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观摩课《阳关三叠》的教案

合集下载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篇一:高一音乐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内容:《阳关三叠》二课时安排:20分钟三课型:单一课型渗透式欣赏教学四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五教学目标: 1 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

2 认识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3 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的去体会在表现送别场景这一特定的内容上,《阳关三叠》和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有什么区别。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教学重点:体会《阳关三叠》正确体会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七教学难点:对歌曲《阳关三叠》创作背景的理解,对诗词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八教学方法:设疑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演示法九教学过程:一导入背景音乐《送别》师:同学们,谁知道课前听的这首歌曲的曲名是?生:《送别》师:这是一首三十年代的电影歌曲,它描写了现代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情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那古代人在送友离别时,是怎样来抒发和表达感情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一些关于古人送友离别的诗句?生: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古代人送友离别的诗,下面请同学们朗诵这首千古绝句,看谁的感情表达的最真切,最富有音乐感。

出示课件。

朗诵《阳关三叠》后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听完你们的感受,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下乐曲《阳关三叠》二欣赏歌曲师:欣赏完这首乐曲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境?生: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深沉、惆怅、师:〈〈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原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琴歌,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一、教材、年级及单元教材:《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必修)·歌唱》(人音版音乐教材)年级:高一单元:第五单元“天长地久”二、课型音乐唱歌课三、教材分析(一)作品背景:《阳关三叠》原为琴歌,又名《渭城曲》或《阳关曲》唱词原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的友人完二,名元常,因家中排行老二,故称元二。

原诗为七言绝句,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情感深厚,生动地描绘了王维于渭城(今西安市西北)送元二赴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附近)赴任时依依惜别的情景。

据传,王维在完成诗作后,又专门为诗文谱写了琴歌曲谱,可惜原谱在宋朝已失传,不过后世却流传有三十余种不同版本,尽管诸多版本的词、曲、曲体结构有些许不同,但旋律却基本相近。

本教材使用的是根据近代琴家夏一峰的演奏谱改编的版本。

(二)音乐要素:交替拍子,曲式“三叠结构”,美声,古代歌曲(三)作品解读:《阳关三叠》可分为三段,因每段的旋律、节奏和唱词结构相同,从而构成了变化重复的曲式特点,“三叠”指结构相同的三个段落。

然而,若从音乐结构角度分析术,每一叠均为二段体结构,其中前四句为A乐段,均以王维原诗为唱词。

诗文构思精巧,诗人通过时空的对置,营造离愁别绪的氛围,使场景和心境浑然一体。

作品现采用独唱形式。

在伴奏音乐风格上适当借鉴了琴曲的风格。

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音乐基础不一,多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美还处于一个低层次的欣赏阶段。

要通过本课音乐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不同音乐要素的学习,根据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风格美、意境美等方面进一步感知、分析、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对特定的音乐语汇和形式要素进行不断变化发展,从而推动音乐情感表达和创作思想的抒发,对诗词歌曲中文化内涵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五、教学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对经典作品《阳关三叠》的聆听与演唱,感受并探究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特点。

体验音乐情绪,感受音乐的意境和风格,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 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体验并表现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了解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了解什么是琴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古琴版和声乐版的《阳关三叠》,深刻理解《阳关三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歌曲《阳关三叠》的学习增强同学们对古代传统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唱准歌曲《阳关三叠》中附点音符、切分音符的时值及八度音程,从相关的音乐要素中体会歌曲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要求学生用通俗、自然有感情的背唱该歌曲。

2.教学难点;体验并能表现古曲《阳关三叠》的风格特点。

一、教学过程导语引入新课,引出古诗词歌曲。

导语: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更是其中的精髓,经历了三千年的诗韵,到今天任历久弥新。

下面一起来欣赏一首由古诗词创作的歌曲《送别》。

师:我们刚刚欣赏的歌曲是由清代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戏剧活动家李叔同为送别朋友而赋诗填词创作的一首歌曲。

说到送别诗,我国历代文人墨客都写过很多经典的诗句。

同学们列举几首——-老师总结:送别诗是古代诗人表达离愁别绪的一种传统诗歌。

尤其以唐代著名,举例:1、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4、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说到送别诗最经典和影响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展示图片,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古诗词创作的歌曲《阳关三叠》。

1、讲解古诗词歌曲2、欣赏合唱《阳关三叠》3、讲解歌曲该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因诗中有“渭城〞〔今陕西咸阳东北〕,“阳关〞〔今甘肃敦煌、玉门关南〕等地名《渭城曲》、《阳关曲》,又因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所以又称为“阳关三叠〞。

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

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

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引言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音乐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培养。

本文将探讨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在高一音乐课程中,阳关三叠是一个复杂的音乐形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巧要求较高。

因此,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阳关三叠的基本了解,包括其历史背景、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等。

2. 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奏演奏提升整体演奏效果。

二、教学内容在高一阳关三叠的音乐教学中,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1. 音乐理论知识:介绍阳关三叠的起源、历史发展和音乐特点等相关知识。

2. 歌曲演唱和舞蹈:通过学习阳关三叠的主题曲和相关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乐器演奏:鼓励学生学习阳关三叠中的传统乐器演奏,如二弦、三弦、扬琴等,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

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在高一阳关三叠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或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阳关三叠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音乐演奏,并最终合奏整个曲目。

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和舞蹈示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4. 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分享个人的音乐理解和表达,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以下是一些评估方法:1. 个人表现评估:通过听课评价、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高中古代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古代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演唱《阳关三叠》,让学生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准备:1. 录音带、钢琴、古琴。

2. 有关《阳关三叠》的背景资料、作者介绍。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阳关三叠》的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二、讲解《阳关三叠》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1. 教师介绍《阳关三叠》的背景:这首歌曲源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介绍作者:王之涣,唐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3. 分析《阳关三叠》的音乐特点: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富有诗意。

三、学习歌曲《阳关三叠》1. 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2. 学生跟唱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1. 教师总结《阳关三叠》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多唱,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歌曲?它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演唱《阳关三叠》1. 教师带领学生演唱《阳关三叠》,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

2. 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三、创编音乐情境剧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阳关三叠》的意境,创编音乐情境剧。

2. 学生分组进行排练,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本节课内容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阳关三叠》的韵味和意境。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古代音乐作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阳关三叠》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的掌握程度。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第一篇:阳关三叠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阳关三叠》2.讲述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阳关三叠》的欣赏、学唱,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同学朋友见的友情,和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乐曲《阳关三叠》的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2)以看、听、想、说的实践活动形式,感受并表现音乐,学生自创情景剧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表现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绪。

2)认识民族乐器——古琴3)了解并复述《知音》的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和欣赏《阳关三叠》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体验音乐的情绪和内涵2.掌握“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在音乐中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1、课堂开始时,展开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古代离别时的场景,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假如老师给你两首诗,你将会选择哪首诗作为对此画面的写照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那么我们常说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这个场景大家说还需要什么?(音乐)同学们太棒了,下面老师同样给你两段音乐让你选择,并说出理由。

4、以音乐为背景共同朗诵古诗,让学生体会音乐。

二、新课1、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阳关三叠》,(听后问学生听后感)2、领学生分析歌曲:《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所作,原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原诗中有渭城(今陕西渭水)、阳关(今玉门关)两个地名,又叫《渭城曲》和《阳关曲》,又因当时王维反复咏唱三次,故称“三叠”。

目前我们所见的《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

琴歌是随古琴边弹边吟唱的一种音乐形式。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琴歌《阳关三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 体验中国古 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 培 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 文化的热爱。 教 者 雷锋中学 李泓臻 时 间 2010.4.27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 认识古琴的音色; 歌曲背景, 感受、 体验 《阳 了解“三叠”的含义; 关三叠》的音乐情绪;以 熟练掌握 《阳关三叠》 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 的主题旋律。 现音乐、创设情景剧,展 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 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 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学生活动 体会头声共 鸣;把握尾句 母音 感受欣赏,选 择符合画面情 境的音乐 品味画中诗 意,把握人物 情感 走近古诗,了 解王维的创作 风格 朗诵古诗 了解背景 进入情境 熟悉音色,熟 悉旋律 观察,视唱 感受诗乐韵律 明确了解
二 诗 中 有 画
我 来 描 绘
三 诗 情 画 意 我 来 表 达
板 书 设 计
------------------------------------------------------------------------------------------------------------------------------×ו×ו︱ ×) (4)视唱体会(分三大 组,以间奏为界) (5)起承转合的句末旋 律(1 2 2 -︱) 5、教师范唱 6、强调附词部分,听音 乐吟诵第二第三叠歌词, 明确“三叠”的含义;欣 赏合唱版《阳关三叠》 7、变换演唱形式,演唱 琴歌 (1)填词歌唱(分三大 组,依次组合:123 231 312 /一领众和) 所遇困难 及解决办法 (2)一次三遍演唱(男 女 合) 8、小结王维的诗(诗中 有画 画中有诗:诗情画 意) 音乐情景剧创编: 1、千古知音:以你所唱 所感、所想所悟,还原一 千多年前的临别画面 2、友情长存: 例举《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别董大》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4篇《阳关三叠》教学设计11、本课的引入部分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并成功地引入到课题;确实激发了学生想对古琴做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2、在感受与体验这一部分,两次对比鉴赏层层深入:通过吟唱上阕,对琴歌中上阕与下阕的音乐要素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歌曲情感的递进,深刻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比如:课堂上学生讨论到八度大跳所表达的情感起伏;反复吟唱所表达的无限眷恋与依依不舍之情等;接下来是合唱版与琴歌版的对比,通过对音色、速度、力度、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对比鉴赏,学生能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并由此关注现代的合唱作品是如何传承古代音乐文化的。

3、在创造与活动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被调动,参与面也很广,几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部分都积极参与,场面活跃。

辩论赛上,两组学生都能很准确地阐述自己对古代音乐文化传承的'认识,并很具说服力。

在创造性的改编活动中,学生结合所学,新的创意层出不穷,让人大吃一惊。

整个后面的环节,可以说课堂里学生妙语连珠,掌声不断,气氛热烈。

4、不足之处在于对歌曲所表达的离别之情的背景等介绍还不够。

还有吟唱的部分还可再加强一点。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2《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而改编的歌曲。

为了让“友情”这根主线贯穿于整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环节:一、激情导入二、诵读古诗通过对古诗的讲与诵读,去了解、体会诗人王维与元二之间的深厚友情三、释疑、解决难点1、讲解“阳关三叠”的含义。

2、同音相连、八度大跳、切分音、强音记号。

四、新歌教学1、通过视唱、模唱旋律,感受音乐情绪。

2、通过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词,来体会诗人对元二那种伤感、悲凉、惜别、期待的内心世界。

3、通过齐唱、接龙唱、同桌深情对唱等形式的演唱,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同时,引导他们珍惜友情、师生情、同学情。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3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苏少版)九年级音乐《阳关三叠》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利用百度搜索唐代诗人王维及《送元二使安西》(2)利用百度搜索古代乐器图片:编钟古琴古筝埙等二、教学课题《阳关三叠》教室前方投影背景幻灯三、教材分析这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琴歌,编入教材第三单元―悠远古风。

高一鉴赏课教案《阳关三叠》-“百校联赛”一等奖

高一鉴赏课教案《阳关三叠》-“百校联赛”一等奖

《阳关三叠》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唐诗宋词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从音乐角度入手了解和欣赏古诗词,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

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别较大,加之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接触这样节奏缓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渐渐缺失,更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分析: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阳关三叠》是我国唐代的一首著名的歌曲,《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

因原诗中渭城、阳关两个地名,所以也叫《阳关曲》或《渭城曲》。

《阳关三叠》全曲分三大段和一个尾声。

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

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

琴歌原为单曲调1954年王震亚将此曲编成钢琴伴奏的合唱曲。

教学目标:(一)聆听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风格让学生能熟悉我国古代歌曲,并对它产生兴趣。

(二)在讨论、交流、体验了解音乐与诗词,音乐是用来表现诗词的意境的,体会音乐的共鸣性。

(三)学唱歌曲《阳关三叠》的上阙,体会中国古代诗词音乐的魅力,探究和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古曲的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古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古琴曲《咏梅》二、体验探究、欣赏歌曲(一)、琴歌《阳关三叠》1介绍古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文只可考的历史就有四千余年,与江苏昆曲被列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关三叠-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阳关三叠-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阳关三叠-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课程背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和鉴赏音乐,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促进他们全面而科学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阳关三叠》,旨在通过学习音乐鉴赏的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阳关三叠》这首经典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演唱情况等方面的知识;2.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阳关三叠》这首音乐作品,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演绎方法;3.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阳关三叠》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演绎方法,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全面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准确理解音乐鉴赏的演绎方法,能够快速判断音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客观评价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含义。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环节,重点讲解《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演唱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具体例子解释音乐鉴赏的基本演绎方法;在实践环节,通过听音乐、分析音乐和演唱演奏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音乐鉴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这首音乐作品,并简要谈论其历史背景、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鉴赏环节1. 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反复听《阳关三叠》这首音乐作品,要求学生注重音乐对于感情、情感的表达,通过这种感官方式从心理上接受音乐,以掌握音乐的情感内涵。

2. 分析音乐的音乐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韵律、节奏、主旋律、和声、音乐构成和情感表达等音乐特征,在分析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视角和角度看待和分析音乐作品。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教案标题:阳关三叠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阳关三叠音乐,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奏演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阳关三叠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阳关三叠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

3. 合奏演奏阳关三叠音乐。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音乐器材:古筝、二胡、笛子等。

3. 音乐录音资料:阳关三叠音乐的演奏录音。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音乐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播放阳关三叠音乐的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音乐的乐器组合和演奏技巧。

2. 分别介绍古筝、二胡、笛子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巧。

示范演奏:1. 教师示范古筝、二胡、笛子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每个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演奏风格。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合奏演奏阳关三叠音乐的片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合奏的乐趣和挑战。

分组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古筝、二胡、笛子的演奏。

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奏排练,注意协调和配合。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奏演奏,展示他们的成果。

总结活动:1. 回顾阳关三叠音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合奏过程中的困难和成就。

3. 播放阳关三叠音乐的完整演奏录音,让学生欣赏并回味他们的合奏表演。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中国传统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技巧和协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理解和满意程度。

教学延伸:1. 在音乐课堂中增加更多的合奏演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学生将能够:1. 了解阳关三叠的来源和背景;2. 熟悉阳关三叠的内容;3. 掌握阳关三叠的演唱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阳关三叠的副歌部分;2. 理解阳关三叠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3. 掌握阳关三叠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三、教学准备1. 电子音箱;2. 播放音频的设备;3. 学生合唱表演视频。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老师播放阳关三叠的演唱视频,为学生带来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背景知识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阳关三叠的来源和背景。

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民歌,最早流传于西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一首有四个不同版本的合唱曲。

这首歌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Step 3:学习副歌部分老师分发阳关三叠的歌词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副歌的歌词和旋律。

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Step 4:演唱技巧训练老师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并进行训练。

重点关注呼吸和发声技巧,让学生意识到这对演唱的影响。

Step 5:合唱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每个小组中可以有不同的声部,让学生互相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声音。

Step 6:合唱表演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合唱表演,并录制视频。

老师可以在结束时播放学生的表演视频,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阳关三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学生不仅学会了阳关三叠的副歌部分,还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阳关三叠合唱表演视频;阳关三叠歌词。

以上是关于阳关三叠教案的简要内容。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传统民歌阳关三叠的背景、内容及演唱技巧。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合唱练习和表演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演绎阳关三叠这首美妙的合唱曲目。

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阳关三叠》教案

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阳关三叠》教案

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阳关三叠》教案第一篇: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阳关三叠》教案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阳关三叠》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或整理古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杂志等方式查阅音响和书本资料。

2、相关教学用具:CD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间播放古琴曲《流水》。

(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魅力,引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学生简述搜集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资料(教师补充)。

二、听赏部分:(一)《扬州慢》教师提问: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引出姜夔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1、请学生朗诵诗词(感受其中意境)2、听赏《扬州慢》。

3、完成书本174页: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等内容做简要的评论。

4、教师小结(二)《阳关三叠》1、教师提问:何为阳关?何为三叠?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古城关东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

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迹,其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遍地散落。

音乐鉴赏《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引言:《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首经典曲目,词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曲作者为南宋时期有名音乐家杨洪基。

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和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围绕《阳关三叠》这首曲目展开音乐鉴赏的教学设计,通过深入了解曲目的背景和内涵,帮助学生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曲目背景介绍《阳关三叠》是一首写给在征战中英勇牺牲的蒙古将士的挽歌。

他们英勇的壮举和无数的牺牲,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慨。

此曲亦分别在明代、清代作为帝王弟妹婚嫁时的娱乐音乐演出之一。

二、曲调结构分析《阳关三叠》的曲调结构分为序幕、首尾小间、主幕、中间白板、末尾等几个部分。

其中,序幕以浑厚豪放的乐音描绘壮烈的战场,首尾小间则以婉转的乐音烘托战士们的忠诚与牺牲,主幕则通过激昂慷慨的旋律表现了对英烈的敬仰和赞美。

中间白板则起到了平缓曲调的作用,帮助听众缓解紧张的情绪,最后以慢板的方式展示了对逝去的英烈的怀念之情。

三、文学内涵解读辛弃疾以洒脱的笔触写出了发表词。

词中表达了痛惜逝去英雄的悼念之情和对国家境况的不满之情,描绘了当时战乱纷争的动荡时代。

词中的阳关更是成了一种意象,象征着战场与伤亡。

同时,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对英烈的敬仰和对自己走向荣誉的追求。

四、音乐形象解读《阳关三叠》中的旋律扣人心弦,韵味深厚,以表达作者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乐器的运用也富有特色,如曲起处,锣、鼓铿锵有力地打击,营造出浑厚激情的氛围;而曲终处,则逐渐淡去乐声,以慢板和弦将情感引领到高潮,使听众为之动容。

曲中的高潮部分则以高亢激昂、骤然提升的音调,增强了曲目的震撼力。

五、教学设计1.了解曲目背景:在教学开始前,让学生了解曲目的背景信息,介绍辛弃疾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的内涵。

2.欣赏曲目:播放《阳关三叠》音乐,让学生聆听曲目,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曲目的曲调、旋律和乐器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教案标题:阳关三叠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阳关三叠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乐理基础讲解(10分钟)解释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并通过音乐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有初步了解。

3.教学练习(15分钟)教师示范阳关三叠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鼓励学生模仿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阳关三叠的基本要领。

4.合作演练(2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阳关三叠的合作演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表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6.讨论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阳关三叠表演中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7.激发兴趣(10分钟)通过播放阳关三叠的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

8.延伸拓展(15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传统音乐或舞蹈,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组织他们进行小型展示。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2.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和讨论交流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和反馈;3.学生互评,相互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六、教学资源准备:1.阳关三叠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2.阳关三叠的教材和参考书籍;3.乐器和音乐播放器;4.学生的评价表和反馈表。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高一音乐观摩课教案千古绝唱《阳关三叠》

高一音乐观摩课教案千古绝唱《阳关三叠》

高一音乐观摩课教案千古绝唱(阳关三叠)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的教学内容。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的样板。

这首琴歌感人至深,可谓风行唐朝,而且是户户吟诵的“流行歌曲〞,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唱,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全曲分为三大段,根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学情分析: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异较大,加之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时机也不情愿去接触这样节奏缓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渐渐缺失,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使用看、听、赏、唱等多种手段,辅以多媒体等教具,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古代音乐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1、感情态度价值观: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比照观赏合唱(阳关三叠)上下阙,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吟唱上阕。

3、过程与方法:使用实践、比照、体验、商量等方法,让学生在经典古曲的鉴赏学习中感想、体会其意境。

教学重点:通过对音乐情绪的分析,感受琴歌(阳关三叠)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在学唱中体验歌曲上下阙音乐情绪,通过比照感受不同。

教学用具:多媒体系统教学课件歌谱电子琴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现代流行歌曲视频MTV(穿越),以穿越的话题形式进入教师范唱(阳关三叠)第—段 1.2.了解创作背景和历程新课赏析:千古绝唱(阳关三叠)感受中国唐代歌曲的艺术魅力1. (阳关三叠)的简介2.初步聆听合唱曲(阳关三叠):a.歌曲从旋律和诗词角度的风格特点b.“三叠〞出现的位置和全曲的曲式结构深刻感受体验作品:3 . 聆听作品第—段:上阕和下阕的场景联想4.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上下阙的音乐情绪比照5 . 同音异奏:1. 认识了解三种中国古代乐器〔古琴埙二胡〕2. 三种乐器分别演奏(阳关三叠)比照体验不同音色3. 依据喜好感觉,选择个人喜欢哪种乐器?拓展探讨传承: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在流行歌曲漫天飞的现状下,有什么好的方法把古代歌曲艺术传承下去?课题总结;。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教材: 人音版新课标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十四单元第二十五节课题: 西出阳关无故人课型: 综合课课时: 一课时一.教学理念:课前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流行歌曲《但愿人长久》,让学生在特定的音乐情境中走进课堂。

导入环节由古人离别图片引出本课课题。

随后的配乐诗朗诵又能使学生进入诗一般的意境。

从古代版的琴歌欣赏,到近代版的合唱的欣赏,再到现代版的《阳关三叠》以及现场版的音乐情景剧创编与表演,通过对比,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

诗朗诵、学唱歌曲与音乐情景剧的创编与表演,又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音乐知识,从而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古代音乐了解很少,更缺乏兴趣。

本课如果把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和所学内容结合起来的话,将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唱歌曲,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音乐剧的创编则能把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

三. 教学内容:1.欣赏琴歌版、合唱版和现代版《阳关三叠》。

2.学唱歌曲第一叠上阙王维诗部分旋律。

3.创编音乐情景剧《阳关三叠》。

四.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及主题思想;通过学唱歌曲第一叠上阕,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主题。

2. 了解“三叠”的歌曲结构,通过对比聆听,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表现出的不同艺术效果。

3. 通过配乐诗朗诵和音乐情景剧的创编与表演,增进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歌曲及主题思想,感受、体验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第一叠上阙王维诗部分的旋律,注意一拍附点节奏的把握。

六.教材分析:《西出阳关无故人》作品分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送他的友人元二去边外服役时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在唐代就曾经以歌曲的形式广为流传。

由于诗中有“阳关”和“渭城”两个地名,故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

这首歌曲后来被谱上琴曲,并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教案设计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教案设计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教案设计《高中音乐《阳关三叠》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教学目的:1、学习和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三叠的含义2、初步了解古代诗和歌的关系3、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诗词和歌曲的关系(课前:播放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创设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古琴演奏视频,注意观察:在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场景?(沙漠、积雪、落日、遗址)音乐给你带来的情绪感受是怎样的?(哀婉、缠绵、含蓄)漫漫黄沙,幽幽琴声,在古琴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伤感和惆怅。

今天,我们要欣赏我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点题)二、新课学习1、《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琴歌,琴曲。

在唐朝时是流行最广、流行时间最长的一首离别曲。

歌曲以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主要歌词。

对于这一首诗相信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

(展示诗句)A、请大家朗读。

B、简析诗句: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

渭城:在长安(今西安)渭水北岸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简析诗句的含义。

这首诗表现了古人对朋友的离别的依依之情。

古人把朗读诗句称为吟诗,给诗句加上了节奏和韵律。

今天,我们也学一下古人,唱一唱这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C、学唱四句诗句。

分句学唱,完整演唱。

同学们对于这一首送别诗的情感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

要表现诗意,我们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用怎样的情绪来表现呢?(学生回答)我们听一听用古琴是怎么来表现这四句诗句的,请大家模仿古琴的演奏来唱词。

(听古琴片段)再请大家用离别的惆怅来表现歌曲。

D、简析旋律和诗句的关系E、用音乐的感觉朗诵诗句分句简析2、《阳关三叠》A、欣赏男声独唱《阳关三叠》因为《送元二使安西》中出现了“渭城”和“阳关”这两个地名,所以给它谱上曲谱成为歌曲后也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

那么,它为什么又被称为《阳关三叠》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男声独唱《阳关三叠》,并请大家思考:1、四句诗句的旋律出现了几次?(三次)2、歌曲中最有激情的是哪几句?请哼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音乐观摩课《阳关三叠》的教案
教材:《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型:高中音乐鉴赏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高中教材音乐鉴赏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的
教学内容《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的精品这首琴歌感人至深可谓风靡唐朝而且是户户吟诵的“流行歌曲”,千百年来一直被人
们广为传唱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全曲分为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
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与诗词相互辉映珠联璧合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和留
恋的诚挚情感
学情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人的思想观、价值观与古代人差别较大加之流行
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冲击学生很少有机会也不愿意去接触这样节奏缓
慢意味深长的古曲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渐渐缺失
难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使用看、听、赏、唱等多种手段辅以多媒体等教具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古代音乐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阳关三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知识与技能:对比欣赏合唱《阳关三叠》上下阙体会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能吟唱上阕
3、过程与方法:使用实践、对比、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经典古曲的鉴赏学习中感悟、体会其意境
教学重点:
通过对音乐情绪的分析感受琴歌《阳关三叠》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在学唱中体验歌曲上下阙音乐情绪通过对比感受不同
教学用具:多媒体系统教学课件歌谱电子琴
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播放现代流行歌曲视频MTV《穿越》以穿越的话题形式进入
教师范唱《阳关三叠》第一段1.蕴含的诗名?作者
2.了解创作背景和历程
新课赏析:
千古绝唱《阳关三叠》
感受中国唐代歌曲的艺术魅力
1.《阳关三叠》的简介
2.初步聆听合唱曲《阳关三叠》:a.歌曲从旋律和诗词角度的风格特点?
b.“三叠”出现的位置和全曲的曲式结构?
深入感受体验作品:
3.聆听作品第一段:上阕和下阕的场景联想
4.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上下阙的音乐情绪对比
5.同音异奏:1.认识了解三种中国古代乐器(古琴埙二胡)
2.三种乐器分别演奏《阳关三叠》对比体验不同音色
3.依据喜好感觉选择个人喜欢种乐器
拓展探讨传承:
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在流行歌曲漫天飞的现状下有什么好的方式把古代歌曲艺术传承下去
课题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