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串疮、热疮
中国医学中医外科蛇串疮
水痘
三、临床表现
1、好发季节、人群 多发于春秋季节,以 成年患者居多。
2、症状 发病前患部皮肤常有感觉过敏, 皮肤灼热刺痛,或伴轻度发热,全身不 适,倦怠乏力,纳差,头痛等前驱症状。 疼痛有的伴随皮疹同时出现,有的出现 在皮疹出现之后,皮肤刺痛轻重不等, 儿童轻微,年老体弱者疼痛剧烈,常扩 大到皮损范围之外。
♦ 目前现代医学对它的定义仍无统一的意 见。众多学者对PHN的定义主要有3种: 1、HZ皮损愈合后继续存在的疼痛;2、
从皮疹出现开始持续存在超过一定时期 段(1个月、3个月或6个月)的疼痛;3、 皮疹愈合后持续存在超过一定时期段(1 个月或3个月)的疼痛。
♦ PHN患者异常痛觉包括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或 持续性深在疼痛、跳痛,自发性刀割样痛或阵 发性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由非疼痛 的、移动的、皮肤刺激诱导而引起的剧烈疼 痛)。以上痛觉伴有自主不稳定性,可因物理、 精神紧张而加重疼痛程度,反之可因松弛而使 疼痛缓解。某些PHN患者的疼痛强度与感觉缺 失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还有的患者感觉缺失 部位的周围有一过度区,即受累皮肤与临近的 正常皮肤之间,无害刺激能引起难忍的疼痛并 广泛辐射。
♦在疱疹发出后,初起应与单纯疱疹鉴 别,如果水疱继发感染需与脓疱疮作鉴 别诊断。
1、热疮
2、脓疱疮 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皮损分 布与神经走向无关。自觉瘙痒,疼痛不 明显。
五、治疗
♦ 辨证论治 (一)内治 1、肝经郁热
疼痛重者加川楝、延胡索、磁石、龙骨、牡 蛎、珍珠粉等;壮热不退加水牛角粉。 2、脾虚湿蕴 纳呆腹胀加大腹皮、炒枳壳、广木香、焦三仙 等;皮损渗液较多加生黄芪、淮山药等。或选 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 或应用砷剂,受外伤、劳累、感染等影 响时,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哦轴索达到 相应神经所支配的皮肤,而产生皮肤损 害,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 生神经痛。
蛇盘疮民间治疗方法
蛇盘疮民间治疗方法蛇盘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也被称为褥疮或压疮,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压力、摩擦或摩擦引起的皮肤受损和组织坏死。
蛇盘疮在民间有许多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这里介绍几种较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首先,在治疗蛇盘疮时,最重要的是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
可以使用清洁的温水和温和的皂液轻轻清洗伤口,然后用纱布轻轻擦干。
清洁后,可以使用一些抗菌药膏或抗菌药水涂抹在伤口上,以防止感染。
然后再用纱布或无菌敷料包扎好伤口,保持干净和湿润的环境。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中药药膏进行外用治疗。
例如,可以将生薏米面和地膏草混合制成糊状,然后涂抹在蛇盘疮上,每天重复数次。
薏米具有清暑解毒、利湿化痰的功效,地膏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两者相结合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煎剂进行浸泡或外用。
例如,可以将苍耳子和秦皮煮水,然后用棉球蘸取煎剂,轻轻擦拭伤口。
苍耳子具有消炎杀菌、止痛的作用,秦皮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两者合用可以帮助伤口的愈合并缓解疼痛。
除了中药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的方法帮助治疗蛇盘疮。
例如,可以使用指尖或按揉棒对患处进行轻柔的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出。
另外,可以按摩一些相关的穴位,如足三里、气海、膀胱俞等,有助于调节体内气血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蛇盘疮的发生。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洗和更换床单、枕套等物品。
其次,要避免长时间的压力和摩擦,尽量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或长时间穿着紧身衣物。
此外,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活动,锻炼身体,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总而言之,蛇盘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民间有许多传统的治疗方法。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使用中药药膏和煎剂、中医推拿和穴位按摩、注意预防措施等都是常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然,在进行治疗时,如果情况严重或无明显好转,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蛇盘疮医术专长综述
医术专长综述一、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蛇串疮又名缠腰火丹、火带疮等。
指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多成带状分布,红肿,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其致病的原因: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
年迈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堵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
总之,本病初期长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是正虚血瘀兼夹湿邪为患。
二、医术专长适应症:1、中药外敷家传“斩蛇散”;2、内服家传“斩蛇丹”3、于“天柱穴”刺血拔罐。
无不应手取效。
蛇串疮之症,看似简单好治疗,然失治或治不得法,疼痛就会越来越重,可以造成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三、医术安全性描述:1、外用药“斩蛇散”:雄黄、蜈蚣、蟾酥、蜗牛、朱砂、冰片、麝香七位中药为末用白酒调匀外敷。
2、中药内服“斩蛇丹”蟾酥、乳香、没药、血竭、朱砂、白梅花、雄黄、珍珠、沉香、石决明,麝香、硼砂、冰片、葶苈子、牛黄、熊胆胆汁熬水为梧桐籽大小的丸药,吃时以2粒以大葱葱白包裹捣烂温酒送服,盖被取汗。
专门治疗蛇串疮、疔毒恶疮、痈疽发背等一切无名火毒之症如上所述,安全可靠。
四、有效性:雄黄、蜈蚣皆为治蛇串疮之君药,我们家传这两样外敷内服的中药治疗蛇串疮上百年了,无不应手取效。
五、中医医术渊源:1、我生于中医世家,舅爷是我们北镇市中医院著名中医外科医师,生前一直致力于“蛇串疮”等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
我父亲也是中医,在北镇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
我从小耳熏目染,非常喜爱中医,初中毕业就到“沈阳中医药学校”念书,毕业后就到我爸爸单位――北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和爸爸学习怎么治病救人,爸爸也和舅爷一样擅长治疗“蛇串疮”等外科疾病。
2、学习和掌握的中医典籍主要学习《中医外科》。
六、中医医术渊源证明材料我生于中医世家,舅爷是我们北镇市中医院著名中医外科医师,生前一直致力于“蛇串疮”等中医外科疾病的治疗。
02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热疮、蛇串疮、疣、黄水疮)-中医外科学
疱液细胞学检查镜下可见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疱液 病毒培养有单纯疱疹病毒和细胞病变。
本病需与硬下疳、软下疳及接触性皮炎等鉴别。硬下疳表现为 无痛性溃疡与无痛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时易与生殖器疱疹的 溃疡和淋巴结肿大混淆;但硬下疳溃疡基底较硬,可检测到梅毒 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生殖器疱疹目前尚无特效根治方法。治疗目的为缩短病程,减 轻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和并发症;防止病情复发。强调辨证论治, 扶正祛邪,内外结合治疗。肝经湿热证宜清热利湿、化浊解毒,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毒恋证宜滋阴降火、解毒除湿,用知柏 地黄丸加减。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外治 可参考“热疮”。
证候:间歇发作,反复不愈;伴口干唇燥,午后微热;舌红, 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加减。常用玄参、麦冬、生地黄、板蓝根、紫草、 生茵仁等。
2.外治疗法
(1)初起者局部酒精消毒,用三棱针或一次性5号注射针头浅刺 放出疱液。 (2)局部外用药以清热解毒、燥湿收敛为主。水疱初期可用二味 拔毒散调茶水或紫金锭磨水外搽。 (3)水疱破溃,以糜烂、渗出偏重者,可用马齿苑水外洗或湿敷。 (4)皮损以结痂为主者,可用青黛膏、黄连膏等外搽。
3.其他疗法
(1)针刺疗法
①围针沿疱疹或疼痛分布带边缘每隔3cm取一针刺点,捻转得 气后,留针30分钟,取针,每日1次,连刺7天。 ②体针取内关、曲池、阳陵泉、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支沟、 阿是穴、夹脊穴等。 ③火针以毫针针尖经酒精灯火焰烧红后,迅速对疱疹进行快速 点刺,再用棉签清理疱液,针刺不宜过深,过皮即起,5〜7日1 次。
第二节蛇串疮
病例
王某,男,32岁。5天前自觉左侧胸背作痛,到当地医院拍X 线片检查未见异常。2天前局部出现水疱,皮肤灼热刺痛,可见 粟米至黄豆大小成簇水疱,色红,局限于躯干左侧,呈带状排列。 体温最高38.4°C。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辩证论治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辩证论治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或呈带状分布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状如蛇行,故名蛇串疮。
历代医家有火带疮、蜘蛛疮、蛇丹、甑带疮等名称。
又因常发于腰肋间,故又有缠腰火丹之称。
本病常骤然发生,出现成群簇集水疱,痛如火燎,多发于春秋季节,成人患者较多见,愈后极少复发。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
我国历代医家对本病阐述较多。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说:“甑带疮者缠腰生,状如甑带,因此为名。
”明·《疡科准绳·缠腰火丹》称火带疮,“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
”清·《外科大成》称此证“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
”在辨证论治方面,《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论述较详,“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
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发痒作热。
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痛,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
”【病因病机】本病与肝、肺、脾病变及外感湿热邪毒有关。
或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以致心肝之火外炎,蕴积肌肤而发;或肺脾湿热内蕴,蕴久外泛肌肤,再兼感受湿热邪毒而发。
热毒蕴于血分,则发为红赤斑片,湿热壅阻肌肤,则起黄白水疱;湿热阻滞经络,不通则痛。
若年老体弱患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滞血凝,而致病后疼痛剧烈,且持续很久才能消退。
西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系感染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一般经呼吸道感染后,病毒因其亲神经性,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以后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干扰,如感冒、患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外伤、疲劳等,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发,再活化,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即引起该神经区的带状疱疹,急性期可引起神经炎和神经节炎,40岁以上的患者可伴有较重的神经痛。
常见皮肤病图谱大全!(图片还原症状请慎点)
常见皮肤病图谱大全!(图片还原症状请慎点)
吐血整理!
来源:医学之声
1、热疮(单纯疱疹)
患者口角及下颌处见四处局限性群集小水疱
2、蛇串疮(带状疱疹)
患者腰左侧皮肤出现条带状分布红斑水疱,伴灼痛
3、疣
3.1寻常疣3.2扁平疣
3.3传染性软疣
3.4跖疣
3.5丝状疣
患者有面颊总可见数个丝状赘生物并见基地窄
4、廯
4.1白秃疮
患者头皮见不规则的覆盖灰白色鳞屑的斑片
4.2肥疮
4.3鹅掌风(手廯)
患者皮肤肥厚枯槁,干裂脱屑伴瘙痒,真菌检查阳性
4.4湿脚气(足廯)
糜烂型:趾间潮湿,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溃疡
4.5圆廯
4.6白癜风
患者前额发际见一边界明显的纯白色色素脱失斑,白斑中的毛发也呈白色,无痛痒不传染
5、疥疮
6、湿疹
6.1慢性湿疹
7、接触性皮炎
8、隐疹(急性荨麻疹)
患者上肢突起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
9、药疹
10、牛皮鲜
11、猫眼疮
12、白庇
13、粉刺(痤疮)
14、酒糟鼻
15、结节性红斑
16、红斑狼疮。
热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精)
二、病因病机 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 2、湿毒下注; 3、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以致疼痛剧烈; 4、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血瘀夹 湿。
西医: 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三、诊断 1、好发于春秋季节; 2、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3、典型皮损:红斑基础上出现粟米至 黄豆大小成群水疱,累累如串珠,排列 成带状,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清 后浊,2周左右结痂而愈。
颜面部疱疹
颜面部疱疹
生殖器疱疹
四、治疗 以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 反复发作者,扶正祛邪并治。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 肺胃热盛 ——疏风清热 方药:辛夷清肺饮合竹叶石膏汤加减。 ②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板蓝根、紫草等。 ③ 阴虚内热——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加板蓝根、马齿苋、紫 草、石斛、生薏苡仁。
第一节
热疮
一、定义 热疮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西医:单纯疱疹。 特点: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皮损 为成簇小水疱;1周左右痊愈; 易复发。
二、病因病机 1、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蕴蒸皮 肤; 2、肝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 3、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 诱发因素 :发热、月经来潮、肠胃功 能障碍等。
4.扁瘊 多发于青年男女,故又称青年扁平 疣。 典型皮损:扁平丘疹,针头、米粒 到黄豆大小,呈淡红色、褐色或正常皮 肤颜色。常因搔抓自体接种,形成串珠 状损害。好发于颜面部和手背。一般无 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
扁平疣
扁平疣
(1)内服治疗 ① 风热蕴结证——疏风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马齿苋合剂加减。 ② 热瘀互结证——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2)外治 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 白鲜皮等,煎汤外洗,每天2~3次。
蛇串疮
【自觉症状】儿童一般不疼,成年人常疼痛 剧烈,痛如火燎,老年人尤甚。(部分表现 为瘙痒感)
等周围神经 沿单侧、 分布区域 带状分布
不易 复发
单纯 单纯疱疹病 皮肤黏膜交 红斑、水 疼痛灼热程 易复
疱疹 毒
界处如口周、疱簇集成 度较轻
发
鼻部
群于一处
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五.治疗
内治 肝经郁热证: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
兼见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泻肝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发于头面部加牛蒡子、板蓝根、菊花等。血疱重 者加水牛角、紫草、丹皮等,疼痛明显者加乳香、 没药、元胡
内治
脾虚湿蕴证: 症见:皮损色淡,痒痛不显,疱壁松弛;
兼见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 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发于下肢者加牛 膝、黄柏;水疱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 前草。
内治
气滞血瘀证:皮疹消退或减轻后,局部疼 痛不止,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持续 数月甚至数年。舌黯,苔白,脉弦细。
西医认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过呼吸道,口,黏膜, 皮肤首次侵入儿童机体,并大量繁殖,可引起全 身皮肤出现向心型分布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 —水痘----潜伏在机体的脊髓后跟神经节或脑神经 的感觉神经节中,当机体遇到劳累、虚弱或使用 免疫抑制剂、肿瘤等免疫力低下时,就会被激活 并顺神经轴索下行至其支配区域而发为带状分布 的水疱——带状疱疹。
中医外科学—蛇窜疮
2)糖皮质激素:最好是起病5~7 d内应用。 一般应用泼尼松20~30mg/d,分2~3次口 服,连用3~7 d。
3)药物止痛。
其他疗法
• (2)针刺:
取穴内关、阳陵泉、三里。局部皮疹 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疼 痛日久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剌肝区,埋针3 d。或阿是穴强刺激。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 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 性疱疹性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其临床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 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 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肿 大。
本病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其 后医书多有记载,但病名各异,如明代《证 治准绳》称为“火带疮”、“缠腰火丹”, 明代《外科启玄》称为“蜘蛛疮”,清代 《外科大成》称为“蛇串疮”。
• 肝经郁热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 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 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 躯干。
• 脾虚湿蕴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 热搏结肌肤。
• 气滞血瘀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 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 剧烈,病程迁延。
• 总之,本病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属正虚 血瘀兼夹湿邪为患。
• 西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带状 疱疹病毒(VZV)引起的。
• 好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居多。病程2周左右,老年 人3~4周。
• 发病初期,其皮损为带状的红色斑丘疹,继而出现粟米至 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累累如串珠,聚集一处或数处, 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疱液初澄明,数日 后疱液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重者有出血点、血疱或坏 死。轻者无皮损,仅有刺痛感,或稍潮红,无典型的水疱。 皮损好发于腰胁部、胸部或头面部,多发于身体一侧,常 单侧性沿皮神经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发干头面部者 中,尤以发于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较重,疼痛剧烈,伴有附 近臖核肿痛,甚至影响视力和听觉。(图)
蛇盘疮中医治疗方法
蛇盘疮中医治疗方法
蛇盘疮是一种中医称之为“红腰痢”的疾病,所以中医治疗方法对蛇盘疮有一定效果。
中医治疗蛇盘疮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温热理气:中医认为蛇盘疮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疾病,所以首先需要温热理气。
可以通过服用温热的中药来调理,如人参、仙灵脾等。
2. 活血化瘀:蛇盘疮伴有疼痛和肿胀,中医认为这与血液瘀滞有关,所以通过活血化瘀可以减轻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乳香、没药、红花等。
3. 贴敷疗法:中医认为蛇盘疮的症状与寒湿有关,可以使用温热的药物贴敷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大黄、川芎等。
4.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蛇盘疮也有一定效果。
通过针刺和热灸可以改善气血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患者有蛇盘疮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找到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蛇盘疮民间治疗方法
蛇盘疮民间治疗方法
蛇盘疮,又称为蛇蚓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生在手指、手背、足背等
部位。
患者常常感到局部瘙痒、灼热、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民间有许多治疗蛇盘疮的方法,虽然并非科学证实,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让患者感到舒适。
下面就介绍一些民间治疗蛇盘疮的方法。
首先,蛇盘疮患者可以尝试用鲜芦荟叶外敷患处。
鲜芦荟叶具有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蛇盘疮的症状。
将鲜芦荟叶洗净,切开后直接敷在患处,每天2-3次,持续数天,可以看到一定的改善。
其次,蛇盘疮患者还可以尝试用生姜治疗。
生姜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蛇盘疮引起的局部症状。
将生姜捣烂,外敷在患处,每天2-3次,坚持数天,可见效果。
此外,一些患者还尝试过用葱白治疗蛇盘疮。
葱白具有辛温散寒、消肿止痛的
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蛇盘疮的症状。
将葱白捣烂后,外敷在患处,每天2-3次,连
续使用数天,可以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外敷药物,蛇盘疮患者还可以尝试内服一些中药来治疗。
比如,可以用红花、黄连、黄柏等药物煎水,每天饮用数次,可以帮助改善蛇盘疮的症状。
不过,在内服药物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避免因药物不当引起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民间治疗蛇盘疮的方法虽然未经科学验证,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
助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希望蛇盘疮患者能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中医外科学重点(2) (1)
名词解释:疮疡:疔:一种发病迅速、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热疮:指发热后或高热过程中在皮肤黏膜交界处所发生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痈:指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乳癖:指发生于乳腺组织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肛裂:指肛管皮肤全层开裂并感染所形成的溃疡。
淋病:是一种通过性传染的由淋病双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股肿: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中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
脱疽:指发生于四肢末端的疼痛、坏疽,甚者指趾节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
委中毒:指发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接触性皮炎:指因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或药物后,在接触部位因过敏或强烈刺激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白疪:是一种以红斑脱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易复发性的皮肤病。
乳岩:乳房部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湿疮:湿疮是一种皮损形态多样、瘙痒、糜烂、流滋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简答题:1、手足疔疮的诊断要点:2、锁肛痔的临床表现:1、最早的症状是便血,大便次数的增多,里急后重,粪便中有黏液脓血,呈暗红色;2、男性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3、晚期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全身衰弱无力、贫血、极度消瘦;3、乳癖的临床表现:1、好发于中青年妇女2、肿块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多个形态不规则肿块,呈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或颗粒状,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活动好3、与月经周期有关,疼痛以胀痛为主;4、内痔的分期:一期:只有便血,痔块不脱出肛门外;二期:痔核较大,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外,便后自行回纳;三期:痔核更大,脱出后不能自然复位;5、热疮的临床特点:1、发疹前常有发热病史2、好发于皮肤黏膜的交界处3、皮损初期为红斑,继而形成针头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愈后留有轻微色素沉着4、易反复发作,一般无全身症状6、烧伤深度的分度:一度:深度在表皮角质层,红肿热痛;浅二度:深度在真皮浅层,有水疱、基底部红色;深二度:达真皮深层,基底苍白,有瘢痕;三度:达皮肤全层,创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植皮才能愈合;7、皮肤病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1、根据病情阶段选择剂型2、控制感染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高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8、白疮的临床特点:9、肛门直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10、蛇串疮的临床特点:春秋季节多见,好发于成人;皮损为红斑上出现簇集性水疱,沿人体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剧烈疼痛如火燎;11、破伤风的临床表现:1、肌肉强直性痉挛从头面部开始2、初感咀嚼不便3、面肌强直性痉挛,张口困难4、颈项肌痉挛,颈项强直5、四肢肌肉收缩6、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出现呼吸困难7、神志清醒上篇第一章中医外科历史悠久:1、起源于原始社会 2、最早的外科治疗方法 3、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针) 4、最早的文字记载(甲骨文)中医外科在周代成为独立的专科《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金创瘈疭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已失传《刘涓子鬼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太平圣惠方》首提“五善七恶”学说明清时期外科出现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学术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代表人物分别是:陈实功,王维德,高秉钧第二章外科疾病的命名:以形态命名:蛇头疔、鹅掌风;以疾病的特征命名:留注、烂疔;以范围大小命名:小者为疖,大者为痈,更大者为发;以病程长短命名:千日疮;第三章外科疾病的致病原因:外感六淫(季节性、区域性、相互转化,相互兼挟)火毒、热毒之邪是外科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感受特殊之毒,包括蛇毒、疯犬毒、漆毒、药毒、食物毒及疫疠之毒饮食不节,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出自《素问》情志内伤,所致病大多发生在颈之两侧、胸胁、乳房等肝胆经循行部位。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指南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诊疗指南带状疱疹是⽪肤科的常见疾病。
本指南主要内容为蛇串疮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因此,主要适⽤⼈群为中医⽪肤科和中西医结合⽪肤科的临床从业医师,西医⽪肤科从业医师和其他学科中医师也可参照本指南中的相关内容。
1 诊断 1. 1 定义 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是以成簇⽔疱沿⾝体⼀侧呈带状分布,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特征的常见⽪肤病。
1. 2 诊断要点 1. 2. 1 病史本病常见于中⽼年⼈,可因过劳、情绪波动、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治疗和器官移植等诱发。
⽪疹出现前常先有⽪肤疼痛、⿇⽊、瘙痒和感觉异常,可伴有低热、少⾷、倦怠等症状。
1. 2. 2 临床症状典型的⽪损是发⽣于红斑基础上绿⾖到黄⾖⼤⼩簇集成群的⽔疱,累累如串珠,周围绕以红晕,排列如带状,聚集⼀处或数处,疱群之间的⽪肤正常。
疱液初始透明,后变浑浊,重者可有⾎疱或坏死。
经5 ~ 10 天疱疹⼲燥结痂,痂⽪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淡红⾊斑或⾊素沉着,愈后⼀般不留瘢痕。
⽪损好发于⼀侧胸胁、腰部或头⾯部,⼀般不超过正中线。
患者⾃觉⽪损局部疼痛明显,⽼年体弱者常常疼痛剧烈,常扩⼤到⽪损范围之外,有的⽪损消退后可遗留长期的神经痛。
1. 2. 3 特殊类型少数病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典型⽔疱,亦有患者仅感觉⽪损瘙痒,不产⽣疼痛。
患恶性肿瘤、长期应⽤肾上腺⽪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年⽼体质极差及患艾滋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疱疹可双侧同时出现或泛发全⾝,并可出现⾎疱、⼤疱甚⾄坏死,常伴有⾼热、肺炎、脑炎等,病情笃重。
如病毒侵及眶上神经上⽀者( 多见于⽼年⼈) ,疼痛剧烈,可累及⾓膜,形成溃疡性⾓膜炎,甚⾄引起全眼炎,导致失明。
病毒也可侵犯⾯神经及听神经,表现为外⽿道或⿎膜疱疹。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瘫、⽿痛及外⽿道疱疹三联征。
1. 3 鉴别诊断 1. 3. 1 热疮热疮多发于⽪肤黏膜交界处,粟粒到绿⾖⼤⼩的⽔疱,疱壁薄,易破裂,常聚集⼀处,1 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必要时可做病原学检查。
蛇串疮
鉴别诊断
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的鉴别
病名 致病病毒
水痘—带 状疱疹病 毒 人单纯疱 疹病毒
好发部位 胸背、腰 腹、头面、 四肢等周 围神经分 布区域
皮肤粘膜 交界处
皮损特点
自觉症状
预后
带状疱疹
红斑及簇 集的水疱, 疼痛灼热 呈单侧、 带状分布 红斑、水 疱簇集成 群在一处 灼热瘙痒
不复发
单纯疱疹
易复发
3.瘀血阻络
除肝经火毒、脾经湿热外,尚 可见疱疹消失后遗留疼痛者,证属 余邪留滞,血络不通。
〔辨证要点〕
红斑:_________ 血热 湿热 水疱:_________ 湿毒并血热 血疱:_________
为邪毒入侵,气滞血瘀 疼痛:________________ 所致。 ________________
若累及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除具有三 叉神经痛症状外,尚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大 部是眼支或/和上颌支分布区),出现独立或 群集性伴有红晕的水疱,严重时水疱可融合成 片。若累及膝状神经节,除具有病侧面神经周 围性瘫痪、听力过敏或下降外,可在外耳道、 耳廓前庭部出现分散或群集性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 严重病例可引起带状疱疹性脑膜炎、脑膜 脑炎、小脑炎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 (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 疹密集处)各臵一麦粒大之艾炷, 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 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 伸至 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 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 次。
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 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 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 掌握,一般约30分钟。
(二)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 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 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 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 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 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 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 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 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常见中医病证——蛇串疮
常见中医病证——蛇串疮常见中医病证——蛇串疮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婴幼儿中引起原发感染,即为水痘。
病毒感染后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
大多数人在儿童时期会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只有一部分出现水痘的临床表现,还有很多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而被忽视)【诊断要点】1.好发于春秋季节,以成年患者居多,老年人病情尤重。
2.发病前患部皮肤常有感觉过敏,皮肤灼热刺痛,伴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轻度发热等前驱症状,疼痛有的伴随皮疹同时出现,有的疼痛发生1~3天后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皮疹。
轻者无皮损,仅有刺痛感,或稍潮红,重者有出血点、血疱或坏死。
发于头面部者,尤以发于眼部和耳部者病情较重,疼痛剧烈,伴有附近臖核肿痛,甚至影响视力和听觉。
3.皮损好发于腰肋部、胸部或头面部,多发于身体一侧,常单侧性沿皮神经分布出现水疱或红色斑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继而出现粟米至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聚集一处或数处,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疱液初澄清,数日后疱液混浊化脓,或部分破裂。
4.皮肤刺痛轻重不等,儿童疼痛轻微,年老体弱者疼痛剧烈,常扩大到皮损范围之外,部分中老年患者皮损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极少数病人可多次发病。
【类证鉴别】要与热疮鉴别,热疮多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皮疹为针头大小到绿豆大小的水疱,常为一群,1周左右痊愈,但易复发。
【辨证论治】本病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
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一)内治1.肝经郁热证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蛇盘疮:绕腰生疮,累累如珠
又到一年带状疱疹高发期,在中医传统医学中,我们习惯将带状疱疹称之为蛇盘疮,关于其他类似叫法也不少,诸如 火带疮、缠腰火丹、蛇缠疮 等。
历代医书中都有类似的记载,如 元《世医得效方》中有“ 蛇缠疮用雄黄为末,醋调涂。
”的说法, 明《疡科准绳》中也有明确提及,所谓 绕腰生疮,累累如珠, 说的就是这种带状疱疹。
医书《内经》云“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心主火,中医认为疮疡多由热邪所致,蛇盘疮就是其中一例,外感风热之邪侵袭皮腠,或心肝气郁,肝气不舒,郁而化火,循经发于皮表为疮疱。
蛇盘疮发病初期表现为:病处疼痛有如针刺火灼,进而皮肤焮红,红疹密集出现,继而产生水泡,水泡密集如带状,多发腰肋区域,但临床有发病眼周、耳周、大腿内侧,小臂内侧等部位,以肝胆经、心经分布区为主。
中医认为内火之邪是主因,所谓外感热邪,其实也是自身正气不足,具体表现为体质阴阳失衡,心、肝、胆经蕴热或膏梁厚味、内有积热才易发病。
带状疱疹药物治疗首要就是抓住时机,贻误时机会后患无穷,诸如后遗神经痛等,在人群分类中,中老年人更需警惕。
在民间,治疗蛇盘疮的方法五花八门,往往还带有些迷信巫蛊色彩, 如疮上画墨符、涂草药粉、针挑等。
特别是 墨汁画符古代纯手工加工的墨汁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对疱疹有治疗作用。
但今日之墨汁成分已非古方,或含化学成分经皮肤吸收、难免造成肝肾等脏器损伤。
关于用墨汁画符治疗蛇盘疮,其实此前就有相关报道:2018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例带状疱疹病人,让人眼球都掉下来了:他的腰间用墨汁画满了各种符号!说是用这些符就能治好毛病了!这位病人65岁,萧山人,带状疱疹发作后,他请当地的人用土法将墨汁画在腰上,画的是像电视里那种驱鬼捉妖的符号,说是能 斩断 “蛇缠'(带状疱疹的一种民间叫法)。
原因是:带状疱疹经常带状地长在腰腹部,有点像蛇的样子,有些地方就流传说是腰部被蛇缠住了,要画符把这条蛇镇住,不让它再跑了。
如果这条蛇没镇住,缠绕腰一圈,那这个人就要死了,这种方法就被叫做斩蛇缠。
小儿热疮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热疮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小儿热疮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
小儿热疮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小儿热疮如何诊断鉴别,小儿热疮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小儿热疮常见检查:
*以上是对于小儿热疮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小儿热疮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小儿热疮易混淆疾病。
*小儿热疮如何鉴别?:
*一、鉴别
一、蛇串疮;皮损沿外周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不超过正中线;为成簇的水疱,疱间皮肤正常,刺痛明显。
二、黄水疮
好发于儿童的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见于夏秋季节,皮损以脓疱、脓痂为主,呈散在分布,自觉瘙痒。
*温馨提示:以
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小儿热疮应该做哪些检查,小儿热疮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小儿热疮”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1)
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
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
(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舌质淡,苔白或白腻。
(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
舌质暗有瘀斑,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神经痛期取阿是穴。
4.遵医嘱拔火罐(刺血)。
5.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二)丘疹及水疱1.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张度等。
2.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
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3.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
4.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
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2~3小时滴眼药水1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
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
5.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
6.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等。
7.遵医嘱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拔火罐。
(1)刺血拔罐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其他详见附录2。
3.中药塌渍(详见附录2)。
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诊断与鉴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
• 1.诊断要点:群集性小水疱,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 易反复发作。 • 2.鉴别诊断: • (1)带状疱疹(蛇串疮):发于身体一侧,数群红斑水 疱沿周围神经走行呈带状分布。也可发生于一侧面部、阴 部,有多片红斑水疱。疼痛剧烈,愈后不易复发。其中发 病部位、疼痛是主要鉴别点。 • (2)脓疱疮(黄水疮):夏秋季节多见。好发于面部、 手背等皮肤暴露部位,皮损为红斑、上有脓疱或蜜黄色脓 痂。有传染性,脓水流到处生新疮。其中脓疱、蜜黄色脓 痂,有传染性是主要鉴别点。
三、西医病因病理
• 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
• 初次感染此病毒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 以后此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中。 • 在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病毒再次活动,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 痛;同时病毒沿神经移动到皮肤,出现皮 疹。
四、临床表现
1.皮疹出现前1~5天,常出现局部疼痛或灼热感, 可伴低热、全身乏力不适等前驱症状。
二、病因病机
• 1.肺胃蕴热,外感风热毒邪,内外之邪相 合,循经上犯面部而发病。 • 2.脏腑虚实不调,脾肺气虚,表卫不固, 或阴虚而生内热,风热毒邪因而乘之,则 病情一瘥一剧,反复发作。 • 西医学认为单纯疱疹是因感染单纯疱疹 病毒(HSV)而引起。HSV-Ⅰ型主要引起 面部等生殖器以外皮肤粘膜的感染,HSV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的感染。
2.皮损好发于身体一侧的腰肋、胸背及头面部,四 肢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 3.皮损初起为红斑,上有簇集成群的小红丘疹,很 快变成水疱,疱液清亮,数群疱疹呈带状分布, 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数日后疱液转为浑浊,继而 结痂。严重者可出现血疱、糜烂。
4.疼痛明显,老年患者疼痛更为剧烈。
5.可伴有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全 身症状。发于头面部者病情较重,可累及 角膜,影响视力;发于耳部,出现面瘫、 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症,称为 “Ramsay-Hunt综合征”;甚至并发病毒 性脑炎。
八、针灸疗法
1、体针:针刺取皮损部位相应的同侧夹脊穴、内关、阳陵 泉、足三里;皮损周围采用围刺法,沿皮平刺;留针30分 钟,每日1次。 2、火针:初期用火针点刺水疱部位。 3、截法:皮损两端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继而 拔火罐;配合龙眼穴(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面上,握拳取 之)、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 4、围灸:用点燃的艾条在皮损周围皮肤或附近的穴位行温 和灸,每日1次。
3.脾肺气虚证 • 证候:疱疹反复发作,水疱黄白,红晕色 淡;伴倦怠乏力,易感冒,纳呆,腹胀便 溏,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 • 治法:补气健脾,除湿解毒。 •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菊花、薄荷、金银花。 皮损消退后继服参苓白术丸巩固疗效,防 止复发。
六、外治疗法
1.疱疹未破,用青黛散,水调或植物油调匀, 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2.疱破糜烂、渗液,可用板蓝根、马齿苋、 黄柏、大青叶等煎汤,放凉后湿敷患处, 湿敷后薄涂青黛膏。
第一节 热 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皮肤科教研室 段行武
一、概述
• 热疮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文献 中又名“热气疮”,俗称“火燎疱”。 • 本病的特点是簇集成群的水疱,好发于皮 肤黏膜交接处。 • 常在热病后或高热过程中发生,可因感冒、 消化不良、劳累、经期等因素反复发作。 •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反复发作称 为复发性单纯疱疹。
七、外治疗法
1.初起疱疹未破时,外用三黄洗剂,或鲜马 齿苋捣烂外敷,或用炉甘石洗剂调青黛散 外涂,每日2~3次。 2.水疱破溃,糜烂渗液者,可用马齿苋、黄 柏、大青叶等煎汤,放凉后湿敷患处,湿 敷后薄涂青黛膏。 3. 水疱较大者,用消毒针头刺破疱壁,放出 疱液,以减轻胀痛感。注意尽量保留疱壁, 防止感染。
九、物理疗法
• 皮损部位用氦氖激光、音频电疗等疗法, 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
十、预防与调护
1.发病早期应卧床休息,避免紧张劳累。
2.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海鲜等发物及肥 甘厚味。
3.保持皮肤干燥、清洁,皮损部位忌用水洗, 注意不要碰破水疱,防止继发感染。
谢谢!
七、预防与调护
• 1.饮食应清淡,少吃油腻、辛辣食品。 • 2.注意皮损局部的清洁,不要抠痂,防止 继发感染。 • 3.复发性单纯疱疹患者应加强锻炼,增强 体质,预防感冒,以减少复发。
第二节 蛇串疮
一、概述
• 蛇串疮是一种疼痛性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中医文献中又名“缠腰火丹”、“蛇丹”、 “火带疮”、“甑带疮”等。
五、辨证论治
1.肺胃风热证 • 证候:疱疹新发,多发生于面部,簇集成 群,基底潮红,刺痒灼热;伴发热,口渴, 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 治法:清热疏风解毒。 • 方药:银翘散加减。身热口干者,加生石 膏、知母;心烦加栀子;大便干燥加虎杖; 疱液混浊或有脓痂,加野菊花、公英。
2.阴虚内热证 • 证候:疱疹反复发作,红肿斑片,上有簇 集丘疱疹;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燥 咽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养阴清热,疏风解毒。 •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金银花、连翘、生苡 仁。
6.病程2~3周左右,皮疹消退,疼痛逐渐缓 解。如果皮损消退4周后,疼痛持续则称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7 . 大多数患者愈后不再复发,极少数患者 可多次发病。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身体一侧出现簇集成群的红斑水疱, 呈带状分布,伴有疼痛。 2.鉴别诊断 (1)热疮(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接处, 疱疹多为一群,自觉瘙痒而不疼痛,易反复发作。 其中发病部位、自觉症状、易复发是主要鉴别点。 (2)疱疹未出前,患处疼痛,易误诊为心、肺疾病、 肋软骨炎、胆囊炎、坐骨神经痛等,需鉴别诊断, 注意观察皮肤情况。
六、辨证论治
1.肝火湿热证 • 证候:皮损颜色鲜红,水疱簇集,疱壁紧张,灼 热疼痛;可伴有身热,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 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 数。 • 治法:清泄肝火,利湿解毒。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可加紫草、板蓝根、元 胡、川楝子等。发于头面者,加金银花、野菊花; 有血疱者,加白茅根、牡丹皮;疼痛剧烈者,加 三七粉;便秘者,加虎杖。
• 本病的特点是皮肤红斑上出现簇集水疱, 累累如串珠,带状分布,痛如火燎。春秋 季节多见,愈后很少复发。 •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
二、病因病机
• 诱发蛇串疮的病因主要有感冒、劳累、情 志不遂等。肿瘤患者、服用激素或免疫抑 制剂的人易患本病。 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形劳 伤脾,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内蕴; 又外感毒邪,内外之邪相合,外发肌肤而 致。邪阻经络,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疼痛。 2.年老体弱者气虚,血行不畅,经络阻滞, 以致疼痛剧烈,持续不能缓解
2.脾虚湿蕴证 • 证候:皮损颜色淡红,水疱松弛,疼痛不 适;伴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 质淡胖或淡红,苔白或腻,脉沉缓或滑。 •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发于下肢者,加 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生薏仁、 车前草、土茯苓。
3.气滞血瘀证 • 证候:红斑消退,水疱干涸结痂,局部仍 刺痛窜痛;伴烦躁不安,夜寐不宁,舌质 紫黯,苔白,脉弦。 •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老 年患者疼痛剧烈,气短乏力,用补阳还五 汤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心烦失眠者,加 珍珠母、生牡蛎、酸枣仁;疼痛剧烈者, 加制乳香、制没药、徐长卿、蜈蚣、地龙 等。
三、临床表现
• 1.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旁, 及面颊。其他部位亦可发生。 • 2.皮损为群集的小水疱,四周有红晕,多为1群, 少数2-3群,初起疱液透明,2-3天后混浊,疱破 糜烂结痂,逐渐干枯脱痂而愈,留有轻微的色素 沉着。 • 3.患处有瘙痒、灼热感。 • 4.原发感染可伴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 5.病程1~2周,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