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新同步学案选修4-4江苏专用版:4.3.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 Word版含答案
§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堂练习
1.若点P(x,y)按伸缩系数k向着x轴的伸缩变换后,得到Q(x′,
y′),则此变换的代数形式是
kx= x′ A. y= y′ x= x′ C. ky= y′ x= kx′ B. y= y′ x= x′ D. y= ky′
要点一 运用坐标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 例 1 如图所示,圆 O1 与圆 O2 的半径都是 1,|O1O2|=4,过 动点 P 分别作圆 O1、圆 O2 的切线 PM、PN(M、N 分别为 切点),使得|PM|= 2|PN|,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 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
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的直线为x轴,
解析 ∵椭圆 x2+4y2=16 向着 y 轴进行伸缩变换,伸 缩系数 k=2,∴伸缩变换 x′=x,y′=2y, 1 1 ∴x=x′,y= y′,代入原方程得到 x′2+4( y′)2=16, 2 2 ∴x2+y2=16.
课堂小结
1.坐标系是现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 起着划时代的作用.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之间架 起了一座桥梁.利用坐标系,我们可以方便地用代数的 方法确定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也可以方便地确定空间内
C 在此变换下变为
1 x′=2x, x= 2x′, 解 (1)①由伸缩变换 得 y= 3y′. y′=1y, 3 将其代入 5x+2y= 0, 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的方程是 5x′ +3y′=0. 经过伸缩变换后,直线仍然是直线. x= 2x′, ②将 代入 x2+y2=1, y= 3y′ x′2 y′2 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的方程是 + =1. 1 1 4 9 经过伸缩变换后,圆变成了椭圆. (2)设 P(x,y)为曲线 C 上任意一点.
高中数学选修4-4.pdf
高中数学选修4-4.pdf
高中数学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立
一一对应关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
直角坐标系;
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
条数轴的正方向;
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坐标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
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x1,y1),P2(x2,y2),线段P1P2的中点为P,填表:
二极坐标系
(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
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
个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的四个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
(3)图示
2.极坐标
(1)极坐标的定义: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
有序数对(ρ,θ)ρ;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x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
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
,(2)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极点O的极坐标是(0,θ)。
高中数学选修4-4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中数学选修4-4课后习题答案[⼈教版]⾼中数学选修4-4课后习题答案 fl ft ill-:的 h P,1 为 i* \ -⼬Ml : 2fi HP. BKj A( - SH-o\?.曲:ar ?亦o "「⼯(⼀肛 rh A C < 7 ⼀ HC C ■ 4{' 由帼的⾎料戌h 程,W 直戏⽫J 的⽅⾴为達就卍帕岸时壮谨厅刊” 葩注-;⾎:【¥|.刖.BE.⼩仆慣丄丄伽⽬W 「的斥帕JR 边nifffifl-的“忧剧 f 的商⑴所征的愀为厲細建⽴直⽤望标系? 设⼉IL 「的世械俶狀为£ “ * 0). (A-O). a <),则 * 畐H h 1励N 贞1 杯枚⽹宦点为m 仏以线⽤⼋”的⼩点为惶戊.w 祈釘徴为』軸it#⾎处唯标氛m 的电际⾻堆如-:讥[叽⼝* O);为 yk ihUWil -r +y =1. ii 就屯也W 的執送h ffl.这圧以AH 的⼬点沟阴⼼.J 占半性的町 *fr ⽫代⼩「轴.汕庭⼋叭和帕f [线⼒¥辅世,沖Iff 倆出标廉?即⽫M ⾋“占Uh ⽐AIIC 的蚌昜⽚P 仃?“?旧为P 昼?w ⽫的>a tt 平井如:的氐呃丄rc c 的慄标“别为〔r ⼀趴⑴.< J + 2. O). W 为/也打细3 AH 的朿|、平仆纯! . M m PA PH .即v / (S :{1 /?□* 圍就.曲出渊说牒轴I 妇n K.⼚的坐怵値歐a ?eg "?“n (g 由厅祁Q ;T ⑵?HI fl} r-(—6>(x — -l ev ()?(D-②初妳“MU ()?闵为所以点“任⼋“边的阳役上?即AA/?'M 三廉胡线交「?点? 4. ?1)v 3 h ⑵:⼀⾷ 1 * <3> y ,' 2J>,(3.r>:4 9v : 9.化简鮒刘F +y=h这就⾒曲纯「的⽅⽤?(图略) 6. W :(I )计紳妳住快为{严?i V PV*代⼈2Z / I 评列ZAr —I.椒Di —2y 2 (即2r 1y I)⽐较??U=1?⼃I ?故所求的仲坯变快为 J,.’I# =4y.⑵设伸的咚换为■(A>0. “>(Dy =w代⼊⼋\iiy 7(A.r)? — 16(py)? —lA-rIV16/ry 2 —Rr 0. 将①“ v" 2< 。
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导数的概念3.1.2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2021
(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3.1.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3.1.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的概念3.1.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案苏教版选修1-1的全部内容。
3.1。
2 瞬时变化率—导数学习目标:1。
理解导数的概念和定义及导数的几何意义.(重点) 2.理解运动在某时刻的瞬时变化率(瞬时速度).(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设曲线C上的一点P,Q是曲线C上的另一点,则直线PQ称为曲线C的割线;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越来越逼近曲线C。
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 最终就成为在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这条直线l称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S(t)对于时间t的导数,即v(t)=S′(t).3.瞬时加速度运动物体的速度v(t)对于时间t的导数,即a(t)=v′(t).4.导数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x0∈(a,b),当Δx无限趋近于0时,比值错误!=错误!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则称f(x)在点x=x0处可导,并称常数A为函数f(x)在点x=x处的导数,记作f′(x0).5.导函数若函数y=f(x)对于区间(a,b)内任一点都可导,则f(x)在各点的导数也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自变量x的函数,该函数称为f(x)的导函数,记作f′(x).6.函数y=f(x)在点x=x0处的导数f′(x0)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1)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值与Δx值的正、负无关.()(2)在导数的定义中,Δx,Δy都不可能为零.( )(3)在导数的定义中,错误!>0.( )【解析】(1)√。
高中数学选修4-4
高中数学选修4-4一、课程概述高中数学选修4-4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立体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高中数学选修4-4,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1. 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能够运用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几何推理和证明; 3. 熟练掌握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能够应用空间解析几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3.1 立体几何1.空间中的点、线、面的概念;2.二面角和三面角的性质;3.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和性质,如三棱锥、四棱锥、棱柱、棱台、正立方体等;4.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5.利用立体几何的知识进行几何证明和推理。
3.2 空间解析几何1.点和向量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表示和运算;2.直线的方程和性质,包括点向式、两点式、对称式等;3.平面的方程和性质,包括点法式、点线式、截距式等;4.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5.利用空间解析几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立体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方法。
2.实例演练:通过解答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推理过程。
3.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
五、考核方式高中数学选修4-4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考试的形式,包括平时小测、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应用以及几何证明和推理的能力。
六、学习建议1.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理解和掌握每一节的内容;2.复习时,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联系,多做一些例题和习题;3.参加互动讨论,与同学一起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4.及时向老师请教和反馈问题,做好学习进度的控制;5.注重培养几何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3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把握目标~明确方向】本节要掌握的知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掌握电离平衡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理解电离常数在电解质强弱比较中的应用。
4.掌握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结构和组成上加以理解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并加以判断,能够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而离子平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难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了解电离常数的意义。
【自主学习~问题生成】请同学们严格按照“阅读六字诀”进行学习。
“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查:查着工具(本案资料、工具书、你的边的资料等)读划:划着重点(在重点内容上做上标记)读写:写着感想(在相应位置上写上自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读记:记(背)着内容(背诵你所理解的重点知识)读练:练着习题(例题)(通过练习实现对重点及难点知识的巩固及掌握)读(实现作业前置:简单作业课本化,复杂作业工具(编印)化)思:思(想)着问题(对阅读及练习中产生的新的疑问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读人体血液的pH几乎恒定在7.35~7.45,否则人体便不能正常工作。
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常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称之为蚁酸(主要成分为HCOOH)的有机酸。
当人受到蚊叮蚁咬时,皮肤上常起小疱,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被破坏,若不治疗,过一段时间小疱也会自行痊愈,这是由于血液中又恢复了原先的酸碱平衡,你能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上述现象吗?⒊请同学们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课本选修4第三章P39~4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阅读时注意:【问题1】(A级)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问题2】(B级)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有什么关系?【问题3】(C级)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跟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的分类之间有什么关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跟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4】(C 级)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问题5】(A 级)什么叫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什么特征?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问题6】(B 级)以改变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问题7】(B 级)什么是电离常数?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 【问题8】(C 级)如何区别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如何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9】(C 级)多元弱酸及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应如何书写?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之间有什么不同?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用“阅读六字诀”认真阅读课本选修4第三章P39~43“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⒋请同学们认真的、不应付的完成:(A 级)课本P40“实验3-1”的表格及P41~42“思考与交流”课本P43~44习题; (B 级)本学案【新知学习~不议不讲】; (C 级)本学案“【点睛示例~当堂检测】”。
第四章 4.3.1 第2课时 等比数列的应用及性质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性必修第2册
反思 感悟
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若数列{an}满足aan+n1=q(n∈N*,q 为常数且不为零) 或aan-n1=q(n≥2,且 n∈N*,q 为常数且不为零),则数列{an}是 等比数列. (2)通项公式法: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a1≠0, q≠0),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021等于
019
A.-3
B.-1
√C.1
√D.9
解析 由 3a1,12a3,2a2 成等差数列可得 a3=3a1+2a2,
即a1q2=3a1+2a1q,
∵a1≠0,∴q2-2q-3=0.
解得q=3或q=-1.
∴a2 a2
020-a2 018-a2
021=a2 019 a2
00128011--qq=aa22
又a1,a3,a5均不为0, ∴a1,a3,a5成等比数列.
(2)已知数列{an}是首项为
2,公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的等差数列,令
bn=
1 2
an
,
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并求其通项公式.
解 依题意an=2+(n-1)×(-1)=3-n,
于是 bn=123-n. 12-n
而bbn+n 1=213-n=12-1=2. 2
等比数列.
(数4)列若,{a且n}是公等比比分数别列是,q公,比1q,为q2q,. 则数列{λan}(λ≠0),a1n,{a2n}都是等比
(5)若{an},{bn}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是 p 和 q,那么{anbn}与 p
abnn也都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 pq 和 q .
预习小测 自我检验
第四章 4.3.1 等比数列的概念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4-4《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新版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通过这节课学习,能根据问题的几何特征选择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体会坐标法的思想. (二)学习目标1.根据问题的几何特征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通过实例概括坐标伸缩变换公式.3.了解利用坐标伸缩变换公式研究平面图形伸缩变化情况,体会坐标法思想. (三)学习重点1.根据几何特征选择坐标系. 2.坐标法思想.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四)学习难点1.适当直角坐标系的选择.2.对伸缩变换中点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2页至第7页,填空: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预习自测(1)如何由正弦曲线y =sin x 经伸缩变换得到y =12sin 12x 的图象() A .将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2,纵坐标也压缩为原来的12 B .将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2,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 C .将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也伸长为原来的2倍 D .将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2【知识点】伸缩变换【解题过程】将正弦曲线y =sin x 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得到x y 21sin =,再由x y 21sin =的图像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压缩为原来的21即可得y =12sin 12x 的图像. 【思路点拨】可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 【答案】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 A ,两点分别在x 轴、y 轴上滑动,且|AB|=4,则AB 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知识点】点轨迹方程【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题过程】422=+y .端点的坐标关系,最后代入整理即可. 【答案】422=+y x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42=+y x 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y y xx 42后得到的图形对应的方程是()A .0142=-'+'y xB .01=-'+'y xC .014=-'+'y xD .0116=-'+'y x 【知识点】伸缩变换【解题过程】将⎩⎨⎧='='y y x x 42经过变形得⎪⎩⎪⎨⎧'='=y y x x 4121代入到方程142=+y x ,整理得01=-'+'y x【思路点拨】通过对伸缩变换公式的变形为⎪⎪⎩⎪⎪⎨⎧'=''=y y x x μλ11,在代入原图形对应的方程,从而得到变形后的图形对应的方程. 【答案】B(4)将圆122=+y x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曲线C 对应的方程为________. 【知识点】伸缩变换 【数学思想】【解题思路】设),(11y x 为圆上任意一点,在已知变换下变为曲线C 上对应的点为),(y x ,依题意,得⎩⎨⎧==112y y x x ,而12121=+y x ,得1)2(22=+y x ,所以曲线C 的方程为1422=+y x .【思路点拨】将问题转化为伸缩变换问题,再由伸缩变换公式求解【答案】1422=+y x(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使平面上的点与坐标(有序实数对)、曲线与方程建立了联系,从而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2)坐标法:根据几何对象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它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他的性质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2.问题探究探究一结合实例,感受坐标法思想★例1某信息中心接到位于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巨响的时间比它们晚4s.已知各观测点到中心的距离都是1020m.试确定巨响发生的位置.(假定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各观测点均在同一平面上.) ●活动①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我们将正东、正西、正北的三个观测点分别记为C B A ,,,爆炸点记为P .由于C B ,同时听到由点P 发出的响声,因此PC PB =,所以点P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l 上,由于点A 听到的响声比C B ,晚s 4,所以AB PB PA <=⨯=-13603404,说明点P 在以点B A ,为焦点的双曲线Γ上,所以点P 在直线l 与双曲线Γ的交点.【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双曲线定义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 【解题过程】解:以信息中心为原点O ,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C B A ,,分别是东、西、北观测点,则)1020,0(),0,1020(),0,1020(C B A - 于是直线l 的方程为x y -=设双曲线Γ的方程是)0,0(12222>>=-b a by a x由已知得222234056801020,1020,680⨯=-===b c a ,于是双曲线Γ的方程是134056802222=⨯-y x将x y -=代入上述方程,解得5680,5680 =±=y x ,由已知,响声在双曲线Γ的左半支上,所以)5680,5680(-P ,10680=OP所以巨响发生在接报中心的西偏北 45距中心m 10680处. 【思路点拨】建立坐标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答案】巨响发生在接报中心的西偏北 45距中心m 10680处.同类训练 由甲导弹驱逐舰、乙导弹驱逐舰、丙综合补给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奔赴某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对商船进行护航.某日,甲舰在乙舰正东6 km 处,丙舰在乙舰北偏西30°,相距4 km.某时刻甲舰发现商船的某种求救信号.由于乙、丙两舰比甲舰距商船远,因此4 s 后乙、丙两舰才同时发现这一信号,此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 km/s.若甲舰赶赴救援,行进的方位角应是多少? 【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数学思想】坐标法思想【解题过程】设A ,B ,C ,P 分别表示甲舰、乙舰、丙舰和商船.如图所示,以直线AB 为x 轴,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3,0),B (-3,0),C (-5,23).∵|PB |=|PC |,∴点P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k BC =-3,线段BC 的中点D (-4,3), ∴直线PD 的方程为y -3=13(x +4).① 又|PB |-|P A |=4,∴点P 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 双曲线方程为x 24-y 25=1(x ≥2). ②联立①②,解得P 点坐标为(8,53), ∴k P A =538-3= 3.因此甲舰行进的方位角为北偏东30°.【思路点拨】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商船相对于甲舰的相对位置,因此不妨用点A 、B 、C 表示甲舰、乙舰、丙舰,建立适当坐标系,求出商船与甲舰的坐标,问题可解. 【答案】甲舰行进的方位角为北偏东30°.【设计意图】从生活实例到数学问题,体会坐标法的提炼、抽象过程. ●活动②归纳梳理、理解提升通过实例,合理建立坐标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如果坐标系建立得合理,可以简化我们的计算,并且使问题的结论清晰明了、具体形象,那么利用坐标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呢?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部曲”: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与的几何元素,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活动③学以致用,理论实践例2 已知△ABC 的三边c b a ,,满足2225a c b =+ , BE,CF 分别为边AC,AB 上的中线,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探究BE 与CF 的位置关系.A BCO y xF E【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轨迹方程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解题过程】解: 如图, 以△ABC 的顶点A 为原点O, 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 建立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 点A,B,F 的坐标分别为)0,2()0,(),0,0(c F c B A ,设点C 的坐标为),(y x ,点E 的坐标为)2,2(yx .由2225a c b =+可得2225BC AB AC =+即[]22222)(5y c x c y x +-=++,整理得05222222=-++cx c y x因为),2(),2,2(y x cCF y c x BE --=-=所以0)5222(41222=-++-=•cx c y x CF BE由此,BE 与CF 相互垂直.【思路点拨】建立坐标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答案】BE 与CF 相互垂直.同类训练 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在平面上求一点P ,使|P A |2+|PB |2+|PC |2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 如右图,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BC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 (0,23 a ),B (-2a ,0),C (2a ,0).设P (x ,y ),则|P A |2+|PB |2+|PC |2 =x 2+(y -23 a )2+(x +2a )2+y 2+(x -2a)2+y 2 =3x 2+3y 2-3ay +452a =3x 2+3(y -63a )2+a 2≥a 2,当且仅当x =0,y =63a 时,等号成立,∴所求最小值为a 2,此时P 点坐标为P (0,63a ),是正三角形AB C 的中心. 【思路点拨】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从而简化问题 【答案】所求最小值为a 2,此时P 点坐标为P (0,63a ),是正三角形AB C 的中心 【设计意图】通过把平面几何的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认识坐标法思想的优势. 探究二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活动①温故知新、提炼概念在三角函数图像的学习中,我们研究过下面一些问题:你还能分析出由正弦曲线x y sin =怎样得到曲线x y 2sin =吗?在由正弦曲线x y sin =上任取一点),(y x P ,保持纵坐标y 不变,将横坐标x 缩为原来的21,就的到曲线x y 2sin =.从坐标系中的点的对应关系出发,你认为“保持纵坐标y 不变,将横坐标x 缩为原来的21”的实质是什么?(讨论)即,设),(y x P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保持纵坐标y 不变,将横坐标x 缩为原来的21,得到点),(y x P ''',则⎪⎩⎪⎨⎧='='yy xx 21①我们把①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压缩变换.【设计意图】通过对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的回顾,为后面一般图形的伸缩变换表示做好铺垫. ●活动②温故知新、提炼概念那么如何由正弦曲线x y sin =怎样得到曲线x y sin 3=呢?在由正弦曲线x y sin =上任取一点),(y x P ,保持横坐标x 不变,将纵坐标y 伸长为原来的3倍,就的到曲线x y sin 3=.从坐标系中的点的对应关系出发,你认为“保持横坐标x 不变,将纵坐标y 伸长为原来的3倍”的实质是什么?(讨论)即,设),(y x P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保持横坐标x 不变,将纵坐标y 伸长为原来的3倍,得到点),(y x P ''',则⎩⎨⎧='='y y x x 3②我们把②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伸长变换.【设计意图】通过对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的回顾,为后面一般图形的伸缩变换表示做好铺垫. ●活动③巩固理解、提炼概念同理,由正弦曲线x y sin =怎样得到曲线x y 2sin 3=呢?这个可以认为是是上述两个的“合成”,即先保持纵坐标y 不变,将横坐标x 缩为原来的21,再保持横坐标x 不变,将纵坐标y 伸长为原来的3倍,就可得曲线x y 2sin 3=.类比上述情况,即: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y x P 经过上述变换后为点),(y x P ''',那么⎪⎩⎪⎨⎧='='yy x x 321③ 我们把③式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一般地,设),(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0(:μμλλϕy y x x 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点),(y x P ''',称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的总结,发现一般情况,从而得出伸缩变换的概念. 活动④巩固基础,检查反馈例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yy xx 2131后的图形.⑴14922=+y x ;⑵1121822=-y x ⑶x y 22= 【知识点】伸缩变换.【数学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解题过程】.⑴由伸缩变换⎪⎩⎪⎨⎧='='y y x x 2131得⎩⎨⎧'='=y y x x 23代入14922=+y x ,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方程为122='+'y x同理可得⑵式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方程为13222='-'y x⑶式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方程为x y '='232 【思路点拨】通过对伸缩变换公式的变形为⎪⎪⎩⎪⎪⎨⎧'=''=y y x x μλ11,在代入原图形对应的方程,从而得到变形后的图形对应的方程.同类训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求方程032=+y x 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y y xx 32后的图形对应的方程为.【知识点】坐标的伸缩变换. 【数学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过程】由伸缩变换⎩⎨⎧='='y y x x 32得⎪⎩⎪⎨⎧'='=y y x x 321代入032=+y x ,得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方程为0='+'y x【思路点拨】伸缩变换公式的应用. 【答案】0='+'y x●活动⑤强化提升、灵活应用例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yy x x 3后,曲线C 变为曲线9922='-'y x ,求曲线C 的方程.【知识点】伸缩变换逆向应用.【解题过程】将伸缩变换⎩⎨⎧='='y y x x 3代入曲线9922='-'y x 得到曲线C 对应的方程为122=-y x 【思路点拨】伸缩变换公式的应用. 【答案】122=-y x .同类训练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y y x x 312后,曲线C 变为曲线1922='+'y x ,求曲线C 的方程. 【知识点】伸缩变换逆向应用.【解题过程】将伸缩变换⎪⎩⎪⎨⎧='='y y x x 312代入曲线1922='+'y x 得到曲线C 对应的方程为1422=+y x 【思路点拨】伸缩变换公式的应用. 【答案】1422=+y x .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1)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部曲”: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与的几何元素,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2)建系时,根据几何特点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第一:如果图形有对称中心,可以选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第二:如果图形有对称轴,可以选择对称轴为坐标轴;第三:使图形上的特殊点尽可能多的在坐标轴上.(3)一般地,设),(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0(:μμλλϕy y x x 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点),(y x P ''',称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重难点归纳(1)坐标法是在坐标系的基础上,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通过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方法.它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2)在坐标伸缩变换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平面图形的伸缩.因此,平面图形的伸缩变换可以用坐标伸缩变换来表示. (三)课后作业 基础型自主突破1.已知f 1(x )=cos x ,f 2(x )=cos ωx (ω>0),f 2(x )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f 1(x )的图象在其所在的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31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则ω为( )A.21B.2C.3D.31 【知识点】三角函数图像,伸缩变换公式.【解题过程】:∵1,3,x x y y ⎧'=⎪⎨⎪'=⎩∴3,.x x y y '=⎧⎨'=⎩将其代入y =cos x ,得到y '=cos3x ',即f 2(x )=cos3x . 【思路点拨】函数y =cos ωx ,x ∈R (其中ω>0,ω≠1)的图象,可以看作把余弦曲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当ω>1时)或伸长(当0<ω<1时)到原来的ω1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应用时谨防出错. 【答案】C2.曲线122=+y x 经过φ: ⎩⎨⎧='='yy xx 43变换后得到的新曲线的方程是().A .14322='+'y xB .191622='+'y xC .116922='+'y x D .116922='+'y x【知识点】伸缩变换公式与应用.【解题过程】曲线122=+y x 经过φ: ⎩⎨⎧='='y y x x 43变换后,即⎪⎩⎪⎨⎧'='=y y x x 4131代入到圆的方程,可得116922='+'y x 即所求新曲线的方程为116922='+'y x . 【思路点拨】将y x ,表示出来,代入到原方程即可得到新曲线的方程. 【答案】D .3.将一个圆作伸缩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A.椭圆 B.比原来大的圆 C.比原来小的圆 D.双曲线【知识点】伸缩变换的应用.【解题过程】由伸缩变换的公式可知不可能得到的图形是双曲线,只能是圆或者椭圆. 【思路点拨】将伸缩变换的公式进行变形可得. 【答案】D4. 将点(2,3)变成点(3,2)的伸缩变换是()A .2332x'x y'y ⎧=⎪⎪⎨⎪=⎪⎩B .3223x'x y'y ⎧=⎪⎪⎨⎪=⎪⎩C .x'y y'x =⎧⎨=⎩D .11x'x y'y =+⎧⎨=-⎩【知识点】伸缩变换公式与应用.【解题过程】设此变换为,,x'x y'y λμ=⎧⎨=⎩则3,22,3x'x y'y λμ⎧==⎪⎪⎨⎪==⎪⎩所以所求变换为3,22,3x'x y'y ⎧=⎪⎪⎨⎪=⎪⎩【思路点拨】将伸缩变换公式进行变形得到. 【答案】B .5.已知函数=)(x f 22(1)1(1)1,x x -++++则)(x 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过程】f (x )可看作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x 轴上一点(x,0)到两定点(-1,1)和(1,1)的距离之和,结合图形可得,f (x )的最小值为2.【思路点拨】利用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来处理. 【答案】22.6.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5,3x x y y '=⎧⎨'=⎩后,曲线C 变为曲线322='+'y x ,则曲线C 的方程为________. 【知识点】伸缩变换公式应用.【解题过程】将伸缩变换5,3x x y y '=⎧⎨'=⎩代入322='+'y x ,得392522=+y x .【思路点拨】灵活应用伸缩变换公式. 【答案】392522=+y x . 能力型师生共研7.设曲线C 对应的方程为)0,0(12222>>=-b a b y a x ,曲线C 经过伸缩变换⎩⎨⎧>•='>•=')0()0(:μμλλϕy y x x 后得到曲线C ',则曲线C '为() A .双曲线B .椭圆C .抛物线D .随μλ,的系数不同曲线也不同【知识点】双曲线,伸缩变换.【解题过程】将变换,,x'x y'y λμ=⎧⎨=⎩转化为⎪⎪⎩⎪⎪⎨⎧'='=y y x x μλ11代入双曲线方程得)0,0(1222222>>='-'b a b y a x μλ,所以曲线C '为双曲线.【思路点拨】伸缩变换公式的应用以与双曲线定义. 【答案】A .8.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01283622=+--x y x 变成曲线03422=+'-'-'x y x ,求满足条件的伸缩变换.【知识点】伸缩变换公式应用.【解题过程】解:x 2-36y 2-8x +12=0可化为24()2x --9y 2=1.① x ′2-y ′2-4x ′+3=0可化为(x ′-2)2-y ′2=1.②比较①②,可得42,23,x x y y -⎧'-=⎪⎨⎪'=⎩即,23.xx y y ⎧'=⎪⎨⎪'=⎩ 所以将曲线x 2-36y 2-8x +12=0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2,纵坐标变为原来的3倍,就可得到曲线x ′2-y ′2-4x ′+3=0的图象. 【思路点拨】灵活应用伸缩变换公式.【答案】,23.xx y y ⎧'=⎪⎨⎪'=⎩.探究型多维突破9.△ABC 的顶点A 固定,点A 的对边BC 的长是2a ,边BC 上的高的长是b ,边BC 沿一条直线移动,求△ABC 外心的轨迹方程. 【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轨迹方程.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题过程】解:以边BC 所在的定直线为x 轴,过A 作x 轴的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点A 的坐标为(0,b ). 设△ABC 的外心为M (x ,y ).取BC 的中点N ,则MN ⊥BC ,即MN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 ∵|BC |=2a ,∴|BN |=a ,|MN |=|y |. 又M 是△ABC 的外心,∴|MA |=|MB |. 又|MA |=x 2+y -b2,|MB |=|MN |2+|BN |2=y 2+a 2,∴x 2+y -b2=y 2+a 2,化简,得所求的轨迹方程为x 2-2by +b 2-a 2=0.【思路点拨】选择恰当的坐标系,坐标系如果选择得恰当,可使解题过程简化,减少计算量. 【答案】02222=-+-a b by x .自助餐1.将正弦曲线y =sin x 作如下变换:⎩⎪⎨⎪⎧x ′=12x ,y ′=3y ,得到的曲线方程为( ).A .y ′=3sin 12x ′B .y ′=13sin 2x ′ C .y ′=12sin 2x ′ D .y ′=3sin 2x ′ 【知识点】三角函数图形、伸缩变换. 【解题过程】将⎩⎪⎨⎪⎧x ′=12x ,y ′=3y ,转化为⎪⎩⎪⎨⎧'='=y y x x 312代入y =sin x 可得【思路点拨】将伸缩变换公式进行变形后再应用. 【答案】D2.将曲线F (x ,y )=0上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得到的曲线方程为( )A .F ⎝ ⎛⎭⎪⎫x 2,3y =0B .F ⎝ ⎛⎭⎪⎫2x ,y 3=0 C .F ⎝ ⎛⎭⎪⎫3x ,y 2=0 D .F ⎝ ⎛⎭⎪⎫x 3,2y =0【知识点】伸缩变换.【解题过程】设(x ,y )经过伸缩变换变为(x ′,y ′), ∴⎩⎪⎨⎪⎧x ′=2x ,y ′=13y ,则⎩⎪⎨⎪⎧x =12x ′,y =3y ′,代入F (x ,y )=0得F ⎝ ⎛⎭⎪⎫12x ′,3y ′=0..【思路点拨】正确使用伸缩变换公式. 【答案】A3.双曲线C:16422=-y x 经过⎩⎨⎧='='yy x x 23:ϕ变换后所得曲线C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知识点】双曲线的性质、伸缩变换.【解题过程】 将变换⎩⎨⎧='='y y x x 23ϕ变形为⎪⎩⎪⎨⎧'='=y y x x 231代入曲线C 中得:116922=-y x ,所有焦点坐标为)0,5(或)0,5(-.【思路点拨】先将曲线C '的方程求解,在根据双曲线的性质求焦点坐标. 【答案】)0,5(或)0,5(-.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369422=+y x 经过伸缩变换ϕ后变成曲线1222='+'y x ,则伸缩变换ϕ为________. 【知识点】伸缩变换公式.【解题过程】将369422=+y x 变形为14922=+y x 与1222='+'y x 比较可得⎪⎪⎩⎪⎪⎨⎧='='yy x x 2231. 【思路点拨】对伸缩变换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答案】⎪⎪⎩⎪⎪⎨⎧='='y y x x 2231. 5.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观察站,A 在B 的正东,两地相距6 km ,C 在B 的北偏西30°,两地相距4 km ,在某一时刻,A 观察站发现某种信号,并知道该信号的传播速度为1 km/s,4 s 后B ,C 两个观察站同时发现这种信号,在以过A ,B 两点的直线为x 轴,以AB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指出发出这种信号的P 的坐标.【知识点】双曲线的定义、直角坐标系. 【数学思想】坐标法思想.【解题过程】解: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A (3,0),B (-3,0),C (-5,23). 因为|PB |=|PC |,所以点P 在BC 的中垂线上. 因为k BC =-3,BC 的中点D (-4,3),所以直线PD的方程为y-3=13(x+4).①又因为|PB|-|P A|=4,所以点P必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双曲线方程为x24-y25=1(x≥2).②联立①②,解得x=8或x=-3211(舍去),所以y=5 3.所以点P的坐标为(8,53).【思路点拨】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转为数学问题.【答案】(8,53).。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高中数学苏教版选修-微积分基本定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本课时栏目开关
由 1213aa+ +12b= b=5167
,
解得 a=4,b=3,故 f(x)=4x+3.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本课时栏目开关
π
1.ʃ
2 -π
(1+cos
x)dx=__π_+__2___.
2
解析 ∵(x+sin x)′=1+cos x,
π
π
∴ =ʃπ2-2+π2(s1in+π2-cos-x)π2d+x=si(nx+-sπ2in=x)|π-2+π2 2.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2 对一个连续函数f(x)来说,是否存在唯一的F(x),使 F′(x)=f(x)? 答案 不唯一,根据导数的性质,若 F′(x)=f(x),则对任 意实数 c,[F(x)+c]′=F′(x)+c′=f(x).
本课时栏目开关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本课时栏目开关
4.设函数 f(x)=ax2+c (a≠0),若 ʃ10f(x)dx=f(x0),0≤x0≤1,
3 则 x0 的值为____3____.
解析 ʃ 10(ax2+c)dx=ax20+c,∴a3=ax02, ∵a≠0,∴x02=13,
又
0≤x0≤1,∴x0=
本课时栏目开关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跟踪训练3 f(x)是一次函数,且ʃ01f(x)dx=5,ʃ01xf(x)dx=167, 求f(x)的解析式.
解 设f(x)=ax+b(a≠0),
则ʃ 10(ax+b)dx=ʃ10axdx+ʃ 01bdx =12ax2|10+bx|10=12a+b, ʃ 10x(ax+b)dx=ʃ 10(ax2+bx)dx =13ax3|10+12bx2|01=13a+12b,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本章复习课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4_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1.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a>b⇔a-b>0,a=b⇔a -b=0,a<b⇔a-b<0,由此可知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判断差 的符号即可. 2.不等式的 6 个基本性质是不等式的基础. 3.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各类 不等式的求解都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 次不等式都可化为两种类型,ax2+bx+c≥0 (a>0)或 ax2+bx+c≤0 (a>0),ax2+bx+c≥0 (a>0)的解集实质上是函数 f(x)=ax2+bx+c (a>0)的函数值 f(x)≥0 对应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方程 ax2+bx +c=0 (a>0)的根实质上是函数 f(x)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方 程的根也是方程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
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 去掉绝对值符号,把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 元二次不等式.去绝对值符号常见的方法有:
(1)根据绝对值的定义;(2)平方法;(3)分区间讨论. 6.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1)|a|的几何意义表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a-b|的几何意义 表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2)|a+b|≤|a|+|b| (a,b∈R,ab≥0 时等号成立). (3)|a-c|≤|a-b|+|b-c| (a,b,c∈R,(a-b)(b-c)≥0 等号成立). (4)||a|-|b||≤|a+b|≤|a|+|b| (a,b∈R,左边“=”成立的条件是 ab≤0,右边“=”成立的条件是 ab≥0). (5)||a|-|b||≤|a-b|≤|a|+|b| (a,b∈R,左边“=”成立的条件是 ab≥0,右边“=”成立的条件是 ab≤0).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讲 坐标系 二 第二课时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学案 新人教A版选修4-4
第2课时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学习目标 1.了解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互化的条件.2.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公式,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间的互化.3.掌握极坐标系的简单应用.知识点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思考1 平面内的一个点M 的坐标既可以用直角坐标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表示,那么这两个坐标之间能否转化? 答案 可以.思考2 要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两个坐标系有什么联系? 答案 ①直角坐标的原点为极点;②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③单位长度相同. 梳理 互化的条件及互化公式(1)互化的前提条件:①极坐标系中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重合;②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③两种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2)互化公式①极坐标化直角坐标:⎩⎪⎨⎪⎧x =ρcos θ,y =ρsin θ.②直角坐标化极坐标:⎩⎪⎨⎪⎧ρ2=x 2+y 2,tan θ=yx (x ≠0).类型一 点的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例1 把下列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1)A ⎝ ⎛⎭⎪⎫2,7π6;(2)B ⎝ ⎛⎭⎪⎫3,-π4;(3)M ⎝⎛⎭⎪⎫6,5π6.解 由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得(1)x =2cos 7π6=-3,y =2sin 7π6=-1,∴点A 的直角坐标为(-3,-1).(2)x =3cos ⎝ ⎛⎭⎪⎫-π4=322,y =3sin ⎝ ⎛⎭⎪⎫-π4=-322,∴点B 的直角坐标为⎝⎛⎭⎪⎫322,-322.(3)x =6cos 5π6=-33,y =6sin 5π6=3,∴点M 的直角坐标为(-33,3).反思与感悟 由极坐标化直角坐标是惟一的.由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惟一确定.跟踪训练1 已知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 ⎝ ⎛⎭⎪⎫2,2π3,B ⎝ ⎛⎭⎪⎫32,π,C ⎝ ⎛⎭⎪⎫-4,π2,求它们的直角坐标.解 根据x =ρcos θ,y =ρsin θ, 得A (-1,3),B ⎝ ⎛⎭⎪⎫-32,0,C (0,-4). 类型二 点的直角坐标化极坐标例2 分别把下列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限定ρ≥0,0≤θ<2π). (1)(-2,23);(2)(6,-2);(3)⎝⎛⎭⎪⎫3π2,3π2.解 (1)∵ρ=x 2+y 2=(-2)2+(23)2=4, tan θ=y x=-3,θ∈[0,2π). 由于点(-2,23)在第二象限,∴θ=2π3.∴点的直角坐标(-2,23)化为极坐标为⎝⎛⎭⎪⎫4,2π3.(2)∵ρ=x 2+y 2=(6)2+(-2)2=22,tan θ=y x =-33,θ∈[0,2π),由于点(6,-2)在第四象限, ∴θ=11π6.∴点的直角坐标(6,-2)化为极坐标为⎝ ⎛⎭⎪⎫22,11π6.(3)∵ρ=x 2+y 2=⎝ ⎛⎭⎪⎫3π22+⎝ ⎛⎭⎪⎫3π22=32π2,tan θ=y x =1,θ∈[0,2π). 由于点⎝⎛⎭⎪⎫3π2,3π2在第一象限,所以θ=π4. ∴点的直角坐标⎝ ⎛⎭⎪⎫3π2,3π2化为极坐标为⎝ ⎛⎭⎪⎫32π2,π4.引申探究1.若规定θ∈R ,上述点的极坐标还惟一吗?解 (1)⎝ ⎛⎭⎪⎫4,2π3+2k π(k ∈Z ).(2)⎝ ⎛⎭⎪⎫22,11π6+2k π(k ∈Z ). (3)⎝⎛⎭⎪⎫32π2,π4+2k π(k ∈Z ). 极坐标不惟一.2.若点的直角坐标为(1)(0,23),(2)(0,-2),(3)⎝⎛⎭⎪⎫3π2,0化为极坐标(ρ≥0,0≤θ<2π).解 结合坐标系及直角坐标的特点知, (1)⎝ ⎛⎭⎪⎫23,π2.(2)⎝ ⎛⎭⎪⎫2,3π2.(3)⎝ ⎛⎭⎪⎫3π2,0.反思与感悟 (1)将直角坐标(x ,y )化为极坐标(ρ,θ),主要利用公式ρ2=x 2+y 2,tan θ=y x (x ≠0)进行求解,先求极径,再求极角.(2)在[0,2π)范围内,由tan θ=y x(x ≠0)求θ时,要根据直角坐标的符号特征判断出点所在的象限.如果允许θ∈R ,再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意义,表示为θ+2k π(k ∈Z )即可.跟踪训练2 在直角坐标系中,求与点M ⎝ ⎛⎭⎪⎫52,-532的距离为1且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N 的极坐标.解 把点M 的直角坐标⎝ ⎛⎭⎪⎫52,-532化为极坐标,得ρ=⎝ ⎛⎭⎪⎫522+⎝ ⎛⎭⎪⎫-5322=5,tan θ=-53252=- 3. 因为点M 在第四象限,所以θ=5π3+2k π,k ∈Z ,则点M 的极坐标为⎝ ⎛⎭⎪⎫5,5π3+2k π,k ∈Z .依题意知,M ,N ,O 三点共线,则点N 的极坐标为⎝ ⎛⎭⎪⎫4,5π3+2k π,k ∈Z .类型三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应用例3 已知A ,B 两点的极坐标为⎝ ⎛⎭⎪⎫6,π3和⎝ ⎛⎭⎪⎫8,4π3,求线段AB 中点的直角坐标.解 因为A 点的极坐标为⎝⎛⎭⎪⎫6,π3,所以x A =6×cos π3=3,y A =6×sin π3=33,所以A (3,33),同理可得B (-4,-43).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 (m ,n ),由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可得⎩⎪⎨⎪⎧m =-4+32=-12,n =-43+332=-32,所以线段AB 中点的直角坐标为⎝ ⎛⎭⎪⎫-12,-32.引申探究1.若本例条件不变,求线段AB 中点的极坐标. 解 由例3知,AB 中点的直角坐标为⎝ ⎛⎭⎪⎫-12,-32,∴ρ2=x 2+y 2=1,∴ρ=1.又tan θ=y x =3,∴θ=4π3,∴极坐标为⎝⎛⎭⎪⎫1,4π3. 2.若本例条件不变,求AB 的直线方程.解 因为A 点的极坐标为⎝⎛⎭⎪⎫6,π3,所以x A =6×cos π3=3,y A =6×sin π3=33,所以A (3,33).又因为直线AB 的倾斜角为π3,故斜率k =3,故直线AB 的方程为y -33=3(x -3),即3x -y =0. 反思与感悟 应用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策略在解决极坐标平面内较为复杂的图形问题时,若不方便利用极坐标直接解决,可先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公式、性质解决,再转化为极坐标系中的问题即可.跟踪训练3 在极坐标系中,如果A ⎝⎛⎭⎪⎫2,π4,B ⎝ ⎛⎭⎪⎫2,5π4为等边三角形ABC 的两个顶点,求顶点C 的极坐标(ρ>0,0≤θ<2π). 解 对于点A ⎝ ⎛⎭⎪⎫2,π4有ρ=2,θ=π4,∴x =2cos π4=2,y =2sin π4=2,则A (2,2).对于B ⎝⎛⎭⎪⎫2,5π4有ρ=2,θ=5π4,∴x =2cos 5π4=-2,y =2sin 5π4=-2.∴B (-2,-2).设点C 的坐标为(x ,y ),由于△ABC 为等边三角形, 故|AB |=|BC |=|AC |=4.∴⎩⎨⎧(x -2)2+(y -2)2=16,(x +2)2+(y +2)2=16.解得⎩⎨⎧x =6,y =-6或⎩⎨⎧x =-6,y = 6.∴点C 的坐标为(6,-6)或(-6,6).∴ρ=6+6=23,tan θ=-66=-1或tan θ=6-6=-1,∴θ=7π4或θ=3π4.故点C 的极坐标为⎝⎛⎭⎪⎫23,7π4或⎝ ⎛⎭⎪⎫23,3π4.1.将点M 的极坐标⎝ ⎛⎭⎪⎫10,π3化成直角坐标是( ) A .(5,53)B .(53,5)C .(5,5)D .(-5,-5)答案 A2.点P 的直角坐标为(-2,2),那么它的极坐标可表示为( )A.⎝⎛⎭⎪⎫2,π4 B.⎝ ⎛⎭⎪⎫2,3π4 C.⎝ ⎛⎭⎪⎫2,5π4D.⎝⎛⎭⎪⎫2,7π4答案 B解析 设点P 的极坐标为(ρ,θ), ∵ρ2=x 2+y 2=4,∴ρ=2,又tan θ=y x =-1,且点P 在第二象限,∴θ=3π4.3.若M 点的极坐标为⎝⎛⎭⎪⎫2,5π6,则M 点的直角坐标是( )A .(-3,1)B .(-3,-1)C .(3,-1)D .(3,1) 答案 A解析 由公式可知⎩⎪⎨⎪⎧x =ρcos θ=2cos 5π6=-3,y =ρsin θ=2sin 5π6=1,∴M 点的直角坐标为(-3,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直角坐标为(1,-3).若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P 的极坐标可以是( ) A.⎝ ⎛⎭⎪⎫1,-π3B.⎝⎛⎭⎪⎫2,4π3C.⎝ ⎛⎭⎪⎫2,-π3D.⎝⎛⎭⎪⎫2,-4π3 答案 C解析 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得ρ=x 2+y 2=12+(-3)2=2,tan θ=y x =-31=- 3.∵点P 在第四象限,结合选项知,θ可以是-π3,∴点P 的极坐标可以是⎝⎛⎭⎪⎫2,-π3. 5.已知点M 的直角坐标为(-3,-33),若ρ>0,0≤θ<2π,则点M 的极坐标是________.答案 ⎝⎛⎭⎪⎫6,4π3解析 ρ=(-3)2+(-33)2=6, 由6cos θ=-3,得cos θ=-12,又0≤θ<2π,且M (-3,-33)在第三象限, ∴θ=4π3,故点M 的极坐标为⎝⎛⎭⎪⎫6,4π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关系式是联系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的纽带,事实上,若ρ>0,sin θ=y ρ,cos θ=x ρ,所以x =ρcos θ,y =ρsin θ,ρ2=x 2+y 2,tan θ=y x(x ≠0).一、选择题1.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 ⎛⎭⎪⎫-5,π3,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 的坐标的是( ) A.⎝ ⎛⎭⎪⎫5,π3 B.⎝ ⎛⎭⎪⎫5,4π3 C.⎝ ⎛⎭⎪⎫5,-2π3 D.⎝ ⎛⎭⎪⎫-5,-5π3答案 A2.直角坐标为(-2,2)的点M 的极坐标可以为( ) A.⎝⎛⎭⎪⎫22,π4 B.⎝⎛⎭⎪⎫-22,π4C.⎝ ⎛⎭⎪⎫22,3π4D.⎝⎛⎭⎪⎫22,-π4 答案 C解析 易知ρ=(-2)2+22=22,tan θ=2-2=-1,因为点M 在第二象限,所以可取θ=3π4,则点M 的极坐标可以为⎝⎛⎭⎪⎫22,3π4.3.若点M 的极坐标为(5,θ),且tan θ=-43,π2<θ<π,则点M 的直角坐标为( )A .(3,4)B .(4,3)C .(-4,3)D .(-3,4) 答案 D4.点M 的直角坐标是(3,3),则点M 的极坐标可能为( ) A.⎝⎛⎭⎪⎫23,5π6 B.⎝⎛⎭⎪⎫23,π6C.⎝ ⎛⎭⎪⎫23,-π6D.⎝⎛⎭⎪⎫23,-5π6 答案 B解析 ρ=x 2+y 2=23,tan θ=yx =33, 又θ的终边过点(3,3),所以θ=π6+2k π,k ∈Z ,所以M 的极坐标可能为⎝⎛⎭⎪⎫23,π6. 5.在极坐标系中,已知△OAB 的顶点A 的极坐标为(2,π),AB 边的中点D 的极坐标为⎝⎛⎭⎪⎫4,5π4.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顶点B 的直角坐标为( ) A .(32,42) B .(-32,42) C .(-32,-42) D .(32,-42)答案 C解析 设顶点B 的直角坐标为(x 0,y 0).把A ,D 两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得A (-2,0),D (-22,-22),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2+x 02=-22,0+y 02=-22,解得x 0=-32,y 0=-42,故顶点B 的直角坐标为(-32,-42). 二、填空题6.把点M 的极坐标⎝ ⎛⎭⎪⎫-10,π6化为直角坐标为________.答案 (-53,-5)7.已知两点的极坐标A ⎝⎛⎭⎪⎫3,π2,B ⎝ ⎛⎭⎪⎫3,π6,则直线AB 的倾斜角为________. 答案5π6解析 点A ,B 的直角坐标分别为(0,3),⎝⎛⎭⎪⎫332,32,故k AB =32-3332-0=-33,故直线AB 的倾斜角为5π6.8.将向量OM →=(-1,3)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20°得到向量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由于M (-1,3)的极坐标为⎝ ⎛⎭⎪⎫2,2π3,绕极点(即原点)逆时针旋转120°得到的点的极坐标为⎝⎛⎭⎪⎫2,4π3,化为直角坐标为(-1,-3).9.在极坐标系中,O 是极点,点A ⎝ ⎛⎭⎪⎫4,π6,B ⎝ ⎛⎭⎪⎫3,2π3,则点O 到AB 所在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答案125解析 点A ,B 的直角坐标分别为(23,2),⎝ ⎛⎭⎪⎫-32,332,则直线AB 的方程为y -2332-2=x -23-32-23,即(4-33)x -(43+3)y +24=0,则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4(4-33)2+[-(43+3)]2=125.10.在极轴上与点A ⎝ ⎛⎭⎪⎫42,π4的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 (1,0)或(7,0)解析 设M (r,0),因为A ⎝ ⎛⎭⎪⎫42,π4,所以(42)2+r 2-82r ·cos π4=5,即r 2-8r +7=0,解得r =1或r =7.所以M 点的坐标为(1,0)或(7,0). 三、解答题11.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已知点A 的极坐标为⎝⎛⎭⎪⎫4,5π3,求它的直角坐标;(2)已知点B 和点C 的直角坐标为(2,-2)和(0,-15),求它们的极坐标.(ρ>0,0≤θ<2π)解 (1)∵x =ρcos θ=4cos 5π3=2,y =ρsin θ=4sin5π3=-23, ∴A 点的直角坐标为(2,-23). (2)∵ρ=x 2+y 2=22+(-2)2=22, tan θ=-22=-1,且点B 位于第四象限内,∴θ=7π4,∴点B 的极坐标为⎝ ⎛⎭⎪⎫22,7π4. 又∵x =0,y <0,∴ρ=15,θ=3π2.∴点C 的极坐标为⎝⎛⎭⎪⎫15,3π2. 1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点A ⎝ ⎛⎭⎪⎫3,π3,B ⎝ ⎛⎭⎪⎫43,7π6.(1)求|AB |的值;(2)求△AOB 的面积(O 为极点). 解 如图所示,(1)∠AOB =7π6-π3=5π6,所以|AB |2=32+(43)2-2×3×43cos 5π6=93,所以|AB |=93.(2)S △AOB =12OA ·OB sin∠AOB =12×3×43×12=3 3.13.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三点M ⎝ ⎛⎭⎪⎫2,-π3,N (2,0),P ⎝ ⎛⎭⎪⎫23,π6.判断M ,N ,P 三点是否共线?说明理由.解 将极坐标M ⎝ ⎛⎭⎪⎫2,-π3,N (2,0),P ⎝⎛⎭⎪⎫23,π6分别化为直角坐标,得M (1,-3),N (2,0),P (3,3).方法一 因为k MN =k PN =3,所以M ,N ,P 三点共线. 方法二 因为MN →=NP →=(1,3),所以MN →∥NP →, 所以M ,N ,P 三点共线.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到横轴的距离为2,则当ρ>0,θ∈[0,2π)时,点P 的极坐标为________.答案 ⎝ ⎛⎭⎪⎫22,54π 解析 ∵点P (x ,y )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到横轴的距离为2,∴x =-2,y =-2,∴ρ=x 2+y 2=2 2. 又tan θ=y x =1,且θ∈[0,2π),∴θ=54π. 因此,点P 的极坐标为⎝⎛⎭⎪⎫22,54π. 15.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 ⎛⎭⎪⎫4,π6,极点O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直角坐标为(2,3),极轴平行于x 轴,极轴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相同,两坐标系的长度单位相同,求点M 的直角坐标.解 如图所示.设M 在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的坐标为(x ′,y ′),则x ′=ρcos θ=4cos π6=23,y ′=ρsin θ=4sin π6=2, 又M 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 ,y ),则x =x ′+2=23+2,y =y ′+3=5,∴点M 的直角坐标是(23+2,5).。
2020高考数学文科大一轮复习导学案: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4.1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选考部分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一节错误!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错误!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1.(选修4-4P4例题改编)设平面内伸缩变换的坐标表达式为错误!则在这一坐标变换下正弦曲线y=sin x的方程变为y=3sin2x.解析:由已知得错误!代入y=sin x,得错误!y′=sin2x′,即y′=3sin2x′,所以y=sin x的方程变为y=3sin2x。
知识点二极坐标系1.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从O 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极坐标系.如图,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
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M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y),极坐标为(ρ,θ),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x=ρcosθ,y=ρsinθ.另一种关系为ρ2=x2+y2,tanθ=错误!.2.(选修4-4P11例4改编)点P的直角坐标为(1,-错误!),则点P的极坐标为错误!.解析:因为点P(1,-错误!)在第四象限,与原点的距离为2,且OP与x轴所成的角为-π3,所以点P的极坐标为错误!.3.(选修4-4P15T3)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线段y=1-x(0≤x≤1)的极坐标方程为( A )A.ρ=错误!,0≤θ≤错误!B.ρ=错误!,0≤θ≤错误!C.ρ=cosθ+sinθ,0≤θ≤错误!D.ρ=cosθ+sinθ,0≤θ≤错误!解析:∵y=1-x(0≤x≤1),∴ρsinθ=1-ρcosθ(0≤ρcosθ≤1,0≤ρsinθ≤1);∴ρ=错误!错误!.知识点三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选修4-4P15T4)在极坐标系中,圆ρ=-2sinθ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B )A。
2018_2019版高中数学第一章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1.2.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4_5
做一做3 不等式|x+2|+|x-3|>4的解集为 . 解析:因为|x+2|+|x-3|≥|(x+2)-(x-3)|=5,即|x+2|+|x-3|的最小值 为5,所以不等式|x+2|+|x-3|>4恒成立,即解集为R. 答案:R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 3-������ 3+������ ������ < ������ < . ( × ) (1)关于x的不等式|2x-3|<m的解集为 2 2 (2)关于x的不等式|x-a|+|x-b|>m的解集不可能为空集. ( √ ) (3)关于x的不等式|x-a|-|x-b|>m的解集不可能是全体实数集R. (× ) (4)不等式|x2-2x-3|>0的解集为全体实数集R. ( × )
3.|x-a|+|x-b|≤c和|x-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 有三种不同的解法: (1)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理解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给绝对值不等式以准确的几何解释是解题关键. (2)以绝对值的零点为分界点,将数轴分为几个区间,利用“零点分 段法”求解,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确定各个绝对值符号内多项式的 正、负性,进而去掉绝对值符号. (3)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正确求出函数的零点并画出函数图象(有时需要考虑函数的增减性) 是关键. 特别提醒对于|x-a|-|x-b|≤c和|x-a|-|x-b|≥c型的不等式,也可采用 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求解,即(1)几何意义法;(2)零点分段法;(3)构造函 数法.
探究一
探究二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4_1
规律方法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 图形,借图寻找合适的等量关系,再结 合其他知识综合利用,以解决问题.
且 DE∥BC,DF∥A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D DE A.BD=BC DF DE C.AC =BC
解析
AE BF B.EC=FC EC BF D.AC=BC
AD AE BD EC ∵DE∥BC,∴BD=EC,∴AD= AE.①
BD BF 又∵DF∥AC,∴DA=FC.② EC BF EC BF EC BF 由①②知 AE=FC,即 = ,∴AC=BC. AE+EC BF+FC
a∥b∥c,直线 m 分别与 a,b,c 相交于点 A,B, 符号语言 C,直线 n 分别与 a,b,c 相交于点 D,E,F,则 DE AB EF BC=____
图形语言
作用
证明分别在两条直线上的线段成比例
2.推论
文字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
比例 语言 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段成比例定理来作
1 图,由于 AC= CB,所以 C 为线段 AB 的三等分 2 点,于是作射线 AK,然后在 AK 上依次截取 AB1 =B1B2=B2B3,连接 B3B.过 B1 作 B1C∥B3B,即得 到点 C.
跟踪演练 1
如图,D,E,F 分别在 AB,AC,BC 上, )
答案 D
要点二 例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简单应用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 第3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教学安排教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教学内容概述本章是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三章,它包含四节内容: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本章内容应用前一章所学化学平衡理论,探讨水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内容比较丰富,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兼而有之,如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分析,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pH的应用、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沉淀转化的应用等,展示了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酸碱中和滴定介绍和测定酸碱反应曲线的实验则是学习实验操作技能。
在教学功能上,这一章起着巩固和深化前一章所学知识的作用。
全章4节内容可分为两条知识链:一是与弱电解质相关的电离平衡,包括1-3节,它们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渐进的,前一节是后一节的基础和铺垫;二是沉淀溶解平衡,安排在第4节,它的知识基础是溶解度和化学平衡理论。
从整体上看,本章内容以深入认识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为核心问题线索,分别研究了各类物质(弱电解质、水、盐类、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使学生发现化学平衡、电离程度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并了解这些原理的应用。
教材内容框架如下:二、本章教学内容在选修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的基础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高中阶段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模块中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本模块中主题2中化学平衡方面的理论知识。
1.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关系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前两个专题分别从化学热力学、动力学的角度介绍了有关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理论,本专题以前两个专题的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最常见、最典型的水溶液体系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特别是化学平衡理论)分析物质的行为。
例如,本专题在化学平衡常数的基础上建立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5.掌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研究对象到多个研究对象的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坐标系 1.2.2 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选修4-4
2.2 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1.点P的直角坐标为(-),那么它的极坐标可表示为( )A.B.C.D.解析:ρ==2,tanθ==-1,∵点P在第二象限,∴最小正角θ=.答案:B2.已知点M的极坐标为,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的坐标的是( )A. B.C.D.解析:化为直角坐标可知,点M在第三象限,而选项A中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第四象限.答案: A3.在极坐标系中,若等边△ABC的两个顶点是A,B,那么可能是顶点C 的坐标的是( )A. B.C.(2,π)D.(3,π)解析:如图,由题设,可知A,B两点关于极点O对称,即O是AB的中点.又|AB|=4,△ABC为正三角形,∴|OC|=2,∠AOC=,点C的极角θ=,即点C的极坐标为.答案:B4.在极坐标系中,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为( )A.(1,1)B.(-1,1)C.(1,-1)D.(-1,-1)解析:x=ρcosθ=cos=-1,y=ρsinθ=sin=-1,故所求直角坐标为(-1,-1).答案:D5.已知A,B的极坐标分别是,则A和B之间的距离等于( )A. B.C. D.解析:A,B两点在极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则由图可知∠AOB=.在△AOB中,|AO|=|BO|=3,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B|2=|OB|2+|OA|2-2|OB|·|OA|·cos=9+9-2×9×=18+9(1+)2.∴|AB|=.答案:C6.(1)把点M的极坐标化成直角坐标为;(2)把点P的直角坐标(,-)化成极坐标为.(ρ>0,2π≤θ<4π) 解析:(1)x=8cos=-4,y=8sin=4,因此,点M的直角坐标是(-4,4).(2)ρ==2,tanθ==-,又点P在第四象限,且2π≤θ<4π,故θ=.因此,点P的极坐标为.答案:(1)(-4,4) (2)7.点A在条件:(1)ρ>0,θ∈(-2π,0)下的极坐标是;(2)ρ<0,θ∈(2π,4π)下的极坐标是.解析:(1)当ρ>0时,点A的极坐标形式为(k∈Z),∵θ∈(-2π,0),令k=-1,点A的极坐标为,符合题意.(2)当ρ<0时,的极坐标的一般形式是(k∈Z).∵θ∈(2π,4π),当k=1时,点A的极坐标为,符合题意.答案:(1)(2)8.已知两点的极坐标A,B,则|AB|=,直线AB的倾斜角为.解析: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可得|AO|=|BO|=3,∠AOB=,即△AOB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AB|=|AO|=|BO|=3,∠ACx=(O为极点,C为直线AB与极轴的交点).答案:39.已知点Q(ρ,θ),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极坐标.(1)点P是点Q关于极点O的对称点;(2)点P是点Q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解:(1)由于P, Q关于极点对称,得它们的极径|OP|=|OQ|,极角相差(2k+1)π(k∈Z).所以,点P的极坐标为(ρ,(2k+1)π+θ)(k∈Z).(2)由P,Q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得它们的极径|OP|=|OQ|,点P的极角θ'满足θ'=π-θ+2kπ(k∈Z).所以点P的极坐标为(ρ,(2k+1)π-θ)(k∈Z).10.按要求表示下列各点.(1)将下列各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①;②;③(5,π).(2)将下列各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ρ>0,0≤θ<2π).①(,3);②(-3,0).解:(1)①x=·cos =1,y=·sin =1,所以点的直角坐标为(1,1).②x=6·cos=3,y=6·sin=-3.所以点的直角坐标为(3,-3).③x=5·cos π=-5,y=5·sin π=0,所以点(5,π)的直角坐标为(-5,0).(2)①ρ==2,tan θ=.又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θ=.所以点(,3)的极坐标为.②ρ==3,极角为π,所以点(-3,0)的极坐标为(3,π).。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修4-4教学案: 第二讲 第1节 第3课时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_含答案
第3课时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核心必知]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将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有利于识别曲线类型,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而从参数方程得到普通方程.(2)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问题思考]1.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实质是消参法的应用. 2.将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时,所得到的参数方程是唯一的吗?提示:同一个普通方程,选取的参数不同,所得到的参数方程也不同,所以在写参数方程时,必须注明参数是哪一个.根据所给条件,把曲线的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1)(x -1)23+(y -2)25=1,x =3cos θ+1.(θ为参数)(2)x 2-y +x -1=0,x =t +1.(t 为参数)[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的方法,解答本题只需将已知的变量x 代入方程,求出y 即可.(1)将x =3cos θ+1代入(x -1)23+(y -2)25=1得:y =2+5sin θ.∴⎩⎨⎧x =3cos θ+1,y =5sin θ+2.(θ为参数) 这就是所求的参数方程.(2)将x =t +1代入x 2-y +x -1=0得: y =x 2+x -1=(t +1)2+t +1-1 =t 2+3t +1∴⎩⎪⎨⎪⎧x =t +1,y =t 2+3t +1.(t 为参数) 这就是所求的参数方程.(1)求曲线的参数方程,首先要注意参数的选取,一般来说,选择参数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曲线上每一点的坐标(x ,y )都能由参数取某一值唯一地确定出来;二是参数与x ,y 的相互关系比较明显,容易引出方程.(2)选取参数后,要特别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它将决定参数方程是否与普通方程等价.1.把方程xy =1化为以t 为参数的参数方程是( ) A.⎩⎨⎧x =t 12,y =t -12 B.⎩⎪⎨⎪⎧x =sin t ,y =1sin t C.⎩⎪⎨⎪⎧x =cos t ,y =1cos t D.⎩⎪⎨⎪⎧x =tan t ,y =1tan t 解析:选D 由xy =1得x ∈(-∞,0)∪(0,+∞),而A 中x ∈[0,+∞),B 中x ∈[-1,1],C 中x ∈[-1,1],只有D 选项中x 、y 的取值范围与方程xy =1中x 、y 的取值范围相对应.分别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把参数方程⎩⎨⎧x =12(e t +e-t)cos θ,y =12(e t-e-t)sin θ化为普通方程:(1)θ为参数,t 为常数; (2)t 为参数,θ为常数.[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的方法,解答本题需要分清谁为参数,谁为常数,然后想办法消掉参数.(1)当t =0时,y =0,x =cos θ,即|x |≤1,且y =0; 当t ≠0时,cos θ=x 12(e t +e -t ),sin θ=y12(e t -e -t ),而sin 2θ+cos 2θ=1, 即x 214(e t +e -t )2+y 214(e t -e -t )2=1.(2)当θ=k π,k ∈Z 时,y =0,x =±12(e t +e -t ),即|x |≥1,且y =0;当θ=k π+π2,k ∈Z 时,x =0,y =±12(e t -e -t ),即x =0;当θ≠k π2,k ∈Z 时,得⎩⎨⎧e t +e -t =2x cos θ,e t -e -t =2y sin θ,即⎩⎨⎧2e t =2x cos θ+2y sin θ,2e -t =2x cos θ-2y sin θ.得2e t ·2e -t =(2x cos θ+2y sin θ)(2x cos θ-2y sin θ),即x 2cos 2θ-y 2sin 2θ=1.(1)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消去参数的常用方法有:①代入法.先由一个方程求出参数的表达式(用直角坐标变量表示),再代入另一个方程.②利用代数或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式消去参数.例如对于参数方程⎩⎨⎧x =a ⎝⎛⎭⎫t +1t cos θ,y =a ⎝⎛⎭⎫t -1t sin θ,如果t 是常数,θ是参数,那么可以利用公式sin 2θ+cos 2θ=1消参;如果θ是常数,t 是参数,那么可以利用⎝⎛⎭⎫t +1t 2-⎝⎛⎭⎫t -1t 2=4消参.(2)一般来说,如果消去曲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就可以得到曲线的普通方程,但要注意,这种消参的过程要求不减少也不增加曲线上的点,即要求参数方程和消去参数后的普通方程是等价的.2.已知某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1+2t ,y =at 2(其中t 是参数,a ∈R ),点M (3,1)在该曲线上.(1)求常数a ;(2)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解:(1)由题意可知有⎩⎪⎨⎪⎧1+2t =3at 2=1,故⎩⎪⎨⎪⎧t =1,a =1,∴a =1.(2)由已知及(1)可得,曲线C 的方程为⎩⎪⎨⎪⎧x =1+2t ,y =t 2.由第一个方程得t =x -12代入第二个方程得y =(x -12)2,即(x -1)2=4y 为所求.已知曲线C 1:⎩⎪⎨⎪⎧x =-4+cos t ,y =3+sin t (t 为参数),C 2:⎩⎪⎨⎪⎧x =8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1)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2)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t =π2,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x -2y-7=0距离的最小值.[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的方法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解答本题需要先把题目条件中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然后根据普通方程解决问题.(1)C 1:(x +4)2+(y -3)2=1,C 2:x 264+y 29=1.C 1为圆心是(-4,3),半径是1的圆.C 2为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长半轴长是8,短半轴长是3的椭圆. (2)当t =π2时,P (-4,4),Q (8cos θ,3sin θ),故M (-2+4cos θ,2+32sin θ).M到C 3的距离d =55|4cos θ-3sin θ-13|=55|5sin (φ-θ)-13|(φ为锐角且tan φ=43). 从而当sin (φ-θ)=1时,d 取得最小值855.(1)将参数方程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普通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将所求的问题用恰当的参数表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转折点.3.已知方程y 2-6y sin θ-2x -9cos 2θ+8cos θ+9=0,(0≤θ<2π). (1)试证:不论θ如何变化,方程都表示顶点在同一椭圆上的抛物线; (2)θ为何值时,该抛物线在直线x =14上截得的弦最长,并求出此弦长.解:(1)证明:将方程y 2-6y sin θ-2x -9cos 2θ+8cos θ+9=0可配方为(y -3sin θ)2=2(x -4cos θ)∴图象为抛物线设其顶点为(x ,y ),则有⎩⎪⎨⎪⎧x =4cos θ,y =3sin θ,消去θ得顶点轨迹是椭圆x 216+y 29=1.(2)联立⎩⎪⎨⎪⎧x =14,y 2-6y sin θ-2x -9cos 2θ+8cos θ+9=0, 消去x ,得y 2-6y sin θ+9sin 2θ+8cos θ-28=0. 弦长|AB |=|y 1-y 2|=47-2cos θ, 当cos θ=-1,即θ=π时,弦长最大为12.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是解决参数方程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它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湖北高考中,以射线(极坐标方程)与曲线(参数方程)相交为背景设置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新亮点.[考题印证](湖北高考)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射线θ=π4与曲线⎩⎪⎨⎪⎧x =t +1,y =(t -1)2,(t 为参数)相交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射线的极坐标方程及联立方程解方程组的解题思想.[解析] 记A (x 1,y 1),B (x 2,y 2),将θ=π4,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x ≥0),曲线为y =(x -2)2,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得x 2-5x +4=0,所以x 1+x 2=5,故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为(52,52). 答案:(52,52)一、选择题1.将参数方程⎩⎪⎨⎪⎧x =2+sin 2θ,y =sin 2θ(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 ) A .y =x -2 B .y =x +2 C .y =x -2(2≤x ≤3) D .y =x +2(0≤y ≤1)解析:选C 化为普通方程:y =x -2,但是x ∈[2,3],y ∈[0,1].2.下列在曲线⎩⎪⎨⎪⎧x =sin 2θ,y =cos θ+sin θ(θ为参数)上的点是( )A.⎝⎛⎭⎫12,-2B.⎝⎛⎭⎫-34,12 C .(2,3) D .(1,3)解析:选B 化为普通方程:y 2=1+x (-1≤x ≤1), 当x =-34时,y =±12.3.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 =3t 2+2,y =t 2-1(t 是参数),则曲线是( ) A .线段 B .双曲线的一支C .圆D .射线解析:选D 消去参数得:x -3y -5=0,且x ≥2,故是射线.4.与参数方程为⎩⎨⎧x =t ,y =21-t(t 为参数)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 )A .x 2+y 24=1B .x 2+y 24=1(0≤x ≤1)C .x 2+y 24=1(0≤y ≤2)D .x 2+y 24=1(0≤x ≤1,0≤y ≤2)解析:选D x 2=t ,y 24=1-t =1-x 2,x 2+y 24=1,而由⎩⎪⎨⎪⎧t ≥01-t ≥0得0≤t ≤1,从而0≤x ≤1,0≤y ≤2.二、填空题5.曲线的参数方程是⎩⎪⎨⎪⎧x =1-1t ,y =1-t 2(t 为参数,t ≠0),则它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解析:1-x =1t ,t =11-x ,而y =1-t 2,即y =1-(11-x )2=x (x -2)(x -1)2(x ≠1).答案:y =x (x -2)(x -1)2(x ≠1)6.参数方程⎩⎪⎨⎪⎧x =e t +e -t,y =2(e t-e -t )(t 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________. 解析:⎩⎪⎨⎪⎧x =e t+e -t,y 2=e t -e -t ,⇒⎩⎨⎧x +y2=2e t,x -y 2=2e -t ,⇒(x +y 2)(x -y2)=4.答案:x 24-y 216=1(x ≥2)7.若点(x ,y )在圆⎩⎪⎨⎪⎧x =3+2cos θ,y =-4+2sin θ(θ为参数)上,则x 2+y 2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法一:由题可知,x 2+y 2=(3+2cos θ)2+(-4+2sin θ)2=29+12cos θ- 16sin θ=29+20cos (θ+φ)(tan φ=43),当cos (θ+φ)=-1时最小,因此可得最小值为9.法二:将原式转化为普通方程(x -3)2+(y +4)2=4,它表示圆.令t =x 2+y 2,则t 可看做圆上的点到点(0,0)的距离的平方,圆外一点与圆上点的最近距离为该点与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t min =()(0-3)2+(0+4)2-22=9,所以x 2+y 2的最小值为9. 答案:98.点(x ,y )是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θ为参数,0≤θ<2π)上任意一点,则y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曲线C :⎩⎪⎨⎪⎧x =-2+cos θ,y =sin θ是以(-2,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即(x +2)2+y 2=1.设yx =k , ∴y =kx .当直线y =kx 与圆相切时,k 取得最小值与最大值. ∴|-2k |k 2+1=1,k 2=13.∴y x 的范围为⎣⎡⎦⎤-33,33. 答案:⎣⎡⎦⎤-33,33 三、解答题9.化下列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1)⎩⎪⎨⎪⎧x =1-t 1+t,y =2t1+t(t ∈R 且t ≠-1);(2)⎩⎨⎧x =tan θ+1tan θ,y =1cos θ+1sin θ⎝⎛⎭⎫θ≠k π,k π+π2,k ∈Z . 解:(1)变形为⎩⎨⎧x =-1+21+t,y =2-21+t.∴x ≠-1,y ≠2,∴x +y =1(x ≠-1).(2)⎩⎪⎨⎪⎧x =1sin θcos θ, ①y =sin θ+cos θsin θ·cos θ. ②②式平方结合①得y 2=x 2+2x , 又x =tan θ+1tan θ知|x |≥2,所以方程为(x +1)2-y 2=1(|x |≥2).10.求直线x +y =2被圆⎩⎪⎨⎪⎧x =3cos α,y =3sin α(α为参数)截得的弦长.解:将圆⎩⎪⎨⎪⎧x =3cos α,y =3sin α化为普通方程为x 2+y 2=9.圆心O 到直线的距离d =22=2,∴弦长L =2R 2-d 2=29-2=27.所以直线x +y =2被圆⎩⎪⎨⎪⎧x =3cos α,y =3sin α截得的弦长为27.11.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是⎩⎪⎨⎪⎧x =cos θ,y =1+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方程是4x +3y -8=0.(1)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设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是M ,N 是曲线C 上一动点,求|MN |的最大值. 解:(1)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1)2=1. (2)在方程4x +3y -8=0中, 令y =0,得x =2,即M 点的坐标为(2,0).又曲线C 为圆,圆C 的圆心坐标为(0,1),半径r =1,则|MC |= 5.所以|MN |≤|MC |+r =5+1. 即|MN |的最大值为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
1.理解平移的意义,深刻认识一个平移就对应一个向量.
2.掌握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平移公式简化函数的解析式.
[基础·初探]
1.平移
在平面内,将图形F 上所有点按照同一个方向,移动同样长度,称为图形F 的平移,若以向量a 表示移动的方向和长度,也称图形F 按向量a 平移.
2.平移变换公式
设P (x ,y ),向量a =(h ,k ),平移后的对应点P ′(x ′,y ′),则(x ,y )+(h ,
k )=(x ′,y ′)或⎩
⎨⎧ x +h =x ′,y +k =y ′. [思考·探究]
1.求平移后曲线的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提示】 步骤:(1)设平移前曲线上一点P 的坐标为(x ,y ),平移后的曲线上对应点P ′的坐标为(x ′,y ′);
(2)写出变换公式⎩⎨⎧ x ′=x +h ,y ′=y +k ,并转化为⎩⎨⎧
x =x ′-h ,y =y ′-k ;
(3)利用上述公式将原方程中的x ,y 代换;
(4)按习惯,将所得方程中的x ′,y ′分别替换为x ,y ,即得所求曲线的方程.
2.在图形平移过程中,每一点都是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长度,你是如
何理解的?
【提示】 其一,平移所遵循的“长度”和“方向”正是向量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从向量的角度看,一个平移就是一个向量.
其二,由于图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故认识图形的平移,就其本质来讲,就是要分析图形上点的平移.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自主解答】 由平移公式得⎩⎨⎧ -7=8+h ,4=-10+k ,
解得⎩⎨⎧
h =-15,k =14,
即a =(-15,14). [再练一题]
1.把点A (-2,1)按a =(3,2)平移,求对应点A ′的坐标(x ′,y ′).
【解】 由平移公式得
⎩⎨⎧
x ′=-2+3=1,y ′=1+2=3,
即对应点A ′的坐标(1,3).
坐标与对称轴方程、准线方程和渐近线方程.
【思路探究】 把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解.
【自主解答】 将方程按x ,y 分别配方成4(x -2)2-9(y -3)2=-36, 即(y -3)24-(x -2)2
9=1.
令⎩⎨⎧ x ′=x -2,y ′=y -3,方程可化为y ′24-x ′2
9=1. 双曲线y ′24-x ′2
9=1的中心坐标为(0,0),顶点坐标为(0,2)和(0,-2),焦点坐标为(0,13)和(0,-13),对称轴方程为x ′=0,y ′=0,准线方程为y ′
=±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2±x ′3=0.
根据公式⎩
⎨⎧
x =x ′+2,y =y ′+3可得所求双曲线的中心坐标为(2,3),顶点坐标为(2,5)和(2,1),焦点坐标为(2,3+13)和(2,3-13),对称轴方程为x =2,y =3,
准线方程为y =3±41313,渐近线方程为y -32±x -23=0,即2x +3y -13=0和2x
-3y +5=0.
几何量a ,b ,c ,e ,p 决定了圆锥曲线的几何形状,它们的值与圆锥曲线的位置无关,我们将其称为位置不变量.
[再练一题]
2.已知抛物线y =x 2+4x +7.
(1)求抛物线顶点的坐标;
(2)求将这条抛物线平移到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时的函数解析式.
【导学号:98990018】
【解】 (1)设抛物线y =x 2+4x +7的顶点O ′的坐标为(h ,k ),那么 h =-
42=-2,k =4×7-424
=3, 即这条抛物线的顶点O ′的坐标为(-2,3).
(2)将抛物线y =x 2+4x +7平移,
使点O ′(-2,3)与点O (0,0)重合,这种图形的变换可以看做是将其按向量O ′O →平移得到的,设O ′O →的坐标为(m ,n ),那么
⎩⎨⎧
m =0-(-2)=2,n =0-3=-3.
所以抛物线按(2,-3)平移,平移后的方程为y =x 2. [真题链接赏析]
(教材第40页习题4.3第3题)写出抛物线y 2=8x 按向量(2,-1)
平移后的抛物线方程和准线方程.
将函数y =2x 的图象l 按a =(0,3)平移到l ′,求l ′的函数解
析式.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公式的运用.
【解】 设P (x ,y )为l 的任意一点,它在l ′上的对应点P ′(x ′,y ′) 由平移公式得
⎩⎨⎧ x ′=x +0,y ′=y +3⇒⎩⎨⎧ x =x ′,y =y ′-3.
将它们代入y =2x 中得到y ′-3=2x ′,
即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