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站

合集下载

百年青岛观象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百年青岛观象山: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百年青岛观象⼭: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头戴着鲜红的帽⼦,⾝穿着绿⾊的⾐裳,⼤⼩马路是花格⼦,中⼭街道直通栈桥的柔⽔,恰似长重的彩带在海风中飘扬。

观象⼭是凸起的头颅,假如她还有对锐利的眼睛哟,那便只好推天主教堂。

”——蒲风《青岛》⼭海澄澈,秋⾊斑斓。

顺着僻静的观象⼆路前⾏,便可登上诗⼈笔下青岛“凸起的头颅”——观象⼭⼭顶。

这座海拔七⼗余⽶的静谧⼩⼭,是我国天⽂、海洋和⽓象等事业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象学会的诞⽣地,对我国天⽂、⽓象、地磁和海洋科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贡献。

▲鸟瞰观象⼭及附近的⾥院街区这⾥有近代远东三⼤观象台之⼀,也有中国第⼀座⾃⾏建造的圆顶天⽂台;这⾥既铭刻下“经天纬地”的雄远之志,也见证了“穹台观象”的探索征程;城市的地标由这⾥确定,群⼭的脊梁从这⾥挺起,更有如珍珠般散落周围的名⼈故居……下⾯,让我们穿越百年沧桑历史,⾛进这座⽓象万千的“科研之⼭”。

▲航拍观象⼭巅这座森严的城堡曾是近代远东三⼤观象台之⼀观象⼭海拔约78.9⽶,位于信号⼭西北⽅、观海⼭北侧。

⼀百多年前,观象⼭最初没有正式名称,有说法称此处初名“⼤鲍岛东⼭”“⼩⽯头⼭”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租借青岛后,在此⼭兴建贮⽔池,⽤以向城区供应淡⽔,观象⼭因此被称为“⽔塔⼭”(Wasserturm-Berg,有时译为“⽔道⼭”),《胶澳租借地发展备忘录》则直接称其为“⽔⼭”。

▲1910年德国绘制的青岛地图,图中红圈位置即为观象⼭在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今湖北路上成⽴了⼀个负责天⽂⽓象观测与⼟地测量的临时组织,命名为⽓象天⽂观测所(Meteorologisch-astronomische Station),⽤以“为海港业务及船舶航⾏之发展”⽽收集青岛的⽓温、湿度、⾬量、风⼒等项⽬的⽓象资料。

1905年,观测所迁⾄今观象⼭。

随后,观测所增设地磁、地震、潮汐、天体观测及地形测量业务等,范围⼗分⼴泛,并拥有了地震仪、地磁仪、黄道仪、⼦午仪、报时球等多种仪器。

中国的气象与天文观测历史

中国的气象与天文观测历史

重要事件
公元前2000年,中国开始观测天文现象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设立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 公元1054年,中国观测到超新星爆发,记录在《宋史》中 1957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航天时代
杰出人物与贡献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祖冲之:计算出了圆周率,对天文学和数学做出了重要贡 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干扰影响:影响观测精度、观测时 间、观测效果等
观测结果:修正后的观测结果更准 确、更全面,有助于天文研究与探 索
气象与天文观测的交叉学科研究
天文观测对气象 学的影响:天文 观测提供了地球 大气层的变化规 律,为气象学提 供了重要的数据 支持。
气象学对天文观 测的影响:气象 学提供了地球大 气层的变化规律, 为天文观测提供 了重要的数据支 持。
当代天文观测的新领域
气象与天文观 测的相互关系
天文现象对气象的影响
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磁场,影响气候 月球引力:影响潮汐,影响天气 彗星、流星:影响大气层,影响气候 恒星、行星:影响地球自转,影响气候
气象现象对天文观测的干扰与修正
气象现象:如云层、雾霾、雨雪等, 会对天文观测产生干扰
修正方法:通过调整观测时间、选 择最佳观测地点、使用先进观测设 备等方法进行修正
近现代气象观测的兴起
19世纪中叶,欧洲开始建立气象观测站 1873年,中国在台湾设立第一个气象观测站 1904年,中国在青岛设立第一个气象观测站 1912年,中国气象局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气象观测的兴起
当代气象观测技术进步
卫星遥感技术:通 过卫星观测地球大 气,获取全球气象 数据
超级计算机:用于 气象数据的处理和 分析,提高天气预 报的准确性

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创建历史概述

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创建历史概述

1 辛亥革命前的气象台站多为外国人所建1.1 外国传教士把西方近代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传入中国我国近代气象观测起步较早。

17—18世纪,温度、气压、湿度、雨量、风速等气象观测仪器在欧洲陆续被发明和应用,气象观测台站应运而生。

不久,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近代气象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开始传入我国。

明万历年间,中国实行开教,西方传教士开始络绎不绝来到中国。

这些传教士大多受过西方近代高等教育,既是传教士,又是科学家,他们将基督教思想传播给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

其中,“观天”、“修历”是西方传教士最重要的活动领域,他们以“钦天监”为活动中心,积极传播西方近代观象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天文、气象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中国气象科学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正是我国古代气象科学与西方近代气象科学的交融时期,也是我国近代气象观测的开创时期。

最早把西方近代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传入中国的是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他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来到澳门,次年进入内地传教,1660年奉召进京纂修历法。

当年,他在呈献给顺治皇帝的贡品中,就有西方早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南怀仁担任钦天监监副,次年受清圣祖之命改建北京古观象台。

期间,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创建历史概述吴增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摘要:由于时代的特殊性,1949年以前我国气象台站的创建背景及发展历程非常复杂、曲折,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多元化特征。

辛亥革命前的气象台站多为外国人所建,清末年间我国开始在一些农林试验场创办测候所。

“中华民国”建立后,开创了我国气象台站建设新纪元。

由于战争、动乱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气象台站建设艰难曲折,发展很不平衡。

20世纪20—30年代中期,在民国“中央观象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积极推动下,气象台站建设曾有过辉煌时期。

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许多地方气象台站遭受破坏或被迫停止工作,国家气象台站建设计划严重受挫。

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

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

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
中国近代气象史是指从1840年以来的中国气象发展历程。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近代气象史的资料和重要事件:
1. 1841年:中国开始使用现代气象仪器,如温度计和风速计。

2. 1902年:清朝成立了第一个气象机构——中国气象局(后改名为中央气象台)。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气象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951年,中央气象台被划归中央军委管理。

4. 1956年:中国加入世界气象组织(WMO)。

5. 1961年:中国建立了国家气象台,负责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

6. 1978年:中国启动了“气象现代化”计划,致力于提升气象观测和预报能力。

7. 1998年:中国实施了“九五”气象科技发展规划,推动气象科技进步。

8. 200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气象卫星。

9. 2011年:中国启动了“十二五”气象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气象现代化。

10. 2020年:中国发布了第一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为全球气候研究做出贡献。

这些资料和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气象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和成就。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气象观测、预报、科研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1。

中央气象局所属各气象站基本资料一览表

中央气象局所属各气象站基本资料一览表

中央氣象局所屬各氣象站基本資料一覽表
3
5
6
7
8
10
11
註2:氣壓計高度為海拔高度。

註3:人工觀測溫度計、雨量器高度,自觀測坪高度起算(括號內數值是自動測報系統感應器之離地高度,1987.01.18起自動儀器陸續啟用)。

註4:風速儀高度自實際地面起算。

註5:變動內容中有畫底線者,氣壓、溫度或風速的統計資料有做0.11hPa/m, 0.006℃/m, 或VX=VH*(X/H)**(1./7.) 以15公尺為參考高度(X)風速之資料重建工作
註6:測站名稱(組織)變革,1885-1896 稱XX稅關或XX燈塔(臺)氣象觀測,
1897-1938 台灣總督府XX測候所,XX高山測候所,XX海洋觀測所,
1939-1944 台灣總督府氣象台XX測候所,或XX出張所,
1945.11.01 台灣省氣象局XX測候所,
1948.01.01 台灣省氣象所XX測候所,
1965.09.01 台灣省氣象局XX測候所,
1971.07.0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XX測候所,
1977.07.0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XX測站,
1990.12.0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XX氣象站,
註7:? 表示待查\
註8:每日觀測次數PT/C記載氣壓、溫度/ 雲之概略觀測次數供參考,1995年後多數站均採自動觀測電腦化作業,故壓溫為24次統計,雲因需目視觀測,則為8或6次統計。

12
本報告內引用各潮位觀測站基本資料一覽表
13
本報告內引用各水面溫度觀測站基本資料一覽表
14。

“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

“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

“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北京时间,X点整。

”电台里这样的声音,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北京时间,也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

那么,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几句话就够了。

不过要把事情说清楚,那就说来话长了。

1.晷影漏刻曾用来测时报时不用很古,大约是一百多年前吧,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他们的时间概念,基本上就是看看太阳在天上走到什么位置了,根本不需要有多么精确。

清王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正在领兵与太平军打仗。

他在日记中记过他为家中妇女订的时间表: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巳、午刻后纺花或绩麻衣事;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细工;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女鞋或缝衣粗工。

曾国藩用的时间单位,还是以在中国社会运行了数千年的传统的十二时辰来计时的。

以往的时候,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官府会敲鼓或击钟来向市民宣告时刻的变化,在小一些的城市或街道,值班的更夫用敲梆子来提示时间的演进。

听不到梆子声,听听家里饲养的公鸡已经啼叫了几遍,人们也能大致判断出时间已经到了哪个时辰。

官府怎么来知道时间呢?他们是通过晷影漏刻来测量的。

这样测出的时间,就是当地太阳运行的时间。

据郭庆生先生《中国标准时制考》一文中说,清代的编历授时工作由钦天监负责,至大清覆灭,他们一直使用晷影漏刻测时报时,这样测得的时间,当然是北京当地太阳运行的时间,用术语来说,就是北京地方视太阳时,而颁发通行全国的历书——《御定万年书》,也是按照北京地方视太阳时计算出来的。

关于时差这个事,也许有人知道,不过对多数老百姓来说,这不重要。

因为他们活动的范围都太小了,活动的速度也太慢了,时差根本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

孙小淳先生在《从“里差”看地球、地理经度概念之传入中国》一文中考证说,宋、金末年,效力于蒙古帝国朝廷(即后来的元朝)的耶律楚材在他编算的《庚午元历》中提出了“里差”的概念。

里差,其实就是现在我们通常说的时差。

从我国气象科普史看文化传承

从我国气象科普史看文化传承

从我国气象科普史看文化传承[摘要]科技知识的传播、普及,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普宣传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任务。

本文系统介绍我国气象科普的发展史,列举各时期的气象科普活动、文献,并说明气象科普在文化传承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气象科普;文学;文化传承一、气象与人文跟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有关的一切大气物理现象虽然只是自然现象,但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历史进程。

语言跟文化是相关的,语言中有些修辞现象、谚语等也跟气象述语有关。

历代不少文学作品也借用气象环境,来反应人的心情。

地区的气候差异,也可能会导致不用的地域文化。

常伟列举了跟气象有关的谚语,并建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朱逸宁论证了气象与文学文化的关系。

[2]李忠明、张昳丽论证了气候变化加速了明清的易代;[3]李军、颜俊以安徽亳州市区域文化发展为例,剖析了气象地理对地方区域文化的影响。

[4]诸多文化因素都跟气候现象息息相关,因此气象科普不但是促进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对我国气象科普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气象事业更好发展,有助于国民了解气象知识、认识气象灾害,从而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其实也是对文化传播史的研究。

二、反应气象活动的历代文献举例(一)原始农业时期的气象活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时代——农业时代开启了华夏万年的文明史。

在这一时期,人类仅凭对气候环境的直观感受以及对风、火、雷、电的极度崇拜,产生了对天气认识的最初萌芽。

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所体现。

山海经中就曾记载皇帝战蚩尤这样一段涉及各种气象要素的神话故事,它以气象环境为进攻利器: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蓄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女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及启示

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及启示

《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及启示》摘要:此后,中国各地陆续建立测候所,开展气象预报、服务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气象人才,并积极创办期刊,开展学术活动,广泛传播气象科学,中国的气象工作逐渐走向正轨,民国初期,中国气象工作日趋发展,追溯原因,不能不提及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史,分析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其对近现代中国气象工作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化历史研究,也有助于促进当前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摘要:中国近代海关气象是在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在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同时,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气象观测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气象资料,实现了气象机构建设规范化,观测业务规模化,人才选拔专业化,知识传播多样化。

从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的组织体制促进了气象机构良好发展,严格的制度建设推动了气象业务顺利开展,完备的人事制度保障了气象业务的人才需要,开放的国际化理念助推了气象科学传播。

中国近代海关气象的殖民性特征不容忽视,需要辩证地分析。

关键词:中国近代海关气象;气象事业;赫德;总税务司;徐家汇观象台中图分类号:P40: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6-0024-09 一、引言1911年,中央观象台成立,这是近现代中国气象建制化发展的开始,也是现代意义上中国气象事业的起点。

此后,中国各地陆续建立测候所,开展气象预报、服务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气象人才,并积极创办期刊,开展学术活动,广泛传播气象科学,中国的气象工作逐渐走向正轨。

民国初期,中国气象工作日趋发展,追溯原因,不能不提及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气象史。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知识打开了中国近代气象之门,而存在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近代海关则给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条件和平台。

民国气象·电力·铁路

民国气象·电力·铁路

民国气象·电力·铁路气象在我国所建立的近代气象观测站,至清朝末年为止均为外国人创办。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6月由教育部派高鲁去北京筹划和接收中央观象台。

11月参议院决议建立中央观象台,下设天文、历数、气象和磁力四科,编制隶属教育部。

1913年春,正式设置气象科,聘任自比利时留学归国的蒋丙然博士负责筹建工作。

当时古观象台仅有一个空盒气压表、最低最高温度表及三个自记表。

气象科自行设计制造设备,并向国外订购仪器,坚持日测气温、气压、湿度各三次。

从此,中国才有了自己办的气象事业。

1915年,气象科正式成立。

蒋丙然任科长,他写的中国近代最早的观测规程,采用了国际公用的观测标准,实行了24小时观测。

观测统计发表在《气象月刊》上(后载于《气象丛报》)。

1915年2月,气象科根据当时所能获得的国内外气象观测资料,绘制天气图。

1916年,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正式发布北平地区天气预报,早晚各一次,晚间一次公布于北平的报纸上。

自1916年至1927年,是中央观象台气象科扩充发展的时期。

1917年气象科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设立气象观测所。

1918年,顺(天)直(隶)水利委员会在华北各地设立并扩充测雨站。

1920年,航空署设立气象科。

气象科又拟定了《扩充全国测候意见书》,提交阁议通过。

1921年,中央观象台举办测候人员训练班,30余人毕业。

在张北、开封和西安设立了测候所。

1922年,内务部下令全国各县设量雨站。

1925年,海军部在东沙群岛设气象台。

到了1927年,中央观测台所设的各测候所因经费无着而全部停办。

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也愤而辞职南下。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大学院,决定成立气象研究所,统筹全国气象研究和气象事业,所址设在南京钦天山的北极阁,任命竺可桢为所长。

竺可桢在《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中主张将全国分10个大区,按区设立气象台和观候站,形成国家气象台站网。

1931年,气象研究所设立气象训练班,共培训学员30名。

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44卷(2023年)第3期:477 480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㊀Vol.44(2023)No.3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廉欣悦㊀卜超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南京210044)中图分类号㊀N092文献标识码㊀D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673-1441(2023)03-0477-04㊀㊀㊀收稿日期:2023-07-09㊀㊀㊀作者简介:廉欣悦,2000年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传统工艺;卜超群,1992年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史㊂气候环境与人类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24日 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遗产科学认知与保护研究基地主办㊂来自中国㊁美国㊁英国㊁德国㊁苏丹㊁肯尼亚㊁叙利亚等7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贡献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学术点评㊂开幕式于24日上午举行,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教授主持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曹信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㊁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前副校长万辅彬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明教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Iwo Amelung 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作跃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美国理海大学王东宁研究员,江苏省气象学会张志薇高级工程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㊂本届研讨会共进行了64场学术报告,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 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气候变化是驱动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㊂这一主题共有21位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㊂前国际气象史协会主席㊁英国曼彻斯顿大学的Vladimir Jankovic 以 气候为什么是一个安全问题 作为开篇,以粮食资源安全供应为议题报告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呼吁社会应加强对气候问题的重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西民族大学的万辅彬通过对岭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分析引出了 瘴气 这一概念,并对 瘴气 在各类文献中的记载㊁描述以及当下的研究情况作了分析;来自苏丹喀土穆苏丹气象局的Mohamed Abdallah Ahmed Alriah 则着眼于2000 2020年期间苏丹6 9月干旱状态的时间㊁空间及年际波动,以调查植被覆盖的变化和相关气候指数对苏丹干旱发生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周琼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报告了气候对民族地区灾害的塑造情况,揭示了气候环境对于民族甚至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广州大学的曾维和报告了温控874中㊀国㊀科㊀技㊀史㊀杂㊀志44卷1.5ħ的目标和其实现方法,进一步揭示了温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曲枫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冯寿波均着眼于北极区域的研究,分别论述了北极生态系统的社会属性及北极气候变化与国际海洋法之间的联系㊂大理大学的吕跃军通过怒江木垒房民居㊁迪庆藏族饮食文化㊁丽江古城水文化以及大理白族绕三灵习俗等案例,阐述了气候环境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㊂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王瓒玮从气候变化视角分析了中日双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路线,以此探究中日关系走向;同样关注国际社会的还有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卜超群和李梁小娟,二人的报告分别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科学外交实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则以麦金德理论为切入点,从气候视角入手详细分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地缘力量,以及建立起心脏地带共同体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㊂北京市气象局原工程师刘光保认为 从古至今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作为导致气温增加主因 的这一说法证据不足,指出气温的变化从历史时期就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继而探讨了影响气候变化的非人类因素㊂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王作跃进一步提出,气候变化对开启中外气候变化科技交流的历史有着深远意义,同时阐述了国际科技交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性㊂清华大学的顾萍以北京啤酒厂案例为依托,阐述了气候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技术的发展变革之间的联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麻庭光关注于在历史上48个全球变暖气候节点发生的内乱和政治改革事件,报告了司马迁陷阱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意义所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周牧宸以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材料为出发点,从社会文化㊁经济和政治方面探讨 可持续性 的演变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昌春从气象视角入手分析了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气象与社会经济背景,同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肖雷波则关注于建立应对气候危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案㊂华南农业大学的魏露苓从旅游资源开发与气候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古人笔下的罗浮山进行考察㊂大理大学的宋觌霏则报告了明清时期解决水碓硙引发的水利纠纷过程中环境和气候所带来的影响㊂2 气象科技史深入研究气象科技发展历史对于气象现代化和气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㊂本次会议共有22位专家学者围绕气象事件㊁人物㊁文献㊁资料㊁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精彩纷呈的报告㊂来自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张改珍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晓萱均从 西学东渐 时期入手,从仪器㊁技术㊁方法等方面探究了西方气象科技在中国的传播情况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高建国对福建历史台风路径进行复原,并以此为样本恢复上千年历史的台风图像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倩梳理了竺可桢与中国近代海关在气象方面的交往,详述了竺可桢对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网建立的推动作用㊂赵超则对宋代诗歌中气象灾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㊂涂丹聚焦域外香料进入中国的历程,探讨了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双重作用下明清中国社会文化的新脉动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庆分析了1929 1966年这一时期中国气候区划发展情况,认为应将中国气候状况与世界气候区划法相融合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杜舜华着眼于对气象遗产的研究,报告对北极阁观象台天气图遗产的价值进行剖析㊂美国理海大学的王东宁以余青松为主人公探讨㊀3期廉欣悦等:以科学之笔共书气候环境变化的文明进程974了紫金山天文台与理海大学之间的联系㊂山西大学的厚宇德基于笔记史料,分析中国古代气象㊁气候与生态形成的相关历史,以期洞察古人气象观念的文化渊源㊂中国气象局智利蓉从气象㊁天文㊁物候等多个维度对哈萨克族文化遗产 阿玛勒 进行数据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了 阿玛勒 与二十四节气的对位情况和两种节气体系的时序关系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季媛媛从俄国探险学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中国边疆地区科学考察的史料出发,分析和论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象数据㊂江苏科技大学的杨凯报告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气象教学及保障技术㊂云南农业大学的宋雨轩报告了亚里斯多德海洋鱼类活动气象思想和应用价值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刘洪君㊁龚铭璇㊁顾玲㊁方义凤㊁陈苹分别就明清之际士人对 风 的研究㊁江浙地区的稻作谚语㊁蚶养殖时期所需要的气候环境㊁清代苏州雨雪农情奏报制度以及水旱灾神话展开讨论㊂同样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张骞㊁董淑童㊁张宇欣就‘气象学报“‘观象丛报“‘中国丛报“进行内容梳理,对其中重要的气象历史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以求从历史角度出发推动中国式气象现代化发展㊂3 气候变化与环境考古复杂多变的全球气候为古代人类的生存和演化提供了环境条件,综合研究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的过程对人类文明研究有重要意义㊂本次会议共有19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专题进行讨论㊂德国海德堡大学的Nanny Kim应用GIS模型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矿业开发与森林退化消失的关系,以求用科技手段了解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黄兴对中国冶铁史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伟通过饮食构成探讨辽西地区史前人群生业变迁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㊂毕硕本采用概率统计㊁机器学习和模糊推理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明清时期气候灾害的温-湿要素数据㊂广西民族大学的容志毅教授以气候动力说假说作为依托,从气泡破裂说联系到了台风旋转说,给气象科技史带来了新的假说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何静凡㊁方志龙㊁郭爱鹏㊁江志霖分别介绍了巢湖湖泊岸线变迁㊁16 19世纪初吴淞江和黄浦江水势转换㊁石渚周边水文地貌和沉积情况以及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相关内容㊂中央民族大学的杨俊涛从气象学视角出发,讨论了殷人聚落受气候影响而造成的兴衰交替问题㊂江苏科技大学的刘海峰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吴又进㊁浙江大学的杨丽娟分别分析了宁镇地区古代矿冶景观的时空演变㊁湖南七星墩遗址烧土制品的成因以及古气候对黄土地层形成的影响㊂南京师范大学的陈钧伟㊁徐家豪讨论了坝南遗址㊁薛城遗址自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士毫通过收集和整理淮河流域1644 1911年旱涝灾害的相关史料,分析了旱涝灾害和人类社会的关系㊂肯尼亚非洲博士组织的Isaac Sarfo㊁Collins Oduro二人分别使用模型评估㊁机器学习㊁遥感等技术,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加纳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㊂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力丹对高句丽墓葬壁画的病害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科技手段说明气候变化对壁画具有较强的破坏性㊂6月25日下午进行了本次会议闭幕式大会发言,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教授主持㊂青年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由山西大学的厚宇德教授主持,广西民族大学的万辅彬教授为5位 北斗星论文奖 获奖者颁奖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毕硕本教授为6位 优秀论文084中㊀国㊀科㊀技㊀史㊀杂㊀志44卷奖 获奖者颁奖,并向各位获奖学者致以热烈祝贺㊂最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晓岑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气候问题是有深入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大家畅所欲言,在相互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深入开展气候与文明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㊂。

我国近代气象档案的由来

我国近代气象档案的由来

我国近代气象档案的由来作者:兰平来源:《档案天地》2019年第04期纵观我国气象史,近代气象档案的由来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辛亥革命前外国人建立了观测站形成的气象档案;第二阶段,外国殖民主义侵略中国时期形成的气象档案;第三阶段,民国政府成立后本国建立的气象站保存下来的气象档案;这一时期在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气象观测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也保留了很多珍贵的气象事业史料文献;第四阶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气象档案;这个时期保留下来的气象档案大多是国防、航空观测的原始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气象档案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全国气象观测网,形成了完整的、时间连续的气象观测记录档案,也留下了大量的史料文献。

一、辛亥革命前气象档案的形成17—18世纪,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及商贸往来,近代气象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开始传入我国,温度、气压、湿度、雨量、风速等有记录的气象档案应运而生。

明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开始络绎不绝来到中国。

这些传教士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文化。

其中,“观天”“修历”是西方传教士最重要的活动领域,他们积极传播西方近代观象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天文、气象科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近代气象档案形成的起源。

现存的气象档案记录表明,最早的档案形成者是法国传教士宋君荣(AntoineGaubil),他于1743年7月开始在其北京寓所进行气象观测,并留下了大约250组的气温观测记录。

此后,俄国教会组织在北京开始进行连续的气象观测,观测的气象要素有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雨/雪量、天空状况等,这是我国最早定时、系统的气象观测。

1849年在中国创建了第一个气象台“北京地磁气象台”,其档案记录从1841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14年。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1872年12月巴黎耶稣会神父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象台,其观测业务、科研领域广泛,涉及天文、气象、地磁、地震、大气物理等科学,成为远东和国际著名的综合性观象台。

海关历史气象档案价值探析及近现代气候比较——以宜昌海关为例

海关历史气象档案价值探析及近现代气候比较——以宜昌海关为例

收稿日期:2022年9月19日;修回日期:2022年12月21日第一作者:熊红梅(1980—),Email:****************资助信息:湖北省气象局软科学研究课题(2022HBR003)History 往事钩沉海关历史气象档案价值探析及近现代气候比较——以宜昌海关为例熊红梅 陈筱秋 刘立成宜昌海关留存有相对系统的气象资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宜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气温、降雨等气象数据,在科学数据匮乏的19世纪末,具备珍贵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4.01.013中国海关历史悠久,制度源于西周,那时已有“关”的设置,到春秋战国时期,古籍中就有许多关于“关”和“关市之征”的记载。

中国近代海关存在于清代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其间英国人罗伯特 赫德(Robert Hart)在中国担任海关总税务司长达半个世纪(1861—1911年),包揽了海务、邮政、航道、港务和检疫等事务。

他在任期内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并提出在各海关口岸和主要灯塔所在地设立气象观测站,后逐步形成气象观测网。

1 宜昌海关的历史1861年,在英国政府的施压下,清政府被迫根据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将九江、汉口和镇江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并分设海关,英国的势力已至长江中游。

宜昌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口处,上扼云、贵、川于一喉,下控荆、沙、襄于一掌,其交通优势备受英国觊觎。

1877年(光绪三年)3月,湖北巡抚根据1876年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的《烟台条约》“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的规定和北京“总理衙门”来文,请政府委派荆宜施道、宜昌海关首任监督孙家谷,会同英国领事馆办理宜昌开关事宜。

4月1日,宜昌海关正式开关办公,关址设在原东湖县城南门外(现宜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宜昌成为当时中国西部最偏远的通商口岸。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
《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是一部回顾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历程的科技史研究著作。

作者陈学溶通过对亲历、亲闻、亲见的资料进行梳理和考证,再现了中国气象事业在近现代的曲折发展历程。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中国气象学家在开创和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书中还涉及了我国最早的气象记录、气象仪器的发明和发展、气象台站的建设和运作等方面,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的气象观测和记录。

其中,青岛气象台、南京北极阁气象台和徐家汇气象台等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标志性建筑,它们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的逐步成熟和壮大。

这些气象台不仅是观测和记录气象数据的场所,更是培养了一批批气象人才的重要基地。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竺可桢、涂长望等一批对中国气象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先驱人物。

他们不仅在气象观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气象人才,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气象科技史著作。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激发我们对中国气象事业的热爱和关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共同为中国气象事业的未来贡献力量。

龙云与云南近代气象事业发展述略

龙云与云南近代气象事业发展述略

投稿日期:2021年12月17日;修回日期:2022年2月23日第一作者:蔡云(1970—),Email :通信作者:王楚钦(1989—),Email :龙云与云南近代气象事业发展述略蔡云 王楚钦得益于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引导推广,尤其是民国时期云南省龙云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之有陈一得先生这样的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仁人志士的积极推进,有效促进了近代云南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龙云执政时期云南近代气象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云南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3.03.014云南省地处西南,交通闭塞,近代气象事业起步相对较晚。

晚清时期,外国传教士、官员等在云南设领事、修铁路、开海关,进行气象观测活动,形成了云南近代气象的萌芽。

据文献史料记载,云南近代最早的气象观测始于1893年蒙自海关。

1899年法国传教士开始在云南府天主堂(昆明平正街天主教堂)设立气象观测点,进行了3年的气象观测,是昆明近代最早的气象观测记录。

北洋政府时期,应农商部要求,云南省甲等农业学校设立气象观测所,于1914年1月开始气象观测并向农商部报送气象报告。

这是云南人最早创办的、利用气象仪器进行观测、直接服务于农业的气象台站。

云南近代气象萌芽时期气象技术与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省有识之士对气象测候工作的认知,陈一得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云南近代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陈一得先生等气象工作者的努力与奉献,同时与当时民国云南政府主席龙云(1884—1962年,字志舟,彝族,云南昭通人)的重视与推进密不可分。

本文基于云南省气象档案馆馆藏资料及相关文献,挖掘和评估龙云对云南气象事业在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对认识云南省及中国近代气象史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 派昆明市代用测候所聂体仁参加全国第一次气象会议1924年,中国气象学会在青岛成立。

1928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南京成立。

沙俄占领大连时期气象观测资料考证

沙俄占领大连时期气象观测资料考证

收稿日期:2022年1月6日;修回日期:2022年1月19日第一作者:宋军(1967—),Email :通信作者:周龙(1987—),Emai :158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气象科技进展 13(4)- 2023沙俄占领大连时期气象观测资料考证宋军 周龙 高磊 李昱茜本文从史料出发,对沙俄殖民大连期间气象观测开展情况研究考证。

结果表明,沙俄占领大连时期,开展气象观测时间不是有关文献记载的1902年,至少在1899年2月或者更早,即在东清铁路修建时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并开始气象观测。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3.04.0271899年,沙俄在大连开埠建市,殖民统治大连7年。

日俄战争后,大连又被日本殖民统治达40年。

近代大连地区的气象观测及台站建立,与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息息相关。

日俄殖民时期,均在大连建立气象站。

有关资料记载,1902年沙俄在今大连胜利桥东北方向的滨海街、创造街一带建立了气象观测站(图1)。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因战争需要,在大连建立气象站并开展气象观测,直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

这段历史中,沙俄时期留下的有关气象观测开展情况的档案资料少之又少。

本文从史料出发,对沙俄殖民大连期间气象观测开展情况研究考证。

图1 1902年沙俄建立的大连气象站(来源:大连市气象局档案馆)1 沙俄侵占大连东清铁路是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后,允许沙俄在中国东北地区修筑与经营的铁路。

1903年7月14日,东清铁路全线通车。

日俄战争(1904年)后,沙俄把南满铁路的长春至大连段转让给了日本。

1897年12月24日,沙俄以还辽有功为由,派出军舰强占旅大。

1898年3月和5月,沙俄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这两个条约规定,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水域租与俄国,为期25年。

我国古代观象机构的设置与演化

我国古代观象机构的设置与演化

我国古代观象机构的设置与演化相婷婷 李蓓蓓我国古代观象机构从兴起到逐渐成熟,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发展过程。

古代观象机构受人员、观象仪器等原因影响发展缓慢,但观象传承从未中断,为近代我国气象台站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OI:10.3969/j.issn.2095-1973.2023.05.013收稿日期:2022年1月28日;修回日期:2022年3月30日第一作者:相婷婷(1993—),Email :*****************通信作者:李蓓蓓(1984—),Email :*******************我国的天文气象观测源远流长,相传黄帝时代就已设有司天机构。

千百年来,观象机构的名称、内设机构、职官品秩、职掌范围都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但总体上一脉相承,主要通过观测星象、气象、物候,制定历法、安排农事等为基本职能。

1 古代观象机构的演化脉络1.1 先秦时期:观象缘起我国古代观象机构的设官分职,可追溯至上古时期。

据《宋史·天文志》记载:“自上古以来,天文有世掌之官”。

《通鉴纪事本末前编》卷一《黄帝创制》记载了灵台的设立及主要功能:“黄帝立占天之官,帝既受河图得其五要,乃设灵台以为候测之所,立五官以叙五事,命鬼㬰蓲占星斗苞授规,规者,旋天之仪也,察其规,以正日月星辰之象。

分次着应,终始相验。

”可见,早在上古时期已设有专门的观天机构,且机构与职官的设置日益细化,黄帝时期始设灵台作为专门的观天测候之所。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山西临汾陶寺观象台遗迹(距今约4700年,图1)的发现,验证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性。

图1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陶寺观象台遗址(来源: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政府)至夏商周时期,为了清楚观测日月星辰、占候云物风向,往往建立观测高台。

夏商两代的观象机构,夏有“清台”,商有“神台”,诸多细节已无从知晓。

南京观象建筑之北极阁气象台旧址概论

南京观象建筑之北极阁气象台旧址概论

2012年第35期(总第50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历史沿革概述北极阁位于南京市区东北鼓楼广场附近,北临玄武湖,东连覆舟山,西接鼓楼岗。

山高62.7米,周围约5500米。

其因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起初被唤作鸡笼山。

南朝刘宋元嘉年间,传说玄武湖常有黑龙出现,遂又改名为龙山。

《钟南淮北区域志》中曾载:“先是,齐武帝射雉钟山,至湖埭间鸡鸣。

梁时同泰寺在埭南山麓,明初榜曰鸡鸣。

”由此,此处也被称为鸡鸣山。

明代,山上设置“钦天台”,故而又称钦天山。

清初,为迎康熙帝南巡,在山顶建万寿阁,因明代山上曾有座北极真武庙,民间则将万寿阁误称为“北极阁”。

2北极阁观象台选址分析古代典型观象建筑选址一为“天子脚下”,一为“世界中心”。

在明代南京都城图中,皇城位置在太平门以南,太平路以西。

钦天山在地图中的位置,既不近皇城,也不在都城中部,似乎与之前中国古代观象台选址结论相悖。

但是,明代钦天山观象台并非北极阁与观象学相联系的最初形态。

《南史·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刘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三年……兴景阳山于华林园”。

华林园原是三国吴王宫苑,(见图晋代重修为宫室。

三国时期孙吴在南京立都,实为草草创立,后西晋立都洛阳,司马睿复在南京立东吴,毕竟政局动荡,国情不稳。

直至南朝,“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之子宋文帝在景阳山重兴华林园作为皇家园林,在华林园之制高点设立日观台。

到明代,从明都城图可看出,鸡笼山已被划入都城城墙范围,是最靠近都城的制高点,加上其“日观台”的历史,便自然成为了朝廷修建观象台得天独厚的选址。

到近代,竺可桢寻遍南京城,最后仍把气象研究所确定在城区中鸡鸣山的北极阁,不仅仅是对前代历史的沿用,亦说明这处选址完全符合现代气象观测站地势高且靠近城区的要求。

3建筑现状3.1气象台塔楼1)选择有利地形使用合理形制:现存的北极阁气象台塔楼依山势建于一座近5米高的石砌高台上。

光阴的味道——百年长春气象观测

光阴的味道——百年长春气象观测

光阴的味道——百年长春气象观测长春气象观测活动始于100年前,1908 年11 月,日本关东都督府观测所(位于大连,日本管理关东州及满铁沿线附属地气象活动的中心机构)在长春设立观测支所,此为长春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

1919 年4 月,日本关东都督府观测所长春观测支所改称关东厅观测所长春观测支所。

长春观测支所,位于今长春西一条街,1919年落成日本关东厅观测所长春观测支所每日观测6 次,观测时间为东经120o,地方标准时的02、06、10、14、18、22 时,22 时为日界。

主要观测气象要素有气压、气温、湿度、水汽张力、风向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积雪深度、云量、日照、地温(0.0、0.1、0.2、0.3、0.5、1.0、2.0、3.0、4.0、5.0m)以及天气现象等。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观测支所改称新京观测支所。

1937 年12 月,日本撤废在伪满洲国的治外法权,将新京观测支所移交给伪满中央观象台管辖。

伪满中央观象台,位于今亚泰大街自由大路口东南方1933 年11 月1 日,伪满洲国在新京(长春)组建中央观象台,负责掌管气象观测、调查(含高层气象、产业气象、航空气象观测),天象、地震、地磁、水文、潮汐观测,气象预报、研究,测时、报时,历书编制及技术人员培训等各项事务,并统辖关于气象天文事业。

伪满中央观象台成立后,相继建立地方观象台、观象所,形成中央观象台、地方观象台、地方观象所三级管理体制。

地方观象台的任务是掌管所辖区域的气象、天象、地震、地磁及与此相关联的观测、调查、报告,发布气象预报、警报等事项。

地方观象所则负责本地区的气象、天象、地震、地磁及与此相关联的观测、调查、报告和气象预报等事项。

1944 年9 月,伪满气象业务大改组,在中央观象台之下增设管区观象台,形成四级管理体制。

伪满中央观象台曾先后隶属于伪实业部、产业部、交通部管辖,几任台长均由日本人担任。

伪满中央观象台成立初期至1937 年,曾相继建立地方观象台、所23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站3.1 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背景海关气象观测是在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背景下创建的,它是外国殖民者为其商贸和航运需要,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气象观测站网体系,其观测站点多、年代长,在近代的中国气象观测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1],次年开始设立粤(广州)、闽(厦门或福州)、江(云台山,今连云港附近)、浙(宁波)四个海关[2]。

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赔款、割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协商议定税则等,从而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五口通商时期,外国商人凭借他们的优越地位,无视中国海关主权,在进出口贸易中大量走私逃税,严重影响中国的海关收税。

但是,西方在华的领事和外交官把这种非法行为,归咎于中国海关行政人员的贪污和无能,从而借机侵夺中国海关行政权。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英、法、美殖民者利用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拒不承认上海海关征收关税的权利,宣布由各国领事代征海关税饷。

次年,英、法、美三国迫使上海道台与他们领事会谈达成八项协议,并成立一个由三名领事代表组成的税务司署,负责管理上海海关收税事宜,使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由外国殖民者执行的中国海关行政权力机构,也是中国海关管理权丧失的开始。

上海海关税务司成立后,十年之中,税务司制扩展到各个通商口岸。

税务司的权力,也随之日益扩大。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在各海关税务司之上,又设立总税务司。

第一任总税务司是英国人李泰国[1]。

总税务司在海关范围以内,享有绝对的权力。

虽然中国海关名为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领导,海关的负责人应是清政府委派的海关监督,税务司只是海关监督的从属人员,但是此时的中国海关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而由外籍人员进行管理的畸形的行政机关,中国海关的行政权已经丧失,海关总税务司实际成了中国海关的主宰。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起,北爱尔兰人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代理李泰国任总税务司。

同治二年十月(公元1863年11月),正式接替李泰国,担任总税务司职务[1]。

他主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在海关建立了总税务司的绝对统治,并把他的活动伸向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以至科学、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气象和船舶航行的安全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获取中国各地的气象情报,为西方殖民者服务,总税务司决定在中国海关设立气象观测站。

赫德在同治八年十月(公元1869年11月)颁发了总税务司通札第28号,详述了观测气象的重要性,决定在海关设置气象站。

通札指出[3]:“我们的海关现在是设在沿海和沿江的地点,包括绵延大约纬度二十度和经度十度的陆地和海面”。

“如果海关能够记录观测气象变化,对于科学的价值,和对于在东方海洋的航海人员与其他的人员可能作出的实际价值,将在适当时候得到正确的评价和承认”。

这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揭示自然规律,而且在科研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地球的许多实际情况和数字资料,并丰富自然现象”。

“本总税务司意图于来年设立和各海关相联系的气象站,要求从你(注:各海关税务司)的编制人员中提出能够承担记录必要的观测的最可靠人员”。

“我们当前的机构(注:指海关)将使我们能够不增加人员而进行气象观测,而且除了支付购置仪器的费用以外,不需要其它开支”。

通札希望:“在未来的几年内,这些气象站将有可能有一个管理它们的观象台,该观象台的建立将与同文馆(注:清未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直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税务司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为海关的附属机构。

同文馆曾附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一起共同组建”。

在赫德的建议下,从1870年开始各口海关和主要灯塔所在地,逐步设立了气象观测站,也就是常说的海关测候所,并将气象观测列入海关的海务五项基本业务之一[2]。

赫德本来希望能与同文馆共同组建一个气象台,负责管理、指导海关气象观测,收集海关观测资料,进行沿海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他的设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此时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已初具规模,并已经开展沿海气象保障和公众服务工作。

1879年夏,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测出将有台风袭击上海,并向商船发出了台风预警报告。

这次预报比较准确,海关巡工司毕士壁对此非常钦佩,因而集上海商会及船行代表与观象台商洽,希望观象台能常发天气预报,以便商船预先防范。

为此,海关表示所属各测候所可以向徐家汇观象台提供气象情报,以资配合[4]。

1882年10月21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通令各海关气象观测所将气象观测记录寄送上海徐家汇观象台[5],从此,海关各气象观测站即与徐家汇观象台建立了合作关系。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海关总署明确由海岸稽查处实行集中管理,明确了海关总署从事的气象事务主要是[6]:(1) 管理所有海关和灯塔站的气象观测记录,并向远东地区各气象台提供观测记录。

(2) 部分海关和灯塔气象站每天要向徐家汇、香港以及远东其他气象台发送观测记录电报,这些观测记录将为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 由徐家汇观象台出版某些气象台站的风暴警报信号资料。

1905年,海岸稽查处颁布了《INSTRUCTIONS CONCERNING METEOROLOGICAL WORK》[6],海关气象观测开始执行规范化管理,有了统一的制度,这是海关气象工作的一个重要改革。

近代的中国海关,是在西方列强争夺中国权益、中国民族藩篱被冲破的半殖民地时代产生的,它是根据不平等条约的规定而设置的,它在名义上是中国的机关,但管理权实际上被列强所垄断。

由于近代中国海关机构的异态,使海关的主要任务是为各国列强的利益服务,海关气象工作也不例外。

海关气象观测站网的建立,既保障了外国航船安全,同时也使英法等殖民者积累了大量的、系统的中国的气象情报资料。

虽然海关气象观测站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但是它在近代中国气象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其历史作用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是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个气象观测网系统明未清初,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传教并在北京等地作过零星的气象观测。

19世纪中叶,俄国东正教、法国耶稣教的传教士前后在北京、上海建立气象台站,标志着中国近代气象观测的开始。

此后,西方传教士及帝国主义列强络绎在华建立一些气象台站,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更没有形成一个台站网体系。

海关气象观测站的建立,使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通商口岸,形成一个气象观测网系统。

这个观测网系统所获得的气象情报资料,对了解、预测和研究中国和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有着重要的价值。

(2) 对保障江海船舶航运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关气象观测站除了日常气象观测,还担负着编发气象报告和发布大风信息警报的任务。

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施神父根据海关及灯塔发布的气象观测报告,绘制出了1879年7月31日台风路径图,这是第一张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台风路径图,在航海界和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5]。

徐家汇观象台进行天气预报绘制的东亚地区天气图,其中有许多气象资料是来自海关气象观测站。

1915年,徐家汇观象台溥洛克神父曾高度评价了海关气象工作,他指出“今日中国测候系统组织完美,所有工作咸称满意…饮水思源,海关职员辅助实多。

盖以中国沿海各处,南起琼州,北迄牛庄,凡有海关,皆有信号之设置,以资传达;而现在信号之编制,亦多由海关人员所赞助”[2]。

(3) 收集、积累了大量的气象情报资料28号通札之后,海关先后建立的气象观测站有70多个,分布在中国沿海一些重要口岸、岛屿及长江沿岸、边关商埠城镇。

通过多年的观测,收集、积累了大量的气象情报资料,其观测记录年代之长,保存资料之完整,在近代中国气象观测史上是少有的。

3.2 海关气象观测站的时空分布海关气象观测站分为两种,一是海关测候所,即在海关口岸开展气象观测;另一类是灯塔/灯船观测站,一些重要港口、海岛上的灯塔、灯船不仅用于指导航运安全,同时也兼顾进行气象观测工作。

海关气象观测站最早何年建立?这是气象史研究所关心的重要话题。

据参考文献[8,9]所载,“汉口海关(原称江汉关,成立于1862年)根据赫德1869年28号通札的旨意,于同年11月1日开始气象观测,观测项目有24小时风向、风力,9时和15时的气压,阴蔽处日最高、最低气温,降水时数和降水量,纪要(天气现象),以及长江中午水位及24小时涨落”。

文献[8]还附有1869年11月1-2日的观测记录。

但据程纯枢先生(1914-1997年,原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兼总工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考证[10],海关“最早的观测应始于大沽,在1876年”。

王鹏飞教授也认为,汉口海关“测候所于1880年方建成”[11]。

程纯枢先生的依据是,“赫德曾于1869年发过一项28号通札,详述观测气象的重要性,要求各海关设测候所,可见并非该年设置”[10]。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汉口海关于1869年11月1日已有气象观测记录,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这个资料的出处是“江汉关呈总税务司3号文”(《江汉关外勤人员手册1869-1880》)[8]。

但据笔者查证,赫德的28号通札颁发于1869年11月12日[3],而且28号通札指出:“本总税务司意图于来年设立和各海关相联系的气象站”。

可见江汉关早期的气象观测是在28号通札之前,并非“根据赫德1869年28号通札的旨意”而进行的。

笔者认为,由于航运需要,江汉关及个别海关或灯塔早在28号通札之前,就曾进行过气象和水文观测。

但是,这些观测只是个别案例,并不是系统的、连续的。

真正意义的海关气象观测站(测候所),应是在1869年28号通札之后才络绎建立的。

1869年28号通札颁布之后,赫德一方面在欧洲积极物色人才,筹办海关气象台,以便管理海关气象工作。

与此同时,通过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采购气象观测仪器设备,使海关气象观测站早日开展工作。

从赫德与金登干(James DuncanCampbell,1833-1907)书信[4]中可以看到,这两项工作进展并不顺利。

1874年7月31日 金登干致赫德函,很遗憾地通知他,“装有同文馆印刷器材和气象仪器的“汉口”号轮船在邓杰内斯附近海面与另一轮船相撞,现已返回伦敦,损坏很严重,必须卸下货物,进入船坞修理”。

以致赫德无奈地表示“不把记录表格和仪器问题落实下来,我什么也办不成”。

《中国海关秘档》第一卷在赫德1874年2月24日致金登干函的编者注中提到海关“1869年起附设测候所,为中国设气象台站之始”[4]。

海关总署1938年出版的《(海关)气象工作须知》也说明海关气象观测站“从1869年的小规模创建开始,气象工作即稳定发展,至1905年有41站进行正规观测,且寄送观测记录至远东五个观象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