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探索平行线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

作者: 梁炎芬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石门实验学校

§2.3平行线的特征

一、教材简析和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为新课标北京师范大学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结合具体图形运用平行线的有关特征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初步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平行线的判定是由“数”到“形”的说理(即先研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数量关系,再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而平行线的特征则刚好相反, 是由“形”到“数”的说理(即已经知道两条直线平行就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数量关系)。培养正确的说理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激趣引入,动手实践探索,分组讨论探索结果,实验与论证相结合,教师引导小结,再练习和运用知识来形成技能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探索知识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补充阅读材料,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特征,能初步正确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运用平行线的有

关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运用探索结果去推理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的两个特征。(推理

论证)

(3)通过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探索等过程,进

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德育情感渗透:

通过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与论证相结合,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和学习主动性。

三、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三个特征及其应用

四、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实验与论证相结合

五、教具

三角板,量角器,彩色粉笔,多媒体电教平台等

六、教法

1、布卢姆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只要向

他提供适当的前期和适当的学习条件。”所以,在教法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和猜想、

分组讨论、归纳小结、引伸拓展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拾级而上。

2、结合学生在新课前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起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引伸的方式过渡到

新课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3、创新是需要合作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相互交换意

见,体现主动性学习。

4、采用多媒体电教辅助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较直观浅显地理解平行线

的三个特征,突破重点。

七、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

2.通过动画引出新课研究的问题,再创设情意,让学生在度量.类比.猜想和讨论的研究性活

动中发现.学习,寻找规律,获得新知识,从而学会学习,提高实验和猜想的能力。

3.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是通过与其他人的交互作用实现的。互相协作的学习使学习活动更加

生动,活泼和积极主动。这样学生学习知识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通过探索或与同伴协作交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来完成的,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深度。

4.学以致用。不断地通过练习来巩固已学知识,提高技能。“学数学的最好方法是做数学”。

5.课外补充阅读材料,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

八、教学程序

课前训练一⇒创设情境动画激趣引入⇒探索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并讨论(训练二)⇒归纳小结并纠正(新课精讲),实验与论证⇒练习巩固⇒目标小结与回顾⇒达标测评⇒课外选做与阅读。

九、课堂辅导名单5人(略)

十、教学过程

1.课前复习训练一(5分钟完成)

3.如图5,

2.动画激趣(flash网页课件)引入新课

3.训练二:探索实践和讨论

通过上面的测量和探索,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么?有什么特征?(请与

4.知识归纳和新课精讲

5.课堂练习A.B组

6.目标回顾与小结

7.达标测评

8.课外阅读资料(反证法)

附:教学流程设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