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二元一次方程组(1)-
二元一次方程组格式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元一次方程组格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二元一次方程组是数学中常见的基本代数方程组之一。
它由两个未知数和两个等式组成,其中每个等式都是未知数的一次项与常数项的和。
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商业领域以及工程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
1.2 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通常表示为:```ax + by = cdx + ey = f```其中a、b、c、d、e和f分别代表系数,x和y代表未知数。
此类方程组有两个未知数x和y,并且每个方程的最高次幂为1,因此称为一次方程组。
1.3 解法方法介绍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使用多种解法方法,例如消元法、代入法和矩阵法等。
消元法通过逐步变换原方程组,将其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来求解。
代入法则先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再将其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求得第二个未知数的值。
矩阵法则通过矩阵运算来求得未知数的值。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格式说明、解题步骤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同时,我们也会总结要点回顾,并探讨学习启示、拓展延伸思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您将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各种问题的求解中。
2. 二元一次方程组格式说明2.1 标准形式与一般形式对比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标准形式和一般形式。
标准形式的方程组可以写为:```ax + by = cdx + ey = f```其中,a、b、c、d、e、f是已知的实数系数,x和y是未知数。
一般形式的方程组可以写为:```Ax + By + C = 0Dx + Ey + F = 0其中,A、B、C、D、E、F是已知的实数系数。
标准形式和一般形式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通过对标准形式适当变换,我们可以得到等价的一般形式方程组,反之亦然。
2.2 系数与未知数的关系解析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和y表示。
在标准形式中,每个未知数都会带上一个系数。
八上数学第七章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共6课时)4.1二元一次方程4.2二元一次方程组4.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课时)4.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一课时)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二课时)4.1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但又不是任意两个数是它的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什么是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如何表示?(2)合作学习:①小红到邮局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
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如果设需要票额为6角的邮票x张,需要票额为8角的邮票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你能列出方程吗?二、新课教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1二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1)观察上述两个方程,归纳特点(2)讨论选择正确概念①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②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3)做一做P80——1,2(4) 例:已知方程3x+2y=10① 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y (分析:只要把方程3x+2y=10看作未知数是y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关于y 的方程)② 求当x=-2,0,3时,对应的y 的值(提问:把x=-2,y=8代入方程3x+2y=10,能否使其左右两边相等?回忆方程解的概念,得出x=-2,y=8是二元一次方程3x+2y=10的一个解,记作⎩⎨⎧=-=82y x 。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本章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个体现符号表示思想的内容。
方程不仅在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它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有: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的不唯一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建立和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且使学生了解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消元(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体验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
本章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广,也是今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组、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1.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认识对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的值,另一个未知数有一个确定的值,用列表的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个,了解两个未知数(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2. 本章教材分析。
(1)4.1 二元一次方程。
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其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加以解决。
在此基础上,本小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列出方程,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二元一次方程来源于生活,并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需要。
比原教材用天平上的数量关系直接引入的设计更具生活化,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怎样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本小节的难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及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1)⎩⎨⎧=+=-5253y x y x (2)⎩⎨⎧=--=523x y x y (3)⎩⎨⎧=+=-152y x y x (4)⎩⎨⎧+==-1302y x y x (5)⎩⎨⎧-=+=-14329m n n m (6)⎩⎨⎧=+-=-qp q p 451332 (7) ⎩⎨⎧=-=+.134,723y x y x (8)⎩⎨⎧=-=-82352y x y x (9)⎩⎨⎧=+=+16156653y x y x 二、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924523n m n m (2)⎩⎨⎧=+=-524753y x y x (3)⎩⎨⎧=--=-7441156y x y x (4)⎩⎨⎧-=+-=-53412911y x y x(5)⎪⎩⎪⎨⎧=-=+2.03.05.0523151y x y x (6)⎩⎨⎧=+=+a y x a y x 343525( 其中a 为常数) (7)4519323m n m n +=-⎧⎨-=⎩,; 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6430524m n n m2、⎪⎪⎩⎪⎪⎨⎧=--=-323113121y x y x 3、⎩⎨⎧=-=+110117.03.04.0y x y x 4、⎪⎩⎪⎨⎧=+=+-722013152y x y x 5、⎩⎨⎧-=+=--c y x c y x 72963112(c 为常数) 6、⎩⎨⎧-=++=--cd y x d c y x 23434(d c 、为常数) (7)32123x y x y++== 四、解答题1、设方程组()⎩⎨⎧=--=-.433,1by x a by ax 的解是⎩⎨⎧-==.1,1y x 那么b a ,的值分别为( )2、方程82=+y x 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3、在等式n mx x y ++=2中,当3.5,3;5,2=-=-===x y x y x 则时时时,=y ( )。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整理Chapter 5: Summary of Knowledge Points on Systems of Linear nsKnowledge Point 1: n of Systems of Linear ns1.Concept of Systems of Linear nsXXX variables and the degree of the variables is 1 is called a system of linear ns.Note: 1.The "XXX variables。
and there are only two unknown variables in a system of linear ns.2.The degree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XXX 1.3.Both sides of the system of linear ns must be equal。
(A system of linear XXX is a system of linear ns.)2.The coefficients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n are not equal to zero。
and the degree of the two unknown variables is 1.That is。
if ax+by=c is a system of linear ns。
then a≠0.b≠0.and m=1.n=1.Example 1: If (a-2)x-by|a|-1/mn=5 is a system of linear ns in x and y。
then a=______。
b=_____.Example 2: The following are systems of linear ns: ① 2x-5=y。
2017_2018学年高中数学2.4逆变换与逆矩阵2.4.2二阶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苏教版选修4_2
ax+by=m 2.方程组 写成矩阵形式为 AZ=B,其中 A= cx+dy=n a b x m c d ,称为系数矩阵, Z = , B = ,当 ________ A 可逆 时,方 _______ y n
∴3x2-54≠0. ∴ x≠ ± 3 2. 故 x 的取值范围是{x|x∈R 且 x≠± 3 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行列式解法及矩阵解法
[ 例 3]
3x-2y=1, -x+4y=3.
分别利用行列式及逆矩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思路点拨]
Dx Dy 求出相应行列式的值,利用 x= D ,y= D 求
0 . 1
-1 解:(1)二阶行列式 1
1 =-1-1=-2≠0,所以矩阵 1
1 -2 可逆,逆矩阵为 1 2
1 2 . 1 2
1 (2)二阶行列式 0 a (3)二阶行列式 0
1 a = 1 ≠ 0 , 所以矩阵可逆, 逆矩阵为 1 0
a b b 与它的行列式 det( A ) = c d 的意义是 d
不同的. 矩阵 A 不是一个数, 而是 4 个数按顺序排列成的一个 数表,行列式 det(A)是由矩阵 A 算出来的一个数,不同的矩阵 可以有相同的行列式的值.
a (2) c
b =ad-bc,它是位于两条对角线上的元素的乘积 d
ax+by=0 4.对于方程组 cx+dy=0
,令
a D= c
b ,当 D=0 时, d
非零解 . 此方程组有_______
5.二阶矩阵 =
a A= c
b -1 det( A ) ≠ 0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 __________ 且 A d
二元一次方程_计算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二元一次方程计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二元一次方程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是由两个未知数和一个常数构成的方程,其形式可以表示为ax + by = c。
解决二元一次方程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计算方法进行概述、说明和解释,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实际问题中的二元一次方程运用案例分析以及结论和总结。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并对每个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为读者提供整体框架和导航。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二元一次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应用场景。
具体目标如下:- 探讨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形式和特点,使读者了解其基本概念。
- 阐述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读者掌握不同求解方法的应用技巧。
- 分析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案例,展示其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
- 总结文章内容,概括关键观点并引出进一步研究或探索的问题与思考。
- 分享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为读者提供写作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以上目标的全面阐述和展示,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理解,并鼓励他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相关领域。
2. 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1 方程的定义和形式: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通常表示为x和y)的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为ax + by = c,其中a、b、c是已知常数且a、b至少有一个不为零。
2.2 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 首先,二元一次方程中存在两个未知数x和y,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同时考虑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 其次,二元一次方程中所有项的最高次数都为1,即未知数的指数均为1。
这使得求解过程相对简单,并且结果易于理解。
- 此外,二元一次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为一条直线。
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件(1) (苏科版七年级下)
例1: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1) 2m n 1, (2) x 2 y 3,
(3 )
m n 2.
x 1, x 2 y 5.
(4)
y z 1.
2
x y 5, x y 4.
例2:某班学生39人,到公园划船, 共租用9艘船,每艘大船可坐5人, 每艘小船可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 问: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艘? 列出方程组.
(3).若二元一次方程4x-y=5有一个解为,
x=m y=7
则m=______
x=-3 是二元一次方程3x+ay=a+4的 y=5 一个解,则a=_____.
(4)若
(5)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2y=12.求方程的非负 整数解.
情境创设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 代
今有鸡兔同笼 算术名著《孙子算》经 上有三十五头 中的第31题: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练一练
1.下列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为什么?
m n 1, x y 1, (1) m n 2.(2) y z 0.
x y 3, xy 2, ( 3) ( 4) 1 1 3 . x y 1. x y 2
2. P86练一练 1、2、3
3. P88习题10.2 1、2
概括小结
• (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组,一般要经 历哪些过程? • (2)你能再写出一些二元一次方程组 吗?
鸡和兔的只数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方程,将这两 个方程写在一起就可以写成: x+y=35
2x+4y=94
问题三:这个方程组有哪些特 点?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方 程组吗?
二元一次方程组
4.2 二元一次方程组授课教师: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王华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3、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概念。
三、教学难点: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引导探索、合作交流买奖品的总费用是名,设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人数x名和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形成,难点是怎样用尝试列表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为了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本节课在设计时以“奥运”为主线索,在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研究实际问题的需要,主要通过安排两个活动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活动一中,通过对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设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无法解决,到由两个方程的组成可以达到目的的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有两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无法解决,但可以由两个方程共同解决,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通过列表求解,让学生归纳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种方法------列表尝试法。
由活动一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并对概念通过练习及时巩固,特别对于第3题,很多学生会对这两个椭圆无法理解,要及时分析。
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方程组的解与其中各方程之间的关系。
同时掌握怎样用列表尝试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前提下,及时地开展一个合作交流,即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对于列表尝试法解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个难点,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还有必要进行引导;活动二的延伸是通过让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简单比较,为下节课的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作伏笔。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加减消元法(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x 1
1 0.3 y 2 5
(2)
y 1 4x 9 1
4
20
3 2 x 1 5 y 11
(1)
3 x 2 y 3 10
解: (1)方程组整理,得
6 + 5 = 14 ①
3 − 2 = 16 ②
x=10
= 10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 −2
2x 3 y 1 ①
(3)
4x 7 y 5 ②
11.选择适合的解法解下列方程组.
x 4y 2
①
(1)
3 x 5 y 20 ②
2x 3 y 3 ①
(2)
5 x 3 y 2 ②
解:(2)①+②,得
运输360t化肥,装载了6节火车车厢与15辆汽车;运输440t化肥,装载了8节
火车车厢与10辆汽车.每节火车车厢与每辆汽车平均各装多少吨化肥?
解:设每节火车车厢与每辆汽车平均各装 x t和 y t.列方程组得
6 x 15 y 360
①
②
8 x 10 y 440
①×2,得 12x+30y=720 ③
②左边-①左边=②右边-①右边
2x+y-(x+y)=16-10
解这个方程得 x=6
把x=6代入①,得 y=4
x 6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
y 4
联系前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方程组
3 x 10 y 2.8
15 x 10 y 8
①
②
解:①+②,得 18x=10.8
x=0.6
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与复习一、知识梳理(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个解。
3.方程组和方程组的解(1)方程组: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作方程组。
(2)方程组的解: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作这个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作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二、典例剖析题型一1.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经过整理、化简后,都可以化成0=++c by ax (a,b,c 为已知数,且a ≠0,b ≠0)的形式,这种形式叫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练习1、下列方程,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哪些不是? 练习2、若方程的值。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是关于)(n n mm y x y xm 43195=+-- 练习3、(1)若方程(2m -6)x |n |-1+(n +2)y 82-m =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n =__________.专题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转化。
(一)、代入消元法:1、直接代入 例1 解方程组②①y x x y ⎩⎨⎧=--=.134,32 跟踪训练:解方程组:(1)90152x y x y+=⎧⎨=-⎩ (2)⎩⎨⎧-==+73825x y y x2、变形代入 例2 解方程组②①y x y x ⎩⎨⎧=+=-.1043,95 跟踪训练:(1)⎩⎨⎧-=--=-.2354,42y x y x (2)⎩⎨⎧=+=+②①77322y x y x(3) ⎩⎨⎧=-=+.123,205y x y x (4) ⎩⎨⎧=-=+②①5231284y x y x(二)、加减消元法例题、解方程组(1)⎩⎨⎧=+=-524y x y x (2)⎩⎨⎧=-=-322543y x y x (3).⎩⎨⎧=+=+.1034,1353y x y x跟踪训练:(1) (2) (3)(4) (5)⎪⎩⎪⎨⎧=++-=--9275320232y y x y x (6)11,233210;x y x y +⎧-=⎪⎨⎪+=⎩ (三)、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5)3()1(2),1(32x y x y (2)⎩⎨⎧-=+---=+--23)3(5)4(44)3()4(2y x y x(3)⎪⎩⎪⎨⎧-=+-++=+3)43(4)1(3)2(311y x y x (4)x 2y+2=02y+22x536⎧⎪⎨⎪⎩---= 题型三:代数式的变形 1、在方程=5中,用含的代数式表示为:= ,当=3时,= 。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常考题型分类总结(超全面)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常考题型分类总结(超全面)二元一次方程组常见题型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常见的题型包括分配调运问题、行程问题、百分数问题、分配问题、浓度分配问题和金融分配问题等。
其中,分配调运问题是指在不同的地方分配人员或物品,需要根据条件求出各个地方的人数或物品数量。
例如,某校师生到甲、乙两个工厂参加劳动,如果从甲厂抽9人到乙厂,则两厂的人数相同;如果从乙厂抽5人到甲厂,则甲厂的人数是乙厂的2倍,需要求出到两个工厂的人数各是多少。
行程问题是指两个人或物体在不同的路程上移动,需要根据条件求出它们的速度或路程。
例如,甲、乙二人相距6km,二人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
需要求出甲、乙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百分数问题是指在数量变化中涉及到百分数的计算,需要根据条件求出各个数量的值。
例如,某市现有42万人口,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将增加1%,需要求出这个市现在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分配问题是指在已知总量和每份数量的情况下,需要求出总量或份数。
例如,某幼儿园分萍果,若每人3个,则剩2个;若每人4个,则有一个少1个,需要求出幼儿园有几个小朋友。
浓度分配问题是指在不同浓度的物质中混合,需要根据条件求出各个物质的数量或浓度。
例如,要配浓度是45%的盐水12千克,现有10%的盐水与85%的盐水,这两种盐水各需多少。
金融分配问题是指在不同价格的商品中混合,需要根据条件求出各个商品的数量或价格。
例如,需要用多少每千克售4.2元的糖果才能与每千克售3.4元的糖果混合成每千克售3.6元的杂拌糖200千克。
几何分配问题)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宽为48厘米的大长方形,每块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解:设小长方形的长是x厘米,宽是y厘米。
可以列出以下两个方程:1、8x = 482、4y = 48解方程得到x = 6,y = 12,因此每块小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12厘米。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2 平行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5.4 平移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 平面直角坐标系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七章三角形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4 课题学习镶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第九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1 不等式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10.2 直方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上册第11章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2章轴对称12.1 轴对称12.2 作轴对称图形12.3 等腰三角形第13章实数13.1 平方根13.2 立六根13.3 实数第14章一次函数14.1 变量与函数14.2 一次函数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15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15.1 整式的乘法15.2 乘法公式15.3 整式的除法15.4 因式分解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16.1 分式16.2 分式的运算16.3 分式方程第17章反比例函数17.1 反比例函数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8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9章四边形19.1 平行四边形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9.3 梯形19.4 课题学习重心第20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20.2 数据的波动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九年级上册第21章二次根式21.1 二次根式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22.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2.3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第24章圆24.1 圆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4.3 正多边形和圆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25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5.4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九年级下册第26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27章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3 位似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第29章投影与视图29.1 投影29.2 三视图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不同方向看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数怎么不够用了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水位的变化8.有理数的乘法9.有理数的除法10.有理数的乘方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计算器的使用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字母能表示什么2.代数式3.代数式求值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探索规律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的度量与表示4.角的比较5.平行6.垂直7.有趣的七巧板8.图案设计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你今年几岁了2.解方程3.日历中的方程4.我变胖了5.打折销售6.“希望工程”义演7.能追上小明吗8.教育储蓄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1.认识100万2.科学记数法3.扇形统计图4.月球上有水吗5.统计图的选择第七章可能性1.一定摸到红球吗2.转盘游戏3.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2.整式的加减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5.同底数幂的除法6.整式的乘法7.平方差公式8.完全平方公式9.整式的除法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台球桌面上的角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1.认识百万分之一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世界新生儿图第四章概率1.游戏公平吗2.摸到红球的概率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第五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图案设计4.全等三角形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三角形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2.变化中的三角形3.温度的变化4.速度的变化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轴对称现象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5.镜子改变了什么6.镶边与剪纸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2.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3.蚂蚁怎样走最近第二章实数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平方根3.立方根4.公园有多宽5.用计算器开方6.实数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生活中的平移2.简单的平移作图3.生活中的旋转4.简单的旋转作图5.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6.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判别3.菱形4.矩形、正方形5.梯形6.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7.平面图形的密铺8.中心对称图形第五章位置的确定1.确定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3.变化的鱼第六章一次函数1.函数2.一次函数3.一次函数的图象4.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谁的包裹多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鸡兔同笼4.增收节支5.里程碑上的数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第八章数据的代表1.平均数2.中位数与众数3.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不等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分解因式1.分解因式2.提公因式法3.运用公式法第三章分式1.分式2.分式的乘除法3.分式的加减法4.分式方程第四章相似图形1.线段的比2.黄金分割3.形状相同的图形4.相似多边形5.相似三角形6.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7.测量旗杆的高度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2.数据的收集3.频数与频率4.数据的波动第六章证明(一)1.你能肯定吗2.定义与命题3.为什么它们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平行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6.关注三角形的外角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1.你能证明它们吗2.直角三角形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角平分线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花边有多宽2.配方法3.公式法4.分解因式法5.为什么是0.618第三章证明(三)1.平行四边形2.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视图2.太阳光与影子3.灯光与影子第五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频率与概率2.投针实验3.生日相同的概率4.池塘里有多少条鱼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30º,45º,60º角的三角函数值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第二章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结识抛物线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4.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7.最大面积是多少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圆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2.圆的对称性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4.确定圆的条件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8.圆锥的侧面积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50年的变化2.哪种方式更合算3.游戏公平吗浙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有理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3.3 立方根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5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 用字母表示数4.2 代数式4.3 代数式的值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和图表6.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形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和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1.1 认识三角形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1.3 三角形的高线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全等的条件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2.3 平移变换2.4 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5.3 多项式的乘法5.4 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4 等边三角形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2.7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2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3.3 三视图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的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和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2 平面直角坐标系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和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及其分布3.1 频数与频率3.2 频数分布直方图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4.2 证明4.3 反例与证明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5.2 平行四边形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4 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6 三角形的中位线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6.2 菱形6.3 正方形6.4 梯形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1反比例函数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二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象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3.3 圆心角3.4 圆周角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四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九年级下册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第二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率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三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基本性质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四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湘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2 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4有理数的加法1.5 有理数的减法1.6有理数的乘法1.7有理数的除法1.8有理数的乘方1.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10用计算器计算第二章代数式2.1用字母表示数2.2列代数式2.3代数式的值2.4一类代数式的加法第三章图形欣赏人与操作3.1图形欣赏3.2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3.3观察物体3.4图形操作3.5视图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与算法4.1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算法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5.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6.1 数据的收集6.2 统计图6.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1 二元一次方程组2.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3.1 线段、直线、射线3.2 角3.3 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3.4 图形的平移3.5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3.6 垂线的性质与判定第四章多项式4.1 多项式4.2 多项式的加减4.3 多项式的乘法4.4 乘法公式第五章轴对称图形5.1 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3 三角形5.4 三角形的内角和5.5 角平分线的性质5.6 等腰三角形5.7 等边三角形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6.1 加权平均数6.2 极差、方差6.3 两组数据的比较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实数1.1 平方根1.2 立方根1.3 实数1.4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章一次函数2.1 函数和它的表示法2.2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3.3 建立一次函数模型第三章全等三角形3.1 旋转3.2 图案设计3.3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3.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5 直角三角形3.6 勾股定理3.7 作三角形第四章频数与频率4.1 频数与频率4.2 数据的分布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因式分解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2 提公因式法1.3 公式法第二章分式2.1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质2.2 分式的乘除法2.3 整数指数幂2.4 分式的加减法2.5 分式方程第三章四边形3.1 平行四边形与中心对称图形3.2 菱形3.3 矩形3.4 正方形3.5 梯形3.6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第四章二次根式4.1 二次根式和它的化简4.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4.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第五章概率的概念5.1 概率的概念5.2 概率的含义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1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1.2 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1.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二章定义命题公理与证明2.1 定义2.2 命题2.3 公理与定理2.4 证明第三章相似形3.1 相似的图形3.2 比与比例3.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3.4 相似多边形及性质3.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位似变换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4.1 正弦和余弦4.2 正切4.3 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五章概率的计算5.1 用频率估计概率5.2 用列举法计算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1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3 实际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二次函数2.1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2.2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3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章圆3.1 圆3.2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4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3.5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第四章统计估计4.1 总体与样本4.2 用样本估计总体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1.1 与数学交朋友1.2 让我们来做数学第二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相反数2.4 绝对值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6 有理数的加法2.7 有理数的减法2.8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2.9 有理数的乘法2.10 有理数的除法2.11 有理数的乘方2.12 科学记数法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第三章整式的加减3.1 列代数式3.2 代数式的值3.3 整式3.4 整式的加减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4.2 画立体图形4.3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4.4 平面图形4.5 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4.6 角4.7 相交线4.8 平行线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5.1 数据的收集5.2 数据的表示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6.2 解一元一次方程6.3 实践与探索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7.3 实践与探索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1 认识不等式8.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九章多边形9.1 三角形9.2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9.3 用正多边形拼地板第十章轴对称10.1 生活中的轴对称10.2 轴对称的认识10.3 等腰三角形第十一章体验不确定现象11.1 可能还是确定11.2 机会的均等与不等11.3 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八年级上册第12章数的开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12.2 实数与数轴第13章整式的乘除13.1 幂的运算13.2 整式的乘法13.3 乘法公式13.4 整式的除法13.5 因式分解第14章勾股定理14.1 勾股定理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15章平移与旋转15.1 平移15.2 旋转15.3 中心对称15.4 图形的全等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1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6.2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16.3 梯形的性质八年级下册第17章分式17.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17.2 分式的运算17.3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7.4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第18章函数及其图像18.1 变量与函数18.2 函数的图象18.3 一次函数18.4 反比例函数18.5 实践与探索第19章全等三角形19.1 命题与定理19.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3 尺规作图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课题学习图形中的趣题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0.2 矩形的判定20.3 菱形的判定20.4 正方形的判定20.5 等腰梯形的判定第21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21.3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课题学习心率与年龄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根式22.1 二次根式22.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22.3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23.1 一元二次方程23.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3.3 实践与探索第24章图形的相似24.1 相似的图形24.2 相似图形的性质24.3 相似三角形24.4 中位线24.5 画相似图形24.6 图形与坐标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25.1 测量25.2 锐角三角函数25.3 解直角三角形课题学习高度的测量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6.1 概率的预测26.2 模拟实验课题学习通讯录的设计九年级下册第27章二次函数27.1 二次函数27.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7.3 实践与探索第28章圆28.1 圆的认识28.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28.3 圆中的计算问题第29章几何的回顾29.1 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29.2 反证法阅读材料《几何原本》第30章样本与总体30.1 抽样调查的意义30.2 用样本估计总体30.3 借助调查作决策苏科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1 生活数学1.2 活动思考第二章有理数2.1 比0小的数2.2 数轴2.3 绝对值与相反数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6 有理数的乘方2.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3.1 字母表示数3.2 代数式3.3 代数式的值3.4 合并同类项3.5 去括号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1 从问题到方程4.2 解一元一次方程4.3 用方程解决问题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5.1 丰富的图形世界5.2 图形的变化5.3 展开与折叠5.4 从三个方向看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 线段射线直线6.2 角6.3 余角补角对顶角6.4 平行6.5 垂直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7.3 图形的平移7.4 认识三角形7.5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八章幂的运算8.1 同底数幂的乘法8.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8.3 同底数幂的除法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9.1 单项式乘单项式9.2 单项式乘多项式9.3 多项式乘多项式9.4 乘法公式9.5 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一)9.6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10.1 二元一次方程10.2 二元一次方程组10.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11.1 全等图形11.2 全等三角形1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数据在我们周围12.1 普查与抽样调查12.2 统计图的选用12.3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第十三章感受概率13.1 确定与不确定13.2 可能性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图形1.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2 轴对称的性质1.3 设计轴对称图案1.4 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6 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数学活动剪纸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2.1 勾股定理2.2 神秘的数组2.3 平方根2.4 立方根2.5 实数2.6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2.7 勾股定理的应用数学活动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3.1 图形的旋转3.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3.3 设计中心对称图案3.4 平行四边形3.5 矩形、菱形、正方形3.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数学活动镶嵌小结与思考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4.1 数量的变化4.2 位置的变化4.3 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学活动:确定藏宝地第五章一次函数5.1 函数5.2 一次函数5.3 一次函数的图象5.4 一次函数的应用5.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数学活动温度计上的一次函数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6.1 平均数6.2 中位数与众数6.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全章复习与测试数学活动你是“普通”学生吗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7.1 生活中的不等式7.2 不等式的解集7.3 不等式的性质7.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7.5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7.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7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方程、一次函数第八章分式8.1 分式8.2 分式的基本性质8.3 分式的加减8.4 分式的乘除8.5 分式方程第九章反比例函数9.1 反比例函数9.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9.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十章图形的相似10.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10.2 黄金分割10.3 相似图形10.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0.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0.6 图形的位似10.7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十一章图形的证明(一)11.1 你的判断对吗11.2 说理11.3 证明11.4 互逆命题第十二章认识概率12.1 等可能性12.2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12.3 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课题学习:游戏公平吗?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图形与证明(二)1.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3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1.4 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1.5 中位线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2.1 极差2.2 方差与标准差2.3 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方差第三章二次根式3.1 二次根式3.2 二次根式的乘除3.3 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材分析
温州实验中学 陈青丰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材地位 编写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建议
本章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个体现符号表示 思想的内容,方程不仅在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 重要基础,它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 型。 本章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广,也是今 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组、及函数等的基础,具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
你还累?这么大 的个,才比我多 驮了2个。
真的?!
累死我 了!
哼,我从你背上拿来 1个,我的包裹数就 是你的2倍!
你还累?这么大 的个,才比我多 驮了2个。
真的?!
若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 你能列出几个方程?
在本节中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亲身体验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解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解集的 “交”,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 。 例题的设置:一是让学生继续体验对于含有 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可以列方程组来解; 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方法--------列表尝试的方法。
课内练习:
下表是小红在2003年下旬制作的一份统计表,其中空 格处的字迹已模糊不清,但小红还记得7:50~8:00 时段内的摩托车辆数与8:00~8:10时段内的货车辆 数之比是5:4.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把这分统计表填完 整吗?
2003年6月23日东胜路7:50~8:10经过车辆统计表
单位:辆
二元一次 方程
二元一次 方程组
解法及 应用
问题解决的基 本步骤
本小节通过生活中的邮票问题,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 学生列出方程,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小红到邮局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邮票6角 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2 数轴1.3 绝对值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近似数和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3.3 立方根3.4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 用字母表示数4.2 代数式4.3 代数式的值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一次方程5.2 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6.1 几何图形6.2 线段、射线和直线6.3 线段的大小比较6.4 线段的和差6.5 角与角的度量6.6 角的大小比较6.7 角的和差6.8 余角和补角6.9 相交直线【八年级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1.2 定义与命题1.3 证明1.4 全等三角形1.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6 尺规作图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图形的轴对称2.2 等腰三角形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5 逆命题与逆定理2.6 直角三角形2.7 探索勾股定理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3.1 认识不等式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3 一元一次不等式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章图形与坐标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4.2 平面直角坐标系4.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运动第5章一次函数5.1 常量与变量5.2 认识函数5.3 一次函数5.4 一次函数的图象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九年级上册】第1章二次函数1.1 二次函数1.2 二次函数的图象1.3 二次函数的性质1.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事件的可能性2.2 简单事件的概率2.3 用频率估计概率2.4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图形的旋转3.3 垂径定理3.4 圆心角3.5 圆周角3.6 圆内接四边形3.7 正多边形3.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4.3 相似三角形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4.6 相似多边形【七年级下册】第1章平行线1.1 平行线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3 平行线的判定1.4 平行线的性质1.5 图形的平移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1 二元一次方程2.2 二元一次方程组2.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简单应用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选学)第3章整式的乘除3.1 同底数幂的乘法3.2 单项式的乘法3.3 多项式的乘法3.4 乘法公式3.5 整式的化简3.6 同底数幂的除法3.7 整式的除法第4章因式分解4.1 因式分解4.2 提取公因式法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第5章分式5.1 分式5.2 分式的基本性质5.3 分式的乘除5.4 分式的加减5.5 分式方程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表6.3 扇形统计图6.4 频数与频率6.5 频数分布直方图【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1.2 二次根式的性质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第3章数据分析初步3.1 平均数3.2 中位数和众数3.3 方差和标准差第4章平行四边形4.1 多边形4.2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4.3 中心对称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4.5 三角形的中位线4.6 反证法第5章特殊平行四边形5.1 矩形5.2 菱形5.3 正方形第6章反比例函数6.1 反比例函数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第2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2 切线长定理2.3 三角形的内切圆第3章投影和三视图3.1 投影3.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3.3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3.4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二元一次方程组(题型篇)-初中数学题型大全
A.3B. C. D.
【详解】
解:把 代入: ,
故选: .
变式
1.下列四组数中,是方程 的解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A选项代入得4×0−(−10)=10,所以此选项正确;
将B选项代入得4×3.5−(−4)=18,所以此选项错误;
【详解】
两人的速度和为 (千米/时),
设甲的速度为 千米/时,乙的速度为 千米/时,
由题意可得 ,
解得 .
答:甲的速度为6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千米/时.
变式4.3
8.从夏令营地到学校先下山后走平路,某人骑自行车以12千米/时速度下山,再以9千米/时速度通过平地,用了1小时,返回时以8千米/时通过平路,6千米/时速度上山回到原地,共用1小时15分钟,求营地到学校有多远?
故该方程组的解为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掌握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题型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重点把握等量关系的建立,找到题目中隐藏的两个变量,建立方程组,解方程即可.
常见的问题有:将错就错(错中求解);方案选择;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数字问题;销售利润问题;古代问题等.
把 代入①,得 ,
解得: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
【点睛】本题考查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关键是要使方程组一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同号两式相减,异号两式相加.
③整体代入
例2.3先阅读,再解方程组.
解方程组 时,可由①得 ③,然后再将③代入②,
得 ,解得 ,从而进一步得 这种方法被称为“整体代入法”.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
3.学校文艺部组织部分文艺积极分子看演出,共购得8张甲 票,4张乙票,总共用了112元.已知每张甲票比乙票贵2元,则甲 票、乙票的票价分别是 A ( ) A.甲票10元/张,乙票8元/张 B.甲票8元/张,乙票10元/张 C.甲票12元/张,乙票10元/张 D.甲票10元/张,乙票12元/张
解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2个合适的等量关系.本
x y =10 C. x+ 2 y =8
x y =8 D. x+ 2 y =10
解析:此题的等量关系为:①1元的贺卡张数+2元的贺卡张数=8张;②1元的贺卡钱数 +2元的贺卡钱数=10元.根据1元的贺卡张数+2元的贺卡张数=8张,得方程x+y=8;根
x y =8, 据1元的贺卡钱数+2元的贺卡钱数=10元,得方程为x+2y=10.列方程组为 x+ 2 y =10.
解:设每千克西红柿x元,每千克茄子y元.根据题意,
x + y + 4.2=12.8, 得 2 x 1.5 y =15. x =4.2, 解得 y =4.4.
答:每千克西红柿4.2元,每千克茄子4.4元.
检测反馈
1.小刘同学用10元钱购买两种不同的贺卡共8张,单价分别是1 元与2元.设购买1元的贺卡为x张,2元的贺卡为y张,那么x,y所 适合的一个方程组是 D ( y y x x + =10 + =8 2 2 10 A. x + y =8 B. x + 2 y =10 )
2.有大、小两种船,1艘大船与4艘小船一次可以载乘客46名,2 艘大船与3艘小船一次可以载乘客57人.某船家有3艘大船与6 艘小船,一次可以载乘客的人数为 D( ) A.129 B.120 C.108 D.96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一)解析版(苏教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训练(一)一.选择题(共11小题)1.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a的值是()A.a=2 B.a=6 C.a=﹣2 D.a=﹣6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m﹣n的值是()A.2 B.0 C.3 D.﹣13.若x、y是两个实数,且,则x y y x等于()A.B.C.D.4.若关于x,y的方程组没有实数解,则()A.ab=﹣2 B.ab=﹣2且a≠1 C.ab≠﹣2 D.ab=﹣2且a≠25.如图,如果∠BAD=∠CAE,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确定△ABC∽△ADE的是()A.∠B=∠D B.∠C=∠AED C.=D.=6.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为()A.1 B.2 C.3 D.47.某气象台发现:在某段时间里,如果早晨下雨,那么晚上是晴天;如果晚上下雨,那么早晨是晴天,已知这段时间有9天下了雨,并且有6天晚上是晴天,7天早晨是晴天,则这一段时间有()A.9天 B.11天C.13天D.22天8.已知甲校原有1016人,乙校原有1028人,寒假期间甲、乙两校人数变动的原因只有转出与转入两种,且转出的人数比为1:3,转入的人数比也为1:3.若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则乙校开学时的人数与原有的人数相差多少?()A.6 B.9 C.12 D.189.如图为甲、乙、丙三根笔直的木棍平行摆放在地面上的情形.已知乙有一部分只与甲重迭,其余部分只与丙重迭,甲没有与乙重迭的部分的长度为1公尺,丙没有与乙重迭的部分的长度为2公尺.若乙的长度最长且甲、乙的长度相差x 公尺,乙、丙的长度相差y公尺,则乙的长度为多少公尺?()A.x+y+3 B.x+y+1 C.x+y﹣1 D.x+y﹣310.有铅笔、练习本、圆珠笔三种学习用品,若购铅笔3支,练习本7本,圆珠笔1支共需3。
15元;若购铅笔4支,练习本8本,圆珠笔2支共需4.2元,那么,购铅笔、练习本、圆珠笔各1件共需()A.1.2元B.1.05元C.0.95元D.0.9元11.秋天的一个周末,王明的大学同学去帮王明家收梨子,上午大家全部摘梨,下午一半同学(包括王明)继续摘梨,一半同学把梨搬运到果园外的车上以备运走,结果梨都摘完了,而需搬运的梨还留下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如果每个人每搬运两筐梨的时间就能摘一筐梨,那么王明和他的同学共()A.4人 B.6人 C.8人 D.10人二.填空题(共10小题)12.若|x﹣2y+1|+|x+y﹣5|=0,则2x+3y=.13.方程组,则|x﹣3|+xy2007= .14.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则x﹣y=,x+y=.15.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时,可先将第方程(填序号即可)变形为,然后再代入.16.若|3a+4b﹣c|+(c﹣2b)2=0,则a:b:c=.17.把四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卡片(如图①)不重叠地放在一个底面长为8,宽为7的长方形盒子底部(如图②),盒子底面未被卡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则图②中两块阴影部分周长和是.18.用6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如图所示,那么每个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cm2.19.甲、乙两班共104名学生去西湖划船,大船每只可乘坐12人,小船每只可乘坐5人,如果这些学生把租来的船都坐满,那么应租大船只.20.(中国古代问题)唐太宗传令点兵,若一千零一卒为一营,则剩余一人,若一千零二卒为一营,则剩四人,此次点兵至少有.21.一个工厂得到任务,需要加工A零件6000个和B零件2000个,该厂共有工人214名,每个人加工A零件5个的时间可以加工B零件3个.现将工人分成两组,分别加工一种零件,同时开始,应怎样分组才能使任务最快完成.三.解答题(共19小题)22.解方程(组)(1)=﹣1 (2).23.已知x、y满足方程组,求代数式(﹣x)y的值.24.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1)(代入法) (2)(加减法) 25.解方程:(1)(2).26.解方程组(1);(2).27.解方程(组):(1);(2).28.解方程组.29.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F为CA延长线上一点,∠F=∠C.(1)若BC=8,求FD的长;(2)若AB=AC,求证:△ADE∽△DFE.30.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E为AD上一点,若∠DAC=∠B,CD=CE,试说明△ACE∽△BAD.31.已知,如图,==,那么△ABD与△BCE相似吗?为什么?32.解方程组.33.解方程组:(1)(2).34.如图,CD、BE分别是锐角△ABC中AB、AC边上的高线,垂足为D、E.(1)证明:△ADC∽△AEB;(2)连接DE,则△AED与△ABC能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35.解三元一次方程组.36.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按阶梯式水价计费.下表是盐城市居民“一户一表”生活用水阶梯式计费价格表的一部分信息:用户每月用水量自来水单价(元/吨)污水处理费用(元/吨)17吨及以下a0.80b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还会吗?
如果设苹果和梨的质量分别为xg和yg,你能列出几个方程? 如果设苹果和梨的质量分别为xg和yg,你能列出几个方程? xg 你能列出几个方程
x+y=200 y=x+10
x+y=200 y=x+10
明察秋毫:观察上述方程的特点? 明察秋毫:观察上述方程的特点?
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 两个方程共含有两个未知数
解:根据条件可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 x+y=4 36x+12y=120 因为x,y必须取正整数,所以列表尝试如下:
x y 36x+12y
1 3
72
2 2
96
3 1
120 x=3 y=1
显然,只有x=3,y=1符合这个方程组,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答:小聪买了A型胶卷3卷,B型胶卷1卷
思维挑战
已知 x=2 y=-1 ax+by=-5 是方程组 a(x-1)=2y 的解,求a,b的值
x=95 y=105
105 … 115 …
问题:有没有这样的解,它既是方程x+y=200的一个解, x+y=200的一个解 问题:有没有这样的解,它既是方程x+y=200的一个解,又是
同时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各个方程的解, 同时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各个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各个方程的解 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探究活动
把一根长为1.2米的铁丝正好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宽有 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要使取法只有一种,你准备增加什么条件? 设折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x,y,根据题设和你增加的条件列 出方程组
你来试一试
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 2 y =1
x= 1 2 1 2
④
y=−
④
②
① ③
方程x+y=0的解 方程组
方程2x+3y=2的解 x+y=0 的解 2x+3y=2
例.小聪全家外出旅游,估计需要胶卷底片120张.商店
里有两种型号的胶卷:A型每卷36张底片,B型每卷12张 底片.小聪一共买了4卷胶卷,刚好有120张底片.如果设 两种胶卷分别买x卷和y卷,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 于的方程组,并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两种胶卷的数量
开动脑筋
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质量合计200g,这个苹果 的质量加上一个10g的砝码恰好与这个梨的质 量相等,问苹果和梨的质量各是多少g
解:设苹果的质量是xg,那么梨的质量是(200-x)g, 设苹果的质量是xg,那么梨的质量是(200xg,那么梨的质量是(200 根据题意, 根据题意,得 X+10=200X+10=200-x
做一做
(1)已知方程x+y=200,填写下表: x y … 85 90
110
95
105
100
100
105
95
… …
… 115
(2)已知方程y=x+10,填写下表: x … 85 90 95 100 y … 95 100 105 110
方程y=x+10的一个解? 方程y=x+10的一个解? y=x+10的一个解 有
像这样由两个一次方程 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 两个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 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下列各组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
x+y=-5
A
2x=3
B
x + 2y = 3
2
x + y =1
1 + y=3 x x− y =5
C
x=3 2x-5=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