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_7年级下
青岛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学期课程纲要
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学期纲要一、课程背景(一)教材分析1. 本册中共编排的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三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多媒体素材获取”、“多媒体制作”、“数据与计算”。
知识与技能主要是快速准确地获取多媒体素材,熟练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掌握多媒体技术这种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
2.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二)学情分析信息技术课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对于学生的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我校七年级大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掌握稍有欠缺,操作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学生间水平差异较大,但是学习较积极、热情高,讨论气氛比较活跃。
学生对多媒体软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接触,因此对于较为简单的操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对于稍有难度的内容,采用教师演示讲解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由于WPS软件的设计性与灵活性较强,学生的基础与特长各有不同,在教学设计中,需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分层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本册内容实践性较强,90%内容需要上机操作,因此教师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在课前做好学生学情调研,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培优补差,课上调动学生互帮互助,进行项目式学习。
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并结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教材一系列操作和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学习目标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结合本课程的内容,制定如下的学习目标。
(一)第一单元“多媒体素材获取”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多媒体素材的作用和常见的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方法,对传统数字化工具和信息载体有初步认识。
2.掌握常见的多媒体素材获取技巧,能使用身边的信息化设备获取多媒体素材,培养从生活中获取多媒体素材的意识。
3.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信息工具的习惯,提高网络安全及创新意识。
最新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精品资料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须课程教学材料:河南大学、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授课时间:16课时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周灿茹常慧贤授课对象: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七年级课程目标:(1)掌握文本的编辑、修改。
(2)会进行版式的设计。
(3)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4)知道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5)会进行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6)能够收发电子邮件。
课程内容: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经过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委员会审定通过。
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章文字处理1、制订《中华牡丹园》的创作方案2、采集电子板报的素材3、文字格式的设置4、段落和页面的设置5、标题和文本框的制作6、图片和表格的插入7、综合实践第二章网海漫游1、揭开网络神秘面纱2、走进网络世界3、搜索旅游信息4、旅游信息的下载5、认识“网址小助手”6、网上邮局——电子邮件7、来自远方的问候——收发电子邮件8、信息素养与信息道德9、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激趣导学、问题驱动、实践应用(二)学习方式:主题活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三)课时安排:(1)上机学习:11课时(2)室内学习:3课时(3)实践活动:2课时(四)课外拓展性练习:4课时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紧密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展开,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本身的教育功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充分体现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及其改革的调节功能,指导信息技术教师科学认识课程评价的各项结果。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网海漫游”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学校名称:XXX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教学材料: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设计教师:XXX适用对象:七年级二、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本下学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教学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网海漫游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上网的基本能力如会从互联网中收集信息,共享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其他学习生活服务。
根据以上内容课程目标定为以下几项:(1)初识Internet。
初步认识什么的因特网、因特网的分类,并简单了解网络是如何组合起来的。
(2) IP地址和域名。
初步认识什么是IP地址,为什么计算机网络需要有IP地址,可以简单的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IP地址的区别、同时简单了解网络域名的相关知识。
(3) 网络中信息的共享。
简单掌握在局域网与他人共享信息。
(4) 广域网中信息的共享。
简单掌握在广域网中如何与他人共享信息,比如使用网络空间,电子邮箱(E-mail),即时通讯工具(QQ)等来进行信息共享。
(5)网络浏览器。
认识并掌握多种网页浏览器的基本操作,简单了解浏览器的工作原理。
(6)使用搜索引擎。
理解什么是搜索引擎,掌握利用关键字进行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7)网络信息的下载。
有共享就一定有下载,初步掌握如何下载保存网页中信息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网海漫游主要以网络信息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为主线,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网络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增进对网络的熟练使用,同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感受和领悟网络文化。
(三)、课程实施:第一是扩大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寻找在日常生活中的上网应用实例,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体验。
结合日常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如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等让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在应用网络处理信息。
结合学科学习的需要,如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网上提交作业、开展网上学习探讨、搜集与管理学习资料等活动,让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体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掌握网络通讯的基本技巧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互联网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信息的搜索与筛选技巧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演示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发送电子邮件,使用即时通讯工具总结与练习:讲解网络信息搜索的技巧,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二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2.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信息与计算机数据的方法掌握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2.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与技巧网络道德的定义与重要性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的重要性讲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演示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学生实践:设置计算机密码,学习使用安全软件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创建与编辑掌握文字排版的基本技巧了解文档格式化的方法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档的创建、编辑与保存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应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演示文档的编辑与格式设置学生实践:学生自主编辑一份文档总结与练习:讲解文档格式化技巧,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了解数据可视化的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单元格的编辑与格式设置数据排序与筛选数据可视化(图表制作)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电子表格软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演示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学生实践:学生自行处理一组数据,并制作相应的图表总结与练习:讲解数据可视化的技巧,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幻灯片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设计原则能够进行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分享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创建与编辑演示文稿的设计原则与技巧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分享方法5.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演示文稿在各种场合中的应用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演示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展示技巧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制作主题演示文稿总结与练习:讲解演示文稿制作的要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六章:数据库基本概念与使用6.1 教学目标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掌握简单的数据库查询与统计方法6.2 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组成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表的创建与编辑数据库的查询与统计功能6.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演示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实践: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与查询总结与练习:讲解数据库的查询与统计技巧,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七章:编程基础7.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掌握编程的基本逻辑与思维7.2 教学内容编程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一种编程语言(如Python)的基本语法编程逻辑与算法的基本概念简单的编程实例7.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编程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演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学生实践:编写简单的编程程序总结与练习:讲解编程的逻辑与思维,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八章:信息素养与伦理8.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学会筛选与评估信息的方法掌握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8.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信息评估与筛选的方法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与案例8.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信息素养与网络伦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演示信息评估与筛选的方法学生实践:查找与评估网络信息第九章:Multimedia 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Multimedia 技术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Multimedia 软件进行基本的多媒体编辑掌握Multimedia 文件的格式与转换方法9.2 教学内容Multimedia 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组成Multimedia 软件的基本操作Multimedia 文件的格式与转换方法9.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Multimedia 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Multimedia 技术的基本概念演示Multimedia 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实践:使用Multimedia 软件进行基本的多媒体编辑总结与练习:讲解Multimedia 文件的格式与转换方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十章:网络与信息安全10.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与机构信息的方法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10.2 教学内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内涵与外延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与技巧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10.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网络与信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演示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学生实践:设置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重点解析本文档为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涵盖了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计算机安全与道德、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数据库基本概念与使用、编程基础、信息素养与伦理、Multimedia 技术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十个章节。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信息检索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网络信息检索技巧。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普及和重要性。
讲解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的基本组成,如硬件、软件、协议等。
演示网络信息检索技巧,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等。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等。
讲解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
学生动手实践,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第三章:电子表格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编辑、数据输入等。
讲解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如排序、筛选、公式应用等。
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第四章:演示文稿的制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1——2012上期)一、一般项目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授课时间:每班每周一节 45分钟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三十九中学理化生董杰授课对象:初一年级10个班二、具体内容(一)、课程目标: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将信息技术的宏观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相结合,注意将信息技术的最新知识引入教材,因而教材内容具有着眼点高、视野开阔和特点;2、将信息技术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任务为线索,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将软件功能与典型任务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用其对社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逐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3、教材的编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探索式学习。
根据以上内容,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定为以下几项:(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4)学习使用计算机以外的信息技术工具,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机等设备。
(5)能在错综复杂的互联网上快速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且有目的地浏览并收集、整理相关学习资料,能够有意识地,自如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
(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交流、合作的工具。
(7)自觉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在网络使用上有良好的网络道德。
(8)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正确了解认识网络游戏的利弊,了解未成年人不能进网吧的原因。
(二)、课程内容:七年级信息技术以日常信息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为主线,通过学生参与“信息活动”,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增进对大众信息技术的把握,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规范,感受和领悟信息文化。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及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及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简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网络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常用的办公软件等。
通过本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
(2)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学习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2)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2.2 常用的办公软件(1)学习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文本、编辑、排版等。
(2)学习Excel的基本使用,如输入数据、公式计算、图表制作等。
(3)学习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如创建演示文稿、编辑幻灯片、动画设置等。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网络知识。
3.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环境4.1 硬件环境:教室配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设备。
4.2 软件环境:安装有相应教学软件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
5.2 期中期末考试:采用上机操作考试,测试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的掌握程度。
5.3 综合评价:结合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六、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6.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6.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完整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一、课程理念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该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的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概括来讲,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将所学应用与实践中。
二、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生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完整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一、课程理念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该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的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概括来讲,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将所学应用与实践中。
二、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生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2. 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四、教学环境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必要的教学软件。
2. 网络环境良好,可以进行网络搜索和在线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内容1. 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2. 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3. 计算机编程基础4. 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5.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图片、音频、视频处理技能。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编程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编程基础。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索引擎,提高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图片、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完成编程任务的质量和效率。
3. 学生对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4. 学生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九、教学内容1. 网页设计与制作2. 网络数据库的使用3. 网络编程与接口技术4. 电子商务基础5.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十、教学方法1. 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网页设计项目,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网络数据库的使用。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编程与接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及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及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办公软件使用、多媒体制作等。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等。
(2)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安全上网。
(3)让学生学会使用办公软件,提高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能力。
(4)让学生掌握多媒体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关机的正确方法(2)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2.2 网络知识及安全(1)互联网的基本概念(2)浏览器的使用(3)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2.3 办公软件的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2)表格制作软件(如Excel)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3.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使用。
3.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本章共需10课时。
4.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计算机基本操作第3-4课时:网络知识及安全第5-6课时:办公软件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第7-8课时:办公软件的使用(表格制作软件)第9-10课时: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知识和办公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践性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3 实践操作考试: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多媒体制作基础6.1 教学内容(1)多媒体的概念与特点(2)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6.2 教学方法6.2.1 讲授法:讲解多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6.2.2 演示法:展示多媒体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步骤。
6.2.3 实践法: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实际操作,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3.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1.1 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2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1.3 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1.4 学会和安装软件2. 第六章:网络通信2.1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2.2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邮件2.3 掌握腾讯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3. 第七章:博客与微博3.1 了解博客与微博的基本概念3.2 学会使用博客和微博进行信息发布与交流3.3 掌握网络社交礼仪4. 第八章:网络信息安全4.1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4.2 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4.3 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4.4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5. 第九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5.1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5.2 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5.3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程度、操作技能等。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践作品等方式,评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下》2.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微博等4. 实践作品:学生作品示例5. 辅助工具: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六、第十章:信息处理与演示文稿6.1 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6.2 学会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档编辑6.3 掌握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6.4 学会运用多媒体元素丰富演示文稿七、第十一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7.1 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7.2 学会使用Microsoft Excel创建和管理表格7.3 掌握Excel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7.4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八、第十二章:网络资源搜索与利用8.1 了解网络资源的基本概念8.2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高效搜索信息8.3 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8.4 学会评估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九、第十三章:数字艺术与创意设计9.1 了解数字艺术的基本概念9.2 学会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编辑9.3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绘画技巧9.4 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十、第十四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应用10.1 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10.2 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10.3 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10.4 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适应信息化社会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6篇)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并对有关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一定学校的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活动等。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通用6篇),一起来看一下吧!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
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2003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2003: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学习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了解启动顺序以及启动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作用。
学习计算机的关闭方法,了解正确关闭计算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组成,如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文件、调整系统设置等。
2.3 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常用应用程序。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Word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等。
学习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设置字体格式等。
3.3 文字处理的高级技巧学习如何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排版、插入图片、创建表格等。
学习如何保存、打开和打印文档。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Excel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课程纲要■一般项目学科组:七年级信息学校名称:上街实验初级中学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授课课时:12--15课时授课教师:张思平授课对象:七年级使用时间:2011—2012年下期■课程性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完成对信息的获得、传递、加工、再生和应用的一种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是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它是全体学生学习文化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基本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交流与合作。
■课程元素一、课程目标:(一)本册教材体现的主要学科思想:(1)“作品教学”的思想: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较强,每个模块都要求学生完成一部作品,让学习者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学,通过作品的展示来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做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他人合作。
(2)课程目标与具体应用软件相结合:要求用具体的软件来实施达到目标,完成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变,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不能只为学习软件而学习。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新课改要求,信息技术课的理论和上机课时的比例不能大于1/2,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练习中,才能更容易掌握,才能更牢固的掌握。
(4)系统学习与联想学习的思想:根据信息技术课时的安排,只能做简单系统的教学,做好归纳与总结,方便学生知识迁移,学生在学习时根据提供的资源,通过联想方法,和其它学过的类似软件结合起来,完成一些细节及深入的学习。
有关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教学计划有关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教学计划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关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的教学计划1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
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使本学期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九年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全体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上具有重大使命。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展开课程活动;必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均能适应信息化生活,走向学习化社会,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电脑的硬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熟悉了键盘,初步掌握了鼠标的操作,对一些简单的程序也有了一定的使用基础。
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导致掌握的情况不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而有一部分学生纯粹是靠每周上课时间巩固练习,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纲要。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编程语言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2、第二学期:网络应用,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网络社交等。
3、第三学期:编程语言,包括Python、Java等。
4、第四学期:综合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项目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程实施与管理本课程的实施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室,保证硬件设备的配备。
2、安排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3、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4、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本课程的评价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
同时,我们将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
通过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1、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引入项目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3、跨学科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自主探究。
六、总结与展望本课程纲要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我们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本课程纲要一、引言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特色和优势。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本计划针对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电脑已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以往学校的电脑不是很多只有18台左右能用,电脑之间也不连网,所以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在任教时并没有按课本完成教学任务,但对电脑的基本操作多多少少已懂得了一些,由于上面的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的遗忘性很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的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内容包括:创建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文字处理与排版和制作一目了然的表格――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都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下)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泰山出版社2015年12月第7版课时:18课时授课教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师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设计时间:2017年12月一、背景1.学情分析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能较熟练地使用因特网来获取、交流和发布信息,并对图像的获取、加工、发布的相关策略与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本学期,围绕“创作一份美妙的数字作品”开展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中,既注重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联系,又突出了信息技术的操作性与价值性。
因此,本学期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的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高效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基础和学习经验,合理利用网络、移动终端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热情。
2.教材分析第二册(下)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围绕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开展项目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技术便捷、高效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材内容包含:采集身边美妙的声音、制作精美的有声读物;用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灵活转换视频格式;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灵活地设计动态、用引导线与遮罩设计动画、创作音乐动画作品。
其中,制作精美的有声读物、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灵活地设计动态、用引导线与遮罩设计动画、创作音乐动画作品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对学生来说都是相对困难的。
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热情,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二、目标1.第1单元寻找迷人的数字声音:(1)微项目1 采集身边美妙的声音:通过采集身边美妙的声音项目活动,学会使用windows10自带的“语音录音机”程序录音,掌握录音及裁剪录音的基本操作;掌握转录无损音乐的方法,灵活地转换音频格式;能根据需要裁剪音频,进行音乐的分段欣赏;了解声音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记住常用的无损声音格式,尝试探索使用不同的录音设备,方便声音采集;掌握转录CD中的声音的方法。
(2)微项目2 制作精美的有声读物:利用“Audition”软件探究有声读物的制作项目活动,掌握录制声音,去除冗余声音,去除噪声,添加回声等操作,感受朗诵魅力;尝试选择更专业的录音设备,录制歌曲,加工原声,DIY音乐专辑;通过录制校园访谈实践活动,了解访谈策划的基本要素,做好采访录音,掌握导入录音、调整音频位置,调整背景音乐等录音的后期处理操作;阅读科学探究和技术探索,了解有声读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以及K歌软件的应用。
2.第2单元留下精彩的数字影像:(1)微项目1 用移动终端拍摄视频:通过项目活动,掌握使用手机或PAD拍摄视频。
注意拍摄远近、角度的变化,保持画面稳定,能够进行简单的修剪编辑,让视频质量更好,通过云盘、QQ、邮箱等分享视频;学会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彩视”软件,选择合适的创意模板,添加视频或者照片,编辑影片信息,调整视频顺序,删除无用视频,设置音乐,生成和存储作品;尝试在彩视中应用多种音乐创作作品。
了解谷歌眼镜的基本知识及其原理。
(2)微项目2 灵活转换视频的格式:通过项目活动,了解因特网上高清视频和标清视频的差异,了解DVD存储视频的优点。
分组探索,掌握格式工厂和暴风转码进行视频转换的操作技能,交流在视频格式转换的共同规律;学会使用格式工厂软件截取视频片段、合并视频片段,初步体验视频加工的技术特点。
了解流媒体的特点。
3.第3单元创作生动的电脑动漫:(1)微项目1 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通过项目活动,探究创作静态的角色造型,把握线与面构图的方法与技巧;创作形象,要时刻想着体现角色的特点,创作出基础的形象之后再对角色造型进行着色;场景设计构图的过程就是搭建轮廓与填充色彩的过程。
掌握直线工具、矩形工具和椭圆工具的基本用法,了解它们在造型中的重要性,能通过参考图,用“直线工具”搭建出基本形态,将线条分离打散,删除多余的线头,完成用线构图;能通过一个基本图形,结合Ctrl键和Alt键,不断地添加节点,调整外形,实现用面构图;了解角色造型设计的一般思路。
了解色彩搭配的意义与基本原理,掌握颜料桶和混色器的的应用,调出合适的色彩进行上色,色彩数量搭配要合理,形成独特的风格。
了解场景设计的重要性,掌握场景设计的一般步骤,通过绘制山丘轮廓、填充色彩、完善细节,来体验场景的设计过程。
理解图层的概念和图层分类,掌握图层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锁定、隐藏等基本操作,灵活地完成不同的动漫设计需求。
了解“将线条转换为填充”的优点。
(2)微项目2 灵活地设计动态:通过人物走路关键帧设计,理解逐帧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逐帧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通过种子成长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适用情况,通过对图形的变形,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本质,能够熟练绘制关键帧图形,设置补间动画。
通过自由落体动画模拟,了解动画补间适用情况,掌握元件的操作方法,熟练设置补间动画,理解并掌握“缓动”设置。
了解时间轴的组成,理解时间轴在动画设计中的意义,理解关键帧与普通帧的区别,能够熟练对帧进行删除、清除、复制、清除关键帧、转换为关键帧等操作。
了解元件的三种形式,能够熟练地使用元件库。
(3)微项目3 用引导线与遮罩设计动画:通过项目活动,探究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体验动画路径的控制与元件出现的控制。
熟练掌握如何添加运动引导层,绘制引导线,掌握打开“贴紧至对象”开关,确定运动起止位置。
理解遮罩层的概念与意义,能够熟练掌握遮罩层的创建。
通过“落叶飘飘”的动画制作,掌握元件的嵌套的应用,理解元件嵌套的作用和意义。
掌握文本滤镜和影片剪辑的滤镜的操作方法,了解影片剪辑滤镜的作用;掌握混合的操作方法。
(4)微项目4 创作音乐动画作品:通过项目活动,掌握导入外部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的方法,了解Flash独有的.SWF的保存文件格式,掌握如何发布动画。
掌握“数据流”的设置,能够简单编辑声音效果,熟练添加字幕,能够根据需要在发布设置中详细设置。
探究音频图层的控制,能根据场景在属性窗口进行效果设置,理解“事件”、“开始”、“停止”、“数据流”四种同步效果,掌握在输出较长的Flash动画时,使用数量较多的音效,出现声音与画面不同步的现象解决的另类技巧。
掌握Flash中的导出影片功能,导出avi格式,掌握利用SWF to Video软件转换SWF视频格式的操作方法。
三、内容四、实施1.第1单元——寻找迷人的数字声音(1)微项目1 采集身边美妙的声音:①通过“采集身边美妙的声音”的项目活动,熟悉录制声音的流程,初步学会使用录音工具,掌握音频数字化。
②参考“录制一个好声音”样例作品,正确连接麦克风,使用系统自带录音机程序录音,并能对前后空白区域进行裁剪。
探索使用手机录音笔等设备录音,并能把相应文件复制到电脑,进行格式转换。
③通过网络下载无损音乐文件,利用千千静听等软件,欣赏音乐,并根据需求把APE、Flac、WAV等音乐文件转换为MP3,让音乐文件更小,更通用;了解无损音乐文件的常见类型。
能够根据需求,使用音频工具软件,熟练地截取音乐片段,进行分段欣赏。
(2)微项目2 制作精美的有声读物:①通过感受朗诵魅力专题活动,让学生借助Audition软件采集声音,并对音频进行二次加工,去除杂音,改善音质,音色,使音频品质更高,更具艺术表现力。
借助更专业的录音设备,掌握科学的录音方法,通过二次加工,DIY自己的音乐专辑,刻录自己的音乐CD。
②通过录制校园访谈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访谈策划,注意采访礼仪,掌握录音导入方法,能够熟练地调整音频位置,根据需要调整背景音乐效果。
借助K歌软件,感受技术对生活的改变,发布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示自我。
②进行演讲,并在幻灯片播放过程中,用“笔”做标记,使用黑屏与白屏吸引听众注意力,并使用“备注”实现脱稿演讲。
2.第2单元——留下精彩的数字影像(1)微项目1 用移动终端拍摄视频:①引导学生使用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设备拍摄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视频等,捕捉学习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并能够注意拍摄远近、角度的变化,掌握使用视频软件对拍摄视频进行简单的修剪编辑,能通过云盘、QQ文件助手等把视频保存到电脑或者分享给他人。
②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安装“彩视”,把我们拍摄的小视频,用模板快速地编辑,合成一个视频作品,编辑影片信息,设置背景音乐,存储发布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网络自主了解谷歌眼镜等相关知识。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在彩视软件中,使用多种音乐创作,让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让故事发展更加曲折动人。
(2)微项目2 灵活转换视频格式:通过完成“我与乒乓的不解之缘”、“应急安全常识”等项目活动,为幻灯片添加背景音乐,通过音量控制、音乐编辑、音频工具的应用技术增强演讲效果,并能根据需要增加音效增强动画效果。
(3)微项目3 用视频再现真实场景:①参考“感受黑陶文化的魅力”项目活动过程,通过因特网下载、DVD等获取高清视频、使用格式工厂和暴风转码等软件,根据需要进行视频格式的转换、利用格式工厂截取视频片段、合并视频片段等技术,分组研究,完成专题活动。
②通过因特网、课本等了解流媒体的特点。
3.第3单元创作生动的电脑动漫:(1)微项目1 探索数据表格构建:通过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项目活动,理解角色造型和场景设计的内涵,能用线和面进行构图,完成造型;认识色彩风格,掌握着色方法;设计故事场景,大胆尝试,做出有特点的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
(2)微项目2 灵活地设计动态:①通过绘制木偶人形象,拆分木偶人,制作逐帧动画,理解逐帧动画原理;通过模拟“一颗种子的成长”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探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自由落体”的动画模拟,探究动画的制作方法,理解动画补间的操作对象是元件;掌握时间轴和图层的操作,探究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的技巧。
②通过参考“落叶飘飘”这个实例,探索用引导线控制动画路径的方法,掌握添加运动引导层,绘制引导线,确定运动起止位置的方法;参考“地鼠从地洞里钻出来”的动画,探究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与技巧,理解遮罩层的内涵和意义;通过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和技术探索,引导学生理解元件的嵌套和滤镜与混合的操作方法;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动画路径的控制与元件出现的控制技巧。
(3)微项目3 创作音乐动画作品:①通过实例探究,导入并编辑声音,添加字幕,发布作品,让学生掌握导入外部的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的方法,探究声音在动画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②通过自主学习科学探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步效果”的设置,探究音频图层的控制;通过技术与探索的实践学习,掌握通过Flash软件导出影片功能以及借助SWF to Video软件探究更专业的swf转换视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