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合集下载

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是针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现象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方案。

通过对主体结构沉降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下面是一个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测量施工方案的示例:一、观测点的布置1.根据工程的特点和主体结构的形状、结构特点等因素,确定观测点的布置方案。

观测点应覆盖主体结构的关键部位,如基础、柱子、梁等,以全面观测主体结构的沉降情况。

2.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重要性进行合理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的间距应根据主体结构的尺寸和变形情况来决定,一般为5米-10米。

3.观测点的布置应均匀分布在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以减小观测误差。

同时,观测点的布置应考虑到后续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有的临时结构和荷载情况,避免对观测结果的干扰。

二、观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1.主体结构沉降观测需要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常用的观测仪器包括测距仪、测角仪、水准仪等。

2.观测设备和仪器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和高精度的测量精度,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3.在选择仪器和设备时,还应考虑到工地环境的复杂性和恶劣性,选择具有防尘、防水、抗干扰等功能的仪器和设备。

三、观测方法和频次1.观测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高斯仪测量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2.观测的频次应根据施工进度、主体结构变形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施工周期或者变形速率来决定观测频次。

3.观测数据应及时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数据应进行合理的统计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措施,避免沉降过大或过快导致的安全隐患。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观测数据应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可靠的沉降数据和趋势。

2.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清洗、筛选和校正等步骤,以消除人为误差和其他干扰因素,得到准确的观测数据。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2.建筑物倾斜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
3.基坑周边环境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监测。
4.地下水位变化观测: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
六、观测点布置
1.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四周及主要承重部位均匀布置,每侧不少于3个点,共计不少于12个观测点。
2.倾斜观测点:建筑物四角及主要受力部位均匀布置,每侧不少于2个点,共计不少于8个观测点。
3.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点:根据支护结构形式及设计要求进行布置。
4.地下水位观测点:在基坑周围均匀布置,数量根据基坑大小及设计要求确定。
七、观测周期及频率
1.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完成一个施工阶段进行一次观测;工程完工后,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2.倾斜观测:施工期间,每完成一个施工阶段进行一次观测;工程完工后,每年进行一次观测。
1.掌握建筑物及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分析沉降原因,为调整施工方案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3.为建筑物后期使用和维护提供基础数据。
三、观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2.全站仪测量法: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的倾斜观测。
3.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观测。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水位计进行观测。
六、观测点布置
1.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四周及中间均匀布置,每边不少于3个,共计不少于12个观测点。
2.倾斜观测点:在建筑物四角及中间均匀布置,每边不少于2个,共计不少于观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形成观测总结报告。
本沉降观测检测方案旨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物使用安全,观测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测方案。在观测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观测工作的合法合规。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一)、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二)、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三)、固定水准点;(四)、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五)、《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的要求二、地基回弹观测基础开挖前,在建筑物的纵横主轴线上设置观测点,测定其原始标高;在基坑挖至底面时,找出其测量标志,再测出其标高;在浇筑砼基础前,再测一次标高,从而得到各点的地基回弹值。

三、建筑物自身沉降观测以主楼为主要控制对象,采用二级观测。

按照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外轴线共设置12个观测点,测设点的设置应符合规程的要求,保证人员、仪器、附合观测路线等路线。

结构施工阶段,每加一层观测一次,装修施工阶段每月观测一次,观测截止到沉降量小于1mm/100d。

观测前将仪器放在室外30min,使其与外界环境温度一致,天气恶劣时严禁观测。

当建筑物有异常情况时及时观测,如有不均匀沉降出现,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四、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交工前观测一次;全部竣工后的观察次数:第一年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每次观测结束后,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

最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出下沉曲线图,找出变形规律,做出今后的变形观测趋势预报,提出今后的观测建议。

五、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一)、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二)、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规定不超过50m,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

(三)、前后视距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型主体工程建设在城市中的发展变得愈发频繁。

在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地基和基础进行沉降观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主体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因此,如何对主体工程的沉降进行准确的观测和监测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观测方法选择、观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为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技术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二、沉降观测技术原理和应用沉降观测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观测测量手段来对主体工程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方法。

沉降观测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定测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来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沉降观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对新建主体工程进行沉降监测,以评估其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 对周边区域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以评估新建主体工程对周边区域的影响,避免相邻建筑物的倾斜和损坏。

3. 对旧建筑和历史遗迹进行沉降监测,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避免因地基沉降而引起的破坏。

4. 对地铁、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进行沉降监测,以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交通设施的安全性。

三、观测方法选择在进行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包括:1. 重力式沉降观测法重力式沉降观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沉降观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重力仪器来测定测点的垂直位移变化,从而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重力式沉降观测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对地下结构的沉降监测。

2. GPS沉降观测法GPS沉降观测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沉降观测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地表设置GPS观测点,利用GPS接收机实时监测测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得到地表沉降情况。

GPS 沉降观测法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精度高,适用于大范围地表沉降监测。

3. 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通过水准仪器来测定测点的高程变化,从而反映土地沉降的情况。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沉降是指地面或建筑物由于地下开挖、基础施工等原因而发生的下沉现象。

沉降观测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开挖对周围土壤和建筑物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沉降观测方案,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观测目标1. 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2.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3. 分析沉降引起的工程结构变形和破坏程度;4. 提供相关数据供工程监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参考。

三、观测内容1. 地面沉降观测地面沉降观测是通过在观测点上安装沉降标志物,并定期测量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地面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工程施工的区域,同时考虑周围建筑物等因素。

观测周期为每月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2. 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是通过在建筑物主体结构上安装沉降标志物,并定期测量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建筑物主体结构,以及与施工相关的区域。

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3. 工程结构变形观测工程结构变形观测是通过在关键部位安装变形测量仪器,测量和记录变形数据,以判断沉降所引起的工程结构变形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施工方法来确定。

观测周期为每周一次,在每次观测中应保持相同的观测时间和观测条件。

观测数据应记录并保存在观测日志中。

四、安全措施1. 在进行地面沉降观测时,要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确保观测点不会对交通和行人造成危险。

2. 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时,要确保观测点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观测点的标志物受到破坏。

3. 在进行工程结构变形观测时,要确保测量仪器的安全。

观测点周围应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测量仪器受到破坏。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XX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XX5、本工程施工图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建设单位:XX第一人民医院设计单位:XX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公司监理单位:XX公司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19F,地下1F,框剪结构。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1.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3.2.观测原则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3.3.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设在房屋周边各大角,长边增设观测点,观测点数不少于6点。

为了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布置于通视好的墙上,以减小搬动仪器的次数而造成的误差叠加。

沉降观测点置于相对标高+0.700处,以便观测方便。

观测点采用20钢筋制作,采用后植筋锚固方式埋入结构柱内,为了保证观测点牢固性,埋入深度不小于100,外露部分长度为60,上端焊圆形铁球以便观测,并涂上防腐漆,如右图所示。

根据观测原则要求,共布置4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沉降观测是指对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工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沉降而引起的变形进行监测和记录的工作。

沉降观测的实施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有效的监测和保护措施。

二、实施方案。

1. 观测点的确定。

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首先需要确定观测点的位置。

观测点的选择应覆盖到工程结构的主要承载部位,如建筑物的角部、墙体的中心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地基类型、地下水位、地质构造等因素,确保观测点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2. 观测设备的选择。

沉降观测通常采用测斜仪、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进行。

在选择观测设备时,需要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观测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适用性,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率的确定。

观测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沉降观测的次数。

观测频率的确定应根据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地基条件、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重要工程结构,观测频率应该较高,以及时监测到沉降变化的情况。

4. 观测数据的处理。

在进行沉降观测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首先要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排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

然后,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沉降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5. 观测报告的编制。

最后,根据观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需要编制观测报告。

观测报告应包括观测点的位置、观测设备的选择、观测频率、观测数据的处理结果等内容。

同时,还应对观测数据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工程结构的维护和保护提供参考。

三、总结。

沉降观测是工程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观测方案和严格的观测实施,可以及时监测到沉降变化的情况,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和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因此,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沉降观测工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和使用提供保障。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价指标计算等内容。
02
图表展示
报告中应采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示观测数据和成果评价指标,方便读
者理解。
03
结论与建议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给出主体结构安全状况的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应的
处理措施和建议,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需指出观测中
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为后续工作提供改进方向。
05
沉降观测案例分析与实 战演练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01
02
03
数据筛选
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筛选 ,排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 的数据,保证数据质量。
数据平滑
采用适当的数据平滑技术 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减 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 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分析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 研究沉降变形特征和规律 ,为主体结构的安全评估 提供依据。
沉降观测成果评价指标
沉降观测的适用范围
• 适用范围:沉降观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桥梁、隧道、堤坝等土木工程结构物的变形监测。特别是在地基条件较差、荷载 较大或对变形要求较高的工程中,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高层建筑、地铁工程、大坝等均需进行沉降观测。
02
沉降观测技术与方法
传统沉降观测技术
水准测量法
通过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变化, 计算沉降量。这种方法精度较高
设定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实时、连续的数据采集,并 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
对观测成果进行定量评价,分析隧道的沉降变形特征,采用数 值模型等方法预测未来沉降趋势。
实战演练:沉降观测现场操作
01
02
03
04
仪器准备
准备相应的沉降观测仪器 ,如电子水准仪、测量标 杆、数据传输设备等,确 保仪器精度符合要求。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第1篇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土地沉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沉降观测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观测目标1. 掌握工程周边区域的沉降状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2. 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沉降变化,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1. 观测范围:以工程主体为中心,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的区域。

2. 观测内容:a.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观测点进行周期性测量,获取地表高程变化数据。

b. 深层沉降观测:采用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等设备,对观测井进行周期性测量,获取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1. 观测方法:a.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

b. 深层沉降观测:采用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等方法。

c. 数据处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观测设备:a. 地表沉降观测:水准仪、全站仪、脚架、测量尺等。

b. 深层沉降观测: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测量电缆等。

五、观测周期及频率1. 观测周期: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竣工之日止。

2. 观测频率:a. 地表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至少观测1次;遇特殊情况,如降雨、周边施工等,可适当增加观测频率。

b. 深层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至少观测1次;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观测频率。

六、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1. 质量控制:a.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b. 建立观测数据审核制度,对观测数据进行审核、分析,确保数据质量。

c. 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 成果提交:a. 观测数据:以书面形式提交,包括观测日期、观测值、观测点编号等。

基坑主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基坑主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基坑主体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沉降观测目的和原理1.沉降观测目的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基坑主体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变形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

2.沉降观测原理沉降观测通过在基坑主体上设置水平基准点,测量基准点沉降的高差,根据沉降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观测设备和工具1.观测设备(1)水平仪:用于测量基准点的沉降高差。

(2)经纬仪:用于确定基准点的坐标位置。

(3)GPS定位仪:用于测量基准点的纵向和横向位移。

2.观测工具(1)量程尺:用于测量沉降点的高差。

(2)水平尺:用于调平水平仪和经纬仪。

三、观测点的选择和设置1.观测点选择观测点应选择在基坑主体的四个角和中心位置处,以全面反映基坑沉降情况。

2.观测点设置(1)确定基准点:在基坑主体中心位置选取一个稳定的基准点,进行固定设置,作为测量的基准。

(2)设置观测点:在基坑主体的四个角和中心位置处,以基准点为参照点,测量其高差,并记录下来。

四、观测方法和流程1.观测前准备(1)确定观测周期:根据工程条件和要求,确定每次观测的时间间隔。

(2)清理观测点:在进行观测前,清理观测点及周围环境,确保观测点的稳定性和可读性。

2.观测方法(1)调平水平仪:在基准点处设置水平仪,通过调平水平仪,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测量高差:使用量程尺在观测点处测量高差,记录下来。

(3)测量坐标位置:使用经纬仪和GPS定位仪,对基准点和观测点进行坐标测量,并记录下来。

3.观测流程(1)每次观测前,先调平水平仪和经纬仪。

(2)开始观测后,先测量基准点的高差,再测量观测点的高差。

(3)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五、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数据处理(1)收集观测数据,并整理记录。

(2)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和变形速率。

2.数据分析(1)根据观测数据分析沉降量和变形速率的变化趋势。

(2)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措施。

六、观测报告和总结1.观测报告每次观测完成后,编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数据、沉降量和变形速率的分析结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沉降观测是指通过对土地或建筑物等物体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的一项项目。

沉降观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土地或建筑物的稳定性,及时发现沉降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下面是一份沉降观测方案,具体如下:一、观测目的:1. 了解观测地点的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2. 监测观测地点的土地或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4. 提供参考数据用于土地开发或建筑物修复和加固等项目。

二、观测内容:1. 观测地点的沉降情况;2. 观测地点的地表变形情况;3. 观测点的相对位移;4. 地下水位变化;5. 其他可能影响观测地点沉降的因素。

三、观测方法:1. 安装沉降仪、测量仪器等设备,对观测点进行定位和测量;2. 根据观测对象和具体情况,采取静态观测或动态观测的方法;3. 根据观测周期进行定期观测,记录数据;4.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观测操作,并做好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观测频率:1. 根据观测地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观测需求确定观测频率。

例如,对于稳定的土地和建筑物,可以选择每年一次观测;对于潜在沉降问题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每季度或每个月观测一次;2. 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观测频率;3. 需要保证观测频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得到准确的观测结果。

五、数据处理:1. 将观测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观测数据库;2. 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排除可能的误差和偏差;3. 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沉降速率、沉降量等相关信息;4. 根据观测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以上是一份沉降观测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实施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观测地点和观测需求进行调整和细化。

在观测过程中,需注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观测地点的环境变化和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观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土地利用日益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密集开展导致地基沉
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沉降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施工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
掌握地表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三、施工方案
1. 测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合理布设观测测点,保证测点分布均匀、覆盖
面广。

2. 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仪器,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次
制定合理的观测频次,一般选择每天定时观测一次,突发情况下可随时增加观
测频次。

4.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需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定期制作观测报告,做好数据
备份与归档工作。

四、施工流程
1.勘察测量
2.测点布设
3.仪器调试
4.数据采集
5.数据传输与处理
五、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观测操作规程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
3.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六、安全措施
1.观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观测场地需设置警示标志
3.遇到雷雨等恶劣气象情况需及时撤离
七、验收标准
1.观测数据准确,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2.观测报告清晰明了,数据可靠
3.施工过程中无影响观测的意外事件发生
结语
沉降观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1. 项目背景本工程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的,进行沉降观测工程。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或结构物出现的沉降情况,保障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安全使用。

2. 工程内容(1)安装沉降观测设备: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或结构物周边确定监测点位,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2)数据采集与监测: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实时记录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期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 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点位,购买和调试沉降监测设备,准备相关施工人员和工具。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在监测点位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且稳定。

(3)数据采集与监测: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确保数据能够稳定采集,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安全与环保(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杜绝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施工环境整洁与安全。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环境污染。

5. 质量与验收(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2)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无误。

(3)验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确认沉降观测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施工进度(1)前期准备:计划完成时间 3 天。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计划完成时间 5 天。

(3)数据采集与监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

7. 经济指标本工程总投资为 xxx 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用等。

(完整版)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完整版)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 (2)二、沉降观测 (3)1、沉降水准点布设 (3)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3)3、沉降点的形式与埋设 (4)4、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4)三、沉降观测的经验 (5)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6)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8)3、两个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10)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保利中景花园(2)建设单位:保利韶关房地产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7)建设地点:韶关市武江区七号地(8)建设面积:177054 平方米(9)建筑形式:1 栋、10 栋楼地上18 层(首层层高4.5 米,二至十八层层高2.9 米);2 栋—5 栋楼地上33 层(首层5.5 米,二至三十三层层高2.9 米);6 栋—9 栋楼地上34 层(所有楼层层高均为2.9 米);商铺一层(层高5.6 米)。

地下部分为整体地下室一层(层高为5.25 米)。

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20074)保利中景花园施工图纸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测量人员的确定、观测点的布置、沉降测量及记录、沉降观测测量报告的编制等沉降观测相关工作,全权委托韶关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测绘组进行操作。

二、沉降观测1、沉降水准点的布设:(1)、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不少于3 个,以组成水准网。

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一、作业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6、珠江新城海心沙绿化改造及地下空间工程结构设计图纸。

二、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2.1精度及监测仪器选择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变形测量等级划分标准,若工程定为二级建筑变形测量,其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若工程定为一级建筑变形测量,其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15mm。

拟投入本项目的监测仪器见下表拟投入本项目的监测仪器一览表表1序号测试元件、仪器单位产地监测精度检定/校准机构1 DNA03数字式精密电子水准仪(配铟钢条码尺2个)2套瑞士±0.3mm/km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2、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现场采用DNA03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合铟钢条码尺按变形测量等级一级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

观测线路组成闭合环。

野外作业应遵守“三固定”的原则,并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

①、水准环线闭合差≤0.3n mm;n—测站数;②、视线长度≤30m;③、视线高度≥0.5m;④、前后视距较差≤0.7m;⑤、前后视距累积差≤1.0m;⑥、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读数之差≤0.3mm;⑦、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所测高差较差≤0.5mm。

2.3、点位布置及安装1、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布设,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观测条件,在建筑主体周围不受影响的地方布设3~4个深埋式水准基点作为变形监测网高程起算基准点。

水准基点的埋设:在预选好的点位上,先用钻机钻进基岩2米成孔,然后内插镀锌水管并回填混凝土浆。

待混凝土浆固结后,在钢管上端焊圆钢珠并编号做保护井。

2、观测点是固定在待测建筑物上的测量标志,埋设位置应保证监测一段时期内能顺利进行观测,并能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26118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26118

“主体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东汽住房”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总工:审核人:工程技术负责人:目录一、工程简介0二、观测内容1三、执行的规范依据1四、主要技术要求1五、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5六、观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的成果6一、工程简介“龙华新居工程二期"项目由四川省天拓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开发。

根据业主及有关规范要求,需对该项目1#—8#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以便了解地基的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建筑质量的评定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二、观测内容“龙华新居工程二期”1#至8#建筑物沉降观测.三、执行的规范依据①、四川省地方标准《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③、本工程技术设计方案四、主要技术要求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因瓦合金水准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

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15天)或按建筑物的荷载增加情况分别进行观测(每增加1—3层观测一个周期)。

主体沉降观测的大概内容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的大概内容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主体沉降观测的大概内容主体沉降观测方案一想起沉降观测,那可真是门大学问。

记得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时,总觉得沉降观测是个挺神秘的东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年的经验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主体沉降观测方案的大概内容。

咱们得明确沉降观测的目的。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1.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的布置可是沉降观测的第一步。

我们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状、用途等因素,合理选择观测点。

一般来说,观测点要分布在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以及中间位置。

如果是大型建筑物,还要在楼板、墙体、柱子等关键部位设置观测点。

2.观测设备的选择沉降观测可离不开专业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设备:水准仪和全站仪。

水准仪适用于小范围的沉降观测,全站仪则适用于大范围的沉降观测。

选择合适的设备,可是确保观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

3.观测频率的确定观测频率可是沉降观测的核心。

一般来说,观测频率要根据建筑物的施工进度、沉降速度等因素来确定。

施工初期,沉降速度较快,观测频率要相对较高;施工后期,沉降速度减缓,观测频率可以适当降低。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观测频率。

4.观测数据的处理观测数据可是沉降观测的成果。

我们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沉降曲线。

沉降曲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我们制定调整措施提供依据。

5.观测成果的应用观测成果的应用可是沉降观测的最终目的。

我们要根据沉降曲线,评估建筑物的沉降状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

如果沉降速度超过允许范围,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沉降观测方案的具体内容:一、观测点的布置1.观测点选择(1)建筑物的四个角落;(2)楼板、墙体、柱子等关键部位;(3)建筑物周边的地下管线;(4)建筑物周边的绿化带。

2.观测点布置原则(1)观测点要均匀分布;(2)观测点要便于观测和测量;(3)观测点要避开障碍物;(4)观测点要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旨在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变形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观测内容:1.观测建筑主体的竖向沉降变形;2.观测建筑主体的水平位移变形;3.观测建筑主体的倾斜变形。

三、观测对象:本观测方案适用于建筑主体的沉降观测,包括建筑主体的框架结构、基础、承重墙等关键组成部分。

四、观测方法:1.测量仪器的选择: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或测量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测点布设:根据建筑主体的结构特点,合理布设监测测点。

测点应覆盖建筑主体的关键结构部位,包括建筑主体的四个角点、房间墙角等关键部位。

3.测点的固定:测点应固定牢固,确保测点位置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混凝土固定点或者钉子固定点的方式进行固定。

4.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要求,确定观测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每季度进行观测,以及在重大活动或事件发生后进行特定时段的观测。

5.数据的处理:将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建筑主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评估。

五、观测结果的评价:1.观测数据的分析: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数值大小,分析建筑主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判断是否超过设计要求。

2.评估结果的呈现:将观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建筑主体各部位的沉降变形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以及评估结论等。

六、观测方案优化:1.根据观测结果的评价,可以调整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增加观测点的数量或调整观测频率,以更加准确地监测沉降情况。

2.建议对观测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以适应建筑物变形特点和使用情况的变化。

以上为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97263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97263

目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 (2)二、沉降观测 (3)1、沉降水准点布设 (3)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3)3、沉降点的形式与埋设 (4)4、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4)三、沉降观测的经验 (5)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6)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8)3、两个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10)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保利中景花园(2)建设单位:保利韶关房地产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7)建设地点:韶关市武江区七号地(8)建设面积:177054平方米(9)建筑形式:1栋、10栋楼地上18层(首层层高4.5米,二至十八层层高2.9米);2栋—5栋楼地上33层(首层5.5米,二至三十三层层高2.9米);6栋—9栋楼地上34层(所有楼层层高均为2.9米);商铺一层(层高5.6米)。

地下部分为整体地下室一层(层高为5.25米)。

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4)保利中景花园施工图纸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测量人员的确定、观测点的布置、沉降测量及记录、沉降观测测量报告的编制等沉降观测相关工作,全权委托韶关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测绘组进行操作。

二、沉降观测1、沉降水准点的布设:(1)、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不少于3个,以组成水准网。

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四川xxx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年8月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沉降观测方案项目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 设计负责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年月日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签名):年月日目录1 工程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作业内容 (1)1.3测区概况 (1)2 设计依据 (1)3 方案设计 (2)3.1资源投入 (2)3.2测量作业 (2)4 沉降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 (6)5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 (7)6 成果与资料提交 (8)7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8)7.1安全生产措施 (8)7.2文明施工措施 (9)8 服务承诺 (9)附录沉降观测布点示意图 (10)拉菲2-1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沉降观测方案1 工程概述1.1 项目概况拉菲2-1项目建设单位为四川宜宾成中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深圳市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宜宾市翠屏片区天柏组团城北新区范围内。

该项目由1#楼(包括1栋、10栋、11栋住宅楼),2#楼(包括2栋、3栋、4栋住宅楼),3#楼(包括5栋、6栋、7栋住宅楼),4#楼(包括8栋、9栋住宅楼),12栋、13栋、14栋住宅楼和地下室组成。

12栋住宅楼:33层,高度99.25m,建筑面积为13169.09㎡,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1969.00㎡,总建筑面积252728.25㎡。

独基、筏板基础。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为有效指导本次沉降观测,特制订此技术设计。

1.2 作业内容针对拉菲2-1项目中的1#楼、10#楼、11#楼、12#楼栋建筑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1.3 测区概况宜宾位于中国四川盆地南部年平均气温18℃左右。

测区内部施工车辆往返穿梭、施工人员往来、设备震动等因素将对观测产生影响。

2 设计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6、施工总平面图;7、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

3 方案设计3.1 资源投入1、本项目组成人员及分工人员情况表2、仪器选用仪器设备情况表3、仪器精度与检校所采用观测仪器为DS05级,满足本项目精度要求。

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对所采用的仪器,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中要求的检验项目定期进行检验和校正。

3.2 测量作业1、基准网建立根据本项工程实际情况的需要,在远离待测主体且稳定的位置采用钻探机钻孔置入法埋设3个深式水准点BM1、BM2、BM3作为沉降观测基准点。

本项目采用假定高程基准,假定基准点BM1的高程为500.0000m,其它基准点和观测点高程由此推算而来。

基准点采用二等水准观测的要求进行观测。

2、沉降观测点作业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建筑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的特征点上,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

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建筑物的四大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主要转角)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每幢楼沉降观测点一般应埋设在一层剪力墙或柱+0.30m标高处,施工时将沉降观测点预理在指定位置,并将上口打磨成圆头。

具体观测点的布置详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实际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水准基准点的设置:宜选择在相邻建筑物(原有老建筑物没有沉降变形量)或公路之上,位置适宜、观测方便,并准确测定其水准基点高程。

3、沉降观测精度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实施: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采用精密水准仪与铟瓦条码尺配合施测,视线长度S ≤30m ,前后视距较差≤0.5m ,前后视距累积差≤1.5m ,视线离地面高度≤2.80m 且≥0.5m ,相邻基准点高中误差≤0.5<mm>,每站中误差≤0.15<mm>,环闭合差≤0.30<mm>)n 4/(]/[•∆∆±=∆R M式中: M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m>∆——水准路线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R ——水准测段长度<km>n ——测段数N F WW M W /]/[±=式中: w M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m>W ——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准环闭合差<mm>F ——水准环线周长<km>N ——水准环数水准观测的限差(mm )*注:表中n 为测站数。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注: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对同一尺面的两次不同读数不设限差,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

4、观测方法施测方法:采用环形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每测段或全线路为偶数站。

计算时将环线闭合差按测站数进行平差,准确计算出各沉降点的高程。

相邻两次观测的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沉降量。

5、精度保障为保障测量精度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严格按照“五定”的原则进行施测。

固定的基准点和观测点。

基准点构成闭合水准网,严谨平差后,以固定的基准点为起算依据施测观测点;固定的仪器。

仪器采用天宝DINI03水准仪,并经过国家职能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每次施测前应对仪器i角进行检查,仪器稳定可靠是数据准确的重要保障;固定的作业人员。

变形观测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工程师及以上的职称,项目组人员应具有丰富的水准测量经验,同一项目应固定人员施测;固定的观测路线。

每次施测的线路应基本一样,在每个转点位置应有标示;基本固定的观测环境。

温度、湿度、阳光等外界因素也是影响测绘精度的重要原因,在变形观测测量中,应保证测量的观测环境基本相同;使用合格的软件。

外业采集回来的原始数据,应使用合格的软件,进行严谨平差。

6、周期设计待基准点、观测点埋好稳固后,即可进行首次观测,之后每加建3层观测1次;封顶后每月1次至竣工验收。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根据观测数据反映,当最后100天内各观测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0.01mm/d-0.04mm/d,说明基础沉降已趋于稳定,即可停止观测。

结合项目地基土压缩性能,取0.02mm/d作为本项目地基土沉降稳定标准。

如果沉降速率均大于0.02mm/d,则应继续每月观测1次直至建筑物趋于稳定。

预计观测期次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待基础起至±0.O0并且达到埋设观测点条件时进行观测点埋设,待观测点稳固后进行第1次观测。

之后荷载每增加3层观测1次。

封顶后至竣工验收期间预计每月观测1次。

如遇强降雨、基础四周大面积积水、荷载突然增加等情况,请现场相关单位及时通知我方增加观测次数。

7、具体工作量统计4 沉降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原则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数据确定。

如果委托方未提供该数据,则在征得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相关规定: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注: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变形观测的变形量预警值,一般取允许变形值的60%”。

故本项目沉降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如下表:沉降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一览表5.5.7款中公式α=LS S B A 计算。

式中:A S ——A 点的累计沉降量(mm );B S ——B 点的累计沉降量(mm );L ——A 、B 两点间的距离(mm )。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3.4条规定,对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当Hg >100m 时,基础允许倾斜值为0.002; 当60<Hg ≤100时,基础允许倾斜值为0.0025。

5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在我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各方人员紧密配合下,我单位已及时、准确、优良地完成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将本项目作为2015年度我单位的重点工程。

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从技术设计、外业观测、内业处理、技术总结到资料审查都严格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等相关规范执行,并制定以下措施。

单位领导亲自部署和监督,工作组从技术设计、外业观测、内业处理、技术总结到质量审查、审核实行全方位指导。

挑选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项目负责人承担此工程。

使用检定合格的DS05级水准仪配合2.0m因瓦尺进行外业观测。

严格执行三级检审的制度,确保测绘成果质量。

6 成果与资料提交每周期观测后,交付该期观测成果资料,计算观测点高程、观测点本周期相对于前一周期的相对变化量、相对于第一周期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

每次沉降观测后,及时向委托方或监理反馈观测结果,若测量后发现平均沉降量或建筑倾斜较大,立即向委托方汇报;若测量结果正常,则在每次测量结束后2—3天内向委托方提供观测成果。

全部观测结束后提交技术总结报告,包括:1、变形分析报告。

2、水准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3、沉降量统计表。

4、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7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7.1 安全生产措施为确保安全生产,我单位制定了如下的安全制度:1、现场建立工程负责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制订管理细则,做到人人重视生产安全,大家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3、做好安全教育、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为做好本次沉降观测,不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本次沉降外业观测将继续按以往的积累经验做好以下几项安全工作:1、所有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测量时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请他们予以配合。

3、测站上必须有专人负责测站安全。

4、注意往返于本单位和现场之间的行车安全。

7.2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是企业文明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企业赢取良好社会形象的手段。

我单位将以此为契机,展现我单位测量队伍的风采,进一步树立我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由此特制定以下文明施工措施:1、搞好文明施工生产,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根据施工部署,将每次观测工作有序和合理的进行。

2、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3、在施测过程中,应积极与施工方协调配合,遵守施工方现场的规章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