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理论
brunnstrom
四、评定方法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上肢 1期:弛缓,无随意运动 2期:开始出现联合反应,但不一定引起关节运 动开始协同运动成分,痉挛出现 3期: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屈肌协同运动(肩 伸展过度,肘屈曲,肩外展、外旋,前留旋后) 和伸肌协同运动(肩内收、内旋时伸展,前臂 旋前) 4期: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协同运动模 式的运动:
5.姿势反射
姿势反射是由于体位改变、姿势调整而引起
的四肢的屈肌、伸肌张力按一定模式发生改变。
为脑干、脊髓控制的原始反射。当脑部损伤后,
高级中枢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节,制约功 能受到破坏,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活动失去了控 制,姿势反射被释放。 评价原始的姿势反射目的在于确定在早期治疗中 (无随意运动时)是否可以利用这些反射引出运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Brunnstrom技术主要适用于中枢神经损伤后
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如脑卒中、脑外伤、
脑部肿瘤术后、小儿脑瘫等。不适用于外周神 经损伤后、肌肉骨骼疾病等其他的康复。
二、基本理论
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点:
屈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
故又称为拉弓反射。
5.姿势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迷路反射又称前庭反射,是由 于头部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引起。 仰卧位时伸肌张力高,四肢容易伸展, 俯卧位时屈肌张力高,四肢容易屈曲。 分静态紧张性迷路反射和动态紧张性迷路反射 两种。
了人体发育初期才具有的运动模式。
一、概述
大部分在脑发育未成熟时才 有的原始反射重新出现,
概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第17章Brunnstrom技术
患侧屈曲
同侧性联合反应
患侧下肢抗阻或用力屈曲 患侧上肢屈曲
人民卫生出版社
3.雷米斯特(Raimiste)反应
健侧下肢外展或内收时,患侧下肢出现相同动作的联合反 应称为Raimiste反应。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共同运动
共同运动:是脑卒中后患侧肢体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特定 运动模式,当患者活动患侧肢体某一关节时,不能做单个 关节的运动,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随之运动。
人民卫生出版社
共同运动模式
部位 上肢 肩胛骨
肩关节 肘关节 前臂 腕关节 手指
屈曲模式 回缩、上提 后伸、外展、外旋 屈曲 旋后(有时旋前) 屈曲 屈曲
伸展模式 伸展,前伸 前屈、内收,内旋 伸展 旋前 伸展 屈曲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下肢
部位 骨盆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足趾
屈曲模式旋
第Ⅴ阶段(分离运动阶段):进一步脱离共同运动模式,出现难 度较大的分离运动的组合,痉挛继续减弱
第Ⅵ阶段(正常阶段):痉挛消失,每个关节可完成随意的运动, 协调性与速度均接近正常
人民卫生出版社
阶段
上肢
Ⅰ 无任何运动
Ⅱ 仅出现协(共)同运动模式
Ⅲ 可随意发起协(共)同运动
出现脱离协(共)同运动的活动 :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交互抑制
交互抑制:是指当支配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传入冲动 的兴奋时,而支配其拮抗肌的神经元则受到这种冲动的抑 制,即当某一肢体的伸肌收缩时,同肢的屈肌则松弛,反 之亦然。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基本技术
一、治疗技术 二、训练方法
(一)上肢 (二)手 (三)下肢 (四)躯干
人民卫生出版社
brunnstrom疗法
• 联合反应的类型:联合反应可分为对称 性联合反应、非对称性联合反应、同侧 性联合反应。
• 雷米斯特(Raimiste)反应 健侧下肢 抗阻外展或内收时,患侧下肢出现相同 动作的联合反应称为Raimiste反应。 • 注意:联合反应与联合运动的区别。
健侧屈曲 -------→患侧屈曲
上肢 对侧性 联合反应 下肢 健侧伸展-------→ 患侧伸展
膝关节
踝关节
屈曲、外展、外旋 伸展、内收、内 旋 屈曲 伸展 背伸、内翻 趾屈、内翻
足趾
伸展
屈曲
共同运动各要素的相对强度
•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 1、肘屈曲最为常见,屈肌共同运动时最强的 要素,脑损伤后最先出现。 2、肩关节外展、外旋较弱→上臂后伸 3、神经生理学分析:肘屈肌和前臂旋后肌关 系密切,肘屈曲与前臂旋后易同时出现;但偏 瘫患者前臂旋前肌长期痉挛,屈肌共同运动期 间,前臂旋也可处于旋前位。
原始反射
• 紧张性颈反射(TNR):取决于颈部的运 动和颈部的位臵。
对称性颈反射:1、表现:颈后伸,双上肢伸 展,双下肢屈曲。 2、影响:正常人、偏瘫患者 非对称性颈反射:1、表现:头部转向的一侧 伸肌张力高,另一侧屈肌张力高。 2、影响:正常人、偏瘫患 者
• 紧张性迷路放射: 1、表现:仰卧位四肢伸肌张力增高, 俯卧位屈肌张力增高。 2、影响: • 抓握反射: 1、表现:接触到患者的手掌面时屈肌 及内收肌群部分收缩,形成抓握动作。 2、影响:
共同运动的影响
• 共同运动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肩关节屈曲时伴随着外展、外旋,所以手摸 头部困难,造成上肢上举时不能完成梳头、洗 脸和刷牙等一切需要配合内收、内旋的动作。 2、由于肩关节的屈曲伴随着肘关节的屈曲和前 臂旋后,所以当上肢前伸时,肘关节不能伸展, 不能完成各个方向拿取物品的动作。
中枢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
细胞移植
❖ 胚胎干细胞移植和嗅鞘细胞移植等的相关研 究不断地开展,嗅鞘细胞移植主要用于脊髓 损伤的患者,干细胞移植用于大脑损伤的患 者。
2020/5/29
神经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
❖ 神经生长因子主要在突触水平、轴突水平和 细胞水平,乃至神经系统附属结构水平上调 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免疫因子作用而产 生的免疫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具有双向 调节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对话。
2020/5/29
神经轴突发芽
❖ 当神经元的轴突损伤后,受损轴突的残端向 靶组织或神经元延伸,或损伤区邻近的正常 神经元轴突侧支芽,向靶组织或其他神经元 延伸,形成新的突触。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可 塑性的重要形态学基础,一般在2-6个月完成, 出现较理想的功能恢复需数月或一年以上时 间。
2020/5/29
2020/5/29
(二)、运动控制的基本理论
❖ (3)大脑皮层 辅助运动区和前运动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是
双侧性的,它们不仅参与运动的准备、始动、而且 编码复杂运动。前运动皮层主要接受后顶叶皮层的 传入投射,发出纤维除与脑干网状结构相联系外, 也参与控制躯体中轴肌肉和肢体近端肌肉的活动。 后顶叶皮层主要接受感觉信息,与机体运动时身体 空间位置、头部空间位置有关,参与运动的准备。 大脑皮层还通过直接控制安置反射、单腿平衡反应、 视觉翻正反射和皮层抓握,实现对功能活动所需要 的快速、精确的运动调节。
2020/5/29
2、模式运动
❖ 当由反射引起的运动常常以某种固有的运动 模式出现,去掉刺激或传入冲动,此时仍有 模式化的运动反应。这种运动称为中枢性模 式运动。
2020/5/29
3、随意运动
❖ 随意运动是在意识、思想支配下的随意、高 度协调、精细技巧、需要快速反应的运动控 制,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反射运动、模式 运动是其基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 功能的恢复一般经过反射运动、模式运动过 程,最后到随意运动。是大脑皮层控制下的 各种运动形式的整合。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康复训练主要是促进随意运动控制,协调反 射运动,引导模式运动。
_Brunnstrom技术
联带运动
中枢神经损伤后,患侧肢体不能做单关节 的、随意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关节的 同时运动,形成了特有的运动模式,此 种运动模式称为联带运动、共同运动或 协同运动。这是一种常见的一种肢体异 常活动的表现。联带运动分为屈曲模式 和伸展模式。
• 屈肌联带运动
• 伸肌联带运动
上肢联带运动动作特点
屈肌联带运动 肩胛带 上抬,后撤
日本东京大学上田 教授提出 • 评价上肢运动速度 的方法:患者肘关 节屈曲,手与耳同 高,以最快速度伸 展肘关节,上举上 肢,反复10次。然 后与健侧对比,所 需时间要求在健侧 的1.5倍以下(先 做健侧)
• 评价下肢运动的 方法:患者取坐 位,完成髋关节 内旋10次(内旋 20度以上),与 健侧对比,所需 时间要求在健侧 的1.5倍以下 (先做健侧)
下肢分离运动阶段特点(第Ⅴ阶段)
• 1,坐位,膝伸展,踝 关节背屈(髋关节屈 曲60-90度,膝关节屈 曲<20度,踝关节背屈 >5度)
• 2,坐位,髋关节内旋 (髋关节屈曲60-90度, 膝关节屈曲90±10度, 髋关节内旋>20度)
• 3立位,踝关节背屈 (髋关节,膝关节屈 曲<20度,踝关节背屈 >5度)
下肢部分分离运动阶段特点(第Ⅳ阶段
下肢逐渐摆脱联带运动固定模式的控制, 出现了新的运动组合,这是下肢运动功能 改善的标志。当患者能完成以下三种动作 的其中一项,就证明其功能已经进入部分 分离运动阶段。训练方案也应该强化并诱 发多种运动组合(选择运动)。
下肢部分分离运动的动作模式 特点是:
• 1,仰卧位时,髋关节 外展(外展>20度,足 跟部不得离床,膝关 节伸展位,屈曲不得 >20度)
正常阶段特点(第Ⅵ阶段)
神经发育学疗法——Brunnstrom技术
综合判定表
偏瘫 恢复 级别 0
1 2 3 4 5 6
偏瘫功能试验结果
No 判定
Brun参 考级
1联合
1联合 2随意收
缩
不充分
充分 充分
Ⅰ Ⅱ-1 Ⅱ-2
Ⅲ-1 Ⅲ-2 Ⅲ-3 Ⅲ-4
3 ,4( 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 协同反 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 应) 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 两项均充分
(1)联合反应
卒中后的一种非随意性 的运动和反射性的肌 张力增高。健侧用力 ,患侧会出现相应的 运动
打羽毛球、网球或乒乓球时非握拍手的动作
联合反应的特点:
• 1.联合反应的出现与健侧的运动强度有关。健侧抗阻力越 大,患侧联合反应越明显,其所形成的肌张力增高可持续 到刺激解除之后的一段时间。 • 2.联合反应与痉挛的程度有关,痉挛度越高,联合反应越 有力,且持久 • 3.联合反应引出的患侧运动模式是原始的共同运动模式
• 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 ,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提高病,伤,残者的 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病,伤 ,残者能在家庭和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为达到全面康复 ,不仅涉及医学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工 程学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康复评定
康复医学之 Brunnstrom技术
康复的概念
•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 、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 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 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 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 走向社会(WHO)。
Brunnstrom技术
❖ 下肢出现分离运动:
❖ 坐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可背屈,髋可内 旋
❖ 立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可背屈 ❖ 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
❖ Ⅵ期:正常阶段,痉挛消失,每个关节可完 成随意的动作,协调性与速度均接近正常
肌张力 正常
I II~III IV~VI
病程
❖ 上肢动作正常或接近正常,快速动作不灵活
理论基础
脑卒中发生后,高位中枢失去了对低位 中枢的控制,出现了人体发育初期才具 有的运动模式。 Brunnstrom认为脊髓和脑干水平的原 始反射和异常的运动模式是偏瘫患者恢 复正常的随意运动必须经历的阶段,在 恢复早期要加以利用。
治疗原则
❖ Brunnstrom疗法强调在偏瘫的恢复早 期利用异常的运动模式,应用联合反应 、原始反射、皮肤及本体刺激引出刻板 的共同运动,共同动作逐渐地被修正和 抑制,分离为较单一的动作,最终出现 随意的分离运动。
❖ 联合反应的出现与健侧的运动强度有关 ❖ 联合反应的出现与痉挛的程度有关 ❖ 联合反应引出的患侧运动模式是原始的共同运动模
式
联合反应的类型
类型 对称性联合反应
非对称性联合反应 同侧性联合反应
部位 上肢
下肢 下肢
诱发方法 健侧抗阻或用力屈曲 健侧抗阻或用力伸展 健侧抗阻或用力内收 健侧紧握拳 健侧抗阻或用力内收、外展 健侧抗阻或用力屈曲 健侧抗阻或用力伸展 患侧下肢抗阻或用力屈曲
❖ 训练患肢踝关节背屈运动时,尽量避免刺激 足趾而至伸肌张力增高。
临床应用
Brunnstrom技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强 调早期利用一切方法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 并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如联合反应、共同运 动,之后再从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 分,最终脱离异常的运动模式,逐渐向正常、 功能性模式过渡。
康复医学试题及答案(一)
康复医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 对人类需求描述正确的有:A.最基本的是胜利需求B.其次是安全需求C.然后是爱和归属的需求D.尊敬的需求E.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求2.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系统内功能重组主要方式是:A.轴突在生长芽B.轴突侧支长芽 C .脑细胞再生D. 轴突突变 E .轴突连接3 检查腘绳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A .俯卧位,检查股四在头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B.仰卧位,检查拇长伸肌最准确的体位是 E.站立位C.侧卧位D.坐位4.肌力测定应做到:A.正确的测定姿势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左右对比检查D.在运动后进行E.反复两次检查5.肌力检查的禁忌症有:A. 严重疼痛B.严重关节积液红肿C.关节极不稳定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E.骨折愈合后6 .肌肉收缩是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A.等张运动B.等长运动C.等速运动D.放松运动E.用力运动7 腰椎牵引一般需要至少多大的自身重量才能将椎体拉开:A. 40%B. 50%C.60%D.70%E.80%8.坐立颈椎牵引的重量通常为:A.5kgB.10kgC.15kgD.13kgE.8kg9 运动疗法相对的禁忌症是:A.感染性疾病B.发热C.器官功能失代偿D.严重衰弱E.关节功能障碍10.关节松动术的禁忌症包括:A.关节活动已经过度B.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增加)C.关节的炎症D.恶性疾病E.未愈合的骨折11.功能性电刺激的适应证是:A.脑卒中B.脊髓损伤C.脑瘫后的下肢、上肢运动功能障碍D.下运动神经元受损E.马尾或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障碍等12.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合于:A.脑瘫病人B.中风病人C.周围神经损伤病人D.帕金森病病人E.脑外伤后遗症病人13.下列哪些不是软组织牵拉的目的:A.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B.降低肌张力C.增加肌力D.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E.预防躯体在活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14.当行腰椎牵引患者洋卧在牵引床上时要求:A.屈曲髋关节90°B.髋关节伸直C.屈曲髋关节45°D.屈曲髋关节60°E.屈曲踝关节90°15软组织损伤后应尽早进行被动运动的目的:A.恢复和增加肌力B.减轻水肿和疼痛C.保持和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D.保持软组织弹性E.促进伤口愈合16.手的休息位是:A.直拳B.钩拳C.半握拳姿势D.完全握掌E.握玻璃杯姿势17.美国脊椎损伤学会脊椎损伤分级中的C级代表:A.不完全损伤B.在损伤水平以下C.大多数的关键肌群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D.大多数的关键肌群肌力低于3级E.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18.骨折已愈合,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有:A.主动运动B.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C.关节活动牵引D.夹板、石膏托及弹性支架E物理治疗19.容易发生缩短的肌肉群不包括:A.踝跖屈肌B.髋屈肌和内收肌C.肩关节内旋肌和内收肌D.肘身肌E.前臂旋前肌20以下不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措施是:A.保持会阴部清洁B.膀胱冲洗C.间歇导尿D.鼓励病人多饮水E.卧位排尿21颅脑损伤患者原发的感觉运动缺损不包括:A.反射亢进B.小脑运动失调C.感觉丧失D.震颠E.跨阈步态22烧伤患者的主要运动正确的是:A.提高患者的自信心B.每次都要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C.若无禁忌,应尽早进行D.只做患侧,越多越好E.肌肉有挛缩不宜进行23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的早期浸润阶段,采用紫外线照射,一般采用:A.亚红斑量B.红斑量C.超红斑量D.弱红斑量E微热量24关节松动可以:A.促进关节液的流动B.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C.缓解疼痛D.促进组织再生E.增加淋巴循环25石蜡疗法的治疗作用是:A.温热作用B.放射作用C.机械压迫作用D.滑润作用E.化学作用26失语症的治疗作用有:A.语音训练B.听理解训练C.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D.口语表达的训练E.书写训练27乘坐轮椅者承受压力的主要部位是:A.坐骨关节B.大腿C.窝部D.肩胛区E.肘关节28下列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见的腰腿痛疾病B.多见于50岁以上的年长者,从事体力劳动居多C.临床以腰4~5及腰5~骶1两个节段最为多见D.发生原因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于急性和慢性损伤而引起E.患者常存在腰肌和腹肌的减弱,影响了腰椎的稳定性,是腰痛迁延难愈的原因之一29痉挛的综合性治疗包括:A.预防伤害性刺激B.早期预防体位C.运动治疗及其他物理疗法D.药物、神经阻滞E.手术30骨质疏松症常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先天因素、环境因素B.药物治疗C.狂躁性精神病D.内分泌疾病E.消化道疾病二、填空题1 临床医学是以()为主导,康复医学是以()为主导。
Brunnstrom上肢
4、协同运动
▪ 观察患手指尖能抬举到 ▪ 何处
➢ 不能 ➢ 不充分(乳头以下) ➢ 充分(乳头以上)
3 ,4(协同反应)
一项不能,另一项不充分:Brunnstrom Ⅲ-1 两项均不充分或一项不能,另一项充分:
Brunnstrom Ⅲ-2 一项充分,另一项不充分 Brunnstrom Ⅲ-3 两项均充分 Brunnstrom Ⅲ-4
四、 Brunnstrom技术临床应用
▪ 一、初期或软瘫期Brunnstrom分级1-2级
该期的治疗目标 1、改善呼吸吞咽进食,提高身体感知能力 2、改善对躯干和近端关节的控制能力, 3、保持肩胛、肘、腕、手和髋、膝、踝的 活动 4、尽快提高肌张力和平衡能力, 5、改善功能活动能力。
1,注意维持床上正确体位 2,按摩和被动活动 3,神经促进技术的运用以右上肢伸肌无力,说明兴 奋性的促进手法手法内容
手法内容 1各种反射 联合反射 健侧上肢抗阻伸肘 拉弓反射 头转向右,右臂伸肌兴奋,左臂屈肌兴奋 旋腰反射 腰向左旋 斜板反射 向左倾斜
·
▪ 2感觉刺激 触压刺激 快速刷擦和轻触摸上肢伸侧皮肤,轻叩 拍打伸肌腱或肌腹 温度刺激 用冰快速擦刷或局部放置3~5秒 挤压 加强对肩,肘关节和伸肌肌腹的挤压 牵拉肌肉 快速轻微地牵张伸肌肌群 特殊感受器刺激 将患侧上肢置于可见的地方
1、各种反射 联合反射 健侧下肢抗阻伸膝
拉弓反射 头转向左,向左拉弓
旋腰反射 向左旋腰
2、控制关键点
3、刺激感受器 挤压 轻微持续(3~5秒)挤压伸肌肌腱 深冷刺激 快速短暂的深冷刺激于足趾 牵张 持续缓慢地刺激上肢伸肌
4、肌肉牵张技术 牵引屈肌肌腱
▪ 5、医疗体操 ①搭肩上举 作患侧上肢向前上举,要求肘关节充分伸展,
brunnstrom技术的主要原理(一)
brunnstrom技术的主要原理(一)Brunnstrom技术的主要Brunnstrom技术是什么?•Brunnstrom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康复治疗的方法,以帮助恢复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后的运动功能。
该技术以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的名字命名,她首次提出并应用了这种方法。
Brunnstrom技术的原理•Brunnstrom技术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再适应性原理,该原理认为中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大脑和身体之间的通信中断。
通过运用Brunnstrom技术,患者可以重新建立这种通信并逐步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
Brunnstrom技术的步骤1.初始阶段(Stage 1):在初始阶段,患者可能完全失去运动能力,肌肉僵硬且无法主动运动。
治疗师会通过短暂的被动运动来刺激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以唤醒肌肉。
2.痉挛反射阶段(Stage 2):在这一阶段,患者出现痉挛反射,即在被动移动肢体时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
治疗师会利用这些反射来促进肌肉活动和运动控制的恢复。
3.共同反射阶段(Stage 3):在这一阶段,患者开始能够自主参与运动。
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进行控制性的运动,例如握拳或弯曲手肘,并继续通过被动运动来帮助患者逐渐减少肌肉痉挛。
4.自发运动阶段(Stage 4):在这一阶段,患者能够自发地进行运动,尽管运动可能不完全协调或可控。
治疗师会帮助患者通过训练来提高肌肉控制和运动的精确性。
5.一定运动控制阶段(Stage 5):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肌肉控制和运动精确度显著提高。
治疗师会设计更具挑战性的练习,以进一步训练和加强患者的运动功能。
6.正常运动阶段(Stage 6):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运动功能已经完全恢复,肌肉和神经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治疗师可能会进行一些功能性测试来确保完全康复。
Brunnstrom技术的优势•恶性肿瘤的化疗失败打击对付恶性肿瘤的化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患者的血液癌细胞在细胞治疗之前存在时尤其如此。
Brunnstrom技术
分离运动
偏瘫患者出现的脱离于共 同运动的肢体相对独立的 分离的运动模式
上肢分离动作要求:
• 1,肘关节伸展,肩关 节外展(肘关节屈曲 <20度,肩关节外展 >60度)
• 2,肘关节伸展,上肢 上举(肘关节屈曲<20 度,肩关节屈曲>130 度)
• 3,肘关节伸展,肩关 节屈曲,前臂旋前 (肘关节屈曲< 20度, 肩关节屈曲>60度,旋 前>50度)
下节:造成偏瘫异常运动模式的因素
此阶段患侧出现肢体随意运动,但由 于肌张力分布异常,姿势与运动出现 异常模式。
痉挛是影响患者随意运动的主要 因素,在康复治疗中,预防和减轻痉 挛是选择与设计治疗方案促使患者早 日康复的关键。
上肢联带运动阶段特点(第Ⅲ阶段)
此阶段是患者出现随意运动的初期阶段,因 其动作时由患者意志所引起的,所以称之为随意 性运动。而另一方面这种动作时按照一种固定的 运动模式进行的,所以,也称之为伴随意性动作。 这种动作模式限制着上、下肢动作的多种组合, 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训练中应防止强化这种病理 性的异常模式,诱导患者向分离运动方向发展。
下肢部分分离运动阶段特点(第Ⅳ阶段
下肢逐渐摆脱联带运动固定模式的控制, 出现了新的运动组合,这是下肢运动功能 改善的标志。当患者能完成以下三种动作 的其中一项,就证明其功能已经进入部分 分离运动阶段。训练方案也应该强化并诱 发多种运动组合(选择运动)。
下肢部分分离运动的动作模式 特点是:
• 1,仰卧位时,髋关节 外展(外展>20度,足 跟部不得离床,膝关 节伸展位,屈曲不得 >20度)
痉挛阶段的特点(第Ⅱ阶段)
病程经过数天或数周不等,如患者出现以下特征之一者, 即可判定其肢体功能已进入第二阶段水平(痉挛阶段)
MRP
翻身:转向一侧时,头屈向该侧,对侧 上肢屈曲,肩带前伸;双髋屈曲、后移, 双膝屈曲;对侧脚蹬床利用“杠杆”翻 身
臂 手
肩关节外展 肩关节前屈 肩关节后伸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桡侧偏移伴伸腕 握住物体伸腕和屈腕
拇指对掌
各指对指
指间关节微屈时各掌指关 节屈曲和伸展
手握物体前臂旋后和旋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上肢功能训练-常见问题
臂
肩胛运动差及持续的肩带压低
盂肱关节肌肉控制差 过度的和不需要的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旋和前臂旋前
CNS损伤后异常模式是高级中枢抑制性控制减弱 或丧失的结果 脑损伤后的恢复遵循一定的运动发育顺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理论基础
现代研究结论
运动并非按模式进行,运动皮质对各个肌肉均有 相应控制
运动控制不依赖反射,传入刺激及本体感觉亦并 不起关键作用 运动控制的发展不一定由近向远,也并不一定遵 循发育顺序
评价指标:急性期住院天数(Days),运动评定量表 (MAS),Sodring运动评价量表(SMES),巴氏指数(BI), 诺丁汉生命质量量表(NHP),Berg平衡量表(BBS) 急性期:MRP组Days较少;两组的MAS、SMES均增长,但前者 增长更明显;BI均增长,但女性MRP组增长较Bobath组明显; NHP均增长,无差异。 随访:两组的运动功能均较前下降,NHP均提高,但对家属 及社区均有一定程度依赖;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Bobath or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 A followup one and four years post strok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3 Nov;17(7):731-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Brunnstrom技术
(4)下肢屈/伸共同运动
仰卧,健侧下肢伸展做抗阻屈伸动作
引导患侧下肢的屈曲。
(5)下肢外展/内收的共同运动
患下肢外展位,健下肢抗阻内收 患下肢内收。
双下肢中间位,健下肢抗阻外展
患下肢外展。
4 引导分离运动
(1)肘关节屈/伸的分离运动
坐位,肘放在OT桌上,进行肘屈伸活动。治疗师 托住患肘使上肢水平前伸,要求患者用患手触摸对 侧肩关节再伸展。 (2)手指的屈曲/伸展 (3)下肢的屈曲/伸展
Brunnstrom技术的机制是通过中枢兴奋扩散,其方法 为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使患者自最初的粗大 联合反应阶段进入由共同运动支配的半随意运动阶段,然 后使患者打破共同运动达到精确的功能性的半随意控制阶 段,以恢复运动控制能力。
第1~3阶段的治疗
第1-3阶段是从发病后的弛缓阶段过渡到出现痉挛的时期
❖
❖
周围性瘫痪
❖ (量变)
弛缓
❖
0
I
❖
❖
1
❖
2
❖
❖
3
❖
4
❖
❖
5
VI
❖
正
IV
V
部分分离运动
分离运动
原始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大部 分在脑发育未成熟时才有的原 始反射重新出现,成为病理性 反射,如能适当地利用这些反 射的特点,则可以促进损伤后 的康复。
1.紧张性颈反射 2.同侧屈伸反射 3.交叉屈伸反射 4.阳性支撑反射 5.紧张性腰反射
(二)操作方法
1.卧位和床上训练 (1)床上卧位
排除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 利用紧张性腰反射的作用
(2)床上训练
床上翻身(紧张性腰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从健侧翻身起床(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髋、膝关节屈曲时利用下肢屈曲共同运动来刺激踝关节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