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环境变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及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及对策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知识结构的变化随着知识的快速增长,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在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学习专业课程,对于政治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兴趣不高。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对策: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开设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能够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社会科学的认识。
二、舆情环境的变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网络消息、信息的冲击阻挡住了学生们的视听。
面对这种挑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思想理性功不可没,加之社会矛盾与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舆情环境。
对策: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媒体。
启发学生概括、提炼信息的正确方法;帮助他们始终保持理性判断能力,不受舆论的干扰,增强自我修养和思想素质。
三、国家形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国家性突发事件都会对国家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许多大学生甚至会抱着“往西方看,往国内看,政治透明度递减”的态度。
这种消极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思想意识。
对策:让大学生理解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大学生需要增强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了解本国的国别形象,体会国家的发展与成长,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对未来的理性认识。
四、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的尝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缺乏趣味性,无法激发大学生的思考和热情。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对策:尝试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如通过某些富有趣味性的体育竞技、手游等多样化的方式展开教育。
同时要利用各类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快速传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广大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信息资源和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帮助。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个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应对:一、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成长环境变化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多样化,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了新的影响,容易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针对这一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加强网络文化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引导大学生理智、理性地使用互联网,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
二、新时期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的挑战。
随着社会多样化、开放化的发展,大学生的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思潮很容易导致学生思想的分裂和对社会的失去信心的现象。
针对这一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根本政治道德和思想的核心价值,回归公平、宽容、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基本价值,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外部多元化文化和思想的挑战。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思想、信仰在大学生中混合交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同时,西方的思想和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针对这一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传承中华文化与传统道德,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来适应当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四、国际化背景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挑战。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从事国际教育工作的学校和老师也越来越多,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增多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需要全面提高,积极拓展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是必然的,只有认真对待并对其进行积极应对,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大学生在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健康、快乐、成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良好,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1. 思想空虚: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正确的思想意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认识不足,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诱导,导致思想上的空洞和迷茫。
2. 教育体制不健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机制不够健全,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的教学制度,使得教育效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多变复杂,社会风气不健康,一些错误的思想倾向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导致他们的思想受到侵蚀。
4. 精神追求不明确:当前一些大学生在精神追求上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正确的道德信念和精神追求,导致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
1.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立健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明确教育目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2. 严格管理治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确保教育内容科学、教学环境良好,杜绝一切可能对学生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3. 加强社会监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社会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教育现象。
4.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引导社会环境的健康向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正确的思想理念和社会价值观,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5. 加强文化建设:大学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里培养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人文情操。
6.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大学生教育课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7.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举办演讲、讲座、辩论赛等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增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发展途径的探讨
一
、
前 言
景, 在对社会所 进行 的现代化改造中 ,我们 正遭 遇着奇特的文化交融 与冲突。一方面 , 我 们要完 成 由近代思 维 向现代思 维方式 的
会实践的统一 , 坚持实现 自 身价值与服务祖 国人民的统一 , 坚持树 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
苦奋斗的统一” 。
根据中共 中央国务院发布的 《 关于进一 步 加 强 和改 进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的意 见》 , 必须 充分认 识新形势下进一 步加强和 改进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育 工作 的重 要性和 紧迫性 ,在继承和发扬优 良传统 的基础上 ,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发展新理论 ,构建新 体 系,拓展新 内容,探索新方法 , 切 实把 大
对 于高校 “ 思政课”教学社会化 , 有 人 认为 。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 的形成 和 发展起 了重要 的影响作用 , 而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还有人认 为 , 大学生 的社会 化是在 学校与 社会 环境 的双 向互动作用下形成的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
突。 在我国, 我们 曾经历 了由传统社会的 “ 惟 我独尊”到近代 以来 的以借鉴西方文化而图 自强的 “ 西方化 ”两种极端 的道路 。实践证
进行 一定 的技术 处理 ,通过一定 的程序 设 置 ,引导学生登录我们的主流网站和网页 ;
明 ,固执 于任何一端 , 都很难获得真正 的成
功。由此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多元 价值共存的局面也是必然 的。 ( 三 )以人 为本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出发点 。当今社会
第三 ,发挥人才优 势,建立一支有深厚的马
思政教育 2 0 1 4年 1期 ( 中)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发展途径的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现状【摘要】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三方面展开论述。
在分析了影响因素、问题现状、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政策评价等内容。
通过总结反思和展望未来,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和进步。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不仅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发展成长。
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现状、影响因素、问题现状、发展趋势、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政策评价、总结反思、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背景部分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以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文中有多少次出现了某个词语,或者对文章进行任何评价等。
以下是关于的内容: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也可以帮助政府和学校更好地制定教育政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通过研究现状和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在当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特别是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的时候。
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的因素,还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改善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及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及对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与生活经验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旧有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挖掘大学生思想中的新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新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体验,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根本标准,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充分感知社会变革和自身成长,提升实践能力。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政治思想教育也应紧紧围绕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创新思维、创新企业家精神、创新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对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增强创新能力。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
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包含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智能硬件等的新兴技术,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与服务资源,优化教育方式,打造智慧校园,提升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并适应社会需求。
政治思想教育的新变化,注定激发大学生思考,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此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的革新和创新。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传统的集中式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方式。
1.2 研究意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
在当前社会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能力和素养。
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今后的改革提供依据。
其次,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可以为高校提供可行的改革方向和策略。
再次,通过分享实践案例和评估效果,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高校的改革提供参考。
最后,展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方向和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和方法。
通过分享实践案例和进行效果评估,总结出有效的创新策略和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培养更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具有独立人格和正确思想观念的优秀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支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探析
想 、 力 、 为 等 多 个 方 面 , 有 整 体 性 而 非 单 纯 地 传 授 知 识 能 行 具 或培 养能 力 或 树 立 理 想 信 念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目的 还要 有 实践 性 ,给整 个 高 校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活 动 的 开 展 提 供 明 确 的依 据
过 程 和 学科 自身等 方 面进 行 创 新 以增 强教 学效 果 。
关 键 词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育 创 新 必 要 性
措 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创 新
思 想 政 治理 论教 育 是 高 校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 渠道 ” “ 阵 地 ” 也 是 帮 助 大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世 界 观 、 主 和 主 。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重 要 途 径 , 过 多 年 的理 论 探 讨 和 教 学 实 践 , 经 取 得 了一 定 的 成绩 。 前 , 想 政 治 理论 教育 的环 境 、 当 思 内容 、 渠 道 等 都 发 生 了重 大变 化 ,高校 思想 政 治 理论 教育 T作 面 临 着 新 的机 遇 和 挑 战 。 高校 思 想 政 治理 论 教 育 只 有 寻 找新 的 切 人 点 , 力 走 创 新 之 路 . 能 进 一 步 增 强 教 育 的 实 效 性 , 能 真 努 才 才 正 把 党 中 央 对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要 求 落 到 实 处 。 新 时期 高 校 思 想 政治 理 论 教 育 创 新 的 必 要 性
与指 导 , 化 为 与受 教 育 者 的活 动 进行 协 作 的 方 法 。 转 ( ) 育过程创新。 二 教 1以学 生 为 本 , 化 师 生 关 系 。 . 优 教 育 者 的 角 色 必 须 转 变 ,改 变 传 统 的 教 育 中灌 输 与被 灌 输 、 服 与 被 征 服 的不 平 等 关 系 。经 验证 明, 征 当代 大 学 生 格 外 重视 教 师 的思 想 状 况 、 治 信仰 及教 师 的感 染 力 、 和 力 和 教 政 亲 学 的趣 味 性 。 在 实 践 教 学 活 动 中 要 形 成 良好 的 师 生关 系与 教 学 氛 围, 少 学 生 对 思 想 政 治 课 的反 感 心 理 , 高 思 想 政 治 课 减 提 程 教 育 的 实 效 性 ,就 必 须 要 求 思 政 课 程 的授 课 教 师具 备 科 学 的教 育 理 念 和 良好 的 职 业 修 养 ,在 不 断 加 强 自身理 论 素质 修 养 的 同时 , 尽 全 力 地 掌 握 并 运 用 先 进 的 教 学 理 念 、 学 手 段 . 竭 教 在 师 德 上 和 人 格 上 、 学 水 平 上 吸 引 学 生 。 得 学 生 的 爱 戴 教 博 教 师 不 仅 是 知 识 的 传 授 者 . 生 学 习 的引 导 者 . 且要 成 为 学 学 而 生 的 顾 问 , 换 意 见 的参 与者 , 助 发现 矛盾 而不 是 拿 出真 理 交 帮 的人 。 教 学 中要 充 分 发挥 学生 主体 性 , 进 学 生 全 面 和谐 发 在 促 展 。也 就 是 要 密 切 关 注 学 生 的 思 想 动 态 ,针 对 当前 的现 实 矛 盾 、 点 问题 和 敏 感 问 题 , 导 学 生 用 马克 思 主 义 的 立 场 、 热 引 观 点 、 法 去 分 析 问 题 和 解决 问题 。 方 2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育 内 容 既 要 突 出政 治 性 . 要 注 重 层 . 义 次性 。 由于 当 前 国 内 、 国际 政 治 形 势 的 不 断 变 化 . 出政 治 性 就 突 是 要 进 一 步加 强 党 的 基本 理 论 、基 本路 线 和 基本 纲 领 教 育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世 界 观 、 生 观 、 值 观 教 育 , 当代 大学 生 意 识 人 价 使 到 自己 肩 负 的重 任 , 也 是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最 高层 次 的 目标 。 这 该 层 次 具有 方 向性 和抽 象 性 , 此 , 因 如果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育 的 重 点 放 在抽 象 的 理论 层 次 就很 难调 动起 广大 学 生 学 习 的 自觉 性 , 须 经 过 具 体 化才 能直 接 作 用 于 教 育对 象 从 实际 操 作 层 必 面 讲 , 是 要 将 现 实 生 活 提 出 的 、 大学 生 普 遍 关 心 的 重 大 理 就 广 论 和 现 实 问题 作 为 讲 授 的重 点 。教 师 凭 借 对 既 有 理 论 的 透 彻 理 解 和 对现 实 问题 富有 穿 透 力 的解 释 .帮 助 学 生 实 现 抽 象 理 论 与 现 实 问题 的有 机 结 合 ,解 决 长 期 困扰 着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教 学 因脱 离 实 际而 使 学 生 缺 乏 兴 趣 的 问题 。这 就 要 求 在 确 定 讲 授 内 容 前 , 利 用 开 座 谈 会 方 式 、 样 调 查 方 法 、 入 访 谈 的 要 抽 深 方法 对 广 大 学 生 进 行 意 向调 查 ,并 将 学 生 的 意 见 有 机 地 整 合 到 现有 的教 学 内容 体 系 中 。 3教 育 方 式 、 段 的 创 新 . 手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根 ¨ 的 是 帮 助 学 生 { 疆清 思 想 疑 惑 . 捉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更显重要。
本报告旨在探讨新时代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1.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具有新的特点和要求。
高校思政工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要密切结合国情和时代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2.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价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思政内容融入各个学科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思政教育内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课程设置,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各专业课程中。
可以通过增加思政课程的学时,拓宽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保思政内容得到深入学习。
2.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
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水平高校教师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水平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加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政教育能力。
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方法1.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通过实施课程项目、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及改进措施
随着 改革 开放 的不 断 深入 和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逐 步健 全 , 国的社会 经 济各方 面 发生 深 我 刻变 化 。特别 是 随着 高 校 扩 招 , 业 制 度 的改 变 , 就 网络 化 、 息 化 和数 字 化 高 新 技术 的迅 猛 发 展 , 信 各 种思 想文 化 的相互 激荡 , 高校 思想 政治 工作 面 临着
第1 第1 4卷 期
21 0 2年 2月
黄 冈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a g a gP ltc nc o r a fHu n g n oye h i
Vo . 4 No 1 11 .
Fe . 01 b2 2
高 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面 临 的 新 形 势 及改 进 措 施
1 市 场经 济体 制 的确 立 使 高 校 的 价值 取 向功 .
利化
市 场经 济 的确 立 , 大 改 变人 们 的思 想 观 念 。 极
但 不 完 善 的市 场 体制 以及 市 场经 济 的负 面效 应对 高 校学 生 的世界 观 、 生观 和价 值观 产生 了重 大 而 人
了视 野 , 取 丰 富 的知识 和信 息 , 网络 是 一 把 双 获 但 刃剑 , 给人们 生 活 学 习 带来 便 利 的 同时 , 带 来 不 也 少负 面效应 。网络 的虚 拟 性 、 蔽性 、 质 性 和 无 隐 异 约束 性 , 使许 多学 生 沉 迷 在 网络 中不 能 自拔 , 业 学
一
体 利益 。在 经济 全球 化和社 会转 型 时期 , 种 思 想 各
文 化相 互激 荡 , 国外 各 种势 力 对 我 国政 治 、 济 和 经 文化 渗透无 处 不 在 , 国内各 种 社 会 矛 盾 凸 显 , 些 一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一、本文概述《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一文旨在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
文章首先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其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接着,文章指出了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困境,如教学内容与方法滞后、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评估机制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包括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等。
本文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以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各高校普遍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推动了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结合。
同时,随着教师思政素养的不断提升,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一些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学习中,通过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思政元素难以真正融入课程中。
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些学生对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参与度,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取得显著成效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与新方法新载体和新途径研究
目前 的 大 学 生 生 活 的 时 代 正 是 价 值 取 向 多 元 化 的 时 代, 社 会 环 境 发 生 了变 化 , 社会利益矛 盾的冲击 、 生 活 方 式 多样化的冲击、 网 络 文化 的普 遍 进 入 , 使 得德 育 工作 面 临更 多 的 挑 战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工 作 者 应 该 研 究 新 情 况 . 了 解 新 问 题, 不 断地 研 究 有 效 的 思想 政 治 教 育 新 方 法 、 新 载体 和新 途 径 。本 文 以 齐齐 哈尔 工 程 学 院 马 列 教 研 部 在 思 想 政治 理论 课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的创 新 思 考 和 做 法 为 内 容 .提 出 了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应 对 环境 变化 的新 方法 、 新 载 体 和新 途 径 。 思想 政 治 教 育 环境 的变 化 ( 一) 生 活 方 式 的 多 样 化 带 来 的 环 境 压 力 重视德育并不 是我国特有 的“ 专利 ” 。 而 是 一 个 世 界 性 的 大 趋 势 。随 着 物 质 文 化 水 平 的 提 高 , 人 们 的生 活 方 式 也走 向 了多 样 化 . 传 统 的 生 活 观 念受 到 了拜 金 主 义 、 享 乐 主 义 和 极 端 个 人 主 义 的 冲击 , “ 高富帅” 、 “ 白 富美 ” 观 念 影 响着 新 成 长 起 来 的 一 代 。 网络 的普 及 , 信 息来 源 的多 样 和 容 易 , 带 给 学 生 更 多 的 未 加 过滤 的信 息 , 加 上社 会 的不 良 风气 。 影 响 了 他 们 的道 德 判 断 和价 值 标 准 。负 面 信 息 的 报 道 不 但 不 能 够 带给大家警示 。 却 让 很 多 意 志 薄 弱 的学 生 跟 风 追 崇 , 成 了他 们 的反 面 教 材 。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新时代,针对高校学生特点和社会变化的趋势,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和实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以时代需求为导向,积极拥抱新科技,推动教育环境的变革,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一、以时代需求为导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以时代需求为导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身心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成长需求等等。
在新时代,高校学生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发挥学习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练就更加全面的素质,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以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需求。
二、积极拥抱新科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积极拥抱新科技。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互联网、移动设备、智能课堂等先进科技手段的优势,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活泼。
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网络辅导、在线交流、微信答疑等,让学生更加接近社会。
三、推动教育环境的变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推动教育环境的变革。
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更加注意,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打造积极向上、善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在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学生将会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整体的素质水平。
四、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提高思政课教育质量。
学校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对教学过程标准和评价机制的制定和落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完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取新时代社会的最新信息,形成深入实践的能力和特点。
五、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策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日益重要。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自由开放的微观环境近年来,社会环境越来越开放,这种开放的氛围也渗透到了校园。
然而,在自由的微观环境下,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利他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受到了很大的考验。
很多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表现出抵触之情。
解决方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通过方式多样、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此外,要在教育工作中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参与度。
二、曝光公开和网络的信息传播通过新闻媒体传播与网络信息传播,任何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可能成为众矢之的,甚至会被某些人扭曲报道或恶意评论。
由此,一些宣传动员的工作遇到了挑战。
解决方案:增强自我宣传和教育的有效性。
就是要增加自身的宣传及传媒与校内活动推广。
在宣传时,注重细节,有效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对于网络传播方面,也要关注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维护技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避免在网络宣传的过程中被恶意攻击。
三、时代背景的变革和理念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愈来愈多地责任向社会转移,因此教育场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然面临着理念转变和时代背景变化的考验。
如果我们不能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客观实际,在思政教育中提出合理的理念和观点,就会难以使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有足够的认识和接受。
解决方案: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国情下,注重创新与发展。
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中国梦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政策的沟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确立目标与任务,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和强化。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开展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和现状1.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化教育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等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2.现状然而,在实际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学生普遍缺乏对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而学校的急于求成,快速完成考试,只是一种让学生死死地念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1.时代要求:新时代的背景下,时代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2.学生群体:未来的学生群体信息丰富,思想更加成熟,需要更加注重交互式教学,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社会需求: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要我们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推行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只有学生真正感受生活,才能更好地体会文化价值和社会环境变化。
2.强化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会激励大家合作,多方面展示学生的思想,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学生对团队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使用新媒体教育。
利用新媒体,通过多视角、多维度展示统一性,来引发学生思考、交流和创新。
通过互联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技巧等领域。
2.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利于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
3.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意识。
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培育高尚的思想和品格。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及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及对策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对策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而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思想观念的拓宽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信息来源,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以拓宽,更加开放包容。
这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难以收到他们的认同。
2. 信息技术的支撑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获取价值观的不同来源,这就使得单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容易被绕过或落空。
3. 教育个性化的需求大学生是一个多样化、个性化的群体,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教育需求都不同,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个性化要求。
在传统教育强调“一锅煮”,“批量生产”的观念下,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差异需求。
4. 学科交叉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学院校的学科交叉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为思政教育增加了一定的复杂度,也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挑战。
1.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实效性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拓宽,我们应该加强对其思想观念的引导,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尊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在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建立共同的信任和尊重基础上进行教育。
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思政教育,通过针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如环境、社会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
对于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我们应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科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贴近生活、关怀人民的活动形式多样,如程序教育、APP应用、微信公众号等,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运用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
在教育个性化的需求方面,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育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思想,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反馈。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与路径,分析当前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然后从理念层面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在理念层面,本文强调了以学生为本、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等原则;在实践路径上,本文提出了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课程思政的实施理念,其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为目标。
这一理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程的专属任务,更是所有课程的共同责任。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倡导全面育人的观念。
它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塑造。
因此,各类课程都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强调隐性教育的价值。
与传统的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更加注重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它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这种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思政实施的理念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其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与解决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与解决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与解决路径
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在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着许多难点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的是与国家政治有关的较重要的话题,学生由于
年龄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往往难以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需要师资力量充足,而有限的师资力量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再者,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繁复,学生分散注意力,对细节处理上容易出错,而且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成效。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容易遭到漫骂,一旦出现类似现象会影响课堂秩序和环境。
在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方面,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进行有效的支持。
首先,增加师资力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以弥补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之间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的差距。
其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统,突出核心素质教育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此外,改革评估体系,推行综合性考核,使学生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得到更准确的定位和认知,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作用。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新颖时尚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提高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总之,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
的难点问题,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开展的现状及优化路径
调查结果表明,基于课程思政的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 分护理院校已经将思想政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开发 了相应的课程思政内容。同时,一些院校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以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部分院校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入, 将其视为独立的课程体系,没有将其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另外,部分教学方法 和手段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中,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竞 技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 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思政教育在 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次演示将从课程思政视域下,探讨高校体育教 学改革路径,以推动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程思政内容 与护理专业课程的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进一步改进等。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全国范围内选取的50所护理院校为研究对象, 调查其基于课程思政的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部分护理 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课程思政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三、结论
在高等教育中,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竞 技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具 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注重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 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以推 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不科学
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技术指导和训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 体性和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物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物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者:张小鹏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09期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本文主要通过物质环境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阐述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再到对当前物质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更好地来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进而从问题中探索优化的方向。
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高校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作者简介:张小鹏,伊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03.406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确立,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概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狭义上讲是高校教育主体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规律,有计划、有目标、有阶段地进行教育环境的选择、教育环境的加工、教育环境的改造和教育环境重组的过程。
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从教学规律可以看出,时间是学校安排课程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合理的安排时间,也是教学效果好坏的体现;同样空间环境的合理设置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因为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教学空间中来完成和实施,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对于师生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时间环境和空间环境都是物质环境在教学中的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施环境高校教育设施环境主要由教学场所和教学工具等构成,教学场所大都是指学生生活的校园、用餐的食堂、上课的教室、做实验的实验室、看书的图书馆以及生活四年的小家宿舍等;教学工具大都是指在教室和实验室配备的仪器等,好的设施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学校物质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政教育环境变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研究作者:李翠莉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9期摘要: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固本铸魂的战略工程。
本文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分析,探索和研究适于新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新路径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55-02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固本铸魂的战略工程。
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研究与实践,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处的新形势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专家学者们各持己见,如岳金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影响的自觉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学生具有心灵感染、规范砥砺、物质支持以及精神引导功能。
优质的环境会对学生正确思想认知有着强化推进功能,恶劣的环境则会对学生的正确思想认知产生反作用。
[1]这一观点很具代表性。
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确实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充斥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面对这些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束缚于传统模式,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路径,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势在必行。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聚焦理念、方式方法和工具载体创新。
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将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发展,将实现思想引领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
[2](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
[3]中国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围绕“以筑牢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这“三块思想理论基石”为主线展开,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视思想锤炼和道德修养。
(1)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要保证将党的创新理论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着重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和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使理论和教材有效的结合;二是保证授课形式与内容创新,使党的创新理论生动地进课堂;三是寻找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2)要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此外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强化阵地管理,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注重强化阵地意识,加强对大学课堂、讲座、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依法管理,构筑起抵御渗透的“防火墙”。
学校要牢牢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防控机制。
建立学校、教学院、班级抵御渗透三级协防巡查工作体系。
(四)创新课堂教学,发挥教学主导作用(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坚持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突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增强形势政策教育的育人效果。
强化教学环节,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3)强化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吉林化工学院杨金远教授利用“坐标法解读中国梦”,其教学构思是在非思想品德类课程中渗透德育内涵,将高等数学与思想品德教学有机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五)创新队伍建设,提升理论研究水平(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教师伍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四支队伍”作用和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
通过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生工作干部培训班等,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切实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2)密切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加强师德建设。
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常态化机制。
开展听课活动、授课比赛、质量检查等活动。
(3)坚持正确导向,积极做好宣传与宣讲工作。
建立以基层党总支书记、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为骨干的宣讲团,加强对新闻宣传的引导、管理与监督。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可以利用相关媒体开设“我身边的优秀教师”“校友风采”“名人论坛”等栏目,宣传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提高思想政治宣传的效果。
(4)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
注重研究队伍的建设,鼓励和吸引有较深理论功底和较强研究能力的、有志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完善研究工作机制;强化研究工作管理,促进研究成果质量的提升和成果转化,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上层次提供服务和支持。
(六)发挥党团功能,构建高品质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就是一个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积极发挥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创造功能和承载功能。
把党支部、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组建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等。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将价值认同转化为行为实践。
[4](七)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1)建立一支高质量党员队伍。
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契机,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工作总要求,破解难点和新问题,着力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借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握住学习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党员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做合格党员。
(2)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
健全学校党校培训、院(系)分党校党课教育、党支部联系人培养三级党员培养教育体系,学校党校突出党员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二级党校注重本单位的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
党校要合理构建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教育体系,结合爱国运动纪念日,依托烈士纪念馆等学习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3)突出“典型示范”教育。
通过举办师德标兵、优秀大学生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典型人物事迹宣展等形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示范、引导作用;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步,引导以实际行动争做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表率。
(4)学生党员要做实践活动中的领头兵。
学校可以通过“党支部立项”活动、实践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创业大赛等形式,为学生党员提供广阔的实践和锻炼平台。
例如:在发挥党员服务作用方面,开展“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教师“三比三创”活动(比教学水平;比学术研究;比教风师德);开展学生“三比三帮”立功竞赛活动(比思想认识,帮思想;比学习效果,帮学习;比主动奉献,帮文明修身)。
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方面,开展“佩党徽,做标兵”服务活动、党员教师帮助学生就业活动。
志愿服务方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牵手助学等志愿服务工作。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创业大赛,如:“互联网+”等创业大赛,使学生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党员从中发挥积极的带领和示范作用,增强使命感,发挥其模范先锋作用,为营建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媒体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建设,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实现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法。
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库等学习的平台与资源。
充分利用交互工具,加强教育环节的互动。
[5]可以建立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创新“IM”,建立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IM 群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化。
充分利用手机的便利性,达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建立校、院、班级三级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净化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造健康、积极的网络学习环境。
高校要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作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纲领。
立足于当前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特点,适应形势变化,科学谋划、创新举措,大胆实践。
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高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1]王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2]廖素梅.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J].思政教育,2015,10.[3]鄢新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8.[4]赵明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教育管理,2015,03.[5]邓晖.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责任编辑:孙瑶。