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绝对利益说的图形解释
Tw
Y’
C
进口(X)
D’
Y
Y0
Y1
A
出口(X) D
Y0 ’
出口(Y)
Ⅱ
Ⅱ I
进口 (Y)
C’
Y1 ’
A’
B
I
X0 ’ X2
Tw
O
X1 A国情况
X0
X
O
X’
B国情况
假设A国与B国各生产X与Y产品。左图为A国的基 本情况,右图为B国基本情况。图形表明,当两 国发生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后,两国的生产点和 消费点出现了空间上的分离。 A国的产业优势在于生产、出口X产品,B国产业 优势则在于生产、出口Y产品。因此A国使用全部 资源生产X产品,并用X产品按照国际交换比率Tw 交换Y产品进行消费。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 Lj ) 大 米 ( aLR) 小 麦 ( aLw ) 中 国 美 国 1.0 1.25 2.0 1.0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每吨大米在中国只要1个单位的劳动投 入,在美国则要1.25个单位。相反,每吨小麦在中国需要2个单 位的劳动投入,在美国只要1个。在表中,我们分别用 aLR 和 aLw来表达中美两国单位大米和单位小麦生产中的劳动要素投入, 即生产成本。
2、生产成本 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L 单位产品j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 a Lj Qj 表示。
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 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 对优势。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A国
X的劳动投入量 Y的劳动投入量
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劳动,现给出中国和美国分别生产1单位的计 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如下表所 示。
45
请问:
(1)两国分别在什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其分工模式和贸易
模式是什么? (3)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价格范围是什么?
如果给定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 哪个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
20'70-80
国际贸易理论的 发展过程框架图
•
保护贸易理论
•
保护关税论
•
汉密尔顿(1791)
•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
1841)
•
超保护贸易理论
•
凯恩斯(20世纪30-40
•
中心—外围理论
•
普雷维什(1950)
战略贸易理论 布兰德、斯潘塞
20'80年代
管理贸易理论 20'70
1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化生产后,世界总产出增加了;进行国际 贸易后,各国的贸易所得都提高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5
2.1.6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贡献: • 斯密从生产领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 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 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中获利的思想。
国别 中国 美国
大米(人均产量) 0.6
0.8
小麦(人均产量) 0.5 1
国别 中国 美国
大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1.2 0.8
小麦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0.83
1.25
26
2.2.3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优势的判断:相对生产成本法
45
请问:
(1)两国分别在什么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其分工模式和贸易
模式是什么? (3)两国发生贸易的世界价格范围是什么?
如果给定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 哪个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
20'70-80
国际贸易理论的 发展过程框架图
•
保护贸易理论
•
保护关税论
•
汉密尔顿(1791)
•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
1841)
•
超保护贸易理论
•
凯恩斯(20世纪30-40
•
中心—外围理论
•
普雷维什(1950)
战略贸易理论 布兰德、斯潘塞
20'80年代
管理贸易理论 20'70
1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化生产后,世界总产出增加了;进行国际 贸易后,各国的贸易所得都提高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5
2.1.6 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贡献: • 斯密从生产领域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 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 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
• 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中获利的思想。
国别 中国 美国
大米(人均产量) 0.6
0.8
小麦(人均产量) 0.5 1
国别 中国 美国
大米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1.2 0.8
小麦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0.83
1.25
26
2.2.3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优势的判断:相对生产成本法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商品
国 家 美国 中国 6 4 1 2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美国:小麦生产上 有比较优势 中国:布有比较优势
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2 / 3单位的布 是 (即在美国单位小麦 2/3单位布) 1
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是1单位小麦 2单位布
小麦的机会成本 减少的布产量 增加的小麦产量
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
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商品上有比较 劣势)。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商品 国 家 美国 6 4 中国 1 2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上表: 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 美国布的机会成本?中国布的机会成本? 美国应生产并出口?中国应生产并出口?
国际贸易
第一节 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举例:假设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人数100
国家 劳动
商品 小麦(蒲式耳/小时)
布(码/小时) 小麦(蒲式耳) 布(码)
美国
6 4 600 400
中国
1 5 100 500
生产率
拥有
的产品
两国各存在绝对优势 美国:小麦
中国:布
国际贸易
第一节 绝对技术差异论
美国与中国:布的机会 成本分别是 3/2、 1/2
国际贸易
第二节 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国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 佳技术时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各种组合。
国际经济学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贡献: 1、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劳动生 产率的规律; 2、指出国际贸易不是一种“零和”而是一种 “双赢”的游戏。 局限:解释不了在各个生产领域均处于劣势的 发展中国家或落后贫穷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并从 中获利的现象。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经 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是比较优势”。 迈克尔•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比如说乔丹 能用两小时修剪完草坪,在这同样的2小时中, 他能拍一部运动服装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2 万美元。与他相比,住在他隔壁的小姑娘凯丽 能用3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同样的3小 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并赚30美元。
比较优势理论是1817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 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背景: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但 政权仍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于是,在工业资 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斗争。除 了政权的争夺外,经济方面的斗争主要表现在 《谷物法》存废问题的争论上。1815年,英国 通过了一项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谷物法》, 根据这项法律,当国内谷物价格高于80先令1 夸特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在地主阶级力图 保存《谷物法》的同时,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 求废除《谷物法》。就在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 要从理论上论证谷物自由贸易优越性的情况下,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
例证:比较优势
国家 毛呢 酒 英国 40 60
(人/天)
国家 毛呢 酒 葡萄 20 牙 10
毛呢的相对生产成本:英国为0.67(40/60) 葡萄牙为2(20/10) 酒的相对生产成本:英国为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0/40)葡萄 牙为0.5(10/20)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经 济学中最优美的理论是比较优势”。 迈克尔•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比如说乔丹 能用两小时修剪完草坪,在这同样的2小时中, 他能拍一部运动服装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2 万美元。与他相比,住在他隔壁的小姑娘凯丽 能用3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同样的3小 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并赚30美元。
比较优势理论是1817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 大成者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背景: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但 政权仍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于是,在工业资 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斗争。除 了政权的争夺外,经济方面的斗争主要表现在 《谷物法》存废问题的争论上。1815年,英国 通过了一项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谷物法》, 根据这项法律,当国内谷物价格高于80先令1 夸特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在地主阶级力图 保存《谷物法》的同时,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 求废除《谷物法》。就在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 要从理论上论证谷物自由贸易优越性的情况下,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运而生。
例证:比较优势
国家 毛呢 酒 英国 40 60
(人/天)
国家 毛呢 酒 葡萄 20 牙 10
毛呢的相对生产成本:英国为0.67(40/60) 葡萄牙为2(20/10) 酒的相对生产成本:英国为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0/40)葡萄 牙为0.5(10/20)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动,但不可在国际间流动
(5)交易双方成本不变,即规模收益不变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7)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理论的内容
分工前 呢绒 英国的劳 动投入 葡萄牙的 劳动投入 总产量 100 90 2单位 酒 120 80 2单位 2.2单位 呢绒 100+120=220 80+90=170 2.125单位 分工后 酒
限制外国制成品的输入、鼓励原材料进口和本国制成 品输出以获取金银;
通过国家干预和贸易管制保护和扶植本国制造业的发 展,阻止外国制成品进入本国市场。
重商主义的政策实践
在重商主义时代,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 家都推行过重商主义的政策,相继实现了赶超并成为
世界强国
1.贸易限制 2.航海法案 3.殖民地体系 4.扶植民族工业
PW=1/4
(2)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的一般均衡分析
甲国提供曲线
PW=1
C’ H
E
I
PW=1/2
乙国提供曲线
O
G
C
D
2.4.4
贸易条件
(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
价格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贸易条件是以价格指 数表示的,叫做贸易条件指数。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重要指 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
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嘉 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 论中的精华,使古典经济学 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
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
代表和完成者。
2.3 比较优势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2.3.2
2.3.3
国际经济学第02章古典贸易理论
PA R T - 0 2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1.1 早期的重商主义
•早期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其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 多卖少买或不买,并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来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 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这个时期的重商主 义者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 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1.2 晚期的重商主义
晚期的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其强调总体和长远的贸易顺差。 为此,开展对外贸易应遵守这样一个原则: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 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取得的货币总额。为了获得贸易顺差,国家 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
为了实现贸易顺差,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一些西欧国家采取扶植和鼓 励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又称比较成本理论, 弥补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留下的理论空白。它的提出是西方传统国 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也因此被称为资产 阶级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2.3 比较优势理论
2.3.2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2.4 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
2.相对工资和专业分工 设本国的工资率为,外国的工资率为,两国的工资率之比为。根据比 较优势理论,产品总是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生产。根据我们的 假设,我们知道产品i在本国的生产成本为,在外国的生产成本为,如 果: 或者
那么在本国生产产品i的成本较低;反之,在外国生产产品i的成本较低。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1.1 早期的重商主义
•早期的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其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 多卖少买或不买,并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来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 出,以积累货币财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这个时期的重商主 义者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 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2.1 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
2.1.2 晚期的重商主义
晚期的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其强调总体和长远的贸易顺差。 为此,开展对外贸易应遵守这样一个原则: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 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取得的货币总额。为了获得贸易顺差,国家 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国外商品的购买。
为了实现贸易顺差,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一些西欧国家采取扶植和鼓 励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比较优势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又称比较成本理论, 弥补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留下的理论空白。它的提出是西方传统国 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也因此被称为资产 阶级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2.3 比较优势理论
2.3.2 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
2.4 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
2.相对工资和专业分工 设本国的工资率为,外国的工资率为,两国的工资率之比为。根据比 较优势理论,产品总是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进行生产。根据我们的 假设,我们知道产品i在本国的生产成本为,在外国的生产成本为,如 果: 或者
那么在本国生产产品i的成本较低;反之,在外国生产产品i的成本较低。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增口是任 加赚有何 本取限国 国别的家 财国,金 富金只银
银有储 才靠量 能出都
本国同 国购时 金买要 银别限
国制 商或 品禁 支止 出本
鼓励出口 限制或禁止进口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三、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叶 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四个特点:
将劳动分工推广到国际领域,认为国际分工也会提高整个 社会的消费水平或福利水平
机会成本不变 简单直观 不能解释一国两产品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两产品劳动
生产率均低的国家间的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评价
进步性: 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局限性: 只说明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一)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平衡论
代表人物: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 政策主张: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 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 货币财富。 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平衡论。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部分)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2.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第一节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平衡论 贸易平衡论 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
二、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国经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2013)
3
(一)斯密理论的中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 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市场的供求关 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 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
4
(二)斯密对重商主义的三点批判
1、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斯密认为,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 拥有的金银数量,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批判了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论点。 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国家 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 外来侵略。
10
二、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年)是继亚 当· 斯密之后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杰出代表人物。 童年所受教育不多,14岁时,随父亲 从事证券交易活动,21岁的李嘉图独 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 25岁时他已拥有百万英镑财产。这时 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 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 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他偶然阅 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是他 第一次接触经济学,从此,对政治经济 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济学论 文,10年后他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极高 的声誉。
18
三、专业化分工后,世界经济规模的变化:
表2-3(a)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X Y 3 6
B 12 4
世界经济规模 分工前 分工后 2 2 3 4
表2-3(b)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B
世界经济规模 分工前 2 2 分工后 3 2.5
X Y
3 6
12 8
19
四、交换给两国带来的贸易利益的获得 A 3 6 B 12 4
(一)斯密理论的中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 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市场的供求关 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 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
4
(二)斯密对重商主义的三点批判
1、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斯密认为,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不是该国 拥有的金银数量,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批判了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论点。 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国家 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 外来侵略。
10
二、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年)是继亚 当· 斯密之后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杰出代表人物。 童年所受教育不多,14岁时,随父亲 从事证券交易活动,21岁的李嘉图独 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 25岁时他已拥有百万英镑财产。这时 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足,因此在经 济生活有了保障以后开始自学。 1799年的一次乡村度假里,他偶然阅 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是他 第一次接触经济学,从此,对政治经济 学发生兴趣并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37岁的时候他完成了第一篇经济学论 文,10年后他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极高 的声誉。
18
三、专业化分工后,世界经济规模的变化:
表2-3(a)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X Y 3 6
B 12 4
世界经济规模 分工前 分工后 2 2 3 4
表2-3(b)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A
B
世界经济规模 分工前 2 2 分工后 3 2.5
X Y
3 6
12 8
19
四、交换给两国带来的贸易利益的获得 A 3 6 B 12 4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400
3.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两国实行自由贸易,美国以120吨小麦 (100天劳动)交换英国200匹布(100天劳动),双方均获利。
表2-6 贸易前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美国 分工前 小麦 布匹 120吨 100匹 分工后 120吨 200匹 分工前 120吨 100匹
英国 分工后 120吨 200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分工后英国和美国都比分工前多得100匹布。 2.国际分工给世界(假定只有美国和英国)带来的总利益是增加了 200匹布。 3.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通过国际贸易由两国均分(每国100匹布) 。
• •
葡萄酒(单位) (80+90)/80=2.125
(100+120)/100=2.2
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呢绒,共生产了2.2单位;葡萄牙专门生产酒,共生产了2.125单位。 产品总量比分工前增加了,呢绒增加了0.2单位,酒增加了0.125单位。 最后,李嘉图指出,国际贸易可以使分工导致的产量的增加转变为各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当 然这还取决于交易条件。按照李嘉图的假定,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为1:1。
国际贸易学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相互需求理论 比较优势的度量指标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四、绝对成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 五、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模型 六、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古典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绝对优势论 ?
背景
当时的重商主义理论和政策严重阻碍了英国工业资产阶 级向海外的发展。
重商主义定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 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3:25
假设条件
(1)使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的模型 (2)市场处于完全竞争之中,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无任何贸易限制; (3)要素(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 流动; (4)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隐含 着用一种要素进行生产); (5)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效益,不考虑运输、 保险等价值;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13:25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 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 了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1723—1790)
13:25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 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 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 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 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 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 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
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 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
13:25
三、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 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绝对利益学说的观点
1、国际贸易的目的。 交换是人类的天性。分工可以产生效率,而分工促进效 率提高受限于市场的扩大 2、国际贸易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差别 生产成本差别 商品价格的差别 国 际贸易 3、按照绝对优势分工。 在某一种商品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 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 体,则一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条件
(1)使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的模型 (2)市场处于完全竞争之中,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无任何贸易限制; (3)要素(劳动)在一国内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 流动; (4)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隐含 着用一种要素进行生产); (5)交易双方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效益,不考虑运输、 保险等价值; (6)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13:25
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了其代表 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 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 了绝对优势理论。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1723—1790)
13:25
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 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 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 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 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 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 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 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因此认
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这不但 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
13:25
三、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 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绝对利益学说的观点
1、国际贸易的目的。 交换是人类的天性。分工可以产生效率,而分工促进效 率提高受限于市场的扩大 2、国际贸易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差别 生产成本差别 商品价格的差别 国 际贸易 3、按照绝对优势分工。 在某一种商品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 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 体,则一国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02章古典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
相对高 相对低
比较优势
劳动成本
核 心 思 想
: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衡取其轻”
“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 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些。不过制帽时 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 那么这个较强的人就专门制鞋,那个较差的 人就专门制帽,岂不是双方都能获利。” ——大卫· 李嘉图
(一)进步性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 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 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贸易利益来源于生产 领域,而非流通领域。
(二)局限性 它所揭示的国际贸易利益是一种短期利益即 静态效应,短期利益有时往往和动态的长远 利益相矛盾。 实行自由贸易的条件过于苛刻,不具有普遍 性 造成劳动生产效率的原因没有进一步揭示 完全专业化生产的结论与现实出入较大
bY 以此类推,B国X产品的机会成本是: bX aY bY 如果, a < bX X
说明A国生产X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B国的机会成本,则A 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具有比较劣势
aY bY a X < bX
A国产品X的相对劳动效率>B国产品X的相对劳动效率
aX bX aY bY
劳动生产率
根据下表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美国的工资率是6美元,英国的 工资率为1英镑,小麦和布在美国和英国的 国内价格是多少? (2)如果汇率为1英镑=2美元时,小麦 与布的美元价格是多少? (3)在此汇率下,两国进出口结构如何?
小麦(公斤/小时) 布(码/小时)
美国 4 1
英国 1 2
分工前各国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小 麦 劳动生 产率 劳动投 入量 布 劳动生 产率 的机会成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基本假设和生产贸易模式-1
• • • • • • 1、基本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相同; 2、比较优势的衡量 (1)用两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2)用两产品相对成本 (3)机会成本 结论:一国可能会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 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思考:是否会有特例? • 3、对绝对先进国家和绝对落后国家间贸易的解释
小麦(吨) 25 50
美国
假定中国大米和小麦交换比例是1:1
有贸易时,中国和美国的产量和消费量
大米 中国 50 50
小麦(吨) 50
美国
50
三、贸易所得:有无贸易的对比-3
• 贸易的交换价格 • 1、假定的交换价格:1:1 • 2、贸易交换价格的区间:大米/小麦交换比例(大米的相对价格) 应在0.5与1.25之间; • 3、交换单位商品的贸易所得:中国和美国;
• 1、无贸易:两国生产都生产两种产品;假定平均分配劳动力
表2.1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
大米 中国 100 80
无贸易时,中国和美国的产量和消费量
小麦(吨)
50
美国
100
大米 中国 美国 50 40
小麦(吨) 25 50
三、贸易所得:有无贸易的对比-2
无贸易时,中国和美国的产量和消费量
大米 中国 50 40
两国为什么要完全专业化生产?
返回上层目录
2.1.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14世纪末~18世纪初)
• • • • •
• • • •
1、财富观 2、贸易政策 3、两个阶段 (1)货币平衡论 (2)贸易平衡论: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 财富》 4、错误: (1)贸易是“零和游戏” (2)国家过度干预贸易 5、贡献:为国际贸易一般理论奠定基础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1.1 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 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 • 1759年《道德情操论》; •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
和原因的研究》(即《国 富论》); •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2.1.1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英国
重商主义 工业革命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比较优势理论简评 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关系
2.2.1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集 大成者
• 废除《谷物法》
• 1817年《政治经济学 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1823年)
2.2.1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1
0.5
美国
0.8
1
2)生产成本法:
大米(生产成本) 小麦(生产成本)
中国
1
2
美国
1.25
1
2.1.5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模型
表2-1
分工前
国家 小麦产 劳动时间 量(吨) (天)
布匹产量 (匹)
劳动时间 (天)
美国 120
100
100
100
英国 120
150
100
50
2.1.5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模型
假设两国生产技术不同: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 都用来生产大米,中国可以生产100吨,美国可以 生产80吨;如果两国所有的劳动都用来生产小麦, 中国可以生产50吨,美国可以生产100吨。
• 根据以上资料,试判断中国和美国在哪种商品 上具有绝对优势?
1)劳动生产率法: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英国原有220人/年 用于生产各一个单位 的呢绒和酒,现在都 用于生产呢绒,则可 以生产2.2个呢绒 220/100=2.2
结论2:两个国家一共生产 呢绒 2.2单位 酒 2.375单位 分工前两国一共生产 呢绒 2单位 酒 2单位 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
假定,英国用1.1单位的呢绒与葡萄牙 的酒交换,并且,交换比例是1:1,那么 两个国家各自消费多少呢绒和酒?
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 的国际分工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斯密的解释是“自然”形成的。那个国家最 擅长生产什么东西、最具有哪个产业的优势不仅 是由历史条件造成的,而且是由各国的地理环 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的。
例如.由于气候条件,加拿大种小麦效率高而种香蕉 效率低 (因为必须用温室)*另一方面,尼加拉瓜种香 蕉效率高而种小麦效 率低。这样,加拿大在小麦耕种 方面比尼加拉瓜具有绝对优势.而 在香蕉生产方面处 绝对劣势。尼加拉瓜则相反。
根据亚当·斯密的论述,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建 立在绝对利益 基础之上的。当一个国家在一种商 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 效率(或具有绝对 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效 率低(或具有绝对劣势)。 那么,每一个国家都能通过专业化生产它具 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和通过与其他国家交换其具有 绝对优势的部 分产品而获得利益。在这个过程 中,资源得到了最有效方式的使 用,两国的产品 产量都会提高。这种两国产品产量的增加显示了 生产专业化的利益。通过贸易能使这种利益在两 国之间分割。
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 本来衡量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 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该国 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反之则具 有劣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 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 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 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 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中心列强互相输出失业的斗争是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在其停滞时期的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 1660年至1763年期间,这种现象犹为剧烈,原 因是英国和法国都另外面临着一个波及他们 1/4至1/2的人口的经常性贫困问题,这些人口 不仅包括赤贫者,而且还包括大量的(不断增 加的)不能充分就业的工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 表述假定 aA /aB < a*A /a*B本国在A产品上 具有比较优势将会出 口到国外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品以换 回B产品,外国情形 相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三、评价
1. 局限
思想学说不够系统,处于经济理论发展的幼稚阶 段。奖出限入的贸易干预措施不利于国际贸易的 发展。思想学说被动地适应着政治利益需要。 2.积极方面 为古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知识积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第二节 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5. 贸易主张
奖出限入,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贵 金属流入。 6.重商主义者的共同点:都关注于如何使一个国 家变得更富有的思考。 7.重商主义政策实践 发展对外贸易垄断,实施高进口关税,鼓励制成 品出口,限制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保护本国 市场和国际市场,国家间竞争的极端形式——战 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大国崛起》中的一段话: 牛顿提供了开启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 瓦特拿着这把钥匙登堂入室——亚当斯密 挥动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缔造了经济秩 序. 17世纪—在经济上、政治上、精神上和社会 上—为所谓的工业革命的迸发铺平道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aA/aB
aA表示生产一单位A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量;aB表示
生产一单位A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3.机会成本: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放弃的另一 种产品的数量。机会成本存在三种情况:不变、 递增、递减。与三种形式的生产可能性联系。
产品B的减少量 产品A的机会成本 产品A的增加量
上
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重商主义——一个受到不公平批判最严重的思 想流派。时代局限性的烙印被不公正地贴在了重商 主义学者身上。 指责重商主义者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其原因仅 仅是我们把他们的言词看得太认真了,硬把这些言 词同它们似乎暗含的理论连在一起。但是,他们根 本没有做过分析。他们觉得一个国家如同个人,有 钱是好事——他们没有对此事多加思考。(熊彼特, 195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三、判定比较优势的三种方法
1.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qA/qB
qA表示A产品单位劳动的产出量
,qB表示B产品单位
劳动的产出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相对成本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 产品A的相对成本 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
(2)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需求对贸易的影响?
(3)贸易价格如何确定?利益如何分配?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政府尽可能少干预经济活动.只有少数例外:
保护对国家安全特别重要的产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第三节 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omparative Advantage)
李嘉图(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1817);罗伯特.托伦斯(17801864):论谷物对外贸易(1808)。 可以概括为“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 取其轻”。 李嘉图模型又称为2×2×1模型:两个国家、 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源于技术水平的差异。
小麦 产量 50 吨 100 吨 150 吨 0 200 吨 200 吨 50 吨
分工前
分工后
绝对优势理论的综合分析
专业化分工增加 了世界福利水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假设小麦与大米的国际交换比率为1:1
大米 贸易前 贸易后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劳动年 100 100 200 0 消费 100 吨 80 吨 100 吨 100 吨 劳动年 100 100 0 200 小麦 消费 50 吨 100 吨 100 吨 100 吨
当时世界列强主要是英国、法国和荷兰。而在 竞争中,荷兰在生产、贸易和金融上明显居于 优势,因而英法的重商主义政策倾向更明显。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重商主义缺少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一般都是 以时间段上1750年前两个世纪出现的经济思想归为 重商主义。但对重商主义多数闪光的思想火花都被 被斯密式的批评所掩盖。 1. 经济人的思想显露雏形。人是自利的。 2. 供求相互作用的思想已受到重视。 3. 对于货币的认识接近于古典经济学家的认识 (贵金属是财富的构成;交换手段是货币的重要职 能;产生了货币数量论的最早雏形) 4. 政策主张在不同重商主义者之间是不统一的
1. 产出的角度——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 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 :T=Qj /L
2. 投入的角度——生产成本,即用生产 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aLj = L/Qj
一国某种产品的生产率(生产成本)如果高于(低于) 另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则该国在该产品 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小麦(吨/人)
0.5
美国
0.8
1.0
中国在大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美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Lj) 大米(aLR) 小麦(aLW)
中国
美国
1.0
1.25
2.0
1.0
中国应专业化生产大米, 美国应专业化生产小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比较优势的标准定义: aA、aB、bA、bB分别表示a、b两国生产 一单位A、B两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 则当aA/aB<bA/bB,则a国在A产品的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B产品的生产上 有比较优势。 注:aA/aB<bA/bB aA /bA <aB/bB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斯密贸易理论是其分工理论的应用。分工可产生三 方面利益:一、专业化的工作可提高技巧的熟练性; 二、可节约工作间转换的时间耽搁;三、有益于新 发明和机器改进。
分工提高效率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个人根据自身优 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的选择可实现社会财富创 造的极大化。 国家的选择如同个人一样,应根据生产率方面的优 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
2.对重商主义的批评
批评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把金银财宝和真实财富混淆:商品除了交换,还有 其他用途;货币除了购买,不能他用.真实财富是以生 产的商品和劳务衡量的.财富的源泉是劳动.应通过贸 易深化分工,扩大生产,而不仅是获得金银,更不应禁 止贸易. 批评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的主张 管制经济是不必要的.一只invisibale hand会促使 经济快速发展.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必然 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理性人、经济 人). 批评重商主义政策枉费心机 很难实现维持顺差积累金银.长期顺差,国内货币 流通大量增加,在商品量没有增长时会引起价格上涨 (通涨),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进口增加,则顺差减 少或逆差.还要输出金银,偿付差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阐述
国际贸易中,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对劳动生产
率上的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
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
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产
品,双方都可获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3.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贸易理论表述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
或具有比别国低的生产成本,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
具有绝对优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
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
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解释了贸易基础 贸易模式 贸易利益
分工后总产出 大米(吨) 中国 美国 200 0 小麦(吨) 0 20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大米 中国 美国 世界产出 中国 200 美国 0 世界产出 全球福利增进 劳动年 100 100 产量 100 吨 80 吨 180 吨 200 吨 0 200 吨 20 吨 劳动年 100 100 0 200
贸易差额 e=a+b-c 100 -100 700 900 3700
英国17-18世纪中期贸易统计(单位:千英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亚当· 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 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 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 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 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起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