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学习理论:学习是个多方面的过程,包括认知、行为、情感和环境等方面。
有几种学习理论,例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它们对学习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认知过程:人们构建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推理和问题解决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3. 学习策略: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分块法、组织法、重复复习和关注焦点等。
同时,教师也需要教授学生这些策略,以便他们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应用。
4. 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常见的形成性评估方式包括回答问题、小测验、日记写作和自我评估等。
5. 求知性兴趣:求知性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追求知识和探索的意愿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创造性任务和课外学习机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性兴趣。
6.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个人驱动力量。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可达到的挑战性目标、提供充分的反馈和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成就动机。
7.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在人们学习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群体中的差异,包括文化、种族、性别和留学生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供合适的支持。
8. 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现有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进行专门设置。
以上是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的重点部分,包括学习理论、认知过程、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估、求知性兴趣、成就动机、社会认知理论和学科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为他们取得成功建立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心理思想的特点3、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欧洲一些教育家开始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上的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个实验教育学派。
这个实验教育学派其实不过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
实验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莫依曼(E.Meuman)和拉伊(y),实验教育学的名称就是莫依曼提出的。
实验教育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比纳和西蒙(A.Binet&T.Simon).1905年他们编制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以便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分别进行教育。
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
桑代克从1896年起,就开始了对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后来又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及其测量。
他在学习的实验与测量研究的资料基础上,于1903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
1913年扩充为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这三卷分别是:《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与从前教育心理学的显著不同是: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在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这与从前仅仅是普通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移植,特别是缺乏实验支持的教育心理学根本不同。
⑵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建构出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即三大组成部分,这是从前的教育心理学难以比拟的。
(2)科学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在美国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后,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桑代克后,在美国逐渐形成不同派别的教育心理学。
概括地学,在美国主要有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和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预、引导、讲授、练、归纳、复。
心理学在其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特点和心理需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研究发展。
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相对持久性变化。
2、研究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基本过程)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41-44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创造等过程。
其中,感知是通过感官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注意是选择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记忆是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思维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用的过程,创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过程。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基本过程。
3、研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的影响因素)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45-50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研究者的个体差异、研究环境、研究任务和研究策略等。
个体差异包括认知差异、情感差异和动机差异等,研究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研究任务包括任务难度和任务类型等,研究策略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等。
4、研究的评价方法有哪些?(研究的评价方法)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51-53研究的评价方法包括测验、观察和自我评价等。
测验是通过考试等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观察是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行为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相互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5、研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理论的应用)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
P54-56研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例如,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教师可以合理安排研究任务,避免研究负荷过大;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研究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老师没具体划范围, 故整理了知识点)考试题型:1.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论述题(或应用分析题)接说, 提出了对心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 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动物实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原理)。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强化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能直接起强化作用, 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物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反复联合, 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人类的认知并非一元, 而是多元, 传统智力只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 过于狭窄。
因此, 加德纳认为, 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力, 即: 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本规律的科学。
它既研究学生学的规律, 也研究教师教的规律, 但以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为主。
②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揭示学生学的心理规律, 以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习理论, 使学生能运用这些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 包括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性质与结构;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研究学生学习的条件;其次是研究、揭示教的心理规律, 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原则和建立完善的教学理论提供心理依据, 并帮助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各个19世纪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 为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做好了准备。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迫切要求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 同时还因为19世纪心理学本身的长足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高等教育心理学老师重点部分:单选2*10 判断1*10 填空1*10简答6*5论述15*1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知、情、意)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1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
先行组织者:这种预先提供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弗洛姆的动机期望理论:M(激励力量)=V(效价)*E(期望值)激励力量:为达到学习效果而做的努力程度;期望值:主观上估计达到目标,得到奖励的可能性。
效价:指学习目标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价值。
意义: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时,要注意帮助学生调整期望值。
成败归因理论: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非可控性归因。
又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回忆是记忆的最终目的,是识记、保持结果的表现和加强。
记忆保持时间长短时间不同:分为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长时记忆(0.25秒-2秒)选择性注意(不超过1分钟)复述及深加工(1分钟以上到终生)消退遗忘知识学习的过程一般应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等五个环节。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1认知阶段2动作分解阶段3动作联系阶段4自动化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1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2利用线索的减少3动觉控制的加强4运动图式的形成5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倒摄抑制。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点整理
(闭卷)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P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P1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4 条); 4.P13-1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 条); 1.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2.p27.大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3 条); 3.情绪、情感的分类(情绪、情感、情操)*; 4.p35,3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里变化* 1.大学生的学习有何特点*; 2.p42.我国的学习分类*; 3.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4.p40,4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5 项)
1.p120,121.群体对个体的影响(2 条); 2.p122-123.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3.p13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4 条); 4.p132-134.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方法*
论述题(开卷)
备注
1.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包括哪些环节; 2.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 用*; 1.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体 验上的特点* 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 理变化如何?*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之《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章节
第一章 绪论
(闭卷)
P2.教育心理学, P4.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P17.心理发展,
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P31.人生观
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P40.学习*, P41.发现学习, P41.机械学习*
育学》中的概念相区分);
1.p212,213.如何培养大
P191,192.知识的类型(3 条);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p218-222.如何培养和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7、(P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注意:实例解释)8、教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确定教育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教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第一章绪论1、 1.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研究其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研究对象、结构体系、基本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方法等,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问题。
(2)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的问题(3)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的问题(4)学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问题(5)学生健康体质和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6)学生心理卫生和教育的问题(7)学生个别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的问题(8)现代教育技术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9)学习成绩评定的问题(10)教育心理学的问题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观察法自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实验室实验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可能是开卷题)具体内容在旧书上,大家可以到我这里来复印。
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8、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的手段,发现病人的潜在动机,使精神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开卷简答闭卷论述1-2页)六个环节:明确教育目的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教学评价。
作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六个环节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2)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3)从而使整个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提高教学效率10、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有哪些5+6题11、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理论和应用相交叉的科学(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科学(3)古老的话题,崭新的学科,一门新的学科。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里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 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是个体积极的源泉。
4.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识过程。
5.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6. 情绪是对客观事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7.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常常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8.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1 / 99.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行为和心理密切相关,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1.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 德国著名的心理薛家冯特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练习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完整)高等教育心理学精华版(复习资料)
心理学精髓版心理学观点心理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个体心理能够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色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问题: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阻碍需要加以战胜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必定情境惹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加强 :是指驱遣力对拥有必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响后的成效。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响。
气质:表此刻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色。
性格:是一个人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较为稳固的、拥有中情意义的个性心理特色。
学习迁徙: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余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指惹起和保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的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加强功能马斯洛五大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元认知: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能力:是指人顺利达成某种活动时所一定具备的心理特色,表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伏可能性与现实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高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教的心理学现象及规律的学科。
1903 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标记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生。
心理动力:主要包含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
依照操作学习原理,加强能够分为四种种类:1.正加强:赐予一种好刺激。
比如公司对踊跃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颁发奖金。
2.负加强:去掉一个坏刺激。
比如公司不一样意在工作时间打个人电话3.正处罚:施加一个坏刺激。
这是当不合适的行为出现时,赐予处分的一种方法。
4.负处罚:去掉一个好刺激。
这类处罚比之正处罚更加常用。
当不合适的行为出现时,不再赐予原有的奖赏。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达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比如,学生不单知道注意听课能够带来理想的成绩,并且还感觉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仔细听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样题名字解释创造性: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心理过程陈述性知识:能被人用语言来陈述和描述,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人怎样问题,如何去做某事的知识。
个别差异: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它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心理特点。
简而言之,个别差异就是个体心理的差别性。
心理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个体既不能丢掉一个保留一个,又不能把两者在较高的层面上整合起来,因而产生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激励:一般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
三、实践应用(40分,每题20分)1.优秀的教师通常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请以自己为例寻找自己具有的优秀的人格特征。
答:1成熟的自我意识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4富有创新精神5良好的性格2.期末考试临近,有的同学由于平时不努力,只好临时抱佛脚,并自我安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试以学习与记忆的理论分析,这种做法弊处何在?四、案例分析(30分)请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此现象并提出辅导意见或建议。
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1)心理发展的含义答: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5.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答: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一般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心理适应阶段2.全面发展阶段3.职业定向阶段(2)大学生的的认知特征答:1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2 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黄金期3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A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B思维方式灵活多样C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辨证思想迅速发展D开始形成了“立体思维”E思维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三、大学生的情意特点(1)大学生的需要特征答:大学生的需要发展特点:A需要的复合性B需要的强烈性C需要的矛盾性D需要的易变性E需要的时代性(2)大学生的动机特征答:大学生的动机发展特点:A多样性和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B发展和迟滞性并存C动机的冲突性明显D动机的隐蔽性增加E动机的差异性加剧(3)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答:大学生人生观的发展特点:1.人生目的的崇高远大,求真务实2.人生价值选择正确合理,积极进取3.人生态度积极健康,幸福与苦恼都与理想实现密切相关(4)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答: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1.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2.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3.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特征4.主题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5.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6.人生态度与消极并存(5)大学生的情感特征答:1 情绪的丰富性和狭隘性2 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 情绪的强烈性和细腻性4情绪的外显性和内隐性(6)大学生的意志特征答:1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及其结构答: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心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James认为,“自我”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主题我,它是指对自己活动的察觉者;另一个是客体我,它是指被察觉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
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2个人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3躯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4本我自我和超我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初生时只有一个本能的我(本我),功能是一切为了生存,行为表现大多属于原始性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肆无忌惮,且个人多不自知。
它像一个幼儿,容不得紧张,希望得不到满足,容易冲动,没有理性。
自我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它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和限制,代表人的学习,训练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社会规范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则,支配,监督个人的一切。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答: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A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和深刻性B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2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A 自我体验的敏感性B 自我体验的深刻性C 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3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A自我设计的高标准B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叛倾向C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高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1自我肯定型2 自我矛盾型3 自我否定型4 自我扩张型5 自我委缩型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2过度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3自我中心的倾向和盲目从众的心理4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强的逆反心理5过强的自我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五、大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1)智力及其理论答:智力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2智力三元论3智力多元论4智力理论的PASS模型5情绪智力(2)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答:大学生的智力存在个别差异。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考虑到大学生中已存在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在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1 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般地说,大学生的智力普遍较好,智商较好,但是,他们的智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智商很高,智力超常。
在教学上,既要考虑一般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要兼顾智力超长的部分学生,采取一部分措施,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高校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要促进大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还需要深入进行高校的教学改革。
由于人的能力表现存在早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看到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六、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1)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答:1正确认识气质在生活中的作用大学生的气质千差万别,它是由人的先天素质决定的2气质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3气质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管理4气质与因材施教(2)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答: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性格决定命运”。
与气质不同,性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
大学生正处于性格定型阶段,如何针对大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1应增强他们的自制力2应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3应培养他们深深稳重的性格特征4应提醒他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对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1培养他们的决断能力2应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3应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4应让他们学会赞美别人七、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1)性别及其差异答:1 大脑的性别差异2 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3特殊能力的性别差异4人格特征的性别差异(2)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答:1 改变错误的性别刻板观念2“因性施教”,实施两性补充教育3利用性别差异,促进交往,营造“异性效应”专题二“高等学校教师心理”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1)高校教师角色与角色期待答:高校教师角色:1家长的代理人2 知识的传授者3 团体的领导4模范公民5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7侦探和纪律执行者8替罪羊9知识的建设者10社区活动的组织者11普通公民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4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5平等中的“首席”6科学家或思想家7终身学习者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2)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压力与调适答: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育者”与“服务者”的冲突2在教师与高校行政管理部分的关系上,表现为“被服务者”与“被管理者”的冲突3在教师与社会的关系上,体现为“引领者”与“被适应者”的冲突4在职业理想方面,存在着“志业”和“谋生”的冲突(3)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答: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2 认同阶段3 信念形成阶段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1)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答:一般包括两方面的能力: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1专业知识2组织教材的能力3言语表达能力4组织教学的能力5数字媒体使用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
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分寸(2)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答:高校教师的情感特征1 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2对学生充满期望高校教师的意志品质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想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3)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答:1成熟的自我意识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4富有创新精神5良好的性格高校教师的威信(1)影响高校教师威信的因素答:影响教师的客观因素: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最主要的影响教师威信的主观因素: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因素2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必要条件4师生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的获得有重要影响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有重大影响。
(2)高校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答: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四、高校教师的成长(1)教师职业成长理论答:(2)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及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答: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的运用2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3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观察力(3)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答:1系统的理论学习2课堂教学观摩3微型教学实践4教学决策训练专题三“学习理论及应用”一、学习的概念与分类(1)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答:广义的学习: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2)奥苏伯尔有关学习的分类答: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