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课件:第2单元 第5课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_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共28张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_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0ab672e009581b6bd9ebe3.png)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释疑解难 1.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答: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 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 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1)结合法律知识,说说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 的事情。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右图漫画告诉人们,公民 的______受法律保护( B )
A.人身权利 B.财产权利 C.人格尊严 D.政治自由
9.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 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 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这表明 (B)
2.怎样防范一般违法行为?
答: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 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 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7.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 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 由 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 权利和义务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 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释疑解难 1.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答: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 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 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1)结合法律知识,说说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 的事情。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右图漫画告诉人们,公民 的______受法律保护( B )
A.人身权利 B.财产权利 C.人格尊严 D.政治自由
9.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倘若没有 法纪的规范,失去法度的控制,各项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们生存、 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这表明 (B)
2.怎样防范一般违法行为?
答: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 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 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7.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 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 由 民法来规范的。民法用规定 权利和义务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 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2)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68c7ae5e5acfa1c7aa00ccae.png)
违法
——《著作权法》
谩骂他人视情况严重程度不同具体分析。
轻者属于道德范畴不涉及法律问题。 情节严重的,如给受害人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可能就要承
担相应民事责任了。
“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受侵害的公民,有权 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
损失。”
“购买这项服务的消费者作为谩骂活动的主要意图者应当承担相 应的民事责任,而商家提供这项活动,也构成侵权,也需应承担相
假如你的身边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你会怎么做?
想一想,这个案例给了我们 哪些警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 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盗窃、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铁路设施、设备、机车车辆配件或者安全标志的。(二)在铁路线路 上放置障碍物,或者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三)在铁路线路、桥 梁、涵洞处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在铁路线路上私设道口或 者平交过道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中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 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 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把对方打成轻伤,就会受到刑事处罚。
这些材料和图片说明了什么?
研读课本P46—P48页,思考: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
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 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取其归还手表。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 当归还失主。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 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 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罚。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 场合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法不可违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法不可违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4e7af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2.png)
1.法的作用 (1)指引作用(最首要的作用):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 标准或方向。 (2)评价作用: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的特点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练一练
规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条文,进行连线。
1、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2、破坏、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 3、公民庄严有序地开展祭扫活动 4、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5、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 6、 广泛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可以做,合法的
法的作用
不可以做,非法的
2018年5月17号,19岁的
在校大学生蒋某某在家上
网,看到《英雄烈士保护
法》开始施行的新闻后,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诵国学经典] D.“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望如在,近视却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民事违法行为
我国的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
材料二
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 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 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 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 三人警告的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法,它规定对扰乱 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
烈士的言论,并称“不会被 悲剧的根本原因。
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 、事、物。
抓”。 冰心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所以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最容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_2.5.1法不可违 (共22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_2.5.1法不可违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b2d3c59b89680203d82548.png)
4、某人开玩笑说:“地震了。”引起恐慌,导致他人受重伤。
5、打架斗殴。 6、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
1、5是行政违法行为;2、4刑事违法行为;3、6民事违法行为
新知探究
我们要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呢?
遵章守法是和谐社会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利
益,又要维护他人的利益。
典例讲解
图片“欠钱不还”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A)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针对训练
图片“谎报险情”属于何种违法行为(B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针对训练
图片中涉及到“毒品犯罪”属于何种违法行为( C)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自主学习反馈
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
)。
2.(
)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人们行为的底线。 )。
3.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 4.违法行为是指(
5.违法行为分为(
6.(
)、(
)、(
)
)社会和谐的保证。
新知探究
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 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 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两人到 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鳌塔看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
(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由此可知: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学习目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第 五 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第 五 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https://img.taocdn.com/s3/m/9c656ff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0.png)
12.材料分析题 近日,网传山东省临沂市一女司机开路虎车,三次撞向汲姓女子。被撞汲女士 称两人素不相识。事发后,路虎女司机没有道歉,反而称“撞死她也赔得起”。 2020年9月23日,临沂市公安局罗庄分局通报称,9月18日14时30分许,临沂市公 安局罗庄分局双月湖派出所接汲某某报警称:其在某商铺门口被撞。接到报警后, 双月湖派出所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并展开调查取证工作。经查,违法行为人周某于 当日驾车无故将汲某某撞伤,经法医鉴定,汲某某构成轻微伤。目前,违法行为 人周某因寻衅滋事被罗庄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 (1)女司机周某为什么会作出上述行为? 示例:缺乏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低下;缺乏 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从未成年人角度看,各地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影响是( C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②能够使未成年人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为配合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青少年应该( A ) ①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增强守法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 ③增强规则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④将参加普法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从违法行为的类型看,上面漫画中乘客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有哪些不 良影响?
①行政违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②破坏出行环境,扰乱公共秩序,制造社 会矛盾,容易引发乘客纠纷,影响社会和谐等。
(2)地铁是一扇观察社会文明的“窗口”。为解决漫画中的问题,请你提出建议。 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做好宣传教育等。②个人:文明 出行,尊重他人,换位思考,正确行使权利等。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2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5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3c703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1.png)
刑事违法 刑罚处罚
③ 某公司不按合同履行应尽职责 行政违法 民事责任
④A.①李②某出B于.好②奇③拨打1C10.,③谎④报险情D.民①事③违法 行政处罚
【点拨】学生闯红灯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故①正确;赵 某进行抢劫并将对方打成重伤,其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性,违反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故②正确;③违反了 民事法律法规,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故 ③错误;④违反了行政管理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 受到行政处罚,故④错误。故选C。
刑__罚__处__罚__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知识点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我们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
_治__安__管__理__处__罚___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__民__事______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_行__政___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社会危害性,违法行为分为
_一__般__违__法__行__为___和犯罪。
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1)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
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2)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
们常说的犯罪。 (3)二者都要承担__法__律__责__任____。
A.告知我们可以做什么 B.告诉我们必须做什么 C.告诫我们不应当做什么 D.提示我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答案】C
2.【2021·河北张家口期末】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B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明偷看他人日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法不可违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法不可违课件(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14499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9.png)
案例探究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活动一
镜头一
镜头二
(1)安排好文章的结构。 ——《论语·卫灵公》
[明理知义]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3)议论性散文对语言的要求极高,必须要用大量修辞来增加文章的文采,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最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排比、引用。这 三种修辞是议论性散文的三大法宝。 感悟花径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A 2.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构建体系,归纳新知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必须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判断( 正确 )
理由:
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范,它是最刚性的社会 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因此,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必须 遵守国家的法律。
走进生活,运用新知
D 1.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
活动一:下列行为违法吗?属于哪一类违法?
情景一: 朱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 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民事违法
情景二: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
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不听。民警将他们带走,给予
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
情景三: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务,得赃款
们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受环境所困,不能因所受教育而束缚住自己。宇宙无穷,而我们只获得了很浅显的知识,明白了很有限的道理, 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发现、了解。河伯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海,望洋兴叹,而我们则要向远处看,走更长的路,长更多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_14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法不可违》公开课课件_14](https://img.taocdn.com/s3/m/f68158d484868762cbaed550.png)
1.小刚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那些行为属于一般 违法行为?那些行为属于犯罪?
2.小刚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警示我们青少年 应该如何做?
依 定得外 破 伙 走 明 法 赃拦坏同在不
知 1.甲乙两人骑车在街道上相撞,发生争吵,
甲对乙大打出手,造成乙嘴角流血,眼睛
出现熊猫眼。
行政违法
行为
2.甲乙两人骑车在街道上相撞,发生
识
竞 争吵,甲恼羞成怒,随手拿起砖头猛
砸对方,导致乙当场死亡。?
刑事违法
行为
答 3.李强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
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 行为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 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工商局查封超市含有瘦肉精的火
腿肠
行政违法 行为
6.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民事违法 行为
合作探究
点击播放
面对违法行为的 危害我们青少年
应该怎么做?
• 1.在学校里要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
• 2.讲文明有礼貌,懂得自尊自爱。 • 3.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交友
。
• 4.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与违 法行为作斗争。
• 5.认识到违法无小事,知道法不可违。 • 6.做到学法、守法,远离犯罪。
检测提升
• 中学生小刚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 ,玩电脑屡教 不改。八年级他更沉迷于上网,为了去上网就偷 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去卖,被处以行政拘留. 九年级上学期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寻 恤滋事,一天他为了网友的 ‘哥们义气’参与打 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被判有 期徒刑三年。
2.小刚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警示我们青少年 应该如何做?
依 定得外 破 伙 走 明 法 赃拦坏同在不
知 1.甲乙两人骑车在街道上相撞,发生争吵,
甲对乙大打出手,造成乙嘴角流血,眼睛
出现熊猫眼。
行政违法
行为
2.甲乙两人骑车在街道上相撞,发生
识
竞 争吵,甲恼羞成怒,随手拿起砖头猛
砸对方,导致乙当场死亡。?
刑事违法
行为
答 3.李强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
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 行为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 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工商局查封超市含有瘦肉精的火
腿肠
行政违法 行为
6.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民事违法 行为
合作探究
点击播放
面对违法行为的 危害我们青少年
应该怎么做?
• 1.在学校里要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
• 2.讲文明有礼貌,懂得自尊自爱。 • 3.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交友
。
• 4.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与违 法行为作斗争。
• 5.认识到违法无小事,知道法不可违。 • 6.做到学法、守法,远离犯罪。
检测提升
• 中学生小刚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 ,玩电脑屡教 不改。八年级他更沉迷于上网,为了去上网就偷 家里的钱,偷别人的手机去卖,被处以行政拘留. 九年级上学期结交了一些网友,一起在社会上寻 恤滋事,一天他为了网友的 ‘哥们义气’参与打 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被判有 期徒刑三年。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的第一框《法不可违》优秀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的第一框《法不可违》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d5ace9011ca300a7c3906c.png)
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六:林某在商场拾到苏某丢失的钱包, 拒绝归还。
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 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行为
2、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一:南宁吴圩机场一旅客向南宁市110指挥中 心报警,谎称自己托运的行李中有炸弹,乔某扰乱公 共秩序被处以治安拘留的处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的姓名、肖 像、名誉等合法权益。
案件三:浙江杭州保姆纵火案,导致一位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 不幸殒命。经调查,其保姆莫焕晶涉嫌盗窃罪、纵火罪,警方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其逮捕。
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刑法规定,入室盗窃数额 巨大、故意纵火危及公共安全 应判处刑罚。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校园欺凌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殴打他人,造 成轻微伤害的
治安管理 违反 处罚法
一般违 属于 法行为
殴打他人而导致 他人重伤甚至死 亡
刑法 触犯了
属于 犯罪
1
2
侵害民事权利、违反民事法律、
危害性相对轻微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危害
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与人身权 性相对轻微的行为
法不可违
1、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连线: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欠债不还 诋毁名誉 擅自使用他人肖像 谎报险情 打架斗殴 欺诈胁迫 拾到东西不归还 网络造谣欺诈 婚姻纠纷 家庭暴力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财产权: 物权、继承权、债权
镜头六:林某在商场拾到苏某丢失的钱包, 拒绝归还。
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 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行为
2、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一:南宁吴圩机场一旅客向南宁市110指挥中 心报警,谎称自己托运的行李中有炸弹,乔某扰乱公 共秩序被处以治安拘留的处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的姓名、肖 像、名誉等合法权益。
案件三:浙江杭州保姆纵火案,导致一位母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 不幸殒命。经调查,其保姆莫焕晶涉嫌盗窃罪、纵火罪,警方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其逮捕。
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刑法规定,入室盗窃数额 巨大、故意纵火危及公共安全 应判处刑罚。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校园欺凌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殴打他人,造 成轻微伤害的
治安管理 违反 处罚法
一般违 属于 法行为
殴打他人而导致 他人重伤甚至死 亡
刑法 触犯了
属于 犯罪
1
2
侵害民事权利、违反民事法律、
危害性相对轻微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危害
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与人身权 性相对轻微的行为
法不可违
1、法律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连线: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欠债不还 诋毁名誉 擅自使用他人肖像 谎报险情 打架斗殴 欺诈胁迫 拾到东西不归还 网络造谣欺诈 婚姻纠纷 家庭暴力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财产权: 物权、继承权、债权
最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5.1法不可违ppt课件
![最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5.1法不可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a721567fd5360cba1adb2b.png)
5.什么是刑罚?
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一 违法无小事
运用你的经验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
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1)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要做到不违法,就要认 真学法;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
观看《人民的名义》片段,说说视频当中的行 为属于什么行为?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问题先导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46-P51页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刑法? 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物权编 《物权法》(2007)《担保法(1995) 债权编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释1、2 知识产权编《著作权法》(1991)《商标法》(1993修 正)《专利法》(2008年修订) 家庭关系编 《继承法》(1985)《婚姻法》(2001修 订)《收养法》(1998修订) 人格权编 《人格权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熟后将 提请审议
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刑法规定,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种 类 定 义
镜头二 李某等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 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 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 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18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18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cbbed80c22590102029de3.png)
导入
思
• 认真阅读教材P46-52内容,独立思考完成下 列问题(时间8-10分钟) •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 (2)区别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 (3)区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 行为 • (4)遵章守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议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 47页中的三个情境。 • 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 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 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
议
探究分享参考P49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你知道这些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有关的重要法律是什么?
议
• 探究分享《民事违法行为》参考P50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 民事活动和民法的关系如何? • 什么是民事权利,它包括哪些内容 • 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说出自己的收获 • 课堂练习 • 拓展空间参考教材P52内容课下完成这些问 题(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请你结合 所学知识,帮助小明辨是非)
思
• 认真阅读教材P46-52内容,独立思考完成下 列问题(时间8-10分钟) •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 • (2)区别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 (3)区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 行为 • (4)遵章守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议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 47页中的三个情境。 • 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 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 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
议
探究分享参考P49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你知道这些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有关的重要法律是什么?
议
• 探究分享《民事违法行为》参考P50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 民事活动和民法的关系如何? • 什么是民事权利,它包括哪些内容 • 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说出自己的收获 • 课堂练习 • 拓展空间参考教材P52内容课下完成这些问 题(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请你结合 所学知识,帮助小明辨是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第五课时 法不可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第五课时 法不可违](https://img.taocdn.com/s3/m/dbfbfa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b.png)
C
4.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的黄某,经不住金钱的诱惑, 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涉及国家机密的资料, 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黄某的行为 ①是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属于泄露 国家秘密的严重犯罪行为 ③危害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④只属于个人行为,及时改正就行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镜头二
镜头二: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 (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镜头三
镜头三: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认识行政违法行为
课堂笔记(四)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 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 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 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B
3.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 雄精神。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 保护法》施行,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歪曲、丑 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这一规定直接 表明 A. 英烈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B. 英雄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C. 丑化英雄烈士事迹必然承担法律后果 D. 宣传英雄事迹和精神有利于弘扬正义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怎么样才能不违法?
认识违法行为
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 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 哪些?
镜头一
民事违法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 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 手表。
4.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的黄某,经不住金钱的诱惑, 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涉及国家机密的资料, 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黄某的行为 ①是一般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属于泄露 国家秘密的严重犯罪行为 ③危害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④只属于个人行为,及时改正就行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镜头二
镜头二: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五条 (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镜头三
镜头三: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属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认识行政违法行为
课堂笔记(四)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 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 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 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B
3.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 雄精神。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 保护法》施行,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歪曲、丑 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这一规定直接 表明 A. 英烈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B. 英雄精神是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C. 丑化英雄烈士事迹必然承担法律后果 D. 宣传英雄事迹和精神有利于弘扬正义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怎么样才能不违法?
认识违法行为
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1)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 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 (2)什么是违法行为? (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 哪些?
镜头一
民事违法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 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 手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制 第2单元 第5课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制 第2单元 第5课 第1课时 法不可违](https://img.taocdn.com/s3/m/60250f10915f804d2a16c125.png)
主索要•报第酬二。级
• 第三级
上述行为• 第侵四• 级犯第五了级 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 物,应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镜头二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镜•头第二•二第扰级三乱级 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镜• 第头二二级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他人的人格尊严
造成侵害•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提示:查阅著作权法,
分析上述行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镜头三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镜• 第头二三级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随堂演练
• 第五级
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 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 的行为。
新课讲解
单击此处1编辑违法母无版小标事 题样式
运用你的经验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家•庭第困二难级 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来到建• 筑第•三工第级四地级,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 保安送到派出所• 第。五级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 第三级
上述行为• 第侵四• 级犯第五了级 他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 物,应当归还失主。
民事违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镜头二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镜•头第二•二第扰级三乱级 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镜• 第头二二级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他人的人格尊严
造成侵害•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提示:查阅著作权法,
分析上述行为。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镜头三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镜• 第头二三级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挫伤了进行创作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随堂演练
• 第五级
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 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 的行为。
新课讲解
单击此处1编辑违法母无版小标事 题样式
运用你的经验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家•庭第困二难级 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来到建• 筑第•三工第级四地级,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 保安送到派出所• 第。五级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https://img.taocdn.com/s3/m/660458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a.png)
• B.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 C.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D.中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5.新冠疫情期间,男子隐瞒来自疫区时间及行程,致使 50名接触者被隔离、居住村庄被封。最终,该男子因犯妨害
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该男子的违法行为属于
()
B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 (1)违法行为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 违法行为。
• (2)分析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哪类。
• 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的有:拿别人 的东西不还;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有:携带管制刀具、结伙 斗殴;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拦路抢劫,致人死伤。
• 2.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 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 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 (C )
• A.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 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 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3.尹某因生产地沟油被人民法院处以罚金,余某因扰乱
• (1)刘先生的经历让你想到了什么?
• 我们的身边随时都会有侵害我们权益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在 日常生活中学法用法,养成用法律规则办事的习惯。刘先生将中 介告上法庭的做法是正确的。
• (2)材料能给你哪些警示?
• 我们要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 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 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 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教材 P46) (1)因为小勤到工地捡拾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触犯了法律法 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可以避免。树立规则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 的行为。
2.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教材 P47) 都是违法行为。其中镜头一是民事违法行为,镜头二是行政 违法行为,镜头三是刑事违法行为。
7.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一
图片二
(1)图片一和图片二中的违法行为分别指的是什么? 图片一: 打架斗殴,损坏他人财物 。 图片二: 持有毒品、提供毒品、吸食注射毒品、胁迫、
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精神药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违反法律的类别来看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①我们应培养和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②尊重法 律,追求公正;③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④敢于并善于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3)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当你遇到材料中类似问题时你应 该怎样做?
同学之间突然发生矛盾,要冷静处理,不要急躁,避免以暴 力的方式解决,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乘公共汽车时与人发 生矛盾,要主动和解,不要激发矛盾;父母家人与他人发生纠纷, 要主动劝解,避免矛盾激化。
4.下列漫画中的行为( B )
①是违法行为 法
②破坏了公共秩序
③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
④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5.购置房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 活动( A ) ①是普遍的民事活动 ③要遵守相关的义务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②由民法来规范这些行为 ④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B.①②③ D.②③④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 ①法律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法律是
③违法行为危害
社会 ④一般违法不要承担责任,但是犯罪要承担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3.尹某因欠债不还被法院强制执行;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 公安机关拘留十天。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C ) A.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知识点一:违法无小事 1.人类社会的 存在 和发展离不开各种 行为规范 。法律为 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 模式 、标准或 行为是否 合法有效的 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 社会规则 , 不违法 是人们行为的底 线。要做到 不违法 ,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方向 。它是评价人们的
6.2017 年 2 月 18 日,广东茂名市高州市大坡镇旺坑村委会 森林公园发生打架事件,一名初二学生遭 10 人群殴,并被拍下视 频在网络传播。高州市公安局大坡派出所已抓获 8 名涉案人员, 其中 4 人被刑拘。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C )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分清是非,增强法治观念 A.①③④ C.①②④ 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危害自己的 B.①②③ D.②③④ 权益 ④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行政违法行为。
(3)请你说说图片二中吸食、注射毒品对社会的危害。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在破坏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 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境地。毒品活动加剧诱 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 威胁。
8.各大网站上有一段视频:一个男司机因为一个女司机开车 连续变道行为,开车将女司机逼停,下车后对女司机进行了暴力 殴打,致女司机重伤,男司机被民众挡获,现已被公安机关刑事 拘留。事件发生后,网民对男女司机的行为进行了持续的议论, 谴责男司机暴行的舆论铺天盖地,批评女司机交通行为的声音也 不绝于耳。“路怒族”一时成为网络热词。
4.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教材 P52) 因为小王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了公共场所的 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受到警告这 一行政处分。
1.右图漫画说明了( C )
A.文化水平低的人容易犯罪 B.法制观念不强就一定做出违 法的事情 C.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 合法的准绳 D.法律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
3.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材 P50) 镜头一:卖方不遵守约定、不讲诚信,给对方造成损失,应 当赔偿买方损失。 镜头二:照相馆的行为触犯了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应当停止 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且支付他人相应的损失。 镜头三: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 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 违反法律 、 法规 的规定,危害
社会 的行为。 _______
4.根据违反法律的 类别 ,违法行为分为 民事 违法行为、
行政 违法行为和 刑事 违法行为。 _______
5. 民事 违法行为和
行政
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 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
轻微,称为 一般 违法行为。 刑事 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犯罪 罪,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
知识点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 谎报险情 、 1. 我们可能想不到, 破坏铁路封闭网、 ___________
等行为都是违反 治安管理处罚 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 民法用规定 权利 和 义务 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 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民事权利 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都是较为典型的 民事 违法行为。 3. 遵章守法 为的危害,自觉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
请你结合教材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如何看待上述材料中两位司机的行为?
两位司机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都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受到法律的制裁。(女司机是一般违法行为,男司机是犯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在国家“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一名现代法治 社会中的公民,怎样才能做到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