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提问艺术论文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讨摘要: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时高中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高中历史的成色。

但是,现今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新课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起到指引的作用。

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其蕴藏的潜能得到大力的开发。

这个过程与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息息相关。

在现代化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把提高学生素质当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乃是当务之急。

笔者就此浅谈在高中文科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脱离实际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惑然不解;问题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出,会降低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程度,符合其思维规律,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临近发展区”,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

二、巧抓提问契机学生对每节历史课的学习,不一定自始至终都感兴趣,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在他们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案例一:如人民版必修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课,作者做了如下设计:1925年,闻一多先生在美国写下了《七子之歌》,到今天已经有几位儿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还有哪一位没有回到母亲的怀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香港、澳门是怎样回归的?台湾在回归的道路上还存在哪些障碍,前景如何?从而导入新课。

再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做如下设问:在哥伦布出世以前,法国巴黎的一家饭馆里,厨师开了如下一张菜单,你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请说明理由。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的研究摘要:知识、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对知识、能力的引导,是促进教学从以“知识能力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的基础。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情感更多倾向于学生的内心的丰富体验,态度则是学生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价值观则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统一的整合体。

应该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所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让历史教学回归“以学生为本位”的根本。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问题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在认识自我价值的同时和社会价值相统一,这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所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

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就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立足实际,丰富体验体验即体会,是学生在经历现实生活中的事或对物的认识后的感悟或印象,只有在丰富的体验中所获得的认识,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引起主体丰富的情感。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来达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体验就必不可少。

要让学生的体验得到丰富,还得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让学生在经历中去感受、体会,这样才能引起丰富的情感体验。

因此,问题的设计就得结合教学目标和生活实际进行。

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对分封制学生了解甚少,学习起来较抽象,同时,对禅让和王位世袭学生也只能是从历史事件中了解,如何通过问题来让学生获得体验?教学中教师可先用《封神榜》这一电视剧来导入课堂,然后以案例“某一老人有一儿子,但儿子漂游浪荡,对其不闻不问,该老人在临终前将其公司和财产立下遗嘱由其公司职员张某继承。

”问:该老人这种做法和我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有相似之处?”当学生在探究中,教师以“世袭和禅让”来作为引导,让学生了解“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古代政治制度。

基于问题策略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基于问题策略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基于问题探究策略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师应更多地将学生置于“探究者”的位置上,启发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探究法在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探究策略高中历史1.概述所谓“问题探究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中重灌输轻启发、重结果轻过程、重应试技巧的传授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的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问题探究式因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方面有显著效果。

所以,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都特别注意问题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设计教学问题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问题设计得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随心所欲地设计问题,可能得不偿失。

2.问题探究法应用策略2.1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由浅入深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尤其在今天新高考模式下还要考虑达标人数,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少之又少,从而实现在历史课堂上的自身价值,我想离孔老先生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理想已不远了。

本人教学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基本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体事件的一个方面设计若干深浅各异的小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效果很明显。

2.2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历史这门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

要想学好它本来就不容易,再加上所学几乎是学生从未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受自身经历、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制约,学好它就更加不容易了,所以教师在设计历史问题时必须要兼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复杂难懂的历史问题设计在一个情境中,让学生有兴趣也有能力解决问题。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应具有引导性,能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探究精神。
促进课堂互动
通过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提 问,可以促进课堂互动和 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参与度。
提问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将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 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三:通过提问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总结词
增进互动、加深理解
详细描述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美国南北 战争时,可以提问:“你们认为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回答,并针对学生的回答 进行点评和补充,从而加深学生对南北战争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应具有引导性和启发 性,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 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学生 的思维活跃。
循序渐进
提问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 则,从简单到复杂,逐步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 知识。
提问要注重启发性和引导性
启发学生思考
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够 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创造力。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 提问的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有效提问的相关理论 •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 •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案例 • 研究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评价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往往只给出简 单的“好”或“不好”,而没有具体说明评 价的依据和标准,导致学生无法了解自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的研究摘要:提问法是各科教学中经常用到且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有效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

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显得更为重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也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研究众所周知,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学生的思维,切实体现了问题的有效性,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如何针对有效提问“法”进行探究而找出有效提问法的策略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对问题教学法的含义、意义及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提问的具体方式方法作如下阐述。

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及意义(一)问题教学法的含义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在学生进行预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如师生共同探讨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后进行自由讨论后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基本是以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因而更多的体现为学科的应试性。

由此,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冠上了应试教育的帽子而让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其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做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切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在积极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在明确了问题教学法的含义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一步明确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尤其是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意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运用问题教学法,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模式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模式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模式探讨在高中课程当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史论结合、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学科,有很强的学科特点,而且自从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上更加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式学习模式。

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

一、新课导入的激疑提问模式在学习每堂课之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相对陌生的,学习的兴趣也因此相对淡薄。

所以要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利用这种模式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以激发疑问的手段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学生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案例1: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中,高一新生很少有人了解君主立宪制这一名词,所以对本科学习极为陌生,在新课学习前,教师可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英国现任首相是谁?学生回答是卡梅伦;出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卡梅伦的照片,教师再次发问,英国是一个王国,国家元首是国王,那到底在英国是国王权力大还是首相权力大呢?由此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完成课堂导入。

二、重难点问题的自主探究提问模式课程中的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要主题鲜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该切中要点,抓住主要矛盾,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关键处入手进行探究式提问,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老师的提问分清主次,有的放矢,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概括、归纳、综合,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案例2: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马关条约》的内容是一个重点,通过这一重点知识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提问学生,《马关条约》当中哪项条款对中国危害最大?教师提示学生联系当时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列强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中国当时的国家第一要务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加快近代化进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分析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分析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分析【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获得知识并提高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传递信息的渠道。

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

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知识的汲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

现阶段,课堂教育的急功近利的现象层出不穷,课堂提问也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

这从根本上来说,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本文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目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策略1、前言教学是一种独特的,并且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之间和谐交流的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巧妙、科学的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据调查,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仅次于讲述法的方法。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加大课堂提问环节的作用。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历史课本上的那些现成的、结论性的知识是十分枯燥的,并且除了考试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

现阶段,教材知识的编排存在着缺陷,教学任务繁重,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教学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学提问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巩固并掌握知识以及如何掌握应试技巧等。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繁琐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当前历史学科的任务。

学习历史学科,可以全面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是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的核心,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3、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策略存在的问题在当今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标不同的教学观,还存在一些制约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提问教学观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符现阶段,大多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旧的思想和教学习惯。

课题研究论文:浅议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巧妙设置课堂提问

课题研究论文:浅议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巧妙设置课堂提问

150093 中等教育论文浅议高中历史教师如何巧妙设置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育模式,合理地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现在教育观念,习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实际能力,制定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巧妙地运用,以提高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巧妙地设置提问呢?一、提出的问题需要精心设计我们都知道课堂时间的宝贵,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将会对学生的理解、记忆产生影响,所以教师更有责任要备好课,对于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需要经过精心准备。

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毫无意义的,对课堂的发展起不了作用的。

一个巧妙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陷入思考,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推动课堂的循序渐进,让学生脑海中的历史事件能够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的课堂问题应该尽量围绕学生的已知知识,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要避免提问“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了解和掌握了教学目标后,可以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课堂提问。

首先,在课堂开始的时候,要以一个提问引出课堂主体,可以提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儒家思想。

”教师就可以以此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开始介绍儒家思想,在适当的时候再提出问题:“那么儒家思想的形成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

”由此,又可引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了。

综上可知,合理的设置课堂提问,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课堂进度循序渐进,从而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提问虽好,但也需要适度提问虽能提高课堂效率,调动课堂的气氛。

但也需要教师合理适度地进行提问。

问题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难度太难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过于简单则会使提问失去意义,无法提高课堂的效率。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提问艺术[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艺术摘要: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

而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对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分知识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探讨了各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教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33-01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他们不仅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他们富于想象,以致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不断点拨、引导的主导地位。

如何把课堂提问艺术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我认为有几个方法。

一、教师要用智慧提高教学的效益我喜欢通过有效提问来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积极性的几点建议:“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有逻辑地、连续提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问题;鼓励学生提问;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剖析学生观点的提问中,利用这些回答来强调重点”。

这些建议不仅给教师课堂提问提供了方法,关键要求教师用智慧来教学。

例如,“经济全球化”是个晦涩概念的理解。

依据学生的基础,采用有逻辑地、连续提问方法能解决它: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课本有提示概念,但部分学生仍然难以理解。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归纳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解,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因此,有效提问“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观点的入场券,并能支持教师在学生的心理建构和课程内容之间搭建必要的桥梁”。

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论文

浅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提问可以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生思维提问技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亚里斯多德语)。

有了问题,自然会引起反射。

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我在七八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提问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大有帮助。

1、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

”因此,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战后的国际政治》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材料一:“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在广播演说中疾呼:“纳粹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我们。

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看完上述材料后,学生对丘吉尔态度的变化颇感困惑。

这时,我抓住时机发问:“促成丘吉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丘吉尔的反苏立场有了根本转变?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要求学生阅读上述材料,然后谈谈自己的认识。

2、假设历史是凝固的现实,历史不能假设。

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

例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

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同学的进展是课程实施的动身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同学全面素养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老师必需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同学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

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

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同学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

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这就需要老师和同学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同学的历史思维力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旧教材中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并建议同学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进展。

类似例子有很多,历史老师必需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同学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育同学思索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力量,以激发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其次,改革师生互动方式,转变以往同学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同学提出的不同看法、看法、观点不任凭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同学自主学习、独立思索,为同学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进展制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再思考论文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再思考论文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再思考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在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起引导作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它驾驭着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展示。

本文就提问方法和原则做一些探讨。

一、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原则1.课堂提问要注意难度历史教师设计课堂提问问题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

因此,在新课标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会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学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教师提出的历史问题必须是班中绝大多数的学生经过主观思考之后能回答的。

如果历史问题过于难,或者过于深,那么只能让学生望而生畏,无动于衷。

所以说,历史教师在新课标的历史教学的提问中应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注意把握问题难度的尺度。

2.课堂提问要注意梯度《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这里是说,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是体现知识的层次性、条理性的。

倘若在历史教学中,提问的问题杂乱无序,声东击西,学生在课堂里就会感觉到晕头转向,不知所终。

所以,只有历史教师精心地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才能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才能控制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中。

3.课堂提问要注意效度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提问不是纯粹为提问而提问,而是“问”中有学问。

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提问”是能够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运用历史知识,是让学生投入在“历史问题”的学习中,形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观点和历史方法。

倘若在新课标的历史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既不能“服务考试”,又不能“服务人生”,那么历史的课堂教学注定是无效的、徒劳的、无益的。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及问题分析•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概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探索•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高中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研究,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内容研究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有效提问的策略。

研究框架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五个部分。

研究内容和框架02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及问题分析03学生回答机会不均等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多,有些学生则很少有机会回答问题。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现状01提问频率较高高中历史课堂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问频率较高,但效果并不理想。

02提问质量不高由于教师对提问的准备不足,问题往往不够明确、具体,学生难以理解和回答。

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问题设计不合理教师往往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学生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

学生缺乏思考时间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指导和鼓励。

教师评价方式单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部分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能力,无法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由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教师教育理念落后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0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概述有效提问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针对性有效提问应当逐步深入,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中学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探究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要遵循准确性、新颖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巧、有度、善变、灵活,才能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原则;要点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03-01提问时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

历史教学中提问的艺术,能使学生更好地记牢课文的知识点,通过启发思考能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堂提问原则1、准确性: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学习的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二要抓住知识的逻辑关系,提问题应环环相扣、明确简练,切忌模糊不清,歧路亡羊,留有岔道。

例如:“秦灭六国时哪一年?灭了哪多少国家?”问题在时间、空间概念上含糊不清,学生难以答出精确答案。

2、新颖性:如果问题设置新颖,就会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

如在讲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南方红军的游击战争”这一子目的提问,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本上所学过的陈毅的诗《梅岭三章》,随着背诵:“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学生在不经意间对红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领导的领导人陈毅、游击战争的艰苦困难等知识点、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得到掌握。

3、整体性: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提高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设置问题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可以回答问题,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善于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可提问的要点1、设置要巧:设疑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实质。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师在问题探究中的提问艺术

高三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师在问题探究中的提问艺术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裴岗中学2021高三历史教学论文历史教师在问题探究中的提问艺术关键词:问题探究提问艺术内容摘要:问题探究是新课改以后教师遍及使用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教改实践,从七个方面总结了教师在问题探究时的提问艺术,即提问的有效性、规律性、层次性、矛盾点、兴奋点、未知点、多样性等。

每一种方式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介绍,是省级科研课题《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2006年秋季起,安徽省开始使用按照新课标编订的历史试验本教材。

新《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原则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为此,我们于2021年9月申报了省级科研课题《新课标下历史学科教学方式的研究》,力图探索一套适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体系,“问题探究”是我们探索的方式之一。

“问题探究”是指教师按照课本中的知识点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记忆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般地说,问题探究的建构主要经过三个过程,即“开端:发现问题――主线:探究问题――归宿:解决问题、引申问题”。

课堂教学始于问题又终于问题,课堂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所以在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关键,这就涉及到一个“提问”的艺术。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效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作为一个中学生,弗成能掌握所有知识,即使是课本知识,他们也纷歧定能全部掌握,如果对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追根求源,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那是不现实的,这不仅时间不允许,也没有那个必要。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论文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研究摘要: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什么?笔者认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取决于他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

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从历史事件中去看到并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学生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还较为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来引导。

因此,研究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难度角度深度应该说,问题是师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问题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学习。

但在教学中,要提好问题,教师还要注意在问题的难度、角度和深度上进行研究。

一、由简而难,逐层提问人的认知水平是在“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三个层次间不断转化,螺旋上升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提问太过简单,即在已知区进行,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形成疲劳感;而问题太难的话,又会让学生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探究欲望被打消,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

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就需以已知问题为基础,逐渐向“最近发展区”靠近。

即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起联系点,让学生在联系中来形成知识的构建。

以《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教学为例,教学中需要了解神创说、细胞学说、进化论,思考神创说能够成为生命起源的共识并长期流行的原因,引导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对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作分析。

教学中,教师首先以“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上帝创世”来引入新课,然后进入“教会的禁锢”学习,首先教师以问题“上帝创世说为何能长期流行”来引导学生探究神创说和当时社会生产力、统治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关系,从而升华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高度。

然学生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教会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于是以问题“教会对科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来设问,并出示哥白尼、布鲁诺和塞尔维持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可由学生介绍)他们的经历,从而认识教会对科学发展的阻碍。

谈历史教学语言艺术性论文

谈历史教学语言艺术性论文

谈历史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内容摘要要生动鲜活地再现当年的历史,打造生动、高效的历史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至关重要。

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增强课堂有效性;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趣味性;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增强感染力:通过启发性的语言,诱导思维拓展。

【关键词】简洁生动诙谐幽默启发性高效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基本修养和基本功。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对于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与标准,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对于历史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艺术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把枯燥乏味、年代久远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记得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语言要简洁明快,增强有效性简洁的教学语言才是最优美的语言。

因为语言的简洁才会使得课堂内容变得生动,不拖沓冗长,不令人乏味,才会使学生从繁冗的教学内容下解脱出来,有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吸收,才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空间。

文学家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

所以,在一节历史课上,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授课,则会使课堂节奏更加快捷,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六项内容,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联姻;(5)用汉制;(6)用汉礼法。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对繁杂的历史知识记得准、记得快、记得牢,而且养成了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简洁的语言不仅优美明快,而且提高了效率。

同样的事情,如果能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既能赢得时间,也能节约能源,还会最大限度地赢得机会。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历史教学艺术性论文

历史教学艺术性论文

历史教学的艺术性摘要:有些老师上课也只是把课本内容简单的“翻版”一下,很多学生把上历史课当作听一首动人的催眠曲,当下课铃一响,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很多老师认为教学重在教,其实我认为这不全对,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

关键词:历史教学;幽默性;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93-01常听学生调侃历史是“累死”,意思是历史学习有很多东西要记住,并且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

有些老师上课也只是把课本内容简单的“翻版”一下,很多学生把上历史课当作听一首动人的催眠曲,当下课铃一响,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中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让学生听课如坐春风,不要象是听诵经。

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时,我称两个争霸的军事集团为两捆火药,萨拉热窝事件我称为是火星,两捆火药放在一起是很危险的事,还要丢进一颗火星,那不爆炸才怪。

同时我用描写的语言让大家体会火药爆炸的场面,“轰”的一声巨响,这边一只胳膊,那边一条腿,血肉横飞……这样学生对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如身临其境。

在讲授殖民侵略时,走上殖民道路的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我简称为二牙子,谈到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的诗人但丁和艺术大师达·芬奇时,我说他们是“诗情画意”,一个是诗人,一个绘画很有成就。

“意”也表示他们都是意大利人。

还有鸦片战争时被清政府派去谈判的琦善,我称之为欺善怕硬。

“欺善”不就是琦善吗?况且这样说也符合他当时的形象。

商朝的最后一个亡国之君纣,我说被人诅咒,被人咒骂。

在读音上“纣”与“咒”同音,这样在语言上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增加讲课的趣味性。

官渡之战时间是200年,我跟学生说你们看两支军队在草原上打仗,把草原打了两个大窟窿(“草原”的“草”指曹操,“原”指袁绍,当然要澄清两军并非真正是在草原上打仗)。

这样一来该记住的历史内容在老师幽默的话语里轻松地完成了。

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论文]

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论文]

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历史课堂由传统意义中的死记硬背变为了以整体把握历史知识脉络,提升历史学科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为基本。

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在看似死板的历史事件与知识中引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感悟社会进步的轨迹,并下定决心,为创造新的历史而不遗余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教学策略众所周知,当前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活动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

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从培养学生对于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入手,而要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课堂提问入手无疑是一块敲门砖。

可以说,深化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提问技巧,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一、以旧促新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诫我们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温习旧的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

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笔者也把它引申到了一种提问技巧的程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提问效果。

譬如笔者在讲授《法国大革命》这一内容时,就通过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导入,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法国国情与英国、美国国情的异同。

在学生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之际,笔者引导他们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所制订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入手进行考虑,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通过分析这些法律文件,窥管见豹,学生自然能够从中领悟并归纳出当时的社会整体情况,对于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三个国家革命战争不同的特点与性质有了深刻的认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合理插入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如当时法律文件的照片等,也很好地营造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总的来说,还是这种温故知新的提问方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但有效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且还分析了法律手段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学提问艺术论文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要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形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观点、历史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苏格拉底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

学贵有疑、学贵在问,而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起引导作用,问题教学法也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

但实际上,往往存在很多无效的课堂提问,如问题过浅、无需思考、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等。

而无效的提问对于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十分不利。

那么,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提出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优化课堂提问,通过艺术化的、有效性的历史课堂提问策略,使师生双方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提高课堂效率。

二、如何设计好历史课堂提问
高中学生各方面思维都比较成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启发性联想。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三个度:一是难度,即提问要难易适中;二是梯度,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三是效度,
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在提问的方式上,除了通过直观设问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向学生提出知识性问题外,更要注重提问艺术,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开展探讨式教学,使学生不能从课本中找出现成答案,必须在大范围、多章节中,经过深入思索才能整理出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1.逆向假设法。

历史不能假设,但问题可以假设。

教师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深化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本质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

如学过“鸦片战争”后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战争会不会避免?这样学生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就有深刻的认识。

2.“解剖麻雀”法。

就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设计提问时,应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例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就可以设计一连串的问题来导入:“纽约股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也更加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历史再现法。

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可以通过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体验人物角色,加深课堂印象。

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就这样发问:“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便于学生采用代入思维,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4.区分比较法。

就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向,或同一事件的某些相关因素或两个截然相反的事件进行对比,经过启发,得出结论,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

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可以设问西方大危机时的苏联经济建设如何(模式和效果)?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区别?(从时间、内容、影响上作比较)。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

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

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5.现象本质法。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会碰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这正是进行思维训练不可忽视的材料。

如,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实行了封建文化的专制政策,但结果却不一样:前者走向崩溃,后者走向鼎盛;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压迫,另一方面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等等。

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并透过这些现象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预见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这种问题常常和叙述型问题
结合在一起设计。

6.联系现实法。

在讲授历史问题时,要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目前,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一再抬头,公开声称购买钓鱼岛,钓鱼岛事件不断升温,极大地危害了中日正常关系。

钓鱼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你认为中日间会否爆发冲突,会引发战争吗吗?如果会,你认为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会触发?”同学们就可以各抒己见了,这样就加强了历史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提问要注意的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2]
在提问时,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简短而确切的评语;适时适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回答的失误,教师或者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误恍然大悟;要想方设法让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只有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
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要通过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艺术,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形成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观点、历史方法。

参考文献:
[1]魏书生主编:《如何做最好的老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叶小兵:《历史老师的提问》《历史教学》(津),2005年1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