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测试题
1、认真读年代尺,回答问题:(30分)
(1)“当家作主”对应的历史事件是,(1分)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此事件的关系是什么?(1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三件事与此事件的关系怎样?(1分)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其具体的内容是什么?(3分)具体的形式是什么?(3分)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2分)
(2)谁在什么时候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4分)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3分)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2分)
(5)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纪念革命先烈及继承革命事业?(1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其它的略
(1)“三年以来”是从哪一年算起的?(1分)“三年”是指什么?(1分)
(2)材料中“三十年以来”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什么?(1分)指什么事件以来?(1分)它标志着什么?(1分)
(3)公元“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哪一重大事件?(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一次会议上?(1分)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1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解析:认真解读材料,注意关键句子“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可以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答案:C2.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

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

”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C.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鸦片战争的材料信息。

“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表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中国市场,而材料中林则徐“断贸易”则直接打到了英商的痛处。

答案:C3.清代诗人赵函在一首诗里这样写道:“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

……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

……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从中可看出诗人主要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爆发B.清朝官员的腐败无能C.英军攻占南京D.《南京条约》的签订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金陵城”“主和”“静海寺”“夷人中流鼓掌去”等信息可知,诗人所描述的事件与《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获得巨大利益满意而去有关。

答案:D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评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评

第三、四单元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其为“东风第一枝”。

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C.“两个凡是”方针D.“以阶级斗争为纲”2.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

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A.土地所有权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3.某陈列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

现有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4.下列选项中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5.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

其中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经济特区的建立B.国企改革的展开C.中共十四大召开D.包干到户的实施6.“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A.建立的原因B.建立的目的C.发展的过程D.发挥的作用7.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

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

这一举措是()A.建立海南经济特区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8.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A.大杂居B.小聚居C.以汉族为主体D.相互依存,不可分离3.我国现有省级民族自治区()A.5个B.6个C.7个D.8个4.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A.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B.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C.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D.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共同繁荣6.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杰出代表是()A.王进喜B.雷锋C.焦裕禄D.孔繁森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8.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因素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D.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9.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A.1997年6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8月1日D.1997年9月1日10.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12.“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13.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检测一,选择题(46分)1、1949年10月1日下午3 时,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时,乐队奏乐,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支乐队演奏的乐曲应该是( )A 、《国际歌》B 、《义勇军进行曲》C 、《黄河大合唱》D 、《运动员进行曲》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B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C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 、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腾飞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你认为他的父母给他取名字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 、和平解放北京 B 、和平解放西藏 C 、抗美援朝 D 、解放南京5、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农民甲:“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 、农民甲乙说:“今年多收了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6、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 、新中国建立时期B 、解放前C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7、在1956年的中国,生活在肇庆的农民李红旗那种情况发生在他的身上( ) A 、地主催他交租 B 、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C 、加入了农村合作社 D 、知道了改革开放 8、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 、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C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D 、建立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9、以下法律中,与在校中学生关系密切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 、《义务教育法》C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 、《环境保护法》10、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4单元测试题(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1--4单元测试题(有答案Word)

(1---4)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

”人民争相购买国旗是为了欢庆()A.新中国的诞生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的召开2.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其主要依据是()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美国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C.“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D.美军发动上甘岭战役3.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

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实行土地改革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这一时期是()A.改革开放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5.与下图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6.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反映的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B.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8.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B.农民获得更多的自主性C.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D.乡镇企业异军突起9.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

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B.扩大企业自主权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设立经济特区10.1988年3月,国务院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潍坊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枢纽,迎来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而我国也在其后不久初步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五、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五、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五、六单元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构筑了现代中国既大又强的国家结构特征,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有力地维护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遗产,在理论上至少具备“大一统”“民族自决”“地方自治”三个源流。

它是()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参照各少数民族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这一规定() A.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贯彻B.凸显政府对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重视C.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广泛性D.实现全国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绝对平等3.西藏自治区积极抢救、整理、出版藏文古籍,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全面实行藏汉双语教学。

以上措施旨在()A.实现民族区域自治B.变革民族地区习俗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传承发展民族文化4.2020年,国家在新疆实施一批公路、铁路、航空等重大项目,加快实现“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

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A.加强各少数民族交流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D.提倡民主协商的精神5.下面资料反映的主题是()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天路》《爱我中华》新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照片:孔繁森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A.经济特区建立B.民族大团结C.西藏民主改革D.“一国两制”6.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历史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在练习中积累,这样才能提高成绩,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能力训练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包括①民族团结②民族平等③民族区域自治④各民族共同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起到的重大意义中不包括A.加强民族团结B.有利于港澳台回归C.维护祖国统一D.促进地区发展3.见右中的x藏农奴,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以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

这种状况得到彻底的改变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x藏和平解放时C.20世纪60年代初期D.改革开放后4.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这项战略举措是指A.东部大开发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人才兴国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

“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

对“一国两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据此回答5—7题。

5.“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周恩来D.江泽民6.“一国两制”已经在下列哪些地区得到了真正的实践?①香港②台湾③x藏④澳门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④7.下面哪个地区不适宜使用“一国两制”政策,请你把它找出来:A.台湾B.深圳C.澳门D.香港8.“10、9、8、7……”,随着迎回归倒计时牌上红色数字的闪动,人们有节奏地高呼着,最后,“香港回归了!”的呼声响彻云霄。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卷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综合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综合题练习卷班级姓名一、在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迎来了四方宾朋。

世博会不仅是科技的奥运会,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盛会。

回顾古代历史,中国在科技上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清朝之前,开放与交流也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发明的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发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之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发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1、培根高度评价的“这三样东西”是什么?它们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三样东西是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发明、指南针的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1、奠定了近代印刷术发展的基础;2、促进了知识和书籍的传播与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将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用于生活可增添生活情趣,用于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指南针的发明,极大提高了人类的航海能力,推动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是在哪个历史时期?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

这一时期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民族的融合,开放与交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3、这一时期还有什么重要科技成就?列举一项。

棉纺织技术的突破,改变了人们的穿着衣料,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材料二:图一丝绸之路图二大运河读图回答:1、为开通丝绸之路和大运河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开通丝绸之路——张骞大运河——隋炀帝2、图一丝绸之路开辟于汉朝(朝代),它是古代连接亚洲和欧洲洲的陆上要道。

它东起①长安,途径重要城市⑶敦煌,西至②大秦。

其中西汉通往西域的“咽喉之地”又是④河西走廊(地区)。

3、在古代,中国的丝绸、陶瓷也通过海上航路运到海外,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又叫陶瓷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21.(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

(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

(4)香港,1997年7月1日。

22.(1)材料一是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是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材料三是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至此英国完全占据香港。

材料四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2)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果:联合声明的发表,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一大步;1997年7月1日,香港如期回归。

三、动脑探究23.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自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方针以来,始终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中说:“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

这两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我们认为,如果承诺了根本不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

事实上,多年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统一,始终坚决而明确地不向任何人承诺不使用武力,才有效地遏制了“台独”与分裂势力的发展,从而保证了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展。

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国干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

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

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该文章评价的是()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3.这是一件大事,对于国家而言,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于藏族群众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

这件“大事”是()A.开国大典举行B.抗美援朝胜利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完成4.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中国采取的行动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5.“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这则材料肯定了()A.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B.抗美援朝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C.抗美援朝对世界重塑的重大意义D.抗美援朝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6.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此次改革()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废除土地私有制C.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成立了人民公社7.“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

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答案栏相应的表格内)1.一个同学在复习的时候,把一个条约的内容总结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定关税”,你知道这是什么条约吗?(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 右图是为纪念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而进行的演出,有关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领导了虎门销烟B.他曾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C.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积极防御,英国无机可乘D.他曾与英国谈判,签订不平等条约3.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 .《林则徐》B .《鸦片战争》C .《火烧圆明园》D .《甲武风云》4.如果你是导演,想拍摄电视剧《北洋水师》,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你的最佳人选( )A 、林则徐B 、关天培C 、左宗棠D 、邓世昌5.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北京东交民巷曾有一段伤痛的往事,当那里不再许中国人居住的时候中国人会永远记住这耻辱的一天,是( )A 、1895年B 、1898年C 、1900年D 、1901年6、革命党人秋瑾(1877~1907)曾作《宝刀歌》:“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二十一条”7、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D 、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8、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有( )A 、《万国公报》和《新青年》B 、《新青年》和《中外纪闻》C 、《民报》和《每周评论》D 、《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9、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八年级下册历史1~4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1~4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检测(一)姓名:班级: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1949年,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 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康、梁组织公车上书C. 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

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

周恩来据理力争是为了A.继承传统B.艰苦奋斗C.居安思危D.与时俱进3.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凑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有28个团体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西藏和平解放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6.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8.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五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计22分)1.新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互不干涉内政 D.共同繁荣2.下列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事件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D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B.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C.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D.青藏铁路建成3.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C )A.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C.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D.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4.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C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5.香港的回归( C )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③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④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6.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C ) A.融合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C.刺激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7.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共同之处是( D )A.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都有自己的法律C.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都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8.下列对“一国两制”方针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D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③“一国两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 )A.“一国两制” 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C.武力收复为主,和平统一为辅 D.能打就打,武力收复10.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C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11.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和第一艘核潜艇都是在20世纪( C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12.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中起着重要作用,你知道我国何时开始组建导弹部队吗?( C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13.右边图片反映的我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A )A.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B.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C.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古巴D.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越南14.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D )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5.在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D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16.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恩来的崇高精神,某历史小组决定举办专题展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检测题10.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12.“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1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九二共识”后C.“汪辜会谈”后 D.八项主张提出后14.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15.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法B.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的C.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来的D.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16.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不变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17.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正确的是()A.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B.结束了葡萄牙统治香港的历史C.邓小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D.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思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182006年,澳门被评选为“亚洲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

”这些评论说明()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19.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阶段性指导与测试卷(七)指导:第十一课民族团结政治: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时间: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对祖国的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实行各民族共同共同发展的政策。

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1)提出者:邓小平。

(2)基本内涵: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统一的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3)历史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英、葡政府同意把香港、澳门归还给中国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港、澳回归祖国的意义和影响: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我国的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①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放弃“三不‘政策。

②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第一学期八年级政治第四单元试题(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八年级政治第四单元试题(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八年级政治第四单元试题(2015-2016学年)一、单项选择题1.礼貌待人是一种美德。

下列有关礼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B.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C.是否礼貌待人不能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D.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

男士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②握手时,除了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两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③在新同学面前,大谈你过去的事④同学来到家中时,一定要让他看你的家庭相册,不管他愿不愿意⑤如果有人在过生日时吹蜡烛,马上告诉他这叫吹灯拔蜡,不吉利⑥握手时,若是双目失明的人,可以先问一下“我们握握手好吗?”然后把手伸给他(她) ⑦说话时,要注视说话者,保持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⑧递送名片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单手奉上,眼睛注视斜下方A.①②⑥⑦B.③④⑤⑧C.②④⑥⑧D.①③⑤⑦3.礼仪是个人、集体、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是否讲礼仪和道德水平、精神境界的提高没有关系B.现代礼仪和传统礼仪之间有条鸿沟,可谓泾渭分明C.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应该尊重他们的礼仪习俗,做到“入乡随俗”D.在与外人交往时,需要讲礼仪。

朋友、家人之间不用那么繁琐4.一天,善良的老人把七个儿子都叫到跟前,指着捆在一起的七根木棍说:“谁能把这捆木棍折断,就能得到我的遗产。

”为了得到遗产,每个儿子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去折那捆木棍,但都没有成功。

“孩子们,其实要折断这些木棍很简单。

”父亲边说边将木棍捆儿打开,很轻松地将它们一根一根地折断了。

老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叫孩子们不要小看老人B.告诉他们相互之间要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C.叫孩子们要尊重老人D.告诉他们相互之间要宽容5.下列有关合作竞争的话题中,你认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我们要为将来的竞争做好各种素质准备B.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利于团体竞争力的提高C.倡导合作的人,获得的利益好处应该最大D.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6.莎士比亚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热得烧伤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检测题
10.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11.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12.“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C.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1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九二共识”后
C.“汪辜会谈”后 D.八项主张提出后
14.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维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C.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
D.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15.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法
B.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的
C.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而提出来的
D.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16.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不变
A.政治制度 B.法律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
17.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结束了葡萄牙统治香港的历史
C.邓小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D.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思在香港地区得以实现
182006年,澳门被评选为“亚洲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

”这些评论说明()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19.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谈判 C.对等协商 D.一个中国
20.右边漫画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两位“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位
“孩子”回来。

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这位“孩子”很可能是(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1.右图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B.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C.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22.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各自的权限不同
23.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 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 C.维护祖国统一 D.促进民族和解
24. 20.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体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方式解放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八项主张
25.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台湾比港、澳享有的更大权利是()
A.社会制度不变 B.生活方式不变
C.法律基本不变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4分,共3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请回答:
(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4分)
(2)谁在什么时候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4分)
(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6分)
(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2分)
27. 2013年夏,一部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在全国公映,引爆了暑期档。

电影的创作背景来源于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传世名画在近代百年的流传中被分为两段,分别藏于浙江与台湾,此画的合璧展出,不仅再现黄公望的画作风格,也接上了历史的记忆和两岸悲欢离合六十多年文化裂口,《富春山居图》的百年历史,也折射出海峡两岸百年历史变迁。

(1)台湾-----中国的宝岛,是在那一场战争中被那个国家通过什么条约所割占的?(6分)
(2)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分离,台湾如何回到祖国的怀抱?(2分)
(3)六十多年前,历史名画《富春山居图》为何分藏两地?
(4)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交流日趋活跃,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1992年两岸达成了一个著名的“九二共识”,你知道是就什么原则达成的共识吗?(2分)
(5)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你能简要分析归纳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吗?)(4分)
(5)请从你作为一个中学生的角度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2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割香港岛给英国的签字仪式 图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三中葡澳门政权的交接仪式
材料二【经典之音】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
(1) 材料一中图一是什么条约的签字仪式?(2分)
(2) 材料一中的图一与图二和图三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现这幅情景的根本原因各是什么?(4
分)
(3) 材料一中图二和图三发生的时间分别是?(2分)体现了那一构想的成功运用?(2分)
(4) 材料二中的歌曲反映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居住特点?(2分)我党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
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支出其历史意义?(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分)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6.(1)澳门,中国。

(2)葡萄牙,1553年,1999年12月20日,《中葡联合声明》。

(3)“一国两制”,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

(4)香港,1997年7月1日。

27、(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日本;(2)1945年8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1949年,内战失败,蒋介石国民党退居台湾,大陆、台湾再次分离。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历史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与凝聚力;政治上,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感情上,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28、(1)《南京条约》(2)图一,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图二,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3)图二,1997年7月1日;图三1999年12月20日;一国两制。

(4)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5)落后就要挨打,就要丧失主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有利于全世界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

(任答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