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向”
化身万千·跳出三界·眼光向下——思想史研究三题
化身万千·跳出三界·眼光向下
——思想史研究三题
葛兆光
摘要:思想史应当是“开放的思想史”。这种开放,有三个方面需要思考:一是要在“化身万千”的当下还能守住自己的领地,写出明确的脉络,划出清晰的边界;二是要“跳出三界”,即跨出过去思想史的三个自我设限的“界”(学科之界、国别之界、古今之界);三是要“眼光向下”,过去的思想史倾向于“眼光向上”,重视上层社会而轻视下层社会民众的所欲所求。思想史既要讨论“思想的提出”,也要讨论“思想的实现”,关注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希望思想史学者能够重新讨论思想史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思想史;跨界;开放;思想史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
中图分类号:K0;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3)11-0005-07
2007年之前,我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思想史领域,2007年之后,我把关注重心逐渐转向“从周边看中国”,于是,有关东亚和中国,疆域、族群、信仰、国家与认同等问题,成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最近这两年,我想重新回到思想史研究领域,因此,对思想史应当如何研究、如何拓展,有一些新思考。①
这里以“思想史研究”为题,讲我的三点想法。
①本文在复旦大学“思想史高端论坛”的三次发言基础上整理而成。
5
化身万千·跳出三界·眼光向下——思想史研究三题
思想史能否““化身万千
化身万千””?
一、思想史能否
思想史在中国很重要,这一点无需多说。传统中国的士大夫,常常习惯于讨论究竟什么是末,什么是本?什么是器,什么是道?什么是用,什么是体?在中国传统思想世界里面,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不搞清楚本、道、体,只抓住末、器、用就不成。即使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代如晚清,中国知识人也不太愿意采取实用方式,把舶来的知识技术简单抄来抄去,把时装穿上一件脱去一件,好像总要追问个“什么道理”?“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就成了思想世界的热门话题,这是新话题,但更是老传统。所以,宋初宰相赵普的一句名言就是“道理最大”,它开启了宋代的道学或者叫理学;而现代学者林毓生先生也说,中国习惯于“通过思想文化来最终解决问题”①。
浅谈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浅谈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近来读到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政治学入门的书籍,对其中一篇题为"国家间的关系:如何保持均势"的小文章,很感兴趣,读后颇有所获,便作一篇读书笔记,请老师指正,愿与同学们共勉.
这篇文章仅数千字,虽短小却精干,笔者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评述了在国际关系中如何依靠各国的均势,以实现世界的和平。文章首先认为”不管国家内部是如何复杂,在国际上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武装起来的整体,随时可以进攻别人,防卫自己。因为没有足够的防卫力量任何和平和繁荣的社会都不可能维持多久"。接着用大量的篇幅来叙述欧洲充满战争的近现代史,从公元491年克类维斯征服高卢人的战争一直谈到二十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此说明欧洲大部分历史都是战争史,从而引述克劳塞维茨的论点"战争就是政治以别种手段的继续”;以及托玛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提出的"自然状态”理论,(即"人们生活在一个混乱无序,战乱不断的现实社会状态下,寻究其原因是没有承认一个共同的权威,生活在此"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避免死亡就必须建立一个公民联合体,拥戴一个凌驾在上的政权来用法律统治他们---——武力征服通常能导致这样的结局。)再进一步推出两个概念:"垄断"和”均势”,并阐述任何企图用”垄断"为手段的政治实践过程都不能达到其目的,列举从十六世纪哈布斯堡统治下的西班牙,十七世纪的法王路易十四,到十八世纪的俄国沙皇,法国革命后的拿破仑都曾企图染指欧洲的霸权,却往往都未能得逞。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各国之间的结盟等手段以达到力量的均势,才能实现国际间的和平。文章由此作为基础,进一步论述到国家利益就是”一个国家认为保障本国安全所必须采取的一切行动"。再从国家利益的现实局限性,不同政治集团的不同诠释,不同价值观的不同判断,各国政府的不同理由等方面分析论证国家间的关系最终是一种力量关系,国家利益的大小归根结底是国家自身实力的大小。文章最后还介绍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两种方式:"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并以现今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维持世界和平方面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功,以及所有的政治解决都可能带来新的政治问题等为例不言而喻的批驳了理想主义的非现实性.看完文章,使自己对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有所接触,但毕竟作者是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上的”一家之言”,什么才是更准确的对”国家利益"的定义呢?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又有何渊源等问题使我更有兴趣较深入的去了解一下,并做出了以下的读书笔记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
国际关系简介
国际关系简介
国际关系(英文: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国际关系既是学术的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领域。
简而言之,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等关系。---(荆祖民提供)
作为政治科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也和经济、历史、法律、法学、地理、社会、人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紧密联系。从全球化到领土争端、核危机、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人权,都是国际关系研究的议题。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学主要是指研究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各种国际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或学问。---荆祖民整理
历史
国际系统
国际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回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现代的国家制度从那时开始发展。在这之前,欧洲中世纪的权力架构体制都是根基于模糊的宗教等级制度上。威斯特法伦和约确立了主权的概念,主权意味著统治者或君主将不会认可任何在其领土之内地位同等和更高的权力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权力架构类似于当时的威斯特法伦和约,但两者都缺乏主权的概念。威斯特法伦和约促成了民族国家的崛起,以及外交和军队的制度化。这些特定的欧洲制度也经由殖民主义流传至美洲、非洲和亚洲。当代的国际关系在冷战期间的非殖民地化后终于确立。不过,虽然民族国家制度被视为是“现代”的,但许多国家并没有结合这种制度,因而被称为“前现代”。除此之外,一些国家也已经发展超脱出民族国家之外,因而被称为“后现代”。因此,国际关系是否有能力针对这些不同形式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也经常是争论的话题。
宗教与全球治理:一个跨宗教的比较视角
宗教与全球治理:一个跨宗教的比较视角
宗教与全球治理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宗教观念自身来看,宗教在和平与冲突中的角色是矛盾的。具体说来,每种宗教都包含和平的因素,同时却又常常成为冲突的动力。然而,这一矛盾的角色却促成了宗教与全球治理的关键机制。这其中的核心在于全球公民社会的建构,公民宗教是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具体的步骤包括:全球民主的机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宗教人权、宗教对话等。治理概念的引入标志着与孔汉思的全球伦理不同的路径以及理解当今宗教与全球秩序之间关系的新视角。
关键词:宗教;治理;公民社会;秩序
随着全球宗教复兴和宗教政治化的趋势,宗教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宗教在和平与冲突中的地位,更是值得人们密切关注。传统的宗教学者总是倾向于强调宗教中有利于和平的因素,国际关系研究者则经常将宗教视为暴力和冲突的根源。这就造成了宗教在全球治理中的矛盾角色。特别是“9·11”以来,宗教恐怖主义作为一个新名词的出现,再次激起了学界关于宗教与社会秩序关系的研究。宗教由此也成为全球政治的一项重要议题。到目前为止,宗教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公民社会则是这一讨论中的重要中介因素。在和平与冲突的问题上,宗教的角色是矛盾的。矛盾性是事实,也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关键就在于,如何促进宗教在积极方面的功能,抵制消极功能,从而推动宗教在矛盾角色中的功能转换。公民宗教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
一、宗教、公民社会与治理
1981年,作为阿斯本人文研究所(Aspen Institute for Humanistic Studies)关于治理的系列出版物之一,威廉姆斯(Colin W.Williams)的《道德、宗教和治理》(Ethics,Religion and Governance)一文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命题和结论:(1)我们社会同一意见的消失是当前治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基本因素。(2)从根本上说,这一消失既是道德的(缺乏基本道德的共识),也是宗教的(缺乏一种共同的意义或目的感)。这影响了我们公共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政治和经济。(3)这一共同目的和意义感的缺失是基要主义兴起的主要基础。它是为了重新确立我们文化中原始宗教基础的权威。(4)现代化和多元主义的双重力量使得基要主义的努力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危险的。对传统的重新发掘是需要的,但不是恢复(restoration),而是重述(re-statement)。威廉姆斯指出,公民宗教作为多元社会中的一种形式,或许可以作为解决目前治理危机的一条路径。作为关于宗教与治理问题较早的系统论述,威廉姆斯的观点无疑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同时,这也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宗教、公民社会以及治理之间的关系。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3-4讲
第三种定义,1981年在加州召开的国际机制国 际会议上,由斯蒂芬克莱斯纳(Stephen D. Krasner)提出,“国际机制是国际关系中某一 特定领域中反映行为主体的原则、规范、政策 和决定程序的各种明文条例和默契”。即“汇 聚的规范和预期”。 其中,原则是关于事实、原因和公正的信念; 规范是以权利和义务定义的行为标准;规则是 对行动特别的指示或禁止;决策程序是作出和 应用集体选择的普遍实践。 国际机制,有成文的,有不成文的,有正式的 协议,有非正式的默契。共同点:避免无政府 状态、降低冲突的潜能、实现有控制的发展。
经济相互依存转化为政治权力的途径
基欧汉和奈提出把经济相互依存转向政治权力的途径 1、联系战略 2、议题的确定 3、跨国政府及跨政府关系 4、国际组织
权力政治与复合相互依存政治过程的比较
权力政治条件下 行为者的目标 军事安全是首要目标 复合相互依存条件下 国家目标将因问题领域而异。跨政府政 治使目标难以确定,跨国行为体将追求 自己的目标。 专门适用于问题领域的权力资源是最有 用的,操纵相互依存、国际组织和跨国 行为者将是主要手段 议题将受问题领域中权力资源分配状况 变化、跨国行为者重要性变化、来自其 它问题领域的联系以及敏感性相互依存 增加导致的政治化等因素影响 由于武力失效,强国将更难以实行联系 做法,弱国通过国际组织所实行的联系 做法将瓦解而不是加强等级制度 国际组织将确定议题,促使联盟建立并 作为弱国政治活动的场所,为某一问题 选择组织论坛和争取支持票的能力,将 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
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
一、国际关系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及类别
1、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学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演变规律,及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的各行为体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国际关系事实)
2、国际关系的类别
(1)有关国际行为体的事实。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
(2)有关行为的事实。
行为体的对外政策及其互动
(3)有关话语的事实。
(4)概念化事实。
概念化事实作为对特殊现象的一般性概括,体现的是具有共性和反复出现的事实。
(二)国际关系研究对象的属性
1、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1)事实的概念
“事实”的四层含义:
真实存在的事情;
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
通过相关信息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被证实的观察、观念,即经过科学研究被证实的事情。
(2)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
自然事实是独立于人脑的客观存在
(3)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自然事实不具主观性,基本属性是它的物质性, 自然事实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事实是客观外在和主观内在的融合,具有有主观性,观念因素为社会事实的基本属性之一
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兴起于19世纪,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现象的自然特质一面视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实验与数据,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罗兰罗伯森
罗伯森的文化系统论
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是当代公认的全球化、文化和宗教研究的重要人物。现任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社会学教授、全球研究中心主任。他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著名教授,中国清华大学文化研究荣誉教授。他曾经访问过英国、美国、香港、瑞典、日本、捷克共和国、巴西、土耳其和奥地利等国。他还是全球研究协会主席,宗教研究协会前主席。他曾经在美国利兹大学、艾塞克斯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执教,1970年,他作为社会学系的主任,被聘为约克大学的主席,1973年他转到匹兹堡大学,随即被列为著名在职教授。他还曾经就职于《数学社会学》、《宗教研究评论》、《社会学分析》(最近更名为《宗教社会学》、《理论、文化与社会》、《国际交流杂志》、《人权研究》等多家杂志。
罗兰·罗伯森著作颇丰,主要有:《世界体系和社会的现代化》(合著)(1968)、《宗教社会学的阐释》(1969)、《意义和变迁》(1978)、《认同与权威》(合编、合著)(1980)、《宗教和全球秩序》(合编、合著)(1991)、《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1992)和《全球现代性》(合编、合著)(1995)等。他的著作被译成德语、西班牙语、丹麦语、日语、汉语、土耳其语、意大利语、波兰语和葡萄牙语等十几种语言。他曾经因为自己在宗教方面的著作而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
一、全球化研究的文化转向
罗兰·罗伯森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对全球化这个总主题及其意义进行研究的。起初,他采用的是社会学中普遍使用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从1965年至1972年的这段时间里,他与政治学家彼得·尼特尔(Peter Nettl)一起,就现代化理论与国际关系学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涉及到当时流行的第三世界社会“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其主要观点是: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T·帕森斯(T·Parsons)著名的AGIL图式为基础,提出存在一种至少是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国际系统。帕森斯在AGIL图式理论中认为,任何一个完整的系统都有四个子系统或者说有四个发挥功能的结构或部分所构成。它们是:对环境的适应(A);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实践(G);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交换的整合(I);对系统随时间推移而进行的再生产的潜在预备(L)。罗伯森根据上述思想提出,人类社会虽然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国际系统,但却具备了系统建设的充分条件,并且正在由“G子系统”(国家间的国际互动)向前开始推进,只不过这种推进遇到了以文化领域(L子系统)中未消除的分野的形式出现的抵制,从而延缓了系统本身的充分发展。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区域合作与整合
地区性组织和合作机制在国际 关系中的地位上升,区域一体
化进程加速。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国际社会呼吁改革全球治理体 系,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
和问题。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目
CONTENCT
录
• 国际关系概述 • 地缘政治理论 • 国际关系中的地缘政治因素 • 地缘政治格局与国际关系 • 地缘政治风险与国际关系挑战 •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的未来趋势
01
国际关系概述
国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 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 的相互关系。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关系
地缘政治影响国际关系格局
地缘政治因素决定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和战略利益,从而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和演 变。
地缘政治影响国家外交政策
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需要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如周边国家的实力和战略意图、地区安 全形势等。
地缘政治与国际合作
地缘政治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国际合作,如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可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而地缘政治冲突则可能导致国际合作破裂。
04
地缘政治格局与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地缘政治概念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3.2国际关系 第2课时 教案
3.2国际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
2.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3.国际关系的方式;
4.国际竞争的实质;
5.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解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原因,增强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关注国际社会有影响力的大国关系,深刻理解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树立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正确看待国家关系和国家间的交往。
【教学重点】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G20峰会》。
思考:说说国际关系有哪些基本形式?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国际关系
议学材料: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8日上午,一辆从俄罗斯塔曼半岛方向驶上克里米亚大桥的货车发生爆炸,引发与公路桥并行的上方铁路桥上一列货运列车的7节油罐车厢起火。从俄公布的大桥监控视频可以看出,爆炸发生时车流并不密集,与发生爆炸的货车同方向行驶的还有两辆小轿车和另外一辆货车,随后发生剧烈爆
炸,火光冲天。
克里米亚大桥,又名刻赤海峡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梁,是俄罗斯建造的最长的桥梁,也是目前欧洲最长的大桥,被俄罗斯称为“世纪工程”。克里米亚大桥由两座平行的桥梁组成,一座四车道公路桥,一座双线铁路桥,全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应普京要求,克里米亚大桥于2016年2月开建,大桥公路部分在2018年5月开通,铁路部分在2019年12月通车,造价37亿美元。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军多次宣称计划摧毁这座大桥。今年6月15日,乌克兰少将德米特里•马尔琴科接受乌媒采访时表示,乌军计划摧毁欧洲最长桥梁克里米亚大桥,称该大桥为乌军的“头号目标”。8月,克里米亚大桥上空曾发生爆炸,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军防空部队在克里米亚大桥上空附近击落多架乌军无人机。
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方向:
国际安全与战略: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安全问题,涉及国家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实践。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政治、经济、贸易等问题,关注全球化、国际组织和政策制定等方面。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主要研究国际组织的发展、作用以及全球治理的相关问题,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和实践。
国际政治理论:主要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和相关哲学、伦理等问题,关注现代国际政治理论的演进、趋势和未来发展。
区域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的地区问题,如欧洲、亚洲、中东等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民族、宗教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宗教问题,涉及跨国民族、宗教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国际交流、文化差异等问题,关注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国际关系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国际关系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
一、国际关系学研究对彖的基本属性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及类别
1、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彖
国际关系学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演变规律,及构成国际关系体系的各行为体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国际关系事实)
2、国际关系的类别
(1)有关国际行为体的爭实。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并能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贵任和义务的实体。
(2)有关行为的事实。
行为体的对外政策及其互动
(3)有关话语的事实。
(4)概念化事实。
概念化事实作为对特殊现象的一般性概括,体现的是具有共性和反复出现的事实。
(二)国际关系研究对彖的属性
1、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1)事实的概念
“事实”的四层含义:
真实存在的事情;
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
通过相关信息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被证实的观察、观念,即经过科学研究被证实的事情。
(2)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
自然事实是独立于人脑的客观存在
(3)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性
自然事实不具主观性,基本属性是它的物质性,自然事实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事实是客观外在和主观内在的融合,具有有主观性,观念因素为社会事实的基本属性之一
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一)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scientism)兴起于19世纪,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现象的自然特质一面视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实证的方法,依赖实验与数据,强调学科知识的客观性与精密性。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押学思潮与世界观。
国际关系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
2权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即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的影响,国际事件的综合能力
3冲突论:冲突与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有关;由于各国追求的利益不同,所产生的“权力冲突各异”,因而导致频繁的国际冲突;
4均势论: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权力大体相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别国,从而能够实现共存;均势理论假定,在这种格局下,国家反对其他国家的权力优势;
5霸权:指国际关系中一种支配性的领导地位和状态,也可指霸权国强行推行其意志的政策;霸权国是指具有足够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行为,操纵国际体系运作的国家;
6 博弈论: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极为推崇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包含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是游戏规则和策略选择的统一;
7 合作:为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政策和行动上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行为及其结果;合作并不是国家间关系的和谐状态没有利益冲突,国际合作的基本特征是利益冲突和利益趋同并存,虽然国家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但调整各自政策之后,相互的实际或预期效用相吻合,从而克服利益冲突,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结果;
8体系:“部分或分体系的集合体”,任何体系均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任何体系都呈现一种结构,其组成部分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体系论则是一种“抽象的,描述的和理论的概念;”它提供一种广泛的分析观点;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整理
国际关系理论
1.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出现与第⼀次世界⼤战有密切的关系,是对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的结果。理想主义的代表⼈物有:伍德罗?威尔逊(《论国家》、⼗四点纲领)、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中⽴与集体安全》、《国联与法权》)、约翰?默⾥。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性是善良的,或⾄少是可以改造的,战争可以避免。战争不是⼈性的产物,⽽是环境的结果。战争之所以发⽣是因为战争的有利可图使⼀些⼈的良知误⼊歧途,⼈类可以通过教育改造⼈性,避免战争。
(2)倡导国际主义,国家利益是可以调和的。理想主义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对外政策中强调国家利益是狭义的民族主义的表现。结束秘密外交,实现对外决策的民主进程,将有助于消除战争的起因。
(3)建⽴国际组织,开展国际合作,保卫世界和平。国际联盟是威尔逊的“宠物”,是理想主义的希望,理想主义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
(4)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理想主义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规范和约束国家的⾏为,从⽽最终使世界避免战争。
(5)提倡国际道德,确保世界和平。理想主义认为,维护国际道德的途径使,通过国际联盟对实⾏侵略的国家进⾏制裁;发挥学者和政治家的作⽤,提⾼民众的觉悟和⽂化素质。
从以上可知,“国际主义”、“国际组织”、“国际法”、“国际道德”在很⼤程度上代表了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外交实践。
2.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摩根索的扛⿍之作《国家间政治》是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其核⼼的内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已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第一章-相互依存论与新自由主义
国际机制的三种形式和三个分析层次
三种形式: 1、国际机制可以是由国家之间的协议或条约组成; 2、国际机制也可以是产生于建设性的正式安排; 3、国际机制也可以仅仅是暗含的。
三个层次: 1. 国际机制由权力和规则、决策的程序和手续、使人遵守制
度的机制三要素构成; 2. 国际机制能否有效取决于制度的形式是否合理、组织是否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
IGO
中的地位与作用示意图
政府
种族集团、反政府组织 等 地方自治体 个人、团体、企业等 组织形成 交流关系 对立关系
A国
B国 NGO
C国
地球共同体论 (Global Community)或全球化理论。 最早由美国国际政治学家莫德尔斯基(George Modelski)在1972年提出,考克斯(Robert W.Cox)、史 蒂芬·基尔(Stephen Gill)等人一起创立了全球政治经济 学(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代表人物: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 代表作:《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国家的经济政策》 总体理论倾向:贸易是使世界各国走到一起来的和平力量。 1、什么是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指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敏感反
应关系。 2、经济相互依存论。主要研究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密切相关,涉及到国家、地区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竞争。国际关系理论对于探索国际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全球化、多极化、地缘政治的
不稳定和新兴大国的崛起,使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变得更加复杂
和多元化。
1. 国际关系理论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国际关系理论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国际体系
理论、国家行为学和国际制度理论。
国际体系理论认为国际关系的演变是由国际体系的变化所引发的。国际体系由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发展而形成,在国际体系中大
国和弱国的地位和角色不同,国际体系的稳定或不稳定决定了国
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国际体系理论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在于,它强调了国际体系和地缘政治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国际体系变化
如何影响地缘政治的变化。
国家行为学是研究国家之间的互动及其理论基础的学说。国家
行为学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分支之一,它主要着
眼于国家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国家的行为受到国家利益、权力、地位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国家的行为模式表现了国际
关系中的地缘政治之争,也反映了地缘政治之间的博弈。国家行
为学对地缘政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各种地缘政治冲突的动因和结局。
国际制度理论认为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规定了国际社会的行为方式和规则。国际制度有利于国际关系的协调和管理,缓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国际制度强调合作和协商,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国际制度给各方提供了共同愿意的行动准则,规范了地缘政治的竞争和协作,但也存在着国际制度不稳定、无效和失败的问题。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近现代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结合《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1、国际关系: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
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P11)
2、怀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3R:(P17)
(1)现实主义:理论主张是赞赏冷血、不道德的人,国际政治处于“自然状态”,现实世界充斥着“暴力、罪恶和苦难”,国际关系的法则是强权政治。
(2)理性主义:提倡法律、秩序、守信的人,认为国际关系唯一法则是理性法则,国际政治意指国际交往、权利均势、大国协调、国际合作。
(3)革新主义:推崇的是从事传教、解放、革命的人,认为国际社会的变革经历了中世纪宗教改革、法国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3个阶段,国际政治是国际冲突和合作的结合。
3、理想主义观点:(1)人性可以改造;(2)战争可以避免;(3)利益可以调和;(4)建立
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5)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6)公众舆论可确保世界和平。(P33)
4、现实主义观点:(1)人性本恶;(2)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3)国际社会处于
无政府状态;(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6)维持国际和平的最好办法是依靠均势。(P37)
5、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一场行为主义革命。
6、华尔兹1959年《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P1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第004版
前沿
国际关系研究的“宗教转向”
徐以骅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国际关系学的前两次转向,即“政治经济学转向”和“社会学转向”作为“同类项合并”相对较易;而国际关系学的“宗教转向”虽已被提出,但两者互为“异类项”,合并相当困难。
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宗教的作用越来越从隐性转为显性,并且日益成为跨地区和跨国界现象,被称为“全球宗教复兴”,而全球化趋势更放大了宗教对国际关系和各国政治的影响。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如巴以冲突、“9・11”事件、国际反恐、科索沃冲突等,或多或少均有宗教的背景和动因。宗教被宣布从“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舞台的中心”,以至于有国际关系学者断言,如“不重视宗教就无法理解国际关系”。宗教甚至成了国际舞台上各方争抢的资源,而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也俨然成为国际关系/政治学科的“新边疆”。“宗教全球复兴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堪比冷战结束或全球化初现所引起的理论挑战。”
“奇特的西方现象”: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被放逐”
然而,从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诞生以来,宗教一直是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所长期忽视、边缘化甚至“放逐”的研究对象,这在冷战期间尤为如此。这种对宗教的排斥可以追溯到近代国际关系的起源。在产生于欧洲宗教战争结束、民族国家诞生、国家主权被“神圣化”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关系体系中,并无宗教的一席之地,而在反映或折射此种国际关系体系的、“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宗教自然也无足轻重。对宗教的排斥“似乎被记录在国际关系学科的基因密码之中”。
其实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宗教传统中,或者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里,现代化并未导致宗教的边缘化和私人化。因此全球宗教复兴不仅被描述为“上帝的报复”,而且被形容为“东方的报复”或“东方的反叛”。因此,忽视宗教的倾向基本上是“奇特的西方现象”和西方中心主义的体现,而国际关系学在许多方面又是社会科学领域中最以西方为中心的学科之一,可说是“宗教无用论”的“重灾区”。
“宗教觉醒”:把宗教因素融入国际关系研究
全球性宗教复兴,尤其是当代影响国际关系的三大宗教性运动(政治伊斯兰的兴起、美国宗教右翼的“政治觉醒”和拉美解放神学的发展)以及极具宗教性的三大事件(伊朗革命、波兰变局及其东欧剧变以及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给予忽视宗教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当头棒喝,而那种认为宗教将日益个人化、边缘化和世俗化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也像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那样轰然倒塌。
在宗教从“被放逐”到回归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背景下,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开始卸下现代化神话的有色眼镜来正视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西方的国际关系科研教学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宗教觉醒”或“宗教反省”,把宗教因素融入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从而扩大国际关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开始成为国际关系学界的新尝试和新共识。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倡议在国际关系学中建立国际政治神学(internationalpolitical theology),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科对经济因素的轻视,而国际政治神学的建立则是要纠正国际关系学在对世界事务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对宗教、文化、观念或意识形态的有系统的忽略。
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对宗教与国际关系关联性的研究已今非昔比,长期以来该学界对宗教的忽视也已基本改观,有关论著可说是层出不穷。有学者(Petr Kratochvil)把这些研究分为两大板块:一大板块是对历史的研究,即探讨国际关系或现代性的宗教根源;另一大板块是对现状的
研究,或者说主要探讨当前的全球宗教复兴。此两大板块包含着对国际关系以下六类与宗教有关的研究,如右图所示。
宗教与国际关系的关联性和宗教所具有的世界观、身份认同、合法性来源以及作为民众运动和正式组织机构的属性有关,相关研究和讨论也主要围绕这些议题展开。不过目前学界采用的研究进路,主要还是所谓“家谱学”或“考古学”进路,即研究上述“宗教之根源”;或“组织学进路”,即研究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宗教行为体;以及“实证主义进路”,即把对宗教与国际关系置于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研究如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此三种进路多多少少都存在着还原主义或降“神圣”为“世俗”的缺陷。
第三次转向:国际关系学界的“宗教介入”
事实上宗教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确实存在着基本张力,因为人们实在“无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来解决超验和世俗之间的冲突”。对宗教的研究方法一般被归纳为人文、神学和科学(或实证)三种进路,作为社会科学的国际关系学可以胜任科学(或实证)的宗教研究,但却较难包容人文和神学的宗教研究。因此国际关系学的前两次转向,即“政治经济学转向”和“社会学转向”作为“同类项合并”相对较易;而国际关系学的“宗教转向”虽已被提出,但两者互为“异类项”,合并相当困难;而提倡跨学科研究,冲破国际关系学的学科界限,同样也面临着对宗教与国际关系的非实证性研究是否可行的问题。
因此,目前宗教问题虽被纳入国际关系学界的研究范围,但对该学科的影响仍比较有限。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对仅仅是“正视”和“收编”宗教,即把宗教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还是借宗教因素而“重建学科”,即把宗教作为重新界定和改造学科的非实证主义导向,尚存在着争议。虽然国际关系主流学界目前显然主要认同前者而非后者,但也有学者提出另类的、非实证主义的改造方案,如上述国际政治神学等。不过就目前而言,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并不在宗教议题被忽视,而在于宗教议题缺乏较为系统成熟的理论。
宗教学和国际关系学都是各种学科均可染指的门槛较低的学科,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也是如此。宗教与国际关系或国际问题研究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可单指基于国际关系或政治学学科对国际宗教问题的研究;广义的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则泛指国际关系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对国际宗教问题的研究。就议题而言,上述领域还可有“主议题”(如宗教与当代国际制度、国际体系、国家/国际安全、各国外交、地缘政治等)与“共议题”(即其他学科可充分介入甚至作为主导的议题如宗教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全球化、国际法、国际冲突和对话等)之分。作此类区分有武断的成分,因为在具体研究中此两类研究不仅密切相关而且互相借鉴。但此种区分还是有助于了解目前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现状和前景。总的来说,前者即狭义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无论在国内外都开展较晚,只是在20世纪末尤其是“9・11”事件以来,这种滞后局面才有所改观;后者即广义的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则开展较早且相对发达,这主要归功于神/哲学、宗教学、社会学、历史学、外交学等学科的贡献。不过由于当前“国际关系的宗教回归”,此两类研究无论在国内外均趋于平衡。
目前就整体而言,除涉华课题外,在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国内学界还处于介绍、积累和起步的阶段,研究重点仍在各种宗教行为体和宗教运动。国际关系学科尤其是安全理论的介入,无疑是国内宗教与国际关系讨论学术转向的重要因素,而国内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同样有赖于宗教研究在国际关系学领域的“主流化”。国际关系虽不能包揽该领域的研究,但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只有融入国际关系学科才能获得不可或缺甚至更为有力的分析工具,尤其在上述“主议题”方面。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跨学科跨地域实证研究、国际关系学界的“宗教介入”以及超越描述性个案研究而建立宗教作为自变和因变量影响国际事务的理论框架,应是我国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