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诗(上课)

合集下载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

•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 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 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 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
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 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
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 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
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怀古咏史诗
• 赤壁
• 唐代: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 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 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 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 泊秦淮 • 唐代: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白话译文
• 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 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
• 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 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 陈后主所制的悲凉的《玉树后庭花》突然响 起,让人想起当时帝王衰颓的运势。
• 人事虽然改变但自然的美景还在,我的心情 惆怅还得借酒浇愁。
• 3.玉树悲歌:指《玉树后庭花》乐曲。南朝陈后 主陈叔宝制此艳曲,日夜与宠姬酣歌畅饮。兵临 城下,仍歌舞不辍终国破被俘。此句承唐杜牧 《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专题怀古咏史诗》课件(共21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专题怀古咏史诗》课件(共21张PPT)+
怀


史 诗
古 诗









典详
常怀 夯

型 诗

见古 意咏


象史

、诗

代的

表概

人念

物、




CONTENTS


1.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 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直接以历 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为歌咏题材,寄 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的一类诗歌。

怀古咏史诗的重要情感:

(1)怀古伤今,书写昔盛今衰、时序变迁的历史之感;
(2)借古讽今/怀古伤己,讽刺当政者或借赞美建立丰功伟绩
的古人,或类比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的人才,表达建功立业
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悲慨、一事无成的感伤;
(3)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怀古咏史诗常见意象:朝代遗迹、帝王将相……
[4]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
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请结合上片的具体词句,概括辛弃疾的形象特点。
①“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的“拥万夫”表现了辛弃疾军队的声势浩大,突出辛弃疾的豪壮与号召力。 ②“锦襜突骑渡江初”体现了一个英勇果断的将军的形象; ③“燕兵夜娖银觮,汉箭朝飞金仆姑”,在这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将军勇猛善射,毫不示弱。

怀古咏史PPT课件

怀古咏史PPT课件
2、常见感情: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将史 实和现实放在一起,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或感慨个人遭遇,抒发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感; 或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或故意借题发挥, 以怀古伤今。
3、技法上:或借古讽今,. 或古今对比,或用典等3 。
典题引路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
7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 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颔联写金陵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 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朝 代兴废的感慨。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问: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
法上的异同。
.
4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 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 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 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 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 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 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 “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 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 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古今多少兴亡事
怀古咏史诗
.
1
学习目标
1. 了解怀古咏史诗的常见意象。 2. 理解怀古咏史诗中常见的情感。 3. 理解怀古咏史诗中常用的手法。

诗歌题材及情感 (上课)

诗歌题材及情感 (上课)
读懂诗歌
——诗歌题材及情感
Ⅱ 题材入手,由类及篇,合理猜读
一、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 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诗题中 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 的干脆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从 表达方式看,怀古咏史是手段,抒怀讽今是目的。
结构特点: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注:玲珑:形容月色空明凄清
全诗无一怨字,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可见诗家“不着 一字,尽得风流”真意。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①本诗主旨在怨,却不见神情心理,只以人物行动引 读者深入诗情幽微处:②前二句写主人公无言独立阶 砌以致夜露浸湿罗袜,可见夜色已浓,伫立等待之久 ,怨情之深;后二句以愁思百转之后入室、“下帘” 、“望月”这几个行动传达失望幽怨之意,且以月之 空明凄清衬人之空落幽怨,③这样以行动代心理为读 者保留了想象的空间,使诗情无限辽远和幽深。
• 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 隋炀帝好夜游,在洛阳景花宫时,曾征求萤火
虫,夜游时放出,光照山谷。在江都时也常这 样夜游,江都有“放萤院”。隋宫兵火之后, 废墟上虽有腐草,但无萤火,以此说明隋亡。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 陈后主: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后庭花”是 舞蹈“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据说,隋炀帝在 江都曾在梦中与陈后主相遇,令后主爱妃张丽 华跳“玉树后庭花”之舞。
•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 ,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 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 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 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 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2、怀古咏史诗:

泊秦淮 杜牧

怀古咏史诗公开课PPT

怀古咏史诗公开课PPT
特点
怀古咏史诗通常具有历史性、抒情性和哲理性,通过对 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价,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历史背景
古代
怀古咏史诗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 《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后来在唐宋时 期逐渐发展成熟。
近现代
近现代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怀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出现了许多优 秀的诗人和作品。
研究展望
拓展研究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怀古咏史诗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未来可 以进一步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加强跨学科研究
怀古咏史诗不仅涉及文学领域,还与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有关 联,未来可以加强跨学科的研究合作。
提高研究方法科学性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采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怀 古咏史诗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教学方法多样
课程采用了讲授、讨论、比较分析等 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思考能力。
学习建议
深入阅读原著
建议学生在课后深入阅读 怀古咏史诗的代表作品, 以增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和体会。
关注学术动态
鼓励学生关注怀古咏史诗 研究的最新动态,了解学 术前沿,提高自己的研究 水平。
加强实践练习
学生应多进行写作和朗诵 练习,提高自己的文学创 作和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意象是诗人通过具体物象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意义,如“长亭外别离”、“古道边落日”等,这些意象能够引发读 者的共鸣和联想。意境则是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如“落日孤城闭”、“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这些意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诗人的情感。
语言与修辞
总结词
语言和修辞是怀古咏史诗的又一重要鉴赏点,它们通过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展示,使诗歌 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

咏史怀古诗公开课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 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 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第20页,共47页。
(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 手法。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 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 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 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 生,宫殿荒凉
第26页,共。
鉴赏方法小结
1、了解史实,典故
2、知人论世,寻找古今链接点,探讨写作目的
3、探讨技巧和情感
第27页,共47页。
实战演练之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以下题目。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1.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崩” 字的理解。
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情感。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区别。
第30页,共47页。
答案展示
1、诗一: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 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 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 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诗二: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原因:奢侈豪华,荒淫误 国。
• 表伤现。手法:

• 用典、借古讽今
第13页,共47页。
• 例3、越中览古
•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 战士还家尽锦衣。
潮打空城寂寞回。

中学语文《咏史怀古诗》专题课件

中学语文《咏史怀古诗》专题课件
——找连接点,知人论世,归类探究 (3)怎样写:分析技巧(诗人的态度情感用什 么方法表达?)
掌握术语,结合文本
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一个连接点:
关注作品中人、事与作者的际遇
的连接点 三条线索(主题思想)
怀人伤己 吊古讽今 理性反思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杨万里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 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陈述自己的独到 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二、题目特点
①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 《隋宫》
②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咏怀” 如:《咏怀古迹》
③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览古”等 如:《金陵怀古》《赤壁怀古》《越中览古》
2、同病相怜型(类比)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与古代人物同病 相怜,拿古人与自己类比,借对古人的不幸遭 遇的同情,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 遇的苦闷,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抒发建
功立业的渴小望结。 一:怀人伤己 杜甫的《寄咏寓怀古作迹者》(情其感三)
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 得一展抱负。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 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身死,徒遗长恨。二人 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相似之处。诗人正 是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3、拟人 以物作证,这个物都是具有永恒时空意义 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 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借古讽今 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 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 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 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 式,多显含蓄。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讲课课件

咏史怀古诗歌鉴赏讲课课件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 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 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 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 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 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 与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常见的感情主题 及常用手法。 2、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二、温故探规
诗歌 古人、事、迹 情感 手法
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⑴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去皮后 叫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⑵离离:繁茂。 ⑶稷:谷子,一说高粱。黍的一个变种,散穗,子实不粘或粘性 不及黍者为稷。 ⑷行迈:道上走。 ⑸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 ⑹中心:内心。⑺摇摇:心神不宁。 ⑽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 ⑾实:籽粒。⑿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断壁残垣,记录着朝代的兴亡,历史的 沧桑。词章雅句,缅怀着古今风流人物,倾 诉着世间沧海桑田。人生路上,与诗歌结伴 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让 我们回归传统,热爱古典诗词,热爱传统文 化,因为我们是屈原的子孙,我们是李杜的 后人
化碧,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 卷九上〈杂篇·外物〉。“ 故伍员流 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 碧。”周敬王时刘文公属下的大夫苌弘 蒙冤,因忠于刘氏被人杀于蜀地,其血 三年化为碧玉。后遂以“化碧”等称颂 忠臣志士。

咏怀古迹(上课)

咏怀古迹(上课)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解题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庾信、宋 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抒怀(吟咏古迹,追思历 史人物,同时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 成的感慨)
《咏怀古迹》简介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 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 古之情、兴亡之叹。咏史诗就是以吟咏 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 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 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 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只用了14个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画图省认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 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 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 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 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
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
(yānzhī),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知识拓展: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 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 何况远嫁匈奴呢? 据《后汉书》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 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 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 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
“朔漠”对“黄昏”: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 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清!
品味鉴赏
1、王昭君这一形象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 来写的?
出生不凡 容貌美丽 性格正直 命运不幸

怀古咏史诗(教师版)含答案

怀古咏史诗(教师版)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怀古咏史诗关于怀古咏史诗余秋雨先生在《兴亡象牙白》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中国的诗人自古以来仕途多不顺,而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知识点1归纳咏史怀古诗的含义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以及历史地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知识点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二)“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是最终的旨归。

(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一般先怀古,即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再伤今,即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作者自我生存状况的感慨和思考。

知识点3解题指导(一)、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何地何人何事(二)、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怀古咏史诗第一讲

怀古咏史诗第一讲

第三类怀古咏史诗第一讲渭南瑞泉中学王三燕(一)识记及理论:(1)定义: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

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干脆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

从表达的方式看,怀古咏史是手段,抒怀讽今是目的。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手法有: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

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

比如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其次,要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

怀古咏史诗大多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引发思古之情,一定有现实的因素。

此类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判历史,发表观点,诗人只是旁观者,不置身其中,如杜牧《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另一种是把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类比对比,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

(二)以课文为例,理解上面的理论知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白话译文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怀古咏史诗教案

怀古咏史诗教案

怀古咏史诗教案教案标题:怀古咏史诗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怀古咏史诗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分析和欣赏怀古咏史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案步骤:导入(5分钟):1. 引入怀古咏史诗的概念,解释怀古咏史诗是一种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怀念和歌颂来表达情感的文学形式。

2. 引用一首怀古咏史诗的例子,激发学生对该文学形式的兴趣。

探究(15分钟):1. 介绍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如使用古代文学风格、描写历史事件或人物、表达作者的情感等。

2. 分析一首怀古咏史诗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该文学形式的技巧和魅力。

3. 提供几首怀古咏史诗的文本,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和讨论,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

实践(20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写一首怀古咏史诗。

2. 提供写作指导,包括选择适当的文学风格、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彼此的诗歌,提供反馈和建议。

总结(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创作的怀古咏史诗,让其他学生欣赏并提供反馈。

2. 总结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技巧,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注重表达情感和创造形象。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怀古咏史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怀古咏史诗,进行朗读和解读。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想象力。

3. 组织学生进行怀古咏史诗的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怀古咏史诗的文本和例子。

2. 学生创作的怀古咏史诗。

3. 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资料和图片。

4. 课堂讨论和合作小组的指导问题。

评估方法:1. 学生对怀古咏史诗的理解和分析。

2. 学生创作的怀古咏史诗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合作中的参与和表现。

诗歌鉴赏之咏史诗、怀古诗上课用

诗歌鉴赏之咏史诗、怀古诗上课用
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 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 古之情、兴亡之叹。
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
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 史论的笔法;感人的形象,动人 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 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 深受人们 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渴望报国济世的 爱国情怀;讽谏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的 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3)抒发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
桑田的感慨 (4) 怀古咏史,独抒机杼,表 达对历史事实的理性反思
艺术手法 (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 双关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 古讽今,借景抒情 (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 合,对比,反衬 5. 语言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 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1)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
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答: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 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 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 也要气壮山河。
三.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1. 标志 一般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 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 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 写作思路:临古地——思古人—— 忆其事——抒己志
3.常见思想感情:

.( 1 )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类比对比感 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2)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借古讽

【解析】 (1)试题分析:“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 陵醉尉,匆匆未识”写的是:李广罢官闲居时,“尝夜从一 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 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 也!’止广宿亭下。”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一语,以之 居篇首,表现了作者对霸陵尉势利人的愤慨。“桃李无言” 则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 李广的代称,表示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射虎山横一骑, 裂石响惊弦”写的是《史记》中记载的:“广出猎,见草中 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单人独骑 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 之健。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写的是《史记》中下列记载: “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 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 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 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D。

语文诗词选修课件第三课咏史怀古知识讲稿

语文诗词选修课件第三课咏史怀古知识讲稿

意境是诗歌所创造的独特艺术境 界,通过对意境的感受和分析, 可以领略到咏史怀古诗的美学价
值。
探究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有 助于理解诗人如何通过意象表达 意境,从而深入领悟诗歌的意蕴。
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态度
诗人作为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者,其情 感和态度对于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可 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与态度, 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 涵。
节奏感强
通过音韵、平仄、对仗等手法,营 造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构思巧妙
在构思上注重创意和新颖性,使诗 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06
咏史怀古诗的实践应用
在作文中引用咏史怀古诗
引用咏史怀古诗可以 丰富作文的文化内涵, 提升作文的文化品位。
引用咏史怀古诗可以 增加作文的文学性, 使语言更加优美。
引用咏史怀古诗可以 增强作文的说服力, 使论据更加有力。
特点
借景抒怀、托物言志、运用典故 、对比反衬等手法,语言含蓄蕴 藉,意境深远,富有历史感和文 化底蕴。
咏史怀古诗的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咏史怀古诗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 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咏史怀古诗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
历史事件
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战争、政治变革等都是诗人咏史怀古的题材,如楚汉战 争、三国鼎立、唐宋变革等。
最后需要反复修改和锤炼,以完 善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语言、修辞和表现 手法,可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态 度。
05
咏史怀古诗的创作技巧
选择恰当的历史题材
01
02
03

怀古咏史诗(上课)

怀古咏史诗(上课)

问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潮 景 水
月 情景交融
拟人
寂 寞
过 拟人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问题 :此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第一步:寻找连接点: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 之一,曾跟随何进、袁绍,曾起草讨伐曹操的檄 文;后归附曹操,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 手。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答案: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 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 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文采斐然, 寄托遥深。
过华清宫
(2007年湖北卷)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1)请指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作简 要说明。(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这首诗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将昔日霓裳羽衣,歌舞 升平之景与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之状作对比。作者通过 咏史抒怀,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由盛转衰。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 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 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 古伤今。
社会 状况 才情 理想
结果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大业未成,
壮志难酬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 不同 出;取西蜀,定南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问题 :此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第一步:寻找连接点 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曾跟随何 进、袁绍,曾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后归附 曹操,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 怀人伤己:对比失落 答案: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 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 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 比,流露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什么是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就是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 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 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故抒情方式多运 用典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古讽今等手法, 描写叙事多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 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 事——抒己志 “志”——(1)感怀身世(壮志难酬) (2)感慨盛衰无常、国运衰微的 担忧、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昏庸腐朽的抨击 (3)对历史事实理性的思考
总结线索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 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 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怀人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伤己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举例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表现手法
理解关键
课堂总结鉴赏方法
1、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2、体会意图、领悟感情(找到连接点) 3、品味技巧、体察诗心
怀古诗小结
内容分类 思想感情 怀人伤己 吊古讽今 理性反思 仰慕先贤之敬意 壮志未酬之怅惘 怀才不遇之感伤 建功立业之渴望 昔盛今衰之感慨 物是人非之惆怅 沧海桑田之感慨 人民疾苦之同情 国运衰微之担忧 奢侈淫逸之抨击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直抒胸臆; 用典 对比、拟人、虚实结合 找准连接点 (主旨)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仲谋。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连 接 点
讨论?
唐朝(中唐)
对象 角度石头城 六朝源自都 盛极一时 唐初废弃 冷落荒凉唐朝 贞观开元 繁盛兴旺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衰微破败


感 情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繁 华已逝的历史沧桑,寄予作者物是人非及 故国萧条之感慨。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 警示当朝统治者。
小结二:吊古伤(讽)今寄寓作者情 感
昔盛今衰之感慨 物是人非之惆怅 沧海桑田之慨叹 国运衰微之担忧 骄奢淫逸之抨击 人民疾苦之同情
总结线索三: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 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 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 写自己的同样遭遇,抒发并强 化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也作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小结一:怀人伤己寄寓作者情感(具 体)
仰慕先贤之敬意 壮志未酬之怅惘 怀才不遇之感伤 建功立业之渴望
总结线索二:吊古伤(讽)今 诗人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 关切、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 古触点在古,落脚点在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