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掌握分数相除的方法。
3.能够用分数相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分数相除的方法。
教学难点1.分数相除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相除的方法2. 练习1.练习分数相除的计算方法。
2.练习应用分数相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和除法的概念。
2. 讲解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是除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分数的分子是被除数,分母是除数。
2.分数相除的方法–分数相除可以转化为乘以倒数。
–具体步骤如下:•先将被除数转化为分数。
•将除数转化为倒数形式。
•将两个分数相乘。
3. 练习1.请计算:–$\\frac{2}{3}\\div\\frac{1}{6}$–$\\frac{4}{5}\\div\\frac{2}{5}$–$\\frac{2}{15}\\div\\frac{1}{3}$2.应用练习:–小明有$2\\frac{1}{2}$升汽水,他每次喝$\\frac{1}{4}$升,问他可以喝几次?–小刚家有$3\\frac{1}{4}$千克米,他每次吃$\\frac{1}{5}$千克,问他能吃几次?4. 总结•强调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总结分数相除的方法和应用。
课后作业1.请完成课堂练习题。
2.进一步应用分数相除计算机场限高问题,写一篇题解(不少于3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相除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实际练习,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分数相除的特殊情况应该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讨论和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4-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除法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及互化方法。
2.例题及练习题:准备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水果分发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每个水果的份数?如何用除法表示每个水果的份数?从而引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如:分数“2/3”可以表示为除法“2÷3”,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如何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3.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妈妈做了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孩子,每个孩子能分到几个苹果?引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分数和除法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组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去餐厅吃饭,点了3个菜,一共花了60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苏教版
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结果。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五年下册数学教案-4-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板书内容:(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分数的表示方法(3)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课本P56页练习题1、2、3。
2. 请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结果,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PPT展示实例、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学生的疑问解答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难点能否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分数的产生时,平均分的过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用分数来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蕴涵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都没有明确提出来,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假分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单位换算的结果,能解决商是几分之几的除法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能联系分数的认识解释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意义,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培养观察、比较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乐于思考、有据推理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师:教学课件、练习单。
生:准备3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和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活动1】看图回答问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说出它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本节课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做铺垫,了解分数与平均分有关。
】二、导入【学生活动2】把10块披萨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抽生列式,师课件出示:10÷5=2(块)。
继续出示,把5块披萨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生列式,师课件出示:5÷5=1(块)【教师引导】这里两个算式为什么都用除法?【学生预设回答】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除法是一种运算。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对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知道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讲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举例,解释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和应用。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2.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运用实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准备学习小组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让学生尝试将除法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定一个除法问题,尝试用分数来表示解答。
教师选定几组进行点评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教师选定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分数和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三口去餐馆吃饭,消费180元,如果每人平均消费相同,每人应支付多少元?”教师选定几组进行点评和讲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正式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正式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比较大小之后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知识,对于分数的概念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太会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如何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
3.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教学法,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将一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5,那么这个苹果的1/5等于几?”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如“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分子相当于除法的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例题,如“将1/2转化为除法形式”,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章 第2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章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实质,并能够熟练地将分数与除法相互转换。
教学内容包括: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与除法的转换方法;4.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与除法的转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教学难点1.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2. 分数与除法转换方法的掌握;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介绍分数与除法的转换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与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板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与除法的转换方法-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与除法转换练习;2. 提高题: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3. 拓展题:探讨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更多实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新课讲解、实例分析、练习巩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44-46页的例6和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及其练习。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是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的需要,也是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以及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组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教学过程】:一、以旧推新,层层理解。
(一)多媒体展示:把8块蛋糕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谈话:你能列式计算吗?板书算式:8÷4=2(块)(二)出示情景图: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得几块?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把纸平均分成4份.大部分学生通过操作明白了每人分得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板书算式:1÷4=1/4(块)二、分析素材,教学新课(一)小组操作,说说如何分谈话:观察算式,两个数相除,他们的商可以怎样表示?(教师引导学生用整数表示)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揭示课题)提问:如果把3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蛋糕?怎么来计算?(学生列出算式:3÷4)谈话:每个人到底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组里已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分一分,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块蛋糕?(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的情况)预设:学生的分法可能有:①一块一块的分,先把每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每次分的1/4块,结果每人分的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郭正红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本第65页的例1和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两种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操作等渐渐理解一个分数的两种意义,然后通过比较、发现,让学生领悟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学准备:圆片、剪刀活动过程:(不能是简案,需要体现教师组织活动的过程和重点问题)一、直接导入新课1、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例:单位一2、揭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学习新知:(一)学习提示:1、学习例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列式:把1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就是()块。
2、学习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列式:利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结果是多少?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哪种分法最简单?3、观察例1和例2的算式,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完成表格(二)教学过程 1.小组操作,说说如何分问题1:观察三个算式?两个数相除,他们的商可以什么表示?(引导学生用整数表示)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除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能)问题2:那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把3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张饼?怎么来计算?(3÷4)操作:每个人到底可以分到多少张饼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组里已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分一分,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张饼?(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的情况)2.反馈交流师:请小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①先取出2块,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半块;再将剩下的一块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1份。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教学难点1. 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白分数可以表示为除法的形式,除法也可以转化为分数的形式。
2. 分数与除法的转化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除法的基本运算,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分数可以表示为除法的形式,除法也可以转化为分数的形式。
3.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教学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转化方法。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练习巩固、总结反馈。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转化方法。
常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常州某学校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如分数卡片、除法算式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妈妈做了5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孩子,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值相当于除法的结果。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与除法的互化练习,如:将一个分数转化为除法算式,或将一个除法算式转化为分数。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商品打八折后售价为120元,求原价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下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苏教版
2015年五下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苏教版)射阳县实验小学2015年春学期数学教学设计主备人:吴海峰组别: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执教者: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第 2 课时教学目标 1、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题型的设计,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初步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出示情境图: 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教师:从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怎样解答?板书:4÷4=1(块)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2: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教师:每人平均分得的饼满一块嘛?你是怎样想的?1÷4=1/4 2、教学例3 改变题目: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教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如何列式?板书:3÷4 教师:每人平均分得的饼满一块嘛?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师: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的意思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块。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指名回答。
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2、总结归纳:教师: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板书:a÷b= 教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教师:b为什么不能是0?完善板书(b≠0) 3、教学试一试。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结果,能列式子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积极思考、主动交流的自觉性。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过了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知道用总数除以平均分的份数等于每一份是多少。
前阶段学习过分数的初步知识,尤其是学习过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并掌握新知。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与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顺势导入导入:中秋节快到了,王大叔给四个小朋友出一个分月饼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了解呀?请看:课件出示:把一盒饼(盖子没打开)平均分4个人,每人分得这盒饼的几分之几(1/4)?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这个饼怎么分的?(板书:平均分)过渡: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1/4(板书分数),继续看,把8块饼(打开盒子)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怎样列式?预设:8÷ 4=2(块)提问:假如盒子有4块饼呢,怎样列式?预设:4÷ 4= 1(块)提问:同学们,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都要用除法来解决呢?得出:看来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时候,要求每一份是多少就可以用除法计算(板书:除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但对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分数与除法互化的方法。
3.运用分数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例证法、练习法、问题驱动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24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例如,分数“2/3”可以理解为“2除以3”,并解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与除法的例子,让学生现场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计算“3/4除以2”,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例如,计算“4/5除以3”,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例如,计算“一件商品打8折后的价格”,并解释答案的来源。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1
小学数学苏教新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材第53~58页)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件、圆形纸片、剪刀。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除法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平均分”这个概念了,如今学习分数又一再强调“平均分”,那么分数和除法有没有关系呢?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 教学例2。
师: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生1: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2:每人分得这块饼的,是块。
生3:求每人分得多少块,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如果用除法计算1÷4的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生:1÷4=(块)。
2. 教学例3。
师: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用一个圆形纸片表示一块饼,分一分,想一想,跟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生1:我是每次分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就是把1块饼平均分4块,每人得到其中的1块,即块;这样3块饼就要每人分得3个块,即块,所以说3÷4=(块)。
生2:我们也可以把3块饼放在一起,进行平均分,这样每人也是分得3个块,即块,所以3÷4=(块)。
师:结合上面的例题想一想,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你是怎样想的?生: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就是3÷5;在计算3÷4时,我们已经知道就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就是,所以在计算3÷5的时候应该是3个,即每人分得块。
师:仔细观察例2、例3中的三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使学生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通过一个实例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
【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49。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经历探究过程,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剪刀,胶棒或双面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今天是周末,小溪的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妈妈烙饼来招待大家。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出示题目,显示问题。
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把7张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2.小组合作。
(1)先根据题目要求列式。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以上四种情况,每人能得到多少张饼?在操作过程中,将各自小组的想法展现在学习单上。
(3)探究结束后,集体交流,能想到的分法有几种?同类分法依次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小组成员汇报时,不足之处同组或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产生疑义之处集体交流,教师指正。
预设:1.一块一块平均分。
2.几张饼全部摞在一起平均分。
3.设计接龙游戏。
(1)设计问题:你们还想把几张饼平均分给几个人?进行接龙游戏。
出示规则:1.由老师指定班里任意一位A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举例,列式,得出答案后,由A同学再随机指定B同学,再举例,列式,并且获得答案,以此类推。
2.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其他同学对A同学的答案有疑义,可直接进行反驳,并且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具、学具准备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出示情境图: 4 块饼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 教师:从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怎样解答? 板书:4÷4=1(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 教 学 例 2: 把 1 块饼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教 师 : 每 人 平 均 分 得 的 饼 满 一 块 嘛 ? 你是怎样想的? 1 ÷ 4=1/4 2、 教 学 例 3 改变题目:3 块饼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 教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如何列式? 板 书 : 3÷4 教 师 : 每 人 平 均 分 得 的 饼 满 一 块 嘛 ? 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 1 块,结果可以用分 数表示。 教师: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 3÷4 的商呢?请大家拿 出 3 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把它们看作 3 块饼, 按照题目的意思 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 小结:把 3 块饼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块。 4 把题目改为: 把 3 块饼平均分给 5 个小朋友, 每人能分得多少 块? 指名回答。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2、总结归纳:
教师: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 关系? 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提问:如果用 a 表示被除数,用 b 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 以怎样写? a 板书:a÷b= b 教师: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教师:b为什么不能是0? 完善板书(b≠0) 3、教学试一试。 要求学生先独立填写, 并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三、精心训练,巩固新知 1、做练一练的第 1 题。做好后,让学生比一比上下两行题目 有什么不同? 2、做练一练的第 2 题。 3、完成练习八第 6—11 题。 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填空,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列算式,并写出得数。 四、评价总结,完善新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4= 被除数÷除数= 3 (块) 4 a÷b= a (b≠0) b
被除数 除数
教 后 反 难 点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第
2
课时
1、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 单位换算的结果;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情境的创设和题型的设计,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