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 硕士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环境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保技术应用、环境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系统掌握清洁生产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运作维护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在环境保护、环保设施设计、制定环保政策等方面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1. 学制环境工程硕士学位课程学制为3年,其中前两年为学术学习期,第三年为毕业设计及实习期。
2. 课程设置(1)学术学习课程1) 环境科学导论2) 环境科学原理3) 环境化学4)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5) 环境监测与评价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7) 水污染控制工程8)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9) 废气与废水处理工艺10)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11) 环境规划与管理12) 环境保护设施设计(2)实习及毕业设计1) 实习课程2) 毕业设计三、培养方案1.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在选择导师后,由导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设计项目等,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培训。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途径,全面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并完成个人研究论文。
3. 实习设计学生在第三年进行实习设计,可以选择在环保部门、环保企业、科研单位等实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四、培养实施1. 师资力量学校拥有环境工程方面的知名教授和专家,他们在环境工程领域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学校还将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人才和专家来校授课,丰富学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机会。
2. 实验设备学校具有一流的环境工程实验室和设备,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和研究需求。
3. 学风建设学校将重视学风建设,加强学术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等。
五、质量保障学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对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质量保障与监督,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型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环境问题分析、设计和解决能力,能够在环境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相
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备坚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
2.具备先进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操作能力,熟悉环境工程实践中的
常用技术方法;
3.具备较强的环境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环境工程设计
和规划;
4.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员
合作。
三、课程设置
1.环境工程学科基础课: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
污染控制工程、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
2.环境工程专业课:包括环境数学模型与计算、环境化学与生物技术、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管理等;
3.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环境监测与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环境法与政策等;
4.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室实习、工程实践和科研实践等环节,培养学
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讨论生培养方案083002
环境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083002)(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是从新入学具有培养潜力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中直接选拔的优秀生。
完成环境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具备广博的环境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系统全面掌握环境工程的动向、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能较熟练撰写英文专业;有事业心,能开展本专业方向内的研究工作。
通过硕博连读的培养途径,使培养的博士生专业知识更连贯、能力更熟练、知识面更宽广,更有利于发掘创造能力,从事前沿的高难度研究课题,产生具有显示度的创新性成果.更能适应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课程学习为主,所学课程要以硕博连读的要求重新设置;课程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年.以综合考核的结果作为能否进入第二阶段的依据.第二阶段,通过资格考试和综合考核的研究生可进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阶段,享受博士生待遇,时间一般为三到四年;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可按照同专业硕士的培养要求继续进行培养,时间一般为一到二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不得以学位的选题报告或文献综述代替。
未通过资格考试的(包括自愿不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可按照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继续进行培养,时间一般为一到二年。
(二)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至六年。
硕博连读研究生若在五年内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六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
污染控制生物工程2。
水与废水处理工程3.水环境治理与修复工程4.固体废弃物处理与XX化利用工程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
学位公共课包括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9学分(公共选修课指第二外语课程、文献检索类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等.如院系对此类别不做要求,则应以学位专业课相应学分抵充);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8学分;学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7门,不少于16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
南昌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
2
考试
5822042
环境生物技术
36
2
2
考试
5822043
环境监测方法
36
2
2
考试
5822044
现代环境规划与管理
36
2
2
考试
5822045
运筹学
36
2
2
考试
5822046
遥感应用技术
36
2
2
考试
5822047
水污染控制新技术
36
2
2
考试
5822048
环境学科研究前沿
36
2
2
考试
5822049
林波(教授)
董瑞斌(副教授)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
分
开课
学期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
课
公
共
基
础
课
0020005
英语
144
6
1、2
考试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考试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考试
0029010
数值分析
54
3
1
考试
专
业
核
心
课
5821034
高等环境微生物
54
5822055
污染气象学
36
2
2
考试
素
质
教
育
课
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将以《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为标题,详细介绍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基础、较强的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课程学习环境工程硕士课程设置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学习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
(2)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进行环境工程实践工作。
(3)了解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2.科研训练环境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科研训练,包括课程论文、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科研训练的要求如下:(1)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撰写科学论文和技术报告。
3.实践教学环境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包括环境工程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实践教学的要求如下:(1)能够熟练操作环境工程实验设备和仪器,掌握环境工程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完成环境工程实践任务。
(3)能够进行环境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和实践报告撰写。
4.学位论文环境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环境工程领域进行一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学位论文的要求如下:(1)选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研究内容符合环境工程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是一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对于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论文要求等方面,对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培养目标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的科学素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创新精神和高度的职业道德,能够在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1. 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和工程学基础,熟悉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 具备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相关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3. 具备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的能力,能够开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4. 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培养模式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一般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在校内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学,每周需要参加一定的课程和实验室实验。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则可以继续工作,每周需要在周末或晚上参加一定的课程和实验室实验。
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混合式培养模式,即在校外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学,每学期到校几次进行集中学习和实验室实验。
三、课程设置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则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决策、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环境工程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硕博持续培养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002 )一、培养目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旳规定,本专业硕博持续培养硕士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旳高层次发明性人才。
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遵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旳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应具有环境工程专业坚实广阔旳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旳专门知识,可以纯熟地应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工具,全面理解环境工程学科旳发展动向,有适应交叉学科领域研究旳能力,有较强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并在所从事旳研究领域获得发明性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纯熟旳阅读本专业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旳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健康旳体魄和心理素质,毕业后能独立地、发明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
并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旳能力。
二、研究方向1、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资源化重要研究与水污染治理有关旳新理论和新技术。
侧重于新型高效水处理药剂与材料旳研制和应用基础研究,废(污)水处理技术与资源化研究,生活水源地藻类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水源地营养物质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旳研究等。
2、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理论与工程技术重要研究大气环境污染物时空分布特性与大气环境因子旳关系和污染物理化特性旳演变规律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侧重于研究大中尺度旳大气污染物旳时空分布规律、重要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等。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重要研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旳新理论与新技术;侧重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新工艺旳研究。
4、环境污染与健康重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尤其是人体健康旳危害机理、危险度评价,以及危害诊断、防止和治疗旳新技术、新措施。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博持续培养硕士学制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对于满足“九学术成果规定”中规定旳尤其优秀者,可提前一年申请毕业。
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知识分享
环境工程专业(083002)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职业道德。
2.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和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事业赋予的责任感,在“知识”、“能力”、“做人”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能够为新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环境保护专门人才。
3.具备环境工程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和能力;熟悉和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学术动态;具备独立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污染防治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的能力。
进入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了解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且要更加具有创新和独立工作能力。
4.掌握一至二门外语,具备良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阅读专业书籍查阅文献并撰写论文,博士生应能熟练使用第一外语听说读写。
二.学科介绍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且与环境科学一起在全国首批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并与同济大学共建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1. 水污染控制过程2. 有机毒物控制及资源化3. 清洁生产工程与环境友好材料4. 大气污染防治5.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6. 生态修复工程师资力量环境工程系现有国家级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各一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各一名,教授9名,博导7名,副教授8名,高工两名。
科研水平环境工程系在2000年内获得江苏省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01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并在国家科技部选中的8项环保类重大科技推广项目中占有一项,获得和申请国家专利近百项。
环境工程系现主持有科技部“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各部门地方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的污染防治工程项目。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一)政治上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在业务方面具有坚实宽厚的环境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该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不断创新和探索。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
(三)身体健康,符合所学专业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方向根据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本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本专业设有以下4个研究方向:(一)污染土壤修复与利用本研究方向以农田和工矿区污染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及其利用为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质的类型和来源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转化与迁移规律、植物吸收和富集机理,阐明污染物质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对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提出污染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学评价标准,同时研究和开发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为农村和城市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环境生态建设与农业减灾本研究方向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为目标,以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为主线,重点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和信息传递规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技术,农业清洁生产监控体系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
为农业清洁生产,控制农业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本研究方向以城镇和农村的水污染控制及污染源治理为研究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002﹚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3002﹚一、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要求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具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觉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
爱祖国、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及熟练的实验技能。
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创新,能够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解决环境污染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书刊,并能用英文撰写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研究论文。
并能够胜任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环境技术管理、设计、施工、科研、教学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A、水污染控制;B、大气污染控制;C、环境监测技术;D、固体废弃物资源化;E、环境功能材料。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大约用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至少获得35学分;另约二年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如果研究生在三年中尚未完成学业,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二年。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五、考核方式研究生的必修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均为考试课程,选修课可根据情况采取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
考试课程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学位课75分为合格;考查课程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并签名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登记在《研究生成绩登记表》中。
六、学位论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及研究提纲。
由研究生本人在第三学期以书面形式写出开题报告,在教研室进行交流和修改。
研究题目应有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并完成整个学位论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环境工程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环境被更加重视,环境工程师的岗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满足社会对环境工程师的需求,许多高校纷纷设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方案中的环境工程专业。
1. 前提要求一般来说,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对学生的前提要求比较高,需要在本科阶段就主修环境工程或者相关专业,并获得相关学分。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考研或者其他形式的选拔,才有可能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
2. 课程设置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主要涵盖环境科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这个部分是所有学科都需要学习的。
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包括环境物理化学、生态学、水处理技术等等,这部分课程是深入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关键。
实践环节则是将前面两部分课程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解决问题。
实践环节一般包括实验室工作和毕业设计等,这部分课程是将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操作的关键。
3. 就业方向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环保部门、科研机构、工程咨询公司等机构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规划、环境工程设计等工作。
同时,也可以在大型企业从事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 就业市场分析当前,环境保护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之一,各个领域对环境保护人才需求迅速增长,而环境工程师是其中倍受欢迎的人才,具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环境工程师的薪资待遇也非常优渥,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专业。
总之,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环境工程专业,是以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需求,培养掌握环保工程领域最新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的。
相信在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的支持下,未来将会有众多的环境工程师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保驾护航。
专硕培养方案环境工程
专硕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一、培养目标1.1 培养目标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环境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保管理和环境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1.2 培养特色和要求(1)具备坚实的环境工程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从事环境工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等工作;(2)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掌握环境工程的前沿技术和理论,能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工作;(3)具备从事环境规划、环保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研究等工作需要的环境科学理论和实践能力;(4)具备环境工程领域国内外相关领域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二、培养计划2.1 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环境工程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工程数值模拟、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法律法规等。
(2)专业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工业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等。
(3)实践课程环境问题调研与方案设计、环境保护专业实习、环境工程设计与实践、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环境管理实务等。
2.2 科研实践(1)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积极参与和完成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深入领会环境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2)科研成果学生要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并在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
(3)实习实践学生要抓紧实习实践机会,深入实践,培养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保检测、环保规划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2.3 学位论文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学位论文,论文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课题,完成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
三、培养模式3.1 导师制培养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安排学习指导教师。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培养方案1
生物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002 )(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硕士点现拥有一支由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梯队,其中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教师、浙江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众多优秀人才。
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3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30多项,其中国际合作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2项、面上6项,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
近年来获奖或鉴定项目20多项,其中省部级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1/2以上被三大索引收录。
本专业还与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一、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系统的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能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水污染控制2、大气污染控制3、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4、环境生物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5年,课程学习为一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硕士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实行学分制。
研究生应修满32个学分(含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
1.学位课均为必修课:·自然辩证法:2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外语口语1学分;要求硕士生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译能力。
·专业基础或专业课:≧12学分;应覆盖本学科范围内若干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2.非学位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研究生本人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学,鼓励研究生适当选修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并要求研究生至少选修一门跨一级学科的课程(含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第二外国语:2学分;·管理学原理:2学分;·中国传统文化评析:1学分;·文献检索与利用:1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
0776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代码: 0830 )二级学科名称:环境科学(代码: 083001 )二级学科名称:环境工程(代码: 083002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也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
学科带头人陈永亨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大学副校长。
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与分析。
参加撰写专著5部, 主编教材2部,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
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5项。
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下四个学科方向: 1、环境化学与分析;2、环境地球化学;3、污染环境控制与修复;4、环境生物学。
学科拥有一支严谨治学、研究成果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者7人,23人具有博士学位。
近5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其他市、厅、局级及横向课题70多项,总科研经费2200多万元。
获得教育部科学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环保科技二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近500篇,其中SCI、EI、ISTP近100篇;获得专利近10项。
学科拥有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省部共建实验室和广州市污染控制与同位素应用技术重点培育实验室,科研条件齐全,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先进,总值达1500多万元,具备了承担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能力和培养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硬件条件。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环境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与技术的进展与动态,掌握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独立从事环境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5229)
一、培养目标
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环境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等环保人才的应用专业性学位,要求所培养的研究生: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技术方法,在环境工程的相关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A:水污染控制技术;B:大气污染控制技术;C: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至少获得35学分;另约2年时间进行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如果研究生在三年中尚未完成学业,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二年。
四、培养方式
(一)环境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为基础、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强调本学科前沿知识,着重突出环境工程实践类课程。
(二)原则上实行双导师制。
其中第一导师来自河南师范大学,第二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三)在环境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学位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鼓励导师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系,派硕士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可采取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也可将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方式多样。
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学习。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环境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实践环节的成绩由各实践基地根据研究生的综合表现和实践报告进行综合考核,需要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考核合格者获得7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设置表。
六、学位论文
(1)选题要求
直接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环境工程问题,具有明确的环境工程背景,主题鲜明具体,避免大而广泛,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创新性。
(2)形式及其内容要求
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或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等),也可以是针对环境工程和技术的软科学论文(如调查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规划与管理类研究报告等)。
(3)学位论文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诚信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英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
录等。
论文要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概念清晰、用词准确、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数据翔实、计算正确,结论可信。
(4)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有明确的工程实际背景,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论文全文应不少于3万字。
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和分析。
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要解决的科研问题和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研究生必须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及其所开展的科研、技术开发或改造、工程或项目管理等活动,对相对独立完成的课题或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鼓励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等。
七、学位论文管理
(1)论文指导。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第一导师由校内硕士生导师担任,全面负责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第二导师由学校聘任的相关领域的兼职导师担任。
学位论文需在导师具体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论文开题
每个研究生在开展论文研究之前,必须要进行开题报告。
学生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进行,由设在环境学院的环境工程教育中心组织进行。
在开题时,环境工程教育中心根据学生选题方向组建课题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生导师和本专业领域的专家,课题小组人员不少于3人。
开题报告经课题组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3)中期检查
论文开题后半年左右开展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由教育中心邀请的专家组负责。
专家组成员不少于5人,其中一人为校外专家。
专家组在听取每个学生的中期汇报后,给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和指导性意见。
(4)论文评价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同意,研究生可向教育中心提出学位答辩申请。
教育中心秘书整理申请人材料并负责审核其他答辩所需条件。
答辩条件满足,且学位答辩申请者学位论文经3位评阅人(导师除外,其中1份应由校外专家评审)通过后,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如果其中1位论文评阅人不同意其参加答辩,则暂缓答辩,论文也须在修改后重新组织论文评阅。
(5)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由教育中心组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不少于5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校外行业专家至少1名,导师不担任答辩主席)组成。
答辩委员会名单报研究生学院备案。
答辩后,各教育中心应及时将答辩通过名单交本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送研究生学院,由研究生学院统一报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
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评定结果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颁发学位证书。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环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