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九年级下人音版1.3阳关三叠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本节课课标要求:1、通过聆听、演唱等多种实践形式领悟古曲《阳关三叠》的音乐内涵。

2、学习演唱歌曲《阳关三叠》中的第一部分,能够听辨旋律的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按照歌曲的意境有表情地演唱。

3、能够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古琴,并能了解其音色特点。

【教材分析】《阳关三叠》是古代一首著名的琴曲,今天我们学习的《阳关三叠》确切地说应该是一首古代琴歌。

所谓琴歌,是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歌曲。

歌曲创作的初衷来源于唐代王维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也被称作《阳关曲》《渭城曲》。

由于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名《阳关三叠》。

在唐代它已经是一首家喻户哓的“流行歌曲”了,我们现在传唱的《阳关三叠》每一叠的上阕歌词还是引用王维的原诗,而下阕则是后人为了丰富歌曲而创作的长短句。

诗意清新,旋律质朴,感情真挚,对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

【学情分析】课程标准倡导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别较大,加之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机会也不愿意去接触这样节奏缓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更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年级的学生心理有所成熟,参与的意识有所增强,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增多增强了,加上本节课所学歌曲的歌词是在小学就学过的古诗的基础上进行添加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从古诗入手,利用古诗的情感和韵味引领整个课堂,使用聆听、模仿、小组讨论、演唱、谈话、欣赏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辅以多媒体等教具,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同时提高学生的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诗的吟诵和古曲《阳关三叠》的聆听、演唱,感知古曲韵律,理解“三叠”的含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中国灿烂的音乐文化。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聆听古曲《阳关三叠》,体验音乐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2. 认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体会其独特的音色。

3. 通过熟悉乐曲主旋律,感受“埙”音色的特点,初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音乐的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1. 认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体会其独特的音色。

2. 体验音乐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欣赏合唱《阳关三叠》,埙、中阮重奏的《阳关三叠》。

在多声部的合唱中,由于高声部和低声部音色的丰富、层次分明,力度的起伏突出了歌曲的高潮,表现情感时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音色古朴、浑厚,具有独特的古风,善于表现内在深沉的感情。

用它演奏的《阳关三叠》多了几分古色古香和情绪的厚重感。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1. 师:这首古曲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旋律?你能唱唱吗?(可能第一句、“遄行”句或“历苦心”句。

)2. 师:八度大跳的旋律,使歌曲情绪趋向激动,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心情。

“历苦心”句重复了三遍,说出了作者提醒友人前路非常辛苦,对友人无限关切的诚挚情感。

二、乐曲欣赏1. 初听乐曲。

师:上节课我们从歌曲《阳关三叠》和合唱曲《阳关三叠》中,都感受和体验到了歌曲中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的诚挚情感。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欣赏曲《阳关三叠》,再次体验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与歌曲的感受有何不同?(《阳关三叠》重奏音频)2. 谈听后的感受。

3. 复听乐曲。

师:乐曲有种深沉、悠远的情感和意境,请你再次仔细聆听这种意境,思考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4. 介绍埙及埙的历史。

师:大家的感受很独特,这些都是埙的特点。

这就是埙。

(出示埙图片)在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中,埙是最古老的一种,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色乐器。

阳关三叠歌唱课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歌唱课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歌唱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阳关三叠》的歌曲知识,在欣赏中感受该歌曲的情感表达;2、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了解简谱的基本表达和作用,能够通过简谱知晓歌曲曲调、旋律等内容;3、理解并掌握该歌曲的艺术特点和意义,通过唱歌练习,提高自身的表演技能和勇气,增强自信。

二、教学内容1、教学过程:(1)学生观看《阳关三叠》MV,了解该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感受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2)老师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学会简谱的表达方法,理解简谱所表示的音符和节奏;(3)老师演唱《阳关三叠》,引导学生跟唱;(4)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合唱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融合声音,增强团队协作;(5)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对合唱表现的细节进行指导和调整,提高表演技巧和发音清晰度;(6)老师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鼓励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勇气;(7)总结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对所学的曲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掌握。

2、教学要点:(1)认识学习《阳关三叠》的歌曲内容,理解其情感表达意义;(2)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方法,能够通过简谱了解歌曲的曲调和节奏;(3)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团队协作和发音表现能力;(4)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勇气。

三、教学方法1、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欣赏、演唱《阳关三叠》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意义。

2、合作学习法:通过对学生的合唱练习,鼓励同学们互相协助,相互支持,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3、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演唱、指导练习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

4、练习实践法:教师通过反复练习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歌曲的表演技巧,增强自信和自我表现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评价标准:(1)掌握《阳关三叠》的曲调和歌词;(2)理解该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义;(3)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方法;(4)能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5)个人表演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人音版音乐九下《阳关三叠》word教案

人音版音乐九下《阳关三叠》word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教材分析]: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阳关三叠》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曲,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

本课采用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为教学内容,着重让学生体会“三叠”的含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2、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三、知识与技能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教学内容]:合唱曲《阳关三叠》[教学重难点]:1、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2、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课堂情景“回放”,引入新课1、课堂开始时,展示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古代人们离别时的场景)。

通过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古人的离别场景,为后面的学生表演作铺垫。

同时,将本课的教学定位在中国古代与离别之情中。

2、师:假如要你为这张图片配上一首古诗,你将选择哪一首?学生自行选择古诗。

此环节通过学生对音乐、诗、画的感受,对古人的离别之情有所初步感受。

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师:我们常说古代诗与歌是不可分割的,现在假设有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场景需要配乐,而你是电影的音乐总监,请你选择一首曲子为这样的场景及那首古诗配乐(老师给两首曲子让学生选择)。

学生选择音乐,阐述选择的的理由。

二、感受与体验情感体验——学主题,听曲、作画、人声模仿古琴1、教师配诗与音乐,引出《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阳关三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阳关三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及其意义;
2.学习体验九年级音乐下册的重要曲目;
3.通过演唱《阳关三叠》,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
1.诗词的正确朗读和理解;
2.音乐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
1.把握曲调的情感变化;
2.体会诗词和音乐的相互配合。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
2.情感体验;
3.听、唱、谱。

五、教学过程
5.1 渐进式学习
1.师生一起欣赏《阳关三叠-人音版》音乐。

2.检查学生对歌名及主旋律的掌握情况。

3.聆听《阳关三叠》的意境及情感表达,并初步体会不同音乐元素带来的不同情感变化,如:节奏大小,强弱音等。

4.理解《阳关三叠》歌曲的故事背景及诗词的情感表达,从而提升学生对整首歌曲的表达力和表现力。

5.2 活跃教学气氛
1.运用图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作者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特点和文学价值。

2.把曲调的情感变化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采用情景体验法,运用肢体表演、互动演绎等方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5.3 环节设置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曲子的整体导学,实现师生共同学习的目的。

2.听、唱、谱三合一的教学方式,并随着学习的深入来加强学生的投身度和学习效果。

3.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互相观摩、比较、讨论,提升团队合作、合唱技巧和表现力。

六、教学反思
1.整节课采用了以唱、听、讨论为主的方式,创设了灵活多样、和谐亲切的教学氛围,使程序有利于课堂上重点难点的解决,并更好地体现出。

初中音乐《阳关三叠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阳关三叠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感受、体验《阳关三叠》的音乐情绪。

2、熟练演唱《阳关三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

2、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练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难点:“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音乐问好3、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诗兴大发想吟诗一首,你们想不想听?(学生回答:想)师:朗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说一说对这首诗的认识)二、学习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根据唐诗《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琴歌《阳关三叠》。

2、师:大家看到《阳关三叠》这四个字,有什么疑问吗?(生介绍“阳关”。

至于“三叠”则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解答。

教师补充)3、同学们,唐诗本身的情感就极具感染力,那么唐诗入歌,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呢?接下来老师跟随埙的伴奏为大家演唱这首歌,体会唐诗入歌的魅力。

(教师演唱《阳关三叠》)师问: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个特点,请大家仔细读谱,说一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讨论,并回答)(生答)(教师补充,对,旋律由五个音组成,称为五声调式。

不唱的旋律部分都加了括号,这叫间奏。

间奏是歌曲不可缺少的部分。

歌曲分为两部分,称为上阙和下阙。

)4、学唱歌曲(1)学唱上阙(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学生齐唱上阙(2)学唱下阙(注意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注意解决难点“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和切分音节奏。

)学生齐唱下阙(3)跟伴奏演唱歌曲《阳关三叠》。

教师评价:我从大家的歌声中捕捉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愁之姑情,说明同学们从心理上已经接纳了作品。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阳关三叠》教学设计11、本课的引入部分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并成功地引入到课题;确实激发了学生想对古琴做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2、在感受与体验这一部分,两次对比鉴赏层层深入:通过吟唱上阕,对琴歌中上阕与下阕的音乐要素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歌曲情感的递进,深刻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比如:课堂上学生讨论到八度大跳所表达的情感起伏;反复吟唱所表达的无限眷恋与依依不舍之情等;接下来是合唱版与琴歌版的对比,通过对音色、速度、力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对比鉴赏,学生能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并由此关注现代的合唱作品是如何传承古代音乐文化的。

3、在创造与活动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被调动,参与面也很广,几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部分都积极参与,场面活跃。

辩论赛上,两组学生都能很准确地阐述自己对古代音乐文化传承的'认识,并很具说服力。

在创造性的改编活动中,学生结合所学,新的创意层出不穷,让人大吃一惊。

整个后面的环节,可以说课堂里学生妙语连珠,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4、不足之处在于对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的背景等介绍还不够。

还有吟唱的部分还可再加强一点。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而改编的歌曲。

为了让“友情”这根主线贯穿于整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环节:一、激情导入二、诵读古诗通过对古诗的讲与诵读,去了解、体会诗人王维与元二之间的深厚友情三、释疑、解决难点1、讲解“阳关三叠”的含义。

2、同音相连、八度大跳、切分音、强音记号。

四、新歌教学1、通过视唱、模唱旋律,感受音乐情绪。

2、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词,来体会诗人对元二那种伤感、悲凉、惜别、期待的内心世界。

3、通过齐唱、接龙唱、同桌深情对唱等形式的演唱,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同时,引导他们珍惜友情、师生情、同学情。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3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苏少版)九年级音乐《阳关三叠》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百度搜索唐代诗人王维及《送元二使安西》(2)利用百度搜索古代乐器图片:编钟古琴古筝埙等二、教学课题《阳关三叠》教室前方投影背景幻灯三、教材分析这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琴歌,编入教材第三单元―悠远古风。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阳关三叠教案教案1000字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阳关三叠教案教案1000字
3.重点:乐曲结构的理解
解决办法:通过分析《阳关三叠》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古琴曲的结构规律,并结合实际演奏,加深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4.难点:音乐情感的把握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感受《阳关三叠》的音乐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古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6.教学资源:古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等。
7.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阳关三叠》这首古琴曲,使学生了解中国古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阳关三叠》的音乐欣赏和演奏技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8.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应用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9.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阳关三叠》,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0.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阳关三叠》,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一:《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古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右手弹弦、左手按弦、右手勾弦、右手挑弦等。例如,在曲子中的某个部分,右手弹弦可以表现出旋律的高低起伏,左手按弦可以改变音色,右手勾弦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停顿和转折,右手挑弦可以表现出音乐的跳跃和活泼。
6.请学生表达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在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锻炼。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演唱:☆阳关三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演唱:☆阳关三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演唱:☆阳关三叠》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

2、认识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2学情分析
古人在感情表达上描
写的非常细腻感人至深。

不愧是我国古代音乐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千百年来传唱不绝。

可见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3重点难点
体验音乐的情绪
难点体验音乐的内涵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阳关三叠
一、导入背景音乐《送别》。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首先给大家分成三组各组选出代表我提出
的问题经各组讨论后由代表回答其他同学或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问题。

最后我们将选
出这节课的冠军。

同学们谁知道课前听的这首歌曲的曲名是
生《送别》
师来咱们一起唱几句感受音乐的情绪老师指挥师生一起唱“长亭外古道边芳
草碧连天。

同学们唱的很好。

这是一首三十年代的电影歌曲它描写了现代人送友离
别的一种情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那古代人在送友离别时是怎样来抒发和表达
感情的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古代人送友离别的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同时留心两
个问题出示课件1、这首歌曲描写了怎样的意境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为了更
好的感受歌曲的意境请同学们看画面。

课件出示欣赏歌曲。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一、授课课型:歌唱综合课二、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能够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指导琴歌的艺术形式,感受古曲韵律。

3、理解“三叠”的含义,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阳关三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抒发的对友人的无限关爱的诚挚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琴歌《阳关三叠》,演唱时如何变现歌曲中的忧伤、惜别的真挚情感。

四、教学准备:古琴、古曲《阳关三叠》的音频、视频、钢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教师提问: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古琴)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了解古琴。

古琴,亦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古琴,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把古琴。

3、知识交流教师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教师提问:琴面上的白点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教师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他们分别象征了什么?教师介绍琴名与音色: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右手弹拨琴弦、左手按弦曲音,就可以发出悠扬的琴声。

古琴音色有泛音、按音和散音。

古琴形制崇尚自然,面圆而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十三个徽,代表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弹奏古琴,即是面对天地日月;古琴的两个音孔,称为“龙池”和“凤沼”;琴弦的支撑称为“岳山”和“龙龈”,岳山代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

(二)欣赏乐曲:在古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了大批的琴歌和琴曲、(琴歌---在古琴演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琴歌,是指记载在古琴谱中以古琴弹唱的形式演唱的歌曲。

《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一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琴歌《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阳关三叠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阳关三叠音乐,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奏演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阳关三叠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阳关三叠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

3. 合奏演奏阳关三叠音乐。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音乐器材:古筝、二胡、笛子等。

3. 音乐录音资料:阳关三叠音乐的演奏录音。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音乐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播放阳关三叠音乐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音乐的乐器组合和演奏技巧。

2. 分别介绍古筝、二胡、笛子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

示范演奏:1. 教师示范古筝、二胡、笛子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每个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演奏风格。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合奏演奏阳关三叠音乐的片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合奏的乐趣和挑战。

分组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古筝、二胡、笛子的演奏。

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奏排练,注意协调和配合。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奏演奏,展示他们的成果。

总结活动:1. 回顾阳关三叠音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合奏过程中的困难和成就。

3. 播放阳关三叠音乐的完整演奏录音,让学生欣赏并回味他们的合奏表演。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中国传统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技巧和协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理解和满意程度。

教学延伸:1. 在音乐课堂中增加更多的合奏演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阳关三叠新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新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歌曲情绪和音乐风格。

2、认识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3、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的去体会在送别场景这一特定的内容。

4、认识古琴,感受琴歌的魅力。

5、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体会阳关三叠,正确体会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难点:对歌曲《阳关三叠》的理解,对诗词的和音乐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设疑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导入背景音乐:马友友大提琴独奏《天鹅》,图片(出示课件)师:这幅图大家是否记忆犹新,谁能告诉我这幅图的故事?生:……..师: 这是2016年新年的第一对“网红”,两只青梅竹马的大鹅。

母鹅被放在摩托车上准备送人,公鹅站在摩托车下,两只鹅嘴对嘴,恋恋不舍。

从情人节那天开始,这两只在“别离”前亲吻的大鹅,瞬间刷屏朋友圈。

感动了无数人,一些网友看完直接泪崩了。

动物尚有情,何况人乎?离别,一个沉重又伤感的话题,却每天都在上演,每个人都会经历。

亲人间的,朋友间的,恋人间的…….。

现代科技发达,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QQ,微信、视频等方式很快的了解对方。

而在古代,一分别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都不能见面。

那种离愁别绪便可想而知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人送友离别的歌曲。

我们一同来体验,同时留心三个问题:出示课件,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中演唱了谁的哪首诗作?3、这首诗共出现了几次?二、新授1、播放合唱版《阳关三叠》师:歌曲咱们欣赏完了,请同学们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生:……2、简介歌曲(1)生简介诗作师: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下歌曲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出示课件)生:.......(2)师补充介绍歌名的由来师:《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

安西,是唐代设的安西都护府,在今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县内。

音乐鉴赏《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引言:《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经典曲目,词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曲作者为南宋时期有名音乐家杨洪基。

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和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围绕《阳关三叠》这首曲目展开音乐鉴赏的教学设计,通过深入了解曲目的背景和内涵,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曲目背景介绍《阳关三叠》是一首写给在征战中英勇牺牲的蒙古将士的挽歌。

他们英勇的壮举和无数的牺牲,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慨。

此曲亦分别在明代、清代作为帝王弟妹婚嫁时的娱乐音乐演出之一。

二、曲调结构分析《阳关三叠》的曲调结构分为序幕、首尾小间、主幕、中间白板、末尾等几个部分。

其中,序幕以浑厚豪放的乐音描绘壮烈的战场,首尾小间则以婉转的乐音烘托战士们的忠诚与牺牲,主幕则通过激昂慷慨的旋律表现了对英烈的敬仰和赞美。

中间白板则起到了平缓曲调的作用,帮助听众缓解紧张的情绪,最后以慢板的方式展示了对逝去的英烈的怀念之情。

三、文学内涵解读辛弃疾以洒脱的笔触写出了发表词。

词中表达了痛惜逝去英雄的悼念之情和对国家境况的不满之情,描绘了当时战乱纷争的动荡时代。

词中的阳关更是成了一种意象,象征着战场与伤亡。

同时,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对英烈的敬仰和对自己走向荣誉的追求。

四、音乐形象解读《阳关三叠》中的旋律扣人心弦,韵味深厚,以表达作者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乐器的运用也富有特色,如曲起处,锣、鼓铿锵有力地打击,营造出浑厚激情的氛围;而曲终处,则逐渐淡去乐声,以慢板和弦将情感引领到高潮,使听众为之动容。

曲中的高潮部分则以高亢激昂、骤然提升的音调,增强了曲目的震撼力。

五、教学设计1.了解曲目背景:在教学开始前,让学生了解曲目的背景信息,介绍辛弃疾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的内涵。

2.欣赏曲目:播放《阳关三叠》音乐,让学生聆听曲目,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曲目的曲调、旋律和乐器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一、课题:阳关三叠
二、教学内容
本课时我们将学习阳关三叠,阳关三叠素有“中国第一曲”之称,是中国最负盛
名的传统古典曲目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传统技艺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阳关三叠的内容:介绍阳关的历史背景,演奏场景,变奏形式,以及古典音
乐特点。

2. 掌握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学习各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理解乐曲的构成,掌
握竹笛的演奏技法,并练习演奏。

四、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古筝、笛子、板弦、丝弦等乐器,另外还有音乐厅、变奏谱、练习谱等。

五、教学过程
1. 了解阳关背景:
介绍阳关的历史背景,描述元代司马相如与原部将唐高祖刘邦的故事,形象地展现阳
关的景色。

2. 演奏场景:
演奏场景安排在大厅,让学生使用乐器模拟故事发生的地点,穿插介绍阳关三叠的特点:主旋律、副旋律、变奏等。

3. 变奏形式:
学习各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体验阳关三叠技巧性强,所使用的音乐元素多
样多彩,采用不同种类古典乐器的演奏技法制作出多种变奏形式。

4.理解古典音乐:
理解古典音乐的核心概念,对比古代古典音乐的特点,例如节奏的抑扬、服从谱乐等,让学生深刻体会艺术的意义。

六、检测
本课时主要结合视听、讨论、练习等形式,学生可以认真练习乐曲,通过练习竹笛、古筝、古箏等乐器,学会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明白古典音乐的特点。

把握乐曲的情感变化,以及演奏古典音乐时的注意事项。

最终提交曲谱,由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演奏情况,判定给予不同的成绩。

2019-2020年九年级音乐下册 《阳关三叠》教案 人音版

2019-2020年九年级音乐下册 《阳关三叠》教案 人音版

2019-2020年九年级音乐下册《阳关三叠》教案人音版一、教学目标1、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

熟练掌握《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

2、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

3、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熟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2、感受歌曲的背景,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和附点节奏的准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音乐问好3、师:(多媒体出示画面)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画面,看看这幅图表达的是什么情形?生答师:如果要你为这幅图画配上一首古诗,你会选择哪一首?(学生讨论回答,例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真不少!我们常说诗与歌是不分割的,假如现在要为刚才这幅画面配乐,你会选择什么样情绪的曲子为其配乐。

(学生想、答)师:请欣赏下面两首乐曲,感受其乐曲情绪,并选择一首为其配乐。

(播放《阳关三叠》《春游》)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二、寓教于乐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欣赏了《阳关三叠》,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朗诵诗歌,体验诗中之情。

歌曲的情绪:深沉、惆怅、忧郁。

2、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阳关三叠》这首歌曲,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师介绍“阳关”。

至于“三叠”则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思考、解答。

)3、学唱《阳关三叠》(1)老师范唱《阳关三叠》(2)师教唱《阳关三叠》主旋律师:这首歌曲有个特点,请大家看旋律,发现什么了吗?(生答)对,不唱的旋律部分加了括号,这叫间奏。

间奏是歌曲不可缺少的部分。

注重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注意解决难点“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和切分音节奏。

(3)学生齐唱《阳关三叠》,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关三叠》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和解读《阳关三叠》,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聆听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阳关三叠》和自己亲身哼唱其中的音乐片断,充分体验艺术歌曲诗词、旋律、伴奏完美结合的魅力,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评价音乐。

三、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地去体会在表现送别场景这一特定内容上,《阳关三叠》和其它音乐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课堂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民族器乐曲,学生进入课堂。

苏轼的词———离别(送别)的艺术作品———齐唱《送别》
导词: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亮的阴晴圆缺乃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人的悲欢离合则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

作者借这两句词来抒发自己和胞弟苏辙的离别之情。

“人生自古伤离别,执手看泪眼”,漫漫人类历史,人们演绎了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古今中外用来表现离愁别绪的艺术作品也是屡见不鲜。

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是和离别的话题有关系。

下面请大家共同演唱《送别》。

二、进行新课。

刚才大家演唱的《送别》是由近代李叔同先生填词而成的著名学堂乐歌。

其实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类似题材的艺术作品。

下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一首唐诗。

1、播放、朗诵《送元二使安西》,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作背景音乐播放。

不知道这古朴淡雅的音乐是否帮助我们打通了时空隧道,勾起我们对巍巍唐朝文学艺术大家们的回想。

2、让学生自主简介这首诗的产生背景和王维的生平。

教师简单小结:王
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不仅会写诗,而且对佛经有研究,所以后人推尊他为“诗佛”。

他还擅长绘画,苏轼赞美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欣赏课件中的王维山水古画)。

他自己也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除此之外,王维还特别精通音乐。

关于他精通音乐还有很多传说和典故。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王维的许多诗歌很合音律,诗的意境特别适合用音乐去表达。

在以上过程中,播放小提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作背景音乐。

提问:这首诗主要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哀怨离别之情)
由王维原诗所表达的情感过渡到具有更多情感内容的琴歌——《阳关三叠》。

过渡词:说到情感,应该讲所有的艺术都能表达情感。

但是,各种艺术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是各不相同的,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层次上有时也是有所区别的。

所以才有古人如下一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应该说王维的这首诗在抒写离别之情方面已经够的上是精品之作,但后人为了让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更深,抒发的感情更浓、更真切,对它进行了新的艺术加工,把它改编成一首扶琴歌唱的琴歌——《阳关三叠》。

3、欣赏《阳关三叠》
知识点:“琴歌”——是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三叠”——三段。

《阳关三叠》分为上下两个阕。

上半阕将王维的原诗分别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

下半阕是后人增加的三段长短句诗词,分别补缀在原诗的后面。

先听蒋大为演唱的第一叠,然后再完整地欣赏由王震亚改编的合唱《阳关三叠》,学生可以跟着哼唱。

设置问题:⑴合唱与独唱相比,它在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或特点?艺术表现力如何?(音色更加丰富,力度强弱对比很明显,速度处理以中、慢速为主。

正因为这些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运用,才使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把情感渲染的更充分。

)⑵分段欣赏,结合歌词和旋律去感受每一叠所渲染的情感各有什么侧重点?
4、师生共同赏析三叠中的部分片断。

(1)浅析第一叠上半阕的旋律和下半阕的诗词内涵。

第一句是开始句,称作“起”句,旋律以级进的形式进行,音乐情绪显得平稳、柔和与深情,为营造浓浓的惜别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句总体上继续了第一句的主要材料,尤其后半句是完全相同,可称之为“承”句。

第三句和前两句相比,虽然还有某些句法影子的存在(如后半句的向上二度模进),但更多的是变化和对比。

前半句小三度的下行,使音乐更加深沉,这一句可称之为“转”句。

第四句和第一句完全相同,形成头尾呼应,故可称之为“合”句。

知识点:“起、承、转、合”是旧时写作诗文的结构
章法,也是我们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让学生共同演唱以上四句。

下半阕开始就是八度跳进,音乐情绪趋向激动,与上半阕旋律的平稳进行形成对比。

问题:第一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宜自珍”——惜别)
(2)共同赏析第二叠下半阕。

问题:第二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泪沾巾”——忧伤)(3)共同赏析第三叠下半阕和尾声。

问题:第三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绪?(“尺素申”——期待)
尾声渲染的又是一种什么情绪?(“噫”——感叹)
5、评价
(1)让学生对《阳关三叠》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

自己意见可以针对任何方面,比如它的词曲、表演形式、时代性、是否喜欢的理由、喜欢的程度等等。

(2)这首歌在唐代非常流行,可以说它是唐朝的一首流行歌曲。

尤其是在那些文人墨客当中流传更盛。

许多诗人都留下了赞誉这首琴歌的诗句。

如:“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张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李商隐
“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

”——白居易
同时播放管子演奏的《阳关三叠》。

(3)这首歌曲创作和流行的年代离我们确实已很遥远,似乎谈不上具有任何的时尚性。

但今人之所以仍在传唱欣赏,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歌曲
中所渲染的那种真切的情感。

因为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6、知识链接和创作
(1)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请大家联想有关古诗词,当然这些古诗词要和音乐有关系。

教师的准备:《赠汪伦》——李白,《琵琶行》——白居易。

语言是不能解释音乐的,但音乐是可以用语言来描绘(描述)的。

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抽象的音乐,我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一绝。

(2)请同学们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送别”或“离别”的场景,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请大家回想以往学过或听过的有关音乐作品。

教师的准备:《送别》李叔同词奥德威曲《送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