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原则

合集下载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严谨性与量力性(1)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

即逻辑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严谨性要求:数学概念必须严格地加以定义,即使是那些最基本、最常用而又不能按逻辑方法加以定义的原始概念,除了直观地用语言描述之外,还要求用公理加以确定;它要求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准确、精练;数学推理、论证必须合乎逻辑地进行,即使数学计算也要求无可争辩;整个数学学科体系就是一个严谨的逻辑结构。

数学的严谨性具有明显的相对性。

数学的严谨性的产生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相对不严谨或不太严谨的阶段。

(2)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授时、学生在理解、掌握、运用这些知识时,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数学内容的叙述必须精练准确,结论的推导、论证和体系的安排要严格、周密。

事实上,对于数学的严谨性,学生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它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发展而提高。

(3)教学的量力性,就是量力而行,要求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

这是由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

对量力性不能被动的理解,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大的,改革的潜力是有的。

关键在于逐步提高要求,逐步进行训练。

总之,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是相对性的,量力性是有发展性的。

其实,它们总是在“对立——统一”的不同层次的循环运动中发展的。

显然,严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它是数学教学的教学目的之一。

2.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的贯彻(1) 明确要求,谨慎处理。

(2) 从开始抓起,持之以恒。

(3) 要求学生周密思考、言必有据。

总之,数学的严谨性与量力性要很好地结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分寸”,即注意教材的深广度,从严谨着眼,从量力着手;另外,要注意阶段性,使前者为后者作准备,后者为前者的发展,前后呼应。

通过对学生严谨性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就讲到此,继续学习请点击右边标题栏中的“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1.抽象性与具体性具体性: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研究对象是十分具体的。

小学数学抽象性教学突破的策略讲座稿

小学数学抽象性教学突破的策略讲座稿

小学数学抽象性教学突破的策略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指出: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特别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抽象性所要达到的要求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过程,抽象水平的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水平的提升。

抽象是从复杂的事物中抽取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的获得、法则的总结、规律的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提炼等都离不开抽象,数学的抽象是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定的抽象特征,利用它能充分反应事物的本质属性。

抽象是数学教学中经常性、普遍性的思维活动,也是数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

苏联数学家亚历山大洛夫以前说过:“抽象性在简单的计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使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即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者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

同样,在几何中,我们通常研究的是直线或曲线,而不是日常使用的直绳或曲绳。

并且在几何线的概念中舍弃了所有性质,只留下其空间形式和大小的结果。

”这就是说,一切数学模式都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并且是对具体事物的量性反映。

一、数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的抽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具体地说有下面几个特点:(1)不但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且数学方法也是抽象的,并且大量使用抽象的符号。

(2)数学的抽象是逐级抽象的,下一次的抽象是以前一次的抽象材料为其具体背景。

例如,从幼儿开始接触到具体的数,感受数的基本特点,再到低年级对数的理解、理解数的概念,再到高年级数的分类、自然数、奇数、偶数、素数、合数,逐渐抽象,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层次性、阶段性非常明显。

这里我们不难看到它们的顺序性较强(这里也体现了顺序性)。

在逐级抽象过程中,若对某一具体步骤缺乏理解,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相关内容的理解。

把握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把握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把握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杨之京我国目前的教学原则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我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制定的。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和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他们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把握好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的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本文根据自己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对把握这一教学原则作一些探讨。

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贯彻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性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依据这一理论,把握好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性教学可以更好地创设学习情境;注重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抽象性与认识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学生所要认识的教材是高度简约化和概括化的。

而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充分发展,也不具备相应于教材内容的大量感性经验,这必然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方式的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直观性教学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从而建构知识习得技能。

例如,在进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时,教师通过演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型或用多媒体显示细胞亚显微结构、细胞膜模式图等,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并且提出目标,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的见解(祁国柱)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的见解(祁国柱)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的见解姓名:祁国柱学号:2008121296【摘要】: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区别于其它科学最显著特点之一,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本文从数学作为科学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入手,分析了它给实际教学带来的影响——它既容易造成数学“难教、难学”的局面,又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支“双刃剑”。

本文通过自己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抽象概念形象化、抽象符号具体化、抽象问题情境化、抽象方法直观化等手段来适度降低其抽象程度。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降低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对立的,笔者试图探寻在教学中将抽象化与具体化相结合的线索和思路,提出了在抽象化和具体化之间保持张力的方法,既要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程度又不能忽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原则抽象性抽象思维一. 数学教学原则1一般教学原则概述:我国学者王策三先生在其著作《教学论稿》中提出了八条教学原则:①关于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②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关于学生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统一原则;④关于系统性原则;⑤关于直观性原则;⑥关于巩固性原则;⑦关于量力性原则;⑧关于因材施教原则。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所编的《教育学》则提出四条一般性的教学原则:①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②教师主导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③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相统一的原则;④因材施教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了四条一般教学原则:①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②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③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④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四条一般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学习的心理倾向);②结构原则(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③程序原则(教学有合理的程序);④反馈原则(恰当地处理学习反馈问题)。

在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教学原则体系中,赞可夫的教学原则体系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正确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数学知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二、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严谨性是数学的基本特点。

所谓数学的严谨性,是指对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确,对结论的论证必须严格、周密,要将整个数学内容组织成一个严谨的逻辑系统。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为主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观察,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学生对所学事物、过程形成清晰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从而能正确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将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将其再现出来。

七、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八、精讲多练与自主建构相结合的原则
精讲是指要讲清、讲透教材的重点。

教师对于教学重点,要讲清讲透;对于。

数学教学论完整复习含答案版

数学教学论完整复习含答案版

数学教学论期末考试提纲1.《数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什么?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立边缘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理论学科.2. 简述《数学教学论》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感受。

《数学教学论》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奥秘需要人们去研究,这便使《数学教学论》应运而生。

从事数学教育研究,既要通晓数学,又要研究教育,但它又绝非“教育学原理+数学例子”。

《数学教学论》是综合数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文化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教育性等基本特点。

感受:第一学习数学论有助于缩短师范生转为老师的周期;第二能提高师范生的数学教育论水平;第三能使师范生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第四学习数学教学理论有利于师范生形成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第五学习数学教学论对普及新一轮改革有特殊意义.3.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是国家根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数学学科特点制定的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施效果的预先规定,它具有基础性、预设性、强制性、全面性和宏观性等特点。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课程目标具有决定数学课程内容选择、指导教科书编写、制约教学方式选用、确立教学评价标准等作用。

同时,它还有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指明方向、确立质量标准、提供动力、调控学习和发展过程等育人功能。

4.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1)学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和发展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意识,良好的思维品质(3)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是什么?(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重点(二)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重点(二)

名词解释: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结构的一门科学”,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是打开科学的大门的钥匙数学思想方法:第一:主要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第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内容的同时,形成对那些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数学语言:数学语言简洁、明了、准确、抽象——分为符号语言与视觉图形语言两类启发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疑启发提问学生,并通过对话方式探讨新知识,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填空:1.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观点要求学科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要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2.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

第一:主要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第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掌握所要求的数学内容的同时,形成对那些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4.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过程。

5.数学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7.数学的技能的学习犹如为完成某种数学活动时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

8.数学学习的评价主要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9.数学概念的学习主要有形成和同化两种方式简答题:1、中、小学生数学学习有哪些特点?答:⑴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

⑵是进行初步逻辑训练的过程。

⑶基本上是一种符号化形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

⑷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影响答:观点:⑴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做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论文

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论文

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论文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长足发展和日趋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一走进课堂就显示出勃勃生机,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应当把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器、计算机)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得学生可以借助它们完成复杂的数值计算、处理更为现实的问题、有效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最终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笔者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利用计算机机信息技术进行尝试探索教学,作抛砖引玉。

一、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越性1、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

.教育技术也才在促进和深化数学教改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们根据数学教改的需要努力挖掘计算机在数学教学的潜力,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利用“几何专家”进行“一题多变”,启发学生发现变动图形中的不变性质,极大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并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数学,令人耳目一新;在作者本人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则是经常的,它已经成为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

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创设了新型的数学课,而且造就了一支新型的数学教师队伍。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中,有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写出一串长式子,画出图形或图像。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等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多样的数学习题,在增加训练密度的同时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总之,具体→抽象→具体是人们的认识规律,要遵
守。
(3)数学教学中贯彻上述原则要从三个方面 进行:
①知识的呈现于教学要从具体到抽象
②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进行抽 象,舍弃事物非本质的特征,抽取本质属 性形成数学概念和原理。
③展现知识的应用过程,使思维由抽象过渡 到具体。
例如:
一气球从离开观察员500米处离地面铅直上 升,当气球高度为500米时,其速率为140 米每分。求此时观察员视线的仰角增加的 速率是多少?
①数学抽象:抛开客观对象的所有其他属性, 而只抽象出其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进行研 究。举例
②抽象与概括紧密相连
③逐级抽象:如首先从自然界抽象出自然数,以 此为背景→数→常数,变数→多元数,理想 数等概念。又如数→式→函数→关系。
(2)数学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高度的抽象性一向对具体的抽象内容为基础,而又 设计更广泛的具体素材。抽象性要以具体性作归 宿。将数学抽象内容过渡到更广泛、丰富的具体 对象,过渡到实践。
1.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严谨性:严谨性是数学科学理论的基本特点:它要求数学结 论的表述必须精炼、准确。而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求步 步有根据,处处符合逻辑理论的要求。在数学内容的安排 上,要求有严格的系统性,要符合学科内在逻辑结构,既 严格,又周密。
即使是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甚至不能借逻辑方法加以定义 的原始概念,数学科学理论也不满足于直观描述,而要求 用公理来加以确定,对公理的选择,还必须满足“独立 性”、“相容性”和“完备性”的严格要求。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必须加强中学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⑴联系实际的内容要更新
举例
⑵中学数学与其它学科的配合
举例
⑶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内容

#3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文档

#3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文档
原始概念和被定义过的概念。原始概念是这个 学科中定义其他概念的出发点,其本质属性在 该学科中无法用定义方式来表述,只能用公理 来揭示;被定义的概念都必须确切的、符合逻 辑要求
一.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2)每个数学分科所包含的真命题也分为两类:
公理和定理。公理是本学科中被挑选出来作为 证明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始依据,其本身 的正确性不加逻辑证明而被承认。但是,它们 作为一个体系,必须满足相容性(无矛盾性)、 独立性和完备性;定理都必须经过逻辑证明。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 极性相结合的原则,感知与理解相结合的原则, 循序前进性与系统性原则,掌握知识技能的巩 固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原 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前言
在一般教学原则的指导下,由于各科教学还有
其特殊性,所以各学科的教学还应遵循符合本 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科教学原则。
一.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2.对中学生的量力性 在掌握数学科学的严谨性方面,必须根据中学
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量力而行。对中学生 的量力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1)对数学严谨性的要求,只能逐步适应,中学
生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达到。 开始学习时往往都是不够严谨的,理解上依赖 于直观,解题中依赖于模仿。例如,在小学和 初中的数学教材中渗透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 但直到高中阶段才作初步的研究,进入理性认 识阶段,才能逐步达到严谨的要求。因此,在 教学中必须顺应学生认识的发展规律,要求恰 当,量力而行。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 要求,才能达到逐步理解和掌握教学严谨性的 要求。

数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证明方法

数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证明方法

数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证明方法数学分析是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数学中的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概念和性质。

在数学分析中,有一些基本的思想和证明方法,它们是我们理解和掌握数学分析的关键。

一、抽象与具体相结合数学分析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数学中的概念和性质。

但是,在分析问题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层面,而应该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

例如,在研究极限的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列或函数来展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这种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分析的知识。

二、逻辑推理与严谨证明数学分析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要求我们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证明。

在分析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数学中的定理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

例如,在证明一个极限存在时,我们可以运用极限的定义,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

这种逻辑推理和严谨证明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数学分析的基本框架,确保我们的结论是正确和可靠的。

三、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数学分析中的证明方法有时候需要运用归纳法,有时候则需要运用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和归纳特例的性质,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例如,在证明一个数列的性质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前几项的规律,然后通过归纳法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通过已知的定理和公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例如,在证明一个函数的导数时,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导数的性质,运用演绎法来推导出具体的导数。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证明中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推理方法。

四、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数学分析中的一些概念和性质是抽象的,很难直接进行直观的理解。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这些抽象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在研究连续性时,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图像的连续性来理解连续性的概念和性质。

这种直观与抽象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分析的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1、中学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答:教学过程的结构,也称教学过程的阶段,或教学过程的环节,一般的说,教学过程主要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这就是准备阶段和展开阶段。

历史教学过程也是如此。

所谓准备阶段,主要是指教学的准备活动,尤其是教师的备课活动。

所谓展开阶段,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

教学的展开阶段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历史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一)激发动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是进行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激发动机不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孤立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在教学过程其他环节中都有激发动机的问题。

(二)感知历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感知这一环节上,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是:(1)教师的讲述。

(2)教学内容的典型性。

(3)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4)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历史教学过程中感知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教学策略是要在这一环节中实施的。

(三)理解历史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理解这一环节,就是使学生的认识从历史表象进而形成为历史概念,通过历史的思维活动,认识历史事物内在的联系、关系、本质以及规律,并对历史的问题作出判断、论证。

在理解这个环节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体现出教学的启发性和民主性,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做出他们自己对历史的解释。

(四)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识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指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是知识具体化的集中表现。

历史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历史的具体性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也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运用和迁移的。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是把所学的历史知识,以及有关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于对历史的和社会的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并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

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张 宏内容提要 人性理论是人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理论内核。

抽象人性论脱离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把诸如理性、语言、意志、情欲、利己等共性特征作为人的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和人。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并非全盘抛弃,而是尽可能借鉴和吸收其合理的因素。

人性的理论抽象只有上升为理论具体才是深刻和全面的,才能有效地指导解决人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人性论应符合以下四点要求:一、具体人性论中揭示的人性不是单一的规定,而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二、具体人性论把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从共时性和历时性展示人性的丰富具体内容;三、具体人性论要结合具体社会机制、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客观环境来揭示人的活动;四、具体人性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揭示人性的内涵及外延,这种揭示同人的存在、需要、理想、价值的分析在内容上相互溶合。

人性理论是人学乃至整个哲学的理论内核,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批判了抽象的人性论,开辟了从抽象的人走向现实、具体的人的道路,确立了研究人性和人的活动规律的理论出发点。

社会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要求深化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学科。

而要建立科学的具体人性论就需要说明:抽象人性论同具体人性论在研究思路和内容体系上的区别;怎样借鉴西方人性论的合理内容和分析方法;抽象人性论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关系;人性的科学抽象如何上升为具体等问题。

一 人的现象及其人性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人性理论是一篇非常难作的文章。

抽象人性论脱离了人的现实存在和社会发展,脱离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着眼于人同动物的区别对人性加以抽象,它通过静态的、共时性的比较和归纳,找到了诸如理性、语言、意志、情欲、利己等共性特征,并把这种抽象的规定绝对化,当成永恒不变的人性,以此作为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因解释社会和人,从不变的人性中引伸出社会关系及其规律。

直观性和抽象性的结合

直观性和抽象性的结合

震 撼 直观 创 意
特殊 抽象 结合 大 气
高 感性 普遍 端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应用除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 相结合外,还应该注意实用性原则,只有将我们的各种教育手段在正确的 理论指导下合理地应用,才能使特殊需求人群回归主流社会,成为社会有 用的人才。
谢谢大家!
抽象性含义:抽 导,注重的 现形象,注重的是 是理解和概括。 感受,培养的是形 象思维。
2.在运用的过 2.在运用的过 程中应该注意 程中应该注意:抽象 组织 满足 ②从运用直观 ①直观与讲解 形象过渡到摆 结合。运用直 本质 观手段使学生 限制 感性 脱具体形象。 认识 指导学生积极 获得感性认识, 的思维活动, 但需与讲解结 目的 过渡到摆脱具 合。 表象 思维 体形象的限制。
生活中的实例 1.在高中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这节内 容的教学中,学的重点和难点。直观教学 的设计应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 学目标,形象再现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 实验。如将玉米幼苗的向光性实验和根的 向重力性实验,事先设计好并利用课余时 间辅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上课时,将 做好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进行观察分 析。将生长素发现过程中,1880 年达尔文 的实验和 1928 年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 过程制作成幻灯片或者多媒体模拟实验, 在分步演示的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分析、 预测、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教 学情境,并在教师所设计的直观教学情境 中,充分体验科学家探索问题的思路和过 程。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和理性认 识的形成。
2.物理的学习。 恰到好处地运用直观手段, 能有效地提 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而更好地完 成教学任务。 3.特殊教育教学。其是以形象直观为其 特点的,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只能产生表象,掌握知识还必须从大量直观材 料中去提高、概括和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 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直观性与抽象性紧密 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则与方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则与方式

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与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已经成为目前教学中的一个热点。

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强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建起多媒体教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教师学计算机,用计算机;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也更多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不可否认,CAI在教学中有独特的优势,多媒体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克服传统教学中某些缺陷,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工具。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数学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辅助教学成了代替教学使用多媒体CAI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完成教师的部分工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讲课内容中不易直观形象地表现、很难解释的一些知识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收到原来的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但它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

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的活动,只有在师生共同参与下才能实现。

教师熟悉自己的学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授课时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计算机不是人,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无法处理教学中的特殊问题或偶发事件,更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上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仍是不可替代的。

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承担了传统教学中一些机械的工作,如一些板书等,使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投入到引导学生的思维中去。

但在目前的一些数学CAI公开课中,教师的工作只是在电脑前点点鼠标,敲敲键盘,甚至连板书也由电脑完全代替,教师成了放映员,而教学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样的脱离实际的CAI是没有生命力的。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

例如,椭圆的定义的教学,用简单的教具如粉笔、细绳、图钉就可以有效地体现椭圆定义的本质,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

试析马克思对范畴概念的理解

试析马克思对范畴概念的理解

试析马克思对范畴概念的理解
把马克思理论视为一种哲学体系,其核心是关于范畴论的理解研究。

范畴(category)是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万物的种类,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

拉康、康德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都对范畴论有著深入的探讨,他们的观点在19世纪后期及20世纪初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认识论》中关于范畴论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为今天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哲学家所受用,因此,对马克思对范畴概念的理解研究十分重要。

马克思认为范畴是通过概念相互联系,将事物的结构和内部联系解释清楚的一种方法。

在认识论中,马克思将范畴与抽象性和具体性相结合,其哲学原则是“范畴统一性”,也就是说,范畴是一种抽象的表达,它能够将一切事物相统一,将物质性和精神性统一起来,从而将复杂的客观世界变成一种简单可理解的概念。

此外,马克思也认为范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并且强调“本质”和“现象”的关系,认为本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现象是范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现象可以推导出本质,不过,本质的实质是深不可测的,但我们可以从现象中窥见本质的一点点。

马克思还认为,范畴是把万物牢牢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揭示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种范畴都是一个连接一切被统一在其中的客观世界的网络,将其看作是对万物永恒真理的揭示,在理解客观世界方面,我们就可以把万物的内部联系揭开来。

总之,马克思对范畴概念的理解包括范畴的抽象性、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及范畴的统一性,他的理论显示了范畴论在哲学中重要的地位,也是当今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真正深入思考客观世界时所必须掌握的概念。

高中数学教资必背

高中数学教资必背

高中数学教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课程知识一、高中数学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1.基础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

2.选择性(因材施教)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3.发展性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基本理念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

(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课程内容)影响数学课程的因素?(1)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需求强调数学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2)数学学科的特征。

①突出数学主线,凹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

②为学生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

③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3)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生活经验,身体,心理情况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

3.把握数学本质,启发思考,改进教学。

(教学活动)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过程评价,聚焦素养,提高质量。

(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三)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两象建模算“积”分)1.数学抽象(数学的基本思想)(1)含义数字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

(2)内容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

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

2010年老宋考试题小学数学的教学原则是一门学科的教学原则,与教育学中所谈的教学原则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既符合普遍教育中的教学原则,更体现了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

概括的讲,小学数学有以下六条主要的教学原则:一、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四、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五、理解和巩固相结合的原则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必须运用课本、手册、挂图、幻灯、直观教具等手段,运用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逐步地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一系列方法。

学生要学,也必须运用课本、练习册、学具等手段,采取观察、操作、听讲等方式进行探索、理解。

由于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抽象的概念,有带规律性的法则、公式、定律,有丰富的几何图形,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的应用题等等,这些内容,从教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很多因素。

有传授知识的因素,也有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从学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已知的因素。

为此,决定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广大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就把老师们过去和现在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整理介绍,以方便广大教师在教学时选用。

一、谈话法谈话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也讲。

我们来看一教师在教××比××多(或少)的概念时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问:图上有什么(见图15)?生答:图上有一排三角形;一排圆形。

师问: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生答:有3个三角形,5个圆形。

师问: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生答:要我们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的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抽象性与具体性 二、理论基础
三、贯彻原则 四、重要性
抽象性与具体性
抽象性
• 数学抛开客观对象的具 体特征,只抽象出空间形 式和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这就是数学的抽象性 •
具体性
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
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 和数量关系作为自己的研 究对象,其研究对象联想到形,又由形联想到数,“数”可以准确澄 清“形”的模糊,“形”能在直观中启迪“数”的计算。使较为 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几何图形形象地反映出来,使抽象的概念、 关系得以直观化、形象化,从而有利于分析、发现和理解。具体 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学过程与人的认识规律的共同性与
特殊性规律所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指导性意义。
• 第一、由数学抽象的相对性与学生抽象思维的局限性所决 定
• 第二、由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规律所决 定 • 第三、由人的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规律所决定
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的
贯彻
注重观察
一、及时表扬,培养自信心
二、鼓励探究、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深化数学教材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