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41正弦和余弦湘教版!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说课稿4.1 正弦和余弦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说课稿4.1正弦和余弦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正弦和余弦”是本册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在之前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三角函数,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
然而,正弦和余弦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难点:正弦和余弦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2.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性质。
3.提供丰富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正弦和余弦的理解。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物体在周期性运动中的位置。
2.概念讲解:为学生提供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并通过图形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们的概念。
3.性质探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例子,发现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4.应用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正弦和余弦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性质,并思考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性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正弦和余弦的定义2.正弦和余弦的性质3.正弦和余弦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能力的表现。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4.1《正弦和余弦》精品PPT教学课件
α
α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 ∠A=∠D=α,∠C=∠F=90°,
∴ ∠B=∠E. 从而 sin B sin E, 因此 AC DF .
AB DE
由此可得,在有一个锐角等于 α的所有直角三
角形中,角 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
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的邻边与斜
(1)
(2)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小明量出∠A的对边BC=3cm,斜边AB=3.3cm,
算出:
A的对边 斜边
3 3.3
10 . 11
小亮量出∠A′的对边B′C′=2cm, 斜边A′B′=2.2cm,
算出:
A'的对边 斜边
2 2.2
10 . 11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由此猜测:在有一个锐角为65°的所有直角三角形 中,6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它等于 10 .
11
这个猜测是真的吗? 若把65°角换成任意一个锐
角 α ,则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是一个常数
呢?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新知探究
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
中∠A=∠D= α, ∠C=∠F=90°,则
BC AB
EF 成
DE
立吗?为什么?
α
α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 ∠A=∠D = α, ∠C=∠F= 90°,
边的比叫作角 α的余弦,记作 cos ,即
cos 角 的邻边 斜边
α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从上述探究和证明过程看出,对于任意锐角 α,
cos= sin( -).
sin= cos(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1 正弦和余弦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1正弦和余弦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4.1节“正弦和余弦”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续学习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但对于正弦和余弦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学生应能够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掌握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
2.难点:正弦和余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正弦和余弦的性质。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正弦和余弦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正弦和余弦的案例和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拓展。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正弦和余弦的图像和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正弦和余弦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弦和余弦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正弦和余弦的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正弦和余弦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弦和余弦的知识进行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正弦和余弦》说课稿4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正弦和余弦》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正弦和余弦》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正弦和余弦的定义,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锐角三角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和性质,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深入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深入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验、推理、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正弦和余弦的图象,通过实验和推理,引导学生探究正弦和余弦的定义。
3.性质探讨与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究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1 正弦和余弦 第1课时正弦课件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程讲授
1 正弦的定义及其简单应用
问题1:根据前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无论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
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 。那么含
45°角的直角三角形呢?
2
A
45°
C
B
课程讲授
1 正弦的定义及其简单应用
)B
A.sinA=
AC AB
B.sinA= BC
AB
C.sinA= AC
BC
D.sinA= BC
AC
课程讲授
1 正弦的定义及其简单应用
例2 如图,在 Rt△ABC 中,∠C=90°,sinA=1 ,BC
3
= 3,求 sinB 及 Rt△ABC 的面积.
B
提示:已知 sinA 及∠A的对边 BC 的
课程讲授
1 正弦的定义及其简单应用
归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不 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 固定值.
B
a 对边
c 斜边
C
A
b
定义:在 Rt△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 A 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 记作 sin A .
sin A =
1.如图,在Rt△ABC中,∠C=90°,若AB=5,BC=3,
则sinA的值为( A )
A. 3
5
B. 4
5
C. 3
4
D. 4
3
随堂练习
2.如图,在Rt△ABC中,∠C=90°,AB=10,AC=8,则
sinA等于( A )
3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4.1.2余弦
解:过点 A 作 AF⊥BC,垂足为 F,则 DE∥AF,∴△CDE∽△CAF,
∴CCDA=DAEF.又 AD=2DC,∴AF=3DE.在 Rt△ABF 中,sin B=AABF=
34DDEE=34.设 AF=3k,则 AB=4k,∴BF= AB2-AF2= 7k,∴cos B
=
7 4.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 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上午12时35分25秒00:35:2522.4.13
②sin
45°=
2 2
cos 45°= 22;
③sin
60°=
3 2
cos 30°=
3 2
…
根据上述规律,计算 sin2α+sin2(90°-α)=___1___.
17.(12 分)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260°- 2cos 45°+cos230°; 解:原式=(12)2- 2× 22+( 23)2=0;
11.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10,BC=12,则 cos B 的值是( A )
3
4
5
3
A.5
B.5
C.6
D.4
12.如图,在 Rt△ABC 中,∠C=90°,CD⊥AB 于点 D,已知 AC=3,
BC=4,则 cos∠BCD 的值为( D )
3
4
4
3
A.4
B.3
C.5
D.5
13.对于任意锐角α,下列等式:①sin α=cos(90°-α);②sin α
9.(3 分)已知 cos α=0.632,用计算器求锐角α(精确到 0.1°),以下 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C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正弦和余弦》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正弦和余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正弦和余弦》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及性质。
正弦和余弦是三角函数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内容为后续学习正切函数及其他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大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但是,对于正弦和余弦这两个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直观的图形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研究三角函数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2.教学难点: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及其内在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形演示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初中阶段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引出正弦和余弦的概念;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及性质;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正弦和余弦的内在联系,总结性质;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重点阐述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及其联系;5.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及性质;7.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弦: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余弦》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余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余弦》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余弦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弦函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后续学习三角函数其它部分的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余弦函数,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过程,理解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正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虽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需要学生通过实例去感受和理解。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余弦函数的定义,理解余弦函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余弦函数的定义。
2.余弦函数的性质。
3.余弦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余弦函数的存在,引导学生去探索和理解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出余弦函数的性质。
4.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三角板、直尺等,用于直观展示余弦函数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音乐演奏中的音调与弦长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余弦函数的存在。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中的数学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在学生对余弦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总结出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41正弦和余弦
sin A =
BC AB
B ***
4m
cos A = AC AB
C
A
如果小丽将跷跷板压 下后,离地面还有 0.5m,那么跷跷板与 水平面的夹角是多少?
1.如图,当奇奇乘坐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 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200m. 在这段路程中缆车行驶 的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你知道缆车垂直上升 的距离是多少吗?
A
3m 60°
C
B
D E ***
• 例 如图所示Rt△ABC中,
∠C=90°,求∠A正弦与余 弦.
• 解 ∵∠C=90°,
• inA= BC 8 , AB 17
• cosA= AC 15 . AB 17
• 如何利用计算器求已知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以及 由正、余弦值求锐角的度数.
• (1)已知锐角,求锐角的的正、余弦值。 • 例1 求sin63°52′41″的值.(精确到0.0001) • 解 先用如下方法将角度单位状态设定为“度”:
SHIFT3 DMODE (SETUP) 3 显示 D • 再按下列顺序依次按键:sin63o’”52o’”41o’” = • 显示结果为0.897859012. • 所以sin63°52′41″≈0.8979. • (2)由已知正、余弦值求锐角的度数)
200
A 30°
B D
2.当奇奇要乘缆车继续从点B到达比点B高 200m的
点C, 如果这段路程缆车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60°,缆车行进速度为1m/s,奇奇需要多长时间能到达目
的地?
C
200
B
B 60°
E
A
A
D
如图所示,秋千链子的长度为3m,静止时的秋千踏 板(大小忽略不计)距地面0.5m.秋千向两边摆动时,若最 大摆角(摆角指秋千链子与铅垂线的夹角)约为60°,则秋千 踏板与地面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1《正弦和余弦》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又是为后续学习更复杂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弦和余弦这两个三角函数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进行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并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利用正弦和余弦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正弦和余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正弦和余弦的图示和实例。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测量一个斜边为10的正弦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长度,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正弦和余弦的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弦和余弦的变化规律。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正弦和余弦的性质。
操练(10分钟)老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加深对正弦和余弦的理解和应用。
巩固(10分钟)老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
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正弦和余弦》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部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弦和余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定义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为后续的三角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弦和余弦的定义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深入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方法。
2.能够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及其定义方法。
2.难点:正弦和余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正弦和余弦解决实际问题。
4.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正弦和余弦的定义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正弦和余弦的定义课件,以便于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2.实际问题:准备一些与正弦和余弦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学习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与正弦和余弦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正弦和余弦的定义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正弦和余弦》说课稿3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正弦和余弦》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正弦和余弦》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初中的重要知识,也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正弦和余弦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锐角三角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性质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和余弦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难点:正弦和余弦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正弦和余弦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它们的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弦和余弦的知识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总结提高:对正弦和余弦的性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正弦: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1)周期性(2)奇偶性(3)单调性(1)解决实际问题(2)推导其他三角函数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 正弦与余弦.docx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4.1 正弦与余弦知识点一 正弦的意义1.如图在Rt ABC ∆中,090C ∠=,则sin A = = ,sin B = = 2.在 90,=∠∆C ABC Rt 中,若将各边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A 的正弦值 ( ).A .扩大2倍B .缩小2倍C .扩大4倍D .不变 3.在Rt △ABC 中,∠C=90°,若AC=2BC,则sin A 的值是 ( ) .A .12B .2C .5D .5 4.已知在Rt △ABC 中,∠C =90°,直角边AC 是直角边BC 的2倍,则sin ∠A 的值是 .5.如图,角α的顶点为O ,它的一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 上有一点P (3,4),则 sin α= . 知识点二 余弦的意义6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邻边b 与斜边c 的比叫做∠A 的______,记作=_________,即cosA=______=_____.7.在Rt △ABC 中,∠C=90°,AB=5,BC=4,则cosA = .8.在Rt △ABC 中,∠C=90°,sinA=54,则cosB 的值等于( ). A .53 B .54 C .43 D .55 9.如图,在△ABC 中,5AB =,13BC =,AD 是BC 边上的高,4AD =,则CD = ,sin B = .10.如图,在Rt △ABC 中,∠C=900,BC=6,sinA=53,求cosA 和tanB 的值.技能点一 利用网格求三角函数11.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第10题图A DC第9题图A .12 B.22 C .32 D .33技能点二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12.如图,90ACB ∠=,13AB =,12AC =,BCM BAC ∠=∠,求sin BAC ∠ 和点B 到直线MC 的距离.CAB第12题图 第11题图参考答案1.BCABacACABbc2.D 3.C45.4 56.余弦cos A ACABbc7.3 58.B9.10.4cos5A=4tan3B=11.B12.5sin13BAC∠=点B到直线MC的距离为2513.。
4.1 正弦和余弦 课件湘教版初三数学上册
角的对边
斜边
α
根据 “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
等于斜边的一半”,容易得到
sin
30°=
1 2
.
例题探究
例1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3, AB=5.
(1)求sinA的值; (2)求sinB的值.
解:∠A的对边BC=3,斜边AB=5.
于是
sinA
=
BC AB
=
76、人生生命贵太相过知短,暂何,用今金天与放钱弃。了明20天.7.不14一20定.7能.1得42到0.。7.184时。3250分280时年375月分1144日-J星ul期-2二07二.14〇.2二02〇0年七月十四日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7、勇放气眼通前往方天,堂只,要怯我懦们通继往续地,狱收。获的20季:35节2就0:3在5前:12方7.。142.02.072.104T2u0e.s7d.1a4y2, 0Ju.7ly.1144。,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四日 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20:3520:35:127.14.2020Tuesday, July 14, 2020
cos= sin( -). sin= cos( -).
例3 求cos30°,cos60°,cos45°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和余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锐角正弦和余弦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 A 、c os 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2、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3、能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正弦和余弦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4、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正弦和余弦的运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知道特殊三角函数值,从事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的探索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认识正弦、余弦、正切概念,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2、难点与关键: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认识正弦
在Rt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师: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 A .
34110
?
板书:sin A =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举例说明:若a =1,c =3,则sin A =31) 注意: 1、sin A 不是sin 与A 的乘积,而是一个整体;
2、正弦的三种表示方式:sin A 、sin56°、sin ∠DEF
3、sin A 是线段之间的一个比值;sin A 没有单位.
三、认识余弦的定义
一般地,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Rt △ABC 与Rt △A `B `C `,∠C =∠C `=90o ,∠B =∠B `=α,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B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B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在Rt △ABC 中,∠C =90o ,把锐角B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B 的余弦,记作c os B .
四、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还记得我们推导正弦关系的时候所到结论吗?即01sin 302=,0sin 452
= 你还能推导出0sin 60的值及30°、45°、60°角的其它三角函数值吗?
归纳结果
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