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合集下载

近代欧洲科学革命的根源

近代欧洲科学革命的根源

浅谈近代欧洲科学革命的根源近代欧洲科学革命的兴起,不仅是对科学的一次深刻的探索,更是对人们认识自然的理性思考的一次冲击。

现代科学的开始,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重大发现,为我们更深入地看待自然开启了一扇大门。

古希腊的理性自然观认为,万物都是遵循数学模型的。

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毕达哥拉斯。

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

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

他同时还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在他之后的柏拉图同样是希腊理性主义的代表。

柏拉图认为数学的对象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理念世界里,后世的柏拉图主义者并不接受“理念论”,但也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们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的思维的永恒的存在。

数学家得到新的概念不是创造,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描述;数学新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

真理性是要靠“心智”经验来理解,靠某种“数学直觉”来认识的,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才能达到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数学世界”。

柏拉图主义的错误是显然的:把反映形式当作了认识对象;把抽象当作具体的客观存在。

古希腊人对自然科学的解读曾经让人深信不移。

而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圣经和教会神父的著作中所断言的宗教真理曾支配了人们的思想。

在基督教的思想中,上帝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他们的“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上帝设计的一架结构完美的机器。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自然的复杂性,因为它是以完美为主要根基的。

而这些复杂性的背后是由数学的模型来解释的。

在中世纪中期,经院哲学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结合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基督教教义的一个支柱。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2、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二、近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表现1.从哥白尼到伽利略:哥白尼:(1)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②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占据绝对统治地位(2)内容:建立日心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各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

(3)创立意义:①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基础。

②标志着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开始和近代科学的开端。

③局限:宇宙茫茫无极限,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伽利略:(1)主要贡献:①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许多星体②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发现了著名的落体定律(2)影响: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3)地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

内容: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运用:利用该理论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式评价:①牛顿力学有助于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自然科学角度)②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角度)③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哲学角度)④牛顿理论体系本身还有不完善之处,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仅用经典力学理论无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物理学问题。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因此提出相对论3.达尔文与进化论(1)创立过程——达尔文的科学探索① 1831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并潜心研究②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诞生③ 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2)主要内容: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简单到复杂②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开端——天文学1、哥白尼:日心说改变人类宇宙观,动摇了神学基础;是近代天文学奠基人。

3、伽利略:①论证哥白尼日心说;②开创以实验为根据并有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③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二、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英国)1、经典力学:①创立: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物体的宏观运动规律②意义:实现物理学的第一次飞跃,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引发英国第一次科技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

三、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英国)1、创立: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阐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影响:①进化论重创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把神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除出去;②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③进化论被运用到人文领域,形成“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新学说,对处于民族危亡时期的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巨大震撼。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与蒸汽机:1、改良:1785年瓦特的“万能蒸汽机”在纺纱厂投入使用,很快推广开来。

2、意义:①蒸汽机为工业、交通运输发展解决了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②促进了工厂化、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美国)1、电的发明:①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奠定理论基础;②1867年德意志的科学家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实际可用的大功率发电机;③1870年比利时的格拉姆也发明发电机;④到20世纪电力已经取代蒸汽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电的应用:爱迪生发明电话、电报、电影等1300多项电器,1879年发明电灯,他被称为“发明大王”。

第14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题

第14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题

第14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考点综述】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是必修三的第7个专题“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下的第1条“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第2条“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和第3条“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的杰出成就属于了解识记的能力层级,“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和“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属于综合应用的能力层级。

本讲知识充分地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因此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命题的角度一般结合经济模块中的两次工业革命命题。

题型多样,复习中应该准确识记科学家的杰出成就,并能够认识他们的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A级——了解识记】【考点1】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近代________学的奠基人(1)主要学说:_________说。

(2)太阳中心说提出的历史背景:①中世纪末期,基督教宣扬的“________说”仍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②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和________思想潮流的影响,当时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哲学家和天文学家都对这一传统解释感到不满。

(3)历史意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________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近代______之父(1)历史地位:意大利著名天文家和物理学家,近代实验科学先驱。

(2)主要贡献:①天文学方面:发现了____星四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

②物理学方面开创了以____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3)影响: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_________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例1』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不是科学真理,但它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先河B.使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真正主人D.确立了人类的新的宇宙【考点2】牛顿的经典力学1.物理学方面: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他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著名的_____定律和______定律。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 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 访者达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 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4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 源在于: A.教育的进步状况 B.科学的发达程度 C.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D.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勇于创新,
实践出真知.
二、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神创论:上帝创世
物种不变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创世说
为什么神创论能够成为生物起 源的共识,并且长期流行?
①生产力水平不高 ③教会的禁锢
A①②④ C①②③
②知识贫乏 ④没有人敢去研究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进化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 1、创立的标志: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发表了《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 (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物种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存在种 间和种内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 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反之则遭 淘汰。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 ② 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 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3、发展: ①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 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4、意义: ①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②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政治保障-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稳定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 2.先决条件-科学 理论的重大突破; 3.必要手段-科学 技术的发展具备了 一定的物质和技术 基础; 4.推动力-社会需 要(二战中的军事 需求、战后军备竞 争和发展经济的要 求)

近代科技革命

近代科技革命

三、近代科学的应用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 过程:
①1705年钮可门发明蒸




纽可门机

影响:
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全球通史》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
(1)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蒸汽
(2)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 工业化的步伐。
(3)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推动了火车、轮船等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加 强了各地的交流和联系。
三、近代科学的应用
2、电的发明和应用
发电机的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发电机
——标志电气时代到来 电力的广泛应用
哥白尼著作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A、为近代自然科学奠定了基础 B、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D、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体系
——经典力学体系
材料 哥白尼提出了一个正确的太阳系 结构假说,伽利略以观察事实支持了哥白尼 ……而牛顿把他们所有伟大成就统一起来了, 他不仅回答了物体如何运动的问题,而且 回答了物体按什么规律运动的问题 。
——《世界科学技术史》
(1687年)
思考:①牛顿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②为什么说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社会的发展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 (一大飞跃,两个时代,三大基础)
(1)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 上第一次大飞跃。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第23课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伽利略因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接受教廷审讯
1633年,罗马召令伽里略到罗马受审,强迫他签字 “悔过”并放弃哥白尼学说。伽利略受审近 300年后, 即1928年,罗马教皇才在公开集会上承认对伽利略的 审判是错误的 。
第23课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牛顿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
艾萨克·牛顿
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即天文学 名著《天体运行论》的发表,不但是 天文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动了天 文学研究的飞速发展,而且引起了人 类宇宙观的重大革新,沉重地打击了 封建神权的统治,“从此自然科学便 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第23课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哥白尼的《日心说》示意图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天文观察和数学计算创立了“日心说”,认为 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太阳运转。
第23课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哥 白 尼 ■伽 利 略 ■牛 顿
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布鲁诺
被宗教裁判所 连续不断的审讯和 折磨长达八年之后 的布鲁诺,于1600 年2月17日,烧死 在罗马的百花广场 上。
“日心说”
第23课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哥白尼
哥白尼(1473—1543),文艺复 兴时期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太阳中 心说的创始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第23课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科学发展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但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 础,而且使牛顿力学体系取得统治地位达两百年 之久。
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1.惯性定律 2.加速度的比例定律
3.作用反作用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研究成果: 把天体万物的运动 ,都用运动三定律 (誉为是经典物理学 的基础) 和万有引力定律予以说明 ,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影响: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

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

现代科学革命的发展历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发展。

一、现代科学革命的产生(一)科学革命的含义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

科学的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两种基本形式的辩证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科学进化,即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没有突破原有科学的规范和框架。

如某些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或者拓宽和深化。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是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发生具有划朝代意义的飞跃,从而引起科学观念、科学研究模式以及科学研究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科学革命这一概念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H·巴特菲尔德在《近代科学的起源》一书中第一次在一般性意义上加以使用的。

(H·巴特菲尔德,张丽萍等译。

《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57~159页。

)他把“科学革命“看作是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更为重要的决定近代特征的划时代事件。

从这以后,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很重视从理论上来研究科学革命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对于自然科学,人们可以理解为关于自然的系统知识,也可以理解为探索自然的方法,还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

就科学作为系统知识来说,任何一门学科的概念、结构、范式的变化都可以视为该学科的一场革命;就科学作为人类活动来说,任何研究活动组织方式的变革也都可以看作是科学革命。

因此,由于角度的不同,人们对自然科学史上所发生的科学革命有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和多次说等不同认识,以主张三次说的较为普遍。

实际上,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指包括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观念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根本变革,其中作为体系硬核的科学观念居于最高层次,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科学思想的精华,为科学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基本准则和框架。

因此,只有相对稳定的科学观念发生根本变革,并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才能构成科学革命。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

《随堂优化训练》2012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精品课件 理 岳麓版必修3

五、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蒸汽时代 1.背景:19 世纪后期,科学新发现催生了发电机。________ 作为一种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人类进入电力时代。 电灯 电话 2.爱迪生:发明和改进了_____、______、电报、电影等。 3.影响:①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工 第二次 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________工业革命;②有力地推动了社 会变革与文明进步;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入万 家灯火、通讯便捷的新世界。
四、瓦特与蒸汽机 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传统的动力制约了工业革 命的发展。 瓦特 2.过程:从 1769 年开始,经过 20 多年努力,_____完成 了对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蒸汽机从此得到广泛应用。 3.意义: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交通运输业发生 蒸汽时代 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
解析:本题 C 项是伽利略的贡献;D 项是哥白尼的日心说 的影响。 答案:AB 【配对练习 3】(双项)下列关于牛顿力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海王星的发现证明其预见性、科学性 C.伽利略的成就为其创立奠定了基础 D.它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BC
C.牛顿
3.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的是( 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C.牛顿力学的建立 答案:C B.进化论的出现
)
D.日心说的提出
4.(双项)(2011 年广东广州六中高二期中理科)蒸汽时代出 现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 答案:AD ) B.飞机 C.汽车 D.火车
【典例 1】(单选Ⅰ)下列成就中,与牛顿有关的是( A.提出太阳中心说 B.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C.建立起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D.建立起生物进化理论
)
解析:牛顿总结前人的成果,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 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答案:C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从 蒸 汽 机 到 互 联 网
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
次 第
项目
第一次工 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 英国,从发明和 使用机器开始到 机器生产机器; 2开始于轻工 业(棉纺织)部 门,发明机器者 大多是具有实践 经验的工人和技 师; 3大机器生产 代替工场手工业
第二次工 第三次工业 业革命 革命
1有坚实的科学基 础,科学开始与工 业生产紧密结合, 与技术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 发生,规模广泛, 发展迅速; 3有许多国家与第 一次工业革命交叉 进行 1科学技术转化为 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2科学和技术密切 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 域间相互渗透,高度 分化又高度综合
(2008年广东单科21)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 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C.爱因斯坦 B.达尔文 D.伽利略
(2009安徽文综高考)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 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 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 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说”和伽利略的论证(望远镜) 物理学: 16C末17C初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近代自 17C牛顿经典力学(三大定律、万有引力) 然科学 20C初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普朗克量子论 的主要 生物学: 19C初细胞学说、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成就 19C中期达尔文进化论 蒸汽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蒸汽机 电气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 信息技术: (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
3、比较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 中国古代科技 重经验 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对自 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乏理 论探索。(属应用科学) 重实用(实用性强)、技术 化倾向严重。 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统治需要 西方近代科技 重实验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密逻辑体 系相结合。(属理论科学) 重理论、重分析(从理论高度 概括分析)、形成近代科学研 究方法。 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导言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史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技发展 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许 多发明,如机械钟、瓷器、独轮车、拱桥等,都 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 发展,而未在中国(印度)文明中成长? ”这个 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那么近代科学都包括哪 些内容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15课的学习。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等科
重点
学家的主要贡献。
难点 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认真聆听 积极思考 勤于笔记 学会学习
1组:近代天文学兴起的背景 2组:天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及贡献 3组:牛顿的科学贡献 5组: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6组:进化论的影响 7组:瓦特改良蒸汽机发明的背景 8组: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9组:爱迪生的主要贡献
组成。《旧约全书》Leabharlann 开篇就是《创世纪》。根据它的说法,上帝
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世间万物:光、黑夜、白昼、天空、水、路地、
植物、日月星辰、海洋生物、飞禽走兽、昆虫、牲畜。——《圣
经·创世纪》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
材料2: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论 择物把 看物变 作种异 新与 物看自 种做然 起彼选 源此毫无联系的、偶
②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
③其理论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思想被引入社
会学说,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在一些 国家引起了社会革命、变革。
④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 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
1.过程: ①1705年纽可门发明蒸汽机 (只能用于矿山排水)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可适应不同工厂需要)

第十五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知识点)

第十五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知识点)

第十五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近代物理学产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②最主要原因: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需要③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二)成就1、(波兰)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2、伽利略(16世纪末——17世纪初):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1)成就:①物理学: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等两个概念(1590年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②天文学:制成了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日心学说的正确性(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观测月球表面绘制第一幅月面图,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和水星盈亏现象)(2)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3、牛顿的经典力学(1687年):(1)成就:①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②创立微积分(2)牛顿经典力学的特征:注重实验和数学化(3)意义:①科学上: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其理论推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是近代工程力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②经济上: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③思想上:是科学发展进一步摆脱神学束缚。

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二、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生物进化论)(一)原因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②政治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学术环境更加宽松。

③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拓宽④理论基础:19世纪中叶的细胞学说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成就①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

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

近代科学革命的认识近代科学革命是指发生在16世纪至18世纪期间,以欧洲为中心的一系列科学思想和实践的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科学革命不仅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步,也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科学革命的出现,首先要从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开始。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一直以来都是基于传统的宗教观念和哲学思考,但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和新大陆的发现,人们开始对自然界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科学家开始进行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以寻求对自然界更深入的认识。

其中,哥白尼提出的地心说被推翻,开启了天文学的革命。

随后,伽利略通过望远镜的发明和观测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提出了地球上的物体会下落的观点,这对于后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物理学领域,伽利略的实验方法和数学分析的运用,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伽利略提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倾斜面实验等,为牛顿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牛顿的力学理论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他通过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质点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力学理论不仅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科学革命还推动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化学方面,拉瓦锡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并开创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生物学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的物种起源和适者生存的理论,为后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

近代科学革命的出现,不仅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步,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升。

科学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进步。

近代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通过推理和理论的建立,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步。

近代科学革命不仅推动了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前预习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前预习 课堂作业 课后作业):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目标导航①发现木星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

②开创以________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影响①被誉为“________”。

②为牛顿________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1.内容(1)定律:________定律和________定律。

(2)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出版,建立起完整力学理论体系。

2.影响(1)科技: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人类________的开始。

(2)经济:引发以英国________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思想:为法国________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背景(1)19世纪以前,________占统治地位。

(2)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禁锢人们的思想。

2.创立:1859年发表《________》,建立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________理论。

3.发展:1871年发表《________》,进一步论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4.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四、瓦特与蒸汽机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迫切需要解决________不足问题。

2.成就:革新纽可门蒸汽机。

3.意义(1)蒸汽机广泛应用,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2)动力机的采用为工业、________发展铺平道路。

(3)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

五、爱迪生与电的应用1.背景:19世纪后期,科学新发现催生发电机,人类进入________。

2.成就:爱迪生发明和改进________、电话、电报、电影等。

3.意义(1)极大地推动工业生产发展,掀起________。

(2)________转化为生产力,有力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3)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优势,世界各地联系更紧密。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件岳麓版必修3

3.恩格斯指出:“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 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 前进。”文中的他指( A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开普勒 D.伽利略
解析:这本书指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4.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主要是因为他( D ) A.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B.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 C.创制了天文望远镜 D.注重实验和实践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背景 (1)19 世纪以前, 18 神创论 占统治地位。 (2)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成为教会禁锢人们思想的教条。 2.创立:1859 年发表《 19 物种起源 》,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 础的严密的 20 生物进化 理论。 3.发展:1871 年发表《 21 人类的起源 》,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 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4.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 19 世纪绝大多数人对 22 人类 和其他 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预基习础作训业练
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1.哥白尼 (1)背景 ①中世纪末期, 1 地球中心说 在欧洲仍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② 2 观测 技术的进步。 (2)成就:提出了 3 太阳中心说 。 (3)意义 ①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 4 宇宙 的认识。 ②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 5 宗教神学 的理论基础。
10.1879 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 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 A )
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B.英荷战争爆发 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D.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

科学革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科学革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科学革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科学革命是指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欧洲发生的一系列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变革。

它标志着中世纪封建时代的结束,在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革命的确切时间范围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始于16世纪末的哥白尼和伽利略时期,结束于17世纪中叶的牛顿时代。

在科学革命之前,欧洲学术界主要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几乎没有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

中世纪天主教教会在知识传播和思想控制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使得对自然界的研究大多以圣经的解释为标准。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对古代文化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同时出现了接受新观念的思想和方法。

科学革命最早的标志可以追溯到哥白尼(1473-1543)和伽利略(1564-1642)的工作。

尼古拉斯·哥白尼、伽利略·伽利莱等人提出了以日心说为基础的新的宇宙观,并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他们的工作打破了封建教会对宇宙观念的垄断,启发了人们对科学研究的新思考。

在伽利略之后,牛顿(1643-1727)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了科学革命的进程。

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提出了经典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物理学体系。

他的研究成果使人们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革命还涉及到其他领域的发展。

在生物学方面,荷兰人安东尼·凡·李文霍克(1632-1723)发现了显微镜,并通过观察细胞结构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化学方面,罗伯特·博义(1627-1691)和安托万·拉瓦锡(1743-1794)通过实验验证了许多化学性质和反应的原理,创建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科学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调实证主义和实验方法。

科学家们开始重视对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和实验验证,并且借助数学进行准确的量化和测量。

15课_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15课_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课前预习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1)主要学说:针对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思维拓展】“日心说”比“地心说”进步在哪儿?今天人们还主张“日心说”吗?提示:“地心说”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反映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观,而“日心说”核心内容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也开始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今天人们已不主张“日心说”,因为宇宙是无限的,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2)历史意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1)主要贡献: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地位: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1、牛顿的贡献(1)建立经典力学体系:1687年,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一次飞跃。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2)创立微积分。

2、牛顿力学的影响(1)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的标志。

(2)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进化论的提出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2、进化论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进化论的意义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四、瓦特与蒸汽机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生产力的发展呼唤着新动力支撑与推动。

15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15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理解掌握:掌握牛 顿经典力学的主要
内容及地位;达尔文 生物进化论的主要
观点和意义。
在英国剑桥大学有一座木结构的桥,叫数学桥,又称 牛顿桥。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 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堪称奇迹。牛 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不仅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 基础,而且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进行。 你了解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吗?
牛顿的经典力学
1.科学贡献 (1)物理学成就: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①具体成果: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出版了力学经典著 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特点: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 (2)数学成就:牛顿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221.9.1217:12:2717:12:27September 12,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下午5时12分27秒17:12:2721.9.12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史料导入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 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 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 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 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3.15.32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3.15.32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1.科学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万有引力 定律和__________ 牛顿力学 定律,建立起 2.成就:发现__________ 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同时牛顿也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 3.意义:
(1)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天文学和现代工程力学等的理
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
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海 ) ③航线经过地中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B。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1912 年”即第二次工 业革命之后,①④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把人类带进了万家灯火、通讯 便捷的新世界。
蒸汽动力和电力作为19 世纪两种主要动力,成为工业革命 的标志性产物,对人类社会变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实现了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两次飞跃,先后把英、法、美、德等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带入了工业化时代。
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条件 1.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需要科技知识,又为自然科学的发 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 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3.16—17 世纪,伽利略等科学家为近代自然科学研究创 立了一般规律和经典方法。 4.中国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5.欧洲先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推动了近代科学 的创立和发展。
解析:选 B。关键信息“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 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说明对宗教思想的颠覆,只有 B 项 符合。

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

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

1755,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星云说 1796,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进一步完善了天体演化说 1783,拉瓦锡创立氧化燃烧说,引起化学革命 1803,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1811,阿伏加德罗创立分子论 1830-33,赖尔《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
19世纪30年代至中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 1838 、 1839, 施莱顿和施旺分别提出植物、动物的 细胞学学说 1824, 卡诺发表《关于火的动力及产生该动力的机 器之研究》,提出卡诺循环 1842,罗伯特· 迈尔《论无机自然界的力》最先发现 能量守恒定律 1843, 焦 尔 测 定 热 功 当 量 , 发 现 热 力 学 第 一 定 律 ,1847, 赫尔姆霍茨《论力的守恒》将该定律定 型 1850 、 1851, 克劳修斯、开尔芬分别提出热力学第 二定律 1854,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
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特点 :
第一次科学革命从哥白尼革命到牛顿力学体 系的完善 ,长达两个多世纪。其特点是: 近代科学作为一种革命力量 ,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 走上历史舞台 , 争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日心说 一问世就被禁止、布鲁诺被火焚、伽利略被监禁, 表明近代自然科学是在同反动封建教会和宗教神 学的斗争中诞生的 ,16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 改革所确立的新教精神为科学和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了社会土壤 , 而科学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 建的革命力量 , 科学精神成为支撑资本主义社会 的强大精神力量






1599, 开普勒 (Kepler,Johannes 1571-1630) 作为第谷助手 开始研究火星运行,于1619年发表行星运动三定律 1628, 哈维 (1578-1657)《心血运动论》阐述了血液循环原 理 1669 、1680,牛顿 (Newton,Sir Isaac 1642-1727) 、莱布尼 兹 (Leibniz,G.W,Freiberr von 1646-1716) 先后各自独立 创立微积分(1686发明积分) 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载有万有引力定律和运 动三定律,完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1738,贝努利《流体力学》 1743,达朗贝尔《力学原理》 1744,莫泊图《自然规律的一致性》、欧勒《求极大极小的 方法》均提出最小作用原理 1748,欧勒《无限解析概论》,从数学上完善了经典力学,发 展为分析力学,为力学的广泛应用创造了理论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