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收复台湾第一人 最后只得六两赏银
历史趣谈:他是收复台湾第一人 朝廷却只赏了他六两银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他是收复台湾第一人朝廷却只赏了他六两银子导语:提到收复台湾,大家都会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夺回台湾,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
然而,历史上第一个从提到收复台湾,大家都会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夺回台湾,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
然而,历史上第一个从外国侵略者手里收复台湾的却是明朝将领沈有容,作为一名比郑成功早60年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同样可圈可点。
自古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联系密切。
早在230年,东吴大帝孙权就曾派卫温到过台湾;隋炀帝时,也曾三次派人到达台湾;南宋孝宗时,已开始在台澎列岛驻军;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人到达台湾,并设置了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同安府,负责管理台澎。
也就是说,早在宋元时期,台湾已成为中国领土。
明初,日本倭寇不断侵袭中国东南诸省,明太祖忙于追剿北元,无暇顾及,于是下令禁海,在军事部署上只防海岸,不守海岛,撤除了设在澎湖的巡检司。
此后,倭寇趁虚而入,以台湾、澎湖为中转站,频频袭扰沿海城乡,并于嘉靖年间达到顶峰。
后来,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经过艰苦斗争,基本平定了倭患,但沿海一带时常还会有小股倭寇的骚扰。
为此,明神宗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新在澎湖驻军,打击倭寇。
在这一背景下,沈有容与台湾结下了缘分。
沈有容(1557年—1627年),字士弘,号宁海,宣城(今属安徽)人。
据《明史》《东番记》《仗剑录》等史料记载,沈有容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他颇有胆识,武艺高强,万历七年(1579年)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最初在蓟辽一带服役,后多次辗转作战,屡立奇功,后来到了闽浙一带海防前哨服役。
福建兴泉道王岵云招募巡逻兵800生活常识分享。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民族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624年被荷兰侵占了,台湾同胞从此受尽了欺辱与掠夺,生活苦不堪言。
1661年郑成功带领部下经过艰苦的搏斗,严密的包围了赤嵌城,发炮进攻。
台湾的汉族和高山族人民见祖国的大军到达,争先恐后地跑来援助,还偷偷地帮郑成功传递消息。
荷兰想调派援军,但被郑成功打了个落花流水,有来无回。
赤嵌城被郑成功将士整整围困了7个多月,荷兰守军水尽粮绝,已无力应战,只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
从此,沦陷了30多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自率领二万五千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
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准备直取台湾。
这时候,有些将士听说西洋人的大炮厉害,有点害怕。
郑成功把自己乘坐的战船排在前面,鼓励将士说:“荷兰人的红毛火炮没什么可怕,你们只要跟着我的船前进就是。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慌。
想方设法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开始登上台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兴高采烈迎接亲人。
侵略军马上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
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敌舰围住。
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敌舰打中起了火。
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
敌舰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城里不敢应战。
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悄悄地对郑成功说“如果你肯退出台湾,我们给你奉上十万两白银。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
有个当地人给郑军出了个主意,让郑成功切断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水源,敌人就不战自乱。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提升训练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选择题1. 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
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 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 制度导致权力失衡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2. [2023江苏无锡检测]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的局面。
其原因是( )A. 明朝国力强盛,蒙古骑兵不敢袭扰B. 鞑靼和瓦剌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C. 长城的修缮阻止了蒙古骑兵的南下D. 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3. [2023江苏盐城期中]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
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
在其东部,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
明朝此举旨在( )A. 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B. 促进农耕游牧文明交融C. 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D. 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4. [2023江苏盐城期末]“明永乐朝的海上活动,起初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惠帝,但演变到后来,却变成宣扬国威和搜求奇珍异宝。
搜求的方式不外发动各国进贡,或交易取得。
”对材料中的这场“海上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A. 首航得到朱元璋的支持B. 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C. 有利于平息倭寇骚扰D. 财政负担大未能持续5. [2023江苏扬州检测]明代宦官魏忠贤被宠信时,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下一任皇帝继位后,魏忠贤被治罪,最终自缢而亡。
这反映的实质是( )A. 宦官拥有决策权B. 宰相制度被废除C. 君主专制的强化D. 宦官获得批红权6. [2023江苏徐州期末]明朝永乐时期内阁“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阁臣品秩不过五品。
仁宣时期,阁臣加官至三孤,秩从一品,官阶超过了六卿;以后凡入阁者均相继晋各部尚书,嘉靖年间张璁“居内阁,则排六卿而成相之尊”。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7篇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7篇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篇1】提到郑成功,相信大家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无疑是著名的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下面我们将聚焦这一事件,回顾郑成功在当时的所作所为。
在1641年,荷兰击溃了西班牙,实现独占台湾岛,台湾人民也因此惨遭荷兰奴役,被迫接受基督教和荷兰语的教育。
郑成功是当时的抗清之志,坚决不降清,但他在大陆缺乏稳定的据点,无法和清朝抗衡,加上自己在军事上频繁失误,导致形势越来越严重。
后来又因为厦门弹丸之地无法自保,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台湾岛。
在1657年,郑成功和台湾的旧将何廷斌取得了联系。
何廷斌原为郑芝龙部下,因为不愿意接受朝廷招安而留在台湾,后来担任荷兰的翻译官。
他将台湾的情况告诉给了郑成功,并希望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
1659年,何廷斌又将荷兰在台湾的军事部署地图交给了郑成功。
1661年,郑成功在摸清了荷兰在台湾的兵力部署之后,便审时度势,高举民族大义之旗,挥师入台。
这年正月,他在厦门召集诸将,下达收复台湾的命令:“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
”3月,郑成功率大军抵达澎湖,再兵发台湾。
4月,郑成功军队在台湾登陆之后,将荷兰殖民者围困在台湾城(今台南)和赤嵌城,切断两城与外界的联系,在海上击败荷兰的援军。
在岛内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围城数月,迫使敌人签订投降书,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郑成功主要事迹【篇2】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以前,主要致力于抗清复明运动。
为此,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北伐。
其中,尤以最后一次规模最大,并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五月,郑成功以舟山为老营,开始了最后一次北伐,矛头直指南明故都南京。
一路上连连得胜,过羊山,入吴淞口,进展神速。
六月初,郑成功亲率水师十余万,艨艟巨舰数千艘,蔽江而上,直抵镇江城下。
镇江为长江下游的重镇,南京的门户,清军横江架木,上筑战楼,楼上满贮矢石、大铳、火药等物,江中并遍布缆索,拦截舟师,耗费了数十万两白银,防守甚为严密。
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
2023年第6期台湾研究集刊No.62023(总第190期)TAIWANRESEARCHJOURNALGeneralNo.190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朱双一ꎬ刘佳艺(厦门大学a.台湾研究中心ꎬb.台湾研究院ꎬ福建厦门361005)摘㊀要: 郑成功 是台湾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ꎬ但不同时代ꎬ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ꎮ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ꎬ牡丹社事件时ꎬ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ꎮ其原因ꎬ在于面对异族入侵ꎬ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取反殖抗敌的民族精神ꎮ日据后内渡使连横等跳出狭小空间而有了横跨两岸的宽阔视野ꎬ他们吸收了民主革命思想ꎬ建立了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ꎮ岛内情况则较为复杂ꎬ«台湾»等报刊的征诗表达民间未曾改变的郑成功尊崇ꎬ瀛社的课题则有呼应 皇民化 之嫌ꎬ但仍以彰扬郑成功遗民忠义精神和驱荷复土㊁辟垦台湾的历史功绩为主流ꎮ这一演变反映了因应不同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ꎬ人们思想感情㊁认同状况的变化ꎬ其本身亦为台湾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关键词:台湾ꎻ古典诗歌ꎻ郑成功ꎻ形象演变ꎻ反殖抗敌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1590(2023)06-0110-19引㊀言郑成功是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上第一位打败西方殖民者㊁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ꎮ在其后三百多年中ꎬ其事迹为中国人民广为传颂ꎬ产生了提振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ꎬ这在台湾地区ꎬ尤为如此ꎮ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甲午战争以来台湾文学㊁文化与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研究 (13JJD810012)作者简介:朱双一ꎬ男ꎬ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㊁台湾研究院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ꎻ刘佳艺ꎬ女ꎬ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ꎮ我们认为ꎬ历史人物㊁事件被后世反复书写并产生长久㊁深远影响也应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因此本文的重心不在究明郑氏相关史实ꎬ而在于梳理不同时代人们对其认知和评价的演变ꎮ研究发现ꎬ台湾文人对于郑成功的书写和评价ꎬ随着时代而有冷与热㊁褒与贬的变化ꎬ其中往往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不同时代问题ꎬ以及人们的关切㊁需要和思想情感认同的变化ꎮ郑成功被人高度尊崇ꎬ甚至井喷式争相书写ꎬ往往发生在台湾遭受外来侵略的特殊时刻ꎬ这提示了郑成功最重要的历史功绩之所在ꎮ一、清代前中期偏于负面的郑成功评价和书写清代早期的郑成功评价ꎬ总体偏向负面ꎮ尽管康熙帝曾诏定 朱成功系明室遗臣ꎬ非朕之乱臣贼子 ꎬ①但只是一种宽恕施恩处理ꎬ并无褒扬之意ꎬ在一般文人笔下ꎬ仍时常可见所谓 伪郑 郑逆 之类表述ꎬ如郁永河«伪郑逸事»等ꎮ雍正六年(1728)任巡台御史的夏之芳ꎬ其«台湾纪巡诗»写道: 老番拜舞复回旋ꎬ细叩生平剧可怜ꎮ叹息穷荒生事苦ꎬ丁徭田赋说当年ꎮ 且加注 老番年可七八十ꎬ能言伪郑事ꎬ每叹息郑政之苛 ꎮ②乾隆六年(1741)台湾府学岁贡生范学洙的«澎湖三十六岛歌»中ꎬ有 当年伪郑曾踞险ꎬ我军云集足投鞭ꎮ一战海氛风扫尽ꎬ鲸穴鲛窟涤腥膻 ③的描写ꎮ乾隆十年(1745)任巡台御史的范咸同样直接将 伪郑 二字写入诗中: 西天小寺礼弥陀ꎬ伪郑园亭日渐蹉 堪笑揭竿称鸭母ꎬ空嗤海外夜郎多ꎮ ④诗中对当时揭竿起义的 鸭母王 朱一贵也加以嘲讽ꎬ表露其官方立场ꎮ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诸罗县教谕的卢观源将明郑时期与当今加以比较: 忆昔伪郑据台阳ꎬ居人番族走欲僵ꎮ干戈组练填海岸ꎬ荡平原野罢耕桑ꎮ横征贾舶充军饷ꎬ洎索富民及酒浆ꎮ 眼前台湾则是: 平原土壤美而肥ꎬ海港交横草菲菲ꎮ更有山溪资灌溉ꎬ桑麻万顷映晴晖 岁丰足抵三年耕ꎬ不知含鼓歌谁德ꎮ 他又描述台湾少数民族接受儒学教化和农耕文明的情形: 声教覃敷及异朱双一等: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①②③④黄宗羲:«郑成功传»ꎬ«赐姓始末»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58年ꎬ第47页ꎮ夏之芳:«台湾纪巡诗»ꎬ收入彭国栋:«广台湾诗乘»ꎬ新北:龙文出版社ꎬ2009年ꎬ第43页ꎮ范学洙:«澎湖三十六岛歌»ꎬ收入六十七:«使署闲情»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61年ꎬ第67页ꎮ范咸:«再叠台江杂咏原韵十二首»ꎬ收入六十七:«使署闲情»ꎬ第42-43页ꎮ类ꎬ雕题黑齿解耕田 夫唱妇随勤操作ꎬ租税公旬受约束 敉宁是处歌乐土ꎬ发箧何须讲六韬 ꎬ①展现一派民族融合的安乐富足景象ꎮ乾隆二十八年调任凤山县教谕的朱仕玠ꎬ在其«小琉球漫志»中ꎬ与明郑相关的大多带上了 伪 字ꎮ如: 大荒地险尽尧封ꎬ想见天兵克伪墉ꎮ故垒迄今盈百室ꎬ寒潮依旧卷千重ꎮ余波南汇暹罗水ꎬ细沫东嘘日本峰ꎮ怪煞舳舻争利涉ꎬ长年来往狎鸥踪ꎮ ②整首诗写得气势磅礴ꎬ将台湾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海洋性特征勾勒出来ꎬ 尽尧封 三字点明了台湾隶属于中国的事实ꎬ但还是用 伪 称呼明郑ꎮ此外ꎬ乾隆年间汤世昌«巡台纪事五十韵»㊁陈昂«咏伪郑遗事四首»㊁胡健«渡海纪行»«澎湖歌»ꎬ及稍后周凯«新城»等ꎬ要么题目就直呼 伪郑 ꎬ要么在诗或自注中ꎬ出现 伪郑 郑逆 等字眼ꎮ即使不用这些字眼的ꎬ对郑成功评价仍不高ꎮ唯有一些立足于观风俗㊁知兴替ꎬ与民间接触较多的文人ꎬ开始出现一些不同表述ꎮ道光二十九年(1849)调任台湾府学训导的刘家谋ꎬ其«海音诗»中有数首歌咏明郑遗事ꎮ如 魁斗山头吊五妃ꎬ郑娘芳冢是耶非ꎮ年年琅峤清明节ꎬ无数东来白雁飞 ꎬ并加注: 郑女墓俗呼小姐墓ꎬ郑成功葬女处ꎬ在凤邑琅峤山脚ꎮ每岁遇清明节ꎬ乌山内飞出白雁数百群ꎬ直到墓前悲鸣不已 一年一度ꎬ俗谓郑女魂所化ꎬ其然欤? ③诗人对于郑氏已然多了几分哀矜之情ꎮ刘家谋另有作于1850年的«郑延平郡王祠»ꎬ其中有 尘幔缘饥鼠ꎬ荒庭长旧筠ꎮ偏隅需圣化ꎬ艾杀独艰辛 ④之句ꎮ作者从旧祠堂的荒废景象ꎬ引申出地处偏隅的台湾急需推广教化ꎮ可见此时刘家谋已不再完全否定郑成功ꎬ采取了尊重历史㊁不偏不倚的客观语调ꎮ竹堑潜园主人林占梅写郑成功的诗ꎬ多以描写相关地景方式出之ꎬ如«游剑潭寺»«同诸友人重游剑潭寺»三首等ꎮ后者写出该寺香火鼎盛ꎬ游客如织情形ꎮ⑤«过郑东平王墓»则写道: 一旅抗王师ꎬ东瀛首建基ꎮ衣冠存故国ꎬ韬略慑东夷 ⑥对于郑成功智勇双全抵御外敌侵略的功绩加以肯定ꎮ最能体现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台湾研究集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第6期㊀①②③④⑤⑥卢观源:«台阳山川风物迥异中土ꎬ因就游览所及ꎬ志之以诗»ꎬ收入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62年ꎬ第976-977页ꎮ朱仕玠:«鹿耳门潮声»ꎬ«小琉球漫志»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57年ꎬ第13页ꎮ刘家谋:«海音诗»ꎬ连雅堂编著:«台湾诗乘»ꎬ新北:龙文出版社ꎬ2009年ꎬ第231页ꎮ刘家谋:«郑延平郡王祠»ꎬ«全台诗»第5册ꎬ台南:台湾文学馆ꎬ2004年ꎬ第319页ꎮ林占梅:«同诸友人重游剑潭寺»ꎬ«全台诗»第7册ꎬ台南:台湾文学馆ꎬ2008年ꎬ第19页ꎮ林占梅:«过郑东平王墓»ꎬ收入«潜园琴余草简编»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64年ꎬ第52-53页ꎮ占梅对郑成功复杂态度的应数长诗«开元寺吊古歌»: 当年郑氏踞东瀛ꎬ建牙赐姓剧威名ꎮ兵穷鹭屿雄心丧ꎬ战捷鲲身霸业成ꎮ带甲称戈据穷岛ꎬ居然倔强比田横ꎮ时方壮盛三十九ꎬ气冲牛斗辟鲲鲸ꎮ定是天心厌祸乱ꎬ故蹙其年致太平ꎮ 对于 战捷 一句解释道: (鲲身)即台郡港口ꎬ红毛揆一王兵败ꎬ逃去 ꎬ肯定了郑成功打败荷军㊁收复台湾的功绩ꎮ接着作者叙述了此后郑氏内部权力争斗ꎬ以及错误决策导致战场失利和民生艰困ꎬ最后失败投降ꎬ 卅载海氛从此息ꎬ雨泽均沾教化周ꎮ即今绣陌连千里ꎬ礼乐文章遍海陬 ꎬ①虽然对郑氏批评已略见和缓ꎬ但总体仍持贬郑扬清基调ꎮ不过缓慢渐变里酝酿着一次突变ꎮ最早明确提出要对 郑逆 等贬词加以 删正 的ꎬ应是吴大廷ꎮ他于同治五年(1866)移调台湾兵备道ꎬ翌年处理了美船罗妹号事件和葡萄牙轮船欺诈案ꎬ同治七年卸任离台ꎮ三年后他在上海写下«咏延平王朱成功(有叙)»ꎬ诗曰: 隆武已薨永明虏ꎬ楼船百战几曾闲ꎮ声名岭海漳潮外ꎬ气概孙郎伯仲间ꎮ身死犹存明正朔ꎬ节坚何异宋崖山ꎮ遗臣天语分明在ꎬ秽笔从今要尽删ꎮ 更重要的则是诗前叙言ꎬ道出了 秽笔从今要尽删 的理由:曩阅海防诸书ꎬ台湾志每称郑成功为 郑逆 ꎮ及阅«小腆纪年»«南疆绎史»ꎬ成功受隆武知遇ꎬ赐国姓ꎻ其父芝龙降ꎬ泣谏弗听ꎬ乃遁迹海滨ꎬ谋兴复ꎮ其父迭次谕降ꎬ不从ꎮ永明王入缅ꎬ犹通表ꎮ厥后 仍明正朔ꎮ我仁皇帝称 成功为明室遗臣 ꎬ大哉王言!可以为万古人臣教忠之劝矣ꎮ而秉笔者犹以 逆 书ꎬ岂不悖哉!后有修史者ꎬ其亟删正焉可也ꎮ②应该说ꎬ郑氏功绩和精神最应得到后人记忆和传承者有三:一是如田横般之尽忠报国精神ꎬ或曰 遗民忠义精神 ꎻ③二是带领民众筚路蓝缕ꎬ辟垦台湾的开拓精神ꎻ三是抵抗㊁驱逐外来殖民者的保疆复土精神ꎮ但由于郑成功驱荷复台后ꎬ台湾成为中国东南藩篱㊁屏障ꎬ在鸦片战争之前将近200年的清代前中期ꎬ中国并未遭受外敌强烈挑战ꎬ在一种相对承平的气氛中ꎬ清朝人缺乏危机感ꎮ吴大廷写这首诗ꎬ显然与他在台湾密切接触民众并处理了罗妹号事件等有关ꎮ外来朱双一等: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①②③林占梅:«开元寺吊古歌»ꎬ收入«潜园琴余草»ꎬ«全台诗»第7册ꎬ第197-198页ꎮ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 附录二»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71年ꎬ第107-108页ꎮ朱双一:«文学视野中的郑成功 遗民忠义精神 及其在日据时代台湾的传衍»ꎬ«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3期ꎮ侵略压力增大和台湾民间将郑成功视为神灵ꎬ使他深感重新评价郑成功的必要ꎮ1874年沈葆桢赴台处理牡丹社事件ꎬ抽调吴大廷一同前往ꎬ而此前吴氏就已将此诗抄赠沈葆桢并得其赞赏ꎮ①台湾诗坛对于郑成功的评价ꎬ在牡丹社事件之后有了根本的改变ꎬ不仅肯定他延续明祚的遗民忠义精神ꎬ也赞誉他抗击外来侵略㊁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和精神ꎮ后来连雅堂曾有诗句 诸葛存汉岳驱戎ꎬ继其武者唯我延平真英雄 ꎬ②所谓 存汉 和 驱戎 ꎬ即集于郑成功一身的这两种精神ꎮ二㊁外来侵略危机引发郑成功评价的翻转沈葆桢赴台处理牡丹社事件时所写«依韵答日本使者»诗二首ꎬ标志着延续了将近200年的郑氏负面评价发生了根本的翻转:既为封服贡王城ꎬ突起狼心欲恣行ꎮ鱼游釜中忘自吊ꎬ欻来谈笑说延平ꎮ东方保障镇海间ꎬ大海为池城本山ꎮ蠢尔东洋小日本ꎬ纷纷鸟语一弓弯ꎮ③诗作表达了台湾作为中国海上屏障的认知ꎬ充满了对于怀有狼子野心却不自量力的日本的轻蔑之感ꎬ而其中洋溢着的必胜信心ꎬ显然来自当年郑成功驱逐殖民者的先例ꎮ由此沈葆桢等上奏朝廷请建台南延平郡王祠ꎬ除了以康熙诏书为据ꎬ还说明此乃应 台湾府进士杨士芳等 请求的 以顺舆情 之举ꎮ显然台湾民间祭祀郑成功习俗早已形成ꎮ奏折还强调了郑氏开辟台湾的功劳ꎬ如称他 向沧溟独辟田横之别岛ꎬ奉故主正朔ꎬ垦荒裔山川ꎬ传至子孙ꎬ纳土内属 ꎮ④如果联系到沈葆桢为该祠所写三副对联中有 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 ⑤之句ꎬ以及同日上奏的«台地后山请开旧禁折»«台煤减税片»«遵旨筹商折»«复议海洋水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台湾研究集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第6期㊀①②③④⑤陈庆元:«关于郑成功评价问题的历史回顾»ꎬ«历史教学»1994年第12期ꎮ剑花室主(连横):«古梅»ꎬ«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11年2月8日ꎬ第1版ꎮ之后该诗收入«全台诗»时ꎬ标题改为«延平王祠古梅歌»ꎮ沈葆桢:«依韵答日本使者»ꎬ屠继善:«恒春县志»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60年ꎬ第237页ꎮ沈葆桢:«请建明延平郡王祠折»ꎬ见«沈文肃公政书»ꎬ«台湾先贤集»(四)ꎬ台北:台湾中华书局ꎬ1971年ꎬ第2265页ꎮ连横:«雅言»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63年ꎬ第45页ꎮ师片»等共11件文书ꎬ①可见其施政重心还在于开山抚番㊁辟荒拓建㊁发展工商乃至加强海防军事等等ꎮ因此牡丹社事件处理的重要意义ꎬ一是确认了整个台湾岛的主权都属于中国ꎻ二是使清廷认识到了防备空虚的隐患ꎮ朝廷遂指派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事宜ꎬ使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步入新轨ꎮ治台政策也从防内转变为御外为主ꎮ 防内 ꎬ从郑氏到台湾民众都是其防范乃至清剿的对象ꎻ 御外 ꎬ则抗荷复台的郑成功不再是敌人而是 战友 了ꎮ这是郑成功评价根本翻转的内在理路ꎮ此后 伪郑 郑逆 等词几乎完全消失了ꎬ取而代之的是对于郑成功的赞扬ꎮ如辞官返台的进士张维垣ꎬ其«过铁砧山怀古»写道: 不尽含情追往昔ꎬ由来吾道吊延平ꎮ ②杨浚«延平王祠再生梅»序言写道: 同治己巳游台阳ꎬ谒王祠ꎬ甚隘ꎮ洎甲戌沈幼丹制军莅办海防ꎬ奏请追祀报可 因拓土重修ꎮ近闻掘地得枯梅ꎬ俄而发花ꎬ洵足异也ꎮ 诗则曰:赤嵌城头月ꎬ何知地下根?大难成硕果ꎬ未敢出降旌!奇局天重创ꎬ原心帝有言ꎮ蛰龙能饮露ꎬ应感再生恩ꎮ③当年王祠 甚隘 ꎬ现听闻重建并出现枯梅再生奇观ꎬ诗人难掩欣喜ꎬ写诗抒怀ꎮ诗以 赤嵌 ④开篇ꎬ指郑氏驱荷之事ꎻ 原心帝有言 指郑氏初心ꎬ康熙帝早有定论ꎻ而 重创 再生 等ꎬ则暗喻对郑成功的重新评价ꎮ光绪七年(1881)ꎬ何澂将王凯泰«台湾杂咏»及 续咏 ㊁马清枢«台阳杂兴»及自作«台阳杂咏»集成«台湾杂咏合刻»出版ꎮ这三位于牡丹社事件后赴台的作者对于郑成功的评价均已转成正面ꎮ福建巡抚王凯泰于光绪元年(1875)五月来台ꎬ十月因病内渡ꎬ卒于官ꎬ所幸此前已将44首杂咏诗托幕友何澂保管ꎮ所谓 台阳原自福州来ꎬ逆水洋洋气脉开 ꎬ挑明台湾山脉起于海峡对岸ꎮ又有 故王一去五妃陪ꎬ海外黄沙剩几堆ꎮ犹有山僧殊解事ꎬ介圭不使没蒿莱 ꎮ自注道: 道光年间ꎬ农人掘土得圭ꎮ法华寺僧奇成以谷易之ꎬ涤去尘埃ꎬ见 朱术桂 三字ꎬ知为王物ꎮ近已饬藏祠中 ꎬ尊崇之情溢于言表ꎮ又有 精忠直贯七鲲身ꎬ朱双一等: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①②③④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ꎬ«台湾先贤集»(四)ꎬ第2260-2269页ꎮ张维垣:«过铁砧山怀古»ꎬ«全台诗»第9册ꎬ台南:台湾文学馆ꎬ2008年ꎬ第13页ꎮ杨浚:«延平王祠再生梅»ꎬ吴幅员编:«台湾诗钞»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70年ꎬ第82-83页ꎮ赤崁ꎬ地名ꎬ有时也写作赤嵌ꎮ本文除原文引用ꎬ全部使用 崁 ꎮ跋浪骑鲸若有神ꎮ两面是山四面海ꎬ特开半壁作完人 ꎬ①写新建王祠的地理形胜ꎬ其中 半壁 之说ꎬ即指郑成功的开辟之功ꎬ也指郑成功事业有待后人继续完成ꎮ马清枢担任台湾府学教官ꎬ«台阳杂兴»中有几首歌咏明郑人事ꎬ深怀历史感伤ꎮ如: 岩穴曾栖宋客星ꎬ胜朝事势等零丁ꎮ骑鲸人去天难问ꎬ梦蝶园荒酒易醒ꎮ满树花开三友白ꎬ孤坟草为五妃青ꎮ哀蝉似诉王孙恨ꎬ暮雨萧萧不忍听ꎮ 作者加注曰: 土番ꎬ有宋时零丁洋之败遁亡至此者ꎮ见«沈文开杂记»ꎮ ②意谓南宋末年ꎬ宋㊁蒙军队在零丁洋崖山一带海战ꎬ陆秀夫背少帝赵昺投海自尽ꎬ数万军民跳海殉国ꎬ部分幸存者来到台湾加入 土番 (今台湾少数民族)之中ꎮ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明举人李茂春 梦蝶园 及五妃ꎬ都是台湾古典诗中常见典故ꎮ马清枢还有 尤宜租税蠲箕敛ꎬ更把诗书化梗顽ꎮ细读鹿洲诗十首ꎬ老成谋国切痌瘝 ③等诗句ꎬ将其关切转到了社会民生上ꎬ提出减免租税ꎬ避免苛敛民财ꎬ以及通过诗书教化民众的措施ꎬ并认为蓝鼎元«台湾近咏十首»为切中要害㊁切实可行的政策ꎮ作者在深切了解从先民移往㊁郑氏驱荷到清朝经管之台湾历史的基础上ꎬ提出治理台湾看法ꎬ其思路与沈葆桢等一脉相承ꎮ至于何澂ꎬ其«台阳杂咏»第一首即写道: 海外东南片土开ꎬ万山罗列水环回ꎮ鲲身让地倭谋拙ꎬ鹿耳乘潮郑业恢ꎮ二百年来归版籍ꎬ一千里路辟蒿莱ꎮ重臣更廓鸿图计ꎬ郡县新增出圣裁ꎮ 作者加注道: 牛皮借地一事ꎬ与«明史»所载佛郎机之绐吕宋相似ꎬ论者疑之ꎮ或谓荷兰与倭约ꎬ岁贡鹿皮三万张ꎬ倭以全台归荷兰ꎬ乃筑赤崁城 ④这里 倭 指日本ꎬ意谓荷兰侵台背后ꎬ其实有日本因素存在ꎬ这与蓝鼎元所谓 荷兰与日本ꎬ眈眈共朵颐 ꎬ⑤可谓 所见略同 ꎮ三位诗人尽管官阶㊁风格㊁水平未必一致ꎬ但对郑氏评价由负转正ꎬ充满尊崇之情ꎬ其诗作带有牡丹社事件后特定时代背景ꎬ甚至一致认识到日本侵略企图和危险ꎮ当然ꎬ同一主题诗作还有不少ꎮ如光绪十年(1884)马江海战中国水师惨败时ꎬ周长庚(字莘仲)曾与好友林纾拦马递呈于左宗棠ꎬ一时名传全国ꎬ同年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台湾研究集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第6期㊀①②③④⑤王凯泰:«台湾杂咏 续咏»ꎬ«台湾杂咏合刻»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58年ꎬ第49-50页ꎮ马清枢:«台阳杂兴»ꎬ«台湾杂咏合刻»ꎬ第57页ꎮ马清枢:«台阳杂兴»ꎬ«台湾杂咏合刻»ꎬ第58页ꎮ何澂:«台阳杂咏»ꎬ«台湾杂咏合刻»ꎬ第63页ꎮ蓝鼎元:«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之十ꎬ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ꎬ第895页ꎮ署彰化县学ꎬ其«延平郡王庙»诗曰: 草鸡飞渡海涛寒ꎬ十万牙旗尺土难ꎮ绝岛天开明日月ꎬ泰西人避汉衣冠ꎮ鲲身东控楼船壮ꎬ龙种南来血泪残 ①诗作写得磅礴悲壮ꎬ其中点出了郑成功驱逐西方殖民者㊁开拓汉人新天地的丰功伟绩ꎮ光绪十二年(1886)任恒春知县的何如谨ꎬ其«秋日谒延平郡王祠»八首中有 海外孤忠泣鬼神ꎬ丹心为国竟忘身 延平伟业今何在ꎬ剩有寒潮送夕阳 等句ꎮ②晋江秀才蔡德辉曾两次赴台ꎬ在彰化设帐授学ꎬ并在光绪十六年(1890)前后倡组彰化第一个诗社 荔谱吟社 ꎮ«谒延平王庙七律四首»中写道: 人似武侯筹北伐ꎬ地同洛邑建东都ꎮ知他矢志延明祚ꎬ绝岛偏安亦丈夫 ꎬ③将郑成功比为中国历史上名传千古的周公和诸葛亮ꎮ又有«台郡怀古»诗曰: 东南半壁拥波涛ꎬ保障闽疆气象豪ꎮ虎旅千艘开赤崁ꎬ牛皮一席卷红毛ꎮ延平继世勋名远ꎬ靖海劳师战绩高ꎮ瀛岛年来增郡县ꎬ免他荒薮作逋逃ꎮ ④诗人先指出台湾具有保障闽疆乃至拱卫东南半壁的作用ꎬ接着赞扬郑成功驱荷复台的丰功伟绩ꎬ最后又称赞了施琅和沈葆桢ꎬ说明台湾成为宝岛ꎬ乃代代英杰接续努力的结果ꎬ表现出作者高人一筹的眼光和宽阔胸怀ꎮ台湾本地诗人蔡国琳㊁吴德功等在乙未及之前诗作ꎬ仍属于郑成功书写 由负转正 大翻转的脉络ꎮ彰化吴德功«明延平王»诗中有言: 雄心誓与国存亡ꎬ蹇蹇精忠气激昂ꎮ诸葛一生终辅汉ꎬ沙陀三世永称唐 ꎬ 楼船航海渡东宁ꎬ战退红毛辟赤城ꎮ击楫渡江同祖逖ꎬ屏居绝岛效田横 ꎮ⑤诗中颂扬了郑成功 战退红毛 的历史功绩ꎬ又用了诸葛亮㊁沙陀部族忠于旧朝ꎬ以及祖逖㊁田横等事典ꎬ表达边地人民维护大一统国家的拳拳忠心ꎮ台南蔡国琳«秋日谒延平郡王祠»⑥共56句ꎬ先用 郑王祠宇昭千古 为郑成功定位ꎬ又以 雄心虽说效扶余ꎬ比似田横栖海岛 相从文武多俊杰ꎬ余生草裹苌宏血 等加以褒扬ꎬ 零丁洋里叹零丁ꎬ吮毫欲续文山句 更将之与文天祥相朱双一等: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①②③④⑤⑥周莘仲:«延平郡王庙»ꎬ赖子清编:«台湾诗醇»ꎬ新北:龙文出版社ꎬ2006年ꎬ第258页ꎮ何如谨:«秋日谒延平郡王祠»ꎬ«全台诗»第10册ꎬ台南:台湾文学馆ꎬ2008年ꎬ第333-334页ꎮ蔡德辉:«谒延平王庙七律四首»ꎬ王松:«台阳诗话»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59年ꎬ第1页ꎮ蔡德辉:«台郡怀古»ꎬ见江宝钗:«瑞桃斋诗话校注»ꎬ高雄:丽文文化ꎬ2009年ꎬ第179页ꎮ吴德功:«明延平王»ꎬ吴幅员编:«台湾诗钞»ꎬ第193页ꎮ蔡国琳:«秋日谒延平郡王祠»ꎬ林文龙编:«台湾诗录拾遗»ꎬ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ꎬ1979年12月ꎬ第111页ꎮ比ꎮ诗末 辟地擎天伟绩彰ꎬ葵倾私慕民难忘ꎮ怒涛犹作灵胥恨ꎬ多少诗人吊夕阳 ꎬ说明众多文人㊁民众曾前来凭吊瞻拜ꎬ且留下了诸多题壁文字和唱和诗作ꎮ诗人自己就有八首次何敬臣韵的题壁诗ꎮ①后来他还有«郑延平»三首ꎬ其中的能使荷兰甘避地ꎬ别开世界且屯兵ꎮ田横岛上遗民泪ꎬ祖逖舟中击楫情ꎮ太息大星虽告陨ꎬ临终犹作渡河声 ꎬ②仍全面强调了郑成功恢复中原的志向㊁率领军民辟垦台湾特别是驱逐荷兰殖民者的历史功绩ꎮ蔡国琳最动人的是乙未之年次韵和陈仲英 示诸将 诗的«感事»四首ꎬ其中有句: 岂知此老同秦桧ꎬ不独甘心献莒田ꎮ举国合辞争割地ꎬ疆臣誓死欲回天ꎮ 闻鸡竞枕祖生戈ꎬ节制终资马伏波ꎮ 有团犹贵勤言练ꎬ不战焉能遽议和ꎮ臣朔纵非诸将士ꎬ拟赓兵甲净银河ꎮ ③诗中将李鸿章等同于万人唾骂的秦桧ꎬ对其发出了 不战焉能遽议和 的严厉质问ꎬ并以祖逖㊁马援等志在复土扩疆的仁人志士为榜样ꎬ表明自己纵非执戈将士ꎬ也愿投入保家卫国的行列ꎮ联系蔡氏此前参与倡建延平郡王祠并不断写诗颂扬郑成功ꎬ可知这些抵抗殖民者时代强音的发出ꎬ应与郑成功精神的激励不无关系ꎬ也代表着当时许多台湾文人的心声ꎮ三㊁日据时期内渡诗人的 郑成功 书写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ꎬ咏颂郑成功的诗歌创作却掀起空前高潮ꎬ这显然由日本侵台所激发ꎮ此时台湾民众面临艰难抉择 要么屈辱生活于异族铁蹄之下ꎬ要么跨海内渡ꎬ却要抛弃家园和祖宗坟茔ꎮ因此他们既有内渡的ꎬ也有先内渡后返台ꎬ或频繁来往于两岸的ꎬ更多则受条件所限而留在台湾ꎮ对前者而言ꎬ内渡使他们跳出狭小空间而有了横跨两岸乃至连接世界的宽阔视野和诸多新鲜感受ꎬ特别是闽地大量郑成功相关遗迹ꎬ使得郑成功书写空前繁荣且富有特定时代特色ꎮ如林资铨有«鼓浪屿郑成功屯兵处现为万国公地感时抚事不能无诗»ꎮ王石鹏撰«国姓刀歌并引»ꎬ其«登鼓浪屿怀郑延平王»从鼓浪屿 万国衣冠争竞地 铁舰随波向港输 的现状ꎬ吁叹 延平王气已全无 ꎬ只能 临风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台湾研究集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第6期㊀①②③蔡国琳:«延平王祠题壁八首次何敬臣大令韵»ꎬ林文龙编:«台湾诗录拾遗»ꎬ第112页ꎮ蔡国琳:«郑延平»ꎬ«全台诗»第10册ꎬ第105页ꎮ蔡国琳:«感事»ꎬ收入连雅堂编著:«台湾诗乘»ꎬ第298页ꎮ忆泪沾濡 ꎮ①郑鹏云登鼓浪山㊁万石岩而有诗ꎬ其«吊郑成功»咏颂郑氏 能使红毛归故物 ②的历史功绩ꎮ蔡谷仁两次凭吊郑延平故垒而有同以 南澳 鼓浪屿 镇江 台湾 为题的两组诗ꎬ其中一首«鼓浪屿»写道: 统率舟师靖敌氛ꎬ舳舻会集竟如云ꎮ藤牌练习江边阵ꎬ羽檄奔驰海上军ꎮ鹿耳礁冲回浪吼ꎬ龙头渡照夕阳曛ꎮ我来访古登孤屿ꎬ片石摩崖合勒勋ꎮ 一首«台湾»诗云: 洪荒别自辟乾坤ꎬ占领东瀛胜迹存ꎮ地是红彝沿旧筑ꎬ天教赤崁驻边屯ꎮ金多肯借牛皮界ꎬ水涨能通鹿耳门ꎮ见说田横留绝岛ꎬ遥遥终古两忠魂ꎮ ③诗作循着郑成功从大陆到台湾的征战路线ꎬ对郑氏延续明祚㊁辟垦台湾和赶走殖民者三大功绩加以歌咏ꎮ连横频繁往来两岸ꎬ其中1905年携家人来厦旅居三年之久ꎮ此前连横诗作时或可见民族精神的流露ꎬ如 赤壁壮游已千古ꎬ大江东去酒频浇ꎮ今宵打桨安平渡ꎬ天际雄观国姓潮 ꎬ④但仅为借古抒怀的一般之作ꎮ他在闽粤等地的诗作则颇见新貌ꎬ其原因ꎬ除了郑成功遗迹的激发ꎬ更因到大陆后ꎬ作为台湾人那种寄望于祖国解救台湾的内心期待被重新点燃ꎬ其视野和关怀突破了台湾一隅ꎬ而扩展至整个中国乃至世界ꎮ固然当时中国积贫积弱ꎬ内战频仍ꎬ但各种新思想蜂拥而入ꎬ孙中山民主革命正加速推进ꎬ连横在忧心祖国局势的同时ꎬ也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ꎬ将其希望寄托在新兴革命运动之上ꎬ甚至投身其中ꎮ最早的«鹭门旅兴»还沉浸在 天涯游子暗伤魂 手写家书寄细君 的乡愁之中ꎬ接着«厦门秋感»已从厦鼓出发而将整个中国纳入视野ꎬ«汕上感怀»更将关怀扩展到世界弱小民族: 自把昆仑作肝胆ꎬ肯为蒙古卖颅头ꎮ印波覆辙堪悲痛ꎬ黄种何年种自由ꎮ 诗中将印度等沦为殖民地作为中国须警惕避免的覆辙ꎬ而 自把 一句ꎬ表白了诗人对于祖国的赤胆忠心ꎮ该题下另一首开头为 韩潮苏海气飞蟠ꎬ欲把文坛作战坛 ꎬ⑤固然因潮汕与韩愈有因缘ꎬ而将文坛当战场的想法后来贯彻到连横创作中ꎮ朱双一等:台湾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①②③④⑤王石鹏:«登鼓浪屿怀郑延平王»ꎬ«台湾日日新报» 词林 栏ꎬ1903年5月15日ꎬ第1版ꎮ郑鹏云:«吊郑成功»ꎬ«台湾日日新报» 词林 栏ꎬ1901年8月11日ꎬ第1版ꎮ蔡谷仁:«又吊郑延平故垒诗»ꎬ«诗报»(台北)第36号 百纳诗话 ꎬ1932年6月1日ꎬ第13页ꎮ连横:«六月既望ꎬ偕沈少鹤㊁余君屛㊁陈瘦云㊁李兆阳㊁郭寿青泛舟安平渡口ꎬ黎明始归»ꎬ«剑花室诗集»ꎬ台北:台湾银行ꎬ1960年ꎬ第85-86页ꎮ本段所引连横«鹭门旅兴»«厦门秋感»«汕上感怀»ꎬ收入陈汉光编:«台湾诗录»(下)ꎬ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ꎬ1984年再版ꎬ第1286-1287页ꎮ。
爱国励志方面的十个名人事迹
爱国励志方面的十个名人事迹爱国主义是一种神圣的感情,也是一种高尚的理想和实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爱国名人会发生什么的事迹呢?本文是的,仅供参考。
1: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2: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4: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英雄收复台湾的故事
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
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入侵军。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起身。
元年初,入侵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入侵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
清初,下决心赶走入侵军。
清朝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起身。
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预备直取台湾。
荷兰入侵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
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域)、赤嵌(今)两座城堡,还在口岸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
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岸,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入侵军以“赫克托”号战舰解决,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牢牢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
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形下,向郑军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入侵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以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元年初(南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入侵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入侵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确实是以武力收复台湾,终止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人。
其父,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踊跃开发。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以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更名成功,因其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民族英雄郑成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欢迎阅读!郑成功简介: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其父郑芝龙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安平港、母为出身日本肥前国平户岛(本长崎县平户市)的田川氏;他出生于母亲的故乡平户,六岁时为父亲接往福建老家,及长被送往金陵求学。
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若不交税必遭"倭寇"袭击。
又组织福建移民屯田台湾,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
在明朝尚存时,尚与荷兰人殖民的台湾和睦共处,向荷兰福尔摩沙殖民当局交税。
而在明朝政权陷落后,郑成功失去大陆基地,为夺得台湾为落脚点,其令福建商船不与荷兰人管理的台湾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的福尔摩沙殖民政府,以台湾为基地建立南明政权。
郑成功抗清的同时,收复了被荷兰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鼓励垦荒种田,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现分属晋江安海镇,南安石井镇),祖籍莆田和漳州,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
《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由固始县入闽,于东晋永嘉年间,自河南固始县白沙镇避地到闽,后又从莆田迁往漳州,再迁南安,约在1144年至1210年间,郑成功先祖自莆田迁往龙溪县,后代再迁南安。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于潮,是不一处”。
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龙海颜厝镇古县。
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
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1624—1662),字大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勇一猛有为”,11岁时他以一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战争的看法,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清军入关,占据北京,明朝遗臣退居南方,自立朝廷,与清廷对抗。
隆武皇帝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后,封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为建安伯。
郑芝龙带着当时21岁的郑成功去谢恩。
在会面中,隆武皇帝问起该如何救国,郑成功用南宋英雄岳飞的话说:“文臣不一爱一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隆武皇帝很欣赏郑成功,赐他明朝国姓“朱”,这就是台湾百姓称他为“国姓爷”的原因。
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隆武皇帝遇害,清朝大学士洪承畴奉命招抚南明遗臣。
郑芝龙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投降清廷。
清军在这个时候劫掠郑家,其母因为不愿受辱切腹自尽,郑成功背负着国仇家恨,于1647年在小金门起兵,独自抗击清政一府。
1649年,南明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郡王。
1651—1652年,他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取得三次重大胜利,歼灭了清军在福建的的主力部队。
之后清军多次南下攻打福建等地,郑成功利用北方士兵不善海战的弱点,将其一一打退或歼灭。
清廷无奈,多次让郑成功的父亲写信对其劝降,并曾下诏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
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通书信被清廷知晓,清廷以通敌罪将郑芝龙发配宁古塔,后又将其谋害。
1661年,郑氏降将黄梧向清廷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断绝郑成功的经济来源,郑成功面临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弃一些岛屿基地,转而进攻被荷兰殖民的台湾。
郑成功亲率士兵数万人,战船数百艘,自厦门出发,出其不意地在台湾禾寮港登陆。
先以优势兵力攻下赤嵌城,又对台湾城长期围困,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于1662年2月打败荷兰人,迫使荷兰侵略者撤离台湾岛。
此役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征服,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成就之一,便是收复了失去多年的台湾。
这段历史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郑成功出生在明朝末年,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位著名的海盗头目,而郑成功自幼便跟随父亲在海上征战,积累了丰富的海上战斗经验。
在郑成功年轻的时候,明朝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而郑芝龙也因为一些政治原因被迫投降清朝,而郑成功则选择了继续抵抗清军,并且在海上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在郑成功的领导下,他的舰队逐渐壮大,并且在海上战斗中屡屡获胜,最终成为了一方霸主。
而就在这个时候,郑成功听闻了台湾岛上的鸿雪,他得知荷兰殖民者已经在台湾建立了据点,并且对当地居民实施残酷的统治,于是郑成功决定收复失地,解救台湾同胞。
郑成功带领自己的舰队,向台湾发起了进攻,他的舰队在台湾海域上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荷兰殖民者根本无法抵挡郑成功的攻势。
最终,在郑成功的率领下,他成功攻占了台湾的要塞,击溃了荷兰殖民者的顽强抵抗,收复了失地。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事件。
他的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而郑成功在台湾的统治,也为台湾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繁荣,他实行宽松的政策,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和文化,赢得了台湾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然而,郑成功并没有能够长久地统治台湾,他在台湾逝世后,其子郑经继承了统治权,但很快便陷入了内乱和外敌的围攻,最终导致郑氏政权的覆灭。
然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迹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奇,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如今的台湾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而郑成功的事迹也被后人铭记在心。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决心,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收复失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段历史,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进,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15篇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15篇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郑成功,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
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
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
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
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
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
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
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
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21565年,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宾,菲律宾这个名字,就是来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
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杀在菲律宾的华侨华商,死亡人数达五万余众。
在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1657年,郑成功曾经致函给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位华侨甲必丹,要求他停止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往来。
郑成功曾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
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
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1624年—1662年),字子行,号东洋大帝,福建泉州人,明朝末年抗清名将。
郑成功在明朝灭亡后,率领明朝残余力量,继续对抗清朝的统治。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收复台湾的故事更是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中叶。
当时,清朝在大陆强大的军事力量几乎无人能敌,而郑成功作为明朝遗臣,一直希望能够继续抗清复明。
在这个背景下,他开始了他收复台湾的征程。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之前,先后进行了多次对台湾的渗透和侦察。
他派遣部下探查了台湾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和清军驻扎情况,为后来的收复行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深知台湾地势险要,水文复杂,因此他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1661年,郑成功发动了对台湾的收复战役。
他亲自率领大军渡海登陆,经过几个月的激战,最终成功攻占了台湾。
这一战役,成为了郑成功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战,也为他赢得了“东洋大帝”的美誉。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的壮举,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台湾收复后,郑成功在岛上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使得台湾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他大力发展农业、渔业和手工业,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他还注重教育和文化的传承,为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郑成功的一生并不长久,他在收复台湾后不久就去世了。
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他收复台湾的故事,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总的来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篇章。
他的壮举,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坚持信念,不断奋发向前。
这段历史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传承着永不言败的精神。
历史趣谈: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的 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的让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导语:一、与父决裂,抗清复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以后,残余的文臣武将纷纷拥立朱家阜室后裔为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参与拥立朱聿键在福一、与父决裂,抗清复明明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以后,残余的文臣武将纷纷拥立朱家阜室后裔为王。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参与拥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
郑成功很受隆武帝的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任御营中军都督,世称“国姓爷”。
曾向隆武帝献抗清之策,深得赞许。
郑成功对隆武帝的礼遇感激不尽,发誓要效忠皇帝。
1646年,清军进攻福建。
掌握兵权的郑芝龙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撤掉了仙霞关(今浙江江山南)守兵,不做战备,清军得以长驱直入,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俘自杀。
随后,清军到达泉州,招降郑芝龙,郑成功劝阻父亲不要降清,“当三思而行”,但郑芝龙却视为“稚子妄谈,不知天时地势”,终于率部投降。
郑成功在劝阻父亲无效之后,毅然与父决裂,率领所部在福建安平誓师起兵,招募兵勇,扩大队伍,仍奉隆武年号组织抗清(后改奉南明另一皇帝永历年号),自称“招讨大将军”,以福建金门、厦门为抗清基地。
起兵之后,率部转战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在福建同安、泉州等地连败清军,队伍不断壮大。
郑芝龙旧部和明朝的降臣都纷纷归附郑成功,同时受到民众的拥护,力量迅速发展。
郑成功的军事力量对清政府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和消灭南明政权的计划是严重威胁。
清政府在军事进剿屡屡受挫之后,曾对郑成功多次招降,答应赦罪授官,封海澄公,授靖海将军,均遭郑成功拒绝。
为表示自己不受招抚和“复明”的决心,他改厦门为思明州,设“六官”理事,分所部为陆师七十二镇、水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一生忠于明朝王室,但是最大的功绩还是将荷兰手中的台湾收复,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的一生是短暂的,短短的39个年头,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但他的人生却是精彩的,值得人称颂的。
他年少时曾愤青、曾青春澎湃、曾满腔热情;中年时曾低落沮丧、曾孤独彷徨、曾落寞无人理解。
他的一生一直被一个结给困扰,那就是反清复明。
他希望依靠自己的个人努力去改成这样的结果,但却事与愿违,现实与理想总是背道而驰。
但,在这隐忍中、这默默中,他却创造了另外一个理想,并且努力实现了,那就是收复台湾。
台湾,那时候的台湾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与福建隔海相望。
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进程中,被荷兰人无情的占领了。
被侵略国人民是悲惨的,他们丧失了土地,丧失了亲人,甚至丧失了人权,沦为被压迫、被奴役、被迫害的对象,那时,家破人亡就跟家常便饭一般随处可见。
福建与台湾的隔海相望,郑成功及其下属对荷兰人的暴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在寻找一个契机,该如何去帮助台湾的同胞呢?正好,台湾难民们说,我们愿意与您共同抗击敌人。
这为收复台湾拉开了序幕。
郑成功是深谙兵法,且熟悉水战攻守战略的。
加上长期被压迫,被抑制,热情一旦爆发将不可阻挡。
内外夹击,荷兰人不堪一击,终以举白旗,滚出台湾为结局结束了这场民族战争。
公元1661年,被侵略者荷兰占领了多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迎来了解放和自由,这里面郑成功居功至伟。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从国际上来讲,郑成功收复台湾,促进了亚洲人民反抗侵略者历史的进程,也鼓励了东南亚当地人民群众对于殖民的反抗,同时也阻止了西方殖民的进一步向东发展,有利于我国东部的一些国家独立以及经济发展。
郑成功收复台湾,也促进了华侨经济的发展。
荷兰人占领台湾的时候从台湾获取大量的糖,借此提升荷兰的经济水平,而当台湾收复以后,殖民榨取台湾资源的荷兰人的这一做法就不得不放弃,台湾当地的种蔗榨糖行业就在华侨的手中得到了发展,华侨经济于是应运而生。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郑成功,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的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而他收复台湾的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在这段历史中,郑成功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最终取得了收复台湾的辉煌胜利。
郑成功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很快成为了当时明朝朝廷的重要将领。
然而,明朝末年的政局动荡,内外交困,使得朝廷的实力大大削弱,各种叛乱和外敌入侵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成功选择了离开朝廷,带领自己的部队南下抵抗清军。
在抵达福建之后,郑成功开始了他的反清抗金活动。
他率领自己的舰队在东南沿海频繁作战,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
最终,他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成为了当地的一方霸主。
然而,郑成功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他立志要收复失地,夺回明朝的江山。
于是,郑成功开始了他的收复台湾计划。
台湾当时已经成为了荷兰殖民地,清朝也曾多次试图收复台湾,但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郑成功并没有被这些失败所吓倒,他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智慧和过人的勇气,最终在1661年成功攻占了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统治。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更彰显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谋和勇气,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壮举。
而他对台湾的收复,也为后来清朝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在攻占台湾的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面对着荷兰殖民者的顽强抵抗和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他始终不曾放弃,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一段历史不仅让我们见识了郑成功的非凡魅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是多么的重要。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
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战争和征战,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学习郑成功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勇敢地面对一切,迎接未来的挑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江南人民与清军浴血苦战的时候,福建的隆武政权在张肯堂,黄道周等大臣的操劳下,也在积极准备北伐。
但是,掌握军事实权的将军郑芝龙,心怀不轨。
郑芝龙本是福建南安人,是来往于福建沿海与南洋一带的大商人兼大海盗,势力很大。
后来受明朝招安,做上了福建总兵,实际是个军阀。
他也是拥立隆武帝的大臣之一,在小朝廷里举足轻重。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出生在日本,七岁时回到祖国,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不但聪明敏捷,而且有远大志向,喜欢阅读《孙子兵法》、《春秋左传》等书。
隆武帝准备北伐时,他是他父亲军中的一名将领,才二十二岁。
他想跟着大军,北上与清军作战。
突然,他听说,父亲不但不参加北伐,还要投降到清军那里去,好保住郑家的财产。
他感到痛苦和气愤,就找到父亲劝他,想用民族大义打动父亲,放弃降清的念头。
但郑芝龙执迷不悟,亲自到清营投降,反而被清军挟持,带到北京软禁起来。
隆武帝见郑成功赤胆忠心,赐他姓朱,称为国姓爷,又任命他为招讨大将军。
后来清兵杀来,隆武帝出逃,郑成功的老家也被清军蹂躏,母亲受辱自杀。
他悲愤地跑到广东、福建交界处的南澳岛上,招募到一支几千人的武装。
又来到厦门,扩大武装,制造战船,操练兵马,准备与清军战斗。
郑成功用计消灭了厦门军阀郑联,合并了他的队伍,力量更加壮大。
郑成功执法如山,纪律严明。
在一次战斗中,他堂叔郑芝鹏临阵逃跑,郑成功按照军法,将他斩首。
从此,没有人敢再违犯他的军令。
清军派他弟弟带着郑芝龙的.亲笔信,来劝郑成功投降,说:你不过去,父亲的性命难保。
郑成功回信,宣布尽忠不能尽孝,要与父亲决裂,坚持抗清立场。
他还与坚持在广西、云南坚持抗清的永历政权也取得联系,永历皇帝封他做延平郡王。
公元1659年,郑成功联合抗清将领张煌言的部队,率领十多万水军,几千艘战船,开始北伐。
但不幸在舟山附近海面遇到飓风,损失八千人,只得暂驻舟山修整。
第二年,郑成功再次北伐,接连打下瓜洲和镇江,直抵南京城下,江南许多州县,纷纷起义,响应郑成功。
施琅
施琅:清朝统一台湾的功臣作为一名泉州人,一直很关注着闽台关系的发展,而要说一个涉台名人,首先让我想到的就是统一台湾的功臣施琅,起初对施琅了解不多,在课堂上听到老师对施琅的介绍知道他祖籍是福建晋江,顿生一股兴趣。
通过学习,我对施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历史的长河之下许多名人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而人们对施琅的评价也一直存在分歧。
但是在我看来就算有多少不是,施琅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做出的贡献是绝不能被抹杀的。
资料记载;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镇衙口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方集镇。
清初著名将领。
生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崇祯十年(1637年),十七岁的施琅便加入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的军伍,任千夫长。
后剿捕泉州山賊有功,明廷特授游击将军,曾随黄道周出关抗清。
清·顺治三年(1646年),福建的南明王朝被清军打垮,郑芝龙降清。
郑成功起兵南澳抗清,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到处招兵买马。
郑成功知道施琅精通兵法,善治水师山治,便真诚的邀请施琅,施琅便加入了郑成功的抗清队伍里,。
施琅归顺郑成功之后,屡立战功,为壮大郑成功的抗清势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施、郑二人关系一度十分融洽,施琅自称犹如“鱼水之欢”。
然而在其后的相处过程中,由于对某些军事行动二人意见相左,逐渐产生了矛盾。
特别是二人的性格不容,更使矛盾激化。
施琅杀犯法亲兵曾德再次触怒了郑成功,由此施郑矛盾升级,郑遂下令逮捕施琅父子三人。
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大怒即杀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
施琅在愤怒与痛苦之中,再次选择了归顺清廷。
郑成功面对这一结果,颇为懊悔,叹曰:“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
”甚至将施琅比作伍子胥,称:“楚国之祸,其在子胥矣!”施琅再次降清后,转战广东福建,与郑成功长期对垒,施郑二人可谓不共戴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取得了澎湖之战的全面胜利。
为了争取台湾的和平统一,使郑氏出降不出现波折,在攻克澎湖且郑军守将刘国轩乘小船逃回台湾后,施琅没有急于进兵,而是在澎湖采取了安抚措施,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他的胸怀。
深刻的中国古代帝王故事_中国历代王朝故事
深刻的中国古代帝王故事_中国历代王朝故事每⼀个帝王都是⼀个朝代的历史标签,他象征着⼀个朝代的⽂明。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深刻的中国古代帝王故事,供⼤家参考。
古代帝王故事1明朝最后⼀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简介,永历帝结局如何?⾃明太祖朱元璋建⽴明朝,⼀直到崇祯帝⾝死国灭的这段⼆百七⼗六年时间⾥,明朝⼀共出了⼗六位皇帝。
崇祯帝死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建⽴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就是南明的最后⼀任皇帝。
能够当上皇帝,这个朱由榔⼀定有他的特别之处。
民间盛传着⼀种说法,称当年朱由榔被吴三桂抓住以后,好⼏个⼋旗的⼠兵⼀见到朱由榔的样貌,就认定他有着帝王之相!当时聚集了不少⼈,他们争先恐后地剪掉辫⼦,都希望能救他⼀命。
我们不知道朱由榔是不是真的长了⼀副帝王之相,但是在他的⾝上的确发⽣了许多离奇的事。
朱由榔到底是谁呢?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个怎样的⼈,最后的结局怎样呢?种种疑团我们⼀⼀揭开。
永历帝朱由榔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朱翊钧就是明朝历史上“最懒皇帝”,也称万历皇帝,他长达三⼗年都不上朝的。
朱由榔的⽗亲是桂端王朱常瀛。
1623年,朱由榔⽣于北京顺天府。
1646年,朱由榔就宣布即皇帝位,那时他23岁,正是青春⼤好的时候。
朱由榔在位时间长达16年,他之所以能在清朝的打击下维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倚仗了⼤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的势⼒,在西南⼀隅顽强抵抗清朝。
除此之外,朱由榔还充分利⽤外交关系,让缅甸和葡萄⽛都出⾯来保护他。
最后,朱由榔为了寻求保护,还派⼈远赴罗马,向天主教教宗求援呢!虽然有这么多的势⼒在保护朱由榔,但是朱由榔⾃即位以后,过的都是东躲西逃的⽇⼦,精神⾼度紧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死在别⼈⼿⾥。
朱由榔之前的南明皇帝是隆武帝朱⾀键,隆武帝被清军杀害以后,隆武帝之弟唐王朱⾀鐭抢在朱由榔之前称帝,史称绍武帝。
后来,朱由榔也称帝了,南明就处于两帝并存的局⾯。
在内忧外患⾯前,绍武政权和永历朝廷却争得你死我活,最初朱由榔的永历朝廷处于下风,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清军在佟养甲、李成栋统率下,伪装成明朝⼠兵,攻占了绍武帝所在的⼴州,绍武帝⾃杀殉国了,于是南明就成了朱由榔⼀个⼈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他是收复台湾第一人最后只得六两赏银
导语:提到收复台湾,大家都会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夺回台湾,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
然而,历史上第一个从
提到收复台湾,大家都会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夺回台湾,这一壮举震惊了世界。
然而,历史上第一个从外国侵略者手里收复台湾的却是明朝将领沈有容,作为一名比郑成功早60年的民族英雄,他的事迹同样可圈可点。
自古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联系密切。
早在230年,东吴大帝孙权就曾派卫温到过台湾;隋炀帝时,也曾三次派人到达台湾;南宋孝宗时,已开始在台澎列岛驻军;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人到达台湾,并设置了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同安府,负责管理台澎。
也就是说,早在宋元时期,台湾已成为中国领土。
明初,日本倭寇不断侵袭中国东南诸省,明太祖忙于追剿北元,无暇顾及,于是下令禁海,在军事部署上只防海岸,不守海岛,撤除了设在澎湖的巡检司。
此后,倭寇趁虚而入,以台湾、澎湖为中转站,频频袭扰沿海城乡,并于嘉靖年间达到顶峰。
后来,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经过艰苦斗争,基本平定了倭患,但沿海一带时常还会有小股倭寇的骚扰。
为此,明神宗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新在澎湖驻军,打击倭寇。
在这一背景下,沈有容与台湾结下了缘分。
沈有容(1557年—1627年),字士弘,号宁海,宣城(今属安徽)人。
据《明史》《东番记》《仗剑录》等史料记载,沈有容少年时便立志从戎报国,他颇有胆识,武艺高强,万历七年(1579年)中应天武试第四名,后北上投军,最初在蓟辽一带服役,后多次辗转作战,屡立奇功,后来到了闽浙一带海防前哨服役。
福建兴泉道王岵云招募巡逻兵800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