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语文教学新天地论文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趋势,并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这为教师设计、策划和实施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整合课程资源是数字化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步骤,有效的整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1. 整合课程资源的意义整合课程资源是指将多种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构建统一的课程体系,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整合课程资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师从多方面获取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整合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并掌握合理选择和使用课程资源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整合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果。
(4)适应数字化教学的新形势:数字化教学以其新颖、高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逐渐代替传统教学方式成为主流。
整合课程资源是数字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整合课程资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将多类型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分析和利用这些学习材料。
这种学习方式多样性强、自主性强,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
(2)采用直观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的整合不仅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还包括采用多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如图表、数据、模型、动画等,这些工具可以通过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加强拓展,开辟教学新天地论文
加强拓展,开辟教学新天地【摘要】本文基于对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这三篇文章的分析,来探究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及其寓意。
【关键词】教学文艺评论古诗词新编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编排了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林庚先生的《说“木叶”》,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
单元的学习要点是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
但三篇课文都谈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富于暗示性。
这就给我以启示:为何不借此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中的含蓄性以及联想意义呢?因而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我做了以下尝试,以提高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在三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把作者对相关古诗词暗示性的分析和举例,和学生一起仔细琢磨品析,以解其中韵味读《咬文嚼字》第六段对苏轼《惠山烹小龙团》的赏析时,我先把完整的诗让学生课前读懂,上课时我和学生紧紧抓住三四句“独携天上小龙团,来试人间第二泉”反复读,品味作者如何由“小龙团”想到天上的“小团月”,由“清香的茶水”想到“第二泉”,回味诗句的蕴藉之美。
学习《说“木叶”》时,我利用作者对“木叶’的详尽分析,让学生反复品读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杜甫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体会“木叶”这一意象所带来的飘零冷落之感,再把这些诗句和文中所举的有关“树”的诗句进行比较,联想“木叶”带给我们萧索的清秋气息,同学们都对古代大家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而叫好。
第二,《说“木叶”》课后有一个很好的课外拓展题——课后第二题“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月’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
试举例说明。
”我借此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和资料,查找相关的诗句,寻找其中所含有的暗示性,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我把学生分为四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此练习。
第一组同学找出了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等诗,体会“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圣洁,“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只有香如故”的孤傲清高以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静清高。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
从“大语文观”出发,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链接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此,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谈谈自己看法。
一、背景资源链接,拓宽视野,理清事因在课前作适当的时代背景链接,积极引导学生去检索文章的背景材料,了解和掌握事件、人物的时代背景,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情景,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向儿童展示了生活中的美。
如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课前链接郑振铎的有关资料,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郑振铎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但又不得不离开的复杂感情,更突出了他的离开正是为了保存实力,不做无谓的牺牲,正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和战斗武器,以更勇猛的力量驱逐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是他爱国的最好体现。
二、生活资源链接,拉近距离,入情激趣“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如教学《春联》这篇课文,在帮助学生了解《春联》的内容、对韵、历史、民俗等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帮老师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难题:春节快到了,我们搜集、创作了几副春联,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欲知今古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尊师爱生风尚美,勤学苦练气象新”等,准备送给一个开书店的朋友,可是不知道选哪副,请大家出出主意。
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欲知今古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使书店更富文化气息,有的认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能祝愿书店生意越来越好。
[课程]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
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
整合资源论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生成语文课堂文化
整合资源论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生成语文课堂文化[摘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
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关键词] 整合资源优化环境生成文化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
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形式,凸现语文课堂的生本文化特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灵活巧妙运用教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整合艺术科、信息技术科等资源,丰富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开放性的课堂文化;优化师生动态环境资源,创设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如何理解“整合”这两个概念?所谓“整合”,是指综合、融合。
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生本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通了课程之间、书本和世界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和个性发展,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各资源间的互动,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堂达到生本化。
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愈发丰富,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途径。
但是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整合课程资源,为教学工作带来有效的帮助。
一、整合课程资源之重要性整合课程资源是指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使之相互衔接、互相支持,构建教学资源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整合课程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更多学习途径整合课程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教材还是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都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得到充分的应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资源进行整合,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2. 提高教学效率整合课程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各种资源,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
整合课程资源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素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程资源可以为学生打开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所学内容,从而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
多种学习资源的整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真实的学习体验,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整合课程资源的具体方式整合课程资源并非简单地将各种学习资源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要有条理地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整合课程资源:1. 制定合理的课程规划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规划。
在规划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来。
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
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论文篇1当前,新课程改革正蓬勃开展,新课改让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是“涛声依旧”,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那么,在新课改当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略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提高备课质量俗话说,备课是上课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及低效问题,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从传统的备教师怎样教为主,转为备学生怎样学为主。
在备课中,一是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二是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三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认真分析研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及每个教学问题,引领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开展。
四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二、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要高高在上,把自己当作圣人。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始终要以饱满的激情给学生以必胜的信心;以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变,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师与生的和谐、人与文的和谐、情与理的和谐、导与放的和谐、思与悟的和谐、知与行的和谐”.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语文课须注重拓展延伸的有效性
语文课须注重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中学语文论文语文课须注重拓展延伸的有效性文/蔡学梅新课程强调拓展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教师越来越注重拓展延伸,也总结出许多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途径。
从时间上说,就有课前的拓展延伸,比如预习新课时,查阅相关资料,搜寻有关信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等;有课中的拓展延伸,即在课堂上进行的拓展延伸;有课后的拓展延伸,比如课文讲完后,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外进行的拓展延伸。
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它拓宽了教学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发展,让课堂“锦上添花”。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呢?我以为,可以向引导阅读、增多积累处拓展;向拓宽思维、诱发想象处拓展;向升华情感、陶冶情操处拓展;向加深体验、深化认识处拓展;向联系生活、走向生活处拓展等。
语文课堂上的拓展延伸可以让课堂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一、有效拓展的几种策略1.课前预设性拓展:围绕文本,积极备课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充分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
课前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基础和学习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精心设计必要的文本拓展的环节叫预设性拓展。
预设性拓展可以分为制造悬念开讲、渲染情景开讲、巧设矛盾开讲等,目的是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遨游知识海洋、感受情感世界、碰撞思维火花。
预设性拓展按时机还可以分为课前拓展、课中拓展、课后拓展;按内容可分为知识性拓展、语言性拓展、思想性拓展。
例如名著阅读中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讲述保尔的人生经历和人格形象时,我没有避开保尔的爱情史,而是正确引导学生体悟作为英雄式追求的爱情观,从而正确理解爱情的纯真与美好。
这样,学生在读到这一段时就不会误解,在深入理解课文后,自己的内心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这一内容就要在备课时作好准备,你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阅读需要和阅读兴趣,可以把它放在课中或课后进行拓展。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在众多的资源中整合与应用,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教材、网络资源、校内外library 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只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且利用率不高。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1.教材的整合: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将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网络资源的整合:教师应具备搜集、筛选、处理网络资源的能力,将优秀的网络资源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3.校内 library 资源的整合: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 library 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校外资源的整合:教师可积极与社区、文化单位等合作,引入校外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1.情境创设: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写作训练:教师可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富有创意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注意事项1.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应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保持教学资源的时效性: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资源,确保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师应具备整合与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应关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对学生的实际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实现校本课程的高效教学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实现校本课程的高效教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对于校本课程的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正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这些资源,成为了现代教育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为了更好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的课程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效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会使用一些教科书、教学PPT 等教学资源,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比较大,我们应该借助现代科技,融合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整合教育资源,创造个性化、多样化、失控性的教育教学氛围。
整合以往经验资源,把教育资源转换成数字化资源,采用网络教育、移动教育等现代化的方式,发扬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将它们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全面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教学资源优化的必要性教学资源的优化是为了提高教学资源的效能。
资源的优化可以使得教学资源与学生的概念越来越贴近,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资源的优化,需要经过多次试验、调整,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直观性、趣味性等性能参数。
教学资源的优化,可以将知识向学生传达的同时,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反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发新的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益。
三、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1.整合与优化网络资源现代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整合网络资源时,应结合本地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资源的整合还应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操作,包括制作教学视频,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等。
2.整合文档类资源教学中出现的文件类资源,如PPT、Word文档等,可以更好地通过整合和优化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PPT制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教学PPT的反应,制造更加生动的PPT,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3. 整合实验类资源实验是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验教学完成的不仅是教学任务,更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教师在课堂内应首先把握学生的实验反应,尽可能地节省实验资源,科学的利用实验资源,为学生营造出最佳的学习氛围,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行走在新课程天空论文
行走在新课程的天空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在教学活动中面临一些问题,如知识底蕴浅薄、课堂驾驭能力不够等。
怎么办?笔者认为,应该从提高自身素养做起,由浅入深地进行课堂教学,并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学生共同探索、发现学习中的新天地!关键词:学生教师新课程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实行,新教材的启用,标志着语文教育自我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
语文教育由以往单一的工具性发展为工具性、人文性兼容,并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习中,也强调思维过程的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观念的变革,具体到不同的教育环节,语文教学必然要出现重大变化。
毫无疑问,它使我们中学语文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面对着以阅读能力而不是按文章体裁划分单元的新教材,更感到自己知识底蕴的浅薄。
新教材阅读面宽,让我们接触到具有多维性特征的文学、文化现象,阅读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研讨评价”这样的要求,对老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1.面对教材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独特的情感领悟,只是照搬教材观点,在标准答案和学生之间充当了传声筒的角色。
教师虽然“话从口出”,却没有真正的“话从心出”,仅仅是重复别人的结论,缺乏自己的创新。
根本原因就是知识底蕴的浅薄!面对文本理解不够,缺乏自信,不敢也不能游刃有余地自由出入于文本之间,大胆进行独创性的课堂教学,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把教参往课本上搬,把课本往试卷上搬,把试卷往学生头脑里搬,这么“三搬”下来,天长日久,还能有什么创造性?整齐划一、事事求同、缺乏思维个性的行为方式,怎么可能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造就不拘一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2.学习活动搞起来了,学生发动起来了,而教师却成了旁观者,无法驾驭空前热烈的课堂。
或是对学生发言点评不到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或是不能因势利导,使学生讨论趋向深入,而仅仅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走出困惑,探寻中职语文教学新天地论文
走出困惑,探寻中职语文教学新天地摘要:本文旨在重新定位语文课在职业学校的地位,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可在寻求切合实际的语文教学目标、选择实用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困惑;出路;转变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29-001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之一,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教给学生实用、新颖的知识,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已经成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
一、重新认识中职学校语文教育1.语文素养与人的素养一般认为,人的素养由“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构成,对于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人来讲,二者是同步、均衡、可持续发展的。
语文素养与人的素养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的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他的心灵活动、精神活动。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育提高他的人文素养。
2.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学生对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得快慢、顺利、准确程度,语文学习会对专业能力起促进作用。
中职学生对纯理论性文化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兴趣也不高,需要老师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留有自由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集合教材中的相关课文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为今后的学习与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语文能力的提高,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专业知识语言的理解、准确、到位。
因为对任何知识的学习,没有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就谈不上掌握;语文教学对思维的训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插上了翅膀,使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具有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从而在专业上有所建树。
3.语文能力与人的发展语文能力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的能力,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中职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差的人在招聘中屡遭尴尬,甚至会影响到专业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发展论文(共5篇)
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发展论文(共5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发展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更加深入。
但是我国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小学作文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背景条件下,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必须紧紧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不断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要求。
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更好的促进我国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小学作文也是一项我们要引起重视的环节。
新课标的改革提出以来,给我过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作文的教学也开始不断收到重视。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我们不仅要加强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我国整体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带动我国小学语文作文的发展和进步。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改革的主要途径1.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领悟自从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来,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就不断的在改变,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再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积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的提升语文成绩。
虽然新课改的要求中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仍然要发挥自身的角色,通过引导和教学,帮助学生寻找更适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学习到的知识来加强自身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积累,通过在课堂中对知识的学习,加强对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2.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自新课改提出和深入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开始向多样化的趋势进行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多媒体设备也开始逐渐被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优化整合课程资源 拓展语文教学新天地
浅议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新天地【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
”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探索,探寻出几个方法,以期能够拓展出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整合资源扩展新天地吕叔湘说:“只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因此,语文教学若只局限于课堂之内,根本不能完成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语文能力的任务。
只有打破时空限制,开辟新的教学天地,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课本剧撑起语文课堂一片新天地当前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大胆把语文课本剧“搬”进课堂,通过举办寓教于乐的课本剧表演,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才艺表演能力,使同学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让学生对语文兴趣盎然。
课本剧教学四步曲:“读书——思考——编剧——表演”。
学生从中达到从“语言——文学——剧本”的组织能力和审美升华。
排练课本剧的过程中,究竟我们的学生学得到什么呢?我认为有四点:1、情感性。
所谓情感性就是演员以剧本为中介,通过剧本这个媒介来激发情感,然后以情动人。
从而达到了陶情养性的效果。
在课本剧的表演中,情感并非只是学生一种单纯的表演手段,而更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
2、主体性。
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正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主旨。
首先,这是由课本剧的特征决定的。
课本剧区别一般课的根本点在于其排演的全过程:读——思——编——演,都是由学生自己投身其中,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已经获得的审美经验来为剧中人物润色,而不是由教师进行说教——将课文用刀活生生割成“字词句”,再给课本分段定中心;其次,与上面所提到的情感性直接相关。
情感不同于知性、理性,它更强调的是尊重,观众要服从演员对人物的诠释,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应尽量减少对表演的介入与干扰,因为情感本身就是一种人对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和反应。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并优化教学效果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整合课程资源是将不同来源、不同质量的教学资源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统一规划、设计和组织,以达到整体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
整合课程资源有以下优势:首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整合不同来源的资源,例如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能够满足学生对教材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教育资源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可以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更好的实现针对个体差异化的指导,以及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最后,可以降低教学成本。
整合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统筹资源利用,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教学成本,创建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同时,让教师系统化打造的教学资源对学生速成神器,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在整合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合适的资源。
整合的关键是选好素材,教育资源的种类非常丰富,这就需要教师精挑细选,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进行资源的重构。
优化教学效果,需要对资源进行二次创作,即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重新设计、组织和呈现某些资源,使其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相匹配,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是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对于课程资源整合的教学效果非常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量身打造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注重多样化教学,多角度诠释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整合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师需要将教育资源巧妙地整合到课程中,通过合理的资源选择、重构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从而创造更加优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愉悦、高效地学习,提升学生的成长发展水平。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篇范文)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篇范文)第一篇: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专题讲座》论文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一出台,便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欢迎。
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为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增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努力开发出更多的具有地方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有些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一、引言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资源整合与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资源整合:优化语文教学环境1. 整合传统教材资源传统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资源,但往往不够充分利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并整合合适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成为丰富教学资源的新渠道。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和教学软件等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整合社会实践资源语文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三、资源优化:提升语文教学质量1. 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例如通过分级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创造性教学设计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和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多元评价体系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不够全面。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成长潜能。
四、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挑战与对策1.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师需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将各种资源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的更新与维护教学资源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并更新教学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实践第一篇范文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实践成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与整合初中语文教学资源,以期为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育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必要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内涵1.教学资源开发: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发现、筛选、整理和创造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各种资源,如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
2.教学资源整合:指教师将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实践策略1.立足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所开发和整合的资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结合学生实际,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在线文章、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素材,拓宽学生视野。
4.注重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5.强化评价机制,确保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效果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的评价机制,从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等方面对资源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实际教学中发挥预期作用。
撑起学生学习美丽苍穹论文
撑起学生探究学习的美丽苍穹时下,全新的语文教学观、学习观已从多个层面进入广大师生的视野,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改革,它正以整合、开放,探究、合作、创新的崭新面容走进课堂。
特别是我们学校正在全力打造全优课堂,实施“预习导学、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更使语文教学散发出了青春的力量和诱人的芬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和渗透新理念,追求实效,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从而让课堂真正的灵动起来。
一、灵巧设计,扣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心弦新的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无一处不体现语文教学资源的兼容性和广阔性,比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长江之歌》等课文时,我始终以明快的音乐来串接教学,在“初读课文”环节时,我用音乐作为疏通课文的基调,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课文,使其有一个舒畅的学习心态。
在“扩展延伸”部分时,我给课文加上谱子,让学生学唱,这样,美就深深地沉积在学生的之中了。
又如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课文时,我都采用在黑板上画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白描的手法,根据课文提供的内容和对课文的理解在黑板或自己的本子上画出“家庭生活图”和“山的风貌”比较图,学生在忠实课文的基础上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从而让他们加深对课文深层次的感悟。
这时语文的功效自然凸现,从而让学生亲近语文,走进探究学习的新天地。
二、灵动生成,激起学生合作探究的涟漪要想让学生最充分地扮演语文学习的角色,教师必须坦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力扮演主持人的身份。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挑剔教师的错误,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灵慧创新,鼓起学生探究学习的风帆我们平时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教学中教师会画地为牢,不许学生越出界线。
我在教学中,尽量抛出创新的引子,给学生引路,使学生展开探究的翼翅。
比如我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第二节时,我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跳出教学之外,让学生借鉴课文句子的式样,运用脑海中储存的信息,进行仿写句子,来一个赛诗会。
利用综合学习资源扩展语文课堂空间
利用综合学习资源扩展语文课堂空间作者:张明燕来源:《卷宗》2014年第07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新课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设置,便是实现这一标准的真正体现。
下面,就“如何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括学生学习思路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俩种方式:一是依纲照本,逐课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大胆的进行单元学习,求同存异:但最终都是要体现出编书者的意图来的。
殊不知爱好读书的学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来学习如同嚼蜡(特别是编排在教材偏后的课文,有的同学不知已读过多少遍,愿学的自不待言,不愿学的你是无法调动他的胃口的)。
我的教学中就经常有意识的避开这种现象,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也可把改编教材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文体,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2 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扩展学生学习面,充实学生学习源泉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
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
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教师简单介绍相关情况,布置好活动目标,给学生列出书目和网址,然后引导学生上图书馆、上网查资料。
了解大量的相关内容及他人的评价分析,自己也参与其间分析评价,最后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新天地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
”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探索,探寻出几个方法,以期能够拓展出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出了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
以下是本文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几点认识。
一、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实现课程优化整合
在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大多具有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特点,富有较强的文化意蕴和时代气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只是一个范例。
”所以,我们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运用好这个范例,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从中挖掘出语文特有的人文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一定的特色。
素质教育倡导教师应用好教材,因为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利用语文教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加强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的训练。
同时,教师要注重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融入文本内容提供条件,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涵,学习对文本信息的加工整理能力,以此来获取知识、拓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进步与发展。
二、合理调整教材布局,高效利用教材资源
通过对教材资源的优化整合,可以极大地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对教材的利用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探索应用中我们发现,现行教材的布局安排以及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增强文本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例如,在教学《学会合作》时,教师可以将文章结构进行详细解剖,甚至连课文中的过渡性语言都要进行详解,然后将文章一分为二,要求学生在其中添加与合作有关的正反事例,并添加开头与结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有效利用了教学资源,同时也增强了作文写作的科学性。
三、整合其他课程资源,呈现开放课堂文化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跨学科学习,这就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文本内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这也是各个学科课程的共同需求。
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优质的学习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比如,语文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就存在相通的领域,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语文和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如,借助音乐来进行氛围烘托,渲染学生情感;通过音乐赏析,来释放学生情感;利用流行音乐,实施课堂导入等。
尤其是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诗人所描写的美妙意境,有效地烘托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充满浓烈思想情感的诗歌时,采取音乐导入可以将学生快速引入诗歌意境;在教学戏曲时,可以与音乐教师达成共识,实现音乐课程和语文课程的资源共享,不但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高效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此外,美术课程中也包含很多可供挖掘的人文因素,加强美术与语文的课程资源整合,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图文并茂,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欣赏优秀文章,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消灭错别字,掌握标准发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强语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供条件。
五、合理运用生活资源,搭建良好的课程平台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专栏等资源优势,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组织学生成立报刊社、文学社,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投稿;经常开展优秀文章的
评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出来,以激发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全新体悟等,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为语文教学搭建自主、开放、良好的课程资源平台。
总之,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不但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优化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品.通向成功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指南:读韩雪屏等主编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
[2]王少元.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2007(03).
[3]马小凤.谈如何有效地挖掘语文课程资源[j].宁夏教育科研,2006(01).
[4]张香竹.新课程视角下的语文课程资源观[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1).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儒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