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动因探析_理论综述与个案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02-22

作者简介:包振宇(1979-),男,法学硕士,扬州大学法学院教师。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的一股潮流。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降低代理成本、转移财富、重估公司价值、防范收购、节省税收和规避管制是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主要动因。为检验这些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采取了诊所方法,对我国A股市场2006年发生的四起私有化案例进行个案分析,结果表明西方经典理论对我国实践有一定的解释力,同时我国公司私有化也存在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上市公司;私有化;动因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6-0032-05

2008年第6期

总第235期

HAINANFINANCENO.6,2008

SerialNo.235

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动因探析:理论综述与个案研究

一、引言

上市公司私有化(PublictoPrivateTransactions)是指以终止目标公司的上市交易地位为目的而进行的并购活动。上市公司私有化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但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通过私有化交易主动退市却并不罕见。继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国出现了公司私有化第一次高潮以来,经历了20世纪末的短暂沉寂,近年来私有化退市的浪潮又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涌现。在1998-2002年的五年中,美国公司私有化交易数量每年都超过七十宗,年均交易金额超过一百亿美元。同期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私有化交易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3年1月至6月间,在仅有17家新公司上市的同时,香港联交所将11笔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列入议程。而2005年底以来,中石油、中石化、中铝系、中粮集团等已经实施和正在蕴量中的私有化交易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热点。

一般认为,上市公司具有非公众持股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上市公司可以从公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其股权更具流通性;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可以改进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上市带来的媒体曝光率可以增加公司品牌的市场价值。对于创业者和拥有期权的管理人员而言,上

市意味着财富梦想可以在一夜间实现。因此,挂牌上市是大多数公司的发展目标。在我国由于对公司上市的标准要求十分严格,使得上市公司资格本身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壳”资源。就在众多公司对此资源望眼欲穿,求之不得之际,为何却有一些上市公司反道而行纷纷退市呢?本文在综合西方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实例探析其中的动因①。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动因的理论回顾与评论实践中,私有化并购获得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目标公司的股东往往会得到可观的溢价,因而愿意出售手中的股票。1997年到2003年间英国共发生117宗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这些交易中目标公司股东平均获得超过私有化前股票市场价格40%的溢价。(Renneboogetal.,

2005)2006年4月我国A股市场中石化将四家上市公司私有化,收购价均比前一个月平均收盘价溢价18%以上。私有化的发起人当然不会白白支付如此高昂的成本。这意味着发起人通过私有化最终获得的收益应当远远超

包振宇

(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①由于上市公司私有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并购交易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尚未见专门的研究成果。

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主要围绕西方私有化理论展开。当然,国内学者对于公司并购的动机和绩效的实证研究,如张新(2003)、王苏生(2002)、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等,对私有化案例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过收购股票的溢价②。私有化过程何以能够带来如此巨额的收益?西方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本文在Renneboog、Simons(2005)和詹森(Jensen,1989,1997)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这些理论归结为六大方面。

(一)代理成本理论

伯利和米恩斯(1932)的研究揭示了现代公司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事实。作为股东代理人的经营者可能偏离作为所有者的股东的目标,这就产生了公司的代理成本。詹森和默克林(1976)进一步阐释了代理成本和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性。经营者可以从公司利润中获取个人报酬。当经营者同时也是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唯一享有者时,他会充分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决定其获取报酬的最佳比例。一旦经营者将公司的部分剩余索取权转让,经营者获取个人报酬的边际成本由外部股东分担,其个人承担的份额相应下降,因而经营者将索取更多的个人收益,包括货币和非货币报酬,这不仅会排挤外部股东的收益,同时也将降低公司的整体价值。不论是由大股东主导还是由管理层发起,私有化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所有权和控制权再结合,从而有效地解决代理成本的问题。

学者们还指出私有化带来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减少也会产生降低代理成本的效应。詹森(1989,1997)发现为了摆脱资本市场的约束,公司经营过程中经理们有积累和支配自由现金流(FreeCashFlow)的偏好,这些自由现金流超过了公司正常投资和发展所需,不能用于有价值项目的投资。巨额自由现金流的存在使得公司资源大量浪费,降低了公司的价值。在私有化过程中将通过杠杆收购(LBO)大量举债,可以迫使这些现金流被用于偿还债务,减少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分配权,从而降低自由现金流量引致的代理成本。[1]有学者发现负债增加还可以带来“大棒效应”(Lowenstein,1985)。因为公司负债比例越高,破产风险越大,如果管理者不认真勤奋地工作,将会面临很大的失业风险。[2]

还有学者发现私有化可以解决公司治理中的“搭便车”难题。在股权分散的公司,对管理层的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公共产品。积极监督的股东付出了很高的成本,而其它股东却可以坐享收益。这种“搭便车”效应的存在会影响股东监督管理层的意愿,从而导致代理成本问题进一步恶化(Shleifer&Vishny,1986)。私有化交易的结果往往是公司的股权集中在管理层(通过MBO)或者少数大股东手中。这些私有化的发起者通常拥有公司较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有动力也有能力对新的管理层进行有效地监督,从而增加公司的价值。

(二)财富转移理论

对上市公司私有化收益的另一种理论认为:私有化交易会导致财富从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债权人、优先股股东、雇员以及政府)向股东转移。如Lowenstein(1985)认为私有化中的税收利益实际上就是政府和公众给以退市公司的补贴。而Shleifer和Summers(1988)则指出私有化退市后经常发生的裁员和降薪会使财富从雇员转移至股东。

更多的研究集中在私有化对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的财富转移效应。Renneboog和Simons(2005)总结了公司收益从债权人(或优先股股东)向股东转移的主要机制(1)投资高风险项目;(2)增加股息的分配;(3)发行新的同等位次或优先清偿的债券。[3]特别是第三种机制对于原债券持有人利益影响最大。因为在通过杠杆收购的私有化过程中,公司往往会发行大量的新债券,由于债务增加带来公司清偿能力相对下降,原债券所有人承担的风险随之增大,债券的市场价格相应下降。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因而,上市公司私有化收益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从私有化前公司发行的债券和优先股价值的减少转移而来。

(三)价值重估理论

很多学者认为上述财富转移效应同样存在于发起私有化的大股东或管理层和公司原有外部股东之间。公司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其拥有的有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用现有资产盈利的能力。而对公司盈利前景的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发起私有化的大股东或管理层掌握更多的信息,而且比外部持股者更了解公司的价值,可以用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的价格完成收购。Lowenstein(1985)对MBO的研究表明发起私有化的管理层常常会利用会计和财务技巧故意压低私有化前的股票价格获得超额收益。

另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詹森(1989,1997)承认在私有化过程中内部股东和管理层存在道德风险。他认为通过法律规定的信息披露可以抵消外部股东的信息劣势,但即便如此,公司的价值仍然会被低估。这是因为:(1)价值偏好差异。公众持股者通常注重短期收益,对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缺乏投资兴趣,因而导致这些企

②也有实证研究表明存在目标企业股东从私有化收购中

收益但收购方股东遭受损失的情形。有学者(Roll,1986)据此提

出了自大假设(HubrisHypothesis),认为这是由于收购管理者过

于骄傲,在评估并购机会时犯了过分乐观的错误。

2008年第6期资本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