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计算方法
3种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
3种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
90°折弯(一般折弯)
1 (如图二),由于我们常用的折弯上模的尖角通常小于0.5,所以折弯内圆弧R可以视为定值,因此折弯拉伸系数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折弯下模槽宽V和材料厚度t。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L=L1 +L2- 2t +系数a (1)
2 折弯系数a的计算公式为(2):
a = -0.075V+ 0.72t -0.01 (2)
其中:V—下模槽宽;t—材料厚度
3 为方便计算将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简化为(3):
L=L1+L2-系数C (3)
注:简化系数C = (2t - 系数a)见表2。
4 多次折弯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4):
L=L1+L2+Ln-(n-1)C (4)
其中:n—折弯次数
表2 90度折弯系数C
反折压平(双折边)
1 如图三,双折边是两层钢板重叠在一起的折弯形状,通常用来起加强作用,因此2.0mm以上的板很少见压死边。
它需要用特殊折弯模具成形,而且要分为两道以上的工序才能成形。
2 双折边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5):
L=L1 +L2-系数C (5)
3 系数C的经验值见表3。
表3 系数C经验值(一)
钝角折弯
1 (如图四)我们常用的钝角折边通常为135度、150度,展开长度计算公式为(6):
L=L1 +L2-系数C (6)
2 系数C的经验值(二)见表4。
表4 系数C经验值(二)。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
折弯展开计算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钣金折弯基本理论:钣金在折弯成型,平面直线部分长度不变,折弯部分靠内壁材料受压缩,靠外壁材料受拉伸,中间存在一理想过渡面既不受压也不受拉,称为中性层,这位置特点是折弯前跟折弯后零件长度不变。
中性层是折弯计算的理论依据跟基准。
一般把中性层到折弯内壁的距离跟板厚的比值定义为K系数,方便各种板厚材料比较。
二、钣金折弯计算方法:以下是折弯计算的两种方法,方法很简单,认真看过基本理论都会懂。
1、折弯补偿法LT = D1 + D2 + BA ———方程(1)LT、D1、D2、BA 如图1、2表示,结合中性层理解。
2、折弯扣除法LT = L1 + L2 – BD ———方程(2)LT、L1、L2如图1、2表示,BD指扣除值,也就是回退量。
3、折弯补偿BA与折弯扣除BD的关系TAN(A/2) = (L1-D1)/(R+T) ———方程(3)同理TAN(A/2) = (L2-D2)/(R+T) ———方程(4)由方程(1)到(4)得出补偿量BA与扣除量BD的关系为:BA = 2(R+T)TAN(A/2)-BD ———方程(5)假设90度折弯,BA = 2(R+T)-BD 即BA + BD= 2(R+T)三、K系数的引入:一般把中性层到折弯内壁的距离t跟板厚T的比值定义为K系数K= t / T结合图1 得出 BA = Pi(R+K*T)A/180获取K系数的来源有如钣金材料供应商,试验数据,经验和手册等,而影响K主要是材料(种类,厚度等)跟加工(折弯半径,下模槽宽,机床步进速度等)Inventor软件钣金展开规则包含“线性”,“折弯表”,“自定义表达式”,样式中的K系数值就是本文所指K系数。
四、总结折弯中性层理论和K系数的引入方便理解展开长度的计算,明白K 系数值的影响要素两种方法计算折弯展开公式如下折弯补偿法:LT = D1 + D2 + BA = D1 + D2 + Pi(R+K*T)A/180折弯扣除法:LT = L1 + L2 – BD = L1 + L2 –(2(R+T) – Pi(R+K*T)A/180)公司为方便快速计算转化,利用材料种类,板厚,折弯半径跟V型槽宽直接查询扣除值。
折弯精准计算公式及系数!
折弯精准计算公式及系数!
一.铁板90度折弯,正常折弯上模R0.5,下模V=5T,折弯系数为0.4T,V槽选用V=5T+R(R>0.5)
展开尺寸=L1+L2-2T+系数
备注:1. 2.5/SGCC孔边到折弯内寸是3.8MM时不会拉料,孔径
5.4,R0.5,V12
二、铁板6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三、铁板3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四、铝板90度折弯,正常折弯上模R0.5,下模V=5T,折弯系数为0.4T,V槽选用V=5T+R(R〉0.5)
展开尺寸=L1+L2-2T+系数
五、铝板6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六、铝板30度折弯(使用插深下模)
展开尺寸=L1+L2+系数
七、压死边系数(先使用插深下模折小角度,再用压平模压死边)
上图:展开尺寸=L1+L2-0.55T
上图:展开尺寸=L1+L2-0.55T+0.7W(W≤T)
上图:展开尺寸=L1+L2+3.14*(R+m)(2R>T)
T≤2.0,m=0.4T;
2.0<T≤
3.2,m=0.3T;
八、压段差系数
1、当W≥2T时:展开按照两次单折计算;
2、当W<2T、H≥2T时:展开按照两次单折计算;
3、当W<2T、H<2T时:展开尺寸=L+(H-T)*0.7;
4、当W<2T、H=T时:展开尺寸=L+0.15T;。
折弯计算方法和口诀
折弯计算方法和口诀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口诀可以帮助记忆折弯计算方法,比如“厚度×内弧+K值”,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在计算折弯长
度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以及内弧因素。
K值是根据不同的材料
和工艺而定的常数,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经验或者相关手册进行
参考。
除了上述的方法和口诀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折弯计算方法,比如在进行多道次弯曲时需要考虑到余量的问题,以及在使用
不同的折弯工艺(比如冷弯和热弯)时需要进行不同的计算和考虑。
总的来说,折弯计算方法和口诀是在金属加工和管道安装等工
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正确的计算和记忆相关口诀,可以帮
助我们在工程实践中更加准确和高效地进行折弯操作。
希望以上回
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折弯系数计算公式l值
折弯系数计算公式l值在工程学和材料科学中,折弯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材料在受力时的变形和强度。
折弯系数通常由一个公式来计算,其中l值是一个关键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折弯系数的计算公式,并探讨l值在其中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折弯系数的概念。
折弯系数,也称为弯曲应变,是指材料在受力时发生弯曲变形的程度。
它是通过材料受力时的弯曲应变与受力区域的距离之比来定义的。
折弯系数通常用符号κ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κ = (M c) / (I σ)。
其中,M是受力区域的弯矩,c是受力区域的距离,I是惯性矩,σ是材料的应力。
在这个公式中,l值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它在计算c和I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折弯系数的计算公式中,l值通常是作为受力区域的长度或者宽度来使用的。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l值的选择对于折弯系数的计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l值越大,材料的折弯系数就越小,也就意味着材料的抗弯强度越大。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受力情况来选择合适的l 值。
一般来说,l值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受力区域的几何形状以及受力方向等因素。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工程师还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合适的l值。
除了在折弯系数的计算中起到重要作用外,l值在工程设计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梁的设计中,l值通常用来描述受力区域的长度,从而确定梁的受力情况和强度。
在板的设计中,l值则通常用来描述受力区域的宽度,从而确定板的受力情况和强度。
在这些应用中,l值的选择对于材料的受力性能和结构的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折弯系数计算公式中的l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对于材料的抗弯强度和结构的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l值,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折弯系数的计算公式和l值的作用。
折弯计算公式【秘籍】
看到一个折弯计算公式分享给大家,还有一些关于折弯计算图。
先说一个名词:折弯余量
一个已成形的钣金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L1、L2,厚度尺寸为T,我们都已知道,L1+L2是要大于展开长度L的,它们的差值就是折弯余量,定义为K,那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L1+L2-K。
一般冷轧钢板的K值(条件:90度弯,标准折弯刀具)
实例一:
实例二:
实例三:
不规则折弯按K因子=0.5,直接用CAD画中性层测量。
如有偏差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一般也差不了多少。
折弯时调整下模槽宽也可将偏差的展开尺寸调整成合格的折弯外形(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还有一外钣金件总有一些壁外形偏差允许大一些,可将偏差累积到那些壁去。
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
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参数:
1.弯曲半径:即所需的折弯圆弧段的半径。
2.板料厚度:即所使用的金属板材的厚度。
3.弯曲角度:即所需折弯圆弧段的角度。
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
步骤1:确定金属板材的发育长度。
发育长度是指在底面铺开时,圆弧段所占有的长度。
用以下公式计算发育长度:发育长度=弯曲角度/360×圆周长
其中,圆周长=2×π×弯曲半径
步骤2:计算折弯圆弧段的开料长度。
开料长度是指在折弯过程中,金属板材两端之间的顶面距离。
用以下公式计算开料长度:开料长度=发育长度-π×弯曲半径
步骤3:计算折弯圆弧段的预弯线长度。
预弯线长度是指在折弯过程中,金属板材在预弯状态下的顶面距离。
用以下公式计算预弯线长度:预弯线长度=开料长度-板料厚度×π/2步骤4:计算折弯圆弧段的折弯角度。
折弯角度可以通过预弯线长度和发育长度之差来计算。
用以下公式计算折弯角度:折弯角度=(发育长度-预弯线长度)/发育长度×360
以上是一种基本的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折弯圆弧段的开料长度和折弯角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折弯过程中可能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材料弹性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各类折弯公式
各类折弯公式
以下是常见的几类折弯公式:
1. 弧形折弯公式:
- 弧形折弯长度公式:L = π * (R + t * K)
其中,L为弧形折弯长度,R为弧形半径,t为折弯板材厚度,K为K值(由折弯机具体设定而定)。
2. V型折弯公式:
- V型折弯长度公式:L = 2 * (t + R * tan(α/2))
其中,L为V型折弯长度,t为折弯板材厚度,R为V型半径,α为V型角度。
3. U型折弯公式:
- U型折弯长度公式:L = 2 * π * R + π * H
其中,L为U型折弯长度,R为U型内半径,H为U型高度。
4. Z型折弯公式:
- Z型折弯长度公式:L = 2 * (t + H + R * tan(α/2))其中,L为Z型折弯长度,t为折弯板材厚度,H为Z型高度,R为Z型弧形半径,α为Z型角度。
这些公式是常见的折弯公式,具体使用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总结的各种钣金折弯展开计算公式真是太全了
总结的各种钣金折弯展开计算公式真是太全了1.折弯一刀展开图例和计算公式A、B--工件弯边长度P'一弯边折弯系数(折弯系数:弯一刀城一个系数)R--弯边圆角(一般为板厚)T-—材料厚度展开长度L=A+B-P’即L=25+65-5.5=84.5按表1板厚为3下模为V25折弯系数为5.5注:按表1,选用下模不同折弯系数不同,板厚不同折弯系数不同。
2.折弯二刀展开图例和计算公式A(A1)、B--工件弯边长度P'——弯边折弯系数(折弯系数:弯一刀减一个系数)R--弯边圆角(一般为板厚)T--材料厚度展开长度L=A+T+B-2xP’即L=50+2+50-2×3.4=95.6按表1板厚为2下模为V12折弯系数为3.4注:按表1,选用下模不同折弯系数不同,板厚不同折弯系数不同3.折弯三刀展开图例和计算公式A(A1)、B(B1)-一工件弯边长度P'——折弯系数(弯一刀减一个系数)R--弯边圆角(一般为板厚)T—-材料厚度展开长度L=A+T+B+T-3xP’即L=50+2+90+2-3×3.4=133.8按表1板厚为2下模为V12折弯系数为3.4注:按表1,选用下模不同折弯系数不同,板厚不同折弯系数不同4.折弯四刀展开图例和计算公式A(A1)、B(B1)-一工件弯边长度P'——折弯系数(弯一刀减一个系数)R--弯边圆角(一般为板厚)T—-材料厚度展开长度L=A+T+B+T-3xP’即L=50+2+90+2-3×3.4=133.8按表1板厚为2下模为V12折弯系数为3.4注:按表1,选用下模不同折弯系数不同,板厚不同折弯系数不同4.折弯四刀展开图例和计算公式A、B(B1)—一工件弯边长度P’—-弯边折弯系数(折弯系数:弯一刀减一个系数)R--弯边圆角(一般为板厚)T-—材料厚度展开长度L=A+A+B+T+T-4xP’即L=25+25+100+1.5+1.5-4×2.8=141.8按表板厚为1.5下模为V12折弯系数为2.8注:按表1,选用下模不同折弯系数不同,板厚不同折弯系数不同5.折弯六刀展开图例和计算公式A(A1)、B(B1)一工件弯边长度P'—弯边折弯系数(折弯系数:弯一刀减一个系数)R--弯边园角(一般为板厚)T一材料厚度L=A+T+A+T+B+B1+B1-6xP’即L=50+1.5+50+1.5+150+20+20-6×2.8=276.2按表1板厚为1.5下模为V12折弯系数为2.8注:按表1,选用下模不同折弯系数不同,板厚不同折弯系数不同。
折弯系数最简单的算法
折弯系数最简单计算公式钣金折弯不只是90度折弯,还有非90度的折弯呢,有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吗?这个还真没有,准确的计算非90度折弯系数有个计算公式,就是利用中性层的概念,计算折弯那段圆弧的弧长,而最终求出折弯系数。
网络上有好多例子,前面文章也有计算方法。
这里说一个特殊的角度,可以用简单方法计算折弯系数。
当钣金折弯角度为135度时,折弯系数可以减去0.5倍的材料厚度。
比如:材料是1mm铁板,折弯角度是135度,折弯尺寸分别是100和50,那么计算展开方法是:100+50-0.5=149.5mm。
其它钣金厚度也可以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
只适用于135度,其它角度不可用。
135度钣金折弯系数最简单算法钣金折弯中还有个一个特殊角度折弯,就是钣金褶边,也叫压死边,可以用简单方法计算。
折弯系数等于0.4倍钣金厚度。
比如:材料是1mm铁板,折弯是压死边,折弯尺寸分别是100和10,那么计算展开方法是:100+10-0.4=109.6mm。
这样计算是经验公式,都很准确,有些钣金厂因设备不同可能也有出入。
扩展资料运用冲压展开系数计算折弯展开尺寸A:直边长度(两边为A1、A2) R:折弯内R大小T:材料厚度P:折弯展开系数W:内R弯曲角度π:3.1416则:展开后展开长度为L=A1+A2+W/360*2*3.1416*R*P说明:一般客户提供的都是DWG或DXF文档格式,也有提供PRO E文档格式的,还有提供PDF文档格式的,不管是哪种格式,都可以用软件测出A直边长度、内R大小、T材料厚度、内R弯曲角度,只有弯曲系数是由模具设计者从折弯系数表中进行选择,只要折弯展开系数确定准确,最后产品设计尺寸才会保证准确。
多道折弯尺寸如何计算公式
多道折弯尺寸如何计算公式多道折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将金属板材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在进行多道折弯时,需要准确计算每道折弯的尺寸,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多道折弯尺寸如何计算的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在进行多道折弯尺寸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金属板材的厚度、折弯角度、折弯后的弯曲半径、折弯后的展开长度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因素的计算公式。
1. 折弯后的弯曲半径计算公式。
在进行多道折弯时,金属板材在折弯处会产生弯曲,形成一个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的计算公式为:R = K T。
其中,R为弯曲半径,K为材料的弯曲系数,T为金属板材的厚度。
2. 折弯后的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在进行多道折弯后,金属板材会产生展开,即折弯后的长度。
展开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π R α / 180 + 2 K T tan(α/2)。
其中,L为展开长度,R为弯曲半径,α为折弯角度,K为材料的弯曲系数,T 为金属板材的厚度。
3. 多道折弯尺寸计算公式。
在进行多道折弯时,需要计算每道折弯的尺寸。
假设共有n道折弯,第i道折弯的尺寸计算公式为:Li = Li-1 + 2 Ri tan(αi/2)。
其中,Li为第i道折弯的长度,Li-1为前i-1道折弯的长度之和,Ri为第i道折弯的弯曲半径,αi为第i道折弯的折弯角度。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多道折弯的尺寸,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弹性变形、折弯机的精度等因素,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除了上述公式外,还可以借助计算软件进行多道折弯尺寸的计算,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总之,多道折弯尺寸的计算是多道折弯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计算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公式和方法能够对多道折弯尺寸的计算有所帮助。
钢材折弯之算定方法
1.1钢板
1.1.1弯曲之角度为90度直角之场合
1.直角折弯的场合,在图面尺寸上计算收缩量计算出展开尺寸
2.关于隔板后其余留折安置收缩量如表1所示
A,B:折弯外侧长度
D,E:折弯内侧长度加收缩量
故展开尺寸=t×C×F
1.1.2以圆弧R折弯之场合:
由于R大小关系到曲率半径的变化,可依如下计算:
(1)当r+t>3时
R=r+t/2
l=2πR*θ/3600
剪料尺寸L=A+B+L
(2)党r+t<=3时
R=r+t/3
l=2πR*θ/3600
剪料尺寸L=AB+L
L:剪料之长度, l:折弯部分之长度,A,B折弯之外之长度,t;板厚,θ:折弯部之角度,R:计算上的曲率半径,r:板内侧之折弯半径, C:剪料之宽度,
1.2mm以下e不用,1.5mm用0.85…..=0.8
1.1.3折弯部分使之贴紧与原板之情形(打扁)
(1)打扁情形下,在图面尺寸上加算收缩量来计算出剪料之尺寸,
(2)各板厚相对之收缩量见表2所示;
公称板厚t
0.5
0.6
0.7
0.8
1.0
1.2
收缩量
0.8
0.9
1.1
1.2
1.6
1.9
公称板厚t
1.6
2.0
2.9
收缩量
2.5
3.1
4.6
(3)计算法;
剪料长度:F=D+E=(A-t)+(B-t)+e
折弯系数计算
折弯系数计算折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弯曲,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角度。
在进行折弯加工时,我们需要计算折弯系数,以确保折弯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折弯系数是指在折弯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弯曲变形程度与折弯角度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折弯时所需的力量和工艺参数,以及预测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
计算折弯系数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块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金属材料样品,并在其上标记出一系列不同角度的折弯线。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折弯机上,通过施加力量将其折弯到指定角度。
在每个角度下,我们需要测量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折弯角度与折弯后形状的关系曲线。
根据这条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折弯系数。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折弯角度除以折弯后形状的弯曲长度,即:折弯系数 = 折弯角度 / 弯曲长度通过计算折弯系数,我们可以了解到金属材料在折弯过程中的变形程度。
折弯系数越大,表示金属材料的弯曲变形越大,需要施加更大的力量才能完成折弯。
相反,折弯系数越小,表示金属材料的弯曲变形越小,需要施加较小的力量即可完成折弯。
除了通过实验测量计算折弯系数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来得到折弯系数的近似值。
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几何形状,我们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来计算折弯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材料性质和几何形状的情况下,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折弯系数的计算对于折弯工艺的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计算折弯系数,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确保折弯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折弯系数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为后续的加工和装配提供参考。
总之,折弯系数的计算是折弯加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测量或理论计算,我们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折弯系数,从而指导折弯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折弯系数的准确计算可以提高折弯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产品的制造和装配提供可靠的基础。
各类折弯公式
3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4计算方法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4.1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L=(A-T)+(B-T)+K=A+B-2T+0.4T上式中取:λ=T/4K=λ*π/2=T/4*π/2=0.4T4.2R=0,θ=90°(T≧1.2,含1.2mm)L=(A-T)+(B-T)+K=A+B-2T+0.5T上式中取:λ=T/3K=λ*π/2=T/3*π/2=0.5T4.3R≠0θ=90°L=(A-T-R)+(B-T-R)+(R+λ)*π/2当R≧5T时λ=T/21T≦R<5T λ=T/30<R<T λ=T/4(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4.4R=0θ≠90°λ=T/3L=[A-T*tan(a/2)]+[B-T*tan(a/2)]+T/3*a(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4.5R≠0θ≠90°L=[A-(T+R)*tan(a/2)]+[B-(T+R)*tan(a/2)]+(R+λ)*a当R≧5T时λ=T/21T≦R<5T λ=T/30<R<T λ=T/44.6Z折1.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考:(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L=A-T+C+B+2K(2)当3T<C<5时<一次成型>:L=A-T+C+B+K(3)当C≦3T时<一次成型>:L=A-T+C+B+K/24.7Z折2.C≦3T时<一次成型>:L=A-T+C+B+D+K4.8抽芽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 为螺纹距离),R=EF见图∵T*AB=(H-EF)*EF+π*(EF)2/4∴AB={H*EF+(π/4-1)*EF2}/T∴预冲孔孔径=D–2ABT≧0.8时,取EF=60%T.在料厚T<0.8时,EF的取值请示上级.4.9方形抽孔方形抽孔,当抽孔高度较高时),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 (H>Hmax的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H=Hmax大小套弯曲公式展开,连接处用45度线及圆角均匀过渡,当抽孔)直边部展开高度不高时(H≦Hmax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取值原则供参考.以下Hmax当R≧4MM时:=4T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5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6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8T 材料厚度T≦0.6取Hmax当R<4MM时,请示上级.≦1.5T) 4.10压缩抽形1(Rd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当R≦1.5T时,求D值计d算公式如下:D/2=[(r+T/3)2+2(r+T/3)*(h +T/3)]1/24.11压缩抽形2(R>1.5T)d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1.5T时:当Rdl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D/2={(r+T/3)2+2(r+T/3)*(h+T/3)-0.86*(Rd-2T/3)*[(r+T/3)+0.16*(Rd-2T/3)]}1/24.12卷圆压平图(a):展开长度L=A+B-0.4T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图(c):90°折弯处尺寸为A+0.2T图(d):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4.13侧冲压平图(a):展开长度L=A+B-0.4T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图(c):90°折弯处尺寸为A+1.0T图(d):侧冲压平后的产品形状4.14综合计算如图:L=料内+料内+补偿量=A+B+C+D+中性层弧长(AA+BB+CC)(中性层弧长均按“中性层到板料内侧距离λ=T/3”来计算)备注: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c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料厚0.6 0.8 1.0 1.2类型M3 3.5 3.7 4.0 4.2M3.5 3.9 4.2 4.4 4.7M4 4.4 4.6 4.9 5.1#6-32 3.8 4.1 4.3 4.6附件二:常见预冲孔孔径一览表料厚0.6 0.8 1.0 1.2 类型M3 1.2 1.5 1.5(1.8) 1.8 M3.5 1.2 1.5 1.5(1.8) 1.8 M4 1.2 1.5 1.5(1.8) 1.8 #6-32 1.2 1.5 1.5(1.8) 1.8 说明: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3.内径:M3Φ2.75 M3.50Φ3.20 M4Φ3.65#6-32Φ3.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
≤180°展开公式
一般采用PRO(套折弯表)自动展开,角度较大,板厚较薄,且仅有一两刀此类折弯可采用内交点尺寸加补偿量来计算(补偿量目前仅含钢板类)
L=A+B+补偿量 *仅供参考 T= R= 120°≤
≤160° 补偿量为 160°<
≤180° 可忽略不计 T= R= 120°≤
≤145° 补偿量为 145°<≤170° 补偿量为 170°<
≤180° 可忽略不计
T= R= 补偿量与T=相同 T= R= 120°≤
≤130° 补偿量为 130°<≤150° 补偿量为 150°<
≤170° 补偿量为 170°<
≤180° 可忽略不计
180°-
L=A+B+ ------ (2*∏*r)
360°
压死边展开公式
一般压死边(间隙小于 L=A+
A
θ
B
θB r A
进行工艺性等处理.
*注意:展开前套折弯表可能会导致模型尺寸或者孔位尺寸发生变更,从而导致展开错误.
最保险的方法是不套折弯表直接将模型展开,将折弯线保留.转成2D格式后将折弯线间距进行拉伸(需多保留几位小数).间距等于PRO折弯表中所设值.
一般算法折弯表中值:2(内R值+板厚T)-折弯系数.
中性层算法折弯表中值:(2*∏*r).注:r为中性层半径.
一般展开法
2(内R值+板厚T)-折弯系数中性层展开法折弯内径R
不管是一般展开法还是中性层展开法,此处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