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莱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

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3.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地势D.基岩性质“牛肝地”是指在红层软岩分布地区形成的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

下图示意位于我国某区域“牛肝地”形成过程中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牛肝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类型可能为( )A.黑土B.黄土C.红壤D.紫色土5.“牛肝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过度农业活动D.土壤肥力变化6.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水分含量增大地震灾害往往会诱发其他自然灾害。

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

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是因为其能( )A.对灾情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B.分析灾害的成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C.及时发现地面变动,并传输位置信息D.根据灾害特点,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地理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地理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月考诊断(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错题重做】近年,不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带着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返回家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进近年人口向乡村回流的主要因素有( )①户籍制度②生育政策③惠农政策④乡村经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人口回流对乡村地区的主要影响有()①增大就业压力②发展区域经济③绥解农村“空心化”④增加土地探荒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城市在遭遇内外部各种冲击的叠加时,城市内部系统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工程等所具备的抵御风险、维持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对危机的防范、响应和适应调整能力即为城市韧性。

下图示意2004~2020年四类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区域内基尼系数(系数越大,代表差异越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4~2020年,四类资源型城市中城市韧性水平区域内差异有所扩大的是()A.成熟型B.再生型C,衰退型 D.成长型4.导致该类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区域内差异在图示时期有所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资源储备B.城市规模C.人口老龄化D.历史文化【初试锋芒】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乡村转型成为热点。

西安市长安区上王村,在优越的区位条件基础上,抓住西安市发展秦岭旅游的机遇,积极开办农家乐,成功转型为典型的专业化城邻型乡村旅游地。

图为上王村乡种旅游开发模式围,完成下面小题。

5、土地资源会随生产方式改变而重新配置,近年来上王村土地利用类型中增长最为明显的是()A.公共服务用地B.产业用地C.住宅用地D.耕地6.推动上王村成功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市场需求B.政策支持C.资源禀赋D.协作条件7.与秦岭金丝峡景区旅游专线沿线的4个自然景区型旅游村相比,上王村的城郊乡村旅游()A.游客季节特征明显B.自然资源依赖性强C.服务接待时间更长D.外部形态呈条带状客家人历史上为躲避战乱迁居在赣、闽、粤等交界的山区,其民居四角楼(见下图)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在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莱阳一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莱阳一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流 河莱阳一中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1)编者:刘香巧一、单项选择题:2010~2011年冬春季节,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干旱。

读“我国部分地区旱情分布(阴影)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此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农作物是A.春小麦B.冬小麦C.水稻D.油菜 2.缓解北方旱情的短期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建南水北调工程 B.开发地下水 C.优化灌溉方式 D.实施人工降雨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10年11月,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

据此回答3~4题。

3.与以往历届人口普查相比,本次普查中统计工作难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国际人口迁移量过大D.国内自发的人口流动规模很大4.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宜选取下图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A.①B.②C.③D.④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圆满落幕。

据此回答5~6题。

5.上海世博会的“零碳馆”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源(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拍摄者应位于“零碳馆”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6.小亮参观了世博园中的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下为某区域五个村落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序号代表的村落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的是 A.①② B.①④C.③④D.②⑤8.上题中的这两个村落发展为小城镇,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

读“某城市地质剖面图”,回答9~10题。

9.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A.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B.防止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D.美化城市环境10.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下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该区域人多地少。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济南一中2015年12月阶段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5页,共40小题,第Ⅱ卷为第6页,共一大题。

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北京时间(东八区)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完成1~2题。

1.“天宫一号”发射时,位于智利(西四区)的航天测控站当地时间为2011年9月A.30日9时16分3秒 B.29日9时16分3秒C.29日17时16分3秒 D.30日17时16分3秒2.“天宫一号”发射当日,山东省各地A.昼长夜短,白昼将逐渐增长 B.昼长夜短,黑夜将逐渐增长C.昼短夜长,白昼将逐渐增长 D.昼短夜长,黑夜将逐渐增长下图是6月22日五个不同地点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据图完成3-4题。

3.五地中纬度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五地中水平运动物体都发生左偏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⑤5. 6月22日至9月23日: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B.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高→低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D.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6.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地壳 B.下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7. 岩石圈的组成部分有A.地壳和地幔 B.地壳和上地幔 C.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D.地幔和地核8.有关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存在于平流层B.主要存在于高层大气C.能反射无线电波D.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9.有关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②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③极光、流星多出现在这一层;④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⑤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

【KS5U解析】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KS5U解析】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等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三地理【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其中1—25题为选择题,26、27、28、29题为综合题。

本卷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考查了学科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知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能力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地形剖面图和相对高度、季节现象和时间判定、低压系统和天气状况、冬灌的作用、冬小麦的种植区域、丹霞地貌和岩石类型、气候判定及因素、区域农业、城市发展渠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产业转移和对环境的影响、网络购物对城市功能区发展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点的选择、地质构造、工程措施、自然灾害、农产品种植条件及对环境的影响、雷雨形成的原因、橡胶生产的条件、石化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等。

题量适中,整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对均衡,本试卷整体涉及知识点较多,灵活性较强,是一套有较大区分度的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2.第Ⅰ卷完成后,请将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文】A2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能正确反映图中沿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2. 图中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高差最可能是A.1517米 B.1004米 C.538米 D.81米【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和相对高度。

【答案解析】1.B 2.C解析:1题,图中等高距是500米,所以a点海拔500—1000之间,b点1000—1500之间,B或D正确,a、b间未穿过1500米,所以排除D,只有B正确。

2题,b点海拔1000—1500之间,水利枢纽海拔500-1000之间,所以b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高差在0—1000之间,而水利枢纽距离500米等高线较近,所以最可能是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图1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1~2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读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玫瑰图(下图2),回答3~4题。

3.图示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4.冬至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①④③②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②①④钓鱼岛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鱼场的一部分。

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我国的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单位:米)(图3)据此回答5~6题。

5.钓鱼岛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6.关于钓鱼岛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表平坦②位于我国大陆向东延伸的大陆架上③距我国大陆约350KM④其东南侧的P点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⑤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盛行上升流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④⑤下图是某地区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

读图回答下列7~8题。

7.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①高压中心②低压中心③低压糟④高压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5回答9~10题。

9.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10.甲、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是A.甲表示7月份、夏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下列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6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

烟台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烟台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检测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综合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把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直接做在答题纸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93 %o,死亡率为4.52 %o,据此完成1〜2题。

1 •据以上数据推论,目前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 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将有助于北京市A.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B.解决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C.逐步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D .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下图)”,回答3〜4题。

比巫(%)年增K率0.0150,010.005-0.005-0X)1宀19X()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1)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O-劳动适龄人口年增枝率3•图中信息反映A.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C. 200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4. 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③立即推迟退休年龄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

读该省人口年龄构成的三角坐标统计图,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M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

山东高一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地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一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的原因有:()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大气层的保护③自转周期适中④公转周期适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①黑子、②耀斑、③太阳风.它们所对应的太阳外部大气层,从外到里排列分别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3.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海陆分布B.地形起伏C.刮风下雨D.地球形状4.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极点为中心B.产生昼夜现象C.轨道面是黄道面D.方向是自西向东5.陨石是来自地球以外其他天体的碎片.其主要来自于()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其他恒星系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A.质量和体积最小B.既自转又公转C.存在大气层D.有高级智慧生命7.下列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较长C.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D.地球不透明、不发光8.2016年3月22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段影像,显示了远在12光年以外的一颗恒星的爆炸画面.这次爆炸持续了20分钟左右,这也是人类首次成功捕捉到恒星爆炸的画面.该恒星可能位于哪一级天体系统()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9.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无线电短波通讯暂时中断B.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高纬地区出现极光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0.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1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12.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A.具有适宜的温度B.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具有丰富的水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13.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14.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15.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某月7日部分范围,白色部分表示8日部分范围,则甲地的时间为A.9:00B.6:00C.3:00D.12:0016.北半球每年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 )A.一直向南移B.一直向北移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17.北极星和月球分别属于的天体类型是()A.行星和卫星B.恒星和行星C.恒星和卫星D.恒星和流星18.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列正确的是()A.金星、火星、地球B.火星、木星、水星C.金星、火星、地球D.木星、天王星、海王星19.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A.日地距离适中B.月球绕地球旋转C.地球上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A.春分日到秋分日B.春分日到夏至日C.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D.夏至日到秋分日21.下列事物属于天体的是()①人类的家园﹣﹣地球②民航飞机③蓝天白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2.利用人造烟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使大气的()A.逆辐射作用增强B.逆辐射作用减弱C.反射作用加强D.反射作用减弱23.一般情况下,晴天时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A.大气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强B.大气削弱作用强,保温作用强C.大气削弱作用强,保温作用弱D.大气削弱作用弱,保温作用弱24.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A.甲B.乙C.丙D.丁25.下面四幅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6.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B.C.D.27.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B.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C.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28.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地转偏向力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D.水平气压梯度力29.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海拔高低差异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D.各地的气压差异二、填空题1.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半球.此图所示日期是前后,北半球节气是.(2)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3)图中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读“太阳系示意图”,C、E之间为小行星带,完成下列问题.(1)在A、C、D、E、F五颗行星中分别是体积最大的星球对应的字母是.(2)B的公转方向(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有哪些?3.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B,C.(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3)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关的太阳活动是,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4)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年,它发出的会扰乱地球上空的,对电话及传呼机等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4.威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左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右图为部分课题研究成果.读图,回答问题.(1)左图中近地面受热的地点是(填字母),引起.A、B、C、D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2)D点比B点的气温(填“高或低”),原因是.(3)在右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城市风的流动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我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绿地应布局在(均填数字序号).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则A、B两处比较,处温度较低,处气压较低.(2)若此图是东亚的冬季季风环流侧视图,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中位于亚欧大陆的是.东亚的西北风应是图中的(用数学代号表示),该季风坏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3)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中的处是城区,山东高一高中地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地球表面温度适宜的原因有:()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大气层的保护③自转周期适中④公转周期适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日地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层的保护气温的日变化小,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不太大,地球表面温度适宜,①②③对,选择A。

高一英语月考试题及答案-莱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一英语月考试题及答案-莱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莱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o is coming for tea?A. John.B. Mark.C. Tracy.2.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A. Leave right away.B. Stay for dinner.C. Catch a train.3. What does the mall come for?A. A lecture.B. A meeting.C. A party.4.、What size does the man want?A. 9.B. 35.C. 39.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Life in Southeast Asia.B. Weather conditions.C. A holiday tou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man doing?A. Giving a speech.B. Chairing a meeting.C. Introducing a person.7. Why does the woman sing so well?A. She has a great teacher.B. She teaches singing.C. She is young.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13级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84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I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单项选择题(共56题,共84分)该图为大西洋中一个小岛,读图回答下列2题。

l.虚线部位的地形为A.山脊B.山谷C.鞍部 D.陡崖2.若岛上植被分布均匀,甲、乙、丙、丁四处,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直线处有一条小河),回答下面题目。

3.图中B处有一条闭合的等高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A.B处的海拔一定大于500米B.站在B处一定能见到A处的瀑布C.B处的地形可能是个小洼地D.B处的降水量一定是图中最丰富的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下2题。

4.图示区域村庄所处的地形部位是A.山间洼地B.山顶C.山脊D.鞍部5.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B.与等高线有关联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下图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6.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产,若实施调水,则乙丙两地之间最合理的工程是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B.逐级抽水C.架设“水桥”D.开凿输水管道读下图,回答下列2题。

7.建设图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A.发电B.航运C.防洪D.灌溉8.沿a-b画的剖面图,对应右图A.AB.B C.C D.D右图为30°S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2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平均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下列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的是A.M处的东岸B.M处的西岸C.N处的东岸D.N处的西岸右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

据此回答2题。

11.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12.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迎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背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历史上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胡克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N、m B.s、m/s2、N C.s、kg、m D.m/s、kg、m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5.乘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下面的哪个阶段人处于失重状态?( )A.加速上升阶段 B.匀速上升阶段 C.减速上升阶段 D.静止不动阶段6.王强同学上学时先向正西方向走30m,而后再向正北方向行走40m,便到达学校大门口,则王强同学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70m70m B.50m50m C.70m50m D.50m70m7.下列所描述的运动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逐渐变大B.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为随时间均匀增大[来源:学#科#网Z#X#X#K]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时,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使船前进C.人原地跳高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重物体和轻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9.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末乙物体开始改变运动方向B.6s末乙物体回到出发点C.0﹣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D.2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来源:学&科&网]10.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斜装置的汽车,又称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如图所示.若车厢内装一正方体大石块,卸货时车厢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石块先是不动,而后沿车厢底板下滑,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石块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持力F N逐渐减小B.支持力F N逐渐增大C.摩擦力F f逐渐减小D.摩擦力F f先增大后不变11.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管内有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静止下落,压缩弹簧至最低位置P,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接触弹簧到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B.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小球在P点时加速度为零1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其中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B.物体M所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mg﹣Mgsinα[来源:]C.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sinα﹣mg,方向沿斜面向下D.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下13.如图所示,OD是一水平面,AB为一光滑斜面,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沿斜面AB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OD上;若光滑斜面改为AC,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则物体最终还停在水平面OD上,已知物体每次由斜面底端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则( )A.物体两次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B.物体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于第二次滑到C时的速度C.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相等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运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重力加速度为g)(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有可能从地面上开始运动二、本题共4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15.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对两次拉橡皮条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只要两次实验都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最好让每个测力计都达到满刻度C.每一次实验都需使弹簧测力计达到相同刻度D.两次实验需要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方法 B.等效替代方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的弹力用F 表示,弹簧挂上钩码后的伸长用x表示,表中是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10m/s2)(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2)根据图象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N/m.1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1)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__________;(2)为使小车所受合力约等于钩码所受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A.适当垫高木板,以平衡小车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B.让小车的总质量M远大于钩码的总重量mC.实验开始时让小车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D.让木板的长度尽可能大些(3)如图2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汽车以v0=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时间速度变为9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20.如图所示,在雪地上用雪橇运送物品,已知物品与雪橇总质量为50Kg,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人沿与水平面成37°角的方向斜向上拉雪橇,拉力的大小为200N,若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1.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箱子.一同学想把箱子稍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由于箱子较重,直接用力推没有推动,于是该同学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轻绳一端拴在箱子上,另一端系在斜面上,而后在绳子的中点施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结果箱子刚好能开始沿斜面向上移动.若此时绳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θ,箱子仍紧压在斜面上,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绳对箱子的拉力大小;(2)箱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22.如图所示,在一仓库的二楼与一楼之间用木板构成一倾角α=30°的斜面,通过斜面向一楼传送货物.若正方体的货物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面末端B点后进入水平地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货物停在地面上的C点.一工人用秒表测量出了货物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4s,已知B点到右边墙角的距离为5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货物与斜面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1)货物在斜面上和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货物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3)若使货物正好运动到C点右边的墙角处停下,则在A点时应给货物多大的初速度?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历史上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胡克【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历史上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N、m B.s、m/s2、N C.s、kg、m D.m/s、kg、m【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解答】解:A、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kg、m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B、m/s2、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s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C、s、kg、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D、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kg、m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单位,要知道s、kg、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注意N不是基本单位.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故A正确;BC、质量很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不一定能够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质点,如原子的质量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能不能看成质点,不是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或体积,而是取决于问题的性质,故BC错误.D、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考点】惯性.【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解答】解:惯性大小仅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到位: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5.乘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下面的哪个阶段人处于失重状态?( )A.加速上升阶段 B.匀速上升阶段 C.减速上升阶段 D.静止不动阶段【考点】超重和失重.【分析】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称为超重,小于重力则称为失重,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质量或重力并不变.【解答】解:A、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其内部的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匀速上升阶段人的加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电梯减速上升的过程,加速度向下,其内部的人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D、静止不动阶段的人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超重状态与失重状态,所谓超重或失重都是指物体的视重发生变化,而物体受到的重力保持不变.6.王强同学上学时先向正西方向走30m,而后再向正北方向行走40m,便到达学校大门口,则王强同学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70m70m B.50m50m C.70m50m D.50m70m【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在全过程中,知位移的大小为:x=m,路程为:s=30+40=70m,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7.下列所描述的运动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逐渐变大B.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来源:]C.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为随时间均匀增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时,则产生加速度.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越来越大;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越来越小,若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是恒定的,而速度非均匀变化,则加速度不恒定.【解答】解:A、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也可以逐渐变大,故A正确;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同时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减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时,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使船前进C.人原地跳高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重物体和轻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主要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1=﹣F2.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②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能求合力【解答】解:A、马拉车前进,不管车如何运动,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故A错误;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轮船前进,故B 正确;C、人原地跳高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C错误D、重物体和轻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规律的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与物体加速、减速还是匀速无关9.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末乙物体开始改变运动方向B.6s末乙物体回到出发点C.0﹣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D.2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0﹣6s内乙物体的图象一直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一直为正,2s末速度没有改变,故A错误;B、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0﹣6s内,乙的位移为正,没有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C、0﹣2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乙做匀速运动,平均速度为2m/s,故C正确;D、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0﹣2s内甲的位移x甲=2×2=4m,乙的位移,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10.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斜装置的汽车,又称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如图所示.若车厢内装一正方体大石块,卸货时车厢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石块先是不动,而后沿车厢底板下滑,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石块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持力F N逐渐减小B.支持力F N逐渐增大C.摩擦力F f逐渐减小D.摩擦力F f先增大后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及恒力做功公式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sinθ=f,N=mgcosθ,θ增大时,F N逐渐减小,F f先增大.石块滑动后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会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11.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管内有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静止下落,压缩弹簧至最低位置P,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接触弹簧到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B.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小球在P点时加速度为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小球所受的合力判断加速度的变化,结合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小球的运动规律.【解答】解:A、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弹力增大,则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为零后,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弹力增大,加速度增大.所以小球先加速后减速,故A正确,B错误.C、小球弹力和重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最低点O,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故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1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其中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B.物体M所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mg﹣MgsinαC.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sinα﹣mg,方向沿斜面向下D.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下【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m和M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可解答.【解答】解:由于M静止,则m也静止,所以m受到的绳子的拉力等于m的重力,即mg=T.[来源:学科网]M静止,处于平衡状态,M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可能的摩擦力的作用.则垂直于斜面的方上,N=Mgcosα①,沿斜面的方向,选择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T﹣Mgsinα+f=0 ②A、由①式可知,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故A正确;B、物体M所受轻绳的拉力大小等于m的重力,即mg.故B错误;C、D、由②式可知,若T﹣Mgsinα>0,则摩擦力的方向向上,大小为mg﹣Mgsinα;若T﹣Mgsinα<0,则摩擦力的方向向下,大小为Mgsinα﹣mg.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该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在该题中,由于摩擦力的方向是未知的,所以要考虑到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或摩擦力等于0的几种不同情况.13.如图所示,OD是一水平面,AB为一光滑斜面,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沿斜面AB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OD上;若光滑斜面改为AC,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则物体最终还停在水平面OD上,已知物体每次由斜面底端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则( )A.物体两次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B.物体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于第二次滑到C时的速度C.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相等【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比较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抓住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出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出在水平面上的位移,从而比较出总路程的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比较出在斜面上的时间,从而比较出总时间.【解答】解:A、根据动能定理知,mgh=,v=,可知物体两次滑动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错误.C、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到达底端的速度相等,根据t=知,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时间相等,在斜面上,加速度a=gsinθ,位移x=,根据x=得,t=,斜面的倾角不同,则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不等,所以从A点释放到停止的时间不相等,故C错误.D、根据知,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路程相等,在斜面上的运动路程不等,所以总路程不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抓住物体在斜面底端的速度相等是关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运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重力加速度为g)(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来源:学科网ZXXK]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有可能从地面上开始运动。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历史上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胡克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N、m B.s、m/s2、N C.s、kg、m D.m/s、kg、m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5.乘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下面的哪个阶段人处于失重状态?( )A.加速上升阶段 B.匀速上升阶段 C.减速上升阶段 D.静止不动阶段6.王强同学上学时先向正西方向走30m,而后再向正北方向行走40m,便到达学校大门口,则王强同学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70m70m B.50m50m C.70m50m D.50m70m7.下列所描述的运动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逐渐变大B.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为随时间均匀增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时,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使船前进C.人原地跳高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重物体和轻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9.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末乙物体开始改变运动方向B.6s末乙物体回到出发点C.0﹣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D.2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斜装置的汽车,又称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如图所示.若车厢内装一正方体大石块,卸货时车厢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石块先是不动,而后沿车厢底板下滑,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石块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持力F N逐渐减小B.支持力F N逐渐增大C.摩擦力F f逐渐减小D.摩擦力F f先增大后不变11.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管内有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静止下落,压缩弹簧至最低位置P,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接触弹簧到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B.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小球在P点时加速度为零1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其中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B.物体M所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mg﹣MgsinαC.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sinα﹣mg,方向沿斜面向下D.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下13.如图所示,OD是一水平面,AB为一光滑斜面,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沿斜面AB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OD上;若光滑斜面改为AC,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则物体最终还停在水平面OD上,已知物体每次由斜面底端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则( )A.物体两次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B.物体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于第二次滑到C时的速度C.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相等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运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重力加速度为g)(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有可能从地面上开始运动二、本题共4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15.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对两次拉橡皮条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只要两次实验都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最好让每个测力计都达到满刻度C.每一次实验都需使弹簧测力计达到相同刻度D.两次实验需要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方法 B.等效替代方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弹簧的弹力用F 表示,弹簧挂上钩码后的伸长用x表示,表中是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g=10m/s2)(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关系图象;(2)根据图象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N/m.1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1)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__________;(2)为使小车所受合力约等于钩码所受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A.适当垫高木板,以平衡小车下滑过程中的摩擦力B.让小车的总质量M远大于钩码的总重量mC.实验开始时让小车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D.让木板的长度尽可能大些(3)如图2是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汽车以v0=15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时间速度变为9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20.如图所示,在雪地上用雪橇运送物品,已知物品与雪橇总质量为50Kg,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人沿与水平面成37°角的方向斜向上拉雪橇,拉力的大小为200N,若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雪橇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1.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箱子.一同学想把箱子稍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由于箱子较重,直接用力推没有推动,于是该同学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轻绳一端拴在箱子上,另一端系在斜面上,而后在绳子的中点施加一与斜面垂直的拉力F,结果箱子刚好能开始沿斜面向上移动.若此时绳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θ,箱子仍紧压在斜面上,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绳对箱子的拉力大小;(2)箱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22.如图所示,在一仓库的二楼与一楼之间用木板构成一倾角α=30°的斜面,通过斜面向一楼传送货物.若正方体的货物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面末端B点后进入水平地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货物停在地面上的C点.一工人用秒表测量出了货物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4s,已知B点到右边墙角的距离为5m,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货物与斜面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1)货物在斜面上和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货物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3)若使货物正好运动到C点右边的墙角处停下,则在A点时应给货物多大的初速度?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历史上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胡克【考点】物理学史.【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历史上首先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2.下列各组单位中,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kg、N、m B.s、m/s2、N C.s、kg、m D.m/s、kg、m【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解答】解:A、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kg、m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B、m/s2、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s是基本单位.故B错误.C、s、kg、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D、m/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kg、m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故选:C.【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单位,要知道s、kg、m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注意N不是基本单位.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故A正确;BC、质量很小的物体它的体积不一定能够忽略,不一定能看成质点,如原子的质量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能不能看成质点,不是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或体积,而是取决于问题的性质,故BC错误.D、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点评】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考点】惯性.【专题】常规题型.【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解答】解:惯性大小仅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对于惯性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到位: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质量大小.5.乘坐电梯上楼的过程,下面的哪个阶段人处于失重状态?( )A.加速上升阶段 B.匀速上升阶段 C.减速上升阶段 D.静止不动阶段【考点】超重和失重.【分析】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者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称为超重,小于重力则称为失重,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质量或重力并不变.【解答】解:A、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其内部的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匀速上升阶段人的加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电梯减速上升的过程,加速度向下,其内部的人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D、静止不动阶段的人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超重状态与失重状态,所谓超重或失重都是指物体的视重发生变化,而物体受到的重力保持不变.6.王强同学上学时先向正西方向走30m,而后再向正北方向行走40m,便到达学校大门口,则王强同学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70m70m B.50m50m C.70m50m D.50m70m【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在全过程中,知位移的大小为:x=m,路程为:s=30+40=70m,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7.下列所描述的运动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逐渐变大B.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为随时间均匀增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时,则产生加速度.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越来越大;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越来越小,若速度均匀变化,加速度是恒定的,而速度非均匀变化,则加速度不恒定.【解答】解:A、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也可以逐渐变大,故A正确;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故C正确;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同时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减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时,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使船前进C.人原地跳高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重物体和轻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主要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 F1=﹣F2.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②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能求合力【解答】解:A、马拉车前进,不管车如何运动,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故A错误;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轮船前进,故B 正确;C、人原地跳高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C错误D、重物体和轻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规律的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与物体加速、减速还是匀速无关9.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末乙物体开始改变运动方向B.6s末乙物体回到出发点C.0﹣2s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D.2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0﹣6s内乙物体的图象一直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一直为正,2s末速度没有改变,故A错误;B、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0﹣6s内,乙的位移为正,没有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C、0﹣2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乙做匀速运动,平均速度为2m/s,故C正确;D、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0﹣2s内甲的位移x甲=2×2=4m,乙的位移,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10.自卸式运输车是车厢配有自动倾斜装置的汽车,又称翻斗车、工程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取力装置和货厢组成,如图所示.若车厢内装一正方体大石块,卸货时车厢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抬起,石块先是不动,而后沿车厢底板下滑,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石块所受车厢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支持力F N逐渐减小B.支持力F N逐渐增大C.摩擦力F f逐渐减小D.摩擦力F f先增大后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及恒力做功公式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sinθ=f,N=mgcosθ,θ增大时,F N逐渐减小,F f先增大.石块滑动后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会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力要小于最大静摩擦力.11.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管内有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静止下落,压缩弹簧至最低位置P,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接触弹簧到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B.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C.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 D.小球在P点时加速度为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小球所受的合力判断加速度的变化,结合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小球的运动规律.【解答】解:A、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小球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弹力增大,则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为零后,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弹力增大,加速度增大.所以小球先加速后减速,故A正确,B错误.C、小球弹力和重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最低点O,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故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1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其中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B.物体M所受轻绳的拉力大小为mg﹣MgsinαC.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sinα﹣mg,方向沿斜面向下D.物体M所受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g﹣Mgsinα,方向沿斜面向下【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分别对m和M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可解答.【解答】解:由于M静止,则m也静止,所以m受到的绳子的拉力等于m的重力,即mg=T. M 静止,处于平衡状态,M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可能的摩擦力的作用.则垂直于斜面的方上,N=Mgcosα①,沿斜面的方向,选择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T﹣Mgsinα+f=0 ②A、由①式可知,物体M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α.故A正确;B、物体M所受轻绳的拉力大小等于m的重力,即mg.故B错误;C、D、由②式可知,若T﹣Mgsinα>0,则摩擦力的方向向上,大小为mg﹣Mgsinα;若T﹣Mgsinα<0,则摩擦力的方向向下,大小为Mgsinα﹣mg.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该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在该题中,由于摩擦力的方向是未知的,所以要考虑到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或摩擦力等于0的几种不同情况.13.如图所示,OD是一水平面,AB为一光滑斜面,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沿斜面AB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面OD上;若光滑斜面改为AC,仍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则物体最终还停在水平面OD上,已知物体每次由斜面底端进入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则( )A.物体两次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B.物体第一次滑到B点时的速度大于第二次滑到C时的速度C.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物体两次从A点释放到停止运动所通过的路程相等【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比较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抓住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出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出在水平面上的位移,从而比较出总路程的大小.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比较出在斜面上的时间,从而比较出总时间.【解答】解:A、根据动能定理知,mgh=,v=,可知物体两次滑动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B错误.C、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到达底端的速度相等,根据t=知,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时间相等,在斜面上,加速度a=gsinθ,位移x=,根据x=得,t=,斜面的倾角不同,则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不等,所以从A点释放到停止的时间不相等,故C错误.D、根据知,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路程相等,在斜面上的运动路程不等,所以总路程不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抓住物体在斜面底端的速度相等是关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右运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重力加速度为g)( )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将拉力F增大,长木板有可能从地面上开始运动【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莱阳一中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月考题(2016.10。

9)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飘动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星⑥流星体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⑥2、以下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圆缺多变C、彗星-———--拖着长尾D、月亮—----轮廓模糊进入21世纪,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热。

在太阳系几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

探测火星将有利于寻找地球之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

据此回答3—-4题:3、火星探测器所在天体系统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4、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时就叫做“连珠"。

据此回答下列5-—7题:5、“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属于类地行星的是哪几颗A、水星、火星、木星B、水星、金星、火星C、金星、木星、土星D、金星、火星、土星6、“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温度最高的是哪一颗A、木星B、水星C、金星D火星7、“五星连珠”中的五颗行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哪一颗A、水星B、木星C、金星D火星8、下列条件中与地球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无关的是A、日地距离适中B、大气层C、太阳日D、恒星年9、目前人类已经到达的天体是:A 、火星B、月球C、太阳D、金星10、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2015_2016学年度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2015_2016学年度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饥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2.将下列物质加入或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SO2B.Cl2C.Na2O2 D.NaClO3.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铁反应时只放出氢气,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Na+、S2﹣、H+、SO42﹣B.H+、NO3﹣、Ba2+、Mg2+C.Na+、Cl﹣、H+、SO42﹣D.Ba2+、K+、CO32﹣、OH﹣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1.5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C.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含有H2SO41mo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5N A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7.对下列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在干燥的烧瓶中分别装入下列气体,打开止水夹,形成喷泉,其中溶液不能充满烧瓶的是()A.NH3B.NO2C.HClD.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的混合气体8.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溶液与溴水等体积混合 2Fe2++2I﹣+2Br2═2Fe3++I2+4Br﹣B.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 Ba2++OH﹣+H++SO42﹣═H2O+BaSO4↓C.氢氧化亚铁溶液于稀硝酸中 Fe(OH)2+2H+═Fe2++2H2O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Ca2++2ClO﹣+CO2+H2O═CaCO3↓+2HClO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证明硝酸不稳定,且产物有红棕色气体可溶于浓硝酸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C.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D.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氯气可与淀粉反应10.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②④③⑤①1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Z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出现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中Ca2++2HCO3﹣+2OH﹣=CaCO3↓+2H2O+CO32﹣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H2O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适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D.向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2Fe2++Cl2=2Fe3++2Cl﹣13.38.4gCu与适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不考虑转化为N2O4),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1mol B.1.2 mol C.2.2 mol D.2.4 mol14.取一干燥烧瓶,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约整个烧瓶容积的二分之一后,喷泉停止.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A.0.045mol•L﹣1B.1mol•L﹣1C.0.029mol•L﹣1D.不能确定15.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16.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 发生还原反应C.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二、非选择题17.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方案.[方案一]气体分析法中学:(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把x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0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乙同学用图2代替图1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填“偏大”、“偏小”、“不变”),你的改进方案是.(3)丙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填写其中的三点缺陷:I ;Ⅱ;Ⅲ.[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如图所示).(4)操作1的名称是;操作2的名称是.在进行操作1之前,应判断是否沉淀完全,判断的方法是.(5)根据沉淀分析法,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18.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H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乙为淡黄色固体,E的式量比D的式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产物中水已忽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丙、B 、D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H2OD+丙F+丙.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产生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3)装置C中Na2S溶液在空气中不易保存,时间长了会变浑浊,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5)如果把分液漏斗中的中的浓H2SO4换作浓HNO3,对此实验是否有影响(填“是”或“否”),请说明你的理由.(6)工业上用黄铜矿(CuFcS2)冶炼铜,副产品中也有SO2,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03+16SO2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当生成0.8mol铜时,此反应转移的电了数目是.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引起下列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饥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工业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②农业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居室污染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都能造成温室效应.【解答】解: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机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正确;B、居室污染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故B正确;C、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而引起的,与CO2无关,故C错误;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都能造成温室效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2.将下列物质加入或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不能使其褪色的是()A.SO2B.Cl2C.Na2O2 D.NaClO【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D.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解答】解:A.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溶液显酸性,颜色变红,故A选;B.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故B不选;C.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够使石蕊溶液褪色,故C不选;D.次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够使石蕊溶液褪色,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漂白物质,熟悉二氧化硫、次氯酸钠、氯气、过氧化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3.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铁反应时只放出氢气,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Na+、S2﹣、H+、SO42﹣B.H+、NO3﹣、Ba2+、Mg2+C.Na+、Cl﹣、H+、SO42﹣D.Ba2+、K+、CO32﹣、OH﹣【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与金属铁反应时只放出氢气,溶液显酸性,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弱电解质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解:与金属铁反应时只放出氢气,溶液显酸性,A.S2﹣、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不能共存,故A错误;B.Fe、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C.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D.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OH﹣,且B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考点】铵盐.【专题】压轴题;氮族元素.【分析】可燃物燃烧应满足:有充足的氧气,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并达到着火点.氯化铵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气体隔绝了空气.起到防火的作用【解答】解:①物质着火点在一定压强下是一定的,不发生变化,故①错误;②幕布的质量增加,不能影响环境温度与氧气的浓度,故②错误;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起到防火的作用,故③正确.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气体隔绝了空气,起到防火的作用,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铵盐性质、物质燃烧条件等,难度不大,是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1.5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N AC.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含有H2SO41mo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5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氯气和铁反应后变为﹣1价;B、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中,3mol二氧化氮转移2mol电子;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D、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解答】解:A、氯气和铁反应后变为﹣1价,故1mol氯气反应后转移2mol电子即2N A个,故A错误;B、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中,3mol二氧化氮转移2mol电子,故1.5mol二氧化氮转移1mol 电子即1N A个,故B错误;C、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46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3mol 原子即3N A个,故C正确;D、铜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故1mol硫酸不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0.5N A个,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考点】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根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可知:A、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C、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D、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解答】解:A、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不一定有CO32﹣,故A错误;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不一定有SO42﹣,故B错误;C、湿润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故C正确;D、碳酸钠能与含可溶性钙离子或钡离子的物质结合生成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7.对下列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在干燥的烧瓶中分别装入下列气体,打开止水夹,形成喷泉,其中溶液不能充满烧瓶的是()A.NH3B.NO2C.HClD.体积比为4:1的NO2和O2的混合气体【考点】氨的物理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若形成喷泉,则气体极易溶于液体或气体极易与液体反应,液体不能充满烧瓶说明气体溶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气体,或属于不溶性气体,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NH3极易溶于水,则可形成喷泉,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故A错误;B.二氧化氮溶于水和水反应,能形成喷泉,但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液体不能充满烧瓶,故B正确;C.HCl极易溶于水,则可形成喷泉,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故C错误;D.4:1的NO2与O2和水,4NO2+O2+2H2O=4HNO3,能形成喷泉,烧瓶能充满液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综合,为高频考点,把握喷泉实验的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物质性质及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气体极易溶于液体或气体极易与液体反应可形成喷泉,题目难度中等.8.下列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溶液与溴水等体积混合 2Fe2++2I﹣+2Br2═2Fe3++I2+4Br﹣B.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 Ba2++OH﹣+H++SO42﹣═H2O+BaSO4↓C.氢氧化亚铁溶液于稀硝酸中 Fe(OH)2+2H+═Fe2++2H2O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Ca2++2ClO﹣+CO2+H2O═CaCO3↓+2HCl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等物质的量时,只有碘离子被氧化;B.不符合离子的配比;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D.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生成碳酸钙和HClO.【解答】解: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I2溶液与溴水等体积混合的离子反应为2I﹣+Br2═I2+2Br﹣,故A错误;B.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2H2O+BaSO4↓,故B错误;C.氢氧化亚铁溶液于稀硝酸中的离子反应为3Fe(OH)2+10H++NO3﹣═3Fe3++NO↑+8H2O,故C 错误;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证明硝酸不稳定,且产物有红棕色气体可溶于浓硝酸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C.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D.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说明氯气可与淀粉反应【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专题】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分析】A.根据浓硝酸的不稳定性思考.B.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来分析.C.根据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解答.D.根据氯气与碘的氧化性强弱解答.【解答】解:A.浓硝酸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O2↑,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它分解产生的红棕色NO2溶解在其中的缘故,故A正确.B.因为氯化银和硫酸钡均不溶于稀硝酸,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Ag+或硫酸根离子,当然也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硝酸把S由+4价氧化诶+6价)故B错误.C.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条件,常温下不能反应,并不是在浓硝酸中钝化的缘故,常温下铁、铝不要浓硝酸反应才是因为钝化,故C错误.D.氯气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是发生了反应:Cl2+2KI=I2+2KCl,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呈现蓝色,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硝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性质以及卤素单质的性质,将较多的知识综合一起,能较广泛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10.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②④③⑤①【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根据海水中MgCl2的浓度较小,所以要经过富集这一过程:先加熟石灰形成沉淀,然后将沉淀过滤,接着将Mg(OH)2沉淀转化为MgCl2,这样就实现了MgCl2富集,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MgCl2•6H2O)(这步是为了得到纯净的MgCl2),又因MgCl2易水解,为防止MgCl2水解的水解,加热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必须在HCl氛围下中进行.【解答】解:因海水中MgCl2的浓度较小,所以要经过富集这一过程:先加熟石灰形成沉淀:MgCl2+Ca(OH)2═Mg(OH)2+CaCl2,然后将沉淀过滤,接着将Mg(OH)2沉淀转化为MgCl2:Mg(OH)2+2HCl═MgCl2+2H2O,这样就实现了MgCl2富集,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MgCl2•6H2O)(这步是为了得到纯净的MgCl2),又因MgCl2易水解,为防止MgCl2水解的水解,加热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必须在HCl氛围下中进行:MgCl2•6H2O MgCl2 +6H2O.故选:D.【点评】由于海水中MgCl2灰的浓度较小,要经过富集这一过程,不能直接蒸发海水得到(MgCl2•6H2O),同时防止MgCl2水解的水解,加热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必须在HCl氛围下中进行.1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Z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出现【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分析】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 气体是NO2,同时通入时因NO2与水和SO2共同作用要产生SO42﹣和NO,NO在空气中又会生成NO2,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CO2和SO2与氯化钡均不反应,故不能生成碳酸钡、亚硫酸钡沉淀;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SO2+H2O+NO2=H2SO4+NO,硫酸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硝酸、浓硫酸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等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中Ca2++2HCO3﹣+2OH﹣=CaCO3↓+2H2O+CO32﹣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H2O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适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D.向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2Fe2++Cl2=2Fe3++2Cl﹣【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全部生成CO32﹣,CO32﹣部分转化为CaCO3沉淀;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生成BaSO4、NH3•H2O和H2O;C.SO2具有还原性,与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I﹣还原性大于Fe2+.【解答】解:A.将过量的NaOH溶液滴入同浓度的少量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A正确;B.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H++NH4++SO42﹣=BaSO4↓+H2O+NH3•H2O,故B错误;C.SO2具有还原性,与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生成CaSO4沉淀,故C错误;D.I﹣还原性大于Fe2+,向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2I﹣+Cl2=I2+2C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题中易错点为C和D,注意氧化还原反应问题.13.38.4gCu与适量浓硝酸反应,当铜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不考虑转化为N2O4),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1mol B.1.2 mol C.2.2 mol D.2.4 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n(Cu)==0.6mol,n(气体)==1mol,由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可知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由气体的物质的量可得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以此计算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解答】解:n(气体)==1mol,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n(Cu)==0.6mol,则生成n(Cu(NO3)2)=0.6mol,可知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2=1.2mol,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1.2mol=2.2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产物及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取一干燥烧瓶,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约整个烧瓶容积的二分之一后,喷泉停止.烧瓶内的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按标准状况下计算)()A.0.045mol•L﹣1B.1mol•L﹣1C.0.029mol•L﹣1D.不能确定【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氨气溶于水,溶液体积等于氨气体积,令氨气的体积为22.4L,则溶液的体积为22.4L,根据n=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氨气溶于水,溶液体积等于氨气体积,令氨气的体积为22.4L,则溶液的体积为22.4L,标况下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1mol,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045mol/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属于无数据计算型题目,关键是判断氨气的体积和溶液的体积相等,难度不大.15.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则可使Cu溶解,由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知生成的气体,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u、稀硫酸、硫酸铁混合时,铜和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造成铜粉的质量减少,但没有气体,故A错误;B.Cu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Na2CO3时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Cu不溶解,故B错误;C.Cu、稀硫酸、KNO3混合时发生3Cu+8H++2NO3﹣═3Cu2++2NO↑+4H2O,则铜粉质量减轻,同时溶液逐渐变为蓝色,且有气体逸出,故C正确;D.Cu、稀硫酸、FeSO4混合时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的性质,明确选项中各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 发生还原反应C.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B.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C.根据氧化剂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D.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确定,注意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盐酸不都作还原剂.【解答】解:A.①Cl2+2KBr=2KCl+Br2中氧化剂是氯气,氧化产物是溴,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②KClO3+6HCl=3Cl2+KCl+3H2O中氧化剂是氯酸钾,氧化产物是氯气,氯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气,③2KBrO3+Cl2=Br2+2KClO3中氧化剂是溴酸钾,氧化产物是氯酸钾,所以溴酸钾的氧化性大于氯酸钾,总之,氧化性强弱顺序是 KBrO3>KClO3>Cl2>Br2,故A正确;B.①中KCl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该反应中KBr失电子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根据氧化剂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知,③中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5﹣0)=5mol,故C错误;D.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注意②中盐酸具有酸性和还原性,为易错点.二、非选择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6分)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烟熏是农作物预防冻害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导致图中的()A、a增强B、b增强C、d增强D、e增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短波辐射,b为长波辐射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a较小有关C.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d D.b的全年总量最大值出现在赤道【答案】1.A2.C【考点定位】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再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第1题应从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来考虑,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保温作用越强。

第2题考查到各种辐射波的波长长短,在我们学到的各种辐射中,只有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都为长波辐射;近地面的大气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各地获得太辐射量的多少与纬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有关系,分析各地受到的太阳辐射多少要从影响各地太阳辐射的因素来考虑。

2013年11月23日山东再次出现大范围雾霾,25日受冷空气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回答下列问题。

3、雾霾的出现能够()A、夜间减弱大气逆辐射B、白天削弱太阳辐射C、夜间降低地面温度D、白天升高大气温度4、正确表示影响25日山东夜间天气系统的是()5、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答案】3.B4.A5.A【考点定位】雾霾对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冷锋天气系统的判读,冷锋过境时天气变化。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雾霾对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影响,锋面天气系统的判断及锋面天气的变化。

第1小题要从雾霾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增多,从而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逆辐射来考虑。

第2题要从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冷锋锋后为冷气团,暖锋的锋后为暖气团;冷锋的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一致,暖锋的移动与暖锋移动方向与暖气团一致等特点来判断;第3题要根据冷锋过境是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来判断。

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

6、深夜,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方,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冻害,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答案】D【考点定位】影响大气逆辐射因素【知识拓展】云量多,空气中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

空气洁净,云量少,反射的太阳辐射少,到达地面的多.地面辐射加强,大气辐射也跟着加强,大气逆辐射也会随之加强.读下图(①②表示不同高度的等压面),判断下列问题。

7.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最低的是( )A.a B.b C.c D.d8.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A.a B.b C.c D.d【答案】7.C8.D【解析】试题分析:7.高空气压低于近地面;因此a.b.c小于d;同一等压面两侧,越往上气压越低;故a.b.c中气压最低为c 点。

8.气温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故气温最高为近地面的d点。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名师点睛】此题以热力环流为背景,考查气压、气温的的分布规律及气温与气压的关系,相关判断方法:①气压与高度: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所以平常所说的“高压”“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在高空无论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其气压都不会比近地面的气压高。

②气压与温度: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

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的现象,热岛效应对于城市规划有重要意义,读“某城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区域分布图”。

回答9-10题。

9、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布局在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0、甲、丙连线上近地面和高空等圧面分布正确的是()【答案】9.C10.B【考点定位】热岛效应,等压面的分布规律。

【名师点睛】该题以热岛环流为背景来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第1题要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风向来考虑,为了产生重复污染,应该新建化工厂布局在郊区下沉气流之外;第2题根据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判断出城市形成低压,郊区形成高压,再根据“高高低低”的气压分布规律,来判断等压线的分布。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12、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甲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南亚的夏季风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答案】11.B12.B【考点定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1题要根据风向判断该气压带为高压,再根据气流的左偏,判断为南半球,最后确定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2题考虑气压带所在的半球,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等方面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3.若M地的风向为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14.当该天气系统出现在南亚地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盛行东南风 B.北京寒冷干燥 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D.地球运动到近日点附近【答案】13.A14.A【考点定位】天气系统与天气。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对低压天气系统的掌握,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结合等压线画出风向,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准确判断风向的偏转即可确定南北半球;结合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分布的影响可判断季节。

读下面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5-17题。

15.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A.a B.b C.c D.d16.甲地比乙地(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17.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C.丙地,艳阳高照 D.丁地,阴雨连绵【答案】15.C16.B17.A【考点定位】风向的判断,天气系统的判断与天气。

【名师点睛】该题以等压线判读为基础考查对天气系统的掌握。

第1题根据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再加上北半球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稍向右偏,选出c正确;第2题根据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即可判断;第3题根据丙、丁处于天气系统的不同位置判断天气状况:冷锋降水在锋后,A在锋后阴雨天气;暖锋降水在锋前,丁为锋后,为晴天;再根据天气状况对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选出选项。

18、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椐中国气象网站消息,早上6点,中央气象台发布2014年第一个寒潮橙色警报,与这次寒潮相符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A图为冷锋示意图,;B图为暖锋示意图,而影响我国的寒潮就属于冷锋过境,故A正确;B故不符合题意;C项中心气流为上升,为气旋,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夏秋季节发生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不符合题意;D中心气流为下沉,为反气旋,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就是反气旋影响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考点定位】锋面系统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名师点睛】此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掌握各天气系统的结构特点、气流运动特点、带来的天气变化特点能够顺利解题。

相关知识如下: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雨区主要位于冷锋锋后.冷锋在我们国家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暖锋经过多为连续性降水;气旋也会带来阴雨天气,比如: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低压强烈发展形成的;高压往往带来的是晴朗天气,例如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盛行上升气流,湿润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干燥 D.30°~40°盛行下沉气流,湿润20.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下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 )【答案】19.A20.D【考点定位】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征及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读图、分析图中信息,考查了气压带、风带及位置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和纬度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各气压带风带的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所有月份的交点为原点,数值为0,向外呈同心圆状数值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21.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2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量大【答案】21.C22.D【考点定位】考查我国的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文特征和东部季风气候区的雨带移动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能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的一般移动规律和东北地区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和特征分析即可。

中国政府于2013年11月23日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示区域内存在的水循环类型有下列其中的()①海陆间循环②海上内循环③陆地内循环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没有24、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内,大洋环流的大致流向是()A、从东向西流B、从西向东流C、从北向南流D、从南向北流【答案】23.C24.D【考点定位】水循环的类型,洋流的分布如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洋流甲的主要成因是()A、地球自转B、盛行风C、海陆分布 D陆地形状26、洋流()A、乙处沿岸为地中海气候B、丁沿岸气候干燥,荒漠广布C、丙所在海域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D、戊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答案】25.B26.C【考点定位】洋流的分布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