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1地球的卫星——月球》1-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1地球的卫星——月球》1-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3.1地球的卫星——月球》1-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题是“地球的卫星——月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月球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月球的特点。

同时,学生对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知道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月球的特点;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2.难点:月球的形状和大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和潮汐现象。

2.观察法:观察月球的形状和大小。

3.实验法:模拟潮汐现象。

4.小组合作:讨论月球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月球模型、地球模型、PPT等。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和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同时,通过地球模型和月球模型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潮汐现象。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结构、表面特征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太阳、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结构、表面特征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形状、大小、结构、表面特征等。

2.掌握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月球的形状和大小。

2.月球的结构和表面特征。

3.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图表,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的认识和看法。

3.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潮汐现象,让学生体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月球的图片、图表和相关视频资料。

2.准备实验器材,如水盆、石头等。

3.准备分组讨论的任务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形状、大小、结构、表面特征等。

通过展示图表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月球的相关知识。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的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巩固,确保学生对月球的基本知识有清晰的认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2)(பைடு நூலகம்学)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进行交流,(1分钟)
(3)汇报通过自学有什么发现。
(4)小结:依次课件出示,人类探索月球的方式。
从远古开始,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板书:肉眼观察、实物记录
到了17世纪,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月球。
板书:天文望远镜
1959年10月,苏联的“月球3号”无人探测飞行器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使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板书:探测飞行器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板书:登月考察
了解了人类对月球探索过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在探索月球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
过渡:其实关于月球的知识还有很多。
5.小结
通过月球卡发现大家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如第()小组……说的是月球的运动,二是如……说的是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如……说的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月球与地球的对比信息………。
6.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丰富我们的月球卡,再次班级中进行展示。
六、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知道了很多月球的知识,学会了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介绍中国的探月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对月球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老师请大家欣赏我们中国的探月工程。
(课件出示视频,配视频解说:中国的探月工程一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探测飞行器绕月飞行,第二阶段是探测飞行器降落在月球上;第三个阶段是飞行器落月之后收集月球标本,然后飞回地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①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②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讲授新课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说一说图片的主要内容◆图中观察月球的工具分别是什么◆从工具的发展过程,你知道了些什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交流】1、从远古开始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碳等来作观月记录。

2、1959年至1976 年,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8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45取得成功。

3、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4、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全貌。

5、1978年,美国向中国赠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块小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只有1克的质量。

这是从月球表面带回的。

我们将这1克月球岩石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一块保存起来,一块用来研究。

6、2007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取回千克月壤。

【小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飞行器探索→登月考察。

这一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人类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精神的写照。

二、我的“月球卡”看图回答,并补充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懂得科学永无止境的道理。

根据收集、交流,整理有关月球资料,制作“月亮卡”。

三、合作探究为何月球体积比太阳小得多,但看起来却大小相似?明确: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小得多。

月地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400。

四、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宇宙只有地球有卫星。

()(2)中国宇航员已经成功在月球留下脚印。

()(3)月球上可以自由看书和通话。

()(4)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5)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多摄氏度。

()(6)月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

教科版科学六下3.1《地球的卫星 月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3.1《地球的卫星 月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运动以及月球表面特征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月球有更直观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其他天体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太空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月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提高。

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太空探索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运动以及月球表面特征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距离、运动等。

2.难点: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太空探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月球的图片、视频、动画等。

2.教具:月球模型、月球表面特征图片等。

3.资料:月球探索的历史、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月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距离、运动等。

同时,展示月球表面特征的图片,让学生对月球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月球的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月球表面特征,思考月球的形成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一个单元,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形成和运动等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探索月球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太阳、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天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形成、结构、运动等知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月球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距离等。

2.掌握月球的形成过程,如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3.了解月球的运动规律,如自转、公转等。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月球的形成过程。

2.月球的运动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学生讨论月球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验法:通过模拟月球的运动,让学生理解月球的运动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月球的图片、图表等资料。

2.准备月球的模型或挂图。

3.准备月球运动的相关实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距离等,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月球的模型或挂图,了解月球的结构。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月球的形成过程,如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4.巩固(5分钟)通过实验或动画,展示月球的运动规律,如自转、公转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月球的运动特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

同时,可以让学生探讨月球的探索历程,了解人类对月球的研究成果。

6.小结(5分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月球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和运动规律。

教科版科学六下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月球的特点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月球的认识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逐步建立起对月球的整体概念。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各不相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形状、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理解月球的特点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形状、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

2.难点: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图片、图表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的认识和看法。

3.观察法: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描述月球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地球的卫星月球》的教材。

2.图片:准备月球的图片、图表等相关素材。

3.视频:准备关于月球的探索历程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呈现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形状、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月球的特点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探索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具体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探索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2.难点:月球表面特征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月球的特征。

2.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月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月球表面特征的模型或实物。

3.准备地球和月球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并解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月球的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构成、月球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地球和其他行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月球方面,可能只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对于月球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构成、月球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构成、月球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等。

2.难点:月球的运动和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月球模型、月球表面图片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外观,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月球。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构成、月球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等。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月球的运动和表面特征,并提出问题:“月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运动?月球表面特征是如何形成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月球模型和月球表面图片,分析月球的运动和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如月球的形状、表面特征、自转和公转等,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宇宙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宇宙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月球方面,可能只停留在表面知识,对月球的内部结构、表面特征等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了解月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表面特征、自转和公转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月球的内部结构、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月球的基本特征。

2.运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球模型,了解月球的形状、表面特征等。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月球模型、地球模型。

2.PPT、教学课件。

3.实验器材:放大镜、望远镜等。

4.教学素材:关于月球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表面特征、自转和公转等。

同时,教师讲解月球的内部结构,如月球的核心、地幔、地壳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放大镜、望远镜等观察月球模型,了解月球的形状、表面特征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1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通过总结让
学生意识到
再次班级中进行展示。
5′
六、课堂总结
科学知识与 科学方法同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知道了很多月球的知识,学会了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样重要,都
是必不可少 ) 的科 学素
2. 介绍中国的探月
养。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 对月球的探索也取得了非常 了不起的成就。老师请大家欣赏我们中国的探月工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节课课前让学生收集月球信息, 课中进行知识整理和
制作月球卡,以及进行必要的视频展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
师生活动
二次修改
一、课前资料收集 收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和信息。
( 设计意图 ) 让学生在收 集月球信息 的过程,主 动中学习月 球知识,学 习收集信息 的方法。
铺 垫 引 入 3′
3′ 小 组 合 学
1′ 班 级 群 学
二、创设情境,引出月球:
1. 课件出示:宇宙、地球和月球的视频
(预设:浩瀚的宇宙往往给人们神秘的色彩,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让学生说说 自己掌握的 月球知识, 目的是为了 了解学生第 月球知道了 多少,收集 了哪 些信 息,为本课 时积后面几 课时的学习 做好铺垫。
四、人类探究过程 1、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我们先从书上找一找吧! (1)(首学)注意阅读要求: a 阅读教材 46 页
在首学环节 让学生独立 看书时为了 培养学生在 书中归纳整 理科学知识
23′ ( 2′) ( 1′)
(10 ′) (10 ′)
b 找出人类探索月球方式 (2)(互学)把你的发现与同桌进行交流, ( 1 分钟) (3)汇报通过自学有什么发现。 (4)小结:依次课件出示,人类探索月球的方式。 从远古开始,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板书:肉眼观察、实物记录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教案】

2020年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 【共两套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一、教材简析: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但是,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对于地球来说,除了太阳之外,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几组图片反映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

第二部分:我的“月球卡”: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记录在“月球卡”上,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活动,也是一个知识不断扩展、形成“头脑风暴”的过程。

二、教学背景:本课是六年级宇宙单元的起始课,自然要了解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了,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关于月球的探究相当一部分功夫是在课前了,要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并在课中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这是教学的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同时明白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科学词汇:卫星、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科学方法:收集信息、整理分析信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深度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核心价值观:天文探索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月球卡的制作,了解月球的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的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和交流表达。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1.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月球的书籍、图片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1地球的卫星——月球》1-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1地球的卫星——月球》1-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1地球的卫星——月球》1-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和宇宙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月球的内部结构、表面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2.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如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平原等。

3.了解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如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表面特征以及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月球内部结构的认知,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球的图片,了解月球的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

2.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平原等表面特征。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月球的图片、视频资料。

2.月球模拟实验器材。

3.分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月球的表面特征,如环形山、平原等,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地形地貌。

3.操练(15分钟)进行月球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如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月球的基本特征、表面特征以及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反思《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宇宙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们都既感兴趣又陌生。

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能通过课外阅读、查找资料等途径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最后制作成“月球卡片”,所以,在课前就布置学生们以个人为单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信息。

之前,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尤其是一些喜欢看课外书,喜欢天文地理的学生,但他们的认识仅限于只言片语,不成章法。

通过本课的教学,通过汇报与交流活动,希望将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因此,课前的资料搜集准备工作很重要。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月球任何一方面的图文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因为有着课前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课堂上的交流分享开展地较有为效,大部分学生交流了各自搜集的资料。

结合学生的交流活动,我们应引导学生:①懂得如何处理信息。

学生找的资料可能较多,虽然课前已要求处理成一张A4纸,信息量仍较大,如何照本宣读,无法使更多的学生进行交流,因此交流前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简洁地表达自己获得的信息,这是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意识训练。

②在交流过程中,应关注人类月球的探索历程,从最初的肉眼看,到后来用望远镜看,再到探测器探测,最后到登月探测,认识到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秘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使学生经历人类几千年来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③了解中国探月的进程,关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的前前后后,认识到中国也在为探索月球探索宇宙而不懈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④了解有关月球的简单情况,如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我再更多地补充一些图片和视频,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这样效果更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及反思

(封面)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及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2)掌握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

(3)了解月球的地形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月球的资料,制作“月球卡”。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交流信息,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以及对搜集来的有关月球的资料的分析,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重点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了解月球的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积等。

难点月球的地形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古往今来,有关咏月的诗歌、诗句、神话故事有许多许多,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词歌赋呢?(学生自由回答)大家说得太棒了!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有关月的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近距离地来了解一下地球形影不离的朋友——月球。

学生自由回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学生熟悉的诗句导入本课,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新课讲解拓展延伸(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自古以来,人们不断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根据教材P46的内容,归纳探月过程与观测工具的变化。

古代观月记录: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大家归纳得真棒!人类的探月过程与观测工具的变化是从肉眼观察到天文望眼镜,再到探测飞行器和登月考察。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  地球的卫星——月球教案与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教学过程】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时地球的卫星——月球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军行》(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
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1、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
教学后记:
素材积累】
1、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是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