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城镇化以文化内涵_范周
城市文化探索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
城市文化探索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城市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之一,每一个城市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现代文化。
通过深入探索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一个城市,也能够从中发现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第一部分: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历史底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城市的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所留下的文化遗产。
通过研究城市的历史底蕴,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一个城市的根基和传承。
1. 古代城市的历史底蕴古代城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源头,它们承载着丰富的人类智慧与创造力。
以中国为例,古代的长安、洛阳、杭州等城市都曾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文化艺术作品。
2. 城市的历史演进城市的历史演进是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在规模、布局、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例如,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是以城墙和城堡为特征的,而现代城市则呈现出高楼大厦和交通设施发达的特点。
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底蕴的具体体现,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让城市历史得以弘扬,也能够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参考。
第二部分:现代文化的多样性现代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表现形式,它包含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艺术创作、社交活动等多个方面,展现出城市的活力和独特魅力。
1. 音乐与表演艺术现代城市以其发达的音乐与表演艺术而闻名,各类音乐会、演唱会、话剧等文艺演出活动层出不穷。
这些活动丰富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游客。
2. 美食与特色小吃城市的美食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种特色小吃和菜系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也打造了城市的口味独特性。
3. 艺术与创意产业现代城市往往以其丰富的艺术与创意产业而著名。
艺术画廊、设计工作室、文化创意园区等场所的兴起,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神秘的王城周朝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
神秘的王城周朝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神秘的王城:周朝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自古以来,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王城都充满了神秘与魅力,这其中就包括周朝的王城。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周朝王城的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带领读者一窥这座神秘而辉煌的古城。
一、周朝的王城概述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王城地位尊崇,规模宏大。
周朝王城的设计和布局,展现了这个古代王朝的统治力和威严。
在王城内,宫殿、城墙、庙宇和街道等建筑与设施,被精心规划和布置,其风格独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周朝王城的城市规划周朝王城的城市规划注重对地势的利用和防御需求。
一般而言,周朝王城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布局,以便管理和控制。
城墙是周朝王城的标志性建筑,常常采用土城或石城的形式,加固城市的防御体系。
城墙高大坚固,周围设有护城河或护城渠,以增强防御能力。
此外,周朝王城还注重规划内部的空间布局。
王城内通常会有广场、庭院和殿宇等,为王宫、寺庙和官署等重要建筑腾出合适的位置。
周朝王城的建筑群体一般按照“三重、五重”的原则进行布局,层层递进,凸显了各个建筑之间的等级和重要性。
三、周朝王城的建筑风格周朝王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建筑工艺。
在宫殿建筑中,使用了许多木质结构,创造出高大宏伟而又精细繁复的建筑形式。
建筑屋顶常采用檐下翘角的形状,象征着尊贵和庄重。
此外,周朝的寺庙建筑也在王城内占据重要地位。
寺庙常常建筑在山丘或高地上,以便凸显其尊贵与庄严。
寺庙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高大的殿堂和独特的屋顶造型,屋顶上镶嵌着精美的彩绘瓦,体现出周朝王城建筑的华丽和精美。
四、周朝王城的历史意义周朝王城作为古代中国王权的象征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王城的规模和建筑风格代表着周朝王权的威严和统治力,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结构。
另外,王城也是周朝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国内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
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
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
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
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
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
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
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图2-1-1)。
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
《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整合特色资源 丰富文化供给
整合特色资源丰富文化供给作者:《民生周刊》记者畅婉洁来源:《民生周刊》 2017年第21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对精神文化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各地方政府又应该如何解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民生周刊:应该如何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范周:“美好生活需要”不同于“物质文化需要”,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生活品质。
近几年,国内影视行业的高票房,新兴文化业态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为我国文化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
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发展部分提到,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首先,在文化发展领域,人民的美好生活应该是道德与文明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时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培养正确的道德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其次,人民的美好生活应该是品质与创意相伴。
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是一个国家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条件。
要不断致力于推出更多反映中国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人民审美追求的文化精品。
最后,人民的美好生活应该是尊严和权益并重。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
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文化立法,让人民充分享受时代发展所造就的丰硕文化成果。
因此,为早日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必须要明晰和正视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
保护传统村落守望精神家园_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
经济日报/2014年/11月/13日/第016版读者保护传统村落守望精神家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传统村落凝聚着亲缘、血缘,是宗族、民间信仰和乡规民约的联系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根脉。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融入和乡土生产生活传统方式的改变,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守望家园的两难境地。
保护传统村落,既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又是对未来世界的重塑。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传统村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走出乡村,很多古村落还等不及人们去觉醒、去保护、去开发,就因无人居住,沦落为“空心村”,而加速破败而消亡。
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单是一座建筑、一个村落,还会丧失掉孕育传统手工业、滋养传统民风市井的土壤。
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古排村,便是城镇化进程中衰落的村庄之一。
南岗古排始建于宋朝,曾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瑶寨,保存了368幢明清古建筑。
在城镇化建设中,当地村民跟着进城务工的大潮,流入广东各个城市。
村庄的房屋基本无人居住,大量的建筑因人口流失而出现不同程度损毁。
传统村落的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从乡土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朴实乡民,从传统民俗到社会规则,众多的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富有冲击力的文化物证。
传统村落保护一旦与文化产业结合,便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北留镇境内的皇城村保留了大量建筑文物。
近年来,以皇城村为依托规划建设的“皇城相府”旅游景区,在相对完整保持村落原貌的前提下,融入了现代旅游的参与体验功能,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最大限度地存留了古村落的历史记忆。
传统与现代融合、经济与文化统筹、自然与人文和谐之路,是保护古村落文化发展中一种有效可行、富于生机的模式,是创意营造和文化蕴养的最佳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建立了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中央财政也下拨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这些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等。
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传承与现代演绎
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及其历史传承与现代演绎
周复多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
【年(卷),期】2008(017)006
【摘要】@@ 一、正确认识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rn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科技条件下人们有意识的创建行为,是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的产物.因此,城市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而归根结底是文化的.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周复多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演绎历史空间、传承地域文化、创建现代拉萨——以拉萨市东城新区政府北商业综合体设计项目为例 [J], 杨宇;顾蔚
2.城市发展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空间整合——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之策略探讨 [J], 严龙华
3.对话与反思——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 [J], 胡林林;
4.对话与反思——现代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 [J], 胡林林
5.传统建筑元素现代传承演绎——论天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J], 张晓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物长宜放眼量——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八个热点的对话
风物长宜放眼量刘玉珠 范 周本文对话嘉宾刘玉珠现为国家文物局局长,对话人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精神需求?GDP 追求?范周: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不短的发展历程,我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也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逐渐深入。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您是如何理解的?刘玉珠: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要从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目的。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在于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换言之,发展文化产业绝不仅仅是为了增加GDP 等经济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社会效益是必须放在第一位的。
其次,文化产业是服务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形态。
文化产业的渗透力和辐射力很强,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也很高。
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都能够创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无论是创意运营类人才,还是技术管理类人员,或者是最基层的文化产业从业者,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
这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二、社会效益VS 经济效益:如何统一?范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重视社会效益就意味着要放弃市场,也有人认为追求经济效益就很难顾及到社会效益。
这种非此即彼的看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既“叫好”又“叫座”,确实是许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刘玉珠:总体上,我们要求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但是,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效益,但不能等同于政治效益。
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就业和税收、服务结构调整、鼓励产品的创新创造等都可以视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因此社会效益内涵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效益一个方面。
从周礼看中国古代城乡整体规划思想
从《周礼》看中国古代城乡整体规划思想李欣霖任彬彬赵晓峰摘要:本文以《周礼》为基本素材,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辨方正位的整体观、体国经野的区域观,以及皇权至上的礼制观四个层面深入探析了中国先秦时期城乡整体规划思想的核心理念、规划方法及其深层文化内涵,旨在从比较整全的视角透视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国野关系、君民关系在城乡整体规划中的体现与应用,并为当今的城乡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城乡整体规划,自然观,整体观,区域观,礼制观《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
《周礼》是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周礼》是中国最早和最完整的官制记录,也是世界古代一部最完整的官制记录。
全书6篇,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各篇分为上下卷,共12卷。
这6篇中的《冬官司空》早佚,到汉时补以《考工记》。
《周礼》一书与《仪礼》、《礼记》并列,统称为“三礼”,而且《周礼》还被推为“三礼”之首;它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我国古代文献中对都城规划的论述甚多,其中以《周礼》中的一些原则最为完整也最重要,影响后世达二千多年之久。
1《周礼》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西周的统治阶级把“天命”作为统治其他部族和广大人民的手段,其最高统治者以天的代言人自居,称为“天子”。
因此,“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1.1象天法地,融合自然都城的整体规划布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文化传统的产物,其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即用都城的物质形态和布局来体现天上人间的一种礼制秩序,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象天法地”,主要是以天、地、人为一个宇宙大系统,追求天地人宇宙万物的和谐合一。
《周礼•春官宗伯》云: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在日前举行的“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经过十年不懈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产业随着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中国文化产业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即将成为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亟待政府、企业、学界人士共同思考和解决。
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七大问题:第一,文化产业顶层设计亟待加强。
所谓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就是要加强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力度,要求把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市场建设、文化产业区域布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指导方针、基本内容、实施路径进行更具操作性的连接,要突破五年规划的限制,进行长期的战略性的全面设计、统筹规划。
范周表示,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文化产业在东中西部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但目前东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定位不清,各类传统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同质化发展。
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产业布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领域重复,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存在盲目超前发展的情况。
因此,范周认为应该在顶层设计上做好区域统筹,让东部更注重文化和科技的结合,以及设计和创意在产业上的体现,发展文化产业的前端业态;中部是要使内容生产型的文化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让中部地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的接续地点;西部地区主要和传统产业门类进行融合发展,关注民生领域,做好生产性文化产业以及文化旅游、观光农业等融合业态。
他希望我国可以在加快文化立法步伐、加强区域统筹发展和建立评估标准体系这三个方面努力,以加强文化产业顶层设计。
第二,文化产业应成为民生工程。
范周表示,目前我国很多文化产业项目成为了“政绩工程”,但他认为,“文化民生”应该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成为今后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定位。
文化强国的建设也应更注重人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指数,强调文化产业发展对基层老百姓的带来的实惠,使文化民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测评点。
范周: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
ZHONGZHOU CONSTRUCTION范周:文旅融合,城市发展新动能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近日,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对推进文化凑连续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增长边界的控制作用,实现均衡和高效的城市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城市功能的分类分级集聚,减少交通压力造成的污染与碳排放;一方面也要确保多中心之间的紧密联系,避免城市蔓延造成的交通能耗和能源低效供应。
交通规划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引导低碳出行。
鼓励步行、自行车、公交等低碳出行方式是促进城市碳减排的重要路径。
这一方面需要抑制机动车出行,一方面也需要向居民提供便利舒适的替代出行方式,这两者都需要借助智慧化的手段实现。
在抑制机动车出行方面,斯德哥尔摩则是智慧交通的标杆城和旅游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全国多地相关部门、景区、企业都开始制定、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举措。
那么,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城市如何抓住机会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化与旅游如何相生共荣理念融合是基础。
深层次理解文旅融合需明确它不只是单纯地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融入文化元素,也不只是将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化开发,更不是站在某一个产业的立场将另一个产业消融解构。
它本质上市,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并收取“道路堵塞税”,这一举措使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o在替代出行方式方面,则可以通过智慧手段,引导公交先行,设计最优换乘方案等方式,缩短公交出行时间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增强公交出行的吸引力。
编制智慧能源规划,建立优化高效的能源供给系统。
目前我国和能源发展利用有关的规划主要是两类:一是宏观的能源发展规划,强调能源的总体供需关系和发展方向;二是微观的能源工程规划,包括供电、燃气和供热三项。
能源工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维。
比如前几年提到的"互联网+”和“文化+”的概念,是注重两个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互相借力、相生共荣。
以文铸城意思
以文铸城,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概念,它表达的是将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理念。
这不仅关乎物质的、可见的城市面貌,更关乎城市的精神内涵、历史传承、文化氛围和生活品质。
首先,以文铸城强调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城市不仅仅是砖瓦和水泥的堆砌,更是文明和历史的积淀。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这来自于它的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各个方面。
这些文化元素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让文化成为城市的骨架,塑造出独特的城市形象。
其次,以文铸城突出了文化的动态性。
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因此,以文铸城不仅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要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鼓励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吸引新的艺术、科技、创意等元素,激发城市的活力。
这样的城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能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再者,以文铸城体现了人文关怀。
城市是人的城市,最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魅力,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同时,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能够让城市更加开放和包容,吸引不同背景的人们聚集在这里,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最后,以文铸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竞争愈发激烈。
只有拥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城市,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以文铸城不仅是一种建设理念,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城市能够保持持久的魅力和活力,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综上所述,以文铸城是一种全面的、动态的、人文的、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
它强调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注人的需求和幸福感,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践行以文铸城的理念,我们能够创造出既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文化及其社会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文化及其社会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也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城市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城市文化的生成和社会作用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文化的产生城市文化是指在城市中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文化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增多,城市文化开始逐渐产生和发展。
首先是商业文化的形成。
该时期随着各地商业人士的逐渐发展和积累,商业文化开始形成。
商人之间的交流和贸易活动,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从而使城市文化逐渐得以繁荣。
其次是宗教文化的发展。
随着城市中人口的增多,宗教信仰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人们在信仰上开始探究各种宗教,占卜、崇拜、祭祀等活动也逐渐确定。
这些活动的形成意味着城市的宗教文化已经开始逐渐成型。
再次是文化交流的促进。
春秋战国是各国互相侵略、交恶的时期,但这也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
各国王侯互相交往,学士辈出,知识分子的交流也逐渐促进了文化交流的融合。
文化交流的促进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文化的社会作用城市文化不仅对城市内部的居民、商人、学者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整个社会流动、阶层的流动、文化的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文化主要有以下社会作用。
第一,促进了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的提高。
在这个时期,城市知识分子是整个城市文化的中心,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知识结构的优化,也使得知识分子在城市中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第二,城市文化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由于城市文化的发展,社会结构逐渐得到了转变,城市居民的地位从农民、奴隶等地位上升到了商人、学者等地位。
因此,城市文化对社会结构的转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三,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城市文化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心,促进了古代文化资源的保存和传承。
通过城市文化的发展,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资源得到了更好的保存和传承,也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的塑造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的塑造作者:傅守祥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6年第3期文/傅守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引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为中国百姓勾画出未来五年的生活图景。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现代城市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的“文化变量”是城市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城市状况的优劣,既包含物质系统的合理程度,也包括精神、心理、情感等文化意义上对人的关怀程度。
因此,城市的文化生态状况关系到是否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关系到是否能使人们获得良好的文化气氛与艺术熏陶。
文化发展可以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发展可以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文化本身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所塑造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毋庸置疑,现代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现代城市具有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
城市是一个差异性的空间,没有差异性就没有城市。
城市主体是社会交往中的多元主体,城市是多元主体的“聚合体”。
从现实层面来看,城市的差异性更为本质地体现在城市多元主体空间利益的分化与空间地位的差异之上。
当前,我们尤其要注意,在中国新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发展能否为寻求文化认同的社群留下生长空间,如何让传统文化实质地进入城市公共生活,是当代城市发展与文脉接续的关键所在。
有自信的城市才有包容力,承认当代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为不同文化群落间的沟通创造机会,而不是以现代乌托邦想象的立场激化文化冲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多元文化的现代城市生活中,任何试图缓解文化冲突的努力都不可能脱离对主体性(包括不同社会群体)的承认,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一个不同文化群落更好地共同生存的空间,一个既相互差异又彼此平等的交互空间。
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范周
【期刊名称】《前线》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并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也为"十二五"时期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范周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当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
2.北大荒精神与北大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之新思考
3.理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性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以佳木斯市群众I生文化建设为例
5.融媒体时代做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学硕考研经验分享
2020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学硕考研经验分享我本科就是文化产业,刚刚考上中传的文化产业学硕,总结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想分享给大家,不过还是要结合自身,我的一些经验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好了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728《文化产业基础》:这门专业课备考比较繁琐,初试没有指定参考书目,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没有头绪,不知从何下手。
而且文化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广,对文化、经济、相关政策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经学姐推荐我去报名了爱考宝典的在线一对一辅导班。
老师会根据他的经验给我推荐一些基础的书让我先了解一个大概,然后每天老师都会给我在线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带着我巩固。
第一轮建议从《文化产业概论》开始,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
一个新专业的学习,专业概论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专业的了解。
对于书中很多概念性的东西,需要记下来,名词解释有可能会考到。
《新思考1》、《新思考2》,特别是2,里面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专题,是重点中的重点,也需要仔细的翻阅一遍。
在这一个阶段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需要配合大纲笔记进行细化整理。
老师很贴心的送了我很全面的笔记资料,但是还是建议自己再整理整理,对照老师的资料看看书本的大纲思路自己有没有完全领会到。
书单:范周:《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1》《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2》《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研究报告》《言之有范:指尖上的文化思考》《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研究报告》《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齐骥:《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韩俊伟、胡晓明《文化产业概论》赵润泽《文化市场营销学》相关书籍:《中国文化产业杂志》、《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阶段是每一个点的细化整理,基础知识要求是尽量面面俱到,而第二个阶段是热点专题整理,翻阅一下真题就可以发现,很多真题是每年重复考的。
比如:文化与科技融合、协同创新、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建设等专题,这些也是配合大纲、笔记以及老师的资料进行整理。
因为参考书目里的内容是零散的不适合考试答题模式。
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
民生周刊 2020.10.26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s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市文化的魅力。
我们是镇江“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单位,在做规划的时候,把镇江“翻了个底朝天”,所有的区县、所有的旅游节点性的城市都去考察过,从润州随便拿出一个能称之为旅游产品的地方,都是国家级的。
润州区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国内独一无二。
它是镇江的主城区,政治中心、商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一方面位于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位置,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实施。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平台,做到区域资源和经济的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润州区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南山风景名胜区、金山湖景区等为龙头,要扩展产业的辐射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从时间上来说,要延伸旅游我对这次推介会和论坛提4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宏观统筹,把握好时空两条主线。
要实现地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首先要走出以景区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
这需要好好谋划,以点带面,从宏观的角度统筹规划产业格局,以区块化的方式设计好空间集聚,充分发展城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二,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充分盘活文化资源。
润州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宗教资源,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其中金山寺的宗教文化、南山的饮食文化、西津渡的码头文化尤为突出。
这些特色文化都应该成为润州打造特色品牌的突破口。
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盘活这些地区资源,保持自身的文脉,探寻各文化的内在关系,打通屏障,让各种旅游资源充分整合。
人们到北京旅游,并不关心旅游景点在哪个区,最关心的是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明日报/2013年/10月/16日/第011版
国家社科基金
赋予城镇化以文化内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范周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炼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演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
发展以人为第一资源的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财税政策的调整,更要关注文化民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遍化、大众化。
因此,要以城镇化促进要素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强城镇化的“软实力”建设,既要为农民提供生活安置和产业转移的地点,更要为农民提供安置的配套环境与配套政策,消除“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标志,就是“农转非”,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模。
从生产方式来看,城乡之间的区别在于,农业、农民是家庭经营为主,城市和工业则是以企业经营为主。
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农民从个体生产和经营体制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分工与合作,有效提高产业效率,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驱动“人的城镇化”的有效方式。
因此,要整合和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地扶持和打造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减少发展文化产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走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做到既尊重城市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通过传统的城镇化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化,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善于借鉴和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之路。
既要善于建设大城市,更要善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走集约高效创新发展的道路,以县域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一批新型小城镇,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的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进行的保障
生态文明是一种自然—人类—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和谐、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
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发展自觉与文化自觉。
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不仅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变化,也将为城镇化注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文化产业是绿色、无污染、低耗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和基调。
与工业、农业相比,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创意密集的产业类型,以人们的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以文化创意资源为依托,有助于降低耗能,减轻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进一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以环境生态和人文生态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秉承的基本原则,也是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包容式增长的基本出发点。
就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更多的发展方式是资源依赖性,即依托现有的资源形态,实施低文化附加值的产品开发,整体而言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其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较低的劳动成本、不计后果的环境成本和较低的资源消耗成本,这也使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挑战。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的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着力破解城镇化过程中对文化资源过度依赖的症结,以加大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实现集约式、创意性、智造型城市发展的方式,驱动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区域格局的特色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发展以城市群为单位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群已经成为人居环境与生产要素深层次融合的新空间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演绎出产业集群化的新方向,使产业集群功能与区域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产业集群,逐渐跳出单一城市行政归属的框架束缚,向城市群扩张,形成了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经济体。
可以说,产业集群就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吸收集聚了稠密的经济能量,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产业,并承担了全世界主要生产要素的专业集聚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共同贫困”的局面早已消失,但“共同富裕”还只是一张蓝图。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将成为实现文化富民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平衡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集中在城市,城市汇集了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创意、资本等核心要素,拥有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这也使得都市圈、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呈现涟漪状的分布。
但就未来文化产业的集体式崛起而言,必须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依赖症,使广大县域地区、乡村地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
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破解空间布局的制约性瓶颈,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
此外,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加速,可以预见,以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系统为架构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下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三产的集约、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