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需求分析的功能模型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第2讲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工程第2讲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7P32: 2.9.2P23: 2.2 P25: 2.3P34: 2.9.3模型构造多使用脚本语言、基于现有基础代码库、UI工具制作,制作过程一般不会考虑性能、稳定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迭代-递增生命周期模型递增也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固有特性P27P26: 2.5P28P29P30 2.7敏捷开发4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及几个衍生模型2迭代和递增3其他生命周期模型及模型比较58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以人为本我相信没有比面对面交流更高效的沟通渠道了•尊重和信任激发个人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个体的潜能。

•基于互相信任的前提,敏捷提倡自治的全功能团队。

在工作形式上,整个团队平时坐在一起工作,从物理空间上创造了更加便捷面对面的沟通机会。

•要摒弃这种重流程和重工具,提倡轻量级流程和轻量级工具,而这些流程和工具又在促进个体交互。

比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使用Trello、Jira、Keynote等工具。

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价值导向为客户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是我们的核心目标•我们应该尽早交付可进行端到端测试的代码,该目标决定了我们不应该花过多精力在面面俱到的文档上。

•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抵制任何文档。

实践证明,轻量级的文档策略有助于团队高质量交付可工作的软件。

•在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原型也是一种轻量级文档,交互设计师交付可以尽早地跟团队和客户进行确认验收的核心业务场景的原型,快速收集反馈。

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客户团队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真正想要的价值•让客户也作为团队的一分子,跟客户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取代敌对的谈判关系。

•需求的变化往往来自客户,让客户参与进来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尽早的发现变化,从而尽早采取解决方案。

第二讲凯恩斯模型

第二讲凯恩斯模型
只有将两者结合,让产品、货币市场同 时达到均衡,才能同时决定Y和r。
46
IS曲线为满足产品市场均衡的r与Y的组 合
LM曲线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r与Y的组 合
所以IS曲线与LM曲线可以绘在一张图上, 其交点就可以同时满足产品与货币市场 的均衡
47
IS-LM模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Y0
48
IS-LM模型
数学形式: S(Y)=I(r) m=L1(Y)+L2(r)
左移 如果右移,均衡收入会上升,但利率会
下降
54
均衡的变动
货币供给↑→利率↓→投资↑→收入↑ 收入↑→交易需求、谨慎需求↑ 所以货币交易、谨慎需求上升,使利率
下降的幅度小于只考虑货币市场的情况
55
均衡的变动
Y1 Y2 Y0 Y3 Y4
56
均衡的变动
IS曲线、LM曲线同时移动
Y0 Y1 Y2
左移 IS曲线右移,一般而言,新的均衡点将
是更高利率与更高收入的组合 存在货币市场对乘数作用的限制
投资增加,会引起利率上升,利率提高 会阻碍投资增加
52
IS曲线的移动
r
LM
r2
E2
r0
B
E0
A
r1
E1
IS2
IS0
IS1 Y1 Y2 Y0 Y3 Y4
Y
53
均衡的变动
2.LM曲线的移动(IS曲线不变) 货币供给增加,会使LM曲线右移,反之
44
3、LM曲线的推导
LM曲线的斜率与截距
m=kY+L2(r)
斜率:dm k dL 2 dr
dY
dr dY
dr k dY dL 2

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

目录1 导言 01。

1 背景 01。

2 目的 01.3 名词解释 01.4 参考资料 (1)2 概述 (1)2。

1 系统环境 (1)2.2 功能需求 (2)2.3 参与者分工 (2)2.4 技术支持 (3)2。

4.1 MVC模式 (3)2。

4。

2 jsp+servlet+javabean开发模式 (4)3 UML建模语言 (4)3.1 基本概念 (4)3.1.1 对象图 (5)3.1.2 类图 (5)3。

1。

3 类图 (5)3.2 模型视图 (6)3.2.1 用例图 (6)3.2。

2 活动图 (6)3。

2.3 顺序图 (7)4 需求分析 (7)4.1 管理员需求分析 (7)4。

1。

1 管理员用例图 (7)4.2 普通用户需求分析 (10)4.2.1 普通用户用例图 (10)4.3 安全管理需求分析 (12)4。

3.1 安全管理用例图 (12)5 对性能的规定 (14)5.1 时间特性要求 (14)5。

2 灵活性 (14)5。

3 输入输出要求 (15)5.4 故障处理要求 (15)5.5 其他专门要求 (15)1 导言1。

1 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软件开发这项技术,随之也开始涌现出了诸多的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然而,安装这些开发工具对系统内存往往有较大的要求,即使成功安装,有时也会对我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不便。

此外,这些开发工具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供我们练习使用,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提高软件开发水平。

所以我们小组联合开发了名为学程网的在线评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B/S结构。

系统中有大量的习题,可以练习可以考试,既可以练习开发语言,亦可以温故数据结构.该系统的特点是方便、使用。

1。

2 目的实现以下功能:能够实现注册用户的功能:能够判断用户的身份,并根据身份的不同进入不同的页面;管理员能够实现在线添加试卷、试题,查询试卷、试题的功能;普通用户能够实现在线考试的功能;普通用户能够实现查询考试分数的功能;普通用户能够实现在线答题的功能;普通用户能够实现查询试卷和试题的功能。

需求分析的步骤

需求分析的步骤

目录前言1什么是需求需求分析在整个开发周期的作用。

2 在需求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2.1 第一阶段确定项目的大背景2。

2 第二阶段项目本阶段的核心需求定义和确定 2.3 第三阶段项目详细需求分析前言需求对于我们IT人来讲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如何在项目开发周期做需求那就是各有各的道了下面是我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做需求的理解和总结。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不同的感官。

1什么是需求需求分析在整个开发周期的作用。

对于需求概念来讲就是功能质量约束。

在整个开发周期中需求是整个开发的基础。

需求分析成功则软件风险就减少了一半. 这么一讲还是蛮空洞的对于我们来讲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它的流程是什么每步流程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本人在需求操作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项目的大背景。

第二阶段项目本阶段的核心需求定义和确定第三阶段项目详细需求分析。

2 在需求过程中的三个里程碑2。

1 第一阶段确定项目的大背景确定项目的大背景就是充分的了解项目的领域客户对项目的期望值.其次对于企业项目来讲在确定项目目标后还要进一步的了解客户的企业框架.当前项目在企业框架中位置第三方接口定义等等。

在考虑到完成业务上的预景后接下来就是项目实现技术实现方案选择实现项目的技术框架通常包含开发平台第三方组件硬件环境测试环境部署环境等第一阶段的配置项为《企业建设方案》2。

2 第二阶段项目本阶段的核心需求定义和确定在确定了需求的大背景下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内容就是确定项目的核心功能关键的质量和相关的约束.在这边我要着重向大家说明一下温昱老师的二维需求表。

表的格式为功能质量约束业务及需求用户级需求开发级需求功能软件功能又分关键功能次要功能等。

在第二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分辨并整理关键功能和次要功能。

根据项目的规划找出当前需要实现的关键功能与此同时对于高风险技术风险大的功能或者关键功能中相互冲突的功能进行前期取舍。

当然啦在取舍和确定具体的功能范围还是要和客户之间相互沟通的最后要补充一点的就是确定关键功能这个过程是不停递归的一个过程。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与用例图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与用例图

我们应当怎样做需求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与用例图(转)在我们进行一系列需求调研工作的同时,我们的需求分析工作也开始启动了。

需求调研与需求分析工作应当是相辅相伴共同进行的。

每次参加完需求调研回到公司,我们就应当对需求调研的成果进行一次需求分析。

当下一次开始进行需求调研时,我们应当首先将上次需求分析的结果与客户进行确认,同时对需求分析中提出的疑问交给客户予以解答。

这就是一个需求捕获->需求整理->需求验证->再需求捕获的过程。

但是,当我们经过一番忙碌,将需求中的第一手资料从调研现场捕获回来以后,我们应当怎样进行分析呢?不少团队对此都比较迷茫,没有一个统一和有效的方法,往往采用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的方式。

一些问题想到了就做了,没有想到则忽略掉了。

实际上,需求分析不应当是太公钓鱼,而应当是拉网排查。

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对项目研发带来风险。

因此,我们应当采用一套成熟而完整的分析方法,稳步而有序地完成这部分工作。

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其分析方法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信息化管理类软件项目通常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功能角色分析、业务流程分析与业务领域分析。

需求分析不是一项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一个由粗到细的过程,它体现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在需求分析的初期,我们对需求的认识往往是整体的、宏观的,随着分析工作的逐渐深入,一步步细化。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对需求的分析,首先应当从功能角色分析开始。

所谓功能角色分析,就是从一个外部用户的视角分析整个软件系统能够提供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到底是提供给哪些角色使用。

对一个系统进行功能和角色方面的梳理和分析,可以采用的比较主流的方法之一就是绘制用例图。

用例图是UML的4+1视图中的一种,准确地说就是那个“+1”。

用例图是贯穿整个面向对象分析/设计(OOA/D)的核心视图,它描述的是系统到底为用户提供了哪些功能,以及到底是哪些用户在使用这些功能,是沟通用户与技术人员的桥梁。

微观经济学—— 需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 需求理论
.
二、需求函数
二、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反映了某一商品的需求量Q与其影响该需
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价格和收入等)的依存关系。 1、影响需求的变量 (1)商品的价格P。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量Q与该种商品的价格成负相关关系,即P↑,Q↓; P ↓ ,Q ↑ (2)消费者的收入M。通常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
相关产品的另外一种关系是替代品 ◆如果两种产品分别单独满足消费者同样的一种需求,则经济学上品称
为两种产品互为替代(substitution goods)。如果1、2两种商品互为替 代品,则有,第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第二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第二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第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如果两种商品既不是互补品,也不是替代品,则经济学上称它们为互 为独立品(independent goods)。即如果1、2两种产品互为独立品, 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
二、厂商
厂商(firm)也叫企业,也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 主体之一,在经济活动中通常是商品和劳务的提供者以及 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1、厂商的收入 厂商向居民出售商品和劳务,从而实现资金回流,形成厂 商的收益。
2、厂商的支出 通常厂商要向居民购买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和 知识等要素,向政府购买适于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如安 全保卫、良好的环境等公共产品。
第二讲 市场需求原理
.
第一节 微观经济主体
微观经济主体(Economic Units)是指参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经济学 家们把微观经济主体抽象概括为居民、厂商和政府。
一、居民 居民也叫家庭,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微观经济主体之一,在经济活动中通 常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以及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在经济学中,居民具有很 强的消费者的特点。

第二讲 学习需求分析

第二讲 学习需求分析

第二讲学习需要分析一、学习需要(学习完课程、未学习之前??)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差距=期望—现状期望状态: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对学习者的总期望由以下因素决定:学习者未来的职业或正从事的职业的新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习者生活的社会及其变化与发展所赋于学习者的历史使命学习者未来的工作岗位或所在岗位的技术变化对人才的希望学习者自身对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个人要求现状:学习者群体在能力、素质方面现有的水平二、学习需要分析的概念学习需要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是要揭示学习需要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并辨明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同时它还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分析所面临的问题的性质,确定采用教学设计的方法能否解决该问题,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3)、分析现有的资源条件及可能受到的限制,明确进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重要性;(4)、形成总的设计目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学习需要分析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学习需要是教学设计过程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过程。

学习需要是一种差距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有助于理顺问题与方法、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1、发现问题,明确差距80%—30%=50的通过率2、分析问题原因1)原因的表象-—-—听力、阅读、写作失分太多2)形成差距的真正原因:A 环境——设备、设施、工具材料B 激励机制——-外部C 教学原因:动机水平(价值*自信)—-——内部知识与技能(教学时间与方法;教师素质与态度;课程计划、教材、学习资源)D 确定教学设计的必要性3、分析可行性(人、财、物的支持、重要性)4、形成“选择或开发课程计划及配套教材”的项目及项目总目标一、学习需要分析的逻辑步骤1。

第2讲 需求定义与需求分析

第2讲 需求定义与需求分析

第二讲需求定义与需求分析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系统研究所蒋波前面已经讲到,一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行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定义阶段、开发阶段、测试交付与维护阶段。

本节中主要介绍第一阶段,即问题定义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主要介绍如下几个内容:(1)问题的识别(2)可行性分析与研究(3)系统开发原则(4)系统开发前的准备(5)系统开发策略与开发计划(6)系统分析(7)系统分析方法论下面逐一加以说明一.问题的识别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是,开发人员必须首先弄清楚5个W。

即What,Why,Who,Where,When。

也就是说,开发人员必须知道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由谁来做,在哪里做以及何时做的问题。

如果在没有搞清楚以上问题就匆忙着手开发,往往是导致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是,实际工作中,搞清楚以上几个问题并非易事。

问题识别的主要是通过了解企业目标、现行企业系统的问题、企业的信息战略等内容,决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要识别的问题首先是管理问题。

例如,企业战略优势下滑、产品滞销、效率低下等,然后了解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

例如有无数据混乱、处理速度慢,设备老化等问题。

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系统分析人员应该通过科学的启发来激发企业的需求,因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有时是无法了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的,有些需求根本提不出来。

所以说,现代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已经由“满足用户需求”转变为“使用户满意”。

这里离不开系统分析员的主动性。

问题识别的越清楚,开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可行性研究是指在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条件下,系统开发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源和条件是否能够满足系统目标的需求,希望通过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所识别的问题是否有解。

因此,可行性研究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也就是说,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

可行性研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否实现用户的需求;●经济可行性从人力、财力、物力上考虑开发系统的经济效益是否高于开发成本;●操作可行性系统的操作方式是否可行,目标、方案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满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法律可行性是否满足法律上的要求,有没有社会的因素会对系统开发产生消极影响。

需求工程(第二讲)需求工程过程33

需求工程(第二讲)需求工程过程3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前景与范围的关系
前景关系到整个产品。当产品的战略定位或
业务目标随时间发生改变时,前景也会变化。范
围则只与一个特定项目,或实现产品功能下一增 量的某次迭代相关。
产品前景包括了每一个计划产品版本的范围
产品目录
版本1.0的 项目范围
版本1.1的 项目范围
版本1.1的 项目范围
版本n的 项目范围
难点:缺乏领域知识,应用领域的问题常常是模糊的、不精确 的;
– 存在默认的知识,如难以描述的常识问题;
– 存在多个知识源,且多知识源之间可能有冲突; – 客户可能的偏见,如不能提供或不想告知你所需要了解的事 情。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案例
3个月前,甲新加入一家公司。很快他进入到一个项目里, 这个项目是为某公司提供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 供应商的情况。当时项目刚处于初期,主要是获取需求, 做DEMO,然后去为客户作演示。其中主要是甲做开发。 • 甲以前主要一直做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工作,加入这个项目 后,公司希望他作为项目的PM,来推动这个项目往前走。 • 然而,甲对这个客户行业(某工程行业)非常不了解,因 此对获取需求毫无办法,虽然他也希望能参考一些类似的 系统,但一直没有找到。所以基本上就是公司有客户关系 的人零零碎碎的发过一些需求,然后他去照着做。最近, 客户终于认为甲做的系统并不适合他们。所以这个项目可 以说是失败了,于是,公司认为甲没有达到要求,解除了 合同。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通过业务需求定义前景
回顾:
业务需求( business requirement)表示组织或客户高层次的目标。
来源: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实际用户的管理者、市场
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 内容:描述了组织为什么要开发一个系统,即组织希望达到的目

数学建模第二讲:简单的优化模型

数学建模第二讲:简单的优化模型

B1的右边 (
A2B2过Q1点 ).
l2在l1上? 如果l2在l1上方,Q2的效用函数值将大于Q1, l2在l1下? 对消费者来说征收入税比征销售税好.
例2 价格补贴给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政府为鼓励商品的生产或者减少消费者的负担所采取的
两种价格补贴办法:
补贴前的消费点Q(x1*, x2*)
• 把补贴款直接给生产者 ~自然鼓励商品生产,对消费者无影响
优化模型
简单的优化模型
--静态优化模型
3.1 存贮模型
3.2 消费者的选择
3.3 生产者的决策
简单的优化模型(静态优化)
• 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优化问题. • 静态优化问题指最优解是数(不是函数). • 建立静态优化模型的关键之一是根据
建模目的确定恰当的目标函数. • 求解静态优化模型一般用微分法.
定性分析 c1 T,Q c2 T,Q r T ,Q 敏感性分析 参数c1,c2, r的微小变化对T,Q的影响
T对c1的(相 对)敏感度
S (T , c1)
ΔT /T Δ c1 / c1
dT dc1
c1 T
1 2
c1增加1%, T增加0.5%
S(T,c2)=–1/2, S(T,r)=–1/2 c2或r增加1%, T减少0.5%
模型应用 T 2 c1
rc 2
Q rT 2c1r c2
• 回答原问题 c1=5000, c2=1,r=100
T=10(天), Q=1000(件), C=1000(元)
思考: 为什么与前面计算的C=950元有差别?
• 用于订货供应情况: 每天需求量 r,每次订货费 c1, 每天每件贮存费 c2 , T天订货一次(周期), 每次订货Q 件,当贮存量降到零时,Q件立即到货.

第3章 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方法

第3章 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方法

第3章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方法3.1 需求分析概述3.1.1 需求分析概念1、所谓需求分折:就是对待开发的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的全面描述。

2、需求分析的工作:通过对需求的调查、了解、观察和分析,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和抽象,并采用有效的技术、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描述开发目标、实现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活动的集合;3、需求的定义:客户对一个待开发的系统在实现目标、完成功能、应达到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的集合;4、需求获取的困难:(1) 软件功能复杂;(2) 需求的可变性;5、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当前的业务流程,包括体系结构,各职能部门完成的主要任务、关系及其交流的信息。

6、需求分析的结果通常以模型等建模工具和方法描述系统的信息流、功能结构及完成各功能需要的数据。

7、功能模型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开发的依据,将指导后续的开发工作。

8、需求分析工作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

3.1.2 系统分析员的职能1、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要任务:是确定应用信息系统及软件产品应该达到的各项功能性要求和非功能性要求,即用户要做什么。

2、系统分析员应该具备的素质:(1) 获取需求的能力;(2) 管理及沟通能力;(3) 技术素养;3.1.3 需求获取的方法常用的几种获取需求的方法:(1)面谈;(2)实地观察;(3)问卷调查;(4)查阅资源;3.1.4 需求分析过程1、标识问题:(1) 需求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问题的识别和标识获得所求解问题及其运行环境的理解;(2) 标识问题从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做起,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3) 在标识理解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确定系统的人机界面;2、建立需求模型:(1) 模型是对现实原形所作的一种抽象,其本质是只关心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而忽略无关的因素,其目的是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便于认识和分析;(2) 目前常用的模型方法主要有DFD数据流图和IDEFO,都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抽象和分解;(3) 首先对应用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并找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用抽象方法把这类事物的非主要方面剔除,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本质,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然后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4) 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A) 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B) 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C) 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D) 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E) 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的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3、描述需求:(1) 需求描述的目标:对软件项目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需求全面描述;(2) 功能性需求:指需要计算机实际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具体功能,明确描述系统必须做什么,实现什么功能以及输入输出等;(3) 非功能性需求:软件项目对实际运行环境的要求;(4) 需求描述主要由需求模型和需求说明书组成,说明书侧重文字说明,内容如下:需求概述;功能需求;信息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其他需求;(5) 在对需求进行分析过程中,系统分析员要经常考虑的问题:(A) 描述的需求是完全的吗?(B) 需求描述是正确的和一致的吗?(C) 描述的这些需求是可行的、实际可操作的吗?(D) 描述中的每一条需求都是客户需要的吗?4、确认需求:1、评审委员会审核下列内容: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数据管理;其他需求。

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访谈法来进行需求分析。

访谈法是最直接、最常用的需求获取方法之一。

通过与用户、业务人员或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观察和记录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了解用户的需求。

其次,调查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或在线调查,我们可以收集到大量用户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为产品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另外,原型法也是一种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

通过制作产品原型,我们可以让用户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功能和界面,从而及时获取用户的反馈意见。

原型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验证需求,减少后期修改的成本。

此外,文档分析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相关的文档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需求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用户故事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通过编写用户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描述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为产品设计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

用户故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总的来说,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采用合适的需求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为产品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需求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需求分析的原理

需求分析的原理

需求分析的原理
需求分析的原理是为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特性,并确保满足用户的需求。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将用户的需求转化为具体、明确的产品或服务要求,为后续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导。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原理:
1. 明确需求: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是确保对用户的需求有清晰的理解。

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问题和希望得到满足的情况。

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用户的需求,确保有准确的需求基础。

2. 分解需求:将整体需求分解为可管理和实现的小模块。

这种拆分可以使需求更具体明了,并确定每个需求的优先级和相关性。

3. 确定需求的关联性:需求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相互之间可能会影响。

通过分析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可以确保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整体逻辑和功能的完整性。

4. 提出优先级: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应根据重要性和急迫性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这有助于决定哪些需求先实现,哪些需求可以推迟或移除。

5. 结果确认:需求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合理地将用户期望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和特性。

因此,在需求分析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要与用户进行确认和验证,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需求分析的原理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合理地分析和管理需求,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减少项目的风险,并最终满足用户的期望。

KANO模型详解与应用-需求分析及优先级排序理论

KANO模型详解与应用-需求分析及优先级排序理论

KANO模型详解与应用一、KANO模型的作用KANO模型是之前学习和工作中使用的时候觉得特别有用的,这篇文章就是由浅入深,由概念说到使用方法,和大家分享最落地、成本最低的一个交互方法论。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运营说先做这个XX功能,产品说先做XXX这个功能,这个开发说时间不够,只能做其中一个,要么放在下一个版本。

各方有各方的需求和利益点,我们应该怎么去平衡呢?某一个功能,在大范围上,他到底存不存在,并不是你说它存在就存在的。

功能如果要上的话,我们也不是一个版本就上完,一定要有一个先后顺序。

这个时候就用到KANO模型。

怎么样去辨别需求的真伪,以及确定是真需求以后怎么样去做量化的优先级排序。

很明显了KANO模型的作用就是:怎么样去辨别需求的真伪,以及确定是真需求以后怎么样去做量化的优先级排序。

二、KANO模型的概念起始你可能听过KANO模型,只是简单的知道这个是个什么东西,我们这次和大家分享他最基础的由来和概念,只有了解了概念和理论,你才会从根本去理解他,和别人分享的时候也会更加有理有据。

01.双因素理论我们就先花一点时间把它概念来源说清楚。

那么在大家传统的观念里面,我们大家会认为用户满意反面是用户不满意。

但是有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他在研究企业员工的满意度的时候,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一般我们认为满意的反面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反面是满意。

但是他认为,满意的反面不是不满意。

他们不是连续体,二者是可以分开的。

也说他们满意和不满意,不是二选一的关系。

因此满意的反面是没有不满意。

举个例子说,如果我把令员工满意的一些条件因素去掉,员工充其量就变成了没有满意,他不一定会变成不满意。

同样的,我把人不满意的因素去掉,也不一定会直接导致员工不满意,最多只是他没有不满意。

这就是叫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他采访了两百多位美国工商企业的一些工程师,询问他们工作的满意度,研究发现,日常工作当中。

员工的满意因素,它分为两种。

《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72件事》学习笔记(5)——需求分析与管理

《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72件事》学习笔记(5)——需求分析与管理

《产品心经产品经理应该知道的72件事》学习笔记(5)——需求分析与管理一、需求的三角模型缺乏感缺乏感,也叫差距,包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

这些差距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视这种差距,才是推动需求形成闭环的动因,所以缺乏感是需求的动力引擎.目标物目标物,填补落差的解决方案,也是我们常说的产品、服务。

目标物解决缺乏感的程度,比如是基本满足还是超出预期,决定着用户体验的满意度,所以目标物体现了需求满足程度。

能力能力,采取行动的成本,也是经济学上说的交易成本,指的是为了填补缺乏感而使用目标物时是否具备能力基础。

这个能力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成本、决策成本、金钱成本、操作成本、学习成本等。

能力不具备,则需求不存在,因此能力是需求的破局点。

二、判断需求真伪的公式2.1常见伪需求常见的伪需求主要有脱离真实场景、脱离目标用户、脱离核心任务、需求频次低、价值感知低和交易成本高。

脱离真实场景场景指的是什么用户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要完成一个什么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阻碍.约束或限制条件。

脱离目标用户脱离目标用户指的是把自己当作用户,或者所瞄准的目标用户过于小众,或者所瞄准的用户根本就不是目标用户。

脱离产品核心任务(产品定位)脱离核心任务指的是背离了产品的核心流程或任务。

比如车的核心任务就是出行,围绕着出行,可以实现出租车、私家车、代驾和运货等业务。

如果新增餐饮或娱乐相关的业务,就背离了“出行”这条核心业务,同时餐饮或娱乐相关的业务大概率是伪需求。

需求频次低需求频次低指的是用户的需求是一个小需求或弱需求。

小需求或弱需求=用户密度某频度某强度。

价值感知低价值感知低指的是与现有解决方案带来的价值差别不大。

如果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很差,用户会去寻找新的替代品;如果它的表现只是稍孙一筹或者与之前的解决方案差别不大,用户则没有大大的动力做出改变。

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些代价大多是要提前付出的。

改变的好处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显现,正是这种成本效益的时间差阻碍了人们的行动。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
19
1.5 数 据 字 典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信息的集合,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对系统中使用的所有数 据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据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提供数据描述, 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中提供数据描述, 是数据流图必不可少的辅助资料。 是数据流图必不可少的辅助资料。 数据字典包含以下信息。 数据字典包含以下信息。 数据、 (1)名字 )名字——数据、控制项、数据存储或外部实体的名称。 数据 控制项、数据存储或外部实体的名称。 第一项中对象的其他名字。 (2)别名 )别名——第一项中对象的其他名字。 第一项中对象的其他名字 使用数据或控制项的处理的列表, (3)使用地点与方式 )使用地点与方式——使用数据或控制项的处理的列表,以 使用数据或控制项的处理的列表 及使用这些对象的方式。 及使用这些对象的方式。 描述数据或控制项内容的符号。 (4)内容描述 )内容描述——描述数据或控制项内容的符号。 描述数据或控制项内容的符号 关于数据类型、 (5)补充信息 )补充信息——关于数据类型、预置值、限制等的其他信息。 关于数据类型 预置值、限制等的其他信息。
第1章 软件需求.1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是研究用户要求, 需求分析是研究用户要求,以得到目标系统 的需求定义的过程。 的需求定义的过程。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 一起完全弄清用户对系统的确切要求。 一起完全弄清用户对系统的确切要求。 需求分析是理解、分析和表达“ 需求分析是理解、分析和表达“系统必须做 什么”的过程。 什么”的过程。
24
3.IPO图
IPO图是输入 处理 输出图,是美国 图是输入/处理 输出图,是美国IBM公司 图是输入 处理/输出图 公司 发展完善起来的图形工具。 发展完善起来的图形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需求分析的概念

需求分析的任务并不是确定系统怎样完成它的工作,而仅仅 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 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


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地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 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化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 再由需求定义转化为相应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即需求分 析的结果)的过程。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部分是详细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 主要功能的算法描述。通过验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是今后软 件设计和项目验收的依据。
分析员协同程序员通过调查分析,同时可以参考该项 目的可行性报告和项目开发计划书,来获取当前系 统的物理模型,可以采用系统流程图(是用来描述 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表示。 例如:计算 机售书的系统流程图如下页所示。
计算机售书的系统流程图如下所示
附:
2 去除非本质因素,抽象出当前系 统的逻辑模型
需求分析的过程


需求分析对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以及软件产品的质 量至关重要。 从收集资料到形成软件需求分析文档,一般来说要 经过四个过程:获取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编 写需求文档,评审需求文档。
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 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定 义和要求。 本阶段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如下:
1 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用户需求
•这些需求包括:
•功能需求:所开发的软件必需具备什么功能(最重要)。 •性能需求:指待开发的软件应具备的性能指标,如存储容量,运行时间 等。 •环境需求:指软件运行时的软件、硬件要求。 •用户界面需求:指人机交互方式、输入输出的数据格式等是否友好、便 捷等。 此外还有:可靠性需求、安全保密要求、用户界面需求、可移值性、可 维护性等方面需求。


3、局部数据存储。当某层数据流图中的数据 存储不是由图中相应加工的外部接口,而只是 本图中某些加工之间的数据接口,则称这些数 据存储为局部数据存储。 4、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注意合理分解, 要把一个加工分解成几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加 工,这样可以减少加工之间输入、输出数据流 的数目,增加数据流图的可理解性。
1. 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研究主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包括估计项目的开发成本,估算开发成本是 否会高于项目预期的全部利润。分析系统开 发对其他产品或利润所带来的影响。
2. 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开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 最重要的工作技术可行性研究包括以下几项: (1)风险分析:在给出的限制范围内,能否 设计出系统,并实现必要的功能和性能。 (2)资源分析:要论证是否具备系统开发所 需的各类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软 件、硬件资源和工作环境等。 (3)技术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是否支持这 个系统。
结构化分析方法步骤示例 商店业务处理系统

这个数据流图只是一个高层的系统逻辑模型, 它反映了目标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数据流图绘制步骤


首先确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根据商店业务,画出顶层数据流图,以反映 最主要业务处理流程

经过分析,商店业务处理的主要功能应当 有销售、采购、会计三大项。主要数据流
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中去掉非本质因素,如地点、人物等,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可以用数据流图表示。
2.3 数据流分析技术
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适合于数据处理类型软件的需求分析 具体来说,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用抽象模型的概念, 按照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
分解,直到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软件为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当准备接受一个软件开发任务时,就进 入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即进行可 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压缩简化了的系 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较高层 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一 般说来,可行性研究所需的成本占总工程 成本的5%~10%。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1. 2. 3. 4. 5. 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 法律可行性 开发方案可行性
输入的源点和输出终点是顾客和供应商。

然后从输入端开始,根据商店业务工作流 程,画出数据流流经的各加工框,逐步画 到输出端,得到第一层数据流图
第一层数据流图
加细每一个加工框修改数据流图的原则




数据流图上所有图形符号只限于前述四种基 本图形元素 数据流图的主图必须包括前述四种基本元素, 缺一不可 数据流图的主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外部 实体之间 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和一个输出 数据流
流图。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 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该系统有哪些输入数据, 这些输入数据从哪里来;有哪些输出数据,输 出到哪里去。 2、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数据流图。一般将 层号从0开始编号,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向内 的原则。

注意事项



1、命名。不论数据流、数据存储还是加工, 合适的命名使人们易于理解其含义。 2、一般不画物质流。数据流反映能用计算机 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实物,因此对目标系统的 数据流图一般不要画物质流 3、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 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必须一致, 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描述银行取款过程的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的层次结构

为了表达数据处理过程的数据加工情况,需 要采用层次结构的数据流图。按照系统的层 次结构进行逐步分解,并以分层的数据流图 反映这种结构关系,能清楚地表达和容易理 解整个系统
分层的数据流图



在多层数据流图中,顶层流图仅包含一个加工, 它代表被开发系统。它的输入流是该系统的输 入数据,输出流是系统所输出数据 底层流图是指其加工不需再做分解的数据流图, 它处在最底层 中间层流图则表示对其上层父图的细化。它的 每一加工可能继续细化,形成子图。
5. 开发方案可行性
提出系统实现的各种方案并进行评价之后, 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秀的方案。
2.2 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重新定义问题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方案 推荐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推荐行动方针 书写计划任务书 提交审查
止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描绘系统 的逻辑模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数据流 图(DFD)是描述软件系统中数据处理过程的一种有力
的图形工具。
数据流图中的基本符号(最新)
符 号

含 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数据流
或 或
数据存储 加工(变换)
画数据流图步骤

1、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数据
3. 运行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新系统规定的 运行方式是否可行,如果新系统是建立在原 来已担负其他任务的计算机系统上的,就不 能要求它在实时在线状态下运行,以免与原 有的任务相矛盾。
4. 法律可行性
法律可行性是指在研究系统开发过程中可 能涉及的各种合同侵权、责任以及各种与法 律相抵触的问题。
调查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 与用户交谈,向用户提出问题。 ② 参观用户的工作流程,观察用户的操作。 ③ 向用户群体发放调查问卷表。 ④ 与同行、专家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 ⑤ 分析已经存在的同类软件产品,提取需求。 ⑥ 从行业标准、规则中提取需求。 ⑦ 从Internet上搜索相关资料。
系统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