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营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与运动ppt课件
![营养与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790b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运动是指通过肌肉活动产生身体位移或身体内部器官的生理 变化,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分类
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大类。有氧运动是指通 过持续性的有氧代谢来达到锻炼身体和内心的效果,如慢跑 、游泳等;无氧运动则是指肌肉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高速、 剧烈的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以支持身体的抗氧化应激和修复过
程。
03
运动员饮食原则
运动员的饮食应遵循多样化、均衡、适量和科学的原则,确保摄入足够
的营养素,同时避免过度摄入或缺乏某种营养素。
健身者营养
健身者能量需求
健身者的能量需求取决于其锻炼强度和频率。为了支持肌 肉生长和修复,健身者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并合理安排 膳食,以满足这一需求。
运动科技的发展
运动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动科技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智能健身器材、虚拟现 实运动等新兴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有趣的运动方式。
运动科技的发展趋势
未来,运动科技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个性化和社交化。通过可穿戴设备、大数据 等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监测和分析运动数据,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个性化的运 动方案。
03
营养与运动的关联
运动对营养的影响
运动消耗能量
运动能够消耗大量的能量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 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运动促进营养吸收
运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 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 。
运动改善身体成分
运动能够减少脂肪、增加 肌肉,改善身体成分比例 。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
营养提供能量
营养是运动的基础,提供能量和营养素,支持身体的运动表现。
营养与运动结合的发展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
![体育运动与营养培训ppt(24P)](https://img.taocdn.com/s3/m/5cb46f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2.png)
02
运动营养对慢性疾 病预防的作用
合理的运动和营养能够降低慢性 疾病的风险,提高身体抵抗力。
03
针对不同慢性疾病 的运动营养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应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和营养方案。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06
专业运动员的营养实践
运动员饮食计划
根据运动项目和训练计划,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运动员 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05 运动营养与健康
运动与体重管理
01
体重管理的重要性
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整体健康和长期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02
运动对体重管理的影响
运动能够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燃烧,有助于减轻体重和保持健康的
体重。
03
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
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是实现有效体重管理的关键,应合理安排膳食,控制
总热量摄入。
低强度运动
脂肪成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运动后能量补充的重要性
恢复肌肉糖原
运动后补充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恢 复肌肉糖原水平,促进肌肉恢复
。
修复和生长
运动后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 复和生长,促进身体恢复。
维持免疫力
合理补充营养可以维持免疫系统 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运动过程中的水分补充
03
运动时水分的流失与补充
02
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对胃和心脏造成负担。
运动后
03
及时补水,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运动饮料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
根据运动强度和时间选择含电解质、糖分和咖啡因的运动饮 料。
运动饮料的使用方法
适量饮用,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咖啡因带来的不良影响。
水分补充的注意事项
运动与营养 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775e43caaedd3382c4d316.png)
(二)根据肌肉收缩的特点身体运动可以分为:
静力性运动 动力性运动
1.静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紧张用力,但肢体却静止不动。 如:平衡、倒立、十字支撑等。
2.动力性运动的特点:
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 如:跑步、游泳、自行车、球类运动等。
11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三)运动强度
1.根据运动强度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 2.评价运动强度方法
24
四、学生的体育运动与营养
(二)业余训练时的营养需要
2.蛋白质: 成年运动员蛋白质摄入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力量项目为 15%~18%,其他项目为12%~15%。 专家建议: ◆7~11岁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蛋白质供给量为3(kg.d), 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4%~18%; ◆12~17岁的儿童青少年运动员膳食蛋白质供给量(kg.d), 蛋白质能量占总能量的14%~16%。 ◆儿童青少年运动员比同龄人每日增加10~20g蛋白质。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80~90g/d。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成为广大人民群 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1995年,国务院颁布“体育法” 制定“奥运争光计划”、 “全民健身计划”,
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
奥运争光计划--更高、更快、更强。
展现国家强盛,为民族争世界一席之地。
全民健身计划--健康第一。 “全民健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是增强中华民族体魄的庞大的伟大的系 统工程。
● 15
②糖的分解供能特点:
二、运动与能供的若干基础知识
(2)脂肪代谢
①脂肪的代谢方式:氧化分解供能。 ②脂肪分解供能特点: ●必须有氧参与,分解为CO2和H2O,释放ATP。 ●含能最多(1g脂肪氧化放能38.94kJ;9.3kcal)。 ●长时间肌肉活动的重要能源。 ③脂肪代谢与糖代谢比较: ◆动员慢; ◆耗氧大; ◆能效低; ◆长时间耐力运动后期脂肪供能比例增加
运动营养与健康PPT课件
![运动营养与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7bdd1701f69e31433294e7.png)
任何运动的开始、加速时,都需要糖代谢提 供能量。 利用的糖储备:肌糖原、血糖和肝糖原。 运动时糖代谢供能:首先动用的是ATP-CP (时间只有几秒钟)--肌糖原,随着运动的继 续,肌糖原减少,肌肉开始摄取血糖,随着血 糖利用的增加,肝糖原开始释放入血,补充及 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保持机体运动能力。
21
1、肌糖原
肌糖原占人体糖储备量的70%。人在休息时基 本不利用肌糖原,只有在运动时,肌糖原才开始 动用提供能量。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肌糖原动用速率相应增大。 在大强度运动时最初肌糖原利用速度最快,但随 着时间的持续肌糖原消耗减少。 2、血糖和肝糖原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单靠肌糖原供能是不够的, 肌肉必须利用肌外燃料--血糖---肝糖原----血浆里 的游离的脂肪酸。
11
第三节糖与运动
糖:碳水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活动 的三大供能物质之一。广义包含食物 中的湖精、淀粉,而不仅是水果糖和 砂糖。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2
一、糖的分类
糖是有机化合物,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而合成。
1、简单糖:单糖 (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 蔗糖、麦芽糖、半乳
糖等) 2、复杂糖:低聚糖—由2—10个葡萄糖分
25
一、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
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型糖一、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
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 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 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 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 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21
1、肌糖原
肌糖原占人体糖储备量的70%。人在休息时基 本不利用肌糖原,只有在运动时,肌糖原才开始 动用提供能量。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肌糖原动用速率相应增大。 在大强度运动时最初肌糖原利用速度最快,但随 着时间的持续肌糖原消耗减少。 2、血糖和肝糖原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单靠肌糖原供能是不够的, 肌肉必须利用肌外燃料--血糖---肝糖原----血浆里 的游离的脂肪酸。
11
第三节糖与运动
糖:碳水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活动 的三大供能物质之一。广义包含食物 中的湖精、淀粉,而不仅是水果糖和 砂糖。
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12
一、糖的分类
糖是有机化合物,可由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而合成。
1、简单糖:单糖 (葡萄糖和果糖) 双糖( 蔗糖、麦芽糖、半乳
糖等) 2、复杂糖:低聚糖—由2—10个葡萄糖分
25
一、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
依赖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2型糖一、尿病多见于30岁以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
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 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 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 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 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之一。
《运动营养学》 PPT课件
![《运动营养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5b49fd4d8d15abf234e13.png)
有研究表明经常从事轻体育的人
1.5倍,脑心血管病、
糖尿病、癌症、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35%,其寿命延长
4-6年。(人的寿命约150岁左右)
经常性从事这种健身运动的人被称之为“体育人口”,在
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发达回家,体育人口都在70%,甚至
80%以上,而我国体育人口还不足1/3。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1995年“全民健身
【本课习题】
1.什么是营养?
2. 什么是营养学? 3.营养学的任务是什么?
Ⅰ运动员的热能消耗
一、概述 二、运动员的热能消耗 三、运动员的热能消耗的测定 四、热能平衡
一、概述
【本课提要】
主要介绍了主要介绍了食物的卡值、ATP与能 量代谢、氧热价、呼吸商等基本知识,
【本章提要】
本章节主要影响人体能量需要量的因素,包括 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从事活动包括日常生活 学习、体育锻炼与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以及食物特殊 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根据不同劳动强度的能量 补充量以及能量平衡。
1943年,美国首次提出对各社会人体膳食营养 素供给量的建议 1945年成立了中国营养学会
四、运动营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以及发展趋势
营养学是在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随着科学的进步,目前不仅与上述两个学 科继续保持着联系,而且还和其它学科相互渗 透,如细胞学、医学、药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运动营养学也是如此。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术语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从事劳动以及体育运动必须 每天从各种食物中取得能量,以满足机体的需要。事 实上,不仅劳动或运动时需要能量,就是机体处于安 静状态,也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例如心脏跳动、血液 循环、等都需要消耗能量,其来源就是每天摄取食物 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种营养素。
《运动与营养》课件
![《运动与营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8bd47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7.png)
《运动与营养》PPT课件
《运动与营养》是一份旨在探讨身体活动和饮食之间关系的课件。通过本课 件,我们将了解身体锻炼的好处以及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运动
身体锻炼的目的
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及相关目标的 设定。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探讨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增强心肺 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常见的运动方式
解释营养的概念以及它对人体的重要 性。
健康饮食的原则
探讨保持健康饮食的原则,如多样化 饮食和合理控制摄入量。
第三部分: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运动对营养的影响
讨论运动如何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
介绍营养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和身体恢复。
运动时如何保持营养均衡
给出在运动期间保持合理饮食的建议,以保持营 养均衡。
营养如何增强运动效果
提供饮食调整的方法,以增强身体在运动中的表 现。
总结与展望1ຫໍສະໝຸດ 运动与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强调运动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总结主要观点。
2
着眼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提出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如定期锻炼和均衡饮食。
3
引导人们采取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以改善生活质量。
介绍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和瑜伽 等。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介绍运动前的适当准备工作,如热身运动和 适当的饮食摄入。
第二部分:营养
1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2
列举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3
常见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求
4
介绍常见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求,帮助 人们合理安排饮食。
营养的定义
《运动与营养》是一份旨在探讨身体活动和饮食之间关系的课件。通过本课 件,我们将了解身体锻炼的好处以及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运动
身体锻炼的目的
了解为什么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及相关目标的 设定。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探讨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增强心肺 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常见的运动方式
解释营养的概念以及它对人体的重要 性。
健康饮食的原则
探讨保持健康饮食的原则,如多样化 饮食和合理控制摄入量。
第三部分:运动与营养的关系
运动对营养的影响
讨论运动如何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营养对运动的影响
介绍营养如何影响运动表现和身体恢复。
运动时如何保持营养均衡
给出在运动期间保持合理饮食的建议,以保持营 养均衡。
营养如何增强运动效果
提供饮食调整的方法,以增强身体在运动中的表 现。
总结与展望1ຫໍສະໝຸດ 运动与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强调运动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总结主要观点。
2
着眼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提出未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如定期锻炼和均衡饮食。
3
引导人们采取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以改善生活质量。
介绍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和瑜伽 等。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介绍运动前的适当准备工作,如热身运动和 适当的饮食摄入。
第二部分:营养
1
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
2
列举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
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
3
常见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求
4
介绍常见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求,帮助 人们合理安排饮食。
营养的定义
《运动营养学》ppt 第1章 运动营养基础
![《运动营养学》ppt 第1章 运动营养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85c943f49649b6649d747cd.png)
食品,如馒头、面条; 动物担心、肝及猪肉的
乳 酸 堆 积 ; 食 欲 的 增 进 剂 :欲差、恶心、忧郁、mg/d 因VB1可抑制乙酰胆碱 急躁、沮丧、麻木、训 练
期
3-5
肌肉的主要成分 增加机体的能量储藏
• 运动与营养素(nutrients)
3、运发动的蛋白质需要量 日本及东欧:运发动需2g/kg体重以上的蛋白
质;西欧:1.4g/kg体重的蛋白质即可满足运发动 的需求;我国:蛋白质供给量应为总能量的 12~15%,约为1.2~2.0g/kg体重。
• 运动与营养素(nutrients)
食品,如馒头、面条; 动物担心、肝及猪肉的
积;食欲的增进剂:因VB 1可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
忧郁、急躁、沮 丧、麻木、心电
mg/d 训练
期
3-5
其 稳 定 .但在碱性条件下 受热极易被破坏,如蒸
瘦肉及蛋类较多。
而因刺激肠胃蠕动,改善了 图异常等;
mg/d;
馒头、煮稀饭不宜放碱;
食欲;重体力劳动的补充剂。
1、分类
单糖
双糖
常见的是含有6个碳原 子的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及单糖的衍生
物,如山梨醇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 麦芽糖和乳糖
多糖
多糖无甜味,不溶于 水。其中,淀粉是多 糖在植物中的主要存
在形式
• 运动与营养素(nutrients)
2、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供给能量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节约蛋白质 抗生酮作用 解毒 作用 增强肠道功能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食欲和饱腹感
• 运动与营养素(nutrients)
2、脂类的摄入与身体的健康
肥胖
冠心病
癌症
免疫功 能下降
运动营养学概论(共24张PPT)
![运动营养学概论(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279bca31126edb6e1a102d.png)
第7页,共24页。
(四) 膳食
• 膳食 (diet) 即人们日常食用的饮食, 由多种食 物组成。食物可视为营
• 养素的载体, 膳食可视为含有多种营养素的 多种食物的混合体。
第8页,共24页。
(五)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com/azb/艾滋病 DRIs) 是中国营养学会 2000 年在推
第9页,共24页。
包括以下 4 项指标:
• (1) 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EAR 是某一特定性别、 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50%个体对某营养素 需要量的平均值。
• (2)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RNI 相当于传统的 RDA, 可以 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 (97%~98%) 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量在 RNI 水平, 可以维 持组织中有适当储备。
• ents)。营养素是食物中所含有的能维持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生命活动和生
• 长发育的物质。目前已知有 40~45 种人体 必需的营养素, 存在于各类食品中。一般将 营养素分为六大类, 即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第6页,共24页。
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的 分类方法和词汇如下: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 我国居民的 不同营养素也可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 如 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膳食结构正从温饱型向营养型 http://www.
http://www.
转变, 营养学已成为人们改善生理功 营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但又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四) 膳食
• 膳食 (diet) 即人们日常食用的饮食, 由多种食 物组成。食物可视为营
• 养素的载体, 膳食可视为含有多种营养素的 多种食物的混合体。
第8页,共24页。
(五)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com/azb/艾滋病 DRIs) 是中国营养学会 2000 年在推
第9页,共24页。
包括以下 4 项指标:
• (1) 平均需要量 (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 EAR 是某一特定性别、 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50%个体对某营养素 需要量的平均值。
• (2) 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 RNI 相当于传统的 RDA, 可以 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 (97%~98%) 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量在 RNI 水平, 可以维 持组织中有适当储备。
• ents)。营养素是食物中所含有的能维持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生命活动和生
• 长发育的物质。目前已知有 40~45 种人体 必需的营养素, 存在于各类食品中。一般将 营养素分为六大类, 即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第6页,共24页。
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的 分类方法和词汇如下: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 我国居民的 不同营养素也可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 如 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膳食结构正从温饱型向营养型 http://www.
http://www.
转变, 营养学已成为人们改善生理功 营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但又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运动营养学基础PPT课件
![运动营养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d2b9b2be1e650e53ea99c6.png)
入功能的蛋白质,如各种免疫球蛋白,它能识 别外源物质如病毒、细菌和异种蛋白等,并能 与之结合,使这些异体物失去活性。这样可以 防御各种疾病发生。血纤蛋白原是另外一类具 有保护功能的物质。它在动物体皮肤破伤时, 可以迅速转变成血纤蛋白,封住伤口,防止液 体大量流失和异体物质侵入。
第33页/共48页
(五)激素功能 蛋白质、多肽激素是动物体内一类重
(一) 供给热能
这是糖类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糖是 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它在人体内消化后, 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能迅速氧 化给机体供能。
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释放热量4千卡。
即使在缺氧的条件下也能通过酵解作用为 机体供能。脑组织和红细胞也要靠血液中葡萄 糖供给能量。
因此糖类对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
一般膳食中所含的总热量约有17%~ 30%来自脂肪.由于脂肪富含热量,所以是一 种比较浓缩的食物,可缩小食物的体积,减轻 胃肠负担。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富 含脂肪的食物具有较高的饱腹感。
第22页/共48页
(四)保护重要器官 在肾脏、心脏周围沉积着一层脂肪垫,维
系和固定着这些重要的脏器,保护这些器官免 受振荡和运动损伤。
第20页/共48页
(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E、 K都溶于脂肪、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脂肪中往 往含 有一定数量的脂溶性维生素,膳食中 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 吸收。
第21页/共48页
(三)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的营素 , 每克脂肪 在体内可供给9kcal 热能。
长时间运动可使血浆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下降。
第26页/共48页
表1-4体育锻炼对血浆脂类的影响
血脂成分 锻炼前mg% 锻炼后mg% 平均下降 甘油三酯 223.3±94.2 108.8±65.6 总胆固醇 244.7±49.8 220.0±39.1
第33页/共48页
(五)激素功能 蛋白质、多肽激素是动物体内一类重
(一) 供给热能
这是糖类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糖是 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它在人体内消化后, 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能迅速氧 化给机体供能。
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释放热量4千卡。
即使在缺氧的条件下也能通过酵解作用为 机体供能。脑组织和红细胞也要靠血液中葡萄 糖供给能量。
因此糖类对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
一般膳食中所含的总热量约有17%~ 30%来自脂肪.由于脂肪富含热量,所以是一 种比较浓缩的食物,可缩小食物的体积,减轻 胃肠负担。脂肪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富 含脂肪的食物具有较高的饱腹感。
第22页/共48页
(四)保护重要器官 在肾脏、心脏周围沉积着一层脂肪垫,维
系和固定着这些重要的脏器,保护这些器官免 受振荡和运动损伤。
第20页/共48页
(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E、 K都溶于脂肪、称为脂溶性维生素。脂肪中往 往含 有一定数量的脂溶性维生素,膳食中 含有一定数量的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 吸收。
第21页/共48页
(三)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的营素 , 每克脂肪 在体内可供给9kcal 热能。
长时间运动可使血浆中甘油三脂和胆固醇下降。
第26页/共48页
表1-4体育锻炼对血浆脂类的影响
血脂成分 锻炼前mg% 锻炼后mg% 平均下降 甘油三酯 223.3±94.2 108.8±65.6 总胆固醇 244.7±49.8 220.0±39.1
《运动营养学资料》课件
![《运动营养学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c1a2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0.png)
运动营养学实践应用
运动员的膳食Biblioteka 养蛋白质:提供能量,修复肌肉损伤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生理功能,提高 免疫力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
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新陈代谢
脂肪:提供能量,保护内脏器官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运动补液与补水策略
运动前补水:在运动前2-3小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运动中补水: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运动后补水: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恢复 运动补液:根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或补充剂,补充电解质和能量
运动营养补充品的应用
运动前:补充能量, 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中:补充水分, 防止脱水
运动后:补充蛋白 质,促进肌肉恢复
特殊人群:根据个 人体质和需求,选 择合适的补充品
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
耐力运动:需 要充足的碳水 化合物和蛋白 质,以提供能 量和修复肌肉
力量运动:需 要大量的蛋白 质,以促进肌 肉生长和修复
爆发力运动: 需要充足的碳 水化合物和蛋 白质,以提供 能量和修复肌
肉
柔韧性运动: 平衡性运动: 协调性运动:
需要充足的蛋 需要充足的蛋 需要充足的蛋
白质和维生素, 白质和维生素, 白质和维生素,
以促进肌肉生 以促进肌肉生 以促进肌肉生
长和修复
长和修复
长和修复
Part Five
运动营养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运动营养学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运动员的 营养摄入、运动表现等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观察法在运动营养学中的应用
运动员的膳食Biblioteka 养蛋白质:提供能量,修复肌肉损伤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生理功能,提高 免疫力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
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新陈代谢
脂肪:提供能量,保护内脏器官
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运动补液与补水策略
运动前补水:在运动前2-3小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运动中补水: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运动后补水: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身体恢复 运动补液:根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或补充剂,补充电解质和能量
运动营养补充品的应用
运动前:补充能量, 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中:补充水分, 防止脱水
运动后:补充蛋白 质,促进肌肉恢复
特殊人群:根据个 人体质和需求,选 择合适的补充品
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求
耐力运动:需 要充足的碳水 化合物和蛋白 质,以提供能 量和修复肌肉
力量运动:需 要大量的蛋白 质,以促进肌 肉生长和修复
爆发力运动: 需要充足的碳 水化合物和蛋 白质,以提供 能量和修复肌
肉
柔韧性运动: 平衡性运动: 协调性运动:
需要充足的蛋 需要充足的蛋 需要充足的蛋
白质和维生素, 白质和维生素, 白质和维生素,
以促进肌肉生 以促进肌肉生 以促进肌肉生
长和修复
长和修复
长和修复
Part Five
运动营养学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运动营养学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观察运动员的 营养摄入、运动表现等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观察法在运动营养学中的应用
运动营养学 ppt课件
![运动营养学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7ad5a08762caaedc33d41c.png)
ppt课件 9
第三节 运动与水(1课时)
一、水在体内的功用 1、水是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必不可少的介质。 2、水是体内吸收、运输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的最重要的载体。 3、维持正常体温。 4、润滑功能。 二、补水(补液) 1、原则:预防性补充与少量多次两个原则。 2、脱水体征:1%渴感;5%感到不适;7%唾液分泌及吞咽食物困难; 10%行走能力受影响;15%说胡话;20%皮肤出血、干裂;超过20% 以上会造成死亡。 3、运动与补液。 前:有两种补法:一是提前2h补500ml左右。 二是提前15—20min补 250ml左右,可以是盐水,也可以是糖水,关键看运动项目与天气 情况而定。 中:一般运动时间超过60min以上,才考虑专门性补液,总量不超过 800ml· h-1。 后:大量出汗主要考虑补充电解质水,出汗不多可直接补含糖饮料即可。
ppt课件
6
2、分类: (1)按氨基酸分类:可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婴儿多一种“组氨酸”) 和非必需氨基酸。 (2)按蛋白质营养价值分类: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 全蛋白质。 (二)营养功能 1、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2、合成酶、激素和其他化合物。 3、合成抗体。 4、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5、遗传信息的控制。 6、运输功能。 7、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8、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9、提供能量:1g→17.19KJ(4.1kcal). (三)供给量:供给量采用RNI(摄入量)值,不再参考RDA(供给量) 值;一般是生理需要量(1kg约需要0.8克左右)上再加 50—200%的安全系数。 (四)来源与营养价值评价
ppt课件
3
3、节约体内蛋白质。 4、抗生酮作用。 5、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 (四)运动与糖类 1、供能:糖(有氧)+O2+ADP+Pi+CO2+HO2→ATP 糖(无氧)+ADP+Pi→乳酸+ATP 2、储备:主要储备在肌肉、肝脏和血液中(血糖不能低于55毫克%)。 3、供给量: (1)运动员膳食中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5—65%,耐力运动可适当提高。 (2)一般人膳食中糖类约占总热量的60—70%为宜。 4、运动与补糖: (1)运动前补糖:直接(提前1至2h)和间接;目的:提高储备。 (2)运动中补糖:遵守少量多次原则;目的:保证体内血糖浓度。 (3)运动后补糖:通过液体糖补充;目的:促进肌糖原合成。
第三节 运动与水(1课时)
一、水在体内的功用 1、水是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必不可少的介质。 2、水是体内吸收、运输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的最重要的载体。 3、维持正常体温。 4、润滑功能。 二、补水(补液) 1、原则:预防性补充与少量多次两个原则。 2、脱水体征:1%渴感;5%感到不适;7%唾液分泌及吞咽食物困难; 10%行走能力受影响;15%说胡话;20%皮肤出血、干裂;超过20% 以上会造成死亡。 3、运动与补液。 前:有两种补法:一是提前2h补500ml左右。 二是提前15—20min补 250ml左右,可以是盐水,也可以是糖水,关键看运动项目与天气 情况而定。 中:一般运动时间超过60min以上,才考虑专门性补液,总量不超过 800ml· h-1。 后:大量出汗主要考虑补充电解质水,出汗不多可直接补含糖饮料即可。
ppt课件
6
2、分类: (1)按氨基酸分类:可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婴儿多一种“组氨酸”) 和非必需氨基酸。 (2)按蛋白质营养价值分类: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和不完 全蛋白质。 (二)营养功能 1、维持细胞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2、合成酶、激素和其他化合物。 3、合成抗体。 4、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5、遗传信息的控制。 6、运输功能。 7、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8、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9、提供能量:1g→17.19KJ(4.1kcal). (三)供给量:供给量采用RNI(摄入量)值,不再参考RDA(供给量) 值;一般是生理需要量(1kg约需要0.8克左右)上再加 50—200%的安全系数。 (四)来源与营养价值评价
ppt课件
3
3、节约体内蛋白质。 4、抗生酮作用。 5、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 (四)运动与糖类 1、供能:糖(有氧)+O2+ADP+Pi+CO2+HO2→ATP 糖(无氧)+ADP+Pi→乳酸+ATP 2、储备:主要储备在肌肉、肝脏和血液中(血糖不能低于55毫克%)。 3、供给量: (1)运动员膳食中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5—65%,耐力运动可适当提高。 (2)一般人膳食中糖类约占总热量的60—70%为宜。 4、运动与补糖: (1)运动前补糖:直接(提前1至2h)和间接;目的:提高储备。 (2)运动中补糖:遵守少量多次原则;目的:保证体内血糖浓度。 (3)运动后补糖:通过液体糖补充;目的:促进肌糖原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二)构成机体成分和参与细胞多种活动 ※由糖参与构成的糖蛋白、黏蛋白、糖脂和核酸等参与构成细
胞核、细胞膜、细胞间质和结缔组织、神经鞘等,某些糖类 还是构成一些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抗体、酶、血型物 质和激素的组成成分。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三)调节脂肪酸代谢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糖白质分解代谢中彻底氧化释放能量的一个共 同途径。若缺乏糖,脂肪分解不能经三羧酸循环而完全氧化,因而形 成丙酮、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即所谓的酮体)。当酮体在血液中达 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病,引起酸中毒。体内糖代谢正常进行,将会减 少酮体的生成。 脂肪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 中才能被彻底氧化燃烧,而草酰乙酸的形成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燃烧 的结果,所以脂肪在体内的正常代谢必须有碳水化合物的存在。
食物名称 大米 面粉 玉米面 高粱面 小米 马铃薯 甘薯 芋头 藕 藕粉
表1-1 常用食物中糖的含量 (克/100克)
含糖量 77 75 71 76 7称 莲子(干) 花生 板栗 柿子 苹果 柑橘 橙 菠菜 大白菜 牛奶
含糖量 61.9 15.5 41.5 15 13 13 10 4 3 5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四)节省蛋白质 ※当蛋白质与糖一起被摄入时,氮在体内的贮留量比单独摄
入蛋白质时要多。主要因为糖的氧化增加了ATP的形成, 有利于氨基酸的活化以及蛋白质合成。当能量不足时,增 加糖的供给量,可见氨基酸在血中的含量降低,且对其他 组织的供应和尿素氮的排出减少,保留的氮重新被利用。 这种糖节省蛋白质消耗的特异作用称为糖对蛋白质的保护 作用。
关于运动营养学ppt
第一章 运动和三大营养物质
【本章摘要】 本章主要论述了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来源、 生理生化与营养功能。介绍了糖与肥胖、糖与疾病的关系 ,体育锻炼对血脂成分的影响,优质蛋白质的概念及食物 来源。结合运动时人体代谢特点介绍了运动过程中糖的补 充类型和方法;运动过程影响脂肪代谢的因素如运动强度 和运动持续的时间,体内肉碱含量,糖代谢水平,氧供应 量,机体内脂肪酶活性,运动训练程度与水平等以及氨基 酸和蛋白质在运动中的作用。
食物名称 含糖量
豌豆(干)
57.5
赤豆
61
牛奶粉(全脂) 52
猪肉
0.9
鲤鱼
1.0
甘蔗
14~18
甜菜
16~20
菠萝
12~15
玉米秸
8~12
胡萝卜
3
(引自齐波《人体营养与营养素》)
三、人体内糖的贮量
※糖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糖 在人体内总贮量为500克左右,其中肌糖原在人体内的贮量为 400克左右,肝糖原在人体内的贮量为100克左右,血糖在 人体内的贮量为5克左右。
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外源电能、光能等能量形式作功, 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是人体运动或活动的唯一能量 来源。生命活动或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的能源物质是糖、 脂肪和蛋白质。
第一节 运动和糖
一、糖类的概念和分类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亦可称为糖类,是由 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一大类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可分为: 单糖(simple Carbohydrates ---sugars)(3~6个碳原子;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味甜、易被人体吸收;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 经消化酶作用,可分解为单糖;复合糖(Complex carbohydrates-starches)---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味不甜,经淀粉酶催化分 解为葡萄糖。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五)保肝解毒作用
※当肝糖原储备较充足时,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 碳、酒精、砷等有较强的解毒能力;对各种细菌毒素的抵 抗力增强。摄入足够的糖可使肝脏中肝糖原丰富,在一定 程度上即可保持肝脏免受有害因素的损害,又能保持肝脏 正常的解毒功能。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六)增加饱腹感 ※摄入含糖食物,容易增加饱腹感,尤其是吸收缓慢和抗消
隐藏糖—玷污了糖的名声
我们食品中隐藏大量的提炼加工糖,如很多食品添加剂,木糖醇、山 梨醇、麦芽糖醇、果糖、乳糖、淀粉糊等。
酸奶的制作配方是100克牛奶配10克左右的白糖;番茄酱、烧烤汁等 调味酱里,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哪怕是市面上广为流行的“ 无糖食品”,其中添加的木糖醇对血糖的影响虽然小于白糖,但研究 表明,每克也会产生2.4千卡的能量,比葡萄糖每克产生4千卡的能量 只低一点。因为木糖醇的价格远远高于白糖,不少“无糖食品”中甚 至同时添加木糖醇和白糖,这种造假行为极易误导消费者。
二、糖的来源
※膳食中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根茎类食品,例如各种谷类(大米、 小米、面粉、玉米等)、干豆类(黄豆、蚕豆等)、硬果类(栗 子、花生等)和根茎类(土豆、红薯等)含糖比较丰富,其次还 可来自各种纯糖(红糖、白糖、蜜糖、麦芽糖等)。
※蔬菜、水果中除含少量单糖外,还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来源。常用 食品中糖的含量见表1-1。
※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肌糖原贮量可高达600~800克左右, 肌糖原贮量愈高,运动员运动至疲劳的时间愈长,冲刺能力愈 强,运动水平愈高。
四、糖类的生理功能
(一)供给能量 ※这是糖类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糖是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它在
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能迅速氧化给机体 供能。 ※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释放能量4千卡,即使在缺氧的条件下也能通过 酵解作用为机体供能。它不但是肌肉活动时最有效的燃料,而且是心肌 收缩时的应急能源,脑组织和红细胞也要靠血液中葡萄糖供给能量。 ※供给中枢神经系统所需的热能。脑组织无能量储备,全靠血糖氧化供给 能量,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每天需要100~120g葡萄糖,血糖水平正常 才能维持大脑的功能,低血糖易发生疲劳、头晕、晕厥等低血糖症,人 体血糖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饥饿。
化吸收的糖,更能延长饥饿到来的时间。
五、运动过程中糖的补充
由于在长时间耐力运动和比赛中体内要消耗大量肌糖原 和肝糖原,在运动前和运动后补充适量的糖是有好处的, 可以防止低血糖发生,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推迟疲 劳的产生,保持良好的耐力和最后冲刺的能力。关于服糖 的类型、数量和补糖的方法目前已有不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