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闹钱荒
从“钱荒”现象看我国金融资源错配问题
从“钱荒”现象看我国金融资源错配问题摘要: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钱荒”从银行体系内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而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本文试图在分析“钱荒”现象的发生原因下剖析我国的金融资源错配问题。
关键字:资源错配;钱荒;货币政策;行业发展一、“钱荒”现象的发生2013年6月20日足以载入中国银行市场史册。
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而在近年来很长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资金市场几乎失控,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下飙升至578个基点,达到13.44%,“钱荒”进一步升级。
虽然21日的隔夜和1周SHIBOR 双双骤跌,但据猜测,短期SHIBOR下跌主要由于中国央行在前一日晚间出手为市场注入短期流动性,无法根本改善货币市场的资金“饥渴”状况。
紧接着,股票市场也受到冲击。
6月24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指数持续走弱,截至当日下午收盘,沪指收1963点,跌109点,跌幅达5.3%;深指收7588点,跌547点,跌幅达6.73%,创年内最大跌幅。
“钱荒”已然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最热门的关键词。
二、“钱荒”现象原因分析导致银行“钱荒”这些经济现象的原因究竟何在,以下是笔者对于钱荒现象原因的一些分析:1.市场因为资金面的收紧而出现了流动性紧张其表现从外部环境来讲是美国释放“退出”量化宽松信号的连锁反应,一是外汇占款减少,表明热钱有流出的迹象;二是从外贸数据来看,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三是央行重启央票发行,对资金紧张的局面雪上加霜。
2.整个金融体系都在玩“钱生钱”的游戏通过同业拆借往往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其他金融机构快速获得大量资金,再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这些资金可以帮助其在其它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只要合理安排好到期资金计划,通过循环往复的交易,就可以实现无风险地套取可观的利差。
年末“钱荒”现象及背后成因分析
2013年第52期Macroeconomy ·Strategy12月20日,部分银行出现“钱紧”现象,就在市场炒作“钱荒”再袭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发声”称:“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 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从实际效果看,相关举措已发挥出熨平流动性波动的作用。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利率上升源于内生性资金压力上海重阳投资认为,今年6月以来,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和国债利率水平快速上升。
在全社会杠杆率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的侧重点由稳增长、控通胀转向防风险,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紧,是利率上升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货币政策的转向只是利率上升的导火索,投资和储蓄相对变化导致的内生性资金压力是利率上升的根本原因。
根据经济学理论,一国的实际利率水平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实际利率与通胀水平或通胀预期叠加形成了名义利率。
国内储蓄形成广义的资金供给,而国内投资则代表了资金需求。
在经济学中,储蓄是GDP 中扣除最终消费支出以外的部分。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
2007年和2012年,中国的储蓄率分别为49.6%和49.5%,表明近年来中国的储蓄率水平总体稳定,储蓄率并不是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外需的萎缩,投资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的投资率由2007年的41.6%升至了2012年的47.8%。
在年复一年的稳增长压力下,投资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企业盈利能力恶化,私人部门投资意愿不断下降,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和由此派生的房地产投资的规模却逐年上升。
由于社会投资回报率是不断恶化的,拉动单位GDP 所需要耗费的资金投入不断上升,全社会资金需求持续扩大。
储蓄与投资的差额表现为对外的净出口,从广义上说就是经常项目盈余。
在储蓄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投资率的不断上升使得储蓄-投资缺口不断缩小。
谈钱荒的真相
谈钱荒的真相:先来谈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钱荒?这不是钱荒这么简单,这不是今年6月份才发生的事儿,而是从2008年就开始了,中国为了应付金融海啸,从2008年底到2009年年初开始推动了一个4万亿,各级政府打着“4万亿”的旗号,疯狂地搞建设、拉动GDP,要“保八”,这就是这一次钱荒的前奏。
人民币贷款加理财产品就叫做社会融资总额,从2004年到2013年,前五年与后五年相比,后五年2009年到2013年,贷款增加了2.65倍,更可怕的是理财产品竟然增加了5.26倍,这非常可怕,因为央行所有的货币政策只能针对银行信贷,理财产品基本是失控的。
更可怕的是到了2013年1到5月份最新数据公布,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理财产品的金额超过了正规的银行信贷,1到5月份,理财产品高达4.66万亿,而同期间的银行信贷只有4.2万亿,当然了,我是用前五个月的数据推算出全年的预估数据,这当然会有误差,你知不知道爆发一个什么可怕的结果?在第一阶段,2004年到2008年的时候,当时投入1块钱可以创造1块钱的GDP,到了2009年到2013年这个阶段,尤其是今年,投入4块钱才能创造1块钱的GDP,这说明我们大量的社会融资,包括信贷、包括理财产品这么宝贵的资金都透过地方政府投资在最低效的建设,投入4块钱只能创造1块钱的GDP。
可地方政府为什么乐此不疲呢?比如说你搞个高速公路根本赚不到钱,搞机场都是赔钱,你为什么还要做呢?就是创造GDP,有些人还搞个人的寻租空间。
今年6月10日,审计署公布了一个可怕的数据,它们对36个地级市做了调研,结果发现这36个地级市负债总额高达3.85万亿,而其中16个地级市,包括9个省会,负债比例已经超过100%,也就是说44%的地级市可能已经发生了可怕的债务危机,那么,地方政府不可能自己搞建设对不对?谁帮它搞?谁去做真正的建设?谁去施工?以国企为主的企业施工,当然了,你也把国企给拖累了。
所以去年的资料为例,我们发现,我们的股市十大亏损企业全部是国企,十大国企的亏损金额高达497个亿,国企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冬”。
钱荒产生的原因及启示
( 五 ) 加 快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对于去年下半年货 币市 场利 率 出现的 上升 和波动 ,其原 因是 多方 面 、多层次 的。实质上是追逐利润最大化使近年来银行体 系的发 展及其 运营管理体制 出现 了一定程度的扭曲 ,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脱离 了实体 经济发展的需要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一方面反应了商业银行 在短期 经营层面 的缺陷 ,另一方面也反应 了存在于商业银行 内部 的更 深层次 问 题 ;下文将总结造成这次 “ 钱荒” 的份我 国都会 发生程 度不 一的 “ 钱荒” ,去 年 5月份 , 尤其是 6月中旬之后 , 银 行间货币市场的短期拆借 利率出现飚 升 ,我 国 金融业又闹起了 “ 钱荒” 。本届政府 和最 高决策层 不再鼓励 通过大 量的 固定资产投资去拉动 G D P增长 。在各商业 银行 欲 向央行贷 人流动 性的 时候 ,央行 的态度和以往有很大不同 ,认为流动性总体合理 , 并 没有像 往常一样托银行业 的底 ,购人证券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商业银行 间上演 激烈 的抢钱大战 ,“ 钱荒”成 为各商业银行 的真实写照 。
钱 荒 产 生 的 原 因及 启 示
邓 卉 园
! 银行间市场“闹钱荒” 央票发行突然暂停 11-6-23 东方网 郭茹
!银行间市场“闹钱荒”央票发行突然暂停 11-6-23 东方网郭茹东方网6月23日消息: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央行昨天突然发布公告称,本周四央票发行暂停,此举颇出乎市场意料。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资金面持续紧张,央票继续发行的意义已经不大,央票发行暂停也在情理之中。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商业银行人士处了解到,本周一在商业银行公开市场投标系统中,还曾出现过3年期央票,要求商业银行填报需求。
这表明原来央票发行是在计划中的,昨天暂停央票发行的决定确是比较“突然”。
按照惯例,央行通常在周四发行3月期央票,3年期央票的发行一般也放在周四。
自上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程度持续升级,没有丝毫缓解的迹象,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令央行突然改变了“主意”。
“没人要了,现在资金那么紧张,都没钱。
”一城商行债券人士说。
昨天,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回购利率继续攀升,其中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平均水平又分别较前日上涨了33个和53个基点,分别达到7.46%和8.81%的水平,盘中最高曾触及9%和9.5%的高位。
目前的局面已接近年初时资金面一度出现的极为紧张态势。
一位外资银行资金部人士也表示,现在市场流动性太紧张了,机构基本上没有拿票需求,即使央行继续发行央票,量也不会很大,发行的意义已不大。
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俊郁也指出,由于资金面持续紧张,央票发行仅能维持象征性发行,实际上发与不发意义已经不大。
此外,如果央行继续发行央票,其发行利率也将继续上升,但上行幅度仍难以弥补一二级市场巨大的倒挂利差,央票发行利率对于市场的引导作用也基本丧失。
自上周四开始,3月期和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分别上行了8个和10个基点,分别达到2.99%和3.40%,但目前1年期央票二级市场利率维持在3.80%左右,仍高出一级市场40个基点。
市场传言,当天下午央行又与部分银行进行了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来缓解资金面的紧张态势。
“央行一手放资金一手又收资金,显然也没有必要。
钱荒的产生原因及后续冲击
钱荒的产生原因及后续冲击作者:潘向东来源:《债券》2014年第01期最近半年多以来,“钱荒”两度成为金融市场的焦点词汇。
2013年6月,货币市场利率急剧飙升,当时虽然存在财政存款集中交付、外汇占款负增长和银行表外业务监管加强等因素,但市场舆论最终将钱荒的原因归结为央行的“去杠杆”操作和没有立即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12月,货币市场利率再次快速攀升,尽管央行采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投放了流动性,但市场似乎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率继续沿着自有的轨道攀升。
由此看来,央行在之前当了一次“替罪羊”。
从国内货币环境来看,14%以上的M2增速仅维持7.7%左右的GDP增速,这足以显示货币政策是稳中偏松的。
年中的钱荒可以归结于财政的集中缴款,但年末并不存在这一问题。
2013年二季度确实出现了国际资本的流出,这也作为6月份钱荒的解释理由之一;但三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已经出现了持续的增长(参见图1),而同期利率中枢却在不断上移,因此去责怪是美国QE退出导致外汇的流出,很难圆其说。
随着主管部门对银行表外业务监管的不断加强,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在2013年三、四季度与上半年相比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参见图2),认为是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扩张引起了钱荒,似乎与下半年的数据情况并不相符。
由此看来,原有解释钱荒的理论和分析框架,可能已经失效。
需要市场去探讨钱荒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原因演绎出每半年一遇的钱荒?图1 外汇占款走势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编辑注:左轴上加上“百万元人民币”,去掉图中的“(单位:百万人民币)”,图例中的“FDI”改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图2 全社会融资规模走势数据来源:CEIC,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编辑注:左轴上加上“十亿元人民币”,去掉图中的“(单位:十亿人民币)”)钱荒产生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产生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通常所理解的利率市场化,是央行的存贷款利率放开管制。
宋代经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
宋代经济“钱荒“问题及其成因(一)什么是“钱荒”?“钱荒”即货币量在流通中不能满足商品交易需要而产生的短缺现象。
“钱荒”现象最早出现在唐代, 在封建通知的后期曾经广泛地出现,而宋代可谓是“钱荒”问题最严重的朝代。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四川地区“铜钱已竭,民甚苦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两浙累年以来,大乏泉货(货币),民间谓之钱荒”,熙宁八年(1075年)在铜钱供给部门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写道:“乃自比年以来,公私上下,并苦乏钱”;元祐元年(1086年)间,“浙中自来号称钱荒,今者尤甚”,南宋时,更是“钱荒物贵,极于近岁, 人情疑惑,市井萧条”,到了宋理宗(1234—1264)时,台州更是“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宋代的“钱荒”问题已经成为了贯穿这个朝代始终的问题。
(二)“钱荒”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宋代“钱荒”问题为什么会如此严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铜钱的需求量大增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宋代,政府对于商人的限制已经减少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开封城内“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
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足见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商品经济的繁荣随之带动了人们的需求的上涨,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自然也会随之上涨,于是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铜币供应不足的情况,宋代政府也随之做出了改变:增大铜币铸币量和发行纸币:交子。
2、大量铜钱被蓄积与收藏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足,官僚、富商也层出不穷,而在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当时,铜币无疑是财富的象征,于是,以官僚和富商为首的人争相囤积铜币,王旦曾说“京城百万者至多, 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然则器皿之用, 畜藏之货, 何可胜算?”,可见当时贮藏货币之风之盛行。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贮藏铜币,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引起“钱荒”。
3、铜钱的大量外流宋代之特殊,还体现在外交上,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签署割地赔款条约的朝代。
中国大陆银行业闹钱荒2013年6月20日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涨幅达到史无前例的30%至13.444
中国大陆银行业闹钱荒2013年6月20日疯狂的一天,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涨幅达到史无前例的30%至13.4440%银行闹钱荒央行不“放水” 总理一句话浇灭市场期盼08:52:53 当前货币政策基调从紧,央行亦坚持不放松的态度,各方对短期副作用的容忍度正在提高“没见过隔夜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
”昨日,众多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如是感慨。
2013年6月20日,这个疯狂的一天,足以载入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史册。
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
在近年来很长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时值盛夏,在全国各地笼罩在高温之际,银行间市场同样“高烧”不退。
从5月中旬以来,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逐步走高;进入6月份,资金面呈现高度紧张状态,连日来资金利率不断创下新高。
甚至有传言称,有大型银行(中国银行)出现资金违约,不过消息已被辟谣。
在分析人士看来,商业银行年中考核、外汇占款流入放缓、债市整顿规范,都与资金面紧绷不无关联;而2013年6月20日之所以如此疯狂,缘于接连落空的货币宽松预期。
本周三(2013年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此语一锤定音,彻底浇灭了市场对央行“放水”的盼望。
而央行也以坚持发行央票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不放松的态度。
在众多经济学家看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政策思路是以改革为重点,通过改革调结构,这意味着对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意愿减弱。
尽管同样重视经济增长,但随着政府对经济下滑容忍度的提升,它对收紧流动性产生短期副作用的承受力也在不断增强。
“钱荒”持续昨日开盘,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报10%,7天利率报12%,1个月利率报9%,均为历史高位;盘中行情惨烈,隔夜回购一度成交在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1个月利率跳涨至18%,均刷新了银行间的历史纪录;截至收盘,隔夜、7天回购利率上行幅度逾300个基点,分别至11.65%和11.449%。
我国“钱荒”现象
浅析我国“钱荒”现象摘要:前段时间,银行间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危机,我们总是能听到耳熟能详的“钱荒”二字,到底所谓的“钱荒”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看待并解决它。
笔者通过学习和了解,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关于“钱荒”的分析与见解。
关键词:钱荒;银行;政府;货币;股市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108-02一、出现的原因何为钱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银行没钱了,就好比你拿有数额的存折去银行却没钱可取。
通常情况下,每年6月份资金和房贷额度都比较紧张,这是季节性因素。
只不过今年更为严重,各家股份制银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是都一样缺钱。
简单的原因就是银行为了获得利差收入大量贷出资金,这些贷出的资金可能由于没到期收不回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收回,而在拆借或其他货币市场上又融不回短期的资金,从而造成资金紧缺的局面。
打个比方,假如银行吸收了一个亿的存款,交二千万给人民银行作为存款准本金,七千万放贷款,一千万作为备付。
要是在一定期间内取款的人多,金额又大,超出了一千万,备用的这部分就不够了,就要向人民银行或其他银行临时借款。
要是各家银行都发生困难,就只有一齐向人行求救。
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人行不放水,银行就紧张,一些回旋余地不大的小银行就只有关门。
目前的人行,好像真的挂出了今日无米的牌子。
可能有人会说保支付不止借款一条路,还可以要人民银行退回这20%(这个比例经常变动,不是常数)的存款准备金,但这是国家政策,国家靠这个准备金来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那么,还有一条路,就是收回贷款,即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再还给存款人。
这里的问题是借出去的钱有期限,期限没到,人家不还,也没办法。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许多借出去的钱,就是到期了人家也还不了或者不想还。
于是,银行就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向存款人借来的钱,到期就要取走,借出去的钱,到期要不回来,支付危机由此发生。
“钱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随着货币政策不断加大紧缩力度,“钱荒”从银行体系内萌生、在资本市场被放大,而利率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则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
钱荒,一面是资金“饥馑”,一面是游资“过剩”,中国式不对称“钱荒”,折射出的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匹配。
银行业“钱荒”的出现,对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股市、房地产以及中小企业等,面临“钱荒”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一、“钱荒”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一)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股市资金面持续偏紧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央行货币政策偏紧,从源头上遏制了宽松货币投放格局,将货币投放总量减少。
第二,银行在吸取以前钱荒经验教训后,会更加注意本身资金保存量,出借给市场的资金将减少。
第三,对于股市‘钱荒’对其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股市来说‘钱荒’的到来对其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股市是一种频繁拆借的金融行业,很多机构手中并没有过多的现金资源,不断的和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是必然,尤其是很多机构并非只赚不亏,特别是大的机构要想控制住一只个股的流通盘远不是几个亿的资金,因此频繁的拆借便为银行提供了放贷的机会,而如今股市的低迷并没有让机构获利丰厚,股市的‘缺血’运行是必然,国家的货币政策‘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对于股市来说增量资金是不太现实的,实体经济并没有显现复苏迹象。
随着新股重新开闸,市场将源源不断被抽血。
源头上流入资金减少,而新股发行将再度抽血,股市资金面将持续偏紧。
市场层面来讲,股市很难有大的变动。
自从货币政策从紧格局确定以后,资金增量将减少,流入股市的资金也将减少,对行情推动产生影响;由于权重指标股多处于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信贷投放又更加受限,基本面更加难以乐观。
(二)对房地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钱荒的出现,带来地产行业融资的紧张,这种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有可能出现断裂,或者出现资金的流动性紧张,市场中的投资者不看好地产股,使得地产股暴跌。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
“钱荒”事件回顾透析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并不敏感。
一方面是,利率长期受到管制,银行通过息差即可获得巨额收益。
中国银行业2012年高达1.2万亿的天量利润中,大部分来源于此。
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利用利率管制良机,使自己“低风险、高收益”。
经济规律不会让这一“高低”组合恒久持续。
高收益必然对应着高风险。
之前,由于央行不断兜底,高风险被短期压成了低风险。
进而,部分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激进冒进,让实质性的债务风险越垒越高。
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业已进入中速增长新阶段,业已无需维系高增长的货币放水。
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盘活存量”,正是推动结构调整的有利推手。
沉淀于过剩产能中的资金,有望逐渐释放。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有效引导资金从低效率的部门流向高效率的部门。
经济有望加快出清,经济将因此下行,但经济有望变得更具质量。
经济出清的同时,土地、财税、金融、国企等供给端的变革已刻不容缓。
过去一段的经济形势表明,需求端的发力,正在面临边际收益递减的难局。
而供给端的管制,隐然已形成横亘多年的路径依赖,拖累着整个宏观经济的转型。
决策层和金融机构的一场掰手腕竞赛,在5天之后,也就是6月25日,以决策层的适度安抚,结束了第一回合。
但是,历经这一回合,市场已经相信,金融市场的洗牌,才刚刚开始。
见“死”不救6月19日,周三,银行间市场推迟半小时关闭,被称之为“九级地震”的金融震荡由此开始。
银行间市场由同行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构成。
银行间市场有调节货币流通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银行之间的货币余缺以及金融机构货币保值增值的作用。
银行最核心的问题是流动性问题,并通过流动性管理,保证支付。
如果银行流动性短缺,则需同业拆借,银行间市场成为首选。
自2008年以来,大多数银行持有的现金头寸极为充裕,即使贷款偿付的现金流入极少,也能够很容易偿还短期债务。
但是,随着存款增长放缓、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
钱荒
钱荒居然有人把银行交易系统故障与“钱荒”联系起来……这错谬太大了两天,原本十分冷僻没人关心的金融市场,突然成了头条,而且新闻简单明了地总结为两个字——“钱荒”。
之后,两家国有银行的交易系统接连出现故障,所以好多人跟着起哄,说银行是因为钱荒才故意让系统出故障,甚至有人说银行没钱了、马上就要发生挤兑了。
E-mail文化传播网幻灯片制作:蕴秀園背景音乐:梅花雪什么"钱荒"?•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中国银行业每年的6月几乎都会出现"钱荒"现象,往年是通过央行增发货币来缓解"钱荒"现象。
但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公布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内容,再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这是6月8日以来半个月时间,国务院和央行第三次做此表态。
专家认为,这表明了政府“宁可牺牲速度,也要把经济结构调整好”的决心。
•"钱荒"如何产生的资金外流美联储一直以各种不同的口径向市场吹风:“量化宽松政策将逐步退出。
”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的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
中国也不例外,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去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
•银行资金需求暴增家外汇管理局5月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6月底即将实施,迫于外币纳入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一些银行可能已经提前开始买入美元补充外汇持有额,以求达到监管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间资金面紧张状况。
同时,外管局还强调了“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分类管理”,这实际上是监管层在严查虚假贸易,使得国际热钱流入大幅减少,5月份以来外汇占款增长进一步大幅下降。
•银行资金备付水平低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超额备付金(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在逐渐下降,3月末超额备付金率从去年年底的3.51%降至2.58%,二季度,超储率继续下降,业内人士估计已经降到1.5%左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也因此大为下降。
钱荒事件的表现、原因及启示
(2013)第6期(总第11期)按:6月初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炼狱”之行,同业拆放利率飙升、货币市场冻结、股市大跌、信贷紧缩、同业拆借违约传言四起,一时之间,恐慌情绪蔓延。
历经一月有余,“钱荒”风波逐渐恢复平静,市场重归理性,但深入分析研究此次“钱荒”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为此,本期《金融研究动态》就“钱慌”事件的发展过程及具体表现、央行态度及措施、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对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启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供参阅。
“钱慌”事件的表现、原因及启示一、“钱慌”事件概述(一)事件梳理1.开场:银行间违约传闻。
4月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异常充山东省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人行济南分行金融研究学术委员会2013年7月23日裕,shibor隔夜利率长期保持在3%以下,充足的流动性和低利率诱惑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杠杆率。
5月下旬,流动性异常宽裕局面出现逆转,资金利率开始攀升,但金融机构习惯于6月初拆借资金,以覆盖监管时点要求,市场资金需求量并没有大幅上升。
进入6月份,市场流动性骤然变紧,6月5日,一则“光大银行60亿同业违约”消息传开,尽管光大银行迅速对外予以否认,但传闻已释放出市场恐慌氛围,市场警惕性逐渐增强,部分原本头寸充足银行拆出资金的意愿开始降低,市场“钱荒”开始显现。
2.发酵:央行的意外之举。
随着市场流动性紧张,资金价格上涨,6月6日,shibor隔夜利率骤升135 .9个基点至5 .98%,隔夜回购利率暴涨139个基点至6.13%。
同日,农业发展银行6个月期的200亿元金融债,尽管发行利率超过3 .4%,但实际发行额仅为115 .1亿元,以“流标”告终,市场流动性全面趋紧。
6月7日,央行召集各行金融市场相关管理层开会,市场预期将会注入流动性,但出乎市场预期,央行不但没有向市场注入资金,反而继续发行央票,同时进行了10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
13日,央行几个月以来首次在常规操作日未进行任何市场公开操作,一度令市场认为央行态度有所缓和,但央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注入流动性,市场利率短暂回落后继续攀升。
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
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解读“钱荒”背后的中国货币流动性问题摘要:中国式“钱荒”引发的银行业危机生动地呈现了中国银行业眼下的资金困局,凸显了调整货币流动性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对“钱荒”问题的解读,本文从货币空转、同业业务、地方政府举债、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等四方面入手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的风险及成因。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银行和企业的角度指出应对资金错配、恢复经济结构平衡的措施。
关键字:“钱荒”;资金错配;债务风险;风险与对策一、“钱荒”始末“钱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领域内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2013年6月以来的中国式“钱荒”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纪录,堪称我国银行业经历的最严重“钱荒”。
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路狂飙,各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挣扎,生动呈现了中国银行业的资金困局。
每年6月末商业银行要面临年中考核和信息披露,银行的资金会比较紧张。
随着近年来贷款增长加快,且贷款结构中票据相关业务增多,继而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产生了很大压力。
同时,5月末和6月末是重要的税收清缴期,缴税意味着资金从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国库在央行的存款,相当于银行间市场资金回笼,直接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也让银行捉襟见肘。
此外,大量理财产品在6月底集中到期,在7月份新发理财产品之前银行也需要进行短期融资,而银行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
5月份外汇占款大幅骤降也是此次“钱荒”的重要原因。
外汇占款是指一个国家的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对中国来说,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
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相应的人民币资金,这就形成了外汇占款。
一段时间内,外汇占款是人民币流动性增加的重要来源。
5月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从此前的每月3000亿元左右降至669亿元。
这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单月新增外汇占款首次降至1000亿元以下。
资金从大量流入到大量流出的逆转,给银行间市场资金供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紧张。
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特点及“钱荒”的解析
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特点及“钱荒”的解析一、金融体系流动性特点分析二、“钱荒”问题的原因探讨三、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四、金融创新的发展与金融体系的完善五、未来金融风险防范与管理一、金融体系流动性特点分析金融体系是指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组成的系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机构和载体。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特点主要有:1.资金周转速度较慢,现金流不畅。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较为缓慢,我国的企业在筹措资金方面相对困难,借款周期长、利率较高,导致资金周转速度较慢,长时间占用资金资源,进而形成资金紧缺现象。
2.资金流转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金融机构数量和类型不多,资金流转渠道较为狭窄。
主要是现有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缺少有效联动机制,导致资金面窄、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支持。
3.金融体系内外的资金流通受到监管的影响。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政策逐渐紧缩,资金流动性下降,而金融体系外的资金流通也受到监管限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面的紧张。
4.流动性风险难以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金融产品的不断涌现,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当前环境下,流动性风险的发生会引发负面影响和波动,进一步影响金融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5.金融体系内部存在配资和套利行为。
部分投资者围绕股票、期货、期权、黄金等金融产品进行的一些非法配资、短期套利行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金链负面环形,推动了潜在风险的产生。
以上特点显示出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面临严峻的局面和挑战。
因此,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方面须严格把握时机,不断加强资金管控,注重充实金融机构内部资金,增加金融机构外部资金流动,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发展度。
二、“钱荒”问题的原因探讨近年来,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钱荒”现象频频出现,引起市场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于我国银行业一度爆发“钱荒”问题的再思考
2014年第11期·总第245期【金融市场】关于我国银行业一度爆发“钱荒”问题的再思考王 宇(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摘 要]2013年6月,我国银行业爆发了“钱荒”,导致银行业出现了资金困局,凸显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
主要是由随机外部冲击;同业业务规模激增,杠杆率高,信贷风险增大;资源错配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防范此类风险,提出促进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优化信贷结构;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实施动态风险管理;完善企业信用评级监控制度等措施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钱荒;流动性风险;资金错配[中图分类号]F83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11-0116-02 [作者简介]王宇(1987-),男,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运与物流经济的统计学研究。
一、引言“钱荒”是指流通领域内货币数量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
2013年6月,我国银行业曾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钱荒”,这场“中国式的钱荒”产生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记录。
在此期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路狂飙,大型金融机构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幅上涨,中国银行业出现了资金困局。
2013年6月6日,市场传闻光大银行向兴业银行借贷的60亿元资金未能按时偿还,导致两家银行资金告急。
尽管两家银行均予以否认,但市场上资金紧张的迹象越发明显。
次日,Shibor利率(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个月和3个月拆借利率)全线飙升,大额资金交易系统出现历史最长延时情况,而市场也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
事件进一步升级,6月19日隔夜拆借利率上涨至7 66%,6月20日利率首次超过10%,上涨至13 44%。
创下历史新高,导致盘中最高成交利率高达30%,这相当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倍,令人震惊。
然而,央行对于此次“钱荒”的态度不同以往。
之前银行间市场出现资金供给紧张等问题时,央行一定会及时向市场注入资金,采用各种方式缓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压力。
货币市场闹钱荒
资金紧张态势加剧 银行间交易闭市延迟半小时
19日SHIBOR利率全线飙升,显示市场资金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而受此影响, 银行(行情 专区)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系统闭市时间延迟了半个小时至下午5点。 19日SHIBOR隔夜和7天期限利率大幅跳涨206.40基点和137.20基点至7.6600% 和8.0750%。在一级市场国债招标和二级市场成交的共同带动下,中债收益率 曲线整体上行幅度较大,其中国债收益率曲线全线上行较为明显,部分期限 上行幅度超过10基点. 具体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1、3年期上行10至11基点至3.26%和3.36%。央票 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上行。固息金融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幅度达3至8基点。 交易人士透露,昨日7天和14天回购利率甚至一度冲至11%的高点。 面对市场资金面告急,央行却依旧“淡定”,20日将发行20亿元3个月期的 央票。对此,市场猜测,“20日资金利率下不来,估计还会更高。” 而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流动性的突然紧张也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 涨。普益财富指出,3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上涨幅度较大。目前,银行理财 产品的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债券为主,因此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上 涨促使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上升。观察人民币款债券与货币市 场类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走势,5月份以来,1-3个月期限产品的周度收益 率几乎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且进入6月有加速之势,本周已升至4.52%。
价格半月陡涨近一倍 部分银行暂停票据贴现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高度紧张的态势并非孤立,这也传递到了票 据市场。 “现在起涨价,20日带票:国股9.98,全国城商12,农商外资 13.5。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一位票据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士 用短信告知其机构的直贴报价。 在该条报价信息中,“国股9.98”表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 所开具的银票贴现率为9.98%。全国城商行所开具的银票贴现率 为12%,农商行、外资银行的银票贴现率为1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金紧张态势加剧 银行间交易闭市延迟半小时
19日SHIBOR利率全线飙升,显示市场资金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而受此影响,银行(行情 专区)间市场人民 币交易系统闭市时间延迟了半个小时至下午5点。 昨日SHIBOR隔夜和7天期限利率大幅跳涨206.40基点和137.20基点至7.6600%和8.0750%。在一级市场国债 招标和二级市场成交的共同带动下,中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幅度较大,其中国债收益率曲线全线上行较为明 显,部分期限上行幅度超过10基点. 具体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1、3年期上行10至11基点至3.26%和3.36%。央票收益率曲线整体大幅上行。固 息金融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幅度达3至8基点。交易人士透露,昨日7天和14天回购利率甚至一度冲至11%的高 点。
钱荒升级四大行也借钱 资金利率全线飙涨
6月19日,随着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旱情”进一步加剧, 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承受着超储下降、监 管趋严、被动去杠杆以及机构预期变悲观等多项因素的压力,预计在货币政策维持中 性立场的背景下,6、7月份的市场资金面形势不容乐观。 大行也借钱交易再延迟
行间债市再现违约黑天鹅 央行勒紧缰绳打击套利
6月5日开始,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间债市大面积“钱荒”导致 的流动性危机就在发酵。从新发农发债罕见流标开始,各种利空消息 就一次次击打着已经焦头烂额的银行(行情 专区)间交易员们,直至6 日午后,兴业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光大银行(行情 股吧 买卖点)— —这两家倚重同业资金的中型银行高达千亿交割违约传闻袭来,银行 间市场罕见的“黑天鹅”事件出现了。 6月7日,尽管光大、兴业双双出来辟谣,但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 拆放利率(Shibor)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和3月拆放利率全线 飙升已经说明了问题,隔夜和7天shibor更是大涨231.20和152.00BP至 8.2940%和6.6570%。
谎言传染市场:千亿“违约”虚惊
6月7日,兴业和光大分别通过不同渠道对流言做了澄清。兴业方面表示,一,所谓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拆借资金 违约门是不实的,过分夸大的;二,近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行情 专区)影响造成的。 而认证为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总经理的微博也将上述消息斥为纯属子虚乌有。“兴业银行一直是我行重 要的业务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关系良好。我行备付充分,与所有交易对手交易正常。上述消息是别有用心的造谣, 我行将保留追究造谣者责任权利。” 本报记者经过多方求证,上述传言确有夸大之实,但并非空穴来风。 一位大型保险(行情 专区)公司资金交易人士告诉记者,一,兴业光大传言核实,规模只有60亿元而非传闻中的 千亿;二,事起光大银行头寸紧张,光大已于6月7日缴纳违约金。 6月6日,一位券商资深分析师在其给投资者的邮件中也如是写道,千亿谣言也违背常识,大行对大行的授信总 量都只能达到百亿单位,小行之间搞到千亿不可能。 “6月6日,中小农信社及非银行机构出现较多违约,大都是十亿左右的量级,但还没有到2012年春节和2011年 大面积违约的情况。此外,从大行跟央行的交流反馈,央行认为市场总量资金足够,可通过市场交易解决。”上述 券商人士指出。 罕见的是,在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央行本周二、四仍然进行了两笔分别为140亿和100亿28天期正回购收拢 资金。 一句话,央行没有松动流动性缰绳的意思。
流动性紧张 银行董事长急打电话借钱
中国银行间市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钱荒,已经走出金融专业范畴,成 为了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一过程中推波助澜的,要数上周四资金 成本“历史性”飙升的戏码。 某银行资金交易部经理向《第一财经日报》描述了上周四的经历:直到下 午4点,该行交易席位上 还有几十亿的敞口平不掉,此时仍然借不到钱,情 况被紧急上报。 在此惊心动魄的时刻,董事长亲自进入交易室,现场用电话向兄弟行的 总行董事长求援,紧急调度资金,以解燃眉之急。终于在最后五分钟,用借 来的钱平掉了这几十亿的敞口。(详见《今日主角:不怕流动性危机的银行 董事长们》)
近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值
货币市场陷入空前“钱荒”
资金面持续过度紧张 传北京某明星货币基金爆仓
持续钱荒在考验银行的同时,也把货币市场基金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一度传出爆仓传闻。投资者或迫于还 款压力,或转投其他高收益产品,或规避风险的行为都可能让他们选择赎回离场,但货基爆仓,并不是那么容易。 水涨船高的市场利率,反而让货基占了点便宜。 货币基金面临爆仓风险 近一个月以来,市场资金面出现罕见紧张局面。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均超过13%,质押式 回购市场隔夜利率竟创出30%的历史最高点。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赎回潮也已经提前到来,流动 性安排不足的货币市场基金,不得不亏损出让手中的债券。货币基金面临爆仓风险。 20日晚间,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多只货币基金由于利率飙升进而引发了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问题,北京一 家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明星货币基金甚至被传言出现爆仓。 货币基金的爆仓传闻不绝于耳。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 短期有价证券。由于这些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范围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品种,所以对于很多希望回避 证券市场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在通常情况下既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 收益,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 而所谓“爆仓”,应该是指如果出现大规模赎回,资金不能及时“还”给投资者,这时货币市场基金会出现两 种情形:一是货币市场基金赎回,如果资产配置不合理,会出现资金暂时抽不回来的情况,但由于过去有过流动性 教训,货币基金管理者通常会在半年末或下半年时安排大量的资产到期对冲集中赎回行为;二是部分货币市场基金 负面偏离度较高,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基金的现金资产不能满足当时的赎回要求,会出现“爆仓”。
银行间为何闹钱荒
银行杠杆使用过度致缺钱
始于5月:外资流入开始放缓,暴露商业银行杠杆使用过度造成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被银行业人士昵称为“央妈”,以往资金紧张局面出现时,这位“慈母”总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额外资金,并压低货币 市场利率,通过这些手段来给商业银行解围。 央行的“习惯性解围”,直接导致信贷增速让人窒息。即便在从2009年35%的年增速峰值回落之后,国内信贷年增速仍超过15%。经济学家张化桥 [微博]在他的书中说,从1986年到现在,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1%,27年共增长了143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的新增贷款大部分并不是从传统信贷渠道流出。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有大约一半的新增贷款是通过信用证、租赁或其他 非正式贷款的方式发放的。这就是近年来越来越多被人提到的“影子银行”——中国金融体系中可以发放贷款但却不像银行那样接受监管的部分。 与贷款剧增显得矛盾的是,银行本身在缩减放贷规模并提高放贷标准。这就意味着,很多新借款者信用较差。即便银行不是直接贷款方,但仍有可 能由于销售融资产品或者贷款给参与其中的机构,而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最终靠央行出面将它们拉出泥潭。 这一次央行的处理方式明显和之前不同,监管方似乎决意让银行学会遵守市场纪律,即便需要为此付出一定代价也在所不惜。 一位银行业人士这样形容“央妈”的改变:几个熊孩子以前零花钱给得太多,乱花,买很多没有营养的零食,现在收点零花钱回来,你们就开始一 哭二闹三上吊,以为会叫的孩子有奶喝啊。今后必须合理花零花钱,零花钱不是无限量的,有事找央妈协商,饭还是有得吃的,但零食少吃。 先是银监会下文称6月底之前,将针对8号文的落实情况展开检查,部分银行将表外非标资产转移至表内同业资产,直接挤压同业拆借额度;接着是 外管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外汇贷存比补充外汇头寸,期限为6月底,这部分头寸补充将收缩银行间资金约2000亿元。
流动性短缺影响积极性 中银国际主动退出国债承销团
昨日,中债公司官网显示,经过财政部同意,中银国际退出了2012-2014年 记账式国债承销团。 中银国际并不是第一家在国债承销上打退堂鼓的金融机构。去年底,国 泰君安国债承销资格被降级。今年,盛京银行(行情 专区)、长江证券(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平安人寿选择退出。 《金证券》记者走访业内多位债券承销人员获悉,市场流动性短缺对债 券市场影响颇深,未来仍会有金融机构选择退出。
资金面“高烧”不退 短期国债出现流标
端午节后,6月14日,今年第四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再现流标,该债券期 限为9个月,计划募集150亿元,却仅获得95.3亿元的有效认购,中标利率则 高达3.7612%,较发行前一个交易日二级市场收益率高出了60多个基点。
祸不单行的是,同样在6月14日招标的中国进出口银行金融债券被迫压缩 发行规模,从原计划200亿元减至100亿元,最终涉险过关;在剧烈波动的市 况下,宁波城投、大连国投亦于当日宣布将短融发行延期。
货币市场闹钱荒
货币市场绕钱荒
银行间闹钱荒事件解读
银行间为什么闹钱荒? 央行为何不救市?
隔夜拆借利率飙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3年6月20日将为人们留下一个烙印,深深地烙在中 国金融业人士的心头。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连续数天飙高之 后,6月20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隔夜拆借利率 突然疯涨至13.44%,盘中最高成交利率竟然高达30%!相 当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倍。与此同时,各种传言漫 天飞,某国有大行被曝违约、央行铁血手腕纠偏……市场 的种种诡异现象让人们不禁发问,银行资金面究竟怎么了?
面对市场资金面告急,央行却依旧“淡定”,今日(20日)仍将发行20亿元3个月期的央票。对此,市场猜测, “20日资金利率下不来,估计还会更高。” 值得指出的是,央行今日将同时进行今年第三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操作量400 亿元,期限6个月。此举有望向银行系统注入部分资金,以缓解流动性局部紧张形势。 而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流动性的突然紧张也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上涨。普益财富指出,3个月以 下的短期限产品上涨幅度较大。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以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债券为主,因此货币市场 资金利率的上涨促使新发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上升。观察人民币款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的平均预期 收益率走势,5月份以来,1-3个月期限产品的周度收益率几乎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且进入6月有加速之势, 本周已升至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