表面积计算。

- 圆柱、圆锥:体积、表面积计算。

二、重要公式与定理2.1 三角形- 周长公式:周长 = 边1 边2 边3。

- 海伦公式:面积= √[p(p - 边1)(p - 边2)(p - 边3)](其中p为半周长)。

2.2 四边形- 矩形、正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为直角。

-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 梯形:一对对边平行,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

2.3 圆- 周长公式:C = 2πr。

- 面积公式:A = πr²。

2.4 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V = 长× 宽× 高。

- 圆柱体积:V = πr²h。

- 圆锥体积:V = 1/3πr²h。

2.5 比例与相似-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 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三、解题技巧与策略3.1 图形性质的应用- 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快速找到解题线索。

- 利用平行线性质:内角和定理,同位角、内错角性质。

3.2 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仔细审题:明确已知条件、求解目标。

- 合理画图:直观展示问题,便于发现解题思路。

《圆》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圆》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圆的周长、面积等计算,提高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加深对圆的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圆的基本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圆的性质:半径相等、直径垂直、弧相等、圆心角相等的特点及其应用;
《圆》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圆》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1.圆的基本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周长、面积;
2.圆的性质:半径相等、直径垂直、弧相等、圆心角相等;
3.圆的方程:圆的相交、相离;
5.圆与圆的关系:相切、相交、相离;
6.圆的切线、割线;
7.圆的扇形、圆心角、圆周角;
举例解释:
-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车轮的行驶距离;
-通过几何作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圆的性质,如半径相等、圆心角相等,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等分圆的图形。
2.教学难点
-圆的方程推导:理解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推导过程,尤其是从标准方程到一般方程的转换;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圆是由一组等距离于圆心的点组成的几何图形。它是平面几何中最重要的图形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计算车轮的周长和面积。
-在计算扇形、圆心角、圆周角时,通过实际案例和公式推导,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测量和设计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5.2图形的变化(1)导学案

5.2图形的变化(1)导学案

5.2图形的变化(1)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或梯形吗?2、将一张正方形纸,适当折叠几次,你能一剪剪出一个五角星图案吗? 二、探索活动活动一: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

直角三角尺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

1元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形成的几何体是 。

在上述过程中,发现:1、圆柱、圆锥和球分别是什么图形绕着什么旋转1周得到的?2、由上面的问题还能得出:点动成 ,线动成 ,面动成 。

例1、下列图形绕轴线旋转一周,能形成 怎样的几何体?你能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例2、把第一排中的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第二排中的某个几何体,请把两排的相应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例3、将右图中的小船向左平移3格。

活动二 完成P123-124做一做。

活动三 议一议,你能说出课本图5-8中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练一练:1、P125 1、2 课堂练习:1、左下方三个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分别形成一个几何体,是 、 、 。

A BCDACD (1)2、上图中的立体图形(1),可以看作右边的梯形ABCD沿边旋转一周形成的。

立体图形(2)可以看作是由直角三角形ABC绕边旋转一周形成的。

3、下列图形都可由半圆经过怎样的变化而得到?4、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是()A.将一张纸沿它的中线折叠B.飞碟的快速转动C.电梯的上下移动D.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5、分析下图中四个图形是怎样形成的?6、如图,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P、Q、M、N四组图形,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由A得到M;由B得到;由C 得到;由D得到。

导学案 (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导学案 (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课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导航】1.目标定位:(1).掌握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作三角函数的图象.通过三角函数的图象研究其性质.(2).注重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2.考题预测:(1). 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在图象变换中的应用.(2).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在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求参、求最值、求值域、求单调区间等问题中的应用.(3).从几年的试题来看,一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及对称性,二是以解答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且常与向量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要点梳理】1.“五点法”描图(1)y =sin x 的图象在[0,2π]上的五个关键点的坐标为(0,0),⎝⎛⎭⎫π2,1,(π,0),⎝⎛⎭⎫3π2,-1,(2π,0). (2)y =cos x 的图象在[0,2π]上的五个关键点的坐标为(0,1),⎝⎛⎭⎫π2,0,(π,-1),⎝⎛⎭⎫3π2,0,(2π,1). 2.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 y =sin x y =cos x y =tan x定义域RR{x |x ≠k π+π2,k ∈Z }图象值域 [-1,1] [-1,1]R 对称性 对称轴: x =k π+π2(k ∈Z )x =k π(k ∈Z )无对称轴对称中心 (k π,0)(k ∈Z )⎝⎛⎭⎫k π+π2,0)(k ∈Z⎝⎛⎭⎫k π2,0(k ∈Z )周期2π2ππ单调性单调增区间⎣⎡ 2k π-π2,2k π+⎦⎤π2(k ∈Z ); 单调减区间⎣⎡2k π+π2,2k π+⎦⎤3π2(k ∈Z )单调增区间[2k π-π,2k π](k ∈Z );单调减区间[2k π,2k π+π](k ∈Z ) 单调增区间⎝⎛k π-π2,k π+⎭⎫π2(k ∈Z )奇偶性 奇 偶奇3.周期性(1)一般地,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 值都满足f (x +T )=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2)对于一个周期函数f (x ),如果在它所有的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 (x )的最小正周期.【基础自测】1.(课本习题改编)函数y =tan ⎝⎛⎭⎫π4-x 的定义域为( ).A.⎩⎨⎧⎭⎬⎫x ⎪⎪ x ≠k π-π4,k ∈ZB.⎩⎨⎧⎭⎬⎫x ⎪⎪x ≠2k π-π4,k ∈Z C.⎩⎨⎧⎭⎬⎫x ⎪⎪x ≠k π+π4,k ∈Z D.⎩⎨⎧⎭⎬⎫x ⎪⎪x ≠2k π+π4,k ∈Z 答案 A2.(2011·全国新课标)设函数f (x )=sin(ωx +φ)+cos(ωx +φ)⎝⎛⎭⎫ω>0,|φ|<π2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 (-x )=f (x ),则( ).A .f (x )在⎝⎛⎭⎫0,π2单调递减 B .f (x )在⎝⎛⎭⎫π4,3π4单调递减C .f (x )在⎝⎛⎭⎫0,π2单调递增 D .f (x )在⎝⎛⎭⎫π4,3π4单调递增解析 f (x )=sin(ωx +φ)+cos(ωx +φ)=2sin ⎝⎛⎭⎫ωx +φ+π4,由最小正周期为π得ω=2,又由f (-x ) =f (x )可知f (x )为偶函数,因此φ+π4=k π+π2(k ∈Z ),又|φ|<π2可得φ=π4,所以f (x )=2cos 2x ,在⎝⎛⎭⎫0,π2单调递减. 答案 A3.y =sin ⎝⎛⎭⎫x -π4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A .(-π,0) B.⎝⎛⎭⎫-3π4,0 C.⎝⎛⎭⎫3π2,0 D.⎝⎛⎭⎫π2,0 解析 ∵y =sin x 的对称中心为(k π,0)(k ∈Z ),∴令x -π4=k π(k ∈Z ),x =k π+π4(k ∈Z ),由k =-1,x =-34π得y =sin ⎝⎛⎭⎫x -π4的一个对称中心是⎝⎛⎭⎫-3π4,0. 答案 B4.(2011·合肥三模)函数f (x )=cos ⎝⎛⎭⎫2x +π6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 解析 T =2π2=π.答案 π【典例精析】题型一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例1】(1)求函数y =lg sin 2x +9-x 2的定义域.(2) 【2012湖南】函数f (x )=sinx-cos(x+6π)的值域为( )A . [ -2 ,2] B.[-3,3] C.[-1,1 ] D.[-32 , 32] 【分析】 (1)由题意知对数的真数大于0,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再利用单位圆或图象求x 的范围.(2)将余弦化为正弦,再换元处理,转化为关于新元的一元二次函数解决.【解】 (1)依题意⎩⎪⎨⎪⎧sin 2x >0,9-x 2≥0⇒⎩⎪⎨⎪⎧k π<x <k π+π2,k ∈Z ,-3≤x ≤3,⇒⎩⎨⎧⎭⎬⎫x ⎪⎪-3≤x <-π2,或0<x <π2. (2)【答案】Bf (x )=sinx-cos(x+6π)31sin cos sin 3sin()226x x x x π=-+=-,[]sin()1,16x π-∈- ,()f x ∴值域为[-3,3].【反思】(1)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实际上是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常借助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来求解.(2)求解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常见到以下几种类型的题目:①形如y =a sin x +b cos x +c 的三角函数化为y =A sin(ωx +φ)+k 的形式,再求最值(值域);②形如y =a sin 2x +b sin x +c 的三角函数,可先设sin x =t ,化为关于t 的二次函数求值域(最值);③形如y =a sin x cos x +b (sin x ±cos x )+c 的三角函数,可先设t =sin x ±cos x ,化为关于t 的二次函数求值域(最值).【变式练习1】(1)求函数y =sin x -cos x 的定义域.(2)已知函数f (x )=cos ⎝⎛⎭⎫2x -π3+2sin ⎝⎛⎭⎫x -π4·sin ⎝⎛⎭⎫x +π4,求函数f (x )在区间⎣⎡⎦⎤-π12,π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sin x -cos x ≥0.利用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2π]上y =sin x 和y =cos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在[0,2π]内,满足sin x =cos x 的x 为π4,5π4,再结合正弦、余弦函数的周期是2π,所以定义域为⎩⎨⎧⎭⎬⎫x ⎪⎪2k π+π4≤x ≤2k π+5π4,k ∈Z . (2)由题意得:f (x )=12cos 2x +32sin 2x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12cos 2x +32sin 2x+sin 2x -cos 2x =12cos 2x +32sin 2x -cos 2x =sin ⎝⎛⎭⎫2x -π6. 又x ∈⎣⎡⎦⎤-π12,π2,∴2x -π6∈⎣⎡⎦⎤-π3,5π6,∴sin ⎝⎛⎭⎫2x -π6∈⎣⎡⎦⎤-32,1. 故当x =π3时,f (x )取最大值1;当x =-π12时,f (x )取最小值-32.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与对称性例2、(2011·大同模拟)函数y =2cos 2⎝⎛⎭⎫x -π4-1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奇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偶函数[审题视点] 先化简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再确定周期和奇偶性.解析 y =2cos 2⎝⎛⎭⎫x -π4-1=cos ⎝⎛⎭⎫2x -π2=sin 2x 为奇函数,T =2π2=π. 答案 A求解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时,一般先要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把三角函数式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再根据函数奇偶性的概念、三角函数奇偶性规律、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求解.【训练2】 已知函数f (x )=(sin x -cos x )sin x ,x ∈R ,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解析 由f (x )=(sin x -cos x )sin x =sin 2x -sin x cos x =1-cos 2x 2-12sin 2x =-22sin ⎝⎛⎭⎫2x +π4+12. ∴最小正周期为π. 答案 π题型三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与对称性 【例3】(2011 全国新课标卷)设函数()sin(2)cos(2)44f x x x ππ=+++,则( )A .()y f x =在(0,)2π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 B .()y f x =在(0,)2π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 C .()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D .()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分析】化为形如f (x )=A sin(x +φ)的形式,再求单调区间与最小正周期. 【解】 f (x )=sin )(42π+x +sin )(42π+x =x x x 2cos 2)22sin 2442sin 2=+=++πππ()(,由π+2k π≤2x ≤2π+2k π,k ∈Z ,得: +2πk π≤x ≤+πk π,k ∈Z ,由选项可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ππ,2,由2k π≤2x ≤π+2k π,k ∈Z ,得: k π≤x ≤+2πk π,k ∈Z ,由选项可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0π,, 由2x=,πk k ∈Z ,得x=,2πk k ∈Z ,由题意,.2π=x 故答案选D.求形如y =A sin(ωx +φ)+k 的单调区间时,只需把ωx +φ看作一个整体代入y =sin x 的相应单调区间内即可,若ω为负则要先把ω化为正数.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正切函数的图象只是中心对称图形,应熟记它们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训练3】(1) 函数f (x )=sin ⎝⎛⎭⎫-2x +π3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 解析 f (x )=sin ⎝⎛⎭⎫-2x +π3=-sin ⎝⎛⎭⎫2x -π3,它的减区间是y =sin ⎝⎛⎭⎫2x -π3的增区间. 由2k π-π2≤2x -π3≤2k π+π2,k ∈Z ,得:k π-π12≤x ≤k π+5π12,k ∈Z .故所求函数的减区间为⎣⎡⎦⎤k π-π12,k π+5π12(k ∈Z ). 答案 ⎣⎡⎦⎤k π-π12,k π+5π12(k ∈Z )【课堂小结】方法与技巧1.利用函数的有界性(-1≤sin x ≤1,-1≤cos x ≤1),求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3.利用换元法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要注意x 系数的正负号). 失误与防范1.闭区间上最值或值域问题,首先要在定义域基础上分析单调性,含参数的最值问题,要讨论参数对最值的影响.2.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时,应先把函数式化成形如y =A sin(ωx +φ) (ω>0)的形式,再根据基本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出x 所在的区间.应特别注意,应在函数的定义域内考虑.注意区分下列两题的单调增区间不同: (1)y =sin ⎝⎛⎭⎫2x -π4;(2)y =sin ⎝⎛⎭⎫π4-2x . 3.利用换元法求三角函数最值时注意三角函数有界性,如:y =sin 2x -4sin x +5,令t =sin x (|t |≤1),则y =(t -2)2+1≥1,解法错误.【巩固深化】(选择紧扣本堂内容的题目10—11道(选择5道,填空3道,解答题2—3道)和拓展提高题1—2道(供学有余力学生使用),供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使用。

5.1丰富的图形世界(1)导学案

5.1丰富的图形世界(1)导学案

1顶点侧棱侧面底面棱锥棱柱5.1 丰富的图形世界(1)【学习目标】1、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展开、折叠等活动,开始探索丰富的图形世界。

2、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与球等立体图形,认识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及其关系。

3、经历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意识。

【探究活动】1、问题情境: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你在右图中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与同学交流一下,看谁发现的多……2、如图,将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3、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都给我们以的形象。

水管、易拉罐、地球仪的表面都给我们以的形象。

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吗?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__________,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棱柱的顶点,____________________叫棱椎的顶点。

棱柱的侧棱长_________,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_______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_______形,棱椎的侧面都是_________形。

5、圆锥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的还是曲面的?它们的交线是直的还是曲的?棱柱呢?过棱柱的一个顶点有几条边?6、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练习巩固]1、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棱锥,有个侧面。

2、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与棱AB 垂直相交的棱有条,与棱AB 平行的棱有条。

3、若一个棱柱的底面是一个七边形,则它的侧面必有个长方形,它一共有个面。

4、(1)根据棱柱上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在棱锥上也标注出各部分的名称吗?地球月球圆锥圆柱棱柱棱锥球(2)观察上面的两幅图,可总结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与线相交得到,图形是由、、组成的。

观察一下你所在的教室,举例说明。

(3)说一说:棱柱与棱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小结思考】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当堂检测】1、依次写出右图中几何体的名称:()()()()()2、选择题:⑴与易拉罐类似的几何体是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⑵魔方表面涂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6个 B、7个 C、8个 D、9个()⑶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3、判断题: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复习(有答案)导学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复习(有答案)导学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复习课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本章重要知识回顾: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是图形.(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简称;(4)等腰三角形的相等;相等;相等;(5)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简称.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等边三角形是图形,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2)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等于。

4.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边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角都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等于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3)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4)如果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 .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分和等于第三条的平方,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SA,AAS,SSS,SAS,HL8.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的距离相等。

(2)到一条线段两个距离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并且这点到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5)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上。

(6)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并且这点到的距离相等。

位似图形(一)2课时导学案

位似图形(一)2课时导学案

A ’B ’C ’D ’ D C B A A B C DA B C DA B C D A B C D 初三数学 《位似图形(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并能依据概念准确地进行判断说明。

2、理解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并能够运用这一性质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3、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应用知识。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位似的定义及其性质的掌握学习难点: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学法指导】理解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并能够运用这一性质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⒈如果两个_____________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

⒉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比也就是指他们的______________比。

【学习过程】一、1、分别连接下列图形中的对应点,观察对应点的连线有什么特征?(四边形ABCD ∽四边形A ’B ’C ’D ’)二、2、什么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 3.观察上面的图形,回答:(1) 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与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位置关系?(2) 在各图形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他们的比与位似比有什么关系?4.由上面的学习,请总结位似图形有什么性质?5.想一想:在前面五个图中,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AB 与A ’B ’是否平行?BC 与B ’C ’,CD 与C ’D ’, AD 与A ’D ’是否平行?为什么? 三、应用新知:课本59页练习1、2题。

【归纳小结】 [我学会了]:[我的不足之处]: [今后我努力的方向]: 【当堂测评】1.若两个图形位似,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B 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位似比。

圆复习导学案教案

圆复习导学案教案

圆复习导学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包括圆的定义、性质等;2.掌握圆的常用术语及其相互间的关系;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圆的相关性质及术语的掌握。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2.利用已知条件证明圆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黑板、粉笔2.学生:教科书、习题集、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数学游戏的形式导入课题,设计一道与圆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如:一个小狗在操场上奔跑,它能跑的最远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和圆有关。

2.概念讲解与讨论(15分钟)2.1定义:教师板书定义“圆”及相关术语“弦”、“切线”、“弧”、“弧长”、“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等,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2.2.性质:讲解圆的相关性质,如:①相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②半径相等的圆,所对的圆心角相等;③弦长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④半径垂直于弦,且分别半径上的端点,弦的中点连接,可得两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等。

2.3图示:通过教材上的图形和实物导引,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圆的相关术语。

3.练习与巩固(25分钟)3.1计算练习:教师出示相关计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例如:(1) 在半径为 7cm 的圆中,将圆心角为60° 的弧截下,所得的弧长为多少?(2) 半径为 5cm 的圆的弦长为 8cm,求对应的圆弧长?3.2应用练习:通过实际情景与应用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深化拓展(2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设计一些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推理和解决。

例如:如何通过圆心将圆分成12个等份?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加深对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复习图形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复习图形及答案

新人教版生物八上复习:图形及答案姓名: 班级:初二、 班触手卷曲的刺丝 猎物 弹出的刺丝 刺细胞 细胞核 口 内胚层外胚层消化腔 芽体 眼点背面腹面口咽 肠子宫卵巢精巢 幼虫 雌虫雄虫卵幼虫 钉螺 口 肠生殖器官 肛门前端环带 鳃 出水管 入水管 贝壳外套膜足 脊柱 腹部 胸部 头部 触角 单眼 复眼 口器 前足 中足 气门后足 翅背鳍 侧线 尾鳍 臀鳍腹鳍 胸鳍 鳃盖 鳃盖 鳃丝鼻孔眼睛 鼓膜 前肢 后肢 气管 肺 气囊 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P.5) 蜗虫结构示意图(P.6)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P.6)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P.7) 蛔虫结构示意图(P.8) 蚯蚓(P.9) 螠蛏的内部结构(P.12)鲫鱼的骨骼(P.19) 蝗虫示意图(P.15) 鱼的外形(P.20) 鱼鳃(P.22)青蛙的形态特征(P.25) 鸟的呼吸系统(P.33)门齿臼齿门齿犬齿臼齿肱骨桡骨尺骨指骨掌骨腕骨股骨腓骨胫骨趾骨蹠骨跗骨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P.5)蜗虫结构示意图(P.6)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P.6)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P.7)蛔虫结构示意图(P.8)蚯蚓(P.9)螠蛏的内部结构(P.12)鲫鱼的骨骼(P.19)蝗虫示意图(P.15)鱼的外形(P.20)鱼鳃(P.22)青蛙的形态特征(P.25)鸟的呼吸系统(P.33)肱二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孢子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生物遗体真菌和细菌兔的牙齿 狼的牙齿(P.38)家兔的骨骼(P.42,选记)关节示意图(P.43) 去除皮肤的鸡翅(P.43)白蚁群体的成员分工(P.55) 细菌结构示意图(P.73)蘑菇的结构图(P.77)青霉的结构图(P.77)病毒结构示意图(P.91) 物质循环图(P.79)兔的牙齿 狼的牙齿(P.38)家兔的骨骼(P.42,选记)1 动作 1 动作关节示意图(P.43)去除皮肤的鸡翅(P.43)青霉的结构图(P.77)物质循环图(P.79)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的错误措施是()A.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B.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D.进行大量的人工饲养和驯化2.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2《几何图形》导学案1(新版)青岛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2《几何图形》导学案1(新版)青岛版

1.2 几何图形【学习目标】1、通过一个侧面为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线和点,认识长方体的棱,顶点,各个面。

2、通过''通过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生活实例,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正方体模型。

【学习重点】1、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2、能初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立方体的展开图,会利用展开图制作立方体模型.【学习难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体验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观念。

【课前预习】预习任务一:认识几何图形1、完成教材第7-8页的“观察与思考”,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2、分别举出生活中成“点、线、面”形象的例子: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点动成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动成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动成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例:平面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体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任务二:认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1、完成教材第9页的“实验与探究”,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图形的相似期中复习导学案1

图形的相似期中复习导学案1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复习学案(1)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编写:罗俊 审阅:张元国 2013-4-18班级 学号 姓名一、知识回顾 1.位似与位似作图 2.平行投影3.物高与影长的关系4.中心投影5.视点、视线、盲区二、例题讲解例1. 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2,4)、B (-3,1)、C (-1,1),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二象限内将△ABC 放大,放大后得到△A′B′C′. (1)画出放大后的△A′B′C′,并写出点A′、B′、C′的坐标.(点A 、B 、C 的对应点为A′、B′、C′)(2)在(1)中,若M (a ,b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写出变化后点M 的对应点M ′的坐标. (3)求△A′B′C′的面积.例2.乐乐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AB 的高度,如图,他在某一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投影一部分在地面上BD 处,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CD 处,分别测得其长度为9.6米和2米,求旗杆AB 的高度.例3.电线杆上有一盏路灯O ,电线杆与三个等高的标杆整齐划一地排在马路的一侧,AB 、CD 、EF是三个标杆,相邻两个标杆之间的距离都是2米.已知AB 、CD 在灯光下的影长分别(如图)BM=1.6m,DN=0.6m.(1)请画出路灯O 的位置和标杆EF 在路灯下的影子; (2)求标杆EF 的影长.例4.如图,路灯(P 点)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路灯的底部(O 点 )20米的A 点,沿OA 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B 点时,身影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变长或变短了多少米?三、课堂练习 1.在一次军事夏令营活动中,进行打靶训练,在用枪瞄准目标点B 时,要使眼睛O 、准星A 、目标B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在射击时小明有轻微抖动,致使准星A 偏离到A ′,若OA=0.2米,OB=40米,AA ′=0.0015米,则小明射击到的点B ′偏离目标点B 的长度BB ′为 ( ) A .3米 B .0.3米 C .0.03米 D .0.2米2.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图,据图中所标注尺寸,这支蜡烛在暗盒中所成的像CD 的长为 ( )A.61 cmB.31 cmC.21cm D.1 cm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3. 如图,五边形ABCDE 与五边形A ′B ′C ′D ′E ′位似,对应边CD=3,C ′D ′=2.若位似中心P 点到点A的距离为6,则P 到A ′的距离为__________.4. 在同一时刻,如果高为1m 的标杆的影长为0.5m ,那么影长为20m 的旗杆的高是__________.5. 如图,正方形OABC 与正方形ODEF 是位似图形,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点A 的坐标为(4,0),则E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6.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边OA 在x 轴上,OC 在y 轴上,如果矩形OA ′B ′C ′与矩形OABC 关于点O 位似,且矩形OA ′B ′C ′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2倍,那么点B ′的坐标是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7. 亮亮和颖颖两人用下面方法测量楼高:如图,亮亮蹲在地上,颖颖站在亮亮和楼之间,两人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当楼的顶部M ,颖颖的头顶B 及亮亮的眼睛A 恰在一条直线上时,两人分别标定自己的位置C ,D .然后测出两人之间的距CD=1.25m ,颖颖与楼之间的距离DN=30m (C ,D ,N 在一条直线上),颖颖的身高BD=1.6m ,亮亮蹲地观测时眼睛到地面的距离AC=0.8m .你能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帮助他们求出住宅楼的高度吗?。

徐闻县和安中学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第1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1、2)

徐闻县和安中学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第1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1、2)

徐闻县和安中学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林朝清 ◆◆我们的约定:我的课堂 我作主!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学案累计: 8、9 课时 姓名:________课题: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1、2)学习目标 我的目标 我实现1.知道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结构图.2.通过基本训练,巩固第十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3.通过典型例题的学习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第十一章所学的基本内容,发展能力. 突破:【重点】知识结构图和基本训练.【难点】典型例题和综合运用.导学过程 我的课堂 我作主☆☆导学活动1☆☆ 归纳总结,完善认知1.总结本章知识点及相互联系.2.三角形全等探究 三角形 全等的 条件☆☆导学活动2☆☆ 基本训练,掌握双基 1.填空(1)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3)全等三角形的 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 角相等. (4)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5)两边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 (6)两角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 (7)两角和其中一角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 (8) 和一条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 (9)角的 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如图,图中有两对三角形全等,填空:(1)△CDO ≌ ,其中,CD 的对应边是 , DO 的对应边是 ,OC 的对应边是 ; (2)△ABC ≌ ,∠A 的对应角是 ,∠B 的对应角是 ,∠ACB 的对应角是 .两边一____两边一对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边______________ ___边_____________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条件 两个条件 三个条件A B C DEO◆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林朝清 设计时间 2013年9月3日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一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 (2)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3)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4)两角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6)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 ) (7)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 (8)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 )4.如图,AB ⊥AC ,DC ⊥DB ,填空:(1)已知AB =DC ,利用 可以判定 △ABO ≌△DCO ; (2)已知AB =DC ,∠BAD =∠CDA ,利用 可以判△ABD ≌△DCA ; (3)已知AC =DB ,利用 可以判定△ABC ≌△DCB ;(4)已知AO =DO ,利用 可以判定△ABO ≌△DCO ;(5)已知AB =DC ,BD =CA ,利用 可以判定△ABD ≌△DCA.5.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OA =OC ,OB =OD.求证:AB ∥DC.证明:在△ABO 和△CDO 中,OA OC ,AOB __________,OB OD ,⎧=⎪∠=⎨⎪=⎩∴△ABO ≌△CDO ( ).∴∠A = .∴AB ∥DC ( 相等,两直线平行).6.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如图,AB ∥DC ,AE ⊥BD ,CF ⊥BD ,BF =DE.求证:△ABE ≌△CDF. 证明:∵AB ∥DC ,∴∠1= . ∵AE ⊥BD ,CF ⊥BD , ∴∠AEB = . ∵BF =DE ,∴BE = .在△ABE 和△CDF 中,1______,BE ______,AEB _______,⎧∠=⎪=⎨⎪∠=⎩∴△ABE ≌△CDF ( ).A B CDO ABCD O12AB CDEF徐闻县和安中学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林朝清 ◆◆我们的约定:我的课堂 我作主!☆☆导学活动3☆☆ 典型题目,加深理解 题1 如图,AB =AD ,BC =DC. 求证:∠B =∠D.题2 证明: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先结合图形理解命题的意思,然后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题3 如图,CD ⊥AB ,BE ⊥AC ,OB =OC.求证:∠1=∠2.☆☆导学活动4☆☆ 综合运用,发展能力 7.如图,OA ⊥AC ,OB ⊥BC ,填空: (1)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已知 = , 可得 = ;(2)利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已知 = ,可得 = ;8.如图,要在S 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的距离相等,并且离公 路与铁路交叉处300米.如果图中1 厘米表示100米,请在图中标出集 贸市场的位置.A B C D 21E D CB AO 12OA B C S◆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设计:林朝清 设计时间 2013年9月3日9.如图,CD =CA ,∠1=∠2,EC =BC.求证:DE =AB.10.如图,AB =DE ,AC =DF ,BE =CF. 求证:AB ∥DE.11.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 DE ⊥AB ,DF ⊥AC ,BE =CF. 求证: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第11题图)12.选做题:如图,∠ACB=90°,AC=BC ,BE ⊥CE ,AD ⊥CE.求证:△ACD ≌△CBE. (第12题图)E AB CD12F A B C DE A B C DEF A B CD E。

《认识图形》 导学案

《认识图形》 导学案

《认识图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

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能够区分不同的图形。

2、难点(1)理解图形特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形。

比如,我们每天用的书本是长方形的,窗户玻璃是正方形的,路上的交通标志有三角形的等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吧!(二)新授1、长方形(1)展示长方形的图片或实物,如书本、黑板等。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让学生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3)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长方形的边,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角,验证刚才的发现。

2、正方形(1)展示正方形的物品,如手帕、魔方的面等。

(2)请同学们观察正方形的特点,得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同样让学生动手测量和比较,加深对正方形特征的理解。

3、三角形(1)呈现三角形的图片,如三角尺、红领巾等。

(2)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三角形,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1)展示圆形的物体,如盘子、车轮等。

(2)观察圆形的特点,理解圆形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的,没有角。

5、平行四边形(1)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2)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边,发现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3)通过用手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框架,感受其容易变形的特性。

(三)巩固练习1、连一连给出一些常见图形的图片,让学生与相应的名称连线。

2、数一数出示一幅包含多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其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多少个。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图形的拼组)
导学案
知识导入
1. 图形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2. 图形的基本概念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

•圆形:没有边和角,由圆周上的所有点到圆心相等的距离构成。

学习目标
1.能够辨别常见的图形。

2.能够通过拼组各种图形。

学习步骤
第一步:认识各种图形
1.默写并用实物或纸上画出各种图形,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名称,辨认图形并说出其特点。

第二步:图形的拼组
1.老师给出拼图游戏,学生根据不同图形将图形拼到一起。

2.讨论不同拼组后形成的图形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拼组的规律。

讨论与总结
•你在拼组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通过拼组,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能举例说明吗?
课后作业
1.自行绘制一个图形,让同学通过拼组还原。

2.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个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熟练的认识各种图形,并通过拼组图形
的方式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101页.doc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101页.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练习课
环节一、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
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
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
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
点?
环节二、
完成第四页的例3 。

做一做
1.介绍一套七巧板都有什么?
2、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你会怎么拼?
比一比,看谁拼的方法多。

3、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吗?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
第二课时: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第15页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第四课时: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第五课时:练习课
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
第六课时:用数学(P19:例3)
第七课时:练习课
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
第八课时:复习课(一)
第九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第十课时:练习课 (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完成P25:8―P26:11及思考题
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分类和整理(单一标准)
第二课时分类和整理(不同标准)
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一、二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第三、四课时:读数、写数
第五、六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图形的旋转(1)》导学案

《图形的旋转(1)》导学案

《图形的旋转(1)》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2、能记住旋转的基本性质3、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重点:1. 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2.旋转的基本性质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一).自学教材P56并填空:把一个平面图形___着平面内某一点O_____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 叫做_________,转动的角叫做________。

所以,旋转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自学检测: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_________度。

2.如图,类似于钟表的指针,将△OAB ,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_(2)经过旋转,点A 、B 分别转到______________ 3.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BC 上一点,∆ABD 经过旋转后到达∆ACE 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_______(2)旋转了_______度.(3)如果M 是AB 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 转到了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教材P57探究,总结归纳旋转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旋转性质的应用1、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AB=5㎝,BC=3厘米,△ABC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DEC ,则∠D=______,∠B=______,DE=_______㎝, EC=______㎝,AE=_______㎝,DE 与AB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理类图判读导学案(1)(2021年整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理类图判读导学案(1)(2021年整理)

福建省永安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类图判读导学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永安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类图判读导学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永安市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类图判读导学案(1)的全部内容。

地理类图判读一、地理区域图的判读(一)、真题感悟(2016·浙江卷)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1)~(2)题..(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二)、规律总结常见的区域地图有区域经纬网图、区域综合地图(各要素综合或某些要素综合图)、区域专题地图(区域地形图、区域水系图、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农业分布图、交通图)等。

分析此类地图的一般步骤如下:(1)看图名:明确区域图的主题和图中的主要内容。

如我国西北地区,绝大部分位于甘肃省中部,主要的地形区有祁连山、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2)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相对位置、重要地理事象等进行准确定位。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导学案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导学案

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1)知识与技能1.本节通过实践操作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帮助我们认识了两种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探索并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3.应用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3.通过小组折叠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3)学习重点1、线段和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的对称轴是什么?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运用第一环节知识回顾活动内容: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请你举出生活中的几例轴对称图形。

第二环节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内容:探索1:角的对称性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⑴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沿角的两边将角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⑶过点M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MD,其中,点D是折痕与0A边的交点,即垂足.⑷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的交点为E问题思考:⑴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⑵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哪些相等的角?说说你的理由.⑶在角平分线上另外取其他点,再试一试.探索2:探索线段的对称性活动内容: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⑴在纸上画一条线段AB,对折AB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沿MA将纸折叠;⑶把纸张展开,得到折痕MA和MB.问题思考:⑴MO 与AB 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⑵AO 与BO 相等吗?MA 与MB 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⑶在折痕上移动M 的位置,结果会怎样?实验结论:⑴线段是 图形,它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 ;另一条是CD ,它 ,称作AB 的 .⑵无论M 点取在直线的何处,线段MA 和MB 都 .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⑷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第三环节 例题应用活动内容:在△ABC 中,BC=10,边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E ,D ,BE=6,求△BCE 的周长.第四环节 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活动内容:如图:A ,B ,C 三点表示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供水站,使它到这三个工厂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标出供水站的位置P ,请给予说明理由。

有趣的图形整理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有趣的图形整理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有趣的图形整理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图形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椭圆等。

3. 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4. 图形的性质:边、角、面积、体积等。

5.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翻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分类、性质和变换。

2. 教学难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2.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图形的特点。

3. 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图形的知识点。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的分类、性质和变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性质和变换。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对图形知识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与图形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图形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图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孩子学习图形知识的看法和建议。

七、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复习图形及答案(附2套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复习图形及答案(附2套试卷)

新人教版生物八上复习:图形及答案姓名: 班级:初二、 班触手卷曲的刺丝 猎物 弹出的刺丝 刺细胞 细胞核 口 内胚层外胚层消化腔 芽体 眼点背面腹面口咽 肠子宫卵巢精巢 幼虫 雌虫雄虫卵幼虫 钉螺 口 肠生殖器官 肛门前端环带 鳃 出水管 入水管 贝壳外套膜足 脊柱 腹部 胸部 头部 触角 单眼 复眼 口器 前足 中足 气门后足 翅背鳍 侧线 尾鳍 臀鳍腹鳍 胸鳍 鳃盖 鳃盖 鳃丝鼻孔眼睛 鼓膜 前肢 后肢 气管 肺 气囊 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P.5) 蜗虫结构示意图(P.6)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P.6)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P.7) 蛔虫结构示意图(P.8) 蚯蚓(P.9) 螠蛏的内部结构(P.12)鲫鱼的骨骼(P.19) 蝗虫示意图(P.15) 鱼的外形(P.20) 鱼鳃(P.22)青蛙的形态特征(P.25) 鸟的呼吸系统(P.33)门齿臼齿门齿犬齿臼齿肱骨桡骨尺骨指骨掌骨腕骨股骨腓骨胫骨趾骨蹠骨跗骨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P.5)蜗虫结构示意图(P.6)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P.6)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P.7)蛔虫结构示意图(P.8)蚯蚓(P.9)螠蛏的内部结构(P.12)鲫鱼的骨骼(P.19)蝗虫示意图(P.15)鱼的外形(P.20)鱼鳃(P.22)青蛙的形态特征(P.25)鸟的呼吸系统(P.33)肱二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孢子直立菌丝营养菌丝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生物遗体真菌和细菌兔的牙齿 狼的牙齿(P.38)家兔的骨骼(P.42,选记)关节示意图(P.43) 去除皮肤的鸡翅(P.43)白蚁群体的成员分工(P.55) 细菌结构示意图(P.73)蘑菇的结构图(P.77)青霉的结构图(P.77)病毒结构示意图(P.91) 物质循环图(P.79)兔的牙齿 狼的牙齿(P.38)家兔的骨骼(P.42,选记)1 动作 1 动作关节示意图(P.43)去除皮肤的鸡翅(P.43)青霉的结构图(P.77)物质循环图(P.79)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C.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D.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2.海豚生活在海洋中,体表光滑无毛,外形像鱼,但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动物3.下列关于动物攻击行为叙述不正确的是()A.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 B.攻击行为有利于种族繁衍和个体生存C.攻击行为都有身体的直接接触 D.公鸡之间的争斗就是一个实例4.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CA16病毒感染是主要致病原因.研究人员将CA16病毒接种到新生小鼠腹腔内,一段时间内各部位的病毒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A.CA16病毒可进入多种器官 B.感染初期,CA16病毒在肌肉中繁殖最快C.CA16病毒繁殖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D.感染9天时,脑中CA16病毒最多5.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行为()A.个体差异 B.遗传物质 C.环境因素 D.生活经验6.蜥蜴是人类的朋友,其主要的运动形式是A.跳跃 B.行走C.爬行 D.奔跑7.下列抗生素药品中属于真菌产生的是( )A.链霉素 B.卡那霉素 C.青霉素 D.庆大霉素8.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C.肺不发达 D.皮肤裸露9.下列各特征中,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①原核生物②真核生物③分裂生殖④大多孢子生殖⑤自养⑥异养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10.世界上已经发现昆虫超过()A.4000多种B.15000多种C.100多万种D.200多种1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内容()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12.下列不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珍稀动物是()A.大鲵 B.大熊猫 C.金丝猴 D.扬子鳄13.我国特有的藏羚羊因其比金子还贵重的羊绒,已濒临灭绝,最主要的原因是()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 B.偷猎者的疯狂捕杀C.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D.气候的变化14.下列描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是()A.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B.为增加农业产量,把森林、草原、荒山都开垦为良田C.为了蔬菜增产,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使有毒藻类死亡15.下列在生物分类中最相近、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生物是()A.雪松和桃树 B.大豆和根瘤菌C.酵母菌和乳酸菌 D.人和;黑猩猩16.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鳄鱼不是鱼”“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A.甲壳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类B.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C.软体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D.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17.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C.哺乳动物一般是体表被毛,胎生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18.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19.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A.减小栖息地,引进外来物种B.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C.建立自然保护区D.建立频危物种的种质库20.下列都不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A.乌贼、华枝睾吸虫 B.水蛭、沙蚕C.扇贝、蚯蚓 D.河蚌、田螺二、填空题21.请举例说出我国生态系统的类型:被称为“地球之肺” 的是________,“绿色水库”的是________,湿地生态系统则被称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