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探饶翠华
《春》课堂教案设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春》课堂教案设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点,在生活中体验春天的气息;2.学习春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能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官体验;4.培养学生爱好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1.春天的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官体验。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体验式教学法:通过观察、感受春天的气息来了解春天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合作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项目式教学法:通过项目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发掘自己的创造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步骤1.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教师出示图片,制造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以及如何感受。
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展示自己拍摄的春天图片,分享春天的瞬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和感知。
2.了解春天的特点学生自觉探究春天的特点,可以依据季节转换的视角、动物、植物、天气等多方面去综合性地探究春天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体验来感受春天的气息,以此唤醒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能力。
3.探究春天与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起点去思考春天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唤起学生深入思考和观察的意识,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春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4.交流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是绘画、诗歌、声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和人类生活的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思考与总结在“绕树”学习法的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自己在探究春天中的体验和感受,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合作帮助大家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总结出个人在学习春天时的收获,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我情感提升,发掘和提升自身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升学习的效果。
多媒体字源识字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模式研究
对 教 学技 能 的研 究 成 果 有很 多 ,教 学 技 能包 含 很 多 子技 能 .本文 主要参考 了湖 北省 中小学教 师继续 教育 中心组 织编 写
的《 堂教 学 技能训 练 》 它从 3个侧 面提 出 了 比较全 面 的分类 课 , 系 统 。 堂教 学技 能包 括 : 课 堂交 流 的基 本 技能 ; 课 堂教 学 课 ① ② 的施 教技能 ; ③课 堂教 学设计 与评 价技 能。 中课 堂交流 的基本 其
技 能可 以分 解成 : 教学 口语技 能 、 书排版 技能 、 态语技 能 , 板 体 提 问技 能 、 交 流技 能 、 情 媒传 技 能 。 课堂 教学 的施 教技 能 可 以分解 成 导人 技能 、 授技 能 、 织学 生 活动 的技 能 、 堂纪 律管 理技 讲 组 课 能 、 束技 能 。 堂 教学设 计 与评 价技 能可 以分 解成 : 堂教 学 结 课 课
教 育的 需要 和新课 程 改革 的 需要 。 多媒 体 字 源识 字 法 由西 南大 学涂 涛教 授 于 2 0 0 5年提 出, 并在 教 学 实验 中得 到有
效 的 验 证 。它 通 过 以 汉 族 文 化 溯 源 为 中轴 、 多媒 体 技 术 为 支 撑 的 “ 字 字 源 语 境 多媒 体 再 现 ” 识 字 方 法 来 进 行 汉 以 汉 的
从 而完成 汉 字 的识 记 。 具体 而 言 , 种 多媒 体 字 源 识字 法 的 核 这 心就 是文 化溯 源 . 多媒 体 触 发 , 用 多 媒体 技 术 创 图文 声 画并 利
茂、 生动 丰富 的情 境 ( 始图 画 )将 抽 象 的汉 字 还 原 , 原 , 融入 古人 造字 时 的形象 的原 生语 境 中 , 利 用 动 画技 术将 历 时 长 久 、 再 形 体变 异 的汉字 演 进 ( 甲骨 文一 金 文一 篆 书一 隶 书一 楷 书 ) 过程
《满井游记》课堂教案
《满井游记》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满井游记》的文言文内容。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袁中郎的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2)学会如何借助工具书和课外资料,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激发学生对写作和文学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满井游记》的朗读与理解。
(2)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作者袁中郎的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词。
(2)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鉴赏。
(3)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袁中郎及其作品《满井游记》。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
(2)学生通过工具书和课外资料,查找并解释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讲解:(1)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式。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次含义,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小练笔。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满井游记》,巩固文言文朗读能力。
3. 收集有关袁中郎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下节课分享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论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议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议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内容提要:随着新课改中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日益淡化。
随之而来的是课堂上要么是多媒体唱主角,要么是学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教师则变成了旁观者。
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极尽迎合学生之能事,绞尽脑汁让主角出风头,展示所谓的“才华”,结果把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语文课变成表演课。
因此呼唤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当今语文课堂的现状、何为语文课堂的本色、语文课堂滥用多媒体的弊端、怎样实现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本色”五个方面来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本色师生本位一、当今语文课堂的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鉴于此,语文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刻板的教学模式,优先使用提高课堂效益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好多语文教师不从教学目标出发,每课必用多媒体,表面上是热热闹闹,但结果是除了视觉疲劳外,学生一无所获,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落实。
更有甚者,有些优质课评比,竟然把是否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作为一票否决权来上纲上线,这就不能不让人深表忧虑了,因此,呼唤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迫在眉睫。
二、何为语文课堂的本色?何谓“本色”?天以蓝,地以黄,山以青,水以绿,虎以猛,人以善,为本色。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什么是语文课堂的本色?那就是没有繁杂的手段,没有多样的形式,没有花哨的内容,有的只是最朴素、最真实、最常态、最原汁原味的语文。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需要自作矫情,也不需要故弄玄虚,不需要热热闹闹走过场。
用课文教语言,用语言学课文——小学生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 用课文教语言,用语言学课文石翠花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1300)摘 要:生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保持语文学习的本味,组织学生在自然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探索文本的奥秘,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
语文教师应该达成聚焦“用课文教语言,用语言学课文”的共识。
关键词:语言;生态语文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语文课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
生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保持语文学习的本味,组织学生在自然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探索文本的奥秘,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
语文教师应该达成聚焦“用课文教语言,用语言学课文”的共识。
本文从抓住品词析句,积累语言;依托文本语言,学习表达;重视语言拓展,升华情感三方面进行论述。
1 抓住品词析句,积累语言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
语文课的人文,永远都是在语言实践的过程自然渗透,自然产生的。
学习语言和体会思想是相伴而行的。
小学教材课文中往往由重点词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还有一些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蕴涵着文章的中心。
学生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重点词句适当作些补充、更换或者想象,就能顺利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就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
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桥》一课,我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抓住“冲、揪、吼、凶得像只豹子”体味老汉的严格要求,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句中的“吼道”换成“叫道”,可以吗?为什么?让学生品味老汉焦急、恼火背后的那颗爱民之心。
最后,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想象: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感受到老汉坚持原则,舍己为人的党员形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之我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之我见作者:祖翠华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年第11期语文教学是我们小学阶段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f更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添砖加瓦,使学生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熟悉世界,解决问题,借此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和世界文明的同步发展。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
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甚至有一些家长不识字,不相信科学,有时候还很相信迷信。
导致一部分学生也跟着家长相信封建迷信,如何破除迷信,教育学生从小相信科学、热爱科学呢?我认为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爱科学的教育,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课文《孙中山破陋习》主要讲述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文章通过对姐姐缠足所受的痛苦,强烈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赞美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从小就具有凡事独立思考,不盲从,敢于反抗封建陋习的独立人格,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革命精神。
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时,我让学生品读文本,重点引领学生体会缠足给姐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缠足的危害,让学生想想姐姐当时承受的痛苦,以至于改变了姐姐的活泼的个性,教育学生不要相信那些陈规陋习。
让学生从姐姐的前后变化中体会封建陋习是多么害人。
在“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环节,我启发学生说说身边有哪些“陋习”,我们应该怎么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破除迷信。
我的问题一提出,热闹的课堂上,顿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举手谈起自己所知道的乡村陋习,如“大年初一不许扫地”“正月剃头死舅舅”等等,看时机成熟了,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这些“陋习”有无科学依据,我们应该是相信,还是反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作者:饶和芳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小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以前的语文课堂,会发现有的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不愿做习题。
有些问题、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为此,小学语文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的问题提出,并力图改变语文教学时学生被动的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其今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基础,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7-0066-02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沟通工具,是记录人类文明的载体,是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而小学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属于工具性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开始把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
但是受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有将有效性教学策略充分地体现出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试探精巧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3-03课堂内外试探精巧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文/庞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语文课堂的精巧设计就是要立足于语文课程的这两个基本特点。
下面,笔者将从语文课堂的几个常规步骤着手来谈精巧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精巧的教学目标让课堂中心明确起来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水平的准则。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台阶》一课很长,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只设立了两个教学目标,即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和理解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这两个教学目标也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学习目标,不仅做到了具体、集中,还明确了本文主题,克服了传统教学那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弊端,使之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解决新的问题,做到常学常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所以,教学目标的精巧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而首要关注的问题,是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稔熟度、对本文的理解度以及对课堂的把握度的重要途径。
二、精巧的教学设计让教学流程灵动起来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离不开独特别致的教学设计。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在教学设计中就充分体现和渗透了授课思维和智慧。
因此,构建高效精彩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只有教学设计精巧、富有个性,课堂才能真正精彩。
(一)教学设计要找到最佳教学突破口每篇课文都有最合理的切入点,都有从发展学生创造力出发而确立的突破口。
所谓选择最佳突破口,就是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有嚼头”的地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达到对课文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
教师要从能否切入文本内涵、揭示文本的要旨,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能否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的角度,再根据教师本人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利用一些教学艺术方面的功夫来寻找突破口。
(二)教学设计要有趣味教学设计巧妙,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作者:巩学茂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21年第12期书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作者:饶满萍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ISBN:9787564365981定价:43元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基础部分,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故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由饶满萍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一书,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干线,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大量案例为论据支撑,着重阐述了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要素,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强调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纵观全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本书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启发。
第一,以栏目设置启发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全书每一个章节都是由“引文与讨论”“阅读与揣摩”“思考与实践”“拓展与参考”四个前后紧密关联的部分构成,逻辑严谨,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避免了结构安排的杂乱、分散、不连贯,还为提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启发。
例如.“引文与讨论”部分主要用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或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阅读与揣摩”部分为每一节内容的主体,囊括了大量的小学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的范本,也是教师备课、上课的参考。
第二,以影响要素启发语文教师课堂教学。
从具体内容来看,该书主要阐释了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因素,即基于教师层面表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素养等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关键因素;基于学生层面指出学生的文化背景、成长阶段特点、学习习惯等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基于教学手段指明新媒体技术引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别样的启发。
初中枫丹白露教案
初中枫丹白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枫丹白露》中的生字词;(2)能够了解枫丹白露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4)能够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枫丹白露的认识;(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3)通过课文的朗读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枫丹白露》的基本内容及其表达的主题;2. 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3. 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与掌握;2. 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3. 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哲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枫丹白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2)简介枫丹白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3)让学生思考:课文描绘了枫丹白露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有何特点?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并让学生进行示例练习;(3)对课文进行结构层次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短文创作;(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枫丹白露的认识和感悟。
红杏枝头春意闹——高中语文课导入设计初探
课堂教学24㊀2018 9红杏枝头春意闹高中语文课导入设计初探成荣素㊀㊀ 红杏枝头春意闹 ꎬ这是北宋宋祁«木兰花»中写杏花盛开衬托春意盎然的名句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着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ꎮ 在这里ꎬ我不是想去鉴赏这句诗如何美妙传神ꎬ而是想借此句喻中学语文课导入产生的一种良好效应ꎮ若导入好ꎬ就如鲜花绽开于红杏枝头 ꎬ吸引学生注意并参与ꎬ课堂气氛将即刻活跃起来ꎬ 春意闹 的 境界全出 ꎬ学生如坐春风ꎮ过去ꎬ我为导入困惑ꎬ曾认真研读教材ꎬ参考许多资料ꎬ写出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作为导语ꎮ上课时ꎬ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娓娓道来ꎬ试图以精彩的导语把学生引入课本㊁引进语文世界ꎮ然而ꎬ我发现ꎬ学生虽听得专心ꎬ仿佛也在欣赏我的导语ꎬ但他们只当了 听众 ꎬ却没有师生互动ꎬ或生生互动ꎮ原来ꎬ只有教师一人在 导 ꎬ而学生不 闹 ꎬ 春意 何在?这样的课堂效果ꎬ也可想而知了ꎮ走出导语的误区 ꎬ走出教师 自以为是的误区ꎮ我经过深刻的教学反思ꎬ尝试设计能激发互动效应的课堂教学导入ꎬ经过实践探索ꎬ还真出现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景象ꎮ下面ꎬ我谈谈激发互动的导入设计类型ꎬ以供同道参考ꎮ一㊁与作者有关的导入要深入理解文章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等ꎮ有的导语设计ꎬ可从这方面着手ꎮ如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ꎬ我结合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的«春»«背影»等文章ꎬ设计了有关作者的导入ꎮ上课时ꎬ我用课件展示一道语言扩展题:我喜欢(或不喜欢)朱自清ꎬ因为他(请说明理由)ꎮ学生一看题目ꎬ有了兴趣ꎬ纷纷举手发言ꎮ有的说ꎬ朱自清的文笔优美ꎻ有的说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ꎻ有的说«背影»表达了父爱的深沉ꎬ真情感人ꎻ有的说朱自清是一位爱国民主人士ꎬ宁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ꎬ表现了民族的骨气ꎻ也有的说了与«荷塘月色»有关的事情ꎮ当然ꎬ也有学生说了不喜欢朱自清的理由ꎬ因为他太矫情等ꎮ学生们思维活跃ꎬ畅所欲言ꎬ既训练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ꎬ又产生了思想的碰撞ꎬ为学这篇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ꎮ我针对学生的发言ꎬ做了简要的点评ꎬ并因势利导ꎬ把学生愉快地带进了«荷塘月色»ꎮ在做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设计时ꎬ我考虑到ꎬ如果不了解郁达夫坎坷的人生经历㊁忧伤而抑郁的性格ꎬ就很难理解文章所写景物背后所蕴含的浓浓的悲凉之情ꎮ 北国的秋ꎬ来得那么清ꎬ那么静ꎬ那么悲凉ꎮ 这清 ㊁这 静 是可以直观感受的ꎬ而为什么来得那么悲凉ꎬ这可是理解的难点ꎬ难道仅仅是因为 自古逢秋悲寂寥 吗?我认为不然ꎬ这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ꎬ与一个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ꎬ对秋的感悟ꎬ也许是对人生的感悟ꎮ针对难点ꎬ我设计的导入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ꎬ让学生谈谈郁达夫ꎬ谈谈«故都的秋»与作者有怎样的情感关联ꎬ教师则适当点评和引导ꎮ这样ꎬ对下一步阅读理解课文ꎬ就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ꎮ二㊁与课文语言有关的导入«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 路德 金的一篇著名演讲辞ꎬ文章感情激越㊁气势磅礴ꎬ这与修辞手法排比的大量运用密切相关ꎮ在导入设计时ꎬ我要求学生以 我有一个梦想 为开头ꎬ写一组排比句ꎮ然后ꎬ让几名学生朗诵排比句ꎮ这个设计既切合学生实课堂教学25㊀20189际ꎬ使之容易进入状态ꎬ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ꎬ对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是有帮助的ꎮ三㊁与文体有关的导入韩愈«师说»是一篇谈尊师重道的议论文ꎬ也是韩语倡导古文运动的典范之作ꎬ要把这篇大师级的文言文教好ꎬ实属不易ꎮ学习议论文是有难度的ꎬ尤其是古典议论文ꎮ如何设计导入呢?我经过再三思考ꎬ受 文以载道 思想的启发ꎬ选择 尊师重道 的角度引入ꎮ我搜集了网络上教师打学生ꎬ学生打教师的事件的视频ꎬ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ꎬ再让学生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ꎮ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ꎬ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及理由ꎮ教师点评时指出: 刚才同学们说出的看法ꎬ就是在发表议论ꎬ有论点ꎬ也有简短的论证ꎮ大家的主要观点是 尊师重道 ꎮ这很好ꎮ那么ꎬ早在唐代ꎬ韩愈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ꎬ又是怎样看待尊师重道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ꎬ走进文言文世界ꎬ学习«师说»吧ꎮ 于是ꎬ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ꎮ四㊁与写作有关的导入为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ꎬ引发学习兴趣ꎬ讲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一词时ꎬ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形式的写作导入ꎮ上课时ꎬ先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ꎬ请学生挑选本地秋天风物ꎬ仿照写一首这样的小令ꎬ写出情感ꎮ再用自己写的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做对比ꎬ看看有什么不同ꎮ接着ꎬ再将马致远对秋天的描写㊁自己对秋天的描写与毛泽东对秋天的描写做一个对比ꎬ看看谁的最好ꎮ教师顺势把学生引入新课学习ꎮ学生势必会在崇敬伟人的情感驱动下ꎬ认真学习作品ꎮ语文课的导入形式多样ꎬ可看㊁可听㊁可说㊁可议ꎬ也可写ꎬ不拘一格ꎬ因课制宜ꎮ不论用怎样的方式ꎬ只要导入能唤醒心灵ꎬ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ꎬ使课堂产生互动效果ꎬ就是可行的ꎮ红杏枝头春意闹 ꎬ愿我们的语文课导入百花绽放ꎬ春意盎然ꎬ让学生如坐春风ꎮ作者单位: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551100)高中语文课堂 问题教学 实践探究卢陆儿㊀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ꎮ 问题教学 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ꎬ有巨大的优势ꎬ十分贴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ꎮ但是ꎬ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 问题教学 没有正确㊁全面的认识ꎬ导致 问题教学 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被运用ꎮ有的语文教师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教学形式ꎬ机械地套用ꎬ不能够灵活运用ꎬ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ꎬ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少活力ꎬ影响 问题教学 发挥其自身的价值ꎮ一㊁构建 问题教学 模式高中语文课堂上的 问题教学 就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㊁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ꎮ想要充分发挥 问题教学 的巨大作用ꎬ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构建 问题教学 模式ꎬ将教材上的知识和学生发现㊁分析㊁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ꎮ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ꎬ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ꎬ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ꎬ进而分析问题ꎬ最后解决问题ꎮ 问题教学 的关键在于: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ꎬ提出的问题是否是高质量的ꎮ如在讲授«致橡树»一课时ꎬ如果教师提出过于浅表化的问题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谁?表达的感情主旨是什么? 可能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ꎮ如果改为这样的问题:«致橡树»真的是爱情诗吗?仅仅是爱情诗吗?将会在更高的平台上激活学生的思维ꎬ燃起学生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探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探索
牛云春
【期刊名称】《大观周刊》
【年(卷),期】2012(000)028
【摘要】在新课程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老师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既能够切合课程目标的要求,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和个性,又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兴趣,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总页数】1页(P221-221)
【作者】牛云春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三中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9
【相关文献】
1.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J], 庞淑平
2.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艺术探索 [J], 于海英;岳鹤声;李先佳;程红娜;尹丽;宗自卫
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与提问艺术探索 [J], 徐晅
4.初中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J], 李东梅
5.初中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J], 李东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周翠荣(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十里村中学云南金平661500)【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成为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但在边疆民族地区因受到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6-0091-01边疆民族地区作为多语言、多文字以及多民族地区,在与内地增加交流后,语言文字之间的相互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课程,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大势所趋。
一、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在边疆民族地区,因经济条件和教学设施的落后、陈旧,在很多初中学校中未设立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教师仍以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比较差。
第二,由于民族地区教师在教学能力和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别,很多教师观念比较陈旧,在学生要求和教学理解等方面始终未跳出以往教学藩篱。
民族教师在母语理解上较为准确,但在汉语文化的认识程度不足,难以将汉语原本地告知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发音等方面出现错误。
第三,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的滞后性是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不能使学生的更加深刻掌握汉语知识。
二、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方法(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初中生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不集中,要想使其学好语文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由以往的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进而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过程中,这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何其芳,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诗歌所表达的意境进行品读,在这首短诗中,作者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包括暗示、痛感、比喻等,将秋天景色的明朗和活泼生动地展示出来。
以独特的想象和比喻,让人们产生多重联想,运用幽谷、船桨、笛声、蟋蟀等意象将宁静悠远且有带有欢欣的情绪渲染出来。
高中语文古典散文情境教学探究
语文学刊语文学刊2010.7○邱露华(东莞市光明中学,广东东莞523216)[作者简介]邱露华,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古典散文情境教学探究【摘要】高中语文古典散文不仅承担学生语言文学学习的任务,也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教师将情境教学引入古典散文教学,可通过美读、循路、体味、触发的过程来进入文本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情境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组合,以促使学生融入情境,更有效率地学习古典散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散文;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根据近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材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1]。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直接在真实情境下或是拟真实的情境下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模拟现实环境,以便达到让学生能融入教学情境中,更有效率的学习。
中国古典散文编织出中国古代社会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刻画出绚丽多姿的自然风貌,以及无数文人志士激愤昂扬或淡定旷远的心境。
作为身处新世纪的高中生,如何在古典散文的学习中去理解古代社会的民俗风貌、人文思想,下面将阐述高中语文古典散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与类型。
一、古典散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一)美读以感知情境美读就是在朗读的时候要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古典散文的美读,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不但要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还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
(二)循路以进入情境学生要进入文章的情境,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
只有按照作者的思路,沿路而行,登堂入室,才能欣赏到文章的真境,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明了文章的真谛。
文章的思路,即作者撰写文章的思维路线,行文的先后次序,情感流淌的线索,事理发展的脉络。
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初探
和翠花[1]
【期刊名称】《学生电脑》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现如今,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受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意识到了趣味性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并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因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总页数】1页(P1-1)
【作者】和翠花[1]
【作者单位】[1]云南省迪庆州民族中学 67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策略及应用实践 [J], 米玛次仁
2.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初探 [J], 计莉莉
3.小学英语趣味性教学策略初探 [J], 刘娅
4.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策略初探 [J], 姜光友
5.小学英语趣味性教学策略初探 [J], 姚兴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课教法设计新探
语文课教法设计新探
张峰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总页数】1页(P90)
【作者】张峰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包集中学,安徽,蚌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新探
2.单招高考机电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教法新探--以“集成运放”教法为例
3.语文课堂高效教法新探
4.初中语文课堂教法和学法关系探究——教法决定学法学法制约教法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法创新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初探_1
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初探发布时间:2021-04-16T13:33:57.6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5期作者:冉小琴[导读]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有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冉小琴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有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开展趣味性教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教育者要注重教学的方式,多把讲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多方面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开展趣味性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趣味性教学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语文教学课堂的枯燥和单调,同时还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初中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加强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做简要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学科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课程,学习语文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初中语文注重培养学生读、说、写的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会有效读书、阅读理解和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与民族风格,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育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互补性、不平衡性和阶段性等特点。
语文教学的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教育者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从以前的关注科学转变为关注人;由关注教学结果转变为关注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来自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论述了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点:明确全面性教学目标;体现交际性教学原则;营造趣味性教学环境;辅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点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来自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做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它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教学设计的要点:
一、明确全面性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
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
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语文课要达到教学的目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的各个器官都参加活动,耳听、眼看、手写、口说、脑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让每个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二、体现交际性教学原则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语言交际活动。
交际性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新教材编写的出发点。
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语言带来一定的困难。
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
不一样。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多种交际文化的差异。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语文,掌握语法,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
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使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
(一)模仿性交际。
学生利用对话进行表演,开展句型操练和小型会话,背诵对话、课文,重复教师或磁带所给的范例,都属于模仿性交际,这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模拟性交际。
在这种交际中,大多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剧本或图片编成对话,并能使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谈话。
学生必须更多模拟角色表演,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他们需要根据情景刺激,本能地作出反应。
(三)真正的交际。
在组织和活跃小组活动的各个阶段中,以及在小组作出决定的时候,他们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
同样当人们在进行创造性练习,解答问题等活动时,也都涉及到真正的交际。
三、营造趣味性教学环境
兴趣会产生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
如果我们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
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
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兴奋(兴趣)也不会持续很久。
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并转化为新的主动性,从而关注新的内容。
四、辅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我们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之中,全方位地感受故事情节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语文的激情。
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和蔼可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文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
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设疑提问法
设疑与提问是语文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
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
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
可以说,语文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
(二)游戏法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的运用游戏,能有效的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
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如快速反应、竞赛评奖、角色扮演、听说训练等等。
授新课时,穿插一些游戏,如比赛、表演等,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使学生们能在愉快的游
戏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
(三)竞赛法
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课堂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
如:在进行模仿性游戏操作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模仿者和最佳模仿搭档;在练习礼貌用语时,设计抢答题和必答题;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各种擂台赛;在单元复习时,设计各种活动,评出最佳表现奖。
比赛性游戏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角色表演法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
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
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不要总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教师要善于自我设计,扬长避短,发挥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