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政府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8.20•【字号】办〔2018〕100号•【施行日期】2018.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8月20日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实施方案重大项目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项目谋划是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为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机遇,切实增强全市项目建设基础,积聚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聚焦四美、实现四高”发展战略,紧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深入实施、积极转化,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长江经济带水清岸绿产业优铜陵样板积蓄后备力量。

(二)工作原则1.点面结合。

统筹战略与全局,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开展项目谋划工作;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发展需求,重点谋划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较大影响力的重大产业类、基础设施类项目。

2.远近并重。

统筹当前与长远,立足现状,谋划一批具有现实性、科学性,近两年具备实施条件的重大项目;适度超前,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3—5年内有望转化的重大项目。

3.条块联动。

统筹市直部门与县区、园区,市直部门结合行业职能,重点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的重大项目;县区、园区根据自身定位,重点谋划一批提质量、促集聚、优环境的重大项目。

二、目标要求(一)工作目标明确项目谋划工作“4361”目标体系,即:2018年新谋划入库项目400个以上,深度谋划的项目比例不低于30%,其中,产业类项目比例不低于50%,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50%,总投资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

《铜陵市郊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30)》

《铜陵市郊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30)》

《铜陵市郊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简介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郊区全境现辖个乡、镇、办事处:分别是桥南办事处、大通镇、普济圩社区、灰河乡、铜山镇和铜陵市郊区安庆矿区办事处,区域面积约平方公里。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重点研究范围:中心城区范围之外的乡村地区。

三、规划目标:山水乡村、文化胜地、滨江农业体验基地。

四、镇村体系与居民点划分、镇村体系建立:根据各乡镇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和上位规划要求,郊区镇村体系划分为:重点镇(大通镇)—一般乡镇(灰河乡、铜山镇、安庆矿区办事、普济圩社区)——中心村——基层村。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乡村居民点划分结合各居民点发展现状和优势条件,对所有居民点进行扁平化管理,将区域内居民点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新村社区:位于城区、镇区附近、老乡政府所在地、村民比较认可的老街道周边的村庄或是因搬迁而集中安置的村庄,逐步建设成为集生产、生活和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村社区;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旅游型居民点:随着山水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古迹等旅游载体的挖掘和重现,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主导的居民点;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混合型居民点:以周边村庄服务为基本单元的居住、服务均衡发展的居民点。

即村庄规划中公共服务中心所在的中心村。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

、生活型居民点:以现代农业、畜牧养殖业为主要特征的村庄,或是交通条件较差、产业支撑一般的村庄。

五、乡村整治将郊区乡村居民点整治划分为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型、环境整治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型三种类型。

、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型特点:严重空心化、居民再建意愿低、发展潜力小的居民点,或未来将进行搬迁的居民点。

整治方向:以基本生活保障及安全为宗旨,完善安全给水设施、安全道路设施、安全电力设施、消防设施等及实现危房加固。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2006]11号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2006]11号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的通知(铜政〔2006〕11号)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现将《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铜陵市人民政府二○○六年二月九日铜陵市发展循环经济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现结合铜陵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条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从企业、园区、产业和社会多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以循环型工业建设为龙头,促进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积极推进各产业全面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示范带动、分步实施、循序推进的步骤,在生产领域全面推进,在生活领域重点突破。

第四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战略资源、优质资源领域;高能耗、高物耗领域;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对公共生活、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第五条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通过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综合评价体系、规划发展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力争重点行业资源、能源利用率有大幅度提高,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利用率和较低污染物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形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工业、农业园区及绿色社区,探索资源型城市综合转型的模式。

安徽省铜陵市总体规划文本及汇报

安徽省铜陵市总体规划文本及汇报

铜 陵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 0 0 9 - 2 0 3 0 ) 纲 要 方 案 汇 报
3)有好的铜产业基础,产量较大,但铜矿储量相对不足,产品种 类比较单一。 矿产资源种类多,但储量相对有限,最重要的铜矿资源频临枯竭, 已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与国内其他城市或企业的铜产品构成相似,极易造成产能过剩和铜 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
安徽省地级市GDP平均增长率比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合 肥 市 淮 北 市 亳 州 市 宿 州 市 蚌 埠 市 阜 阳 市 淮 南 市 滁 州 市 六 安 马 市 鞍 山 市 巢 湖 市 芜 湖 市 宣 城 市 铜 陵 市 池 州 市 安 庆 市 黄 山 市
目录 1. 规划研究
2. 市域规划
3. 中心城区规划
4. 远景X年概念规划 5. 专项规划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06
铜 陵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 0 0 9 - 2 0 3 0 ) 纲 要 方 案 汇 报
1. 规划研究
1.1 规划背景 1.2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铜陵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1.06
铜 陵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 0 0 9 - 2 0 3 0 ) 纲 要 方 案 汇 报
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铜池一体化 发展”,江南集中区 一轴双核两翼布局 沿江发展轴——安庆、池州、铜陵、 巢湖、芜湖、马鞍山 合肥、芜湖双核 滁州、宣城两翼
铜 陵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 0 0 9 - 2 0 3 0 ) 纲 要 方 案 汇 报

铜陵财富广场规划方案

铜陵财富广场规划方案

铜陵财富广场规划方案背景铜陵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铜陵市的城市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铜陵财富广场位于铜陵市中心区域,作为城市商业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方案的制定对于铜陵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满足市民及游客娱乐、消费和休闲需求。

同时,该计划也需要注重社会效益,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设计铜陵财富广场规划方案设计如下:地理位置铜陵财富广场位于铜陵市中心区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坐落在城市的黄金地带,周围是商业、文化、教育、政治等要素聚集的地区,可建设成为城市商业的核心聚集地。

设施建设铜陵财富广场的设计建设注重舒适和体验。

主要设施包括:商业广场、购物中心、餐饮、休闲会所和影院等。

其中,商业广场和购物中心是该计划的核心建设,将提供精品购物和娱乐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

环境设计铜陵财富广场的环境设计注重美观、舒适和绿化。

环境设计采用大型庭院式设计,为消费者提供放松、自然、舒缓的休闲环境。

同时,在环境设计方面也注重环保,积极打造绿色商业空间。

公共支持设施结合铜陵市政府的发展计划,铜陵财富广场的规划中还将配备公共支持设施,例如:财务、法律和安保等服务单位。

除此之外,该计划还需要考虑到公共交通的配套建设,使得广场与城市其他区域的交通更加便利。

安全措施广场内实现24小时运作,设计方案需要注重安全措施。

采用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进行全面覆盖和管理,配备专业消防、安保团队和安全保障设施,确保广场的安全和稳定。

结论铜陵财富广场规划方案的设计在满足城市商业需要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环保理念。

通过该规划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提升铜陵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城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广场的建设和运作还将为本地区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创造。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09•【字号】铜政办[2010]38号•【施行日期】2010.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铜政办[2010]38号)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五月九日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的重要五年,也是我市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幸福铜陵建设基础上,全面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关键五年。

科学编制《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关系到我市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为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总体要求(一)前期研究要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

前期研究是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选题要针对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通过多领域、多要素、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同时,要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抓住影响我市中长期发展的趋势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

课题研究主要以自主研究为主,研究成果能直接为《规划》总体思路以及起草《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服务。

铜陵市金口岭片区改造整体定位与发展战略最终

铜陵市金口岭片区改造整体定位与发展战略最终
周边多为大量的住 宅成熟社区,离市 中心核心区也都在 1公里范围之内;
周边资源丰富,配 套成熟,周边有铜 商品市场、商业银 行、各类商务宾馆、 中小学校等等
N
铜都广场
合百商厦
金山西路
铜冠商业广场 铜庄社区
朝阳社区
丰收门车站
青少年宫 爱国小学
市第四人民医院
市二中 铜商品市场
金山东路
世界花园社区 金牛社区
铜陵市金口岭片区改造整体定位与发 展战略最终
项目属性界定
金口岭改造项目占地约为75亩左右,拆迁面积约5万㎡
处于淮河大道和金山东路主干道之间
存在拆迁和加油站回迁等限制性条件
城市节点、门户位置
项目属性
紧邻市中心
经济强市主城区门户位置、城市主干道之间、紧邻城市核心商 圈、存在拆迁还建等限制性条件的高容积率城市更新改造项目
¶ 案例研究
项目未来机 会研判
市场机会挖掘
发展方向研判
发展战略及 整体定位
¶ 城市层面 ¶ 区域层面
规划构思
铜陵市金口岭片区改造整体定位与发 展战略最终
区域未来在城市中处于什么地位?承担什么功能?
区域未来机会 研判
城市层面——城市规划发展分析 区域层面——项目周边区域分析
铜陵市金口岭片区改造整体定位与发 展战略最终
有色、电子、化工、建 材是铜陵市的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以房地产及 传统商服业为主;
铜陵市享有一系列鼓励 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全 市外商投资企业累计登记 注册共126户,投资总额 89839万美元;全市拥有6 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 和融资数量分别占全省的 13.2%和10%以上。
第三产业 29.5%
依矿建市的铜陵,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在新一轮安徽省规划中及南 京都市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铜陵新区未来规划方案

铜陵新区未来规划方案

铜陵新区未来规划方案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铜陵市决定规划建设一个崭新的区域——铜陵新区。

本文将对铜陵新区未来规划方案进行详述。

2. 发展目标铜陵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的综合性新区。

主要目标如下:1. 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生态环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4. 居民生活:改善社区设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3. 规划内容3.1 经济发展铜陵新区将侧重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规划建设若干产业集聚区,并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

3.2 生态环境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的基础上,铜陵新区将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公园绿地、湖泊水系等景观设施,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

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循环经济。

3.3 基础设施铜陵新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

规划建设现代化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加强水电设施建设,确保供水供电的稳定可靠性;推进宽带网络建设,提供高速可靠的通信服务。

3.4 居民生活铜陵新区将改善社区设施,建设多功能社区中心,提供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加强社区管理,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实施步骤4.1 规划编制铜陵新区的规划将由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编制,充分调研、论证和讨论,形成可行性方案。

铜陵江北新区规划方案

铜陵江北新区规划方案

铜陵江北新区规划方案1. 引言江北新区是我国铜陵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进江北新区的规划建设,本文将介绍铜陵江北新区的整体规划方案。

2. 区域背景铜陵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较快。

江北新区是铜陵市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位于长江北岸,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江北新区规划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提升铜陵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3. 规划目标铜陵江北新区的规划目标是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开放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繁荣、生态环保和社会和谐相统一。

具体目标包括:•经济目标:促进新区经济发展,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环境目标:保护和提升新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新城。

•社会目标: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服务资源。

4. 规划原则江北新区的规划将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用地,合理布局产业和居民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

•生态优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产城融合: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

•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公平公正的市政设施和社会服务资源。

•民众参与:广泛征求民众意见,通过民主参与方式提高居民满意度。

5. 总体规划布局江北新区总体规划布局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5.1 经济发展区经济发展区是江北新区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等。

该区域将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带动新区经济发展。

5.2 居住区居住区将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配套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场等。

居住区将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5.3 教育科研区教育科研区将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该区域将注重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2•【字号】铜发[2008]15号•【施行日期】2008.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通知(铜发〔2008〕15号)各党委(党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现将《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2008年9月2日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铜陵实现率先崛起、跨越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结合铜陵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的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途径,进一步加快铜陵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强大动力。

(二)总体要求。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户籍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进而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经验。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城市建成区形成“一主两副”的格局,农村形成以中心镇、中心村为主体的格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达7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万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和13%以上;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率先建成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铜陵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主要内容

《铜陵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主要内容

《铜陵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主要内容一、规划背景1、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城市更新战略的需要。

2、加快落实安徽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部署的需要。

3、治理"城市病',补齐城市进展短板,建设"高质量进展、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化幸福漂亮新铜陵的需要。

二、规划目标1、远期目标完成各类更新用地规模34平方公里。

通过多元化、系统性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产业集群化进展和用地高效利用,全面改善旧城区的人居环境,均衡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量与城市平安保障力量,彰显历史文化地区魅力,完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城市更新项目,将铜陵建设成"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才智城市、人文城市'。

2、近期目标1)争取完成各类更新用地规模18.12平方公里。

其中,拆除重建类更新用地规模5.49平方公里,综合整治类更新用地规模12.63平方公里。

2)争取完成2-3个重点产业片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竞争力;力争完成20个棚户区改造、126栋危房改造、79个老旧小区改造,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力争完成2-3个街区风貌提升,打造1-2个历史风貌区,彰显城市品尝和文化特色。

3)通过城市更新有效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文化设施、训练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养老设施、绿地与广场等公益性项目,实现城市设施配套水平显著提升。

三、规划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坚持规划先行,对城市更新的区位、范围、规模、时序等进行统筹支配,确保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开展。

2、坚持市场运作、因势利导。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鼓舞业主、集体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和社会力气参加城市更新,形成多元化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增加更新改造动力。

关于推进合铜发展带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合铜发展带建设的建议
三要重视合铜发展带节点建设 目前合铜 发展带区域内中间区域发展较为滞后枞阳 庐江等地工业化率较低产业层次较低形成了 典型的两头强中间弱格局 合铜发展带建 设需要加强合肥铜陵两市对中间区域的辐射 和带动促进发展带快速均衡发展 建议把江北 港新区庐江作为合铜发展带重要节点加快培 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 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 小镇 成为合铜经济走廊内的新型增长极和示 范样板 引导合肥铜陵非核心经济功能向周边 县域和城镇转移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 设施等公用资源配置向中小城镇倾斜 加强部 门和社区的治理创新 让居民参与中小城镇规 划拆迁建设等决策
一要统筹合铜发展带总体发展 合铜发展 带涉及合肥和铜陵两市 覆盖范围广 影响面 大需要省市县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和推进 建议成立合铜发展带建设领导小组由 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成员由两市市委书记市 长以及省发改委规划城建国土环保等部门
负责人组成 从省级层面加强对合铜发展带总 体谋划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 重中之重是要谋 划制定合铜发展带发展规划 使合铜发展带形 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 态可持续发展格局 努力成为安徽的制造产业 发展带文化旅游观光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 合铜产业优势打造新型产业集群 合肥是全国 著名电子产业基地也是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 而铜陵则是铜及铜材料加工 电子材料产业基 地可以利用两市互补产业围绕铜基新材料以 及与之相关的智能制造业等打造新型产业集 群 另一方面要注意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与发 展文化旅游服务业结合起来 合肥为皖之中是 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集中了全省的优质 科教资源而铜陵枞阳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 以利用两市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电子商务 高教科研 现代物流 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 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生活性服 务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领区创建富有 魅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示范区

铜陵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铜陵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铜陵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规范各种规划行为,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建筑管理。

城市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另行制订.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和建筑总图设计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建筑总图实施。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规定第四条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应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分类。

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与使用应符合《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确定的用地性质。

凡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园林绿化及生态防护用地,河、湖、水域及文物保护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主要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均不得调整。

第六条凡需改变建设用地性质,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符合《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附件3)的,按规定程序报批.《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规定》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的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符合本规定。

第八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等于5万平方米的为城市成片建设地区.成片建设地区和城市重要地段建设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审查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成片建设地区的建筑容量须符合《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附件4)的规定.第九条建设用地面积小于5万平方米的,且大于第十条规定的最小面积的为零星建设地区。

其中大于等于2万平方米的零星建设地区必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零星建设地区的建筑容量须符合《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的规定。

第十条城市建设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1)低层居住建筑为2000平方米;(2)多层居住建筑为3000平方米;(3)多层公共建筑为2000平方米;(4)高层公共建筑为3000平方米。

铜陵高铁规划方案

铜陵高铁规划方案

铜陵高铁规划方案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铜陵市决定规划建设一条高速铁路。

本文将介绍铜陵高铁规划方案的关键内容,包括线路选择、车站布局、技术标准等。

一、线路选择铜陵高铁将连接铜陵市与周边城市,以实现高效便捷的交通联通。

根据市政府委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们建议选择以下线路:1. 起点站:铜陵市2. 终点站:合肥市3. 途经城市:无为市、马鞍山市该线路经过详细调研与评估,并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地形地貌等因素,被认为是最佳选择。

二、车站布局铜陵高铁的车站布局是确保交通效益最大化和服务范围最广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铜陵站铜陵站将作为起点站,设有候车厅、售票厅、出站口等基本功能,并兼具地方特色建筑风格。

2. 无为站无为站是铜陵高铁的重要中途站,设计有换乘通道,方便旅客换乘其他铁路线路。

3. 马鞍山站马鞍山站位于马鞍山市区,将设有站台、停靠线路、售票厅等便民设施,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乘车体验。

4. 合肥站合肥站作为铜陵高铁的终点站,将设有高标准的候车室、服务中心等设施,同时兼具现代化和文化元素。

三、技术标准铜陵高铁规划方案将遵循国家铁路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在以下方面做出保障和规范:1. 设计速度铜陵高铁将力争设计时速达到每小时350公里,以便提供高速、高效的出行服务。

2. 铁路线路铜陵高铁将采用双线高速铁路设计,在规划和施工中将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线路安全和稳定。

3. 车辆技术铜陵高铁计划引进最新的高速动车组列车,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和安全系统,确保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4. 环保考虑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结语铜陵高铁规划方案的实施将为铜陵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线路选择、便捷的车站布局和先进的技术标准,铜陵高铁将为乘客提供更快、更便利的出行体验,同时促进铜陵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铜陵高铁规划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专家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铜陵道路规划方案

铜陵道路规划方案

铜陵道路规划方案一、引言铜陵是安徽省境内的一个重要城市,道路规划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铜陵的道路规划方案,以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二、交通状况分析1.交通流量增大:随着铜陵城市快速发展,车辆数量迅猛增长,导致交通流量大幅度增加。

2.交通拥堵情况严重:铜陵市域内的道路容量已经不足以满足交通需求,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道路网络不完善:市内道路网布局不合理,缺乏环路和快速路节点,导致交通瓶颈严重。

三、道路规划目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铜陵市需要进行道路规划,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优化道路布局,增加主干道数量和容量,实现交通快速畅通。

2.减少交通拥堵状况:增设环路和快速路节点,分流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情况。

3.完善道路网络:增加道路节点,形成合理的道路网,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

4.提高交通安全: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斑马线和行人天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四、道路规划方案1. 增设主干道为了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增加主干道的数量和容量是必要的。

我们建议在以下位置增设新的主干道:•长江大道:在市区规划一个新的长江大道,连接市中心和长江码头,方便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

•二环路:在市区范围内规划一条环绕城市的二环路,分流市区的交通流量,减少堵塞情况。

2. 建设快速路为了减少交通拥堵情况,我们建议在以下位置建设新的快速路:•铜陵快速路:在市区规划一条连接南部和北部的快速路,方便市民通行和货物运输。

•湖南公路快速路段:在湖南公路上设置快速路段,连接铜陵和湖南省,提高跨省交通效率。

3. 完善道路网络为了建立完善的道路网络,我们建议在以下位置增设新的道路节点:•桃花山路节点:在桃花山路和其他道路交叉口设置新的节点,提高交通饱和度。

•华二路节点:在华二路和其他道路交叉口设置新的节点,分流该区域的交通流量。

4.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增设交通信号灯:在交通密集的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引导交通流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体制作适当调整的暂行规定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体制作适当调整的暂行规定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体制作适当调整的暂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1.28•【字号】铜政办[2009]106号•【施行日期】2009.1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体制作适当调整的暂行规定(铜政办〔2009〕106号)各有关单位: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中共铜陵市委、铜陵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内的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为营造方便、快捷、高效的投资环境,打造一流的开发区和循环经济园区,经商定,并经请示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同意,对开发区规划管理体制作适当调整。

主要内容如下:一、同意成立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园区)规划委员会主任由市政府副市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崔玉奇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市城乡规划局明确一名副局长和开发区管委会分管规划建设工作的副主任担任。

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在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负责开发区规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市城乡规划局对开发区规划建设局的规划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

二、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委员会职责(一)依据铜陵市总体规划编制开发区(循环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初审后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批。

(二)开发区(循环园区)区域内商贸、高校(包括征迁安置)房屋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由开发区规划委员会受理初审后,报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审查审批。

(三)开发区(循环园区)规划区域内属于市区主干道的,如石城大道、翠湖六路等道路两侧布置的所有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由开发区规划委员会受理初审后,报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审查、审批。

(四)开发区(循环园区)区域内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方案由开发区规划委员会负责受理审查、审批,报市城乡规划局备案(3个工作日不反馈视为同意)。

铜陵枞阳道路规划方案

铜陵枞阳道路规划方案

铜陵枞阳道路规划方案铜陵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交通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铜陵与枞阳两座城市之间的道路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铜陵市政府制定了一项全新的枞阳道路规划方案。

枞阳位于铜陵市西北方向,距铜陵城区约30公里,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宜居的环境而闻名。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枞阳的交通状况一直较为滞后。

特别是枞阳与铜陵之间的道路,时常拥堵不堪,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制订一项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方案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和促进两座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划方案应突出整体性与协调性。

铜陵与枞阳之间并非一条独立的道路,而是多个道路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

在道路规划方案中,要考虑到整个区域的交通状况,合理划分道路功能,确保各道路之间的连接和衔接。

这样可以使整个枞阳地区的交通系统更具完善性和高效性,为市民提供更顺畅的出行服务。

其次,规划方案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枞阳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在道路建设中必须注重生态保护。

要避免对枞阳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选择合适的线路和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

此外,规划方案还应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随着铜陵和枞阳两座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逐渐增多,道路交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因此,在制定道路规划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交通需求,留下一定的预留空间,预测未来人口增加和交通流量的变化,并相应地调整道路的设计和功能。

最后,道路规划方案还应与其他城市规划相协调。

铜陵与枞阳两座城市的交通规划不应与其他城市建设规划相互冲突,而应相互协调。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良好的交通规划是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制定枞阳道路规划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布局,确保道路规划与城市整体发展相适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铜陵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批复(皖政秘[2021]25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铜陵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批复(皖政秘[2021]25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铜陵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批复(皖政秘
[2021]253号)

【期刊名称】《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1()23
【摘要】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批铜陵港总体规划(2035年)的请示》(铜
政[2021]37号)悉。

经研究,并征求交通运输部意见,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铜
陵港总体规划(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你市要会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

【总页数】1页(P18-18)
【关键词】原则同意;总体规划;铜陵港;《规划》;铜陵市;安徽省;批复
【作者】无
【作者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6号)
2.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
通知(皖政办秘〔2021〕12号)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特色小镇规
范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23号)4.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印发安徽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65
号)5.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中国声谷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和中国声谷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 皖政办秘〔2021〕71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环境 (3)(一)发展现状 (3)(二)发展基础 (4)(三)发展机遇 (5)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基本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三、发展重点 (10)(一)精心打造铜文化品牌产业 (10)(二)提升壮大基础文化产业 (15)(三)大力发展现代传媒产业 (12)(四)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18)四、主要任务 (20)(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20)(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21)(三)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22)(四)合理引导文化消费 (22)(五)加快产业园区(基地)建设 (23)五、基础工程 (24)(一)文化创新推动工程 (24)(二)文化品牌塑造工程 (25)(三)文化人才兴业工程 (25)(四)非遗保护开发工程 (26)(五)文化产业走出去工程 (26)六、空间布局 (27)(一)一核 (27)(二)两带 (28)(三)六片区 (30)七、保障措施 (35)(一)加强组织领导 (36)(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6)(三)建立产业政策体系 (37)(四)拓宽投融资渠道 (37)(五)完善公共文化支撑 (38)(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38)(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39)前言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铜陵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铜陵文化软实力、建设精致大气之城的有力举措,是推进铜陵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选择。

为促进铜陵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铜陵实际,特制订《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

考虑到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行业跨度大、涉及门类多、与传统行业交叉重叠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对文化产业范围界定的诸多争议,为便于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同时结合铜陵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本《规划》所称文化产业以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04‟)24号)及2005年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委联合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国统字…2005‟2号)范围为基础,并适当增加体育健身等方面内容。

专栏1: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分类一、发展环境(一)发展现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发展,我市文化产业已基本完成发展的“原始积累”,总体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现有文化产业涵盖广播影视服务、新闻出版印刷、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经营、文艺培训、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经营、文化用品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等十多个门类。

二是总量已达一定水平。

截止2010年底,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900余家,从业人员12000余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到2.6%左右。

三是规模化经营不断发展。

目前,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文化娱乐企业有十余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文化娱乐企业超过经营户总数的10%。

四是市场布局趋于平衡和合理。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规范指导下,全市文化产业业态结构和经营布点逐步走向协调和科学。

五是市场主体培育效果明显。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市场化转型取得重大进展,演艺、报业、广播影视产业在稳步发展中不断拓展壮大,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文化产业投资主体走向多元化,个体民营经济成为文化产业重要力量,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中国江南文化园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产业亮点。

六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良好。

以铜工艺品生产为特色的铜文化产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成为铜陵重要的城市名片。

此外,一些新兴文化业态也开始启动,并显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二是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现代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业态所占比重较小;三是文化创新能力较弱,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文化产品;四是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五是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不健全。

(二)发展基础作为“中国古铜都”和江南生态山水城市,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

以罗家村大炼渣遗址、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木鱼山遗址等为代表的青铜文化遗迹,以古临津、澜溪、和悦、王荆公书堂等历史遗存和李白、杨万里、陈翥、金乔觉等与我市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天井湖、老洲岛、凤丹、相思树、东湖、西湖、天目湖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等,形成了我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掘内容和基础条件。

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城市,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

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经济比较发达,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466.6亿元,人均GDP达9300美元,工业化率达62%,居全省前列,基本达到发达地区平均水平,其中铜产业在全市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工业产值的比例高达67.6%,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铜文化产业的经济基础坚实;二是城市化水平较高,作为中部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之一,我市具有较为密集的城市人口和较高的居民素质,拥有较多与文化关联的产业市场,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集聚的良好条件;三是城市承接和辐射功能较强,我市区域位臵优越,产业基础雄厚,既能方便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又能较好地辐射皖中南地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广阔空间。

(三)发展机遇从市场经济规律看,在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文化产业所表现出来的反向调节功能,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价值,受到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

从政策导向看,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都将文化产业作为极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这些为我市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当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类产业已开始从发达地区向皖江地区转移,这又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从文化产业自身属性看,由于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投资收益期长、拉动作用明显等特点,正受到市场的热捧,文化产品正日益成为消费热点,文化产业投资热将长期存在,这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从我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看,为解决资源型城市产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等矛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经济全面转型,这无疑需要大量的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从而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专栏2: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提升皖中南中心城市地位和构筑“世界铜都”的战略目标,依托我市作为中国古铜都丰厚的文化积淀,把握“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推进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市,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全力推动铜陵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加速现代化进程和幸福铜陵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l、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政府部门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以市场为先导,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打破条块分割,消除行业垄断,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两重属性。

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积极探索两个效益兼顾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3、坚持重点发展与统筹推进相结合。

实施文化产业发展“非均衡战略”,有选择地支持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加强对城乡、区域、行业发展的统筹推进,努力实现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坚持传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充分挖掘、开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改造提升,使之变成富有生命力的新型文化。

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铜陵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坚持在引进吸收中创新,大力吸收世界各类不同形式先进文化,引进各类文化产业、文化人才和文化开发技术,使引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合理、政策体系健全、效益逐步显现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文化产品科技和艺术含量大幅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努力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撑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体实力明显提升。

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产业的递增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高于长三角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兴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稳步提升,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层次得到有效提高,拥有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值超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文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拥有10个以上全国知名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