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计划烧除操作规程
计划烧除管理制度

计划烧除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烧除是指在生产、加工等过程中,为了清除一些有害物质、杂质或者不需要的物质而进行的焚烧处理。
烧除是一种重要的废物处理方式,在环保、节能、资源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因此烧除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度目的1、规范烧除作业流程,确保安全生产。
2、减少有害气体、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管理流程1、制定烧除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制度体系中。
2、确定烧除作业的责任人,进行相关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3、对烧除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4、积极开展废物分类,减少固废对环境的影响。
5、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置。
四、管理要求1、明确烧除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操作规程。
2、规范热风炉烧除机等设施的操作,严禁私自改动设备。
3、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清理设备积灰,防止设备故障。
4、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引起燃烧事故。
5、严格遵守燃烧废物的种类和时限,不得擅自燃烧有毒、有害废物。
五、安全生产保障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设立安全生产督查机构,定期检查烧除作业现场,确保作业安全。
3、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
六、责任追究1、对违反烧除管理制度的个人或单位,将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理。
2、对因疏忽而导致的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严格追究责任。
七、持续改进1、定期进行烧除管理制度的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加强经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烧除管理制度。
3、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烧除管理水平。
结语烧除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烧除作业流程,保障安全生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希望企业能够认真执行管理制度,持续改进,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屏南县农田计划烧除技术初探

计 烧除@ 划
屏 南 县农 田计 划烧 除技 术初 探
林 胜 陆 皓月 黄 虎妹 甘柳 明 陆茂华
屏 南 320 ) 5 3 0 ( 建省 宁德 市屏 南县 林业局 , 建 福 福
【 摘
要】 通过 分析典型农事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案例 , 总结 出农事用火导致森林火灾的原 因。结合近年来屏 南实施 的计划烧除实践 , 通过试验确定安全的烧除时段和 方法, 为有序推进农 田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工作提供依
森林 防 火 20 年第 3期( 07 总第 9 4期
农 田林缘可燃物计划烧除的实施是一种有组织 、 有审批 、 有 规范的野外用火行为 , 比起散漫用火有一定安全性 , 但实施时除
31
维普资讯
@ 计 烧 划 除
表 2 计 划 烧 除试 验 地 概 况
据。
【 关
键
词 】 计 划 烧 除 ; 术研 究 ; 南县 技 屏 【 献标 识 码 】A 文
【 图分 类 号 】 ¥ 6 .+ 中 7 233
福 建 屏 南 山 区农 田 大 多 以 山 问 河 谷 小 块 谷
表 1 屏南县 2 0 0 1~2 0 0 5年因农事用火引发森林火灾情况
带中每隔 1 设立 1 硬质纸片观测块 , m 0块 观测 块 为 1 m×1 m, 面朝 向 田 问 , 0c 0c 正 试验 时通 过 观测 纸 片 表 面焦 痕 确 定火 势 的影 响 。 22 不 同时 段点 烧 的 情 况评 价 . 从 表 3可 以看 出 ,不 同 时段 点烧 林 缘 可 燃
势头, 由此 引 发 的 森林 火 灾 也 屡有 发生 。 统 计 , 据 20 年 至 今 ,该 县 查 明 火 因 的 1 森 林 火 灾 01 8起
计划烧除的实施方案

计划烧除的实施方案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稳定,病虫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烧除作为一种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制定和执行烧除的实施方案,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首先,我们需要对病虫害的种类和分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了解各种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烧除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烧除方案,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烧除措施,确保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其次,要合理选择烧除的时间和方法。
烧除的时间应该选择在病虫害的孳生期和活跃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品种特点,合理选择烧除的方法,包括化学烧除、物理烧除和生物烧除等,确保病虫害的全面防治。
另外,要重视烧除的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估。
在烧除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烧除方案和方法,以提高烧除的实施效果。
同时,要加强对烧除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确保烧除的实施不会对农作物和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要加强对烧除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通过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对烧除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提高烧除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对烧除技术和方法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烧除技术和方法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烧除技术和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总之,制定和执行烧除的实施方案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合理的选择时间和方法、严格的监测评估和加强技术推广,才能确保烧除的实施效果和安全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制定和执行烧除的实施方案,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事用火集中整治活动方案模版(3篇)

农事用火集中整治活动方案模版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全市将快速进入春耕整地用火的高峰期。
为深入细致地做好农事用火疏导和管理,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减轻高火险期间的火源管理工作压力,确保实现年度无较大森林火灾工作目标,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备耕整地用火是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最大隐患,各乡镇街一定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成立开展农事用火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其他领导要分片包干,林业场站要积极配合,确保领导得力,部署及时,工作到位,坚决防止出现工作纰漏造成后患。
对因领导管理不到位,出现私烧乱点造成森林火灾和经济损失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广泛宣传,消除隐患各乡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事用火管理责任,___村社集中学习省市有关农事用火的有关规定,提高他们森林防火意识。
包村领导要带领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户加强宣传让群众明白其意义和目的,取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各林业场站要___人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宣讲,要求林区群众自觉遵守农业用火管理制度,彻底消除农事用火带来的火灾隐患。
要积极动员林区群众在进入森林防火禁火期前,对田间秸稞、杂草、采伐剩余物进行晾晒,紧紧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开展计划烧除活动,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隐患。
三、严格报批,依法烧除凡是需要实施计划烧除的地方,必须以乡镇街为单位,在用火前三天提出书面申请,报市防火办备案,经___批准后方可用火。
申请报告中必须写明用火单位、用火时间、用火地点(村屯名称)、经纬度、烧除面积(每块地不大于___亩)、烧除物、参加防范人数、责任人、指挥负责人、灭火机具等情况,经纬度要采用gps定位仪现场标定四个角点,不允许估测和图上查定。
计划烧除每次批准___天,对已批准的计划烧除地块,如因天气等原因未能及时烧除的,下次烧除时需要重新上报审批。
否则,视为擅自野外用火,其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负。
坚决杜绝只烧不报、只报不烧现象。
焚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焚烧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焚烧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废弃物的方法,有效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但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和环境污染。
本文旨在介绍焚烧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焚烧作业的安全进行。
二、作业前准备1. 火源检查:在进行焚烧作业之前,必须确保火源正常,如确认点火设备完好、燃料充足等。
2. 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包括耐高温手套、防护面具、防火服等,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场地准备:焚烧场地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需要清理周围的可燃物,并设置合适的施工区域。
4. 废弃物分类:将废弃物进行分类,避免不同种类的废弃物同时进行焚烧,以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三、焚烧作业操作规程1. 点火操作:(1)检查点火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点火前应先确认风向和风力。
(2)点火时,人员应当站在风口背风方向,使用长柄点火器点燃易燃物。
(3)点燃后,迅速离开点火位置,确保人员安全。
2. 燃烧控制:(1)控制焚烧的温度和氧气供应,以保证燃烧的效果和废弃物的完全燃烧。
(2)遇到降雨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情况,应暂停焚烧作业。
3. 废弃物添加:(1)应按照预定的计划添加废弃物,避免超负荷添加。
(2)应注意添加废弃物的速度和方法,确保废弃物能够均匀燃烧。
(3)禁止添加易爆、易爆炸、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废弃物。
4. 废气排放处理:(1)焚烧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必须经过净化设备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
(2)焚烧废气中的烟尘等颗粒物应控制在规定的排放浓度范围内。
四、应急措施1. 烟雾报警器:焚烧作业现场应装备烟雾报警器,并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
2. 消防设备:在作业现场布置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水源等,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3. 应急通道:作业现场应设置足够的应急通道,以便人员疏散。
4. 紧急救护:作业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并提供急救培训给作业人员。
五、作业后处理1. 确保燃烧完全:焚烧作业结束后,废弃物必须经过全面的检查,确保完全燃烧。
镇秸秆计划烧除工作方案

镇秸秆计划烧除工作方案大家好,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
为此,我镇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秸秆计划烧除"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洁净、宜居的生态家园。
一、行动目标通过开展秸秆计划烧除专项行动,实现全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根本遏制。
二、主要任务1.加强宣传发动,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秸秆焚烧造成的危害,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为行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
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秸秆禁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行动开展。
各村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村的具体实施。
3.因村制宜,分类利用秸秆资源。
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结合秸秆收储运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用方案。
可采取就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利用模式。
4.强化监督执法,严惩违法行为。
各村要组建巡查队伍,及时发现并制止秸秆焚烧行为。
对顽固燃烧者,依法从重处罚。
同时畅通投诉渠道,发动群众共同监督。
5.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持续改进。
定期组织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在全镇范围内加以推广。
根据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三、保障措施1.加大财力投入,为行动提供资金保障。
2.建立长效奖惩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
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行动开展以来,我镇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秸秆焚烧情况明显好转。
但我们决不能止步于此,必须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行动力,坚决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白云、清新空气。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烧山火的操作方法及作用

烧山火的操作方法及作用烧山火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活动,通过焚烧积极的方法清除杂草、垃圾和枯叶,以促进土地的肥沃度和再生能力。
这种操作方法在农业、林业和生态系统管理中广泛使用,具有一些特定的技术和作用。
烧山火的操作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烧火的地点:选择适宜的地点来进行烧山火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选择干燥的地方,远离有害的物质和易燃的材料。
同时,也要注意风向和风力,避免烧火后火势失控。
2. 清理地面:在进行烧山火之前,需要清理地面上的杂草和垃圾,以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可以使用铁锹或镰刀等工具将杂草割除或铲除。
移除易燃物质,如干枯的树枝、干叶、纸张等。
3. 确保安全:在进行烧山火之前,必须确保周围的安全。
清除周围的杂物,保证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远离易燃物质,如油漆、汽油、炸药等。
也需要打电话通知当地的森林部门或相关机构,以便在烧火期间获得帮助。
4. 点火:使用可靠的点火设备,如火柴或打火机,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点火。
可以在燃烧点附近搭建一些简单的防火带,用来隔离火源和周围的植被。
5. 控制火势:一旦点燃,需要密切注意烧山火的火势。
避免火势蔓延到非预定区域,如树林、农田等。
可以使用水管或湿毛巾等工具控制火势,也可以在防火带周围开辟新的防火带,以控制火势的蔓延。
6. 灭火:在烧山火之后,必须彻底灭火。
使用水壶、消防器材等将明火和残留的炭灭火。
同时,在灭火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以避免烧伤和其他意外事故。
烧山火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 清除杂草和枯叶:通过烧山火可以有效地清除农田、园林和森林中的杂草和枯叶。
这些杂草和枯叶会占据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限制作物的生长,并可能导致土壤贫瘠。
烧山火可以将这些有害的植被彻底清除,促进土壤中的营养循环。
2. 控制害虫和疾病:一些害虫和疾病会隐藏在枯叶和杂草中,对农作物和植物造成损害。
烧山火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害虫和疾病的传播,减少害虫和疾病对农作物的威胁。
3. 改善土壤肥力:烧山火可以将有机物燃烧为灰烬,将其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到土壤中。
野外农事用火方案

野外农事用火方案一、引言火是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野外农事用火是指在农田以及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火进行燃烧操作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野外农事用火方案是为了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保障农田和农作物的安全,确保火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背景1.野外农事用火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除去杂草和垃圾。
2.在野外农事用火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火灾事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目标确保野外农事用火过程安全、高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农田和农作物。
四、具体方案1. 火源选择•火源要选择稳定可控的,避免使用易失控的明火。
•避免使用易产生大量火花的火源,例如焚烧杂草时要选择低火花的工具。
2. 周边环境清理•在进行野外农事用火之前,要彻底清理周边环境杂草和垃圾,确保火源周围没有易燃物。
•清理周边环境时要注意不要破坏土壤结构和植物根系,防止土壤侵蚀。
3. 天气和风向观察•在使用火之前要进行天气观察,避免在大风、高温和干燥的条件下使用火。
•观察风向,确保火源周围没有易燃物或易燃物离火源足够远,防止火势蔓延。
4. 灭火设备准备•在进行野外农事用火时,要准备好必要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水桶等。
•灭火设备要放置在使用火的地点易取得的位置,并确保设备有效性。
5. 火势监控•在使用火的过程中,要时刻监控火势,确保火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一旦火势失控,要立即报警并进行灭火,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6. 灭后处理•在完成野外农事用火后,要进行灭后处理,彻底熄灭火源并清理周边环境。
•注意不要让火源残余物再次燃烧,防止火灾事故再次发生。
五、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1.火势失控的风险:–预防措施:选择稳定可控的火源,确保火源周围没有易燃物或易燃物离火源足够远。
2.火灾事故的风险:–预防措施:进行周边环境清理,准备好灭火设备,时刻监控火势并及时报警进行灭火。
六、总结野外农事用火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使用火源时需要注意安全,确保火势可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事计划烧除操作规程
一、做好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二是组织力量到位;三是宣传教育到位,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召开责任田田主代表会议,或村两委扩大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对农事计划烧除在本村的可行性做出决议。
二、广泛动员,摸清责任田分布底子:村两委召集护林员、党员、村民小组长、责任田代表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各村农事用火需求和森林分布实际情况,讨论农事用火的具体操作方案,摸清需要用火的对象,填写确定用火对象、人数、范围、地点、时间。
三、严格执行野外生产农事用火审批制度:坚持“条件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原则,对野外农事用火严格审批,严格管理。
1、对需要农事用火的村、小组,以地块为单位,由5户以上责任田主共同提出用火申请,申请书上写明用火的时间、地点、范围,用火性质及防范措施。
2、由村主干及护林员进入现场勘查,签署意见后,包村工作组长和挂村领导签署审批意见,报乡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林业站,由林业站批准,审批方法为送表进村,当日核批。
3、林业站审批后由村委会组织村干部护林员对用火现场进实地勘察,看地形地势,看防火措施,看风向风力,指挥现场用火。
四、遵循从上往下,从外往里,先难后易逆风燃烧的原则:在危险易引起森林火灾的地段、边缘应用刀割,锄头锄等办法,待开出一条人工防火隔离带后再进行。
五、遵守用火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无组织
的单一行为。
及时掌握用火场天气情况,时刻注意用火场院风向。
对可能发生或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充分的应急准备。
必备扑火用具:柴刀、锄头、树枝、水桶、通讯工具、移动手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