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西方,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独立出来,审美的文学 观念从文化的文学观念中分离出来,大约是在18世纪完 成的。

无论中西文论对文学的审美属性存在如何不同的传统见 解,但毕竟都持有相近立场:文学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 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这一点在今天的语境中早已成为 一种通行常识。
3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 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 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相关文章 《关于文学特征的思考》 《文学与审》 钱中文


“审美意识形态论”(1987)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以感情为中心,但它是个 感情与思想的结合;它是一种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 的真实性;它是有目的的,但又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 目的性;它具有阶级性,但又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及全 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 ——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 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 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童庆炳 “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 “审美反映论”、“文学审美特征论”(1982、1984)
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 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 形态、商品意识形态。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 具体的表现中——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 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才会 现实地存在。” ——阿· 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

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文学审美意义在现在通行,原因如下: 一,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 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 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第二,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 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类人类活动的合理 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 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文化的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 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等体裁。与此含义不相符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 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当然就不属于文化范畴,或者 就成为非文学了。
1文学的文化含义
2文学的审美含义
3文学的通行含义
4文学与非文学

1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 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 谓之文学。 ——章炳麟 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际 和它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 或者少抄的材料,是大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 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 ——韦勒克


4文学与非文学

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 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含义上的非文 学有可能变成文学。这正显示文学含义的不确定与变化 的特点。 文学与文化的密切联系: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从文化中既汲取资源又回头施加影响。尤其是现代先锋 作家,往往突破现有陈规陋习,从纷纭复杂的文化世相 中寻求新文学得以生长的因子。这就可能使文学的含义 出现新变数。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观点,人 们常常会按这种观点去创造新文学,或者把以往的非文 学解读成文学,非经典阐述为经典。可见文学的含义总 在演变中,血药历史的和具体的对待。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 识形态属性

基本概念 文学的含义 话语 话语蕴藉 文学
审美意识形态
思考问题
1文学概念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来自百度文库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 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第一节文学的含义
2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可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 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 正是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 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是16世纪 至18世纪。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首次提“诗赋欲丽”, “文以气为主” 范晔在《后汉书.文苑传》中说文学“情志既动,篇辞为 贵”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中说:“文章者,盖情性之风 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 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迁乎爱嗜。”

在中国,文学最初泛指文章和博学,体现了文学的广义 的文化含义。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居于主导位置。
文,错画也,像交文。——《说文》 文者,汇集众彩以成锦绣,汇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 ——《释名.释言》
狭义的仍没有同广义文学相区别,它们共同享有“自有艺 术”这一名称。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 义。一方面,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 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它所包含的 某种特殊审美属性也已经察觉到了,尽管到后来才被明 确地突出出来。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 有特殊的属性,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特殊性在于,它是审 美意识形态。
1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要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首先需要了解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由两个基本层面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上层建设。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政治、法律制度,二是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对于文学 的情形归根到底要由经济基础来说明 ;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 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和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 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而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作用也不是直接的, 也要通过政治等中介环节才能发生支配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