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上光的行进课例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光的行进课例及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上《光的行进》课例及教学反思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10-7 10:21 编辑本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熟悉光源,二是熟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三是研究小孔成像。

那个地址面包括两个概念:一是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是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腕。

2.学生认知进展分析:要紧分析学生此刻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本钱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进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本钱节课知识时最要紧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生活实例、观看和实验等方式搜集证据证明“光是直线行进”的方式,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说明。

2.明白“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情愿与同伴合作探讨光学世界的隐秘,情愿斗胆交流;喜爱动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利用举例、观看、实验等方式搜集证据证明“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说明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明“光沿直线行进”的对如实验。

3.关键:⑴学生能够依照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对如实验;⑵教师给以语言或图片提示。

教学进程一、熟悉光源一、师:同窗们,咱们一路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

小黑板出示单元小诗,学生有情感的朗诵。

二、师:“是谁,让咱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学生猜猜3、师:光与咱们人类有着超级紧密的关系,关于“光与色彩”方面的内容你们都明白些什么?学生谈谈关于光与色彩都有哪些了解。

4、师: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咱们如何给这些光源分类?(咱们能够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熟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一、师:从咱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如何行进的呢?二、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师:这只是咱们的假设,有什么方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师生讨论实验方式和要点:如何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4、出示材料,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课本答案(上)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课本答案(上)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一、太阳和影子问题解答1、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答:一是方向的变化:西----东,二是长度的变化:长---短--长。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3、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4、预测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温度越高。

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二、太阳钟问题解答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制作简单的太阳钟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实验过程: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数值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判断当时的时间。

三、昼夜交替问题解答1、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

2、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18——-12;澳大利亚+1.30或+2或+2.30。

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

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 上册全册课件
2020/11/17
1.1太阳和影子 1.2太阳钟 1.3昼夜交替 1.4 看月亮 1.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2.1光的行进 2.2照镜子 2.3研究透镜 2.4七色光 3.1简单电路
2020/11/17
3.2导体和绝缘体 3.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3.4研究磁铁 3.5电磁铁 4.1测量呼吸和心跳 4.2 肺和呼吸 4.3心脏和血液循环 5.1解 释 5.2建立模型
2020/11/17
一天中, 气温是怎样变化的?
2020/11/17
早晚气温变化图
30 25 20 温度(℃) 15 10 5 0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时间
2020/11/17
我知道,我 来回答:
一天中,早晚 气温较低,中午气 温较高。
2020/11/17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 影子的长短、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2020/11/17
昼 当“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时, 夜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但是太阳要绕地球一
圈,才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太阳离地球 1.5亿千米,太阳运行的速度是250千米/ 秒,照此速度,科学家推算太阳绕地球一 圈要花1046.6小时。也就是说约要43天才
交 替 的
认 会发生一次昼夜交替现象,不会24小时内
2020/11/17
1.在同一时间物体的影子方向相 同。 2.一天中,中午影子最短,早晚 影子最长,并且与太阳运行的方 向相反。 3.早晨影子指向西方,中午影子 指向北方,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2020/11/17
们我 的们 生来 活说 有一 什说 么太 关阳 系位 ?置
的 变 化 与 我
2020/11/17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全册教案(完美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全册教案(完美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优秀教案第一单元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3.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4.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于太阳的运动有关。

5.知道完整的实验记录对结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手电筒、竹篾、米尺、竹竿、表格、作业纸。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看见教室外面的阳光了吗?(提醒学生不可正视太阳)2.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3.同学们能够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借助校园里的一些参照物描述高度)4.你们还看过天空中其他位置上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早晨、傍晚、中午......)二、组织讨论,总结影子变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总结出太阳运动的规律:由东向西,由低到高再到低。

影子变化的规律:由西向东,由长到短再到长。

三、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师生共同用手电筒和竹篾模拟太阳的运动。

学生做好记录。

四、画出物体的影子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己完成练习,教师选出几个学生的作业全班展示,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画之前是怎样想的。

五、猜猜时间,体验生活教师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时间拍摄的,要求说出判断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课后阅读、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收集整理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其他知识。

2.太阳钟【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3.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根据当地的维度制作太阳钟。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制作太阳钟的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科学前概念1.播放“锄禾日当午”FLASH动画.2.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诗句中是什么时间?(学生说出中午时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根据诗句中的“日当午”知道是中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光的行进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光的行进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够利用手电筒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能够区分不同光源的类型。

3.能够依照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如何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

科学知识:1.明白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明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并能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受到光学世界的奇异和奥妙。

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预备:教师演示实验:课件,镭射笔。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3块带孔的纸板、白屏。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镭射笔,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一、趣味活动引入:1、师:科学课专门注重观看,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伙儿的观看能力。

你们看看,今天的黑板和平常一样吗?(除了干不洁净)学生自由发言,引导:科学观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2、教师悄悄打开手电筒,光斑落在黑板中间,问:再认真观看一次,现在的黑板和刚才的黑板一样吗?生观看到光斑,赶忙会意识到老师手中有手电筒。

3、师:哈哈,被你们发觉了。

除了老师手中的手电筒会发光,你们还明白哪些物体能发光吗?(学生举例)(引出光源,并指导分类)4、师:老师刚才的手电筒发出的光属于什么光源?它是如何跑到黑板上的呢?谁能上来演示一下?学生用手指来演示光的路线,一样都会是直的。

(依照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5、导: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伙儿同意吗?你们都如此确定?生活中你看到过如此的现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如何样行进的》。

三、设计实验验证:1、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专门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出示幻灯片)2、学生自由说自己生活中相关的感受。

3、师:听了大伙儿的一席话,我隐约觉得你们的观点是对的,光应该是直线传播的。

只是,我有个小小的要求,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呢?4、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实验设想。

5、过渡:刚才大伙儿的实验方案都不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目录
分组
30
简单电路的连接
分组
31
2.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和绝缘体的检验
分组
33
液体导电实验
分组
32
人体导电实验
分组
32
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解暗盒
分组
36
4.研究磁铁
探究磁铁的各种性质
分组
38-39
研究磁化现象
分组
40
自制指南针
分组
41
5.电磁铁
做一个简易电磁铁
分组
42-43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组
小学科学(苏教版)实验目录(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课题名称白天
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
观察影子的变化
分组
3
2.太阳钟
制作简易太阳钟
分组
5
3.昼夜交替
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分组
6
4.看月亮
观察月相盒中的月相变化
分组
9
二、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
认识光的直线传播
分组
17
小孔成像成因实验
演示
18
自制小孔成像仪实验
分组
18
2.照镜子
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分组
20
自制潜望镜
分组
21
观察凸面镜、凹面镜
分组
22
3.研究透镜
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分组
23
凸透镜、凹透镜组合实验
分组
24
4.七色光
制造彩虹(1)
分组
26
制造彩虹(2)
分组
26
光的合成实验
分组
27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1.2《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课题
光的传播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5
学习
目标
·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安装和制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
·通过对光在空气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与发现,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重点
◆火柴棍熄灭后放到玻璃器皿中,不要乱扔,注意用火安全。
5、实验现象
①光线轻微跳动
②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能过看到一条光束
6、凭什么判断光束是直线的?
明确:借助玻璃器皿边缘或直尺进行比对,光束是直线。
(三)实验2:利用光束在小孔中行进证明光线沿直线传播
1、实验材料
硬卡纸和剪刀、手电筒、铁夹等
2、实验演示,播放视频。
2、设计实验
两千年前的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今天我们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墨子的伟大发现?
(1)实验材料
·玻璃器皿·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
(2)实验演示,播放视频。
(3)动手操作
①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②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
③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为止
明确: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
3、提出问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学生可能回答:
①根据声音是曲线传播的,推测光也会曲线传播。
②根据观察到的光线是一束一束的,推测光是直线传播。
回答
观察交流
推测
引出光线是否直线传播的问题。

《光的行进》教学设计

《光的行进》教学设计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2021年第26期(总第450期)▲课例点评一、教材简解《光的行进》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这一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本单元的研究可分两条主线,光的传播现象和光的色彩组成。

本课是探究光的传播现象这一主线的重要基础,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认识光源的基础上,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本课包含两个主题概念:一是光源,二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为本课探究重点,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1. 光源—这是一个十分容易理解的概念,并且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

教材中提出了“光来自哪里?”“哪些光源是天然光源?哪些光源是人造光源?”这几个问题,意在使学生对光源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入。

2. 光线传播现象在教材中以透射过密林和乌云的阳光,夜间的车灯光柱这三幅插图唤起学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会很容易想到光沿直线行进。

3. “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墙上”,这一实验虽简单但有趣,是对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的验证,是揭开小孔成像的秘密的基础。

4. 小孔成像既有趣又有些难以理解。

教材通过做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盒,使学生能亲自感受这个神奇的现象,在玩的过程中做出合理解释。

二、目标预设1. 知道发光的物体是光源,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光源。

2. 能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做出合理的假设。

3. 能利用手电筒验证光的传播现象,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解释光的传播。

三、重点难点1. 重点:使学生知道光的传播方式—以直线传播。

2. 难点:让学生通过探究观察到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并能加以验证。

四、设计理念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通过情境的设计,学生在探究操作中获得更成熟的“什么是光”的概念,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探求概念,通过有思维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把握自然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掌握构建科学概念的方法。

在学生亲历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中,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超越已有经验的可理解的情境,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不断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兴趣盎然
开课伊始,我展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太阳是什么,然后交流总结。由此得到太阳是光源的结论。再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影子是什么的结论。如此经过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交流发言、得出结论等环节后,让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准备充足,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准备
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两个实验,一个是观察影子的方向变化,另一个是影子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巧妙的把太阳高度的知识和影子的变化规律结合起来对比记忆,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2/2课时
课题
1.1太阳和影子
教学
目的
和要

1、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2、知道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3、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意义。
重点
难点
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具
手电筒、竹篾、小标杆
实践
活动
检查
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




1.1太阳和影子
高度高低
太阳运行气温气温高气温低
(自东向西)影子影子短影子长
东南西自西向东
西北东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的上节课的观察记录。
2、提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学习新课
1、模拟太阳运动的实验。
(1)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节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第二单元单元计划教学内容:1、光的行进2、照镜子3、研究透镜4、七色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

知道凹透镜、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凸、凹透镜的区别。

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会做小孔成像盒。

能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倒像的原因。

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

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学会制作望远镜。

学会制作彩虹,并能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

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的品格。

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能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制作简易潜望镜,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课时分配:第1课:一课时第2课:一课时第3课:一课时第4课:一课时第一课光的行进课题:光的行进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2、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3、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5、知道光是沿着直线行进的;6、会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仪。

7、在研究光怎样行进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8、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9、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具准备:教师:手电筒、小孔纸板学生:记录本教、学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寻趣——情境引入确定自主探究内容二次修改(红色)朗读科学小诗,渲染学习气氛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朗读黑板上的这首小诗: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2.猜一猜: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3.谈话:每当我们朗读这些科学小诗的时候,大家就想接着写下去,做一回小诗人。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上册第二单元 课件 光的行进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上册第二单元 课件   光的行进
2、把手电筒放置在第一张卡纸前一定的距离, 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卡纸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发 生的现象。
实验步骤
3、把第二张卡纸向右 或向左移动5厘米,观察在 纸屏上发生的现象。
4、第三张卡纸向右或向 左移动5厘米,观察在纸屏 上发生的现象。
乡宁县东街小学
乡宁县东街小学
实验证明:
光 在 是 沿 直 线 行 进 的 。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随堂检测
填一填 1、光在空气中或水中都是沿( 直线 )行进的。 2、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 )发现了一个 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 小孔)射进来,会在 对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倒像 ),这个现象称为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沿直线传播 )。
4.用火柴点燃蜡烛,前后移动白屏的位置, 直到在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沿直线传播 )。
随堂检测
填一填
1、光在空气中或水中都是沿( )行进的。
2、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 )发现了一个有
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
)射进来,会在对
面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这个现象称为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吧!
带个问题回家
光能在固体里传播吗? 如果能,还是直线传播吗?
谢谢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东街小学 郑李慧
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源自堂检测连一连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烛光 灯光 激光 萤火虫 极光 太阳光 闪电
观察下面的现象,猜一猜光的行进路径。
观察下面的现象,猜一猜光的行进路径。
实验目的: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
1、把3张带孔的纸板用底座固定,竖立在水 平桌面上,每张卡纸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 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后面放一张没 有打孔的卡纸作为纸屏。

六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

六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

在真空中最快:3×108 米/秒 (30万千米/秒)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小结:
1. 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空气)中是沿 直线 传 播的,影、日食都是 光沿直线传播 产生 的现象;
(三)月食
太阳
地球
月球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
阳和月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 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 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 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四)小孔成像
2400多年前我国墨子发现的有趣 现象——
小孔成像原理图
针孔照相机
带个问题回家:
光能在水里传播吗?
如果能,还是直线传播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光源 电 灯
水母
安康鱼和海萤 篝火

萤火虫

手电筒
荧光棒
油灯
极 光
发光水母
分分看吧!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舞台上的灯光
墙缝下的光
树林里的阳光
清晨的阳光
汽车车前灯的灯光
你发现了什么?
光是按什么路线行进的?
光在均匀介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果能,它的传播速度和空气中传播一样吗?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在水中的速度:2.25 ×108 米/秒 在玻璃中的速度:2 ×108 米/秒)
资料:光的速度
来自太阳的光以每秒约30
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太阳 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
声音
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完整版

1.光的行进【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生活实例、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是直线行进”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光学世界的奥秘,愿意大胆交流;喜欢动手制作“小孔成像”装置。

【教学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人工宝石、暗盒、带孔的卡片、可弯折塑料饮料吸管、细直铁丝、激光笔、喷壶、玻璃水槽、大手电筒、铁架台、高锰酸钾颗粒、水、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学生要复习太阳与物体及影子的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提出问题,形成假设1.(师生复习太阳与物体及影子的位置关系后)把教室的灯点亮谈话:每位同学都可以看见灯光,说明光行进的方向是向哪的?(之后出示“闪闪发光”的人工宝石)继续谈话:它们都在发光,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除了强弱大小等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2.学生讲述见解:电灯本身发光。

宝石本身不发光。

3.教师将宝石放进暗盒里,请三个学生观察,确认宝石不是自己发光的。

4.教师讲述:像点亮的电灯这样,会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宝石本身不发光,就不是光源。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属于光源?5.学生举例,后教师出示光源的辨析题,学生对光源进行判断,说明理由。

6.(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鼓励后)出示手电筒、铁架台,将铁架台的铁杆立于手电筒和黑板之间,谈话:请根据光源(当然还没有打开)和铁杆的位置画出铁杆的影子在黑板上的位置。

7.学生分组交流后,学生3人同时上前分别画出铁杆影子的位置,并回答“为什么要把影子画在这里”。

8.学生讲述理由。

(教师提示:可以从光行进的路线角度考虑。

)9.教师提出问题:光是直线行进的吗?10. 学生猜测。

二、设计方法,搜集证据1.谈话:我们需要证实我们的想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为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光的行进》第一课时,学习重点为了解光的传播,强化“视觉与光学仪器”的观念。

学生基础较好,已经学习过光的基本知识,并完成相关的实验。

二、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光从光源扩散的路径和形状,并且能够模仿和描绘;2.了解障碍物对光的影响,能够简单的解释光的阴影和反射;3.能够描述光的透过和折射,并且能够观察和模拟。

三、教学步骤1.显示教学目标和预期结果: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目标,并且能够对即将掌握的知识有一个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学生能够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形状,了解障碍对光的影响,描述光的透过和折射,并且能够做出相关实验。

2.海绵创景的方式呈现通过一幅海绵创景图片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看出光的传播路径和形状,并且模仿描绘不同的光形状。

3.实验1:光在直线上的传播测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使用手电筒和直尺进行实验,了解光从光源向周围扩散的路径和形状,模仿和描绘不同形状的光线。

4.实验2:光的阴影和反射使用小物品和手电筒进行实验,观察障碍物对光的影响,捕捉光线的影像和描绘阴影的形状,模仿教师演示反射光线的线路和路径。

5.实验3:光的透过和折射使用光斑投影仪进行实验,让学生能够观察光线的透过和折射,在观察中实现光的折射,然后让学生试着将相关内容模拟出来。

6.总结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回答,总结本节所学内容以及未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小结。

四、教材反思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行进》第一课的办法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

实践证明,本课计划的教学设计可以在细节和流程上得到教学的认可。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达到合理分配时间、紧密联系实际和注重学生的打分。

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同时,更有效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1.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影、 光沿直线传播 日食都是 产生的现象;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约 3×105 千米/秒。
3×108 米/秒 。
练习: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E.镜子
提问问题: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呢?
• 猜想:光的传播路径可能是……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你能完成挑战吗:
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光确实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空气或水 中都是沿直线行进的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 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 物体后面便产生影。
2. 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 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用
来自太阳的光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 播,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 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思考
• 在校运会上,如果你是百米赛跑的 终点计时员,你是怎样用秒表记录 起跑时间的?
5.光的速度
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声音 在空气中的速度:340米/秒
在真空中最快:3×108 米/秒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在水中的速度:2.25 ×108 米/秒 在玻璃中的速度:2 ×108 米/秒)
(4)小孔成像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 得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 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 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是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也是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用光的直线传播的解释: 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 小孔成像
光的传播
光源:能够自动发光的物体
1.下列物体中.镜子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2.下列物体中是自然光打√、是人造光打○ 萤火虫 手电筒的光 汽车车灯的光 烛光 太阳光 探照灯光
舞台上的灯光
树林里的阳光
墙缝下的光
清晨的阳光
汽车车前灯的灯光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想想议议: 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估测发生雷 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
答案:(光的传播时间忽略) 看见闪电后, 立刻看表, 记下时间; 看过几 秒后听到雷声. 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根据 s=vt 即可求 出闪电处的距离.
(2)日食
太阳
月球
地球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
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 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3)月食
太阳
地球
月球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并且
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 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